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宋明理学,温故知新,回忆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形成过程及地位变化?影响一种思想兴衰的因素?自身理论是否完善有没有现实需要。,复习:儒家思想的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发展成熟?,东汉时期明帝时(公元68年)为铭记佛法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可以说是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佛、道广泛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三教图明丁云鹏,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面,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问题探究材料1: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材料2: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三教合一,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课标解读】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历史影响。,创立,程颢、程颐,成熟,朱熹,王阳明,宋明理学,陆九渊,发展,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始创者,“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1、儒学出现危机:儒学自身僵化;佛道广泛传播。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在社会各个领域。3、儒家学者的思考和探索。继承,吸收,(2011年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答案】A,【探究】从东汉以后,儒学面临挑战,却没有失去正统地位的原因是什么?宋明时期儒学是如何发展的?从儒学发展经历中你有何启示。,原因:儒学与政权相结合;统治者的政策;儒学家对儒学本身的改造。发展: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启示:任何一种统治思想的存在,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统治思想也应该及时调整;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发展的新起点。,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2)主要思想观点:,A、宇宙观:“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核心;客观唯心主义),B、认识论:“格物致知”C、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程颐,程颢,发展(地位):,南宋:元朝:明初:流传:,程颢(1032一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称明道先生,北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颢与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合称“二程先生”,因二程长期居于洛阳讲学,故其学称“洛学”、“新儒学”。,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习称为“小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归纳二程理学的基本观点:1.“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3.“义、礼、智、信皆仁”二程遗书卷十二,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道德修养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2、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归纳朱熹的基本观点、主要贡献、他的地位和影响基本观点理气论:(吸收二程和张载)宇宙观,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一,理是本原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强调仁,“存天理、灭人欲”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正君心注解四书:理学的经典地位,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一代儒学宗师,影响久,大家谈!,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曾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诬为”伪学”,实际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观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方法论“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是客观唯心主义,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3、实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4、特点:,二、宋明理学,2、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代表: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阳明)内容:1)陆九渊:核心:“心即理也”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2)王守仁:背景:理学成为敲门砖思想核心:“致良知”方法论: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王守仁像,陆王心学:,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指以陆九渊与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基本观点:1心即理、心外无物(宇宙观);,材料2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孟子所谓的“是非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先验的道德意识,就是人固有的善性,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材料1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致良知;知行合一(修养论)-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比一比,说一说,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程朱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主观唯心主义,消极影响,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抑、扼杀自然欲求。,积极影响,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地位及深远影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讨论评价宋明理学材料1: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根据以上材料讨论说明: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应该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A,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发明本心”以求理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D,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C.注重气节、品德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A,“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D,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C,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B.C.D.,A,1.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一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小农经济工官制度儒家伦理道德法家法治观念ABCD,2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3.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4.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A佛学B道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5.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