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pdf_第1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pdf_第2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pdf_第3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pdf_第4页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核心竞争力问题是当代管理学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战略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 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能否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 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弱。现实地看,我国许多行业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受制于人,在国 际分工中难以从产业的低端移位到高端,就难以分享分工中所带来的高附加值的好处, 同时也难以缓解资源、生态“瓶颈 带来的压力。因而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 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论文从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视角研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以寻求到培 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规律性,找出其更有效的培育路径。全面认识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 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就要求我们掌握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特 点、目的及意义,以及把握这一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 其次,论文从规范研究的需要出发,对企业投入、产出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 必要的界定。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投入与产出和核心竞争力关系的理论构架。 论文还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法对要素投入的规模、结 构、趋势等进行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判断出行业要素投入对一般竞争力或核心竞争 力产生作用的趋势。为了揭示出企业投入、产出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在关系,建立了 能分析说明投入与产出能力关系的模型、产出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模型。 再次,基于企业投入不能直接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是通过投入首先产出能力,产出 的能力通过整合后才会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作了企业投入对产出能力的影响分析, 以及企业产出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为进行理论验证,论文进行了基于汽车制 造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实证分析。 第四,论文就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模式与环境创建进行了探讨。在企业核心竞争 力培育的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两种培育模式,郎自主创新培育模式和战略联盟培育模式。 论文还从宏观视角探析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创建问题,提出了舆论环境、政策 与服务环境,以及法律和法规与保障等环境的创建问题,并进行了系统分析。 第五,论文总结概括出我国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的命题结论,并提出了核心竞争力 培育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的领域。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投入;产出;整合;途径 h i a b s t r a c t t h eq u e s t i o no f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i sas t r a t e g i cp r o b l e mm a tc o n t e m p o m 巧m a n a g e m e n ti s t 0s o l v e 0 n eo ft h ei m p o 化u l tt a s k so f 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mi st of o s t e rt h ee m e 印r i s e s c o r e c o m p e t i t i o n ,w h i c hi sc o n n e c t e dw i t ht l l ee n t e 印r i s e s s u r v i v a l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d i r e c t l y a a e c t san a t i o n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o m p e t i t i o n i nr e a l i 吼m a n yi n d u s t r i e si i lc h i n ai s c o n s t r a i n e df o rl a c k i n g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 f o ri n s t a n c e ,t h ee n t e 印r i s e si nc h i n ac 锄o ts h a r e m ei n t e r e s t so fh i 曲a d d e d v a l u eb r o u 曲tb yi n t e m a t i o n a ld i v i s i o no fl a b o r 锄de a s et h e p r e s s u r ec a u s eb yb o t t l e - n e c ko fr e s o u r c e sa n de c o l o g y t h e r e f o r e ,t os t u d ym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 t h ee n t e 印r i s e s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i so f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i r s t l y ,t h et h e s i st 巧st o6 n dt h em l e sa n de f 梵c t i v ec u l t i v a t i n gm e t l l o d so f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o nt 王l eb a s i so fs t u d y i n gm ei n p u ta l l do u t p u to f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 i no r d e rt o a c q u i r eac o m p l e t em l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i t ,、 ,e s h o u l dm a s t e r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i ma 1 1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w l i c hi sb a s e do nt h ee n t e 印r i s e s i n p u ta n do u t p u t ,a sw e l la s 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 si tc o n c e m s s e c o n d l y ,s o m ec o n c e p t sl i k ei n p u t ,o u t p u ta n d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a r ed e f i n e di nt h e d i s s e r t a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0a c a d e m i cs t 锄d a r d s t h e nt h ea u t h o rb 渤g sf o r w 帕t h et h e o r e t i c 厅锄eo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e m e 印r i s e s i n p u t & o u t p u ta n d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 , i n c l u d i i l gt l l e o r i e s t l l i r d l y ,m et r e a t i s ea l l a l y z e st 1 1 e i n n u e n c eo ft h eo u t p ma b i l i t i e sa i l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觚e e nt h eo u t p u ta b i l i t i e sa n d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 ,b e c a u s et i l ei n p u to ft h ee n t e 叩r i s e sc a i l i l o t f o r m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 ,w h i l e 也eo u t p u ta b i l i t i e sp r o d u c e db yt l l ei n p u tm a yb ec h a i l g e di n t o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 礁e rc o n f o m l i n g t bv a l i d a t et h et h e o r y ,ap o s i t i v ea 1 1 a l y s i so ft l l ec a r i n d u s t 巧si n p u t & o u t p u ta 1 1 d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i sg i v e n f o u r t h l y ,t l l em o d eo fc u l t i v a t i n gt h ee n t e 印r i s e s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c r e a t i o no f e n v i r o 呲l e n ta r es t u d i e di nt h ep 印e r t w om o d e so fc u l t i v a t i n gt h ee n t e 巾r i s e s c o r e c o m p e t i t i o na r ea d v a n c e d ,n 锄e l y ,i n d e p e n d e n ti l l l l o v a t i o nm o d ea i l ds t l 锨e g i ca l l i a l l c em o d e f u n h e r m o r e ,t h ec r e a t i o no fe n v i r o m e m sl i k et h o s eo fp u b l i co p i n i o n ,p o l i c y ,s e i n 1 a w s 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 ,a n dg u a r a l l t e e ,e t c t of o s t e rt l l ee m e 叩r i s e s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a r es t u d i e da n d 锄a l y z e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f i f m l y ,t h et h e s i si nt l l i sp a r td r a w s 也ec o n c l u s i o nl i k ef o s t e r i n gt h ee n t e 印r i s e s c o r e c o m p e t i t i o no fc h i n a 。t l l e nt h ea u t h o rp o i n t so u tt h a tm o r ef i e l d st os t u d yt h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t h e e n t e 印r i s e s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a r et ob ee x p l o i t e d k e y w o r d s :t h ee n t c 印r i s e s 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o n ;c u l t i v a t i o n ;i n p u t ;o u t p u t ;c o n f o r m i n g ;a p p r o a c h l v 上j - 月i j 吾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我国企业将在w t o 框架内参与国 际分工与竞争,同时也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多行业由一般竞争力转向核 心竞争力的竞争压力在日益加大。我国企业尤其是行业中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开始重视 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我国企业认识及自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起步较晚,在许 多行业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因而在国际分工与市场竞争中明显处 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培育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战略管理中面 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核心竞争力自引入我国后,受到了理论界和管理学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对企业的战 略管理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济理论界特别是管理学界从开始关注核心 竞争力一般理论的研究转向对其一般理论研究与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并重,这对不断 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及推动企业培育出核心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认为研究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其研究应有利于我国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就是说要研究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理论及寻求出培育核心 竞争力的规律性,并提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使企业在实践中有所遵循, 更有效地避免在发展中走弯路,以尽快地使我国诸多行业尤其是重点行业企业培育出核 心竞争力,实现在国际分工中由产业低端移位产业的高端,由以往主要获取低附加值转 变为更多地获取高附加值,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 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 高度统一。 我国对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处在初级阶段,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对培育核心竞 争力的研究都面临艰巨的任务。从研究本身来看,既要学习国外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理论, 又要重视向我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学习,并不断地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与概 括,进而升华为理论,促进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不断完善与成熟,并不断得到培育核 心竞争力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服务于其实践。 培育核心竞争力可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了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视角来研究 培育核心竞争力问题,力图体现出研究的系统性,并探寻出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有效途径。对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涉及到理论、实践和方法等内容。本文的主要创新 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文将投入、产出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指出企业“投入 有其特定的内涵,亦即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和消耗。如对劳动 力、资金、设备的使用与消耗。文中提出的“产出”不是指生产的产品,也不是指企业 生产的成果( 物质产品和各种服务) 被分配使用的去向,或说不是指产品或服务是被谁 使用与消耗了的问题,而是指企业形成的各种能力,如创新能力、获取专利的能力、核 心能力、企业文化力等,这些能力成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力。而核心竞争力 是指企业在长期积累中所形成的、独具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对多种能力的融 合体,是企业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组织投入与产出能力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是 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二,论文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力结构理论,揭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构成要素,以及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力结构的内涵与特点,并提出构成一般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力的层次结构,认为各要素能力在层次结构中的作用不同,其相 互关系体现出了核心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许多特征;行业的差异也表现出构成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要素能力结构的不同特点。 第三,论文在研究中发现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企业投入,但企业投入并不能逐渐 形成核心竞争力,而需要通过投入来产出能力或说形成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力;而 产出的能力需要经一定的整合方式来形成核心竞争力。这就寻求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基本路径。 第四,论文还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作出新的尝试,如通过选 取特定样本来反映行业增长中各要素投入结构及其变化,并运用数学模型测算出全要素 生产率( 广义上的科技进步) 对行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而分析出其增长方式的转变程 度,从而判断出行业要素投入对一般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产生作用的趋势。为了揭示出 企业投入、产出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在关系,建立了能分析说明投入与产出能力关系 的模型、产出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模型。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支撑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因 而我国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拥有一般竞争力上,而应突显打造核心竞争力,培育出持续 的竞争优势,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 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谢意。如不实,本人负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 签名) :垂捌盈2 0 0 8 年6 月1 6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库) 、国家图 书馆、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 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 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公布 ( 包括刊登) 授权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论文作者( 签名) : 翌也! 丛2 0 0 8 年6 月1 6 日 1绪论 研究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问题,需要对诸多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进行分析;其次,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涵盖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及目前研究动态,这也是研究的重要基础;再次,需要对研 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探析。 1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核心竞争力问题是当代管理学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战略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 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的生存与发 展,由此可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1 1 1 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研究背景 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出现反混合并购和摒弃多元化,实施归 核化经营战略的新趋势。这种归核化浪潮在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不仅波及欧洲,而且也 影响到了亚洲【l l 。进入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 日益明显,国际市场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推行在具有高度相关的 核心业务的基础上的强强联合,越来越重视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并成为竞争性市场中企 业绩效的核心【2 1 ,而且它们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移位产业高端,从而控制了相关的产业链; 同时企业更重视培育竞争优势的源泉,使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核心竞争力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拥有了核心竞争 力,就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会主导产业分工的链条,就有利于获得超额 利润,因而各国企业越来越关注核心竞争力,寻求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自身的核心 竞争力,而把与核心竞争力无关的生产经营环节承包或分离出去,从而依靠形成的核心 竞争力控制着产业的高端,在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不难看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 仅仅表现为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而更加突出地表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 竞争。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都不能无视这一竞争的新变化。 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加入了w t o ,国内企业要在w t o 框架下参与市场竞争,国 内市场更加开放,可以说国内市场已是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产品 市场方面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竞争市场,因而企业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已不能靠政策保 护,而要靠竞争优势,有无竞争优势是决定企业成败尤其是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而培 育竞争优势就涉及到源泉问题,这一问题也成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 同时,经过近3 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技术密 集型产业缺乏竞争优势,从其源泉讲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因而在竞争中受制于人,难以 获得分工中的更大好处,竞争的压力在不断加大。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来进行基于企业 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问题的研究。 1 1 2 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问题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是企业竞争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极大地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 而如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新领域、新任务。在对企业核心竞 争力培育的研究中,无论是管理学界还是经济学界都缺少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视角进行 研究,但这又是该研究领域所必须探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并分析基于企业投入 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研究的任务。 ( 1 ) 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已加入了w t o ,将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参与 现代国际分工与竞争,而在这种经济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 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否则培育竞争优势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 加强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是拓宽核心竞争力研究领域的需要。在战略管理领域,研究战略的意义就在 于实现和保持竞争优势【3 1 。而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后【4 】,核心竞争 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的观点也逐渐被管理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所接受;之后又出现了大 量有创意的新观点。如鲍埃里克森提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聚合体, 并将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在内,推动着这一理论的研究向前不断发展并得到了极大的丰 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他战略理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于 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创造 新的利润空间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不仅是对传统企 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的替代,而且是对波特将产业分析模式应用于战略管理 领域分析方法的替代【5 】。但还应看到,核心竞争力理论自产生后仍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 的过程中,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尚需系统化和科学化,该理论本身还未能将企业内在成长 理论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更为系统地实现有机结合,尤其是企业投入、产出与核心 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揭示出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从而拓宽 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领域,推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在现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复杂的环境中构建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有一种系统的理 论来指导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是不完善的, 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理论还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对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 争力培育问题的研究更是十分薄弱,也可以说核心竞争力培育理论明显落后于企业培育 2 核心竞争力实践的要求。因此,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 必要。 其次,是适应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需要。从实践看,需要通过这一研究来更有效地 推动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使我国更多的企业开发出支撑自身竞争优势的源泉。 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资源的大量消耗、土地占用 和优惠政策等来获取竞争优势,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在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生产环节 尤其是组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比较优势,同时表 现为我国企业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的迅速上升,这都表明在国际产 业的分工格局中我国仍处于产业的低端,也显现出“中国制造 难以转向“中国创造 的困惑,尤其是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进行审视时,越发感到在许多行业的高端缺乏 核心竞争力的压力在增强。也就是说,我国企业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 际分工地位【6 】,因为劳动密集型经济难以建立起附加值高且难以仿效的核心竞争力,同 时其产品的知识产权增值能力、用户认可度也都比较弱;而且依赖大量低端产品出口支 撑的出口竞争力近年来出现不升反降的趋势,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 0 0 6 _ 2 0 0 7 年全球 竞争力报告,中国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居第5 4 位,比上年度下降了6 位,比印度低l l 位。由此也遇到了多种负面冲击,如在国内越来越遭遇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在国外遭遇 反倾销和“中国经济威胁论的双重挤压。 综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其经济增长中2 5 是靠能源、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而我国正好相反,经济增长主要靠能源、资源的投入,尤其大多处在产业低端的生产经 营而需要大量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因而也带来高消耗、高污染,而获得的仅仅是微薄 的利润;从宏观来看,很难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从长远来 看,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从2 1 世纪起,中国经济发展完全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因而资源的供给就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资源供给瓶颈将会制约国民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未来2 卜3 0 年内中国现有资源 的供应将不可持续。据关于矿产资源若干战略问题的报告( 2 0 0 1 年) 预测,到2 0 1 0 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多数将明显提高,如石油将达到4 0 多,铁矿石将由 3 0 上升到4 5 以上,铬铁矿将由7 7 5 上升到9 0 ,氧化铝将由2 9 7 上升到4 0 左右, 铜将从4 7 上升到5 0 ,钾肥仍将维持在8 0 以上。今后2 0 年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中,其天然气、石油、铜、铝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 5 倍,可以说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更加严峻。可见,推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不能不考虑投入问题,或说投 入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现实要求我 们必须重视依靠培育核心竞争力来推动经济增长,已经到了需要考虑通过怎样合理有效 的投入来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核心竞争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的优 势。在这种产业结构状况下,经济仍然处于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主要以消耗资源为主和 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由于缺乏能支撑经济结构和产业技术升级的 技术体系,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装备制造业和许多高新技术行业 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致使我国许多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受到知识产权问题的制约和影 响。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投入,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获取新技术,掌握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由仿制型向知识 型、技术型、创新型、高附加值型和品牌型转化,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并不 断实现产业的演进升级,从而培育出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还应看到,我国随着劳动力 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都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 业的竞争力形成挑战,也就是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会逐渐减弱。因而这也 要求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向影响未来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装备制造业、能源资源和环 境保护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空间和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我 国目前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阶段,核心内容是技术升级,随着投资品和中间品需求迅速 增加,企业对技术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对技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层次也越来越高, 如果不能自主创新,加速培育核心竞争力,再走依靠复制的老路,企业就会难以承受大 规模引进技术的巨额成本,而且拥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发达国家也会从本国的战略利益 考虑,都会对转移或转让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先进技术持种种限制的态度,因而从国外 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的难度在明显加大。不难看出,与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的企业文化 力、技术创新能力、品牌、信誉等软实力方面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是中国企业提高竞 争力应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我国只有通过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才 能获得自我发展,形成新的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扩大国民 经济发展的空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核心竞争力的获得来看,核心竞争力是移植不来的,也是买不来的,只有靠企业 自己来培育。像发达国家企业渐渐笃信一个新的想法,即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然后 把其他的东西都外包【7 1 。这也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更加关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与维护,会将资源集中配置到培育核心竞争力上,从而掌握和巩固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在产业竞争中更加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因而竞争对手很难移位到产业分工链条的高端, 以及很难获取高附加值的好处;同时围绕核心技术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从国外企业的发展状况看,诺基亚、西门子、杜邦这些百年企业长盛不衰,以及微 软、思科、戴尔等科技型企业的迅速发展,都是因为这些企业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4 特别是自2 0 世纪末期世界5 0 0 强大公司普遍反思多元化经营战略给企业带来的困惑,纷 纷改弦易辙,开始调整自己的经营发展路径,主动放弃多元化经营战略,在主业或具有较 大优势的专业领域发展核心专长,培育出核心竞争力【8 】。如从事多元化的百事可乐公司, 面对从事专业化发展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强大压力,不得不放弃快餐业务,而集中力量从 事专业化经营,培育核心专长,从而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还有一些企业如韩国大宇、 安然、凯尔玛特、费尔斯通等进入世界5 0 0 强或世界知名企业纷纷走向破产或被收购的 结局,也说明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过分追求多元化和规模 的无限扩张,放弃或忽视专业化尤其是主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会丧失企业的竞争优 势。很显然,有无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企业发展中成功与失 败的案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兴衰来看,有部分企业在国内乃至国外都享有声誉,像海尔、联 想、华为等知名企业,都在于它们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能与国外企业相抗 衡的竞争实力;并且这些企业凭借核心竞争力也实现了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以至将生 产经营活动延伸到了国外,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跨国经营。而许多企业在我国经济短缺时 期其规模很大,也曾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但一进入了经济过剩时期,它们就急剧地衰退 下来,大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尤其在经 济体制转型时期又没有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当然还应看到,在许多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 业我国企业难以摆脱国外大公司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上依靠进 口,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未能拥有核心竞争力。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一个直接原因就是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因为,只有不断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才能有 利于创新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形成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的不断演迸,获取更多的技 术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也才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 力,从而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充分说明企业核心竞 争力培育的重要性,因而加强对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研究,尤其是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视 角研究核心竞争力培育问题就更显得十分必要。 ( 2 ) 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的任务 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必然涉及到其研究的任务问题。而其研 究任务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企业投入与产出( 指形成各种能力) 的关系,培育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要素。由于企业投入并不直接形成核心竞争力,它需要通过一定的产出形式如形成一 定的创新能力等,亦即形成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力,才有利于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因 此,要研究企业通过怎样的投入才能首先培育出各种要素能力,包括形成独具的核心技 术、关键技术、专利等方面的能力等。一般来说,企业技术研发经费或说投入不应低于 产品销售收入的3 ,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应大于1 0 ,否则企业将失去竞争力。正因如此, 要研究企业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企业投入对各种要素能力形成所发生作用的形式, 尤其要研究不同产业的投入对各种要素能力形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及要求。 二是分析企业产出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揭示企业产出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 要研究产出的各种要素能力如何通过整合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环境 及其途径进行研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三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应该看到,我国的科技力量从数量、能力等 方面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我国具有人力资本优势,工程师和技术人才是世界上最丰 富的,也是相对便宜的,但问题的关键是组织措施和人力资源管理差,资源配置存在很 大的缺陷,分散投入和重复投入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需要大量投入的培训费、研究开 发费等却严重不足,从而弱化了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力等多种能力的形成, 最终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这些都是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 究应解决的问题。 总之,研究企业投入与产出各种要素能力之间的关系,各种要素能力共同产生作用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和有效性,以及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这一研究的主要任 务。 1 1 3 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的目的 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我国之后,在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得到关注和重视,尤其 是推进了对企业基本价值观的重新认识和思维方式尤其是战略思维方式的嬗变,可从更 深层面和更长远的视角深化了企业的发展战略观,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可以说,企业界对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这一关键或说是核心 问题的认识已达成了共识,但对怎样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怎样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提升这一问题却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认识,进而推动着核心竞争力理论在我国不断地得 到丰富和发展。这也正是研究的目的之一。同时,引导企业把培育核心竞争力作为投入 的战略重点,并有助于企业为培育核心竞争力而应怎样进行投入进而产出各种有利于核 心竞争力形成的要素能力,寻求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普遍遵循的路径,以最有效的 投入与产出来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使更多的中国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培育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1 1 4 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的意义 对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推动 着核心竞争力培育理论的创新。在我国核心竞争力培育理论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或说 6 仅仅是初步的,而推动这一培育理论的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就需要依靠核心竞争力 培育理论的不断创新,而基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蕴涵着创新探索, 并把核心竞争力培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作为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因而其意义是不言而 喻的。其次,通过这一研究还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一是表现在引发人们对长期以 来对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反思,有利于引导企业形成正确的投入与产出理念,改 变传统的投入观念,把投入引导到向培育核心竞争力倾斜上来;二是为企业提供可普遍 接受的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路径,解决企业普遍困惑的怎样投入、产出什么样的能力才能 形成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系列实践问题;三是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 是促进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使我国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不断的提升, 尤其是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由产业分工的低端移位到产业的高端;四是通过对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有效培育,使一大批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成为有国 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形成有利的竞争地位,并获取高附加值;五是可 明显地改变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状况,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 到高度的统一,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 ) 国外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现状 企业竞争力理论是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伯 格沃纳菲尔特和彭罗斯的企业资源基础论【9 l ,以及以布林罗斯比和克旱斯蒂安克 努森的企业能力论i l 。 以往基于资源的企业观认识到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与其核心专长有关【l 。自美国学者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哈佛商业评论1 9 9 0 ) 一文中提出核心 竞争力概念后,揭示了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对企业竞争力理论的 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出也引发了诸多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关注,相继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工作,研究涉及到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如何识别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对核 心竞争力发展趋势的认识、培育核心竞争力应坚持的准则【1 2 1 、如何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等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已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首先,对核心竞争力给出了不同定义,所强调的重点也不尽相同。主要有这样几种 观点:一是强调特长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的积累性 学识,尤其涉及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或知识 【1 3 1 。这实 际上是对核心竞争力给出了一个描述性概念。企业由于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 技能与知识的结合,而形成了它所具有的特长性的专长,亦即使一项或者多项关键业务 7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强调了核心竞争力是构成因素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能力结 构。二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融合。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安达信咨询公司在展望2 0 1 0 年:设计未来的组织的报告中指出:大多数接受这一概念的经理都把核心竞争力作为 影响竞争的特定技能或活动【1 4 】。三是强调经验的积累。c o o m b s 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 能力的一个特定组合,是使企业、市场与技术相互作用的特定经验的积剥巧j 。四是强调技 能和技术。m a n i n 认为,一种能用于许多产品的、具有关键性的技术或技能的能力,一 旦一个企业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能力,它就能使企业比其他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它能被 应用于多种产品而竞争对手却不能很快地模仿它1 1 6 j 。五是强调价值链。s y n d e r & e b e l i n g 认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价值增值活动,这些价值增值活动能以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进 行。正是这些独特的持续性的活动构成了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i7 1 。六是强调知识、技 能和组合。s o v n e & h a u & c l i 舶r d 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 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 心流程1 1 8 1 。七是强调竞争力集合。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有战略价值的竞争 力集合【1 9 】。 但还应看到,虽然国外许多学者都力图明晰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但始终未能形成一 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 念,这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对投入的资源与能力的认识方面,研究突破了以往把投入资源( 有形资源、 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 与能力混淆的现象【2 0 1 ,而是把投入的资源与能力区分开来,提出了 资源是生产过程的输入产品它们是分析的基础单元,而能力是使用一组资源来完成 某项活动和任务的本领【2 i 】。应该说这种区分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从投入的角度看,研 究发现现实中的要素市场存在着非竞争性,企业组织某些专业化活动的关键性生产要素 无法通过市场公开获得,是企业组织长期内部积累的结剁2 2 j 。 同时,研究者认识到知识的产生和转移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质性来源,分享知识 意味着提高技能【2 3 1 。但也提出知识的隐性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这不仅是由于知识的隐 性与不可传授性及复杂性联系在一起【2 4 1 ,知识的隐性特征还表现为由一系列规则组成的 惯例,而这些惯例并不为使用它们的人所知【2 5 】,而且还因为它是公司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 有效来源【2 6 】。在这一认识基础上,研究了以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问题,认为内 在激励是由于自身的缘故而有价值,并表现为自我持续【27 1 ,它可以被活动流程指引,完成一 个自我定义的目标【2 8 1 ,尤其在克服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认知障碍有积极的作用。研究 中还探讨了如何发挥内在激励作用的问题,如提出基于团队的结构能促成一种基于情感 忠诚的心理契约的人际关系,它极大提高了合作的内在动机【2 9 1 。这些发现证实了l i k e n 【3 0 1 8 所说的一个团队连环相扣的网络确实会提高基于心理契约的内在动机【3 1 1 。同时有的学者 认为,通过投入来推动引进、消化、吸收,仅是一种复制与完善原始的产品概念、管理 概念、所有技术的能力旧,尤其技术引进仅是对国内技术努力的补充而不是取代f 3 3 】,只 有在引进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才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当然,在这种创新中要受到技 术人员、企业家才能、教育、文化和政策环境等许多重要因素的影响【3 4 】。 在对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力的认识方面,已形成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如在创新能力研究方面,自b 哪s & s t a l k e r 提出创新能力概念后,学者们从企业、区域 和国家不同层面对创新能力下了定义。对企业创新能力,t r o t t 将其定义为企业创造创新 产出的潜力p5 。而l a l l 则将其定义为企业有效吸收、掌握和改进现有技术,并创造新技 术所需要技能和知识的能力p 6 1 。但也存在着将创新性与创新能力概念混淆的问题,如h u l t 等在创新性与创新能力概念上的混淆就曾引发争议【3 7 。9 】,因为用创新数量度量创新性和 创新能力就容易使不同概念在度量意义上被等同。在创新能力的度量研究方面,o e c d 提出了创新数量、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比例以及创新支出占销售比例等度量指标【4 0 j ;f a b e r & h e s e n 则以专利数和新产品的销售比例作为指标【4 1 】;h u r l e y & h u l t 用组织采纳的新思 想数作为衡量组织创新能力的指标【4 2 】。y 锄等将创新能力分解为学习、研发、资源分配、 制造、营销、组织、战略规划等能力维度【4 3 1 ,并分别由不同的l i k e r t 型指标来衡量,也 成为我国理论工作者惯用的测度方法m l 。 对创新能力与创新性的研究,学者们发现技术的快速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创 新了环境的动态特征【4 5 1 ,要求通过创新来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选择能力与进化机制的动 态组织【矧,而且还发现创新带来的收入占整个公司私人的5 0 以上f 4 7 】,创新对于企业的长 期发展越来越重要,甚至认为在一个不确定是惟一确定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创新无 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发展的源泉【4 引。同时,揭示了创新能力与创新性的内在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