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摘 要 i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摘 要 民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宝贵财富,它不但给了我们健康愉快,而且启迪了我们的才 智,培养了我们的能力,使我们终生受益。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多元化、文化融合 和信息高速发展的影响以及举国体制下“精英体育”的冲击和融合;民间体育文化 面临着被遗弃、吸收、瓦解、消失、涣散、泯灭和被肆意改造的严重危机。保护民 间体育健身项目和对民间体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淮安市民 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淮安市民间健身项目的种 类呈递减趋势,健身项目开展的次数逐渐减少,民间健身项目的种类较 10 年前有所 减少,经过实地收集,淮安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由原来的 28 种减少到现在的 22 种; 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参与对象的年龄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男性参与 者稍多于女性;参与者的学历也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状况,从参与者的职业来看, 参与民间体育健身的对象多集中在管理人员、科教文工作者以及学生,这与参与者 的时间和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淮安市多数社区已具备了一定数量的健身路径和学 校运动场,但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超过 60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设施不能满 足大家的使用需要;淮安市开展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活动的次数主要集中在 1 次/年和 2 次/年,然而没有得到开展的民间体育健身项目较多,约占总数的 23%;淮安市民 间体育健身项目的指导员很多都是体育部门的管理人员或学校教师。民间体育健身 指导员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管理较以往有很大提 高,自上而下,积极投入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开展,信息交流紧密,管理方法得当, 为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关键的保障;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形式 多样,而且对部分健身项目知之甚少,其中很多价值一时难以判断,应对其进行全 面的整理。若干年后才能去发现、认识我们祖先文化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关键词: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开展;现状 作 者:卜海珍 指导教师:宋元平教授 摘 要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ii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cting and carrying out popular sports items in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popular sport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ve been gradually created by people from all ethnic groups through history and life, are great treasures that can strengthen our bodies and pleasure our minds. they not only make us healthy and joyful, but also develop our wisdom and foster our capability, which will benefit us in lifetime. however, due to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culture amalgamation,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the challege and fusion of “elite sports” in recent years, popular sports culture are facing the severe crisis of being discarded, absorbed, disintegrated, altered wilfully and of disappearing. to protect folk sports items is of crucial necessity to the research of popular sports culture.this thesis use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analyse the status quo of collecting and promoting folk sports items in huaian city, of which the conculsion is: the folk body-building items in huaian tend to reduce, while the number of times of carrying out body-building items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types of popular body-building items is less than ten years ago. according to an on-the-spot survey, the items of huaian popular sports and body-building have stepped down from the original 28 to 22; the age of participants in huaian popular sports and body-building items present the tendency of “high in the middle, and low on the two sides”, while male participants slightly more than females;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participants also shows the state of “high in the middle, and low on the two sides”; as to the profession of participants, most of them are staff members, workers in science, education and culture and students. the participation in those sports items is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ime and economic level of participants; there are certain number of body-building facilities and school sports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摘 要 iii grounds in most communities in huaian, but they are far from satisfying residents needs, and more than 60 percent people being surveyed consider that the existing sports facilities do not meet their requirements; there are comparatively considerable popular sports and body-building activities held in huaian, which almost account for 23 percent of the whole.many instructors of popular sports items in huaian are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in p.e. department. the quality of these instructors is to be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of popular sports items in huaian has greatly enhance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ituation, and people from cadres to civilians actively join in popular sports events, with close communication and proper regulation which lay a key foundation; there are various forms of popular sports items in huaian, but we know little about some of them, in consequence their value can not be assessed and an overall sorting out is needed. the real and abundant content of our ancestors culture is to be discovered after several years. key words: huaian city; popular sports and body-building items; collection; carrying out; current situation written by: bu haizhen supervised by: song yuanping (professor)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1 1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的背景 民间体育自由自在,自生自灭。它不拘形式,不拘场地,不拘人数,也不拘组 织形式,并和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中国民间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集肢体 活动与精神娱乐于一体,没有直接功利,是真正的“强身健心”的运动。对于大多 数中国人来说,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度过的是物资短缺的童年,那时贫穷似乎 成了无法摆脱的阴影。然而,我们并不缺少欢乐。因为我们的父辈总是用他们的智 慧与勤劳,或因地制宜,或因陋就简地为我们创造性地发明和制作了各种强体的土 器械和健心的土玩具。这些土器械和土玩具不但给了我们健康愉快,而且启迪了我 们的才智,培养了我们的能力,使我们终生受益踢毽、跳房、抓子、斗鸡、打弹弓、 玩秋千样样都是民间的土特产,用时髦话都是“绿色器具”不花一分钱,玩 的死开心;既不用担心器械维修,也无虑现代污染,更不会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制造 垃圾。回忆起来,这些民间体育、娱乐活动样样都是伴随着我们生命的律动节奏, 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它不显赫、不张扬、不竞争、不与政治和经济利益直 接联系;它不但增强了我们的体质,而且健康了我们的心灵。1 民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宝贵财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内 容;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多元化、文化 融合和信息高速发展的影响以及举国体制下“精英体育”的冲击和融合;民间体育 文化面临着被遗弃、吸收、瓦解、消失、涣散、泯灭和被肆意改造的严重危机。保 护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和对民间体育文化的研究是当前之必需。因此,研究挖掘和整 理民间体育资源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依据和意义 民间体育是一项独具魅力的体育活动,是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 1 胡峰,张振宇.民间传统体育的著作权保护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1-4 1 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2 优秀平台,是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体育项目和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 们关注和喜爱民间体育健身项目。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 明古国之一,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孕育了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的民间体育 健身项目。民间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其文化底蕴深厚。 民间体育是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传承性为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随着世界政治、 经济和文化格局的巨大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民间体育项目 呈现多样性;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展朝着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国际化方向发 展,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和增强国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体育活动。国务院于 1995 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提出“要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 “国家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传统体 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提高”2。二期工程规划中再次确立了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战 略地位。 民间体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我国历史过程的重要见证;民间体育具有浓郁 的民族性,是我国民族大团结和民族融合的重要体现;民间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 础,是我国全民健身,实现富国强民的重要体育方式;民间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 涵,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发掘、整理和研究民 间体育健身项目资源不但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人民大众的切身需求。 2 张继生.龙狮运动理论与实践一首届全国龙狮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4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2 文献综述 3 2 文献综述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需要,检索了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网和国外学 术期刊网等的相关论文并且查阅了多部书籍。通过对有关民间体育的论文进行分析,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2.1 对民间体育概念的研究 民间体育是不同于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传统体育。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由于研究者的不同知识结构,研究者可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的思 维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会建立不同的概念。 经过检索国外学术期刊数据库(ebsco)表明,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传统体育文化 的研究主要从传统体育(traditional sports)、民俗体育(folk sports)、民族体育 (ethnicsports)、土著体育(indigenous sports)、少数民族体育(minority sports)等角度展 开,而专门探讨“民间体育”的研究较少。 国内学术界对民间体育的讨论非常激烈,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都忽视了对民间 体育概念的理解,研究者对民间体育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甚至有的研究把民间体 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混淆起来。通过对有关民间体育文献资料的分析,只有为数不多 的研究者对民间体育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界定。 体育科学词典将民间体育定义为: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俗 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3。民间体育的本质属性是由特定的经济模式、民俗精 神决定的,因而提出用民俗体育来称呼民间体育4。邵文关于民间体育的概念是:民 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用来强身娱心的重要 手段。一般都有悠久的历史、健身的内容,简单而易行。各地有各地的风采,各族 有各族的特色。城乡工矿、机关学校、男女老少,都有人参加民间传统体育活动”5。 并且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间体育是特定的经济模式、民俗精神决定的。 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邵荣等.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 :744-746 5 邵荣,柯玲.体育民俗学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3):15 2 文献综述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4 陈红新等关于 “民间体育” 的概念是: “民间体育是一个内涵与外延宽广的概念, 涵盖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分为传统体育与非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是传统体育的分支, 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涂传飞关于“民间体育”的概念是“民间体育是指存 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 。 以上关于“民间体育”概念的讨论,可以说是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最具有权威性 的观点,其中有些观点是正确的,但还有些是不太准确的,值得进一步商榷。 2.2 民间体育的价值体现 民间体育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体育的特征和价值功能。民间体 育不但能承载和传递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促进身心健康。 2.2.1 民间体育具有健身、娱乐功能 张基振等在文化视野中民间体育功能的阐释以风筝为例中指出,娱 乐健身是民间体育的首要功能,放风筝作为一项户外游戏娱乐活动,其健身功能是显 而易见的。放风筝,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 状态,按传统中医的观点,就是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 6。栾秀群和于建志在民间 体育在健身中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民间体育与现代体育相比,在健身理念和审美意 趣上有其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讲气机、求中和、重修身养性等方面7。张基振,虞 重干在论中国古代民间体育的娱乐性的研究中认为,娱乐是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主导 价值取向,游戏、竞技是其误乐性的根本体现,民间体育融入民俗节日之中使其候 乐性得以充分展现,表演化的民间体育又使其“娱人”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8。张 基振等在文化视野中民间体育功能的阐释以风筝为例中指出,民间体育 具有艺术欣赏功能。风筝运动不但能体现风筝的“语言”美,而且也体现风筝的绘 画美。风筝以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或各种文学故事为题材;并且构图丰 满,色彩鲜艳,对比性强,用色块,不用线条,往往是大红大绿,绘画异常鲜美。 6 张基振等.文化视野中民间体育功能的阐释以风筝为例.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2007(23) 7 栾秀群,于建志,民间体育在健身中的重要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8 张基振.虞重干,论中国古代民间体育的娱乐性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2 文献综述 5 2.2.2 民间体育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 虞重干,张基振在中国现代风筝运动及其对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一文中认 为,风筝运动作为一项民间体育项目,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自信心是振兴民间体育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冯天瑾等在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民间体育传承与弘扬中的应用中指出,林 溪“花炮节”中利益相关人群积极参与,传承民族节庆文化。并且指出,中国优秀 民间体育的发展应当建立以政府引导为主,积极发挥民间组织主导作用的发展模式, 加大对民间组织的培养和发展扶持力度,挖掘民间体育的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民间 体育赛事,推进民间体育文化的产业化进程9。 2.2.3 民间体育的现状、保护、继承和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和文化的国际化的社会背景下,民间体育作为 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正像其他民族文化一样正面临边缘化甚至文化遗失的问题。 对民间体育健身资源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是亟待处理的问题。 姜蔚丽和吴小花在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的意义中指出,我国民间体育面 临着经费短缺,老艺人的手艺失传,农村主阵地渐缩及民间体育被遗弃、吸收、瓦解、 消失和泯灭的严重危机。笔者给出了拯救民间体育文化的途径:提高对民间体育重 要意义的认识,给予民间体育应有的地位;以学校为载体,强化教育传承功能;通过影 视手段提高民间体育文化的知名度;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对民间体育文化的搜集整 理等10。张基振,虞重干在中国民间体育保护与发展实践论中分析,发挥政府导 向和干预作用,民间体育进入学校体育,建立民间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或梁道,发挥 新闻媒体的典论导向作用,实施民间体育资源开发,扩大民间体育。文化的国际交 流等,是推进和深化当前民间体育的保护与发展实践的有效举措和途径11。 陈泽兵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中谈到,在社会转型期, 管理和发展我国民间体育组织应在理顺 3 个关系,坚持 5 项主要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系 统化运作机制。三个关系为:理顺民间体育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理顺民间体育组织 与社区的关系;理顺民间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五项主要原则为:主体多元化原则、 9 冯天瑾等。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民间体育传承与弘扬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08,7,102103 10 姜蔚丽,吴小花.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的意义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2 11 张基振,虞重干.中国民间体育保护与发展实践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 2 文献综述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6 运作市场化原则、人员专业化原则、投资民主化原则及监督社会化原则12。 2.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概念的清晰是任何研究工作的前提。有时,学术上的某些争论往往出自作者未 对文中所使用的概念及范围加以严格的界定。为此,这里有必要对本文所使用的概 念:民间体育提前进行说明。 2.2.4.1 民间体育民间体育 20 世纪 80 年代, 民间体育这一词语开始使用, 但是很少人对此词进行概念的界 定。随着我国“民俗热”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回归,以及对民间体育的研究, “民间 体育”的概念的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对“民间体育”的不断研究,研究者对“民间 体育”进行多种定义。 体育科学词典将民间体育界定为“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 俗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形式” 13。并认为民间体育是流传于民间的,具有浓郁 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是传统的体育形式,这些特征使其严格地与近代西方体育 形式相区别。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 育活动。按照民间体育是否具有传统性的特点,可以将民间体育分为传统体育和非 传统性体育两大类14。经过对不同“民间体育”概念界定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本文的 实际研究需要,现将本文中的“民间体育”界定为:民间体育是由传统体育和非传 统体育组成,存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能促进身心发 展的体育活动。 12 陈泽兵.社会转型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1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 涂传飞等.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7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 调查对象: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开发区等地区(主要以淮 安市五个城区为主,四县为辅)部分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中老年市民。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是指在各类民间体育活动中所形成 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而这种材料收集的来源和途径有很多,主要可以通过搜集 淮安市民间体育协会的相关资料,网络资源和地方文献资料来收集与整理。 3.2.1.1 互联网(互联网(internet) 互联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人类智慧的联网。网上有很多获取对我 们有用资料的来源,比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互动百科等搜索引擎,淮安地方 杂志和报刊的一些门户网站,国家体育总局网,论文共享的数据库等等。网上的资 源的特点是共享性和时效性。是集结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文献,同时更新较快,是 当下最新的资料。另外,网上资源大多是免费的,当然也有一些资料通过付费才能 获取。网上的资料收集的查询比较直接,方便,但也要鉴别获取的这些资料,去其 糟粕,取其精华。 3.2.1.2 民间体育协会民间体育协会 民间体育健身的组织形式中有一种是民间体育协会的组织,民间体育协会组织 活动产生的档案包括:项目背景档案、组织团体与当地民间的风俗习惯、协会的组 成及活动区域、协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组织活动的档案、项目的技法要求等,对 于这些档案可以通过上门收集的办法,将那些有价值的档案收集起来。 3.2.1.3 健身项目的代表人物健身项目的代表人物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8 在对民间体育健身项目资源进行收集时,也可以以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主要代表 人物为线索,进行档案的收集和整理。首先要了解本地人物。了解本地人物可通过人 名词典,了解人物的籍贯、生卒、职官、事迹、著述等基本情况。可根据图书中附录 的作者简介来进一步了解,也可以访问当地的史志办、党史办、社科联、文联、科协。 关于运动项目主要代表人物的各种材料(包括参加活动记录、经验总结、评论介绍文 章、录音、录像带、照片等)都属于收集的来源。这些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说是民间体 育项目的“活化石” ,所以从关于他们的资料中可以得到我们宝贵的档案。 3.2.2 问卷调查法 3.2.2.1 问卷的设计问卷的设计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科研论文和书籍,为问卷的设计作了充分的准备。根据论文 的需要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问卷。然后将设计好的问卷交与导师察看,根据相关意 见进一步修改,最终完成问卷设计。 3.2.2.2 问卷的检验问卷的检验 3.2.2.2.1 效度检验 专家评判法:请淮安市体育协会的有关专家对论文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进行逻辑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问句简单易懂,能够反映论文的主题,问卷的内容、 结构合理有效。可信性具有显著的意义,能够满足本课题研究的需要。 3.2.2.2.2 问卷的发放回收 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回收的方式, 总计发放问卷 320 份, 问卷回收率为 100%, 在发放的 320 份问卷中,有效问卷 300 份,有效率为 93.75%, ,符合统计学原理。 具体发放与回收情况如下表 1: 表 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表 类别(份) 发放问卷数 回收问卷数有效问卷数回收率 有效率 问卷 320 314 300 98% 93.75% 3.2.3 逻辑分析法 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与比较, 归纳与综合。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9 4 分析与讨论 4.1 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现状调查 4.1.1 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种类的调查 通过对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淮安市民间健身项目 的种类呈递减趋势,健身项目开展的次数逐渐减少,并且开展的规模变小、组织形 式较为松散。淮安市现在民间健身项目的种类较 10 年前有所减少,由原来的 28 种 减少到现在的 22 种,平均两年消失一种民间体育健身项目。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次数超过一年 2 次的 11 个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 种类有:放风筝、太极拳、太极扇、踏青、扇子舞、踢毽子、拔河、荡秋千、划龙 舟。影响参与这些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因素有很多,下面从参与者的性别、年龄、 学历、职业以及经济收入进行具体的分析。在这些调查的对象中,每年参与这些健 身项目的群众占 85%,并且男性参与者多于女性(表 2) 。参与民间健身项目活动者 的年龄在总体上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分别形式,30 到 60 岁之间的人数居多,60 岁 以上的参与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30 岁以下的参与率随着年龄的变小而逐 渐下降(表 3) ;参与者的学历也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状况,本科和大专的人群居多, 博士、硕士较少,其他的人数较少,从表可以看出,参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人群 的整体文化水平主要体现在本科和大专学历(表 4). 表表 2 参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性别统计(参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性别统计(n=300) 参与者 未参与者 男 女 男 女 人 数 135 120 18 27 百分比 45% 40% 6% 9% 4 分析与讨论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10 表表 3 参与民间健身项目的年龄的统计(参与民间健身项目的年龄的统计(n=300) 人 数 百分比(%) 排序 30 岁以下 60 20 4 3040 岁 76 25.3 2 4050 岁 89 29.7 1 5060 岁 65 21.7 3 60 岁以上 10 3.3 5 共 计 300 100 表表 4 参与民间健身项目的学历的统计(参与民间健身项目的学历的统计(n=300) 人 数 百分比(%) 排序 博 士 2 0.67 5 硕 士 40 13.33 4 本 科 100 33.33 1 大 专 85 28.33 2 其 他 73 24.37 3 4.1.2 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失传与传承现状分析 人们从事身体运动的文化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一样,其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和 文化体系,这种不同文化体系的差异,在相互交流中必然会发生碰撞,甚至对立和冲突。 西方国家常常利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他们的文化和政治价值观。 把一种主流文化强加于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必然受到压制,无法公开地表现出来。西方 体育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如此。但是,以西方主流文化为主的体育全球化并不 容易彻底地消灭本土的体育文化。一种文化,只要它背后有丰富的传统和民间秘密地 流行,那么这种文化即使很小也不可能被消灭。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千年悠久历史,而且 从来没有中断过,其源远流长为世界史上所罕见。同样,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传统也绝 不会被文化全球化“化”掉;相反,中华体育文化正在为新时期的体育文明多元化的 共存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改革开放以后,被遗忘的、边缘化的和被迫沉默的体育文 化又复苏了,在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11 民间体育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上千年。其间民间体育对人们健身娱乐的促进、 乡土观念的树立和民俗文化的丰富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 和政治的发展,国际化的程度正在逐渐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成为不争的 事实。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文化的交流和传递更加迅速。经济多元化、 文化融合和信息高速发展的影响以及举国体制下“精英体育”的冲击和融合;民间 体育文化面临着被遗弃、吸收、瓦解、消失、涣散、泯灭和被肆意改造的严重危机。 4.1.2.1 民间体育健身项目集体开展的情况民间体育健身项目集体开展的情况 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开展情况是反映群众体育开展情况的有效表现方式,是社 区体育的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调查结果 显示,活动中心的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在逐渐减少,体育活动中心对居民体育参与体 育健身项目的满足程度在调查中得到了验证,超过70多的受调查者认为体育设施没 有满足使用需要,几乎没有受调查者认为当前的设施完全满足要求。为此,无论从 当前设施的组成还是总量上来分析,基础体育设施的不足是阻碍体育发展、居民参 与健身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无论如何,体育设施仍然存在缺乏的问题,因此超 过70的受调查者认为体育设施没有满足使用需要。为此,无论从当前设施的组成 还是总量上来分析,基础体育设施的不足是阻碍体育发展、居民参加民间体育健身 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被调查的 22 种民间体育健身项目中,一年中集体开展 1 次的健身项目有 11 种, 约占总数的 50%; 其中 5 种健身项目在一年当中没有得到开展, 约占总数的 23%; 一年中集体开展 2 次的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有 4 种,约占总数的 18%,开展次数在 3 次或者 3 次以上的有 2 种,约占总数的 9%,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每年集体开展的次数 较少,并且一些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没有得到开展,一些项目濒临失传和灭绝的地步, 不利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继承、保护和发展。(见表 5) 表表 5 民间体育健身项目集体开展的情况统计(民间体育健身项目集体开展的情况统计(%) 0 次/年 1 次/年 2 次/年 3 次/年以上(含 3 次) 频 数 5 11 4 2 百分比 23 50 18 9 4.1.2.2 居民参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情况居民参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情况 4 分析与讨论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12 社区居民参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是对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继 承、保护和发展方式,是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有效途径。通过对人们参 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一年当中人们参与民间体育健身 项目的次数较少(表 6) ,偶尔参加的被调查者占了 60%多;锻炼的时间较短;参与 的项目比较单一;健身锻炼的科学性不高,在于缺乏体育健身项目的指导员。 (表 7) 调查显示,竟然还有接近 30%的社区没有体育健身项目的指导员,这严重阻碍了居 民参加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积极性,对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继承、保护和发展也是 很不利的。通过对民间体育健身指导员的需要情况也可以看出(表 8) ,人们参加民 间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表 6 居民参与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情况 经常参加 一般 偶尔参加 不参加 百分比(%) 3.85 30.77 61.54 3.84 表 7 体育健身指导员情况 各社区都有 部分社区有 各社区都没有 百分比(%) 11.54 61.52 26.94 表 8 关于体育健身指导员的需要情况 很需要 比较需要 一般 较少需要 不需要 百分比(%) 18.33 45.00 31.34 5.33 0 4.1.2.3 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情况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情况 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是这些项目得以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 的组织和管理能很好保护、继承和发扬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反之,容易导致民间体 育健身项目的失传,甚至灭绝。调查结果显示,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情 况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指导员的数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要;民间体育 健身器材缺乏,不足以提供社区群众的健身需要;对民间体育健身项目的宣传不够, 居民对民间体育健身知识了解不多。导致很多民间体育健身项目不会做,其原因: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13 4.2 淮安市民间健身项目的价值认识 民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民 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承载和传递优秀体育文化,对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有重要的作用。 民间体育较强的娱乐性与传统的健康观,与现代体育相比,民间体育更偏重娱 乐性和随意性。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 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更主要是指心理上得到愉悦。娱乐最早并不是为了娱乐别人 而出现的,而更多的是为了发泄自我内心的情感,也就是说,人们在欢娱心情达到 高潮时才会表现演起来。民间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在人类的早期活动中就已逐渐形成。 作为祭祀形式、健身手段和男女社交方式的体育活动没有很强的竞技性,而作为娱 乐形式,由于很少涉及直接的和较大的经济利益,所以,不需要严格的裁决,也就 其他 有危险性不敢及 没时间 对项目不熟 不感兴趣 经济条件达不到 缺乏器材 缺乏指导;难度太大,不会 4 分析与讨论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14 没有发展出一套严谨的规则。发展至今,各项体育活动几乎完全以娱乐为中心,娱 神的内涵已成为潜在、深层的民族心理。注重“自娱”与“娱人”,使民间体育, 从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乐的作用转变为侧重“自娱”与“娱 人”的作用,更成为人们节日之余喜庆之余休闲之中的生活点缀,民间体育文化作 用有了重大的转变。胡小明先生在娱乐促健康一文中指出,农耕社会里产生的 身体娱乐,具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游”,是一种悠 闲自得、轻松愉快的身体活动状态,是在有限生命里增加体验的重要方式。从某种 意义上讲,这种从古代自然经济土壤里生长出的传统生活态度,亦不失为一种特殊 的追寻生命意义的健康长寿之道。讲求“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华文化独特的仁爱 之美,使东方文明中的健康游乐精神冉冉升起,成为体育体闲娱乐的未来航标。中 华民族的传统体育蕴涵着健康游乐的精神。为人类社会创造健康的美,是体育的最 终目的。而“游乐”、“游学”、“游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为 中国古代的传统理想,已经具备了在未来社会复兴的条件和土壤。民间体育在娱乐 享受和强身健体的同时,又是消除孤独与寂寞,拓宽社会交往,增进相互情感交流 的“润滑剂”,使人容易产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理状态。有研究表明,外向 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交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交需要通过跳舞、做操等集体性的 体育活动可得到满足。内向性格者则更应该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这可使自己的 性格得到改善。各类民间体育运动,特别是集体项目如:划龙舟、舞龙、拔河等, 需要众人通过集体的默契配合顽强拼搏取胜。因此,在训练和竞赛中,这种日积月 累的合作方式往往容易增进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交流,加深了友谊,促进了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人们通过参加民间体育活动,特别是那些自己擅长的项目,可以获 得一种非常微妙的快感,满足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需要和尊重的需要,使因工 作和劳动所带来的神经紧张、脑力疲劳及紊乱的情绪得到有益的调节和放松。特别 是观赏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或比赛,那种“难、新、美、高”的运动技艺,那种“健、 力、美”和谐统一于一体的表演,那种体现为诗一样韵律和尽善尽美的艺术造型, 往往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对各种 不同心理状态的人都起着积极地调节作用,唤起人们对社会的感情,使自己与整个 社会心理保持一致性,达到调整与社会心理平衡的效果,起到培养社会情感的作用。 江苏省淮安市民间体育健身项目收集及开展的现状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15 4.2.1 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具有祛病、防病、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的价值 生命存在的本质在于“气” 。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民间体育,从养生、健身、 充分发挥生命能力的角度,认为: “气”是生命存在的本质,从气入手才能达到强身 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民间体育健身项目作为体育活动的一部分,以身体活动为 主要形式,遵循体育活动的运动规律。通过健身锻炼,加速了身体的血液循环,改 善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进而具有祛病和防病的功效。一定强度的 体育锻炼能够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改善血液质量,提高血液的供氧能力;民间体 育健身能够改善机体的关节的灵活性和骨骼的结构,这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的协调 性和平衡性的发展;同时,也能够锻炼身体的肌肉群,发展肌肉的力量和形态,提 高机体的外在欣赏性和应急能力。 民间体育健身活动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娱乐氛围,能够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 使得身心得到放松。人们参与到民间体育健身活动的实践当中,通过亲身经历和身 体活动去体验民间体育健身运动的乐趣以及运动带来的快感;通过观看民间体育健 身项目的表演和相应的比赛,体会和谐的韵律、轻快的节奏和一些完美的动作带来 的美感和享受。 放风筝、登高等户外运动,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加肌肉力量,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 ,同时给家庭带来欢 快的气氛,促进家庭的幸福美满。滚铁环运动在民间游戏活动中,深受初中学生的 喜爱,集运动和娱乐为一体,不受场地、器材及人数的限制,易于开展。游戏性和 竞争性较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等体能,促 进学生身心健康均有良好的效果.跳绳是一种以四肢肌肉活动为主的全身运动,它不 仅有利于发展腿部、上肢、腰部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协调性、耐力等身体素质, 还可以加强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太极拳、 太极扇是能调整人体心理和改善血液循环很好的运动项目。太极拳和太极扇的动作 快慢合理,动静结合,身体和心理的协调配合,是一种全方位的身心锻炼方式。舞 龙舞狮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千 百年来创造的审美思想。舞龙舞狮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自由奔放、随意性强,有 沟通人际真情实感的特殊艺术魅力。它极少受模式化、凝固化的局限与束缚,无忧 4 分析与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儿康考试题库及答案
- 儿科高级职称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市场策略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关活动执行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语言治疗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HR招聘经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伦理学顾问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家庭健康管理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环境科学专业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运输和物流管理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11《答谢中书书》知识点整理
- 创意的表达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
-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选】
- 基于BIM基数的机电安装工程降本提质增效
- 原发性肝癌放疗进展-门脉癌栓放疗
- GB/T 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件
-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毕业设计
- BOSA测试培训课件
- 【国标图集】13J40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 EMC电磁兼容实用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