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对本人递 交的学位论文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在校内和与学校有协议的部门公布论文并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西安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 论文作者: 导师: 日期: 日期: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i 中文摘要 竞技健美操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竞赛项目发展至今已近 20 年历史,它源于 大众健美操,其后伴随各国际组织的建立,制定相应的竞赛规则,举办各种规 模的国际赛事,使之迅速超越大众健美操范畴,不断向人体极限挑战,逐步发 展成为以竞赛为目的的竞技健美操,且随着每 4 年一次的规则变化在不断的发 展。尤其是在竞技发展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教练员的训练水平还是运 动员的技术水平等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世界在发展,规则 还在变,所以要求着竞技健美操必须跟着规则甚至驾驭规则,继续前进继续发 展。 目前,世界健美操冠军联合会(anac)、国际健美操联合会(iaf)、国际体 操联合会(fig)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世界健美操三大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较 大。也是这三大组织共同开展和策划着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健美操赛事.,他们各 自管辖又默契合作着。其实 iaf 和 anac 都比 fig 更早的举办了健美操比赛并分 别使用各自的规则。但是在 1996 年,iaf 和 fig 共同制定了一份合作协议,内 容大意是由 fig 来负责 iaf 的裁判员训练工作。并在两年后也就是 1998 的 iaf 健美操世界杯比赛中采用了 fig 的规则。 随后 anac 也于同年开始了和 fig 的合 作。那么自 2000 年以后全部的国际赛事均同意采用了 fig 的规则。fig 在 1995 年的 12 月颁布了第一本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竞技健美操评分细则:1994 1996.随后相继颁布了 19972000、20012004、20052008、20092012 竞 技健美操评分细则。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主要通过对各 届规则的比较分析,发现新规则变化之处的同时通过观察这些变化发现:引领 世界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方向是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发展目标,比赛的公平性 和评分结果的准确性一直是 fig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发展的方向。在这个基础 上,未来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就体现明显:艺术方面音乐和动作的融合以及 运动员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将更加重要;难度动作的选择向高难化、新颖化、独 创性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动作技术的完成质量要求趋于完美,竞技水平将面 临“挑战自我、超越无限” ;其次会更加重视场地空间的使用。面对国际竞技健 美操的发展态势,我国应该:加强科研与训练的结合,扩大健美操锻炼队伍; 强化训练,狠抓素质,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和自身专业水平;提升音乐修养,突 出创新性和艺术性;充分利用场地,加强表现力和渲染力的培养。 关键词:关键词:健健美操美操; ;规则规则; ;趋势趋势 论文类型论文类型: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ii abstract competitive aerobics as an emerging sports project has been development nearly 20 years ,it originated from the popular calisthenics and follow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rules of a contest, held a variety of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events, it has transcent popular aerobics category rapidly and continued to challenge the limits of the human body, develop into a contest for the purpose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gradually,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rule every four years it also is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at present, the world aerobics championship federation ( anac ), the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 iaf ), the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 fig ) also iswhat we is commonly known as world aerobics three organizations,has more influence in the worldwide. also is these three big organization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 worldwide all aerobics match. their respective jurisdiction and tacit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in fact, iaf and anac are much earlier to held the aerobics games and use their own rules than fig. but in 1996, iaf and fig jointly set up a cooperative agreement, the effect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af by fig referee training work. then the anac also began a collaboration with fig in the same year. so since 2000 al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are agreed to use the fig rules. fig issued the first competitive aerobics competition rules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scoring rules: 1994-1996 in december,1995 .rsubsequently enacted 1997-2000, 2001-2004, 2005-2008, 2009-2012 gymnastics scoring rules. this article though reading more literature materials, interviewing with the exper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ison method, mainly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ules, discovered some changes between these new rules,at the same time by observing these changes we found: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world sports aerobics is development goals of fig rules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 fairness and scoring accuracy of competition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ig sports aerobics rules . on this basis, the future developing trend of athletic aerobics is obvious: in the aspect of art, music and integration of motion 、expressive force and the power of the athletes will be more important; the selection of action difficulty will follow this direction that more difficulty, novelty, originality and diversification; as the technical quality requirements perfect finish; competitive level will face “challenges of self, beyond the infinite”. the second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pace use. in the face of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iii international athletic aerobics development trend, our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combin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raining, expand the aerobics team; strengthening training, pay close attention to qua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of finish;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music, outstanding innovation and artistry; make full use of the fie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bility of expression and rendering. key word:aerobics , rules ,trend type of thesis:master degree thesis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iv 目 录 1.1.前言 . 1 2 2 文献综述 . 2 3.3.研究方法 . 6 3.1 文献资料法 . 6 3.2 专家访谈法 . 6 3.3 数理统计法 . 6 3.4 比较法 . 6 4.4.研究结果与分析 . 7 4.1 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 7 4.1.1 19941996 评分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7 4.1.2 19972000 评分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7 4.1.3 20012004 评分规则的主要变化及变化. 8 4.1.4 20052008 评分规则的主要变化及变化. 10 4.1.5 2009-2012 评分规则的主要变化及变化. 16 4.2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发展特点 . 20 4.2.1 引领世界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方向一直是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 发展目标 . 20 4.2.2 比赛的公平性和评分结果的准确性是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所追求的原则 . 21 4.2.3 肢体、动作、表情以及构思美的高度统一是 fig 竞技健美操竞 赛规则的发展方向 . 21 4.3 未来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 21 4.3.1 艺术风格的发展趋势. 21 4.3.2 更加重视场地空间的使用. 22 4.3.3 难度动作的选择向高难化、新颖化、独创性和多样化的方向发 展 . 23 4.3.4 动作技术的完成质量要求趋于完美,竞技水平将面临“挑战自 我、超越无限” . 23 4.3.5 个性化主题将更加鲜明. 23 4.4 面对国际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对策和建议 . 24 4.4.1 加强科研与训练的结合,扩大健美操锻炼队伍 . 24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v 4.4.2 强化训练,狠抓素质,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和自身专业水平. 24 4.4.3 提升音乐修养,突出创新性和艺术性. 25 4.4.4 充分利用场地,加强表现力和渲染力的培养. 25 5 5 结论与建议 . 26 5.1 结论 . 26 5.2 建议 . 27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2 承 诺 书. 33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1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健美操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 1968 年的美国,它以人的躯体本身为对象, 美为目的,运用思维创新,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内容,集舞蹈、体操、健身、音 乐、娱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1981 年,当时的美国电影明星简方达自己 编写并出版了简方达健美术一书,此书一出立即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不 小的轰动。书中简方达根据自己健身的心得体会,大力推广了健美操这项有 氧运动。于是受她影响,一群具备较高运动能力和表演天赋的健身操教练们, 各自代表不同健身俱乐部自发地举行并展开了一些年度性的激情运动挑战赛, 由此标志着竞技健美操的诞生。 到 80 年代初期,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其中世界健美操冠 军联合会、国际健美操联合会、国际体操联合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较大,现 在我们称之为世界健美操三大组织。国际健美操联合会(iaf)在 1985 年举办了 第一届国际健美操比赛,标志着竞技健美操的产生。1990 年,世界健美操冠军 联合会(anac)在美国和日本分别主办了健美操世界冠军赛和健美操世界杯赛, 意味着竞技健美操作为一个新兴竞赛项目,已经正式登上国际赛台。国际体操 联合会(fig)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唯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竞技健美 操委员会是其下设的一个分会。iaf 与 anac 首次举办健美操比赛比 fig 早,分 别使用自己制定的规则。1996 年,iaf 和 fig 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内容是由 fig 负责 iaf 的裁判员培训工作,iaf 在 1998 年的健美操世界杯赛中采用 fig 规则。而 anac 也于 1998 年开始与 fig 建立了合作关系,2000 年以后全部国际 赛事均统一采用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自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健美操联合会, 世界健美操冠军联合会三大国际健美操组织在洛杉矶会议达成共识后,每四年 对竞赛规则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至今已经经历了五个周期的变动。 竞技健美操属于技能主导的难美类体育竞赛项目, “难”主要是体现在难度 动作的技术表达和完成,不仅仅展现在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上,而且还是难度评 分的重要标准,是整套竞技健美操的核心。那么“美”就体现在成套动作铿锵 有力的动感美和变幻莫测的构思美。在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动作里,出了规定必 须完成的 12 个难度动作和必要的过度连接外,其他都是通过运动员步伐的变化 和肢体的伸展,也就是健美操“操化动作”所组成的,运动员展示肢体美、动 作美、表情美、构思美。借由音乐和肢体的完美融合把竞技健美操的特点发挥 的淋漓尽致。 竞技健美操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2 出连续、复杂、高强度的成套动作的运动项目,在这个项目里,运动员的柔韧 美和力量美必须通过连续的动作组合予以展示,多样性的操化动作组合和难度 动作的完美结合以共同完成成套动作的竞技能力 5。 它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 性项群中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健美的动作与强劲体魄显示了力与美的完美 结合。比赛项目分为: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三名运动员性别 任选)、六人操(男女任何比例组合)。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人们对健美操的理解以及对力与美完美结合的要求和诠释,健美操规 则也在不断追随人们的追求而变化着,规则的变化表明了竞技健美操这项运动 也是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的,它指明了竞技健美操运动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 方向,同时也为我国竞技健美操工作者进一步理解竞技健美操的新内涵和对竞 技健美操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指引了方向。规则是向导,分析竞技健美操规则 的变化,不仅可以从中揭示和把握该项目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为今后的训练、 提升竞技水平的路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健美操竞赛规则不仅是裁判员的评分 依据和尺度,也是教练员编排成套动作的依据,教练员必须根据规则对动作难 度、难度数量、动作类型、音乐伴奏及时间、场地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编排。然 而规则又是动态的、变化的,解读规则变化的轨迹,从中探索其训练的捷径具 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历届规则变化的深刻剖析,以期使从事健美操工作者们能够抓 住规律驾驭规则,使规则为训练服务,以便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让自身更强 大。 1.3 文献综述 国际健美操联合会(laf),成立于 1983 年,总部设在日本,一共有 20 多 个成员国。它每年都负责举办一些世界健美操系列赛和国际邀请赛,已于 1996 年加入了 fig.现在和 fig 共同举办每年一次的 “铃木杯”国际健美操大赛。比 赛地点在总部日本。 6国际健美操冠军联合会(anac) ,成立于 1990 年,总部设 在美国。 它每年会举办一些世界杯系列赛和世界健美操冠军赛, 于 1998 年和 fig 建立合作关系, 最终加入 fig.现在和 fig 联合举办世界健美操冠军赛和系列赛。 参赛项目在原先男单、女单、混双、三人的基础上后又加入了集体六人操。比 赛地点也在 anac 总部美国。除此之外,anac 还于 1998 年成功了世界健美操青 少年锦标赛并延续至今。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委员会(fig)作为目前世界上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3 最大的健美操组织,成立于 1881 年,总部在巴黎,原先有体操和艺术体操等项 目。从 1995 年开始举办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竞技健美操是在 1994 年正式成为 它的比赛项目,并在同年颁布了第一本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竞技健美操评分 细则 1994-1996. fig 在 1995 年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也是 fig 的正式成员 国。当时的比赛只有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男女混双和三人操四个项目。 34 个国家派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中国队也在其中,并且是第一次代表中国走出 国门。在当时的健美操协会主席殷子烈的带队下,一行 7 人参加了除混双外的 其他三项比赛并胜利完成任务。这次比赛是我国健美操与世界接轨的第一步, 完成了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并对国际规则进行了深刻探讨和沟通,了解健 美操的国际趋势,国外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和比赛的风格等等。在成功颁布 了首届竞赛规则并举办了首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之后, fig 在国际健美操联合会 的协助下,再次颁布了第二本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竞技健美操评分细则 1996-2000 ,并立即予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两名裁判员在世锦赛前 的裁判员考核中,第一次被派出就取得了竞技健美操国际级裁判的资格。第三 本竞赛规则竞技健美操评分细则 2001-2004于 1998 年 3 月颁布,当时在意 大利的威尼斯召开国际体联技术委员会,在会上,健美操委员会主席约翰宣布 出台了第三本规则,并在规则里增设了集体六人操项目、竞技健美操 14-17 岁 少年组比赛,宣布了新的团体赛事等 7。紧接着 fig 又相继颁布了第四本竞技 健美操评分细则 2005-2008和第五本竞技健美操评分细则 2009-2012. fig 是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体育组织,虽然 94 年才有了健美操项目,但 是它提出的“健美操进入奥运会”深得世界各健美操组织的支持和信任。因此 在世界健美操运动和健美操规则上都占领着主导地位。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很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对竞技健美操的历届规 则进行过研究。他们通过自身的研究、训练经验或者感受,在各式各样的期刊 上发表着自己对竞技健美操规则的看法和见解。例如:南京体育学院的吴晓红 在她发表的从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的修订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方向中通过 对 fig 在 1996 年和 2000 年颁布的竞技健美操的规则的研究,从而提出运动员 要认真学习并研究竞赛规则,领会规则的深刻含义,尤其要避免因为规则而导 致的在训练中的弯路。同时督导教练员们在学习健美操专项知识的同时,还要 认真的学习与健美操相关的学科和临近的运动项目。在平时的训练里,教练员 要狠抓技术和姿态,为难度的完成做基础 18。华中师范的李庆友和孝感学院的 熊友明还合伙编写并在武汉体育学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试述竞技健美操新规 则之特点的论文,论文通过对 20012004 年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研究,提 出了当时竞技健美操发展的一个方向。主要突出在难度动作的多样化、高强度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4 和空间变换上。论文里一再提醒运动员们要多练习腿部力量以提高腾空高度、 练习弹跳力加强落地的稳定性训练以使难度动作和操化动作能完美的衔接 8。 杨 静和徐良伟 2003 年发表了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研究及对策分析里面结合了 我国健美操运动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规则的变化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 法和措施。通过对 1997 届和 2000 届规则的对比,提出:健美操比赛日益激烈, 要取得好成绩,我国运动员还要提高综合素质和专项能力。艺术表现力的完美 和音乐的丰富和创新将会是健美操运动发展的特色主流,只有不断追求完美, 突出个性化,我们才能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7。李遵发表的用新规则 审视我国竞技健美操存在的几个问题结合当时 2001 年 4 月在西安体育学院举 行的全国体育学院健美操比赛, 来自全国 10 所体育院校的 158 名运动员参加 了本次比赛,由于我国各省市没有专业健美操队,因而,体育学院比赛则代表我 国当时的最高竞技水平 9。当时的比赛是我国竞技健美操与国际接轨,使用 2001-2004 年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首次比赛, 所以对检查各个体育学院对规则 精神的理解和执行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论文里细致的分析新规则的特点, 从难度分组的合理性、艺术质量的评判力度、评分细则的完善以及新增项目的 意义上详细做了描述,还提出我国运动员的不足面:难度动作均衡性差、成套 动作缺乏主题和多样性。要想提升成绩就必须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全面发 展身体素质,加强艺术修养,深刻理解音乐和动作的融合等等。另外湖州师范 学院的副教授姚丽琴也多次发表有关研究规则的论文,其中有一篇从竞技规 则变化谈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也是通过对比 97 版和 01 版的规则, 进一步阐述了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指出作为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一方面要 熟悉新一轮的竞赛规则,随时了解世界动态;另一方面要拥有足够的信息量,在 编排的成套动作中积极创新,力求独树一帜,在训练中积极提高专项身体素质, 加强艺术表现力 10。她觉得健美操随着规则的变化也有它独特的发展特点:难 度数量的减少大大降低了运动的运动损伤、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越来越高、 裁判的调整以及评分方法的改变都使得评分更趋公平和合理。在我国应采取的 对策里,她认为合理编排和全面创新是重中之重。当今的竞技健美操竞争激烈, 巧妙的构架动作和独特的创新理念都是我们未来制胜的法宝。2002 年,由西安 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的熊亚红、宝鸡文理学院体育部的赵静和咸阳师范学院体 育系的于燕三位来世共同编著的谈竞技健美规则的变化对健美操的影响一 文,深刻指出了规则的指导和制约作用,规则时刻在变动,它通过取消一些难 度动作来制约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素,引导竞技健美操朝着健康阳光的法向发 展;同时又越过比赛前瞻未来,引导运动员不断的跟着规则提升能力和素质。 当今竞技健美操是一项以艺术为魅力,难度为基础,完成质量来体现艺术与难 度的保障的竞技项目, ”美、难、稳”是它的主要技术特征,规则的变化对教练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5 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均提出了新一轮要求,里面包括一切训练方案必须服从 于规则精神 11。因此,认真钻研规则、理解规则、探析健美操的发展趋势、提 高专项业务素质,适应规则更新概念才能把握发展的脉搏,在世界竞技健美操 的潮流中独占一头。 自健美操这个名词出现到规则的产生,再到一届一届规则的更替, 2005-2008 年的竞赛规则可谓是竞技健美操规则的一次重大变革, 一大批的研究 人士和训练者教练员也紧随其后对它的主要变化进行了深刻的研讨和学习:首 先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两位硕士研究生赵燕和刁在箴,她们发表的一篇名为新 版健美操规则对我国混合六人健美操难度选择的影响 ,独指六人操是我刚过竞 技健美操的强项,现在新一届的规则下来了,我们的强项如何才能够排开影响 继续立于不败之地呢?新规则对于我们来说是利多还是弊多呢?文章都给了明 确的答案和指示。细致的指出我国运动员难度的均衡性较好,所以符合新规则 的要求,有利于我国运动员因难度完成质量不到位而丢分的现状。文章以参加 了第八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前三名的国家的难度动作为对象,详细列出规 则变化对难度类型选择、难度连接和难度完成的影响,建议教练员们在训练过 程中,针对不同运动员要根据个人情况,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使每个运动员 都能突出自身特点,满足比赛的个性化需求 19。建议可谓是精辟!其次西安体 育学院的于长菊教授的一篇新周期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特点分析也对 05 版规则做了深入的研究,剖析新规则特点:首先是第一次在规则里出现了难 度连接,其次是对成套动作的美的要求的提升,增加了艺术评分的细节,加大 了艺术质量的评判力度,提高了工作技术的完成质量的标准。而且还对我国竞 技健美操的现状作出了分析:首先是总体水平低,由于起步晚起点低等因素, 我国的健美操竞技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次是完成质量 较低,动作编排中国可以,但是在完成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国 健美操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提高我国健美操水平的关键点;第三个不足是缺乏 了个性化,我国健美操队的成套动作在编排上没有漏洞,却也没有特点和激情, 表现平淡。所以提高教练员的艺术修养是现在的当务之急。在对策上,于教授 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断创新,突出艺术性;提高动作创编的欣赏价值和动 作的规格与质量;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难度训练。要想有独特性和表演性,表 现成套动作的完美无瑕,还需要我们教练员和训练员的共同努力 20。研究 05 届 规则的还有华中师范大学的董新军和刁在箴,他们发表了国际健美操 2005 版 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及竞技性展望 。文章通过对比列出大量数据,理性化的 形象的把新规则的变化作了一一说明和解释,最后提出未来的竞技健美操将会 是一个难、新、美的时代。我们还是要注重科学化的训练方法。重要的是,文 章里不再提及我国竞技健美操与世界的差距,而是用:向世界看齐,这个词来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6 表达差距,说明我们的水平在不断的赶超,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最终将赶上世界 一流水平。其实无论是这篇文章或者是其他的关于健美操的研究,都让我们对 我国的健美操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项研究以 1994 年一 1996 年、 1997 年一 2000 年、 2001 年一 2004 年、 2005 一 2008 年,20092012 年的竞技健美操规则为依据,探讨了竞技健美操规则的 演变特征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里检索关于竞技健美操规则文章四十多篇,优秀硕士论文多篇。 通过对以上论文进行系统的整理、提纯,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依 据和基础。细心研读 fig 竞技健美操每届规则,在西安体育学院图书室搜集了 大量关于竞技健美操发展过程的文献,中国健美操竞赛网和体育信息网搜集近 几年国际竞技健美操比赛成绩。 2.2.2 专家访谈法 面谈请教学习研究过近几次竞赛规则的老师,西安体育学院的于长菊老师、 匡晓红、张蕊老师和陈西玲老师,针对规则的不断变化对运动员训练的影响以 及中国队目前的现况互相发表意见,对本文中关于规则变化下中国队的建议提 供了方向。询问参加国内外健美操比赛的运动员和健美操教练,通过她们的实 战经验和细致分析,了解目前国内经济健美操训练的现状以及竞技健美操竞赛 规则的发展趋势。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取的有关资料,通过计算工具对所得据进行统计处理与整理。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7 2.2.4 比较法 运用比较法对比分析1994年一1996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1997年一2000 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1 年一 2004 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5 一 2008 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20092012 年的竞技健美操规则里的差异。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历届竞技健美操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3.1.1 19941996 评分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作为最早的一届公认并被广泛使用的规则,它当时要求的成套动作的时间 为 1min50s-2min10s,而且取消了在此之前规定必须完成的四次仰卧起坐、四次 俯卧撑和四次大踢腿,转而用两个 8 拍的规定组合动作来代替,一组是由三个 连接步伐和五个基本步法的组合动作,另一组则要求必须是对称动作。另外在 难度方面要求难度动作不少于 16 个,分数是算 16 个最高难度分数之和。并且 有 4.0 对艺术体现的鼓励分。六大难度组别依次是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 柔韧、平衡、踢腿、跳跃。 3.1.2 19972000 评分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3.1.2.1 难度动作的增加、计算及扣分 难度动作是整套健美操的框架,97 版规则在原有规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77 个新难度动作,要求运动员各个部位力量柔韧均衡的同时还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难度动作可选 1216 个难度动作,最多不超过 16 个。分数算 12 个最先完成的 难度之和。规则还取消了组合性动作和对称动作,在六大难度的保留基础上将 其 动作的数量上给出了限制,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成套动作成了难度动作的堆 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健美操的艺术价值。同时还能更好的促进运 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如果超过 16 个难度动作则给予减分。其次是取消了组合 动作和对称动作。 3.1.2.2 艺术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97 版规则提出了创造性加 1.0 分的规定。健美操的艺术性在成套动作的编 排上,包括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及组合、过渡动作、移动路线、操作 动作、音乐呈现以及空间的连接,都必须表现出多样性且不得重复,因此提高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8 健美操的艺术欣赏价值,在难度动作、音乐配备一系列方面,力求创新,以使 观众耳目一新 11。俗话说;有创新才有发展。规则对创新的鼓励意味着艺术成 为整套健美操动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规则还取消了之前的四大规定动作也就是八拍组合,从而训练内容从原来 的八拍组合训练、操化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的规定动作训练变为现在的操化 动作训练、自选难度动作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 3.1.2.3 整套动作的时间缩短 97 版规则改变了原有规则 1min50s-2min10s 的硬性规定,取而代之的是更 加人性化的 1 分 45 秒5 秒。即:动作在 1 分 40 秒到 1 分 50 秒完成的不扣分。 1 分 35 秒到 1 分 40 秒或者 1 分 50 秒到 1 分 55 秒的时间偏差的扣 0.5 分。 少于 1 分 35 秒或多于 1 分 55 秒的时间错误扣 1.0 分。 3.1.2.4 裁判各司其职 97 版规则将完成裁判、艺术裁判、难度裁判分别分割开来,要求裁判独立 打分、现场评判。这个变化要求裁判水平更专业化,同时对运动员的表现更细 则化。比赛更公平化系统化。 3.1.3 20012004 评分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3.1.3.1 六人集体项目的出现 fig 健美操技术委员会主席约翰艾特肯森先生说: “将六人纳入竞技健美 操的项目体系中是我们工作取得的最大的成功。 ”增设六人集体项目一方面扩大 了竞技健美操的影响,是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这项运动中。另外一方面,六人 操不论在队形、托举、造型或者动作组合以及动力性配合上都相较于其他健美 操项目有了更多的欣赏性优势。 3.1.3.2 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数量的改变及要求 a、1997-2000 年规则规定的难度动作不得超过 16 个,在 2001-2004 年规则 里将成套动作里的难度动作数量修改为 12 个。 计算方法也不再是旧规则里取 16 个难度动作里分值最高的 12 个难度计算,而是直接计算 12 个难度动作的难度 分值。如果难度动作多于 12 个,则按最先出现的 12 个难度动作计算难度分, 每多一个难度还将被扣除 1.0 分。 b、完成难度没有达到最低要求的动作无分,但被视为 12 个动作里面的其 中一个 c、难度动作,不可有超于六次的地面难度动作。地面难度动作指的是除去 单脚或双脚站立、或者以单双脚结束的所有难度动作。例如:文森、俯撑、劈 腿的落地动作。每多一次将被扣除 1.0 分。 d、俯撑落地的难度动作不得多于两个,每多一个扣除 1.0 分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9 e、a、b、c、d 四类难度动作,缺一类扣 1.0 分 3.1.3.3 难度数量和级别的改变 1997-2000 年规则中,难度动作总数为 204 个,且难度评分水平为 0.1-0.7 共 7 个级别。在 2001-2004 年规则里,难度动作总数增加至 336 个,分别包含 了俯卧撑、倒地、旋腿与分切、支撑与水平、跳与跃、柔韧与变化,难度评分 水平也变为 0.1-1.0 共十个级别,但是在难度级别表里耽搁难度动作的最高分 值为 0.9 分,没有 1.0 的难度动作。 3.1.3.4 难度动作组别重分 原有的六类组别: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平衡、踢腿、柔韧、跳跃。 在 2001-2004 年评分规则里被划分为 4 组: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跳与跃、 柔韧与变化。 3.1.3.5 艺术的魅力 01 版规则取消了艺术评分中创造性的加分。 在 97 版规则中创造性在成套动 作里不占分值,加分最多可加至 1.0 分。所以说在有创造性加分的情况下,原 本 0.0-10.0 的艺术分最高可达到 11.0 分。但 01 版规则明确规定创造性占成套 动作艺术分(10.0)中的 2.0 分,期间提到成套动作中必须有不可预见的竞技 健美操内容,也就是对动作创造性的必须要求。足见艺术呈现的重要性.也就是 说:在两名运动员分数相等时,艺术分更高者名次更高,进一步说明国际体联 健美操联合会对健美操艺术性的重视。 3.1.3.6 动作完成的要求更加严格 97 版规则中规定,成套动作中,在某一个动作的完成里出现的不同程度的 错误,按最严重的错误扣分。而在 01 版规则中对这一点有了明确的改变:成套 动作中,若某一个动作的完成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对错误进行累计扣分。举 个例子:某一个动作上肢出现了大错误扣 0.3 分,同时下肢出现中错误扣 0.2 分。按 97 版规则按出现最严重的错误扣分,扣 0.3 分;但是按 01 版规则是对 错误累计扣分,也就是扣 0.5(0.2+0.3)分。所以说,20012004 年规则加重 了动作技术完成质量的扣分尺度,对动作完成的要求更加高了。 3.1.3.7 裁判员成员的数量和座位排列进行调整 表 1 新旧规则中裁判员座位排列变化 规则 每组裁判 人数 裁判员座位排列 97 版 9 艺术 完成 难度 艺术 完成 难度 艺术 完成 难度 1 4 7 2 5 8 3 6 9 01 版 10 艺术 完成 艺术 完成 难度 难度 艺术 完成 艺术 完成 1 5 2 6 9 10 3 7 4 8 fig 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10 01 版规则将裁判组的人数由原先的 12 人增加至 14 人,具体:艺术裁判和 完成裁判都由原先的 3 人增加到了 4 人,而难度裁判则由原先的 3 人减少到 2 人,另外还增加了一名计时员。目的是提高艺术裁判和挖成裁判的公正性和准 确性,减少因裁判员个人因素和主观影响等不客观因素造成的评分不公,同时 也更有利于客观的反应运动员的成绩。 从表 1 看出,97 版规则中,艺术、完成、难度裁判的座位是相互隔开的;01 版规则中,艺术裁判和完成裁判分别交叉坐在难度裁判两侧,两难度裁判一起 坐在中间,避免了漏判错判,同时方便考虑全部的裁判职责进行评分和减分的 确认比较,意见相同,出示最终分数;意见不同,则取平均分。这样得出的分值 比 97 版规则更公正也更合理。 3.1.4 20052008 评分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3.1.4.1 首次提出“难度组合” ,并给出了价值连接 20052008 版规则里首次提出了“难度组合”这个新名词,它是指任意 2 个同组别或不同组别但必须是不同根命名的难度的直接连接,在没有任何停顿、 犹豫和过渡的情况下, 可以以组合的形式完成,比方说:一个 c 组的屈体跳接 一个 a 组的文森俯卧撑(中间最多上一步) ,将被视为两个难度动作。如果这两 个难度动作均达到了它的最低完成标准切在难度动作评分表中有分值和编号, 那么除了两个动作本身的分值以外,还将得到一个 0.1 的连接加分,前提是这 两个动作不得在成套动作中重复出现。 在以往的规则中,从来没有“价值连接”的条款和备注。我们说:规则是 导向,但是可以被充分的理解甚至驾驭。例如在第八届世锦赛上,俄罗斯的男 单选手在比赛中使用了难度组合。但当时使用的 01 版中未提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宾馆办公的合同范本
- 衣服网店合伙合同范本
- 租售郊区小院合同范本
- 物业租赁砖家合同范本
- 销售酒水套餐合同范本
- 酒店制服租借合同范本
- 维修合作月结合同范本
- 租房改造饭桌合同范本
- 牧草种子购销合同范本
- 美国留学服务合同范本
- 光伏储能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坑施工冬季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案
- 儿童故事狼和小羊
- 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MOOC】《人工智能通识基础(社会科学)》(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章节作业慕课答案
- 2025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工厂化学品管理知识培训
- 期货基础知识(期货入门)
- 房产公司施工图设计标准
- GB/T 19685-2005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