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方式与特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方式与特征研究 研 究 生:何 俊 指导教师:张予南 副教授 中文摘要 人类所面对的物质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二 者的统一便构成世界的历史演化过程。因此,科学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现象 间所固有的联系。 在竞技体操项目中,竞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现象普遍的存在于 训练之中,并对竞技体操训练效果起着很大的影响,是我们在训练中应予以关注的 问题。然而,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发现,目前国内外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 力获得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还处在个别现象的研究状态,并且对其 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方式和特征的某些规律尚未进行深入讨论和系统概括。可以说, 对该方面的研究仍然是一块空白,而这又是我们在训练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试图从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本文中称:竞技能力传导)着手,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方式和特征 进行研究,总结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可循规律,以期丰富竞技体操训练 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 本文以北京地区高水平体操队(国家体操队、北京队、八一队)为主,同时随 机抽取了广东、上海、江苏、四川等 13 个省市高水平体操队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个案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 究方法,经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对竞技能力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不是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 作为系统内每一要素在训练中都会发生相互影响。 2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是指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处于 不同水平的各素质或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具有多种方式。依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 的方向,可将传导分为纵向传导与横向传导;依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 所产生的效益,可将传导分为正面传导与负面传导;依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 力传导的程度与范围,可将传导分为放大传导与扩散传导;依竞技体操运动员 竞技能力传导在时间上的差异,可将传导分为同期传导与滞后传导。 4普遍性与特殊性,直接性与间接性是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特征。 关键词:竞技体操 竞技能力传导 方式 特征 4 普遍性与特殊性直接性与间接性是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特征 关键词竞技体操 竞技能力传导 方式 特征 2 the study of the way and character of conduction of the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for artistic gymnastics graduate: hejun tutor: zhang yunan abstract: the world of matter and everything that human being are facing is not only related but also developed forever, which constitutes the history evolvement process of the world. so the true task of science is to reveal the intrinsic relations of things and phenomena. in artistic gymnastics, the relations and action of each factor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are present in training and take a great effect,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however, after having referred to a lot of documents, we find that now the studies of the effect and action of each factor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are few, and some laws of its way and character are not in deep discussion and systematic generalization. we can say that the studies of it are still few, which is the problem that we should resolve in training quickly. therefore, this paper tries to embark on the relations and action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the conduction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for artistic gymnastics, and sum up the laws of it through the study in its way and character, by which we want to enrich the theory of artistic gymnastics training and direct the training practice. this paper s study objects rely mainly on the gymnastics teams of high level in beijing (national gymnastics team, beijing gymnastics team and the gymnastics team of pla), and in the meantime collect the gymnastics team of high level of 13 provinces and cities at random such as guangdong, shanghai, jiangsu, sichuan, etc. this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 through study and analysis by document, questionnaire, visiting, cas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1. the effect of the composed factors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to its systematic function is not their simple addition. the each factor of the system will affect in training. 2. the conduction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for artistic gymnastics refers to the effect and action of each quality or ability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composed factors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for artistic gymnastics. 3. the conduction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for artistic gymnastics has many way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vertical conduction and horizontal con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conduction, into positive conduction and negative con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benefits generated in conduction, into magnified conduction and extended con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and range of the conduction, into corresponding 3 period s conduction and slow con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time difference in conduction. 4.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directness and indirectness are the character of the conduction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for artistic gymnastics. key words: artistic gymnastics conduction of sport performance ability way character 1 1 前 言 11 问题的提出 人类所面对的物质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二 者的统一便构成世界的历史演化过程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 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 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 1因此 科学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 事物现象间所固有的联系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考虑 发现其中的真实联系往往会引起科学的突破发展出一门崭新的科学 那么对于运动员竞技能力而言其构成因素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作 用著名运动训练学家普拉托诺夫苏在自己的专著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一书中指出训练水平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在比赛中技术身体 战术意识专项心理和智力水平任何时候都不会孤立的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一 种复杂的尽量创造最高运动指标的综合体此外训练水平的每一个方面既决定 着其它方面又受其它方面的水平所决定这种相互联系与作用反映了运动员竞 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整体特点 在竞技体操项目中竞技能力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现象普遍的存在于 训练之中并对竞技体操训练效果起着很大的影响是我们在训练中应予以关注的 问题毕竟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对竞技能力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 加作为系统内每一要素在训练中都会相互影响和作用然而至今为止一直没 有人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本文中称竞技能力传导进行研究以期在理论探索 和实践指导两方面有所收益 12 文献综述 121 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研究概况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 作用的体能技能以及心理能力等所构成并综合的表现于专项比赛过程之中 2 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即通过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 质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心理能力等来实现运动成绩的提高而运动成绩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包括运动员本人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场上的发挥情况竞赛 对手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场上的发挥情况比赛成绩的评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 中比赛对手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发挥的情况对比赛成绩和结果的评定手段 和裁判员的业务水平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无法控制的教练员对运动成绩所能施 加影响的因素主要是通过提高和改善运动员本人的竞技能力这使得运动员竞技能 力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 田麦久博士在试论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之分析一文中详细阐明了竞技能力的 决定因素在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对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 认识 1 肖前主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1 月第 1 版 2 刘大庆博士学位论文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 北京体育大学 1997 年 4 月 2 1995 年田麦久博士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竞技能力构成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表 现及决定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基础条件清晰的勾画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系统 框架见图 1 构成因素 竞技表现 基础条件 图 1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多层面构成田麦久姚家新刘大庆李晓惠1995 122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概况 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包括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如图 1 所示其中体能 通过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素质表现出来运动员技能集中表现在运动技术和竞 技战术两个方面而运动员的心理能力集中表现在竞技意志和参赛情绪两个方面 从项群角度来看竞技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该项目运动员竞 技能力中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机能素质形态和心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 竞技体操训练中人们普遍的从技术运动素质和心理出发来探索如何提高这些 因素 对于技术的研究是最多的因为竞技体操就是要求运动员在一定器械上完成一 套高难且优美的动作于是人们不断的探寻完成动作的最佳方法与进程从而达 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竞技能力 运动素质 力量 速度 耐力 形 态 机 能 体 能 技 能 心理能力 运动技术 竞技战术 动作质量 动 作 稳定性 协 调 素 质 自身发挥 干扰对方 影响裁判 素 质 技 术 知 识 智 力 参赛情绪 竞技意志 情绪动员 情绪控制 自觉性 顽强性 性格 动机 个性 知识 3 为此竞技体操的专家及教练员提出基本动作即为学习更难动作打基础的 动作基本技术即完成动作的关键技术是为掌握更加复杂动作的技术做好准备 打下基础的基本功即指基本动作的关键技术掌握的牢固程度 3 基本动作 技术掌握的好坏非常重要在训练中把基本动作作为教学的手段 通过基本动作的教学让运动员掌握先进的基本技术并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使基 本动作及基本技术牢固扎实也就是有较深的基本功高难动作是在基本动作技术 掌握完善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完成 如自由体操中 基本动作之一就是踺子小翻 它是完成后团两周后直两周及旋空翻的基础如果该基本动作解决得好后面的 空翻动作自然水到渠成 然而技术动作的完成是要以一定的身体素质为基础如力量速度柔韧和 灵敏等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总结出许多素质训练的方 法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 对其中的有效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多选项二分法统计分析 得出我国男女竞技体操运动员常用的素质训练内容详见表 1 和表 2 此外随着竞技体操比赛的日益激烈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 此训练逐渐深入到运动员的心理方面如白远韶在浅析体操世界冠军心理稳定 性的形成一文中指出运动员一生的机遇非常有限体操比赛的偶然性又很强 一次把握不住很可能就会终身遗憾这就要求教练员在教授运动员技术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适合运动员的心理灌输把心理训练自始至终贯穿到技术 训练中去清楚认识到心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在此文中进一步的提出竞技 体操运动员各年龄阶段心理训练的任务刘群琳在奥运会体操金牌获得者刘璇再 创佳绩的心理学分析一文中以艾林克个性问卷意志品质测试问卷运动员自 我描述表和前焦虑量表对刘璇奎媛媛杨云孙晓姣和王欣五名运动员进行了 对比分析指出刘璇具有良好的情绪稳定性高度的适应能力顽强的意志力卓 越的比赛心理能力和坚定的自信心并在这些方面几乎都好于其它四名运动员这 保证刘璇保持良好竞技状态在身体出现多种困难的情况下再创佳绩的重要条件 从上述研究不难发现体操界的专家教练员等在运动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过 程中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的训练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然而竞技 能力构成因素对竞技能力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作为系统内每 一要素在训练中都会发生相互影响可以说多少年来人们都深入的探求其各因 素的功能但对于各因素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却研究的不够深入如同对于一个理论 体系仅重视分论与各论而忽视了总论的研究一样是令人遗憾的 3 欧文勤 体操论文集 人民体育出版社 1 9 9 3 年 5 月第 1 版 4 表1 男子体操运动员素质训练内容 ( v a l u e t a b u l a t e d = 1 ) p c t o f p c t o f d i c h o t o m y l a b e l na m e c o u n t r e s p o n s e s c a s e s 3 0 m跑 v t s 1 3 4 4 . 6 8 1 . 0 推倒立 v t s 2 3 4 4 . 6 8 1 . 0 水平起 v t s 3 3 0 4 . 0 7 1 . 4 鞍马环上或倒立架上提倒立 v t s 4 2 9 3 . 9 6 9 . 0 4 0 0 m跑 v t s 5 2 8 3 . 8 6 6 . 7 拉引体 v t s 6 2 8 3 . 8 6 6 . 7 爬绳 v t s 7 2 8 3 . 8 6 6 . 7 连续单脚跳 v t s 8 2 8 3 . 8 6 6 . 7 靠倒立 v t s 9 2 7 3 . 6 6 4 . 3 地上经分腿支撑提倒立 v t s 1 0 2 7 3 . 6 6 4 . 3 悬垂举腿 v t s 1 1 2 7 3 . 6 6 4 . 3 各项基本架子套的多套练习 v t s 1 2 2 5 3 . 4 5 9 . 5 肋木举腿 v t s 1 3 2 4 3 . 2 5 7 . 1 吊环力量组合 v t s 1 4 2 4 3 . 2 5 7 . 1 蛙跳 v t s 1 5 2 2 3 . 0 5 2 . 4 马端俯卧摆腿 v t s 1 6 2 1 2 . 8 5 0 . 0 连续山羊全旋 v t s 1 7 2 1 2 . 8 5 0 . 0 连续鞍马马头全旋 v t s 1 8 2 1 2 . 8 5 0 . 0 双臂屈撑 v t s 1 9 2 0 2 . 7 4 7 . 6 5 连续鞍马环上全旋 v t s 2 0 2 0 2 . 7 4 7 . 6 连续鞍马单环全旋 v t s 2 1 2 0 2 . 7 4 7 . 6 提踵 v t s 2 2 1 8 2 . 4 4 2 . 9 高举腿 v t s 2 3 1 7 2 . 3 4 0 . 5 负重半蹲 v t s 2 4 1 7 2 . 3 4 0 . 5 吸团跳 v t s 2 5 1 6 2 . 2 3 8 . 1 连续单杠大回环 v t s 2 6 1 5 2 . 0 3 5 . 7 经倒立连续双杠摆浪 v t s 2 7 1 5 2 . 0 3 5 . 7 各项成套或超成套练习 v t s 2 8 1 5 2 . 0 3 5 . 7 支撑趴地 v t s 2 9 1 4 1 . 9 3 3 . 3 仰卧起坐 v t s 3 0 1 3 1 . 8 3 1 . 0 不经倒立连续双杠摆浪 v t s 3 1 1 3 1 . 8 3 1 . 0 直角支撑停时间 v t s 3 2 1 2 1 . 6 2 8 . 6 俯卧撑 v t s 3 3 1 1 1 . 5 2 6 . 2 高抬腿练习 v t s 3 4 1 0 1 . 3 2 3 . 8 用倒立转体连接的连续双杠摆浪 v t s 3 5 1 0 1 . 3 2 3 . 8 跳深练习 v t s 3 6 7 . 9 1 6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t o t a l r e s p o n s e s 7 4 1 1 0 0 . 0 1 7 6 4 . 3 2 m i s s i n g c a s e s ; 4 2 v a l i d c a s e s 6 表2 女子体操运动员素质训练内容 ( v a l u e t a b u l a t e d = 1 ) p c t o f p c t o f d i c h o t o m y l a b e l na m e c o u n t r e s p o n s e s c a s e s 连续高低杠屈伸上摆倒立 v t s 1 3 7 4 . 4 9 0 . 2 地上经分腿支撑提倒立 v t s 2 3 7 4 . 4 9 0 . 2 3 0 m跑 v t s 3 3 5 4 . 1 8 5 . 4 肋木举腿 v t s 4 3 5 4 . 1 8 5 . 4 连续单脚跳 v t s 5 3 5 4 . 1 8 5 . 4 吸团跳 v t s 6 3 5 4 . 1 8 5 . 4 俯卧撑 v t s 7 3 4 4 . 0 8 2 . 9 连续高低杠摆倒立 v t s 8 3 4 4 . 0 8 2 . 9 拉引体 v t s 9 3 3 3 . 9 8 0 . 5 推倒立 v t s 1 0 3 2 3 . 8 7 8 . 0 靠倒立 v t s 1 1 3 1 3 . 6 7 5 . 6 悬垂举腿 v t s 1 2 2 9 3 . 4 7 0 . 7 水平起 v t s 1 3 2 9 3 . 4 7 0 . 7 4 0 0 m跑 v t s 1 4 2 8 3 . 3 6 8 . 3 马端俯卧摆腿 v t s 1 5 2 7 3 . 2 6 5 . 9 负重半蹲 v t s 1 6 2 7 3 . 2 6 5 . 9 支撑爬地 v t s 1 7 2 7 3 . 2 6 5 . 9 连续高低杠大回环 v t s 1 8 2 7 3 . 2 6 5 . 9 平衡木基本功练习 v t s 1 9 2 7 3 . 2 6 5 . 9 7 爬绳 v t s 2 0 2 6 3 . 1 6 3 . 4 提踵 v t s 2 1 2 6 3 . 1 6 3 . 4 蛙跳 v t s 2 2 2 5 2 . 9 6 1 . 0 高抬腿练习 v t s 2 3 2 2 2 . 6 5 3 . 7 仰卧起坐 v t s 2 4 1 9 2 . 2 4 6 . 3 各项基本架子套的多套练习 v t s 2 5 1 9 2 . 2 4 6 . 3 各项成套或超成套练习 v t s 2 6 1 9 2 . 2 4 6 . 3 倒立架上提倒立 v t s 2 7 1 8 2 . 1 4 3 . 9 高低杠基本难度动作的联合练习 v t s 2 8 1 8 2 . 1 4 3 . 9 高举腿 v t s 2 9 1 7 2 . 0 4 1 . 5 俯卧抬上体 v t s 3 0 1 6 1 . 9 3 9 . 0 双臂屈撑 v t s 3 1 1 3 1 . 5 3 1 . 7 连续高低杠屈伸上接腾身回环成手倒立 v t s 3 2 1 3 1 . 5 3 1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t o t a l r e s p o n s e s 8 5 0 1 0 0 . 0 2 0 7 3 . 2 1 m i s s i n g c a s e s ; 4 1 v a l i d c a s e s 8 123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研究概况 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因此国内外运动训练界的专 家学者和教练员等都对如何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然而问题在于运动员的每一个方面的训练水平都是采用狭隘的专门手段和方法 所达到的结果这造成在局部练习中所发展的某些素质和能力往往不可能在比赛中 充分发挥出来 在竞技体操训练中这一问题又显得日益的突出以下是在训练中常见的一 些例子 体能方面对于同年龄的 ab 两名运动员a 的立定跳远的成绩好于 b然 而在自由体操空翻动作中b 却比 a 要高得多因此立定跳远或连续纵跳所练的 腿部爆发力是否能顺利的转化到自由体操所需的能力上男子吊环项目需要很大的 力量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让运动员做很多的力量练习如双杠双臂屈伸 50 个推倒立 30 个水平起 10 个当然数量有时更多然而这些练习所练的力量是 否能顺利的转化到吊环所需的力量上另外男子教练员经常会让运动员冲鞍马环上 全旋数量有的能做 100 多个而真正成套所需数量只有 30 多个那么这 100 多 个全旋所练的耐力是否能顺利转化到成套中所需的耐力 技能方面在技术训练中技术动作在纵向方面与横向方面之间相互作用和影 响如基本的倒立动作横跨竞技体操中的各个项目对各项的动作都有影响踺子 小翻动作不仅在男女自由体操中起着基础动作的作用而且还作用于男女跳马项目 中踺子上板类动作以及女子平衡木项目中的踺子小翻类动作男子单杠回环类动作 如大回环和腾身不仅是本项高难动作的基础而且被移植到女子高低杠男子吊环 以及双杠项目中并对这些项目中该类动作都有着影响这种现象很多鞍马的全 旋自由体操的空翻与转体动作等都是如此同类技术是这样不同类技术也是这 样并且大到项目之间都会相互作用和影响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某项强其它某一 项或几项也会相对较强 心理能力方面心理素质同专项特点很有关系它具有很大的专项性各 项运动以及具体项目的特点无不对运动员的心理打下一定的烙印运动员的个人品 质一方面是包含在决定运动成绩的诸因素之中另一方面它又是通过具体项目的训 练培养起来的 4可见 心理能力和专项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专项对心理有某种程 度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在竞技体操训练中如何根据各种素质能力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特点综 合发展各种素质和能力已成为竞技体操训练中必须注重的问题而国内外竞技体 操专家教练员等都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231 对体能与技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前苏联体育和运动理论专家普拉托诺夫在 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中提出 共 同作用原则该原则是指将力量发展运动技术完善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几方面 一致起来这个共同原则的实质是在发展力量素质的同时既提高机能训练程度又 改进了技术遵循共同作用原则就可以把不断增长的力量素质和机能训练水平与运 动技术的完善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十分协调一致的系统相反如果破坏了 4 苏普拉托诺夫 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高等学校出版联合会总出版社 1984 9 这一原则则力量身体机能动作技术之间就会出现矛盾 在欧文勤黄玉斌等所写的中国体操男队力量素质的训练特征探讨以及欧 文勤钱奎等所写的中国体操女队力量素质训练的特征这两篇文章中都指出在 一般力量训练的练习中如 400 米800 米跑的力量耐力单纯的举重等等所表现 出的力量高水平不能保证在完成专项训练练习和比赛动作中表现出很高的力量水 平这是由于上述一般力量素质与具体技术和机能之间没有建立直接的相互联系 因此国家男女体操队的力量素质训练需要遵循共同作用原则而遵循该原则就是 考虑到运动素质和技能等因素之间的影响与相互作用 然而上述文章在对运动素质各因素如速度力量耐力之间以及和技能等 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并没有作出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1232 对竞技体操各技术项目之间关系的研究 运动生理学曾指出体育运动中所掌握的一切运动技能实质上就是复杂的连 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各运动技能之间会产生相互诱导作用 在薄云宵所写的试探体操动作的横向关系中指出动作之间动作与技术 之间绝不仅局限在纵向关系中或某个项目的范畴之内而是跨项目的与一个或几 个动作同时或延后发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对此我们称之为横向关系在多年的体操 动作教学训练过程中对于动作横向关系的影响和作用有利或不利我们是多有 体会的 例如 在从事自由体操中技巧团身后空翻这样一个基本的难度动作练习时 只从技术教学训练这个角度除了必须考虑安排这个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其步骤在 正确掌握动作的前提下对以后准备发展的有关动作如直体及转体两周甚至三 周及转体打下良好的基础外还必须同时考虑到该动作正或以后准备移植应用到器 械及跳马动作中时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而这种影响和作用往往是及时或 延后的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或间接的其程度深浅不一但都会促进或拖后体操 教学训练中若干动作学习掌握的进程 在尹锡南所写的男子体操动作之间的纵横结构中根据男子六项的纵横结构 设计了各项目的纵横结构层次表并认为血缘较近的动作可起到触类旁通的作 用 谭修德白凤池等在男子青少年体操训练某些理论问题的探讨中指出基 础训练的深化高基础动作以及竞技体操中关键动作训练的优化组合 陈云开杨育青在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各单项之间运动水平的关 系以及张雪临在世界优秀男子体操选手全能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中分析了高 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各单项之间以及各单项和全能之间的相关关系杨育青祝雄 在从单项与全能及单项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影响我国女子体操全能成绩的因素以 及邬照友杨育青在高水平女子体操运动员单项与全能之间运动水平的关系分 析了高水平女子体操运动员各单项之间以及各单项和全能之间的相关关系 总结起来这几篇文章都不同程度的讨论了竞技体操项目中各技术动作之间以 及各个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1233 对心理能力与各素质或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普拉拖诺夫在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指出心理素质同专项特点很 有关系它具有很大的专项性 各项运动以及具体项目的特点无不对运动员的心 理打下一定的烙印运动员的个人品质一方面是包涵在决定运动成绩的诸因素之 10 中另一方面它有是通过具体项目的训练培养起来的可见心理能力和专项有 着紧密的关系也就是说体能和技能训练会对心理有某种程度影响并且心理因素 对体能和技能学习也是如此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发现许多教 练员都认为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影响相反心理能力也 会对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以及身体素质练习产生影响然而在竞技体操中这种相互 影响表现在哪里目前还没有有关方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国内外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获得过程中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还处在个别现象的研究状态并且对其相互影响和作 用的方式和特征的某些规律尚未进行深入讨论和系统概括可以说对该方面的研 究仍然是一块空白而这又是我们在训练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为在训练中如果我们只考虑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各 因素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各种素质或能力在提高的同时之间的相互影响 和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 用本文中称竞技能力传导着手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方式和特 征进行研究总结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可循规律以期丰富竞技体操训 练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地区高水平体操队国家体操队北京队八一队为主同时随 机抽取了广东上海江苏四川贵州天津湖北河北福建云南广西 安徽江西等 13 个省市高水平体操队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是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从而解答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 问题这种解答要依靠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确定了以 下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参阅了系统论协同学哲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专著文章和论文查阅了国 内外运动训练学竞技体操训练学以及相关内容的专著论文和文章并搜集了与 本研究有关的不同性别不同水平的竞技体操运动员的一些训练案例并对搜集的 案例进行分类研究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遵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了 男队教练员调查问卷女队教练员调查问卷运动员调查问卷 男子 和运动员调查问卷女子对问卷的初稿征询了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反复修 改 11 1 问卷的信度检验 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小范围内的测量再测量方法第二次与第一次问 卷发放相隔 15 天回收后进行了信度检验检验结果 r=0.825p0.05说明问 卷填写具有较高的信度 2 问卷的效度检验 在实施问卷调查之前采用 5 分制对问卷的结构与内容进行了专家效度检验 专家对问卷的总体评价分数为 3.769 分可以说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详见表 3 表 3 调查问卷专家评价表 姓 名 职务或职称 等级评价 评价等级 高 健 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较高 3.8 国家级教练 钱 奎 体操中心经营开发部主任 较高 4.0 国家级教练 黄现思 体操中心体操部副主任 较高 4.0 国家级教练 潘辰飞 体操中心体操部副主任 较高 3.6 国家级教练 陈广生 国家级教练 较高 3.8 赵嘉伟 体操中心蹦床技巧部主任 很高 4.5 陈 雄 国家级教练 中 2.8 白凤池 国家级教练 很高 4.5 张仲霖 国家级教练 较高 3.7 周广英 国家级教练 较高 3.6 赵山成 高级教练 较高 3.5 白远韶 高级教练 较高 3.4 肖光来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较高 3.8 平均分数 3.769 3 问卷的实施及回收 问卷调查工作是在 2003年 9 月至 10 月全国体操锦标赛和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 会预赛和决赛期间进行的 问卷的发放形式为走访发放和邮寄发放 共发放问卷 380 份回收 317 份回收率为 83%其中有效问卷为 268 份有效率为 70.53% 223 专家访问法 利用2002 年11月2004年 3月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实习的机 会就问卷的设计和论文中重要的问题访问了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体操部 黄现思潘辰飞陈广生经营开发部钱奎蹦床技巧部赵嘉伟及部分国家体操队 和省市体操队的教练员及运动员为论文的构思进一步理顺了思路 224 个案分析法 12 个案研究能从个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中发现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从而导致假设的形成并找出群体或类型的详细资料由此及彼的寻找竞技体操运 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规律并使研究结论更为可靠更具有科学性 1) 案例来源 采用问卷的方法以及从竞技体操训练的书籍期刊杂志等中搜集竞技体操运 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之间传导的资料 2) 案例选择原则 搜集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水平的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的资料要求 指标尽可能定量定性指标特征明确 225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 317 份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运用 spss11.0 软件对其中的 268 份有效 问卷所获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多选项统计分析和对应分析等统计处理 频数统计是通过分析变量的取值分布状况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数据的特征本 文针对教练员调查问卷中对男女竞技体操运动员各项素质或能力的最佳训练年龄 进行频数统计从而得出男女竞技体操运动员各项素质或能力最佳训练的年龄阶 段 多选项统计分析是针对那些需要分别选择出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数值的变量然 后计算这些多项选择的总频率和交叉汇总表本文针对教练员调查问卷中对男女竞 技体操运动员的素质训练内容进行多选项二分法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男女运动员素 质训练的主要内容 对应分析是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它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 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之间的联系当以变量的一系列类别以及这些类别的分布图来 描述变量之间的联系时使用这一分析技术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 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对应分析中每个变量的差异是通过 直观图上的分值距离表现出来但这种距离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距离而是在加 权过程中以卡方值的差异表现的因此对应分析的基础是将卡方值转变成可度 量的距离 对应分析的假设条件是 1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时并不都从同一角度或称维度作出判断 即被调查者并不都是用同样的主观或客观维度及指标来作为判断的依据虽然 主要的指标很可能会一样但不完全一样 2所有被调查者对于某一维度重要性的评价不必一样 即被调查者对于某一维度可以认为重要也可以认为不重用 3被调查者的评判角度和看法可以改变 即被调查者作出评判时所考虑的角度对每个维度重要性的看法会随着时间推 移而改变 根据对应分析的假设条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了不同运动员各个项目的 特征资料每一项都分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弱和很弱五个级别让运动员对每 一项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对应分析从而得出男子和 女子项目中各项之间较为普遍的相互关系 13 23 研究步骤见图 2 图 2 论文研究工作流程 3 结果与分析 31 竞技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传导释义 311 不同学科中传导概念的含义 传导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征 生理学传导是指神经传导其含义为神经冲动在同一个神经元主要是沿 轴突传播的过程 5 电学中传导指电流传导其含义为带电微粒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溶液中 5 夏征农等主编 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年 8 月第 1 版 问题的提出 2001.11 确定研究的内容 2002.9 明确研究的范围 2002.7 设计研究方法 2003.11 开题报告 2003.12 专家访问 模型收集 问卷调查 资料处理分析 验证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课堂培训课件
- 口才户外采访课件
- 燃放技术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辅警知识培训会议课件
- 邮储银行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福建地区
- 邮储银行2025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定制化医疗设备应用
- 2025年3D打印的金属材料与航空航天应用
- 交通银行2025宁波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量子密码学的安全漏洞分析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零部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地坪承包合同范本3篇
- 中学校长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致辞:六个“成长关键词”耕耘当下遇见未来
- (2025年标准)猪场租赁协议书
- 交通规划中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应用2025年研究报告
- 公共空间设计培训课件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邮政集团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与预测题
- 2025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地下管网管道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