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让我们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思想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教学目标,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综合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3.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口语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评价人物,客观的认识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时期的巨大影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圣人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没落了,失掉了贵族的地位,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孔府,亚圣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孔子和孟子作为凡人的一面,孔子并不像后来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所吹捧、所神化的那样,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等,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社会中的人。他赞美颜回安于贫困,又汲汲于追求富贵,甚至奔走于权贵之门,国君召唤他,他等不及驾好车马,就赶快跑了去。孔子对他的学生很严厉,批评起来不讲情面,他批评“宰予昼寝”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而有时对他的学生也很亲切孔子为人,有时很豪放,他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可是有时又很拘谨,循规蹈矩不敢超越古代的礼仪一步,他走进朝廷的门,那种谨慎的样子,好像自己没有容身之地一般。,孔子不懂农业生产,也鄙视劳动。孔子也有被难倒的时候,并非“万事通”。,两小儿辩日,从上面这些事实看来,孔子并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超人,更不是先天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性格、有抱负、又有世俗心理的现实的人。,孔子劝学,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弓不反檠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孟子也非天生的圣人,他也有过性格不稳定的幼年,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孟母三迁,孟子很小的时候,孟母就十分注意对他的培养,只要周围的环境对他的成长有不好的影响,孟母就会立即搬家。起初,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住在一所公墓的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啼啼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心想:“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就立刻搬家。他们母子搬到了集市的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他又学着玩,孟母又在心里想:“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就连忙又搬家。最后,孟母和孟子搬到了学堂的附近,这时,孟子开始学习礼节并要求上学,孟母这才在心里高兴地说:“这里才是适合我的孩子居住的地方!”,断织督学,做事必须要有恒心。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但也有一般幼童的贪玩。一天,孟子竟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儿子回家时,孟母不声不响拿起剪刀将织成的锦绢拦腰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你今天不读书,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萦萦苟苟的小事。”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这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鲜明印象,从此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孟子:一暴十寒,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接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孔子和孟子作为圣人体现出的思想光辉,寓学于乐,让我们用游戏的方式体会他们的不平凡,看故事猜成语明事理学做人,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韶乐.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极动听优美)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尽善尽美:形容做事情力求完美,毫无缺陷,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学者啊?”,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登堂入室:表示学业已达一定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有人指责孟子不尽力帮助齐王。孟子便解释说:“比如说,天下有些易活的植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阳下晒一天,然后再把它放在阴冷的地方冻十天,即使是生命力再强的植物也会死。我见到齐王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给了他些良好的影响与帮助,我一离开,一些和我主张不同的人,又带给他许多不好影响。我怎么能使齐王的思想、品质好起来呢?”,一暴(pu)十寒:比喻做事不坚持,无恒心,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听到这消息,我喜欢得睡不着觉。”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有智慧有远见吗?见闻广博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喜欢得睡不着呢?”孟子回答说:“因为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足以治理天下,四面八方的人会不远千里赶来提意见;听不進别人的意见,说:喔喔,你说的我早就知道了!喔喔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有志之士在千里之外停滞不前,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到来,想治理好国家,能办得到吗?”,“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孔子、孟子中的成语,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3)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4)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5)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6)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7)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8)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10)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11)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12)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3)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4)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1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18)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19)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21)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22)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24)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25)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26)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28)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29)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3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34)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36)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37)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38)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39)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40)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41)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42)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43)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44)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48)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49)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53)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54)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55)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56)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57)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尽心)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58)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59)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尽心)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60)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论语中的成语精选:欲速不达子路温故知新为政尽善尽美八佾不耻下问公冶长举一反三述而废寝忘食述而任重道远泰伯杀身成仁卫灵公察言观色颜渊各得其所子罕分崩离析季氏道听途说阳货巧言令色学而见贤思齐里仁文质彬彬雍也怨天尤人宪问孟子中的成语精选: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揠苗助长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为富不仁一傅众咻滕文公章句上自暴自弃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左右逢源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万章句下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告子章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言近指远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自怨自艾万章句上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读名言悟至理获启发利于行,F.为人要光明磊落,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C.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更不应强加于人,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善于向别人学习,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E.对人要守诚信,B.做人要有忧患意识,H.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D.准备充分才能做事完美,G.要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孔子名言,孟子名言,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尽信书不如无书,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5.仁者无敌,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8.养心莫善于寡欲,A.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C.不要对书本知识不加分析,D.每个人都有同情心,B.仁爱的人所向无敌,E.做人要有忧患意识,F.爱别人、尊敬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G.凡事要有规则约束,H.不将责任推给别人,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孔子和论语,论语的成书约在战国之初,由弟子门人所集。今本论语共二十篇。书中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学术、教育思想等等,是研究孔子思想学说的最集中、最重要的文献,儒家的主要经典,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论语的影响,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有被马克思称“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魁奈等欧洲著名人物,对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以口才著称的宰予,以政事著称的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孔庙,孔林,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山东曲阜市,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孙的建筑群,孟子的影响,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孟庙,孟府,课堂练习,以孔子或孟子的一句话,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佳作展示,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题记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宽容在我国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分式》定向攻克练习题(详解)
- 2025年袋式除尘器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英语过去分词用法强化练习
- 神经外科护士长竞聘演讲稿范本
- 公路桥梁监理工作流程及技术要求
- 民族课件公开课
- 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 土壤侵蚀原理课件第二章
- 民族杯课件教学课件
- 土地荒漠化教学课件
- 业务流程优化实施步骤指导手册
- 宗教事务条例解读课件
- 2025-2026学年接力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及病历书写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北京广播电视台校园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DB11T 1481-202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MIR睿工业: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 直销管理条例课件介绍
- 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培训
- 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