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ppt_第1页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ppt_第2页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ppt_第3页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ppt_第4页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2,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3,需求量的变动,D,Q,P,P1,P3,P2,Q2,Q3,Q1,4,需求的变动,D1,Q,P,P1,Q2,Q1,D2,Q3,D3,教材P30图2-5,5,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6,供给量的变动,S,Q,P,P1,Q1,P2,P3,Q2,Q3,7,供给的变动,S1,Q,P,P1,Q1,教材P31图2-6,Q2,S2,Q3,S3,8,3、供求变动与均衡价格的波动,均衡价格是由供求相对水平决定的供求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供求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均衡价格和(或)数量发生变动。,9,收入增加,D移动到D在P1上,存在短缺Q1Q2均衡在(P3,Q3)达成,10,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S,D1,Q,P,D2,P1,P2,Q2,Q1,教材P31图2-7,D3,P3,Q3,11,原材料价格下降,S移动到S在P1上,存在过剩Q1Q2均衡在(P3,Q3)达成,1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S1,D,Q,P,S2,P1,Q1,P2,Q2,教材P32图2-8,S3,P3,Q3,13,收入增加和原材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的幅度比供给增加的幅度大;价格和数量分别增加至P2和Q2水平时,供求达成均衡,14,供求同时变动的影响,S1,D1,Q,P,P1,Q1,S2,D2,E1,E2,E4,E3,教材P32图2-9,15,城镇水产品市场,城镇水产品市场的价格从1996年到2000年下降了15.66%。由于水产养殖专业化程度提高和打捞渔业的发展,使得水产品供给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和对健康的追求,使城镇居民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但其增加的幅度不如供给。,16,城镇水产品市场,17,高等教育的价格,供给增加较少的原因是教学设备和维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的成本提高,以及工资的提高需求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升学率提高1985年每个教师负担5名学生,2000年达到12名1985年教育经费投入224.9亿元,1999年达到3349.0亿元;1985年教育、文化等事业的人均工资1166元,2000年达到9482元。,18,高等教育的价格,19,供求定理LawofSupplyandDemand,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20,价格,供给,需求,影响供给的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价格决定理论小结,21,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表现形式文学语言数学语言方程图表,22,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都是变量,它们是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要素。内生变量: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参数:数值通常是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或外生变量。,23,Q和P是模型要决定的变量,因而是内生变量、和是可变常数,是参数,也可看成是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的改变会引起内生变量的变化,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Qd=-PQs=-+PQd=Qs,24,均衡价格的代数表述TheEquilibriumPriceofAlgebraicExpression(P33),D=f(P)需求函数S=f(P)供给函数D=S供求相等A、二元一次方程求解。D=a-bPS=-c+dpB、二元二次方程求解,保留第一象限的解。近似解求到最小货币单位。,25,Qd=800-100PQs=-400+200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P34),解:将供求函数代入均衡条件得:Qd=Qs800-100P=-400+200P解得:Pe=4将P=4代入需求函数得:Qe=400或将P=4代入供给函数得:Qe=400所以:(Pe,Qe)=(4,400),例1:,26,假定:Qd=16-3P2Qs=-4+2P2求:Pe,Qe;,解:Qd=Qs16-3P2=-4+2P25P2=20P2=4P=2(P=-2舍去)P=2Q=16-322=4即:均衡点(Pe,Qe)=(2,4),例2:,27,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根据既定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28,静态分析示例,给定、和的值,就可确定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考察这一点的状态,即为静态分析。Qd=800-100PQs=-400+200PQd=QsP0=4,Q0=400,29,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30,比较静态分析示例,改变、和的数值,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也发生变化,比较变化前后的异同,即为比较静态分析。收入增加Qd=1100-100PQs=-400+200PQd=QsP1=5,Q1=600,31,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32,总结,在静态模型中,变量所属的时间被抽象掉了,全部变量没有时间先后上的差别,即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在动态模型中,则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蛛网模型),33,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概念弹性是物理学名词,指一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弹性在经济学中指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sensitivity)的度量。,34,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化率/自变量的变化率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X)弧弹性:点弹性:,35,本章的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方面的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方面的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交叉价格弹性供给的预期价格弹性,36,二.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ThepriceElasticityofDemand,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37,注意:,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以价格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该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率,而不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前提是在影响该商品的需求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38,1、弹性系数可为正也可为负。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零。由于需求量与价格是反向变化的,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负的;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在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前加一个负号2、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注意,39,区分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的价格弧弹性:需求曲线两点之间的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40,需求的价格点弹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的弹性,即一点上的弹性。,41,(1)弧弹性TheArcElasticity,A、计算:,42,例(p39):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2400-400P,求当P1=4上升到P2=5的弧弹性。,求当P1=5下降到P2=4的弧弹性。,43,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可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用平均值来分别代替P、Q。,44,B.需求弹性的五种类型(p40),ed1(富有弹性)Q变动的比率P变动的比率。如奢侈品、汽车、珠宝、国外旅行ed=1(单位弹性)Q变动的比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