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初探.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初探.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初探.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初探.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道教龙门派中兴时期的重要道士闵一得的著作古书隐楼藏书等道 教典籍的研习、考察、分析其道教养生体育理论与方法。正文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 论主要是对龙门派、闵一得及著书加以介绍,并且就闵一得历史地位作一个总的评价。 第二章首先从闵一得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中的天、地、人三才为一体的“真一”学说 到精、气、神为一体的“真元 学说,阐述闵一得在修道养生所追求的形而上本体, 然后从儒、佛、道三教同宗同修到“尽性以立命”的性命双修学说全面分析养生体育 理论基础,以此为出发点,揭示闵一得养生体育的理论逻辑。第三章分别从养生体育 的原则、道德修养的方法与身体炼养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道德修养方法具体有 “立志发愿”、“忏悔罪业 、“忍辱降心”等方法。而身体的炼养方法有呼吸功、意念 功、动功、饮食起居等方面,这些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有所偏废。最后着重从 唯物辩证、现代健康观点等角度总结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 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初探 a b s t r a c t a r e rap r o f o u l l ds t u d ya n dr e s e a r c ho nt h ew o r ko f “a n c i e n tl i b r a d rb o o kh i d d e n t o 、e r ,b ym i ny i d ew h ow a sal e a d i n gm a s t e rb e l o n gt ol o n g m e n s c h o o lo ft a o i s ma ti t s 如i ls w i n g ,m i sn l e s i sm a i l l l ya n a l y s e ss o m et h e o 巧a i l dm e t h o d so nh o wc u l t u r es p o r t s h e a l t ha c c o r d i n gt ot a o i s mc r e e d t h i sp a p e rc a i lb ed i v i d e di n t of o l l rs e c t i o n s t l l ef i r s tc h a p t e r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t m a i n l yd o e ss o m er e s e a r c ho nm el o n g m e ns c h o o l ,m i ny i d ea i l dm sw o r k s a n dt h i s p a p e rh a sa p p r a i s e dm i ny i d ea i l dm sh i s t o r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f i r s t l yi th a l s r e s e a r c h e dt l l eb a s i ct h e o r yo fm i ny i d e sk e e p i n gi n9 0 0 dh e a l t hs p o n s ,f o r mt h e t r u e o n et h e o r v w h i c hf o c u s e so n “ t h eh e a v e n 、 t t l e 、v o r l d 、t h eh 啪a n t h e t h r e e e l e m e n t si sab o d yt ot h e “r e a ly u a nt h e o r ) ,”o f “t h es p i r i t s ,t h eb r e a t h ,t h ee s s e n c e ” i sab o d y ,锄di th a se l a b o r a t e dt h a tm i ny i d eh a sp u r s u e dm e t a p h y s i c a lm a i nb o d yi n c u l t i v a t i n go n e s e l fa c c o r d i n gt or e l i g i o u sd o c t r i n eo fk e e p i n gi ng o o dh e a n h t h e n ,m i s p 印e r 矗i o mt h ec o n 如c i a l l i s m ,b u d d t l i s ma n dt a o i s mt oa l t o g e t h e rt o “m a k i n ge v e r y t h i n g t 0e s t a b l i s hl i f e ”b u t ,t l l i sp a p e r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a i l a l y z e st h et 1 1 e o r e t i c a lf o u i l d a t i o no f p h y s i c a lk e e p i n gi ng o o dh e a l t h t a k et h j s2 l st h e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t i l i sa r t i c l eh a sr e v a l u a t e d m i ny i d e st h e o r yl o g i co fk e e p i n gi ng o o dh e a l t hs p o r t s i nc h a p t e rt 鹏e ,t h i sa n i c l ew i u d os o m er e s e a r c hf 而mt t l r e ed i f - f e r e n ta s p e c t s ,i n c l u d i n gk e e p i n gi ng o o dh e a l t hs p o r t s p r i n c i p l e ,t h em o r a lt r a i n i n g sm e m o da n dt h ew a y so fb u i l d i n gu pe x e r c i s e t h em o r a l t r a i n i n gm e t h o dh a ss p e c i f i c a l l yi n c l u d e s “t ob ed e t e m i n e dt o “l l i n g ”,“t ob er e g r e t m l t o c o n f e s s ”t ob eh u m b l et os u f f e r ”a i l ds oo n h o w e v e ri nt h em e t h o do ft h eb u i l d i n gu p e x e r c i s ei n c l u d e st a 虹n gb r e a t h ,i n n e 卜m o u g h t , m o v e m e n t ,d i e t i n ga n dp e r s o n a lh a b i t s e t c ,a 1 1 也e s ea r ei n t e g r a t e 、h o l e ,a 1 1 dc 眦1 0 th a v ee m p 粥i z e so n et h j n ga tt h ee x p e 璐eo f a n o t h e r f i n a l l y ,m i sp a p e rs m l = l m 撕z e s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i l c eo fm i ny i d e se x p e r i e n c eo f t a o i s md o c t r i n eo fp h y s i c a lh e a l t hs p o r t s 矗o m 也ea 1 1 9 l eo fd i a l e c t i c a lm a t e r i a l i s ma i l d m o d e mh e a n hp e r s p e c t i v e k e yw o r d s :m i ny i d e t a o i s m p h y s i c a lh e a l t l ls p o r t s l i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 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砂掘年s 月露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团。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夕& 琏日期:加以年f 月落日 刷谧轹彳叶醐:训 月可日 1 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第1 章绪论 健康与长寿,自古乃人类共同的心愿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中国最古老的 尚书提出的“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 , 就指出“寿 与“康宁是衡量人生是否圆满的重要指标,也是人生的一种目标 与追求。当代学者认为,2 l 世纪是一个大健康的时代,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 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因为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在 带给人们物质上极大满足的同时,也给现代人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压力。人们在面 对这种威胁自身健康的压力时,比往昔更加关注健康与长寿这个话题,希望能寻 求到简便而自然有效的养身方法。 故此,以防病、治病、益智、延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开始为越来越 多的人所重视。其中,道教养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可见道教文 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地位。道教养生体育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 样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所涉及的有道家、佛教、儒家,阴阳五行、中医、 静功、动功、一l 性修养等众多文化。而这一0 对于没有深厚传统文化底缢的人士 来说,要想很好的理解道教养生体育是非常困难。况且道教养生体育思想在道教 道士的著作中只是很隐晦的提及到,所谓“上古丹经,十隐八九;中古丹经,十 隐六七;近世丹经,十隐二三 ,如上古、中古的丹经如金碧经、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金丹四百等书隐讳莫测,深奥难懂,常人读之如大海捞针般,不 知其所云。因此用现代语言、逻辑思维、理论方法去解读与整理道教养生体育以 丰富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满足人类健康与长寿的需求,是十分必要与有益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对道教养生体育的研究上,不少国内学者写有专著。虞 定海、吴京梅编著的中国传统保健体育、吴志超编著的导引健身法解说、 张广德的导引养生功、邬建卫编著的传统保健体育均有专门章节论述道教 与养生体育。且都明确指出道教养生体育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有 力的批判了持道教体育养生是“已者,人欲之私也,礼者,天理之公也 ,“存天 理,灭人欲”的观点。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旷文楠在道家保健体育的历史新使命 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道教的炼养,从思想到方法,从目的到效果,与人类的养 生保健体育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四川大学张俊的硕士学位论文道教养生保 健体育研究也是一篇系统研究道教养生体育的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该篇文中对道教养生保健体育进行了明确定义:“道教养生保健体育是道教在追求 长生成仙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以及一系列科学的仍具 实用价值的健身保健的理论方法 。 然而,据笔者对道教养生体育研究的了解,国内学者大多集中于以宏观的角 度去研究道教的养生体育,对于道教派系以及具体人物的养生体育理论、养生方 法研究较少。而道教养生体育因师承及门派宗风等因素,在思想、理论与方法等 方面存有冲突再所难免。因此,及时科学的总结、整理道教派系人物的养生体育 体系,对道教养生体育的科学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翻开历史,不难知道,在道教近1 9 0 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养生体育方面有 建树的道士不计其数,作者之所以选择闵一得( 1 7 4 8 一1 8 3 6 ) 道士作为研究的对象, 是因为闵一得作为全真教龙门派中兴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金盖山支派的创派祖 师,为全真教在清朝初期的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闵一得在继承龙门派先辈们 性命双修的养生术基础上,集“儒尽性以立命,释见性而度命,道成性以复命 三家之言为心性的修养的核心,以道教的内丹、调息、导引、保健按摩为主要的 养生健身方法的道教养生体育是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史上的宝贵财富。闵一得作为 金盖山支派的祖师,所创之教派,曾在浙江、江苏一带大为盛行,所吸引的信众 甚多,其学说必有独到之处。其中闵一得科学养生体育是说服人们接受其教义畈 依其教派的实践基础之一。 因此挖掘总结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理论与方法对丰富我国传统养生体育具有 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代意义。然而体育界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只言片语的 涉及到,没有进行深入全面,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据此,作者选择将闵一得的道 教养生体育作为专题研究。 1 2 文献综述 1 2 1 全真龙门派概述 据金盖心灯载:“元时,赵虚静受长春真人之传龙门一派系为道家大宗 龙门派作为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创立于公元1 2 世纪,该派尊全真七子一长 春真人邱处机为祖师,尊邱处机弟子赵道坚为创派宗师。据金盖心灯卷一赵 虚静律师传中记载:“师姓赵,名道坚,号虚静,南阳新野人。闻七真演教, 独携瓢笠,谒长春邱祖,诚敬精严执弟子礼。邱祖与语而奇之,日:此元门柱石, 天仙领袖也。他日续心灯,而流传戒法者,必此子矣。祖乃亲传心印,付衣 钵,受天仙戒,赠偈四句,以为龙门派,计二十字。师谨识之,未敢妄泄,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 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1 5 8 页) 2 是为第一代律师。,赵虚静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勒封为混元大宗师。龙门派因邱 祖当时的威望及个人修为,加上赵道坚的阐教,创立之初就大发光芒,吸引不少 教徒。 然进入明朝,受当时统治者的打压,一度衰落。据金盖心灯有关第四代 律师周玄朴的传记记载,“是时玄门零落,有志之士,皆全身避咎。师隐青城,不 履尘世五十余年,面壁内观,不以教相有为之事累心,弟子数人,皆不以阐教为 事,律门几致湮没。 至清初,因清庭为笼络汉人,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实行较为宽松的宗教政 策,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治条件。加上当时民族矛盾尖锐,使一批怀着 国破家亡之痛,又耻于剃发易服的明遗民,不愿事清,而愿隐居山林或遁入佛道, 为道教的复兴扩大了道士来源。全真派诸派中龙门派呈中兴之相,以龙门律宗第 七代律师王常月为中兴之祖。王常月( 1 5 2 2 1 6 8 0 ) ,号昆阳子,山西长冶人,2 0 岁时遍游名山,访求大道。1 6 5 6 年,王常月1 3 4 岁时,任北京白云观方丈,顺治 帝封其为国师,康熙帝皈依于王之门下。王常月广授度牒,还长途跋涉到江苏茅 山,湖北武当山传戒,于是,龙门风教遍于天下。他严格管理白云观,清规戒律, 道门严整,香火不断,成为全真龙门派的大长管,公认为”全真第一丛林”,龙门 派大盛于世。闵一得在金盖心灯中称其”是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槲自王常月 先后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以后,龙门派 确有很大的发展。发展中心在江、浙,遍及全国许多省区。尤以顺治、康熙、雍 正、乾隆、嘉庆几朝为最盛。其间支派繁衍,不少支系更是流传至近现代。 因此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别,几乎成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况 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相类似,故世有“临济、龙门半天下 之说。 与王常月同辈的沈常敬一系,门庭亦盛。沈常敬门下有孙玉阳、黄赤阳,黄 赤阳又从王常月受戒,合王、沈二系传承于一。孙玉阳住持茅山乾元观、下传阎 晓峰、周明阳( 派名太朗) 、范青云( 派名太青) 。周明阳又从黄赤阳受戒,开杭 州栖霞岭金鼓洞支派,一时影响颇大,从学者千余人。其中高东篱( 1 6 2 1 1 7 6 8 ) 晚年继范青云主持天台桐柏观,门下有方镕阳、沈轻云、闵懒云( 派名一得) ,门 庭最盛。 清末至现代,各地全真派龙门道士,大都兼行祈禳斋醮,以香火收入为谋生 之一途,全真与正一在宗教行持方面渐无多大区别。如今龙门派几乎是全真道的 代表,现北京全真祖庭之一白云观( 也为龙门祖庭) ,已传法至第二十代王理仙律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1 7 6 页)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1 7 8 页)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1 8 4 页) 师。 龙门派教义思想承全真道教祖王重阳之传,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至清代 王常月中兴,力图恢复全真初宗,强调真功真行,以持戒为基,见性为主;闵一 得进一步融摄儒佛,开“龙门方便法门 ,以三教同修,修身寡过为主。“惩忿窒 欲、融汇儒佛、遵行戒律、勤练内丹”,此四者大体上是现今龙门派最基本的修炼 观点,其教义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忏悔罪业、断除障碍、舍绝爱源、济度众生、 了悟生死、功德圆满等内容,是一种吸收了其它宗教的混合体。 龙门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余绪,以精于养生内丹学著称于世。其门下拥有许 多著名内丹理论家,如伍守阳、谢凝素、柳华阳、刘一明、闵一得,为其中的佼 佼者。他们所著的内丹书,较其前辈,有承袭,也有发展,总的特点是功法更细 致,更浅明。清朝全真教龙门派中兴期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养生思想 独树一帜。其中因修炼内丹术而有成就获得高寿的道士,有年代可考的就有“王 常月( 1 5 2 0 1 6 8 0 ) 、沈常敬( 1 5 2 3 1 6 5 3 ) 、王永宁( 1 5 9 7 1 7 2 1 ) 、范太青( 1 6 0 6 1 7 4 8 ) 、 白马李( 1 6 1 5 1 8 1 8 ) 、高东篱( 1 6 2 l 1 7 6 8 ) 等。 1 2 2 闵一得其人及其著作 1 2 2 1 生平及师承 先生名苕莆,字补子,吴兴世家子。生时,其父艮公梦羽服者至,自称贝 懒云,故又自号懒云子固。对于先生的生卒年,当代学者一直存有争论。一说是 先生生于清乾隆戊寅( 1 7 5 8 ) 十二月初二,卒于道光丙申( 1 8 3 6 ) 十一月初十日, 如清朝杨维昆闵懒云先生传记载:“行世年七十九卒 ,中华仙学中陈 撄宁先生所作的闵一艮真人传以及如今比较权威的中国道教史( 第四册) 等都持此说。另一说是当代学者王宗耀的考证“仅此一注即可肯定乾隆二十七年 ( 1 7 6 2 ) 那年闵一得十五岁,由此便可推断闵一岁时即出生年就是乾隆十三年 ( 1 7 4 8 ) ,比旧产出生乾隆二十三年( 1 7 5 8 ) 要早十年,亦就是说闵一得是活了 八十九岁而非七十九岁。 作者在本文当中也采用此说,因本人也查阅大量原始 文献,确如王宗耀所说无疑。 据晏端书闵懒运云先生传记载闵一得“及壮,以父命入赀,为州司马, 服官滇南。寻奉讳归,绝意仕进,出访名胜,数遇异人相印证。 杨维昆闵懒 运云先性传也有相似的说法“素赢弱,谒东篱子于桐柏山,留数载,体始充。 资性绝人,读书穷理,不为应举业。比壮,有经世志,援例入朝,以州司马官云 道学通论胡孚琛吕锡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4 年6 月第l 版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3 7 l 页)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 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3 7 l 页) 中国道教2 0 0 5 年第6 期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3 6 9 页) 4 南。寻丁父忧,不复仕。此两则文献都说明闵一得自幼体弱,早岁即依师皈道, 成年后因顶父亲的缺而在云南为官,后因父亲去世而借口为父守孝,辞官访道。 可见闵一得在修道养命与读书做官之间养命最为重要,而当性命无忧时,他所追 求的就是所谓“经世志。这种“经世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为国为民,而是以 一种宗教的热情与慈悲心去救渡众生,让众生明白生命的真正含义与价值。 “闵一得一生,师从多人。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有三入:一是高东篱( 1 6 2 1 ) , 二是沈轻云( 1 7 0 8 1 7 8 6 ) ,再就是鸡足道者 圆前二者皆是龙门派得道高人。高 东篱大师是龙门派的第十代宗师,以高寿闻名于世,胡孚琛的道学通论中也 提及此人。闵一得年仅九岁时就皈依高师,礼师高东篱仅一年光景,师父即仙逝。 后从师于高东篱的嫡传弟子沈轻云,尽得其真传。闵一得自称: “余道得之于太 虚翁,翁为为驻世神仙。 可见闵一得平生道学有成,多半来自沈师。其中古 书隐楼藏书就收录了几本沈轻云大师传给他的道教真经集如太虚集录、双 修宝筏、古法养生、河上琐言。闵一得所谒第三师是鸡足道者黄守中, 此人与西藏密宗有甚深源渊乃全真龙门西竺心宗创派祖师, 金盖心灯及龙 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都载有此人传记。闵一得从此师得西竺斗法,并将释 家参禅悟道、明心见性之法引为修真之要。所以闵一得所撰之书古书隐楼藏书 中的大悲神咒注增智慧真言智慧真言等佛教中的持咒之法,皆融上 乘密法。除以上三师之外,闵一得先后得遇道友多人,沈师去世后,闵出游名胜, 历吴、楚、燕、赵,足迹半天下,先后遇金怀怀、白马李、李蓬头、等龙门道士 辈,往复讲论,多所契合。所至之处,名公贤士,亦争相推重。1 7 9 6 年,闵一得 正式入主金盖,广收信徒,光大门宗,成为当时一大盛事。 1 2 2 2 开宗创派 闵一得经数十年,成为一代高道,其自成一体的修炼理论和修炼实践,赢得 许多信徒的皈依,加入其门下。因此闵一得所创龙门金盖山支派,虽与其它龙门 支派有师承上的关系,更有宗风及修炼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其在乾隆时期,于浙 江湖州金盖山一带甚是活跃,乃龙门旗下的最具代表之宗派。闵一得之宗派之所 以能为众生所接受,其原因有三:一、因其为“为启龙门方便法派,三教同修之 祖 ,融“儒者读书究理,治国齐家;释者参禅司道、见性明心;道者修身寡过, 利物济人 三教的内明与济世之学为一体之说,在当时以儒家理学及佛教盛行的 年代,的确占有一席之地,吸收了不少信众。之所以称其为“方便法门,同时 也是因为其打破以前道教秘密相传的门规,广收信徒,不管是在家居士,还是出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1 册一3 7 1 页) 金盖仙人闵一得传略吴亚魁宗教学研究2 0 0 4 年第三期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4 3 4 页)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4 7 0 页) 5 家求道之人,只要虔诚,即能接纳。二、在求道修炼方面,如陈樱宁道长所说: “浙江湖州金盖山闵小艮一派是调各派,他因为历来修道的阴阳栽接与清净孤修, 常处于对立地位,遂另外开一门径,将二者合而为一。虽进清净,而不是孤修, 虽说阴阳,而不是栽接。”其修道之术虽然讲静修,但不同意用苦禅、苦行等方 法来修身,同时为方便在家俗众修炼,提出了男女同修之阴阳修法,但不主张男 女房中术修法,这就是说闵氏一派是道门内部各种道法的调和。三、医世说。“医 世说 是闵一得宗派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吸引广大信徒皈依的主要原因。“其大 旨,不外即身以治世”圆,即通过内炼外养,培养真气,先治以身,次治以心, 最终修真珩果,达到治世宁之目的。“医世说是道教济世利人,服务社会之“真 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折射出道教适应社会,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1 2 2 3 主要著作 作为一代宗教闵一得不仅在修道上有很高成就,且在撰书立学,宏扬道学方 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代表著作有金盖心灯八卷、古书隐楼藏书 十四卷,以及道藏续编四卷。 金盖心灯是闵氏本着“习闻金盖山之事吕仙,而道之源流可考也 之意 而著。该书纪传体,共记八卷,“道列道谱,继叙龙门宗派,人系一传,而名宦 高人,以及闺阁之贞萋,禅林之尊宿”,内容丰赡,资料翔实。意大利学者蒙 妮卡在道教手册清代道教一节中指出:闵一得的金盖心灯一书是研究龙 门道教的主要资源。 古书隐楼藏书被今胡静道主篇的藏外道书所录,共计1 4 册,有3 5 种之多。闵一得所撰之古书隐楼藏书汇存了龙门前辈高道及民间的珍贵典籍, 虽然如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尹真东华正脉黄极阖辟证道仙经 等多种道书不是本人作著,但其也融入了大量的心血于其中,对收录之书用订正、 重述并注,重订、重纂、注释等进行整理。他本人所著的如读吕祖师三尼医世 说述、 古法养生十三阐微、还源阐微十数余册,皆系其生平对于修道 的印证、心得以及对于道学的弘扬。古书隐楼藏书内容丰富,涉及修道的原 理方法及各个层次,融儒释道三教于一体,启方便之门,以利根基、福慧不同的 众生。 闵一得自幼体弱,“谒东篱高师于桐柏山,遂皈依龙门命名一得,受服食, 挢引法,未几病愈,体充。”固,“其时,闵一得2 2 岁,奉父命入山,从事养气” 气功杂志1 9 9 5 年5 月号山东大学景扶明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 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1 0 册一3 6 2 页)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 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1 5 8 页)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1 5 8 页)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 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3 l 册一4 6 9 页) 6 ,从这些文献中能了解到先生早岁就依师皈道,自幼即习挢引法( 导引) 养气之 术深明古代养生体育。古书隐楼藏书几乎所有章节都涉及古代养生术。特别 值得一提的时古法养生三阐微太虚集录系统阐述了导引、按摩等养生原 理、方法及具体步骤,是值得当今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1 2 3 国内外有关闵一得的研究现状 本人通过网络资源和目前可运用的湖南大学图书馆及湖南省图书馆图书资 料,对研究闵一得的文献资料( 1 9 7 7 年至2 0 0 7 年) 进行了检索。检索结果表明, 当代学者对于全真教龙门派闵一得的研究相当活跃,并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主 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1 闵一得生平和事迹研究。- 由于文献不足及史料真伪难辨,有关闵一得的家世、生平和事迹等研究一 直是研究的弱点和难点。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秦广沈的闵一得传略( 气功, 1 9 8 7 年第l o 期) 、谢正强闵一得小考二则( 中国道教2 0 0 4 年第1 期) 、吴亚魁 的金盖山人闵一得传略( 宗教学研究2 0 0 4 年第3 期) 、王宗耀的闵一得生年 考疑( 中国道教2 0 0 5 年第6 期) 等,这些文章对闵一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1 2 3 2 综合性研究 对闵一得的人物进行全方位综合概括。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任 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及胡孚琛、吕锡琛的著作道教通论等,以上 论述对闵一得的研究主要是从道教的角度展开研究的。 1 2 3 3 宗教与教育思想研究 代表作有台湾佛教大德南怀瑾先生的禅海蠡测、刘利闵小艮仙学思想泛 言( 气功1 9 9 9 年第二期) 、李珉的论闵一得的道教美学思想( 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 0 0 4 年第5 期) 、唐大潮的试析闵一得“真一 、“真元 论及其 三教观( 社会科学研究,2 0 0 3 年第6 期) 、阂小艮道学思想略述及意大利学者 蒙妮卡( m o n i c ae s p o s i t o ) 的清代中国的龙门道:教义理想与地方实践( l o n g m e n t a o i s mi nq i n gc h i n a :d k c t r i n a l i d e a la n dl o c a lr e a l i t y ) ,这些文章从闵一得道士所 辑的古书隐楼藏书、金盖心灯道藏续编中对其哲学观、儒道观、佛学观、 入世与出世观及仙学思想与教育思想、美学思想做出了详尽的分析,取得丰硕成 果。 1 2 3 4 养生、医世思想研究 金盏仙人闵一得传略吴亚魁宗教学研究2 0 0 4 年第三期 7 养生方面主要文章有盖建民闵一得与道“医世”思想( 世界宗教研究2 0 0 2 年第1 期) 、李康的闵一得丹法与( 参同) ( 悟真) 的关系( 气功1 9 9 8 年第7 期) 、 景扶明的闵一得丹法中的双修内容( 气功1 9 9 5 年第5 期) 、李戚的闵一得丹 法卮言( 气功1 9 9 8 年第5 期) 、于劲松的北宗阴阳法一也谈闵一得丹法中的双 修内容( 圆藏籍道书瓣遥静等已瑟书社1 9 9 0 第一版l 瓣1 4 8 趸) 道家、密宗妨东方神秘学南怀瑾藉厦门大学出版卒土2 0 0 l 颦第一版5 7 页 l 毒 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的原则与方法 龙门派自创派始在养生方面即重视神形、动静相给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王重阳在重阳立教十五论就明确指出:“凡有动作,不 可过劳,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 守常安分。 闵一得在是在继承前人在此方面的优良传统,通过自身几十年的实 践,形成了一套完备、系统的养生方法。龙门心法云:“要先死妄心后入圜: 先了爱缘,后打坐。淫心久息,则肾足而真铅上升。嗔心久息,则心虚而真汞下 降。饮食调节合乎时宜,则脾强而汞铅封固。情空,则肺润性定,则肝荣肾水旺, 则眼光亮而瞳珠如漆。心火熄,则口津满而味咽如醴。魂清,则肝气顺而筋骨轻; 魄安,则肺液通而须发黑。脾壮胃和,则舌喉爽利而声响亮。窍通血盛,则百病 却;五味淡泊,则正气生。按四时八节揣摩导引,则风寒暑湿不能侵。把六欲七 情,戒性降心,则妖邪鬼魅不能犯。参求大道,则良心现而真性明;子悟真如, 则色身空而法身见。自度而后度人,还是度已。 罾从此段文字我们便可知闵一得 的养生体育是一套包括心性道德修养、打坐、内丹、调息、按摩导引、甚至包括 日常饮食起居的有一定先后、层次的完备系统,但也不难看出其形神、心身、动 静的养生方法相互掺杂,没有明确的分类,对于常人很难理解。故作者在此章节 中力从把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方法整理清晰,以使想通过练习闵一得的养生体育 方法而达到养生目的的人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3 1 阂一得道教养生体育的原则 阂一得毕其一生对养生修道的实践与修证都记载于古书隐楼藏书中,其 中天仙道程宝则、天仙道戒忌须知中明确提出养生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闵一得一生修道养生过程中,总结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通过自身体 验和艰苦的探索,而提出的修道者在养生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如先修德 后养身原则、动静有间原则、精进无间原则等。下面将就其中部分能与现代社会 相融及修炼者容易接受的原则进行逐一论述,以期为我们练习闵一得养生体育功 法提供指导。 3 1 1 先修德后养身原则 闵一得认为“修我文德,饮之食之,教之诲之,权不下移,令自谁出,是即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7 册4 5 6 页) 藏外道书胡道静等 巴蜀书社1 9 9 0 第一版( 1 0 册2 8 9 页) 1 5 闵一得道教养生体育初探 凝神聚气,念不妄动,一守冲和,无微不烛,久而久之,群阴咸化,国泰民安而 身治矣。是予修身家必以心性圆瞬为第一宝则云。 国入是先天“真一 所生,本 与“真一 阕体,清静洁白,空洞虚无。下生之后,产生种种妾心,蒙蔽真性, 造成养生修着障碍,念想难除,妨害返本还源。修德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个人谦虚, 柔和、忘我,济世利民的胸怀,净化心灵,去妄l 皇真,再去下功练习养生术,方 有成效,所谓:“德正则心安,心安则气顺,便是此理。从闵一得养生体育方 法内容上来看,大多都涉及到气定神闲,心神渍净的功夫,若无修德之前提,则 心神不清,性地不纯,“习业不净,欲修至道,譬如蒸砂作饭,万无成理。” 。所以阂一得一再强调“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修德与个人的修功息 息相关,修身必须以修德为基础。 3 1 2 动静有间原则 “人之一身,自该动静。动者其神,静者其精。气之动静,一听之神。故其 身之动也,神使夫气,气承夫神,御精焉行也。及其静也,神驭精于气,率气虢 休于气穴而已。吾之妙明圆觉心性本无动静,焉有去来。奈何因身之动静,而有 闻我心学乎。吁,未之惑耳。 谚阂一褥认为,绝对的静只是入之“真一辩的特性, 而对于人身的运动并不反对,只是要做到以神御气,气合神,然后精神高度专 的运动最好。而静是相对于守一、静坐、内丹等法而言,要使气存予气穴而言, 要做到心静神凝,心如止水。南怀瑾在宗境录也讲到这个阀题: “年轻人修 道养生,不一定通过静坐的方法,搞运动,只要形与神专一,一样可以得到定的 境晁。反观我们现代体育运动,其实道理也是一样,不管身体如何运动,僚也 要求精神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忘境忘我,方能起到锻炼身体或提高运动技术水 平的秘的。 天仙道戒须知中提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