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中文提要 i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中文提要 近年来,银行关系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现有的银行起主导作用的 金融市场结构中,银行关系对企业的债务融资产生非常重大的作用。作为企业债务融 资的重要决策之一,债务结构将受到银行关系的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货 币政策的调整越来越频繁,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将银 行关系、 货币政策以及企业债务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银行关系和货币政策对企业 债务结构的影响,并分析货币政策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相关性的调节作用,最 后进一步分析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关系。 本文首先梳理银行关系融资效应及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相关的文献。 其次从 社会资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制度理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理论进行基础理论的 回顾及分析。 然后对我国企业债务结构现状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本文以 2006-2011 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的关系以及 货币政策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相关性的作用。 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银行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长期借 款,降低企业短期借款的替代作用,有利于企业债务结构的优化;相比于货币紧缩时 期, 货币政策宽松时期企业债务结构更趋于长期化;但是货币政策并不能调节银行关 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相关性。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银行关系对企 业债务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银行关系对企业债务结构的影 响更大。 关键词:关键词:银行关系 企业债务结构 货币政策 市场化进程 作作 者者:陈梅花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刘海燕 abstract a study on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monetary policy and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ii a study on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monetary policy and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financial market, where the bank plays a leading role,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rporate debt financing. be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s of corporate debt financing, th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is also affected by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with the fluctuations in the economic cycle, the monetary policy adjusts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and ha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ffect on corporate debt financing structure. hence, focusing on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s how do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and monetary policy affect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and analyzes the regulating action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and the corporate structure of maturity deb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references concerning the financing effect of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and also the financing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corporate debt. this is followed by a review of fundamental theories, including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the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credit conduction theory. guided by the above theories and literatures, this paper takes the listed corporations from 2006-2011 as the samples and analyzes empirically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meanwhile,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and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 this paper has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can help enterprises to get more long-term loans, while reducing the alternative role of short-term borrowings. the corporate debt structure tends to be long-term oriented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econdly, compared to the period of monetary policy a study on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monetary policy and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abstract iii tightening, the period of monetary policy easing can help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to become more long-term oriented. thirdly, monetary policy cannot regul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ank relations and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variable of marketization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and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marketization processes. the empirical tests show that, in the area of lower marketization process, the 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keywords:bank-enterprises relations,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monetary policy,marketization process written by:chen meihua supervised by:liu haiyan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意义 . 2 1.2.1 理论意义 . 2 1.2.2 现实意义 . 2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3 1.3.1 研究框架及方法 . 3 1.3.2 研究内容 . 4 1.4 创新点 . 5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7 2.1 文献综述 . 7 2.1.1 银行关系融资效应的文献综述 . 7 2.1.2 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相关性的文献综述 .11 2.1.3 文献述评 . 12 2.2 相关理论 . 13 2.2.1 社会资本理论 . 13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14 2.2.3 制度理论 . 15 2.2.4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理论 . 16 第三章 企业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 17 3.1 企业整体债务结构分析 . 17 3.2 企业短期债务结构分析 . 18 3.3 企业长期债务结构分析 . 20 第四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22 4.1 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22 4.2 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24 4.3 货币政策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相关性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24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26 5.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26 5.1.1 样本选取 . 26 5.1.2 数据来源 . 26 5.2 模型的建立及变量定义 . 27 5.2.1 模型的建立 . 27 5.2.2 变量定义 . 27 第六章 实证研究 . 31 6.1 描述性统计 . 31 6.2 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分析. 33 6.3 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34 6.4 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 36 6.5 货币政策、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 37 6.6 稳健性检验 . 38 6.6.1 自选择问题 . 38 6.6.2 货币政策变量的影响. 40 6.7 基于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分析 . 41 6.7.1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41 6.7.2 实证分析 . 42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45 7.1 研究结论 . 45 7.2 研究启示 . 45 7.3 研究不足 . 46 参考文献 . 4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3 致 谢 . 54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外部融资是影响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johnson 等(2002)研究表明, 在东欧和中国,外部融资对私有企业的发展和再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企业 债务融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债务结构1不仅受企业内部因素影响也受外部因素的作 用。 现有对于债务结构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企业微观层面上进行的研究,主要研究企业 债务结构的内部影响因素,较少考虑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事实上,企业在寻求最 优债务结构时,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特征因素外,对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应加以考虑。外 部因素分为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对于制度性因素,企业的影响力较低,因此 企业尤其应该考虑非制度性的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作用。基于此,对影响企业债务 结构的外部非制度性影响因素进行专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银行关系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能够克服法律、产权和金融发展等制度 方面的不完善,帮助企业缓解它的融资约束,进而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根据相关研 究表明, 非正式的关系在中国确实可以给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带来银行贷款方面的融 资便利。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学者们将我国现阶段定位为经济“转 轨时期”,这个时期的资本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等都还有待完善。中国这种特殊的制 度环境, 一方面使企业在证券市场上面临严格的审批制度,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大都 依赖于银行信贷;另一方面,我国的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更多 是通过配给机制而非利率机制来进行配置(叶康涛和祝继高,2009)。由此可见,银 行关系能够显著地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 具有银行关系的企业在债务资金的获得性上 具有更大的优势。而相比于短期借款,银行关系对企业的长期债务的融资影响更为显 著。 银行关系对债务融资的作用结果能够影响企业的债务结构。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 学者们的关注点大多是在银行关系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方面, 对债务结构缺乏深入 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试图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研究 并给予阐述。 1 本文的债务结构指的是债务期限结构。 第一章 绪 论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2 货币政策是企业债务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金融危 机的全球性以及商品的通货膨胀等众多因素使得近几年我国较为频繁的调整货币政 策。货币政策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继而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最终冲击企业的融资 结构。货币信贷传导理论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调整将影响银行发放贷款的成本, 决定银行的信贷规模,同时影响发放长短期信贷的比率,由此将进一步影响企业债务 结构。基于此,本文也针对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结构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相关论证。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因素, 是否会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产生影响呢?如 果存在影响,影响方向及程度如何?本文也将对其进行重点研究。 1.2 研究意义 企业进行债务融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融资而融资, 而是通过债务融资来调节优化企 业的债务结构。银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同政治关系一样是中国企业取得银行 债务融资的一些替代性的非正规机制。因此,研究银行关系能否有助于企业优化债务 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相关性为基础,同时研究货 币政策对企业债务结构的影响, 最后探讨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 的相关性,具有如下理论及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第一,已有研究大多只关注银行关系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较少文献对债务结 构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银行关系对债务结构的影响,丰富了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本文的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 能够帮助更好地实现对学科进行融合。对于企业银行关系的理论研究,本文从企业高 管的背景特征进行考察,其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而货币政策则属于经济学的研究 范畴;而对于企业债务结构的研究,则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跨 学科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意义。 1.2.2 现实意义 第一,本文有助于政府部门加深对非制度性因素作用的认识,从而促使其通过有 效的制度安排与监管政策,优化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 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拓宽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优化我国的融资结构。同时为企业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3 的信贷融资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进而帮助企业优化其债务结构。 第二,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结构中银行起着主导作用, 对于广大企业来说, 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调整企业的债务结构都离不开银行贷款。本文研究不同货币政 策下,银行关系对企业债务结构的影响,对于企业在不同货币政策下,正确处理企业 与银行的关系,获得银行贷款,满足其资金需求,进而合理安排债务结构,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第三,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从企业所处的市场化进程出发,研究其对银行关系 与企业债务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处于不同市场化进程的企业正确处理其与银行的关 系,合理安排其债务结构。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及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充分考虑企业规模、行业等条件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理 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制度理论等方面分析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关系,然后从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理论角度引入货币政策变量, 先研究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的关 系,再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调节作用,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 又引入市场化进程, 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述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相关性的影 响因素,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图 1-1 更为直观地体现了本文的研究框架。 图 1-1 研究框架图 市场化市场化 进程进程 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 制度理论制度理论 银行关系银行关系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信贷货币政策信贷 传导理论传导理论 第一章 绪 论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4 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着重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和分组检验方法来 对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研读相关的学术 文献,梳理货币政策、银行关系、债务结构等相关理论知识及文献;其次对我国债务 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再次,运用演绎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接 着,本文对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分组检验,以 验证理论假说,并引入市场化进程变量进行进一步探讨;最后,采取比较和归纳的方 法对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启示。 1.3.2 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六章来进行研究。 第一章为绪论,分为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及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指出银行关系是影响企业债务结构的重要因素,而货币政策 作为企业生存环境中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在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对企业的债务结构甚至是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相关性也产生重要的影 响。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本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详细的回顾,主 要从银行关系与企业的融资,货币政策与企业的融资两方面来进行梳理。然后对相关 研究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包括:社会资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制度理论以及货币 政策信贷传导理论。 第三章为企业债务结构现状分析,本章共分三部分。首先了解我国整体债务的情 况, 其次从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两方面来了解我国企业的债务融资状况,进而得出我 国债务结构的特点,并指出研究债务结构的必要性。 第四章为理论分析以及假设提出, 本章共分为三部分。 本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三个研究假设。 第五章为研究设计部分,本章共分为三部分。主要包括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变 量定义以及模型设定。 第六章为实证研究,共七部分。包括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分 析, 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的 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相关性的调节作用分析,稳健性检验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5 以及基于市场化进程的银行关系与企业债务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第七章为结论与启示。 本章先对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总结, 并从中得到相关启示, 最后论述了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具体的研究结构图如下: 图 1-2 本文研究结构图 1.4 创新点 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货币政策来研究银行关系对我国企 业债务结构的影响,进而对企业债务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本文创新点具体表现以下几 个方面: 1、本文从债务期限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的现有债务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目前学者 对银行关系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融资便利性, 大多是从银行关系对企业的融资的可获 得性和融资成本来研究,很少有文献从银行关系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角度去研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债务结构现状分 析 第四章第四章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的提出 第五章第五章 研究设计 第六章第六章 实证研究 第七章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研究思路,研 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以及相关理论 的阐述 从整体、 短期以及长期三方面对企业 债务结构现状进行分析 从理论分析角度,提出银行关系、货 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的三个假设 包括样本选取以及数据来源的阐述, 同时建立模型,并对变量进行定义 描述性统计、 相关及多重共线性分析、 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 归纳本文的研究结论, 得到本文研究 的启示,并提出研究不足 第一章 绪 论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6 究。 本文对我国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企业的债务融资选 择行为。 2、本文从宏观角度来对债务结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前对债务结构的研 究, 更多的是基于企业的内部财务指标因素,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 债务结构的影响。 本文先探究银行关系对债务结构影响, 然后引入宏观货币政策因素。 银行关系和货币政策作为两个重要的非制度性宏观因素, 二者均能并行地对微观企业 债务结构产生影响, 而目前已有的研究较少考虑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在进一步分析中, 本文还引入了市场化进程这另一企业外部因素来进行研究。 3、目前的研究中,大多数对于转型经济国家中非正式制度的研究主要考虑的是 企业的政治关联方面, 而本文从银行关系这一非正式制度形式与债务融资的关系进行 考察,丰富了转型经济国家中非正式制度形式的研究成果。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7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本章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及评 述; 第二部分是阐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包括社会资本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制度理论以及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理论等。 2.1 文献综述 本节主要从银行关系的融资效应、 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的相关性两个方面对 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回顾。 2.1.1 银行关系融资效应的文献综述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学者们开始关注银企关系的贷款效应。无论在理论研究 还是在经验研究方面都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献。 围绕着企业银行关系的融资 效应,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企业银行关系对银行 贷款的可得性的影响;(2)企业银行关系对银行贷款的获取成本的影响,但是由于 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数据、代理变量的不同,研究所得的结论还是存在着较大 的分歧。 1、企业银行关系对银行贷款的可得性的影响 国外关于企业银行关系对银行贷款的可得性的影响的文献较多, 但是研究得出的 结论存在较大的分歧。 一般认为, 银行关系对公司的贷款可得性有正面的影响。 比如, 西方最早对银行关系贷款效应进行研究的学者,diamond(1984)认为,具有独占性 的银行关系让中小企业更为接近金融中介机构,这样有助于企业传递信息给银行,使 银行更加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 进而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jiangli, unal & yom(2008)通过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危机时期东亚国家的银企关系强 度与信贷融资可获性的相关性, 该研究以关系银行的数量作为衡量银企关系强度的变 量,研究结果发现,在韩国和泰国,企业的银企关系强度与信贷融资可获性呈正相关 关系。berger & udell(1995)以 1989 年 nssbf2的数据作为研究数据进行经验研究, 2 nssbf 指美国小企业金融抽样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简称 nssbf)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8 结果表明:企业与银行建立关系的时间越长,信贷可获性机率越大。ramirez(1995) 对上世纪初美国的企业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如果增加银行背景董事,将增加企 业的债务融资,说明银行背景董事对于公司贷款的可获得性具有正面影响。booth & deli(1999)研究发现:在美国,如果董事会中有银行背景的董事参与,银行能够获 得该企业所在行业内部的更多信息,商业银行家的存在能够提高企业的总体债务;而 且董事会中商业银行家的存在与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均都存在正相关关系。kroszner & strahan(2001)以美国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进入公司董事 会时,银行高管比较喜欢选择那些大型的、稳定的、资产抵押率高的、依赖短期债务 程度低的公司,这是因为这些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机率比较小;并且一旦企业董事会有 银行高管进入,银行不但会增加该企业的贷款,还会增加这个企业所处行业中其他企 业的贷款,这是因为通过银行高管参与公司董事会和向该行业中的其他企业贷款,银 行能够取得该行业的专门知识和信息, 进而缓解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guner 等 (2008) 研究发现,当银行高管进入董事会后,企业的外部融资呈显著增加,银行关系具有正 面融资效应。 然而,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比如 byrd & mizruchi (2005)认为,当银行背景董事所在的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借贷关系时,银行背景董 事进入企业董事会, 其将为银行利益在企业扮演监督角色, 将会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 其以 1980 年世界 500 强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实证结果得出在非财务困境的 企业中, 董事会中的银行家与企业负债比率显著负相关。jiangli,unal & yom (2008) 研究得出,尽管在韩国和泰国得到了正面的影响,但是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企业 的银企关系强度与信贷融资可获性却不存在显著性关系。 guner 等 (2008) 研究发现, 在企业有财务危机时,银行背景董事不能对企业债务融资起帮助作用。 国内学者对于企业银行关系对银行贷款的可得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 均 认为银行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比如陈键(2008)实证研究了银行关系对于 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 该研究以美国 2003 年 nssbf 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 本,其研究结论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银行关系持续时间越长,信贷可获得性将增 强。郭田勇和李贤文(2006)考察银行关系对银行贷款可得性的影响,以企业的经营 年限来衡量银行关系强度,将企业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大 型企业存在着关系型借贷,对企业的贷款数量有显著性影响;但是中小企业的关系型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9 借贷对贷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审批时,更 加注重对“硬”信息的考察。唐建新、卢剑龙和余明桂(2011)以 1990-2008 年间民 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表明:如果企业聘请了现在或曾经在银行工作的人士 担任总经理或董事,则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邓建平和曾勇(2011)以我国 2004-2008 年 a 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银行关联与债务融资的关系进行了 实证研究,研究得出:银行背景的董事或高管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增 量,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短期借款增量,从而导致长期借款占总借款的比重更高。罗正 英、周中胜和王志斌(2011)利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数据进行实 证研究,研究发现:银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具有正向效应,银企 关系能够促进企业获得信贷融资。刘浩、唐松和楼俊(2012)以沪深两市 2001-2008 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咨询功能较之监督功能的发挥 更为明显,帮助企业改善信贷融资;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在银根紧缩的时期和金融市 场不发达的地区,银行背景独立董事的咨询作用发挥更为明显,所在的上市公司取得 了更多的信贷。 2、企业银行关系对银行贷款的获取成本的影响 在银行贷款的获取成本方面,国外学者得出的结论存在不一致。一般认为企业具 有密切的银行关系有助于其获得更优惠的银行贷款。petersen & rajan(1993)预言, 银行与借款人关系越长, 贷款利率就可能越低, 对贷款的抵押要求也可能越低。 berger & udell(1995)和 boot & thankor(1994)各自建立一个关于道德风险和抵押贷款的 无限期重复信贷市场博弈模型,得出随着银企关系持续时间的延长,抵押担保和贷款 利率等要求都会降低。peterson & rajan(1994)以 1987 年 nssbf 的数据进行研究, 以企业与银行发生贷款业务的时间来衡量银企关系强度,经验研究表明:企业与银行 存在密切关系,则企业将较少面临信贷约束,而且有更多机会获得较低成本的银行贷 款。berger & udell(1995)研究认为: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时间越长,企业支付的 利率更低。bodenhorn(2003)以 19 世纪美国银行的贷款纪录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 研究,研究表明: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持续的时间越长,企业获得更低成本信贷的可 能性越大,提供更少个人担保以及在发生财务危机时和银行进行重新谈判的可能性更大。 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wislon(1993)提出了“锁定 效应”假说,认为企业与银行业务往来的时间越长久,关系越密切,企业就会产生一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银行关系、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结构研究 10 定的转移成本,企业将面临较高的“锁定”风险。weinstein & yafeh(1998)对日本 主银行的研究认为,主银行总是会较之其他银行对借款人收取更多的利息费用。 machauer & weber(1998)则提出了企业所谓的套牢问题,他们在研究中注意到:较 大的德国公司如果仅仅同一个主银行建立关系,那么他们会面临较高的利息费用,因 为企业和银行缔结了某种信贷关系以后就可能产生资产专用性问题,即敲竹杠问题。 ongena & smith(1997)考察了挪威的信贷市场,以企业与银行发生贷款业务的时间 长短来衡量银企关系, 实证结果发现银企关系与贷款利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elsas & krahnen(1998)将“主银行”作为银企关系强度的代理变量,考察了企业向多家 银行进行贷款的状况下,主银行以及其与企业发生贷款业务的时间对贷款利率的影 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主银行及其他控制变量进行控制之后,主银行和企业之间发生 贷款业务的时间与贷款利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企业银行关系对银行贷款的获取成本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是结果不一。何 韧和王伟诚 (2009)实证研究了我国银企关系对企业贷款成本的影响,以世界银行 的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数据,结果表明:中小型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持续时间越长, 建立关系的银行数量越少,银企关系深度越大,贷款成本就越低。何韧(2010)研究 得出了:企业贷款成本与建立关系的银行数量以及银行关系深度,均呈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