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1.诵读背默。2.了解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了解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3.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重点)4.理解诗歌内容,学会赏析古诗。(难点),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翻译,(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潼关吏(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一、知人论世,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一、知人论世,创作背景:这首七言绝句写于公元1882年。当时,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升任清朝甘肃省巩、秦、阶道道台,加封二品官衔,辖三府十余县,谭嗣同在湖南应试,名落孙山,于是,第二次去父亲任所。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谭嗣同的生平经历,论世,潼关写作背景,知人,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赏析三步走:一、读字音、字义、节奏二、品语言、意象、形象三、悟主旨、感情,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翻译:,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从古至今,高天上的白云就一直簇拥着这座城关,秋风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入这滚滚云涛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奔腾而来的黄河在这里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诗歌赏析三步走:一、读字音、字义、节奏二、品语言、意象、形象三、悟主旨、感情,终古高云簇此城,诗一开篇,作者首先向我们描述了一幅“白云潼关图”,千山万壑之中,远远望去,一座关城要塞飞踞半山腰间,清肃无声,闲云悠荡。“终古”说明了关塞历史的悠久,“高云”烘托出关城地势的险要,不直写关城高险,而以“高云”烘托,的确独具匠心。作者开篇紧扣诗题,突现描述对象的主要特征,为下面诗文内容的展开留下无限空间,一个“簇”宇,以动写静,让人自然想到白云朵朵、簇拥高城的奇景。,终古高云簇此城,起句就气势磅礴,像异峰突起,令人神往。潼关城孤悬在崇山峻岭之中,如果正面去写它的高度,那就太实太板,容易流于平庸;诗人用侧笔去写它被云所包围,不言高而高度自见矣。这种句法,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国古代诗歌常常用借喻的手法,说此喻彼,一击两鸣,耐人寻味。,秋风吹散马蹄声,紧承上句,交待了此次经过潼关的时节。秋来万物萧索,游子于此更为敏感,见秋伤怀,乡愁旅恨,自是骚人旧套。披拣历代歌诵潼关之作,枫叶、长亭、残云、淫雨等多是常用景语,无不带有悲秋伤怀的凄楚。但谭嗣同笔下没有这些。羁旅风尘、落第愁怅,丝毫没上这位青年英雄的眉头、心头,他诗笔挥处,唯有天高云淡,气朗风清;得得马蹄,直入关城,一位豪情勃发、扬鞭催马的青年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秋风吹散马蹄声,南宋末年的诗人汪元量也曾写过一首潼关诗,首联道:“蔽日乌云拔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乌云蔽日,秋光暗淡,苍茫暮色中,勒马前行,真是步履维艰。两位诗人,在同一个季节,经过同一个地方,而由诗中透出的情绪却有天壤之别。次句浑脱自然,而豪气充盈。它显示一个空旷廖廓的境界,使人想见诗人在潼关道上单骑孤行而峭然兀然的神情。马在石山上行走,蹄声的的,是最富有音乐感、节奏感的。,河流大野犹嫌束,此句最有气魄,最见功力。古人诗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都写了河在大野里欢畅奔腾的情景。谭嗣同不肯依傍古人,翻其意而别开生面,说它犹嫌拘束,这就把河的不驯服的性格发展了,写绝写活了。这是诗人个性的象征,说明他是一个慷慨任侠、不囿于世俗观念的放达之士,是一个决心与传统势力较量到底的改革者。,山入潼关不解平,结句含蓄凝炼,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是的,过了潼关,将是重重叠叠、浩渺无际的秦岭山脉,再没有平坦之路。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拟人,侧笔诗人赋予大河和群山人的情态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写大河不说其奔腾壮阔,而说犹嫌拘束,写大山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不知何谓平坦,这就把河和山的不驯服的性格发展了,写绝写活了。都在写山水,但是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水,把山水写活了,读起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这是诗人个性的象征,说明他是一个决心与传统势力较量到底的改革者。,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诗的三、四句,作者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摄取潼关周围最典型的物象,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诗人伫马千年雄关,关外便是浪花飞溅“卷起千堆雪”的黄河,它一路奔涌,至潼关外猛然甩头,直冲三门峡而去,这广袤无垠的山川大野竟然也难以容下这挟风掣云的黄河巨龙,它轰鸣着、咆哮着,撞击山石,拍打河岸,对着一切阻挡它前进的东西,发出愤怒的狂啸纵目四望,青山穿云,峰峦割日,这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形态和“倒海翻江卷巨澜”的山势,岂不是更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撼人心魄的强悍的原始生命力?元代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同是描写一个地方,张养浩的开篇重在写实,而谭嗣同的尾联却将黄河、群山赋予了更多的主观主义的情愫,表现的是一种砸碎枷锁、渴望自由的思想,显示出谭嗣同不迎命世俗、不取悦权贵的热血青年的铮铮风骨。,诗歌赏析三步走:一、读字音、字义、节奏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信息化产业创新研究报告
- 直播返点协议书
- 2025年储能技术在储能电站中的能量管理优化策略报告
- 线上申请协议书离婚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微服务架构性能测试与边缘计算性能监控与优化实践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智能化生产设备选型与投资策略报告
- 2025湖北武汉市青山区区管国有企业有关岗位竞聘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与行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 2025广东中山长虹电器有限公司散件工艺工程师等岗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群团工作部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行政法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知识清单
- 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方案
- 二十案例示轮回
-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 (新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初级)技能鉴定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颅高压危象课件
- 《椎管内肿瘤》课件
- 志愿服务证明(多模板)
- 挖掘机维护保养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