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摘 要 游戏法是体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是自古就有的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 教育理念也在顺应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着变化, 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方法的探索也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然而,由于传统 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仍处在过去水平,因此,选择和创新 教学方法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通过对游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 . 5 0米跑实验班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对照班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实验班与对照班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更为 显著;后抛实心球实验班达到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未表现出差异。通过调查发现,目 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占据主导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就 是讲解法、练习法。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调,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低,与新课 程要求有着明显的差距。2 . 罚球、切三圆成绩实验班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对照班也表 现出了差异,但不明显;折返跑成绩实验班表现了差异,而对照班未表现出差异。罚球 和折返跑技评实验班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对照班虽然表现了差异,但不明显;切三圆 技评实验班表现了差异,对照班未表现出差异。3 . 篮球理论知识成绩实验班比对照班表 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理论知识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4 . 学习兴趣实验班前测后测 检验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表现出了差异,但不明显。5 . 游戏教学中学生的意志 力水平高于对照班,但未见显著性差异。6 . 通过回访发现,对游戏教学法表示满意的占 9 2 % ,说不准的为 8 % ,不满意的为 0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 游戏教学法有利 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素质,符合新纲要精神的要求,建议在高职院校其它 运动项目教学中尝试应用游戏教学法。2 . 游戏教学研究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研究 结果存在某些方面上的不一致,在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验证。同 时,由于客观原因,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全部为男生,关于女生是否适用游戏教学法,教 学效果如何还有待进行研究。3 . 游戏教学法对学生意志力水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班 未见显著性差异,需要对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游戏教学,才会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 质、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高职院校 篮球教学 v abstract games approach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the use of games in teaching practice since ancient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also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is changing constantly produ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s also a basketball with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however, due to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at pres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re still at its previous level, therefore, selection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s placed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need to be resolved before the new topics.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and data, experimental, expert interview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eaching the game w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rough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 current elective course o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basketball is dominated b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re still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commonly used is to explain the law to practice law. thi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rather monotonous, bor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s low, with the new course requirement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and data, experimental, expert interview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eaching the game w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50- meter experimental class reach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classes did not reac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anding long jump ,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and control classes have reach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s more significant, after throwing the ball solid,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chiev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classes did not show differences. 2, free throws, cutting the three experimental classes are up to roun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also showed a difference, but not obvious; shuttle run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class showed differences in the control classes did not show differences. technical assessment,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in the shuttle run on both free throws and reach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althoug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fferent classes, but not obvious; in three round- cut technical assessment,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showed differences in the control classes showed no differences . 3, vi basketball theory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and control class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classes. 4,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e- test to post- test inspection of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reas the control classes showed differences, but it is not obvious. 5, the game will power the teaching of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classe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6, by a return visit found that teaching the game accounted for 92 percent expressed satisfaction, saying that allowed for the 8% are not satisfied for 0. recommendation 1, games, teaching methods help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s well as overall quality, compliance with the new outline of the request, it is recommended other op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game methods of teaching. 2, gam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still at an early exploration stage, there are some aspects of the findings of the inconsistenc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xplore further in- depth studies have yet to be verified.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objective reasons, the present study subjects all of whom were boys and girls in classes on the suitability of the game modes of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s yet to be studied. 3, the game will power the level of teaching on students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wo classe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eed for students of the game a long time teaching, the students will develop good will, with a strong social adjustment the ability to play an active role. keywords: games approach ; vocational colleges; basketball teaching 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 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的规定。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 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 1 绪 论 1 .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性学习、以人为本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作为游 戏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 - - 教育游戏也逐渐被教育界所接受,游戏化教学进一步突显。 中共中央国务院1 9 9 9 年6 月1 3 日颁布的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明确提出: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础,学校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 主线,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坚持身体 锻炼的良好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 。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形成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是学校体 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 2 0 世纪 8 0 年代初,国外就在积极倡导“快乐体育” 、 “终身体育”等新的体育教 学理念,而我国的体育教育手段与方法没有较大突破,表现出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 满足高校学生的身心需求。在这种状况下,本文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篮球课 教学中实施应用,能否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 锻炼的积极性、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游戏教学法的接受度等,是本文要讨 论解决的主要问题。 1 . 2 研究目的 1 . 2 . 1挖掘游戏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价值 当代的篮球运动起源于一种简单的室内游戏, 后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这项游戏 的认可,其规则开始不断地演化,游戏形式正规化。由于篮球自身的特点凸现出了越来 越多的体育和社会价值,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风靡全球的体育项目之一。现代的篮球运 动虽然远远超越了篮球运动游戏的内涵,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参与篮球运动仍然 追求的是其内涵的游戏娱乐价值。所以,在篮球课的教学中,如果把篮球运动分解成条 条块块的教学内容,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体会不到篮球运动本质内涵,从 而影响学生的篮球参与热情和课程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在课 的不同部分安排不同的游戏内容,有助于篮球课内容的实现。挖掘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院 校篮球教学中的价值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 1 . 2 . 2丰富游戏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2 在本文的研究中,以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探索游戏教学法的实施应 用规律,丰富游戏教学理论并带给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一些思考和启示。体育教育工 作者们必须理性的看待游戏教学法,通过把握游戏与教育及教学之间的规律,让游戏教 学法给我们的篮球课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希望以此促进课程研究的多样化,给 课程改革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1 . 3 研究意义 从国内外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国外,无论是游戏教学的内容还是种类都比我 国要丰富得多。游戏化教学已经开始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 成绩。而国内对游戏教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这应是 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研究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有助于人们游戏教学观念的树立。通过游戏教学法在篮球课教学中的实验研 究,科学论证了游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游戏”为载体,试图对游戏中的 教育功能进行发掘,再与传统的教育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引导学生在 快乐中学习技能。 其次,游戏教学有助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实现。游戏教学法的实施,从 根本上触动了人们内心的娱乐冲动, 促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游戏教学中来。 教学过程中, 每一个学生都在游戏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得到适当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能力, 与以往枯燥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而不会因自身 的种种原因而对体育课产生厌恶感。同时,根据游戏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体育课的积 极参与,能有效缓解学生因专业课学习而带来的疲惫。总之,通过游戏教学法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 。 再次,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有效保证了学生锻炼的运动强度。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 内心的娱乐心理被充分调动,在集体性游戏中,学生的自我角色得到实现;在个人游戏 中,也会由于游戏的轻松欢快的气氛而表现的积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体育课产 生身心俱疲的恐惧感。因此,通过游戏教学,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保证了学生课上的 锻炼强度。同时,游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 成,把体育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积极延伸到课外体育锻炼之中,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 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1 . 4文献综述 1 . 4 . 1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理念上普遍存在两种理解上的错误,一是把竞技体育等同成体 育,将竞技体育的内容、方法及手段直接套用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来,按照竞技体 育的要求来安排体育教学, 盲目追求运动的量与度。 二是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只注重运动技术教学,认为技术教学就是锻炼了身体,而对如何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 质和兴趣方面就很少认真探讨研究 2 。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这一转变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的认识,这也为高职院校的体 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并 不乐观 3 。陈志山认为,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过程技术化、教 学组织和方法纪律化等不良的现象仍存在于当前的大中专体育教学中, 这对培养终身体 育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4 。 广东省湛江市教委提出的 开展 “快乐体育活动” ,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文中提到现行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大中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 一些问题,在教育理念上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比赛和达标,只重视眼前的成绩,忽 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造成学生对有些活动项目没有兴趣,而对有些感兴趣的项目又由 于教学手段等原因而望而生畏;在教学方法上,一味地采取简单、乏味的“填鸭式”教 学手段,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篮球课学习的兴趣。 当前,虽然我国的学校体育已接受了许多关于“终身体育” 、 “快乐体育”及“以人 为本”等新的教学理念,但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大多数高职院校篮球课 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忽视教学对象的现象,没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 特点而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篮球教学的现状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 现象仍然存在。 从文献检索来看,目前,国内围绕游戏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很多,但多侧重于理论讨 论,研究结论也往往不相一致,游戏教学法应用于篮球教学中的研究很少见到。蒋波的 小学生游戏教学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 提到了进行游戏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 数学成绩、 自尊水平和社会焦虑水平等几方面与接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学生相比均具有显 著性差异 5 。国内目前对游戏教学方法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游戏 教学法仍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只是对国外的一些小组游戏方法进行简单模仿 6 。 因此, 4 我们有必要通过实验对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探讨,以澄清、修正理 论上不一致的结论,找到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想象力和 创造性思维等素质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 4 . 2国内外关于游戏教学法研究现状 1 . 4 . 2 . 1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游戏教学理论成熟于现代,但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发现,有关游戏教学的 实践与理论自古有之。我国优秀的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杨贤江先生非常 重视体育,他早在 1 9 9 2年就曾指出: “游戏也是要紧的,游戏本身有许多价值” 。陈瑾 榕在浅谈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一文中认为游戏化教育方法对增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具有 重要意义 7 。我国近代教育家王冬立先生曾对传统教学注入式、填鸭式等等教学方法的 缺点提出过建议,主张采用游戏法等进行教学,他认为游戏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为主 8 。 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杨德俊提出了体育教学游戏法以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它 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体育成绩的对比作为衡量体育游戏法教学的可行性和操作效果, 他认为游戏法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好的方法 9 ;胡建成和郑一兵认为,在排球课的教学 训练中,可以将排球的单项技术编成游戏,利用游戏法来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增进和培养学生的上进心,更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 握基本技术、战术等技能,这也是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实践检验 1 0 ;杨雪芹还认为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法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在游戏过程中能带给学生快乐、信心,从 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和价值,建立积极、主 动的体育热情和广泛的体育兴趣,主动地参加到体育教学中去,促进体育教学任务的完 成。她认为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 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 ; 马斌和肖谋远针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教学 方法落后的现状,对体育游戏的作用、特点和组织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他们认为体育游 戏能有效地弥补传统的体育教学的不足,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完善体育 教学的健身和娱乐功能。他建议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 观念,深入研究体育游戏的作用,熟练掌握体育游戏的组织形式和教法,科学、合理地 运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 1 2 。杨国庆和李卫东认为,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游戏中学习技 术、 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法加强了技战术运用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比重,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动作、学习技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1 3 ;马 5 云慧总结了体育游戏教学法的作用, 他认为体育游戏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注重技术教学为 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以及培养 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 4 。但她也只是从 理论的角度对体育游戏教学进行了阐述,缺乏说服力。陈哲夫运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对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篮球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实验的研究, 他得出的结论是游戏 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法有更好的效果 1 5 。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游戏教学法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但这些研究内容 比较分散, 研究方法较为简单。 基于诸方面原因, 这些研究仅是推理式简单地阐述了 “游 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形成较有力、客观的理论支撑,缺乏充分说明游戏 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有力依据。 1 . 4 . 2 . 2 国外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s o u t h b o r o u g h大学的 t h o r p e a n d b u n k e r研 究出了 t e a c h i n g g a m e s f o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的教学方法 1 6 。当时 b u n k e为改变以传统 的技术为中心的体育教学,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游戏 教学法。他通过对当时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发现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教学 方法仍然占着体育课的大部分时间, 没有给学生留下玩游戏的时间。 即使有游戏的时间, 体育教师很少把技术与游戏结合起来,也很少有人了解技术与游戏结合的适宜时机。从 那时起,此方面的研究广泛地吸引了体育教师等研究者的关注。一些研究者认为,游戏 教学法应该比技术教学法更受学生欢迎,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更大的参与运动的热情 1 7 。到九十年代后期,一些研究者对游戏法做了验证,并获得了一些经验性的成果,验 证了游戏法的教学效果,一致认为游戏法的教学应该代替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 方法 1 8 。 总体来说,国外对游戏教学法的功能以及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游戏教 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国外一些学校体育工作者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 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 1 研究对象 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 2 . 2 研究方法 2 . 2 .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河北师范大学期刊网等网络查询和检索期刊索引形式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书 籍和资料,查阅国内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学论等十余部有关书籍及 4 0余 篇相关论文,全面了解本课题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 基础。 2 . 2 . 2 专家访谈法 针对本课题研究目的, 对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育学专家和资深篮球方面的专家进行 专访,并对课题的设计和研究方法进行请教,为论文的撰写提供重要依据。 2 . 2 . 3 实验法 2 . 2 . 3 . 1实验对象 将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 0 0 7 级篮球班8 个班编为0 8 号码, 按随机抽样原则, 从中抽取 4 个自然班共 1 0 0 名男生,每班各 2 5 人,然后随机确定两个为实验班,另两 班为对照班。 随机抽样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后, 采用两组实验前测试、 实验后测试、 问卷调查 (后 测) 的实验设计,(测试要求按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篮球教学大纲执行, 见附件 1 ) 2 . 2 . 3 . 2实验时间和地点 实验时间为 2 0 0 7 2 0 0 8 年第一学期,1 8 周,3 6 学时,地点: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 学院。 2 . 2 . 3 . 3实验内容 实验班和对照班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内容和进度安排, 实验班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均 安排游戏教学法。同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篮球基本技术测 试、学习兴趣、意志力测试和相关理论测试。 2 . 2 . 3 . 4实验条件控制 实验班的自变量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内容和进度安排,实验班 7 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均安排游戏教学法,并在实施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尽力采用必要的 游戏编排以展现出游戏教学法的特点。对照班则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实验的因变量为:为了验证游戏教学法的教学预期效果,实验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 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篮球基本技术测试、学习兴趣测试、意志力测试和相关理论 测试五项指标进行测试。 (测试要求按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篮球教学大纲执行, 见附件 1 ) 。 教学设计:在进行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游戏 方式,并按照一定教学程序完成教学:教师布置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游戏选择按 目的进行游戏规则讲解控制游戏的完成并实现教学目标。 对照班则按传统程序进行 常规教学。 为了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减少实验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干扰,采用双盲实验法。对 照班和实验班的教学由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一名篮球专业教师担任, 这名教师不知 道实验的目的, 只知道每次单课的教学目标;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均不知道在做实验; 篮球技术考试则由另外三名篮球教师组成考试小组, 按照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篮 球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测试, 对实验班采取游戏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对实验 班的施加因素主要是教师采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并与正常教学进度、内容同步,对照班 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在同一学期的教学进度中,分别测得实验前、实验 后研究对象的各项相关指标,并检验本研究的假设。实验过程中的条件控制则采取同一 个年级、同一个教学进度、同一个教师、同样的教学常规、相同的教学时数等,确保人 为因素影响实验的真实性。 2 . 2 . 3 . 5实验过程 (1 )实验前测试和问卷调查。 实验前对两班进行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相关理论进行测试。测试要求按石家庄信 息工程职业学院的篮球教学大纲执行(见附件 1 ) ,测试内容包括:身体素质(5 0 米跑、 立定跳远和后抛实心球) 、专项技术(定点投篮、切三圆和半场折返上篮) 、以及相关理 论(篮球理论) 。 (2 )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学习兴趣调查问卷(见附件 4 ) ,内容包括:对体育课的 8 喜欢程度、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听课的认真程度、练习的积极性、掌握学习内容的 情况等。 实验前测结果见表 1 、表 2 、表 3 、表 4 。 表 1 实验前两班身体素质测试检验结果 实验班 ( n = 5 0 ) 对照班( n = 5 0 ) t p 5 0 米(秒) 5 . 4 4 0 . 3 4 5 . 4 1 0 . 4 1 1 . 2 5 0 . 0 5 立定跳远(米) 2 . 4 0 0 . 1 7 2 . 4 3 0 . 1 2 0 . 1 0 0 . 0 5 后抛实心球(米) 1 1 . 7 7 1 . 8 4 1 1 . 7 6 1 . 2 5 0 . 0 7 0 . 0 5 表 2 实验前两班专项技术测试检验结果 实验班( n = 5 0 ) 对照班( n = 5 0 ) t p 罚篮(个) 3 . 1 6 1 . 8 2 2 . 9 6 1 . 7 9 0 . 3 9 0 . 0 5 技评 7 7 . 1 2 8 . 2 3 7 6 . 8 4 8 . 2 6 0 . 1 2 0 . 0 5 切三圆(秒) 1 8 . 4 6 2 . 4 5 1 8 . 8 0 2 . 5 9 0 . 8 3 0 . 0 5 技评 7 5 . 3 6 9 . 0 6 7 6 . 2 4 8 . 6 5 0 . 3 5 0 . 0 5 折返上篮(秒) 1 9 . 6 4 2 . 5 9 1 9 . 2 3 2 . 4 7 0 . 5 8 0 . 0 5 技评 7 6 . 9 2 8 . 9 8 7 5 . 3 2 8 . 3 0 0 . 6 5 0 . 0 5 表 3 实验前两班篮球理论考核成绩检验结果 实验班 ( n = 5 0 ) 对照班( n = 5 0 ) t p 篮球理论 8 3 6 . 1 2 8 1 . 7 6 . 3 9 0 . 7 3 0 . 0 5 表 4 实验前测两班学习兴趣检验结果 实验班( n = 5 0 ) 对照班( n = 5 0 ) t p 学习兴趣 8 8 . 2 9 9 . 7 0 8 8 . 4 2 8 . 7 3 0 . 6 7 0 . 0 5 (3 )实验的教学步骤与方法 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每一个教学部分都是在相关的游戏中完成, 对于课堂教学部 9 分的划分,按照常规教学法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实验班教学中,准 备部分通常采取一些与篮球运动有关的简单游戏,要求强度小,趣味性强,以充分调动 学生的课堂兴奋性,并保证兴奋度适中。在教学的基本部分,游戏的安排则需要按课堂 教学目标的设定,这同时也是游戏教学法实施最为关键的部分,对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 起到绝对作用,对游戏完成的质量要富有技术性标准。在课堂教学的结束部分,游戏的 选择主要以放松身心为主,比如,做一些简单的分组性立定投篮比赛游戏,这样既有利 于课堂教学的总结,又有利于学生对下一堂体育课到来的期盼,尤其是在比赛中失利的 小组,将会为下一次的胜利精心准备。 从表 1 、表 2 、表 3 、表 4 实验前测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身体素质、 专项技术水平、篮球理论知识水平和学习兴趣等方面 p值均大于 0 . 0 5 ,说明实验班与 对照班学生无显著性差异,学生对篮球课都充满了期待,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分组上 无差别,符合随机抽样原则,保证了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2 . 2 . 4问卷调查法 在进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学生兴趣调查问卷对学生兴趣进行调查;采 用陈会昌意志力自测量表(2 0道题) (见附件 5 )对学行意志力水平进行调查。学生从 每道题后面的五种答案中选择一个(只能选择一个) ,每题后面的五种回答,从第一到 第五个依次记 5 、4 、3 、2 、1 分或 1 、2 、3 、4 、5 分。合计得分越高,说明意志越坚强。 2 . 2 . 4 . 1问卷效度检验 问卷初稿设计完成后, 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 对问卷进行了内容和结构的效度检验。 将问卷发放给 1 6位从事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其中教授 6人,副 教授 1 0 人。发给 1 6 位专家的问卷回收 1 6 份,有效回收问卷 1 5 份,有效率为 9 4 % ,其 中学生兴趣问卷内容有效分平均值为 8 . 7 2 , 学生意志力问卷内容有效分平均值为 8 . 8 4 ; 学生兴趣问卷结构有效分平均值为 8 . 7 0 ,学生意志力问卷结构有效分平均值为 8 . 8 4 , 符合效度检验标准。有效回收问卷效度分值见下表(表中学生兴趣问卷用“a ”表示; 学生意志力问卷用“b ”表示) : 表 5 a 问卷内容效度得分表 分 值 9 . 5 9 . 3 9 . 0 8 . 8 8 . 7 8 . 4 8 . 3 8 . 1 8 . 0 平均值 专家人数 1 1 2 3 3 3 1 1 0 8 . 7 2 10 表 6 b 问卷内容效度得分表 分 值 9 . 5 9 . 3 9 . 1 8 . 9 8 . 6 8 . 4 8 . 2 8 . 1 8 . 0 平均值 专家人数 2 2 2 3 2 1 3 0 0 8 . 8 4 表 7 a 问卷结构效度得分表 分 值 9 . 5 9 . 3 9 . 0 8 . 8 8 . 7 8 . 5 8 . 3 8 . 1 8 . 0 平均值 专家人数 1 1 2 3 2 3 1 2 0 8 . 7 0 表 8 b 问卷结构效度得分表 分 值 9 . 5 9 . 3 9 . 2 8 . 9 8 . 7 8 . 6 8 . 4 8 . 3 8 . 0 平均值 专家人数 1 2 2 2 3 2 2 1 0 8 . 8 4 2 . 2 . 4 . 2问卷信度检验 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使用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分前后两次分别对学生学 习兴趣和意志力问卷进行发放和回收,两次间隔时间为 15 天,其中学生兴趣和意志力 问卷各发 100 份。 经过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意志力两套问卷两次回收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 分析,发现两套问卷先后调查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大于 0.90,信度检验发现各项指标 p 值 均大于 0.01(见表 9) ,说明两次调查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复测信度。 表 9 问卷重测后的信度检验表 重测数(份) 两次测量间隔时间(天) 相关系数 p 值 学习兴趣问卷 1 0 0 1 5 0 . 9 6 p0.01 意志力问卷 1 0 0 1 5 0 . 9 5 p0.01 表 1 0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发放数(份) 回收数(份) 回收率(% ) 有效数 有效率(% ) 学习兴趣问卷 1 0 0 1 0 0 1 0 0 9 5 9 5 意志力问卷 1 0 0 1 0 0 1 0 0 9 7 9 7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统计,学生学习兴趣问卷回收有效率为 9 5 % ,意志力问卷回收有 效率为 9 7 % ,符合社会调查的统计标准。 2 . 2 . 5 数理统计法 将实验对象的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 e x c e l 2 0 0 7进行计算获得相关数据,采 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 t 检验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与建议。 11 3 关于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3 . 1关于体育游戏的理论研究 3 . 1 . 1游戏及体育游戏的内涵 从游戏的起源来讲,游戏最早的形式产生于人类原始社会早期,为了满足生产生活 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规则的娱乐性活动。 “游戏”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每一种游戏都深刻地反映着游戏产生之时的特殊社会生产生活情景, 并且在部分研究中 已被证实,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游戏就被人们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人们借助游戏对年幼的 生产者进行教育、 传授各种生产和生活的经验, 因为游戏自身与生产和生活 “互为表里” 的关系,而使人类社会早期的人们通过游戏教育使年幼的生产者又快、又早的融入到现 实生活之中,游戏自身也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而对于体育游戏来 讲,它无非是从“游戏大家庭”里划分出来的一个分支,是游戏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体育活动项目中,也有大部分是从最初的游戏形式被 人们不断的规则化而发展形成,这也使得“游戏” 、 “体育游戏”和“体育项目”形成了 内在的联系。关于“体育游戏”的概念,不同的学者虽然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 但在本文中采用的定义为: 体育游戏是按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 动,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人们往往采用的 游戏教学法中的游戏自然也是通常的“体育游戏” 。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达到既能完成 技术教学或辅助教学,又不失游戏自身的特性,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 1 . 2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自身不仅能够表现出游戏的一般特性, 又能够凸现出体育的主要特征。体育游戏主要是以人体完成基本体育动作为主的游戏, 是一种能将人的德、智、体的发展寓于一种浓厚的娱乐氛围中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特点 表现如下: 3 . 1 . 2 . 1娱乐性 娱乐性是任何一种游戏的“生命” ,体育游戏也不例外,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 体育游戏,能让体育课生机盎然不失活力。娱乐性使老师和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中唤醒原 始的娱乐冲动,表现得兴奋和活跃,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能够积极应对。 3 . 1 . 2 . 2普及性 体育游戏的内容是丰富而多样的, 不同的人群通过不同的选择都能够满足不同的游 12 戏需求。在教学中也是如此,不同的学生、学段、教学内容都能够选择或创编出合适的 体育游戏,来满足健身、娱乐、教学等不同的需求。 3 . 1 . 2 . 3规则性 体育游戏的规则性既能够从原始的游戏中传承,又能够在实际的创编中不断的创 新,目的就是要使体育游戏不断的满足不同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更是如此,它 需要一定的规则才能够保证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3 . 1 . 2 . 4竞争性 如果说体育游戏的娱乐性激发了人们原始的娱乐冲动、 规则性保证了体育游戏的顺 利进行,那么,竞争性则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通过 竞争,能将体育游戏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潜能。现实中的体育游戏 大多也都是以个人或者集体取胜为目的的竞争性游戏,通过游戏完成的数量、质量和速 度来评判游戏的胜负,表现出人们在体力、智力、以及合作能力方面的竞争,获胜者能 够满足内心的愉悦并能够充分的展现自我。 通过竞争培养的这些能力对于体育教学来讲 无疑是有利的,它会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体育的精神内涵与魅力,更加出色的完成体 育课的教学任务。 3 . 1 . 2 . 5目的性 通常人们进行体育游戏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或者是愉悦身心、或者是培养团结协作 的精神、或者为完成某些体育活动任务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体育活动。比如人们在体 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游戏,或是为了调动大家的兴奋性,或是为了活动热身、或是为了使 某一枯燥的技术学习环节更加生动有趣而采取游戏性教学方式等。 体育游戏的进行就是 行为和目的的统一。 3 . 1 . 3 “游戏教学法”概念的界定 对于“游戏”一词,通过查阅相关词典书籍发现,其解释也略有不同。 教育大辞 典对游戏法、体育游戏、教学游戏有着不同的解释。认为,游戏法是教师组织学生, 运用游戏的方式,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