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3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随着人们对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逐年下降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 趋势的担忧与思考,随着体育传统教学目标由“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术 和基本技能”到新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的三维体育观”的新教学 目标的形成,再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延伸出运动参与,运动技术,身体 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体育多元化的价值和功 能;随着体育内涵的不断丰富,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扩展,教学目 标的多元化和全面化,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新领域。本 文即将论述与研究的就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拓展训练。 它不仅具有传统体育项 目的教育功能, 而且能很好地弥补传统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社会 适应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能很好的体现和满足体育多元化教育目标,很好地完 成素质教育的教育任务。 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体 验式学习,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载体,以游戏活动为活动形式,以挖掘潜能熔炼 团队为目标进而完善人格的学校教育模式。本文重点从理论的角度,理性科学地 分析拓展训练,这种以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方式的起源、发 展、特点、分类、作用、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等诸方面特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的实施的可行性及意义。本文还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 访谈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拓展训练深受当代大学生喜欢,并且符合当代大学 生的健康发展观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体育“五维观”教学目标,在高校有广阔 的开展前景,最后,笔者还根据多年来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提出了在高校开展的 对策,从而为拓展训练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实践的路径。同时,如若我们能借鉴 拓展训练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到传统体育项目中,将会有效 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体育课;拓展训练;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 abstract along with peoples worry and reflection about the debasing of healthy fitness and the increasing of psychology question of the university man ,the goal of the pe has greatly changed in these years. it had changed from teaching the basic knowledge、techniques and skills of the sport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ocial capability, then to the new whole education goal in the new subject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volving sport participant、 sport skills and techniques、physical fitness、psychology well-being and social skills this new education goal is an embodi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multiplex value and function of pe.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pe educator more and more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scopes of psychology well-being and social skills from the evolvement of the pe expectation . this paper will dissertate and study a new subject -outward bound that is a creative education mode-experiential learning that uses body activity as measure and carrier,takes psychology challenge as the main task, with game activity as organizing form、in order to develop personal potential and social teamwork spirit.it has greatly more influence and function for the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ing tha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so outward bound can embodiment and meets the comprehensive and multiplex value and function of the pe, supplement the weaknesses of the traditional pe i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 psychology capability、adversity intelligence quotient、social responsibility、 endurance、cooperative spirit、collective awareness and so on. this paper mostly study and analyse outward bound that takes the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as basic theory 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 including its origin、evolvement history、characteristic、 category、 function、 teaching mode and theory basic. through this studying and analyzing, we can conclude that introducing the subject of outward bound into the pe of university is feasibility. this paper also study and analyse outward bound from the demonstration research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real teaching experience,we can conclude that outward bound is very liked by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t can adapt the students needs of healthy growth, it can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new subject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so it will be introduced and opened in university pe in lately years . at the last paper,through study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bout how to introduce and open in university pe,in order to offer some useful ways for introducing and opening of outward bound in university. meanwhile, if we could learn and introduce the education theory、 experiential learning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 theory、teaching technique of outward bound into our traditional pe, we would enhance highly our effect of pe .this is the paper primary meaning and goal. key words:key words: university p.e ;outward bound;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6 1前言1前言 1.1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随着人们对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逐年下降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增 多趋势的担忧与思考,随着体育传统教学目标由“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 术和基本技能”到新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的三维体育观”的新教 学目标的形成,再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延伸出运动参与,运动技术,身 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教学的目标,很好的体现了体育多元化的价值 和功能;随着体育内涵的不断丰富,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扩展,教 学目标的多元化和全面化,体育教学开始重视“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新领域。本 文即将论述与研究的就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拓展训练, 它不仅具有传统体育项 目的教育功能, 而且能很好地弥补传统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社会 适应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能很好的体现和满足体育多元化教育目标,很好地完 成素质教育的教育任务。近几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开展的拓展训练已成功地对企 业、行政机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而且效果很好。将拓展训练引入高 等院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 兴的教育方式体验式学习,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载体,以游戏活动为活动形 式,以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以挖掘潜能熔炼团队为目标进而完善人格的教育模 式。本文从理论的角度,理性科学地分析拓展训练,这种以现代哲学、心理学、 社会学和教育学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的可行性及 意义,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提出新思路,新视角。尽管传统体育教育活动和项目 也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提升自我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但是与拓展 训练相比,对学生的影响强度较弱,如若能借鉴拓展训练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学 方法,并将其引入到传统体育项目中,将会有效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这 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1.2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尽管,在国外关于拓展训练的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尤其在美国和 英国,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文献资料,并形成了较有影响的一个学校体育的流 派。然而由于拓展训练在我国是新兴的事物,还没有引起教育界、学校体育界 的足够重视,尽管体验式学习已经在社会上、在校外的培训界运用的如火如荼, 并取得不错的效果,而学校体育界有关它的科研论文却少之甚少。不过让人感 觉庆幸的是这近两年来已有高校的体育界人士学者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本人通 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和相关期刊,搜索到60余篇论文;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第 七界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有三篇有关拓展训练的论文;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的毛振明 王长权的专著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简单介绍了拓展训练所运用的一 些理论基础,并重点介绍些可以在高校开展的活动项目;在毛振明的体育改 革新视野中提出在国家对体育教材实行“放开”和“开放”政策下,拓展训练必 将成为高校体育教材的后备军,来完善体育学科的多元化发展需要;但都是重 点从操作层面上或简要地介绍了拓展训练的特点、分类、作用、部分项目、以 及在高校开展训练课的可行性、意义价值等问题,而没有从最根本的教育理论 基础进行阐述,从更深刻细致的层面分析拓展训练的教育理念和原理是怎样做 到对传统体育教学的补充,以及怎样与传统体育课结合的具体问题。难免会使 人操作起来,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只是简单地克隆拓展训练的活动,从而丢失 了这种教育方式最独特的价值。综上所述,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要从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7 体验式学习的教育理念上,去诠释拓展训练这种教育模式在高校开展的价值意 义, 并分析比较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理念方法与传统教法学法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很好的找到切入点,从而将体验式学习的理念融入到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中, 能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化。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8 2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 2.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国外有关outward bound、project adventure、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等课程体系和体验式学习的文献资料,通过网络 查阅国内外80余篇有关拓展训练的文章。 2.2.2访谈法:访谈法:主要有专家访谈和学生访谈。其中专家包括:北京地区拓展训练业 内知名人士20人、北京地区一些学校体育界的教授学者;学生包括:中国地质大 学和北京大学的选修拓展训练的部分学生。 2.2.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为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问卷初稿设计后,特邀请了13位专家 进行评估,共发放问卷13份,回收1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3份,有效率 100%。 2.2.3.1效度检验效度检验 问卷初稿设计后,将问卷呈送给几位副教授以上的高校教师,并根据他们的意 见进行多次的修改和补充,最后请13位专家对问卷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证明具有良 好的有效性,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专家的构成及对问卷的评价结果 专家构成 非常合适 合适 一般 不合适 教授 4 2 1 1 0 副教授 9 4 4 1 0 合计 13 6 5 2 0 2.2.3.2信度检验信度检验 为保证专家调查资料的可靠程度,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信度检验.采用分半信度 法,进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经“斯皮尔曼布朗”公正校正求得 信度系数为0.897,信度检验结果证实,本问卷调查结果是可靠的。 2.2.3.3问卷发放与调查对象问卷发放与调查对象 共计发放学生和毕业生问卷1000份,回收985份,回收率达99%,其中有效问 卷975份,有效率99;发放高校教师问卷55份,回收50份,回收率达91,其中 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100%。 表 2 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性别 男 76 女 24 年龄 18 岁以下 1 1825 岁 87 2635 岁 12 3645 岁 文化程度 高中 本科 81 硕士 19 博士 在校大学生:见表2,他们主要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20052006学年, 第一学期选修拓展训练的大学生175人,其中本科生141人,占81,硕士34人, 占19。 表 3 毕业生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性别 男 55 女 45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9 应届生 是 85 否 15 年龄 18 岁以下 1825 岁 63 2635 岁 37 3645 岁 文化程度 高中 本科 39 硕士 52 博士 9 毕业生: 见表3, 2005年8月份参加过拓展训练的800位中央国家机关新任公务 员,其中的85是全国各大高校刚毕业的应届生;其中本科生毕业生312人,占 39,硕士毕业生414人,占52,博士毕业生76人,占9。 表 4 高校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性别 男 90 女 10 年龄 1825 2635 80 3645 16 45 以上 4 文化程度 高中 本科 40 硕士 50 博士 10 高校教师:见表4,他们由担任拓展训练课的高校体育教师,和参加过拓展训 练的高校体育教师,共计50人。 2.2.4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 笔者曾担任中国地质大学一学期的拓展训练课、 北京大学两星 期的拓展训练课的教学实习、并多次到北京林业大学观摩考察。 2.2.5其它方法其它方法:如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数理统计法。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0 3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 3.1.1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在20世纪初的德国,一位出生在德国中产阶级的伟大的教育学家kurt hahn (18861974) ,他曾先后在柏林和牛津大学接受教育,他深感当时的学校教育 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 开始尝试在传统教育之外探索更有效的学习 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战火飘摇。许多海员葬身于大西洋海底,hahn 等人通过调查发现:能够生还的海员不像人们想象的年轻力壮的青年人,而是年 龄偏大的有着丰富的求生经验和技能、意志力较顽强的人居多,并且他们很少独 自生还,大都以团队的形式生还。hahn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1934年,hahn 和他人一起创办了gordonstoun school,用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 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以及团队精神,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 由于战争原因,gordonstoun school被迫迁移到威尔士的中部,后来又因课 程时间跨度较长、赞助资金短缺面临关闭。这时当地一位商人lawrence holt资 助了hahn,于1941年在威尔士的aberdovey重新建校,并在他的建议下适当缩减 课程的时间,将教育的目的有训练海员转向社会各行各业,并在lawrence他的极 力坚持下hahn采用了outwad bound的教育名称,一直延续到现在。 战争结束后,这种体验式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被大 量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所推崇,训练对象也由海员扩大 到军人、学生、工商界人士、党政机关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训练、 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1962年,outwad bound引入美国。直到1971年,outward bound 才与学校教 育学家真正结合,诞生了project adventure,即是学校心理拓展训练。这位教 育家就是当时的马萨诸塞州 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的校长jerry pieh,他的父亲 是minnesota bound outward school的创立者。jerry pieh在父亲的影响下,一 直想着怎样将outward bound活动应用到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去 1。但是outward bound的课程过于严格,而且时间跨度较长、经费较多、很难组织广大青少年参 加。因此,jerry pieh考虑将outward bound与学校制度结合将原来只在户外实 施的冒险性活动,如攀岩、泛舟、登山、露营等活动,简化、改良成可在学校内 进行的活动课程,只需简单的教具,或甚至不用教具都可操作。而且由原来只强 调体能活动的取向,转为培养个人成长与团队动力、团队效能的学习与探讨取向 (prouty, 1990) 2。在美国project adventure1972年进入学校,并在随后心理拓 展训练计划被全美教育普及网络评选为“全美优秀教学大纲”。 随后project adventure在b.rentz和karl rohnke等人的推动与发扬下,此 课程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他们的宗旨是“bring the adventure home” 。在此课 程的基础上于1974年发展出另一学派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直到今天, 它已成为全世界较有影响力的教育机构。 而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是1995年进入我国内地的, 由于它被一家培训公司注 册为“拓展训练” ,因此大家习惯于叫它拓展训练这个称呼。由于,拓展训练从 1.毛振明,王长权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p4-6 2.李诗镇,陈惠美探索活动团体气氛与休闲效益关系研究eb/ol2003 年 9 月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1 国外引进的较晚,因此引进过来的项目是outward bound 、project adventure 和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的综合体,很多项目都掺杂在一起被运用到不同 的领域,笔者凭借这多年来从事拓展训练实践与研究经验,将国内的拓展训练分 为三大类: (1)以休闲娱乐旅游为主,没有特意加入教育、培训的元素,主要是为了提 高都市人的生活质量,在更多的余暇时间走出城市,走进大自然去愉悦身心、享 受生活,这也是一种休闲消费行为,他们被称为happy团队。 (2)以管理培训为主,主要目的是教育、培训员工,使其潜能激情充分挖掘 出来,使其领导主管们的管理技术水平提高,从而使企业的团队更加协作、更加 有凝聚力,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价值。因此是企业在“以人为本”新的管理 理念下的,对人力资源的充分投资与利用,被称为拓展管理培训。 (3)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在当前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人本教育为指导思 想,在新大纲的“三自”方针下的“放开”和“开放”,才有社会上时尚的,新兴的、 有用的新运动走进学校,以弥补传统学校教育的某些不足,从而能培养出身体健 康、心理健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有较强创新思维的人才,被称为学校拓展 训练。这也正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以下论文中出现的“拓展训练”均是 指“学校拓展训练” 。 然而在我国学校拓展训练在我国处于萌芽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只有几所 著名的高校才刚刚开展,如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另外, 北京体育大学也与2005年3月份成立户外运动中心,准备在未来的几年里开设拓 展训练课程。 3.1.2学校拓展训练的概念 学校拓展训练的概念 从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不难看出,它本身源于身体和生存技能的训练,源 于学校的一种非盈利社会公益组织。遗憾的是这些都是发生在国外而已。当它来 到中国时,最先利用这一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是工商界人士,并且是以一种盈利为 目的的行业在内地流行起来。使人庆幸的是在2002年,它与中国的体育教育学家 最终相逢,学校拓展训练作为一个非盈利的、公益性的教育事业,率先在北京大 学开展起来,从而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那么它的教育功能将得到 无限的放大。 当拓展训练回到体育课时, 我们对于它的研究也就可以界定到学校体育的范 畴,这也为以后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拓展训练的 教学和研究工作,参照国外的有关文献,结合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特提 炼出学校拓展训练学校拓展训练的概念: 在设定的情景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游戏为主 要活动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完善人 格的一种体验式学习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在设定的情景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游戏为主 要活动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完善人 格的一种体验式学习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3.1.3拓展训练的特点与体育的相关性拓展训练的特点与体育的相关性 体育课一般是通过一定的体育手段,即一定的身体练习和体育游戏,使学生 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并保持最好的体质,特别是增进并保持最适宜的身 体素质水平,发展实用的身体技能,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发展有益的娱乐活动的 技能,发展丰富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表现自我形象的能 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协作吃苦耐劳等的精神。 拓展训练能够在高校体育课上 开展,也就说它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一定能够与体育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能够满 足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这样它才能够成为体育课的后备军和传统体育的外延与补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2 充1。接下来从以下五个特点,分析拓展训练与体育的相关性。 3.1.3.1体能消耗适宜、心理挑战为主体能消耗适宜、心理挑战为主 拓展训练不是日本、韩国的“魔鬼训练”,不崇尚“体能即意志” 的训练理论。它对体能、体质的和专业技术的要求,要远远小于它的起 源的母体outward bound。拓展训练通常采用一些短时间项目,这样便于课程的 监控,对师资的要求也较低。比如:背摔、电网、雷阵、孤岛求生和解人结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项目就能达到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挑战的目的, 其中包括一定 的技巧难度,通常是陌生的、新鲜的、具有挑战性的,与平常生活方式不同的经 历与体验。在面对这些从未经历过的活动时,将会产生心理压力和生活中少有的 危机感,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必将带来理想的经验,从而提升自我意识和自 我概念,从而促使学生的个人成长。它的体能要求不高,刚好达到最佳的状态, 正如概念所说的以身体活动为手段载体。 关于体能和体质的低要求刚好由传统体 育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教学目标补充和完善,从而使拓展训练的课程将更多 的焦点和重点放在心理挑战方面,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解决众多 的心理问题从而很好地满足体育“五维观”关于心理健康的要求,很好的弥补传 统体育教育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不足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全 面性和多元化。 3.1.3.2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 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 拓展训练从组织形式上分析, 人们会得出它只是一个体育游戏和文字游戏的 简单组合而已。然而,从更深层次方面的教育意义上分析,我们会发现它又是一 种源于游戏,而又远远超越游戏的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它更注重游戏后 的个人反思、归纳总结形成经验规律,然后去指导新的探索实践活动,以期有更 好的行为表现。 17世纪后,随着卢梭强调游戏有助于儿童的成长的言论引起了重视,法国最 早开始研究游戏对学习及成长的促进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体验式学 习方式的兴起,拓展训练和游戏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利器。 很显然,体育项目都是源于游戏,拓展训练本就是一种游戏,两者在形式上 不谋而合,两者都具有游戏的九大要素:目的、学生结构分析、人数、器材设施、 场地要求、所需时间、游戏名称、应变技巧、问题讨论;都具有游戏评估的五大 维系:安全性、趣味性、参与性、创造性和适应性。 3.1.3.3以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参与性 以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参与性 拓展训练是一种以小团队为单位的组织形式进行学习的, 每个团队的规模在 12人至16人。这种团队有别于我们传统教学中班级的概念,它是一种要求较高的 合作学习小组,他们是一群认同统一规则、技能上互补的、为了完成共同目标而 相互协作的人的共同体。拓展训练中的团队更具有团队的明显特征优势,它会很 明显地经历团队从诞生到发展的四个阶段(塔克门) :形成期、动荡期、规范期、 运作期。拓展训练中需要首先进行破冰项目和团队文化建设,在破冰热身后队员 们相互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团队文化建设,内容包括:队长、队名、队训、队歌、 队旗等。团队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升团队的能量、增强团队 的民主决策气氛、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决策的效率、挖掘队员间的技能 1于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 9 月,p15-17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3 互补性等等,从而使团队在多变的环境中,更加灵活地反应和采取行动 1。尤其 是在正面的相互依赖下(deutsh),团队对个人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群 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和行为、社会标准化倾向等,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促使学生 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而使每位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性。 学校教育中再也没有别的课程像体育课那样与拓展训练这样相仿与殊途同 归。在拓展训练中,个人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常常需要共同合作,通过教师的引 导,尝试一起克服困难,度过危机,共同成长。团队一方面为参加者在面临挑战 与危机时及时给予鼓励与支持,借此促进个人的成长;同时也使团队成员有机会 学习他人长处,学会与人相处,掌握沟通技巧,提升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 拓展训练以“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独善”为主的教育模 式,让学生在集体中、合作中、危机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 力、沟通技巧、团队合作意识、同理心、外向性、决策能力、服务和付 出精神、互惠共赢意识等优秀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大学的教育是学 生以后走进社会工作岗位的有效的技能储备,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 工作,进而降低全民教育的无效投资。 体育课与拓展训练在组织形式上有许多相似部分,都是以团队为学习单位, 通过一定的身体活动,获得一些生存生活技能和社会精神等等;比如体育中的个 人与集体运动项目相当于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 3.1.3.4强调特定的户外学习环境 强调特定的户外学习环境 这里的学习环境可能是模拟的情景, 也可以是真实的令人兴奋和心跳加快的 户外自然环境,总之,这些环境要素构成了拓展训练的显著特点。因为环境是学 习的最基本的外部刺激。拓展训练的学习中不同地点、元素、规则、障碍、情景 模拟的运用,在自然环境中借助自然节奏,结合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学习效 果最大化。 人类本就属于大自然,当人置身与大自然环境中,享受它的空间、美景时, 各类拓展训练活动开展会很有效地调动人类的六大感官参与到学习中, 因为它们 是内部体验(心理)与外界体验(环境)沟通的渠道或入口。这六大感官分别是 口、耳、眼、鼻、神经、和第六感觉,即直觉洞察力。这六大感官与七类智力相 结合,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供了无穷的机会组合2。 体育运动通常也是强调特定的户外学习环境, 从而在营造心情和感觉方面起 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两者都是通过优美的户外学习环境或模拟的历奇的学习情 景,激起学生们的兴趣,积极投入到活动当中去,提高了他们的运动参与性和对 环境的鉴赏力,从而能很好地实现体育多元化和全面化的教育目标。 3.1.3.5 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简单的说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只是它没有严格遵照体验式学习的 学习圈和学习特点而已。dennisonkivk认为经验学习是一个循环,由具 体经验开始,进而观察反思,加以引申总结,并探索实践和试验,以致 再带来另一新的经验。上山为的是要下山;而下山,也可以凭借在上山 时的经历和体验带来更新的体会。这是体验式学习法的精神。由于体验 1杨成历奇为本辅导手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p79-82 2 hopkins, d changes in self-concept as the result of adventure training jcahper (1982, july-august),p34-36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4 式学习是拓展训练的重要特点,也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最好补充与启示, 并且也是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之主要教学基础,因此进行详述。 3.1.3.5.1体验式学习的概念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又称“发现式学习” 、 “经验学习” 、 “互 动学习” 、 “活动学习” 。美国体验教育协会认为体验式学习是由直接经验建立知 识、技巧及价值观的一个过程。其实体验与学习是相互紧密联系且不可分的。从 诸多方面来看,体验与学习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因此体验式学习是同一思想的同 义反复和重复1。著名的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建构者david kolb给出的体验式学习 的概念为“人们在以往的体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对经历或事物的观察 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在化中获得的洞察。 ”本质上说,要学习,就得体验,而有 体验未必产生学习。而我们要研究体验,就要研究有意义的体验,产生积极学习 的体验,并总结出相当完善的体验式学习的系统理论,能更好地指导学习。 3.1.3.5.2体验式学习的特点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体验式学习的优点通过表5可以呈现出来。 表5 传统学习与体验式学习对比表 基本元素 传统学习 体验式学习 学习重点 过去的知识,技能; 即时的感觉;关注态度、 观念、精神; 学习形式 个人自主学习 团队与个人学习 学生角色 被动接收者 主动参与者 学习主体 学生 学生与教师双主体,且以 学生为主 学习特点 标准化、理论化 个性化、现实化 学习环境 限制性、固定化、强调身 份 轻松民主、鼓励、灵活多 变、不重身份 学习过程 单向沟通、单一刺激 多向沟通、六大感官刺 激、 学习效果 高分低能、学用脱节 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学以 致用 学习评价 结果评价为主、单一评 价、教师评价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自评 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1)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试图攻克的难题。在“寓教 于乐”中的“乐”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到能激发学 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尽量使教学过程像体育活动、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很显 然,体育作为一种简单的体验式学习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轻易做到这一点; 二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把“要我学”变成 1柯林.比尔德(英) 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p20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5 “我要学” 。在体验式学习中采用活动或游戏等方式学习,学生可以享受到学习 过程的乐趣,而不单是被动地和单向式接受知识,技术。在这里“乐”的重心已 有偏移,即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的乐趣,也包括学生主动学习体会到的乐趣。学 生学得快乐,才是寓教于乐得真正实现。 (2)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中心, 学生只是需要专心听讲, 认真记笔记、 认真模仿即可1。而体验式学习则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参与性,要求所有学生都需“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正如上文所说,体验 式学习重在参与,假若没有这种参与,就没有经历,也就难于产生任何体验,更 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 (3)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难题,也因此很多大学生走出校园后, 还要重新接收较长时间的培训学习,原因之一时学生很少有应用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时间和机会。体验式学习把概念、知识和技术设计 成一个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了解概念 与活动内容的关系,把这些经验转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学员的 态度、行为、技巧有所进步,认知及人际关系也会得到提升。 (4)学习效果明显 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都有体验,但是它的价值往往不被认同,甚至被忽视。 而毫无疑问,体验式学习是将身体运动、思想、感觉、情绪、智力形态等整个人 都包括进去,因而对学习者产生的记忆痕迹也是最大的。我国古代哲人就曾提出 “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 ”可见,学生 从亲身参与中获取知识,可以牢记所学内容,学习效果明显。李德诚、麦淑华在 整全的历奇辅导一书中指出,最理想的学习效果也是来自亲身体验,见图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听看听和看讨论体验教导他人 图1 学习效果分析图 3.1.3.5.3 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周期的体验式学习周期 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教授david kolb于1984年提出了一个著 1方红,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0 年, (2) ,p82-84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6 名的、广为人们接受的体验式学习模式,。david kolb高度强调一切学习以体验、 注意为起点,而后进行反思、解释与共享,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处理和转化、有 效的归纳整合, 成为对个人成长有用的信息, 最后经过实践应用验证它的可行性, 并利用经验又进入另一次学习循环。因此,体验式学习可被视为一个包含四阶段 的过程,如图2所示 kolb的体验式学习周期和学习类型 体验 应用 反思 归纳整合 体验 应用 反思 归纳整合 积极型 务实型 反思型 理论型 图2 体验式学习周期图 在david kolb学习周期的基础上,哈尼和莫姆福特(1992)根据人们在学习 周期中的对各个阶段的偏好,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学习风格如图2所示:积极型、 反思型、理论型和务实型1。 我们的体育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一些显形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它的及 时性与运动性决定了我们要多多进行直观的直接的练习、实践和体验。然而,也 正是因为我们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导致,我们的体育教学,只能是一种形 式上的体验式学习,不完整的体验式学习。 具体分析如下: (1)作为教育,就应该是一个对完整人的改造过程。它不仅仅是传授有形 的知识、技能、技术的过程,更是一个改造人的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的态度、心 理、精神与价值观的过程。然而,我们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焦点和重点 大都是放在有形的、智力因素的学习,尽管我们在教案中明确地写到“此堂课培 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互助友爱精神、合作共赢意识、坚强的毅力和逆商” ,然 而当实施教学时,就会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左右下,将这 些教学目标只是停留在教案上,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从此角度来 讲,体育教学一个不完整的体验式学习。 (2)正如,我们体育人擅长跳跃一样,我们在实施体验式学习的时候,在 学习周期上,会很轻松地从体验阶段跨越到应用实践阶段,而忽略了反思和归纳 整合两个阶段。如图2所示,重要的学习环节被阴影覆盖住,犹如沉在海面下的 冰山的巨大底座一样,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与教育空间和机会。学习型组织的创始 人彼得.圣吉提出:只有当反思和归纳整合开始的时候,才是学习真正产生效果 1 david a. kolbexperiential learningmnew jersey: prentice hall,inc,1984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7 的时候。而拓展训练正是一种不单单是重视体验和实践,更是注重体验后的反思 和归纳总结的一种完整的体验式学习。在拓展训练活动操作的时候,体验和实践 阶段用时占总课时的70,反思、归纳整合和提升阶段占30。传统的体育项目 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适当改变一下教学流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1.4拓展训练的项目分类 拓展训练的项目分类 本文关于拓展训练的分类,不是采用社会上商业培训公司惯用的分类方法, 比如有的根据训练的目的分为个人项目、团队项目、领导力项目、沟通项目、执 行力项目等;根据训练场地的不同分为场地项目与野外项目、水上项目与陆地项 目、地面项目与高空项目等。虽说这些分类方法都很有道理和意义,对于学校的 开展实施也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现存的教育体制的问题, 对于教师实施教学时难度较大。 笔者参照国外project adventure机构对于项目的分类方法,结合拓展训练 在我国高校学校体育开展的情况与趋势, 从将学校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独 特理念很好地运用到传统的体育教学出发, 从能够更好地与高校现存的体育课相 结合的角度出发,将拓展训练项目分为三大类: (1)室内外的破冰热身项目 此类项目往往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使学生的能量得到迅速提升、 身体充分活 动、情绪高涨和心理势能增强,从而能不断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这些类似的活 动通常被我们称为热身和破冰项目。 它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帮助不曾谋面的学生 们,驱除彼此间的习惯性冷漠,使他们熔炼到一起,增加活动的投入气氛。 在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时,许多学生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面对不同的 教育方法,往往都会有担心、等待、犹豫的心态,教学现场气氛往往如同凝固的 冰一样需要破解。在这里,破冰是一个隐喻,就是在教学中,用来应付参加者彼 此间开始时的冷漠和紧张,同时也希望带来温暖的、融洽的学习气氛。而破冰游 戏的参加,学生们也起到了活动身体的热身目的,从而能够更加安全地参加更为 困难的项目。因此,破冰活动也称热身活动。成功的热身活动通常可以达到五个 目的:建立轻松愉快的气氛;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入活动的主题;预览学生的参 与动机与参与热情;让学生互相介绍认识熟悉;为学生将要进行的挑战较大拓展 训练活动进行心理准备。 (2)低要素、低风险的户外项目 低要素、 低风险的项目通过个人和团队的努力来完成一些特定情景下或环境 下的任务,从而培养发展学生的身体的灵活性、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力和解决问 题的技巧等的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重点基础知识点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25届八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山西能源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重庆石柱县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班级故事分享平台的建立计划
- 2024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南平市太平镇卫生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牡丹江穆棱市乡村医生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福建福州榕发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
- 服装店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 国人毛孔粗大表征研究及护理指南 2024
- 质量信得过班组培训课件
-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CB、JL用表全套)
- 铁路信号技师技术总结
- 洗瓶机推瓶机构设计计算说明书+运动简图+运动循环图
- DL∕T 707-2014 HS系列环锤式破碎机
- 费用组成-特殊施工增加费课件讲解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考试英语试题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