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 鲁教版选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 鲁教版选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 鲁教版选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 鲁教版选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 鲁教版选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一、海洋自然灾害,(一)分类(成因)1.气象因素:如热带气旋、风暴潮等2.岩石圈活动引发的:如海底地震、火山、塌陷等引发的海啸等3.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海冰、海雾等,(二)风暴潮,1.概念: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2.成因:台风或热带气旋引起的:出现季节:夏秋季节特点: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温带气旋引发的:季节:春秋季节特点: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常出现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3.成灾因子:直接因素是连续向岸边吹的强风狂风巨浪、水位暴涨4.危害: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耕地盐渍化等5.影响灾情的因素:地理位置海岸形状海底地形社会经济情况,P69活动:读孟加拉地区图,完成各题,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因?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3、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的影响?,多发季节:北半球夏季(510月)为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季节。原因:此时飓风频繁正值雨季,河流径流量大。,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地理位置:台风或飓风多发地区地形:孟加拉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河流:雨季,河流水量大,顶托作用强海岸形状:海岸呈喇叭形社会经济情况:城市密集,人口众多都是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3.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的影响。孟加拉湾河流众多,河流水量大,汛期时加重风暴潮灾害。,(三)海啸,1.概念: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巨浪2.形成过程:海底地壳断裂错动引起地震海啸波大洋中传播近岸海水速度减慢,积聚成巨浪冲向海岸带3.成灾因子:巨浪4.特点:起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5.危害:极强的破坏力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能横越大洋,使遥远的大洋彼岸也遭受海啸灾害,读图6.5“海啸的传播示意图”,据图分析,1、海啸能影响较远地区的原因是什么?海啸产生海啸波以超大波长,极低高度,十分快的越过海洋,在接近陆地时,突然提升,海水涌起,向海岸冲落。,2、海啸形成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骤然增大,当进入狭窄浅水海域,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冲海湾和岸边,这时可能出现1020米以上的波高,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过来,特别是传播到漏斗型湾顶处时更为突出。,思考: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日本群岛位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上,该群岛是由亚欧板块受挤压形成。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关,其中最大的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位于该地震带上。(一千多年有地震海啸记载以来,全球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海啸占80%,而在日本群岛附近的海啸占环太平洋海啸的60%)此外,东太平洋海啸也能波及日本沿海所以日本成为世界海啸频发国。,日本海啸24小时内传播路径,这是对日本8.9级地震引发海啸的示意图。这张图像中可以反映地震后24小时内海啸的传播路径模式,(四)海冰,1.概念狭义: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2.形成条件: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3.种类:咸水冰和淡水冰4.我国出现的时间和海区: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5.成灾因子: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撞击力6.危害:岸冰:封锁航道,使港口瘫痪浮冰:摧毁港口建筑物,甚至撞倒坚固的海上采油平台(五)冰山概念:淡水冰的一种,指大陆冰川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2.成灾因子:撞击力3.危害:撞毁船只、能使巨轮沉没入海,二、海洋自然灾害防范,要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要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防波堤、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也是防范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思考:想一想,风暴潮的防范措施有哪些?,防范风暴潮的措施主要有:要随时注意收听、收看天气和气象预报,做好防范工作加固防护大堤,抵御风浪袭击海上船只要及时进港,躲避风浪提高房屋的防风防浪能力,及时加固危房,防止屋塌伤人风暴潮来临时,尽量不要外出阳台、晒台上的花盆等物品最好搬进室内,【典型例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答:甲地与震中之间有岛弧链阻隔;甲地的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乙地的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与自救、互救能力等。,【典型例题】,下图为北印度洋及附近海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季节为_季,判断理由是_。(2)图中乙海底地形为_,其成因为_。,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中脊,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3)甲海区盐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