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的职业动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 c t t 七 e p 切 甲 。 seof面s re se ar c h isto引 刀 d y the 。 叮 e 七 r m o t l v at i o n and des 此tow o r k as a p sy c b o l o gi c alcounse l oro f p s y c h 0 l o gi c aic 0 u 幻 e lingtt 幻 n ee s . lti s c o m p o s ed o f 胡de m p 沉 司 s tt d yincl udin gexp1 0 ra t o 汀re 别 浅 甘 c h esaddfo m 园 res e arc h a n e r revl e 明 几 n g r e c e n t re l at ed 助d in g s , 雍 c o n u 力 o nth e m esofp sych以 b e r a p i sts, c ar e erm o ti v 而on 、 , e r es 以 以 班 的 zed , s u c basth eneed tohelpo th ers, th e need to und er 油 叨d peo p l e , t h e n e e d tocon tr o l , the ueedfo r se lf-gr o w thand h e al 吨 山 e need for众 it 汕解y, th en eedfo rin t e l l e 曲川 夙 汕川 ation andth e a dditi o n al ly, e x t e rn al fa c t o rssuc has e s pec i al l ythe p s y c b o l o gi c al -imn d e dne s s c h o 1 ce. p 努 s o n a lexp 州即c e s n e ed fo ra u t o n om y. and in妞r n a l丘 比 t o r s ai soin 且 uen c ed the p sy c b o th e m p i sts, j ob t 切 oe x p l o 司o ryre se 姚hes werecam edon inadv anceto1 earnthe p n m ary j ob choos 吨 m o t i v atio nsand per so nal e x 详 泊 ences ofth e tr a l n e e s . rese ar c h卜n in e t e e n p r o fe s s i o nal p s y c hol o gi c aic o 侧 巴 强 l o rsb a y e und e r g o n e d epthin t e rv l e w s , 五 n d i n g fo ur 朽 甲 e s ofp n tn 团 rym otiv 而ons , 劝 比asse lf- e x p i o n n g ty p e , 目 仃 u l s mt y pe , compe n s at i v e t y peand re s 0 u 比 c e s . adv an住 唱 e pe而r 比 ” n g ty pe, fo u o w edbyei ght t y p i c alc a s e s rese ar c hll : s e ir-an a 】 y s i srepo rts s u b 面讹dby th ep 耐c i p ant o f n atio nal p sy c h 0 1 o gi c alc o unse l ore x 助 血 圈 t i o n(np c e ) wereana l 犷 货 d w l thc o n t e niana l y s i s tec腼q ue. a ccord in gtothe con t 。 吐即dotig in. ai l per so nal e x p eriences were c lassi fi 司 in t oten cl us t er sandth j rty一 si xc at e g ories. itw a fo u n dth a t per so nal expen e n c e s , e x p e n enc es in丘 unj l yro le s ande x pen enc eso f 细n l l yc o 吐i ctwere di ff 比 e niamo n g a g e g 旧 u p s . 丁 七 改 e werenog e n d erdi 月 七 r e n ee s inperso n ale x p e n ences . c o m p al e d 幼thfelfo wsab m ad.di fference s an d th e reas o n were di s cussed f u rt h e rmo r e , aq u e sti。 妙s urve yw as住 改 en in肠 anjinand n in g be and41o p sy c hofo gi c alcol m s e 1 in g tr ai n e eswerein q u ir ed. w b r 恤g values , 以 对 e c r ll to t l v 甜。 几 p ar e n t s , 挤 。 fe s si 。 氏the d es 证 tow o r kasa p s y c h of o gi c alco切 招 e fo r,d e m 。 盯 a p hi c 加 允 n n at 1 o n w e r e in vest i g ated . t b e re s u l t s in di c ated:( l)th e 细卜 t line wor king d es ire of饥 lin e e s cou l d bepredi c 挂 月b y the m 山 加 唱 曰 叮 e 城 securi尔voc 毗。 nal ac hi e v e r d ent 幼d oppo比 面ty,p r o fe ss in 耐 al t ru i sm and 丘 口 l i l y m e m b ers s uf 陌 如g e x p e n ence; (2 ) 旅 面e es , p art. t 吐 n e wor ki n gde s ir e c ould b e predi c t ed by profe ssio nal al 。 ” i sln and 几 m l lym e m 饮 湘s u 任 改 访 g e x 详 泊 e n c e ; ( 3 ) d i ffere n c e s werefo und o n v o c at 1 0 众 al ab g 汀 别 比 a c 拓 ev elne n 丸 即加比 而勿明d p ro fessional ai tl u i sm betwe e n 。 妞 in ee s w h o w ant e d to be a fu ll . 丘 m e d s v c h o l 。 颐 司 couns el o rsando th ers; (4) 旅血e e s w b o pl aned totr e at c 份1 吨 asp art. t 加e j ob b a d h yl)othe s e s werev al i d 滋 e d p artl y. hi ghersc 。 化 s th an th o sew h odi dn、p l an to. 廿e 成 1 , h e ai1 astth e fi n d in gsw e r e s u n 1n 1 arized syst e 面c ally and th e l 让 ni tatl onand th e 和 tl 找 e d irectio ns 、 v e 了 e dis c u s e d . k eyw曲 rds: psy c h o io gi c alco 吟 fo rc ai e e r moti v at 1 o n w o r k valuesp erso nal e x p 吧 n e d c c s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 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 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 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 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许 舟 ,年 月 习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解密时 间:年月日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内部5 年 ( 最长5 年,可少于5 年) 秘密10年 ( 最长 10年,可少于10年) 机密*2 0 年 ( 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 己 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 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讲 升 训 年梦 月 从 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自2 0 0 1 年8 月,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心理咨询师国 家职业标准 以来,心理咨询师作为一项国家认可的规范职业己 走过了近六个年头。从第一 家培训机构的成立至今也有五年了,作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的必经之路,这五 年间,来自 各行各业的大批社会人士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虽尚未有正 式的培训人数及取得职业资格人数的统计报告发布, 但仅从一些地区的部分统 计数字中,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影响范围之大仍然可见一斑。 , 迄今为止,全国有30多个省、自治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培训机构,仅通过远 程参加培训的 人数就 逾 1 .2 万, 这其中 取得了国 家职 业资格的 人 数约为 这一总 数的80%; 上海市现有心理咨询师6 0 00余人; 沈阳市约有3000名心理咨询师, 这一数字是六年前国 家职业标准出台前, 整个沈阳 市从事心理健 康工作人员总 数的 1 50 倍左右 近期的调查显示,心理咨询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人员以 及职业资格考试的报考人员仍在逐年递增。 看着大批大批的人涌入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课堂,然后手持国家职业资格 证书走向社会, 我们不禁思考“ 参加培训的人都真的想当心理咨询师吗?” , “ 他 们为什么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呢?” , “ 他们选择心理咨询职业的动机何在?” 第二节相关研究回顾 在我国,心理咨询作为正式职业的历史尚短,因此关于其从业人员的调查 并不多, 大部分研究以“ 准从业人员” , 即心理咨询培训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在 国内己发表的研究中 仅有一项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相关,内 容涉及学员报 名参加心理咨 询培训 班的动机。 在被访的1 13名学员中,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 选择了“ 自 我提高,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是“ 了解他人, 与他人沟通” , 选择这两项非功利性动机的人数比例达到70. 8 %, 抱着 “ 预备将来转换工作” 和 “ 开办咨询所” 这些目的的学员分别占15. 04% 和13.2 7 %,仅有一人表示参 加培训是为了“ 组织培训其他人”。 11 但职业动机和参加职业培训的动机两者 之间还存在着差异, 不能完全等同,参加职业培训仅是从事该职业的必要但非 充分条件。 现代西方心理咨询和治疗萌芽于17世纪工业革命以后, 19世纪末逐渐发展 第一章 绪论 成熟起来。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方心理咨询和治疗职业己日臻完善,业已 形 成了 庞大而稳定的职业群体。作为一个独特的职业领域,从业人员的 职业动机 一直都是学界感兴趣的主题,心理学家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家在对 “ 为什么要成 为心理治疗师” 这一问题的持续反思和不断探求中,己 经向我们展现了 心理治 疗师职业动机的多彩画卷。 诊 1 .2 ,1心理治疗师的动机 h e m 丫s has 和s p 拍 y ( 19 7 1 ) 发现治 疗 师最 普 遍的 择 业动机是“ 为了 理解 他 人气 “ 为 了 帮 助 他 人, 和 “ 为了 理 解和 帮 助自 己 ” 。 切 s k o v b o h和他的 合 作 者 ( 20 04) 也证实, 在十名优秀治疗师早期生活的几 个主题中, 包括理解自己 和他人的需要; 担当 助 手 的 经 历。 阂 另 有 研 究 的 结 果 显 示( f 肚 悦 r k r 叨 犯 n- k 曲 n 只有 16% 的 人说“ 几乎没有影响” 或“ 影响 微乎 其微” 。 洲这是 心 理治 疗 师 职业 动机 中又一常见的主题, 与“ 帮助他人” 的动机一起构成了 心理咨 询或治 疗活 动“ 助 人自 助”或“ 自 助助人”的精髓。 寻求亲密 关系的需要。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形成的这种安 全、可靠、 相互信赖的亲密关系,不仅让来访者感到放松而舒适,对于治疗师 来说也极具吸引力。治疗师不仅不用担心会在这种暴露自 我毫无掩饰的亲密关 系中受到伤害, 相反,他们对这种关系还具有二定的掌控力。 寻求智力激励的需要。对于那些对激发智力或潜能感兴趣的人来说, 毫无 疑问心理治 疗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治疗师有着丰富的学识, 睿智的头脑, 。 深邃的洞察力,敏捷的反应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迅速解决问题 的能力, 此外,由于每个来访者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因此, 每一次 所要 面对的问题也是全新的,使得每次的治疗活动都成为一次新的挑战。 寻求自 主 性的需要。 心理治疗是一项远比 其他职业所受限制少得多的 职业, 职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由治疗师自己决定。一些心理治疗师无疑是为心理治 疗所提供的 种种自由所吸引,包括选择来访者类型的自由,调整个人时间 和薪 酬的自由,做自己老板的自 由,变更理论取向和临床进程的自由等等. 心理治 疗的受保护性和秘密性也为从业人员创造了丰富的自主性, 这个领域中的 许多 人是为 “ 做我自己”的自由所吸引,也就是说知道真实而开放地呈现自 我不仅 不会受到伤害和谴责, 恰恰相反, 通常会受到督导的鼓励, 得到来访者的赞赏, 增进与来访者的亲密关系。 除上述的几种动机外, 心理治疗师还可能有报恩的动机, 他们曾 受助 于某位 治疗 师或老 师, 希望为更多的 人提供帮 助以 回 报曾 经所受的 恩惠呱 。 s us slnan 则 提出了心理治疗师进入这一职业的潜意识层面动机。 心理治疗师的潜意识动机反 映了多种心理需要, 包括那些与性和攻击有关的需要, 这体现在治疗师可以在治 疗过程中间接实现性满足的需要, 如: 窥探求助者性生活的兴趣; 只在极少数情 况下获得直接满足, 如: 与来访者发生性关 系。 治疗师的职业选择和后来 无私的 治疗者形象也可视为对令人厌恶的侵略本能的防御。 心理治疗关系中的残酷性体 现在, 治疗师的关注点总是集中在求助者的弱点上, 他们在这一过程中, 不可避 免的粉碎了 求助者的种种幻想和夸耀感。 此外, 治疗师的职业选择还和自 恋需要 有关, 治疗师能 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是因 为求助者把他们提升到一个理 想化和 显赫的位置上。 而有些心理治 疗师正是被“ 成为一个无所不知和全能的人” 的诱 惑所吸引。 加虽然这些潜意识 层面的 动机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更不愿去 承认, 第一章 绪论 但s ko vholt 和 j 已 口 山 田 9 5 ( 2 0 0 4)指出, 成为 心理 治 疗家的 潜 意识和不良 动机可能, 而且也确实是 与 利他 和关爱 他 人的 动 机并 存的. 阁 上述各种动机激励着生活中的一些人选择并投身到心理治疗职业中。 究其根 源, 个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要或动机?这往往与他们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家 庭环境有关。 童年经历与这些动机相互交织, 共同作用, 最终推动个体做出选择 心理治疗职业的决策和行动。 1 .2 .2心理治疗师的经历 1 .2 ,2 .1挫折 大量的调查显示,心理治疗师在童年时期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经历,主要体 现在他们当中的许多 人在童年时感到孤独、悲伤、受到过伤害或被孤立,与一 般人相比他们自 陈经历过童年创伤和情感剥夺的可能性更大。 这也是相关临床 文献常提及的另一主题。 a l i cemili er( 1 981)在她的畅销书 天才儿童的戏剧 ( t b e l 斤 别 旧 a ofth e 肠n e d c hild) 一书中提出治疗师通常生长在充满压力的家庭环境中, 他们的情感需要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下 常 常 得 不 到 满 足。 【12 fusse n ( 19 9 0)深 入 分 析了 42名 工 作 5 年以 上 具有博士学历的心理治疗师和38名同样具有博士学历的物理学家的童年经历自 我报告, 结果揭示由 于死亡、 长期患病、 离婚或分居而造成的父母亲缺失在心理 治疗师中出 现的 更多 些. 他还发现, 心理治疗师的原生家庭 ( 细刀 i l y of丽n g i n ) 比 物理学家原生家庭的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差. tla 类似的 是, r 明 u s in 和他的 同事( 1981) 也报告说他们样本中的治疗师都承认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患有受心 理影响的 行为 或躯体 疾患。 tl. elliot和guy ( 1 9 9 3)的 研究也支持了治 疗师的 原生 家庭存 在重大机能障碍 的说法.他们将从事心理健康职业的女性与其他职业女性进行了比 较,从事心 理健康工作的女性中 在青少年时期有创伤性经历和原生家庭存在机能障碍的人 明显多于其他职业女性, 她们至少经历过一次心理创伤的可能性高于对照群体, 曾遭受身体虐待、性骚扰, 父母亲酗酒成瘾、家长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疗、双亲 或同 胞死亡的概率要显著高于从事非心理健康工作的职业女性。简言之,从事 心理健康工作的女性在童年期受过虐待或生长在一个运转不良 的家庭中的可能 性 更 大。 【周m u rp h y 和ilalgin ( 19 9 5)进 行 的 临 床 心 理 学 家 和 社 会 心 理 学家 的 比较研究发现,在选择职业的影响因素中,临床心理学家在 “ 个人问题经历” 和 “ 家庭困 扰经历” 两因子上的 得分显著高 于社会心理学家. 也就是说,虽同 为心理学专业人员, 选择从事临 床工作而非社会心理研究更多受到自 身或家庭 中的各种问 题及困 扰的影响。 tl.ie 让 o us和n a u ta(2 0 0 5) 的 研究也显示, 过去经 第一章 绪论 历过的困扰对助人相关专业大学生未来从事助人职业的意愿有很强的预测性。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 心理治疗师是“ 负伤的治疗者, ( wound edheal er) 的说法, 应该注意到“ 那些挫折经历和带着伤疤的情感痛苦似乎能增强理解他人 和共情的能力” .川 这种说法进一步揭示在经历了 苦难和内 心冲突之后,治疗师 在心理上变得自 觉,而正是这种自 觉使他们能够去理解和帮助别人。 1 .2 .2 .2亲职化 ( p a r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所谓亲职化是指在家庭互动模式中, 儿童或青少年被指定承担原先应当由 父 母所应提供的角色与责任。亲职责任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工具性的亲职任务, 比如做饭、 打扫、 洗衣等家务工作,或是照顾失能父母或弟妹的看护工作,以及 赚钱或管理家中财务等工作。 另一种则是情绪性的亲职任务, 亦即孩子对父母的 情绪需求加以回应, 扮演父母的咨询员, 和平创造者或个人导师, 成为父母情感 依赖的 对象。 1.1 在这 种家 庭中, 儿童被照 顾、 被关 爱的 需 要 往往是得不到满足的。 州 巨 记 改0 989)认为心 理治 疗师因 着这是 一 条填补 他 们内 心 情感空 缺的 途径 而选择了这一职业. 他们曾是父母的照顾者, 只有在提供温暖和情感抚慰时才能 够获得同样的 情感回报。 因为他们对于自 我概念的价值评价大都源自 帮助和照顾 别人, 所以 他们经常通过助人这一途径来寻 求自 我肯定和亲密情感。【1. f usse n 还发现与物理学家相比, 心理治疗师童年时更多经历了亲子角色的倒 置。 侧这些发 现也证实了 其他人的研究回, 未来的治疗师童年时在家里通常扮演 家长的角色, 照顾其他家庭成员, 调节家庭冲突, 只有在为别人提供支持后才能 获得家庭的养育和扶持。 j ur k o v i c 和s es s io ns发 现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比工程学的学 生更认为自己 有责任解决家庭中的问题, 让每一个人高兴; 他们在童年时也更可 能以 知己的身 份为家庭成员和朋友提供帮助川 。 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差, 父亲因工作而被派往外地, 长期不在家, 或由父母 分居、 离异、 长期患病、 早逝而造成的父母缺失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子女的亲职化。 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儿童开始熟练地运用起初与他们的父母相联系的方式去 预期别人的需要。这种联系策略在成年期亲职化个体进入助人领域后进一步确 立, 因为这些职业是童年期角色的再现或延伸【切 , 他们习 惯于在职业活动中继续 扮演调解员、 照顾者和拯救者的角色, 一方面因为这种角色或任务是他们熟悉的, 同时,也是由 于这种角色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1 .2 .2 .3榜样 “ 负伤的治疗者”和 “ 家庭中的照顾者 ( c ax e 栩 改 er) ”这两种说法虽为大多 数心理学家所赞同,但并非所有心理治疗师童年时都饱受情绪困扰的折磨或照 第一章 绪论 顾其他家庭成员,因此,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 观点。 n oicross和g u y 对十位杰出心理治疗师的调查显示, 这些治疗师并未出 现 过与原生家庭有关的困 扰。他们认为 家庭关系或家庭角色对于他们选择心理治 疗师职 业的 影响并 不 重要, 而重要的 是得益于 榜 样的 引导。 圈 h e 创 叹和他的 研究团队 ( 1 9 7 3) 指出了 在治 疗师的早期生活中 有重要影响 的 两种角 色. 一种是“ 榜样” , 或者“ 理 想的 参照 群体(i d e n t i fi 画on) ” 。 第二 种类型的角色是“ 激励者” 。 前者为治疗师树立了 所追寻的目 标, 而后者则鼓舞 着治疗师追求目标的不懈努力。 b ac 断ie ldo 99 6)调查了良 师 ( m e o t o r ) 在心 理治 疗师整个职业发 展历 程中 所扮演的角色。 她发现成年期个体与导师的关系可能变得尤其重要, 它对成人发 展的塑造作用与父母塑造了孩子的发展是等同的。 她还强调了作为导师的个人治 疗师 ( 拌 比 。 nalth 。 冠 p i st )的影响。 她 调查的 2 02 位 心理治 疗师更希望 象 他们的 指 导者一样为别人提供帮助, 这里的指导者是治疗师的治疗师。 虽然老师和教授在 职业决策的早期阶段对个体的影响最大, 但治疗师的治疗师很可能进一步巩固和 坚定了 这种选择。 冈 k 淦 。 璐和n a u ta 发现父母有一方 ( 或双方) 从事教育或助人职业对助人相关专 业大学生服务于照顾不足人群 ( 皿d er se 八 edpop ul a t io ns) 的意愿具有一定的预测 作用。, , s kov h o l t (l 992)的 研究也论证了良 师对成为 心理治疗师决策的 影响。 他指 出, 激励人们成为心理治疗师的良师不只局限于老师、 个人治疗师或从事助人工 作的直系亲属, 这些良 师可能就职于各行各业, 重要的是良 师激发了未来心理治 疗师理智的 好奇心, 学习的热情和一 种有意 义 且 指向 于人( p co p l e 一 fo c us ed) 的 工 作愿望。国 1 .2 .2 .4个人治疗 ( p e r s o n a l t h e r a p y ) 个人治疗对心理治疗师择业的影响作用的差异相当大。 对于那些从未有过该 经历的 人来说, 个人治疗显然对他们的选择不起作用; 对另外一些人, 从前接受 治疗的经历对决策则有重大影响。 一 般而言, 接受过治疗的心理健康职业从业人 员中, 3 /4 的 人 认为 个人治疗在他们的 职 业发展中 的 影响最大。 因 h e 衅及其同 事( 19 71,1 9 7 3) 的 研究为 个人治 疗将影响个体选 择心 理治 疗 为职业的观点提供了 一些经验上的支持。 他们发现在培训期间, 接受心理治疗可 以 预测哪些学生将会继续追寻治疗角色而不是 研究角色. 类似地, n 。 咖 55, s t ia us ser- k 谊 l an d 和 m is sar说, “ 个人治疗作为一种 意义深远的社会化经验起作用: 它确立了对治疗有效性的坚定信念, 证明了转变的力量并促进了治疗角色的内 化。 ” 【切 个人治 疗的 作用在于它不仅为 接受治 疗 者 树立了 一个成功治 疗师的 楷 模, 第一章 绪论 同时还在他们心中埋下了“ 心理治疗有效开的信念。 1 .2 .3 “ 夭生的心理治疗师” 如果说前文中提到的心理治 疗师的各种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 环境塑 造了心理治疗师”的观点,那么就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疑惑,是否有天生的心理 治疗师呢? 是否有的人生来就比 别人更适合从事心理治疗职业呢? 这正是“ 感 光剂” ( s e 幻 拓 刀 盯 ) 说所主张的, 这种观点认为心理治疗师与常人在童年时 所遭 受的痛苦情境在实际程度上并不存在差别,而他们的自我报告之所以呈现出上 文中的差异是因为未来的治疗师以 一种独特的方式去建构这些体验. 对于同样 的经历, 他们的感知和理解不同于常人,即 心理治疗师是“ 感光剂” , 他们 对痛 苦和挫折有着更敏锐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 也 有 人 提出“ 心理感受性” ( p s y c h o l o gi c 吐 . m 初 d e dne 韶 ) 具 有 遗传学 机 制 , 早 在1 948 年, t 五 eo dor r e i k 就提出 心理上的 敏锐象音乐或数学天赋一样是与 生 俱来 的。 心理感受 性的“ 核心特征就是思 考 行为、 思想、自己 和他人情绪的 动机及意 义尸 倒 那些“ 心理感受 性” 高的 个体常 常 有着无尽的 好奇心 或求 知 欲且 不断内 省, 他们是根深蒂固的观察者以 及自己 和他人行为的解释者。 在他们的头脑中和 与别人的讨论时, 他们总在沉思自己和对方的动机, 有时以 评判性方式, 但更多 时候是不断地尝试解释人们为什么展现出他们所具有的特征。 并且, 象前文提到 的那样, 他们中的许多人使用这些技巧成为同龄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的知己 。 这些 技能不仅用来为现实生活赋予意义, 也影响了 个体的生涯轨迹。 f ar be r 和 gol d en ( 1 99乃 发 现, 即 使是 那些非心 理动 力学 取向 心理治疗师也 会 基于从 青 春 期以 前 就具有的高度内省和心理感受能力” 而选择他们的专业。 正如他们所说, 这个职 业 确实 让 他 们 觉 得 很 和 谐, 因 为 这 与 他 们 在 生 活中 的 感受 和 行 为 完 全 一 致 。 阁 h e 衅等 人指出, 心理治疗 师 对人文 科学 有着特殊的 偏好, 早在儿 童 时 期 就 喜好阅 读, 接下来在学校里也会在学业上脱颖而出。 他们可能只是单纯地喜欢这 些直接且明 显 地与 人有关而非与 物 有 关的 抽 象领域。 倒 也有人对上面的论述提出了 不同 的 理解, 认为心理治疗师的 敏感, 对 痛苦情 绪的自 觉和对他人行为的洞察力正是 挫折遭遇的体现, 是为了 适应特殊的 家庭环 境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早期经验的推动铸就了 他们对人的好奇心, 对他人 情绪变 化的 敏锐觉察, 以及对行为原因深入思 考的 思维方式。 还推测对人文科学 的兴趣 可追 溯到早 年 母 亲的 影响。 冈总 而言 之, 经 历 才是他们选择心 理治 疗职 业的 根源。 1 。2 , 4先夭决定说与后夭生成说 第一章 绪论 那么,到底是什么铸就了心理治疗师呢?很显然, 单独是基因或者个体的 经历、某本书或某个人都不 足以 提供全部解释;也不能 孤立地考察 某一个事件 的作用。多种影响因素一 起共同激发了这个独特的个体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 他可能在遗传方面己 经获得了对内 在体验和他人经历高敏感性的倾向;那些典 型的重大事件包括经历了 个人的不幸遭遇, 见证他人的 痛苦,留 意他人的行为 和情感, 阅读, 接受个人治 疗, 扮演知己的角色, 模仿他人的行为, 从于良 师 等等,这些经历的权重肯定会因人而异。对一部分人来说, 某一特定的因素可 能会与早期的经历、思想或兴趣相结合,下定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决心。而对 另一些人来说, 这种选择可能更多是偶然的,是一次偶然遭遇或合适时机的反 映。 f 歇 b e r 等人的理解是,这些要素中最本质的是心理感受性的发展,这一特征 有天赋的成分, 但也的 确会因文 化、 家庭或个体的苦恼以 及个人治疗而增强。 心 理感受性高一般会激励个 体去寻求对自 己 和他人更深入的 理解, 并最终以 满足自 己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固 正如同心理学中其他研究领域一 样, 心理治疗师职业动机的“ 本性( 川 劝 叮 e ) ” 和 “ 养育 ( 。 切 由 盯 e ) ” 之争永远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 人同时具有生物性和社会 性这一客观事实本身就已经预见了这场纷争的结果, 也许正是因为二者本来就势 均力敌, 且密不可分, 所以 我们才会一直努力择其一而冕之。 但我们应该肯定的 是,这样的争论将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第三节研究的意义“ 为什么要了解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 机?” 我们能从对心理咨 询师踏入这一职业领域动机的理解中获得什么呢? 首先,了 解心理咨询师的 职业动机可以帮助他们更 好地意识到 众所周知的 “ 盲点” , 它是心理咨询 师透过自己的镜头去看世界的一种倾向, 会导致我们在 咨询中提供给来访者的是自己 认为有价值的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非来访者想 要的。 对自己的从事心理咨 询的 动机保持清醒的意识并定期检查, 看这一职业 是否仍能满足这些需要?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可能即 将面临职业倦怠和职业枯 竭的威胁,则需考虑改变职业活 动, 如改变所接待来访者的 类型, 甚至改变所 从事的 工作。 这可以 为心理咨询师的自 我保健 ( self- “ 理 e ) 以 及督导工作提供指 导,使我们在与职业枯竭的 较量中 重新恢复活力。 还要处 理好一些“ 阴暗的” 动机, 避免千扰到咨询活动的效果和职业生涯发展。 时刻提醒自己 为什么投身 这一职业,让自己在为工作而伤脑筋时找到这份工作的独特和愉快之处,预防 第一章 绪论 职业倦怠。 其次,随 着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化的发展, 心理咨 询师的 督导和职业成长已 经提上日程。我们从源头 职业动机上找出 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 题,在它们对咨询师的职业活动产生干扰和阻碍之前对其进行千预,预防职业 倦 怠 和 情 感 枯 竭 , 势 必 有 助 于 从 业 者 的 心 理 健 康 , 延 长 其 职 业 寿 命, 甚 至 提 高 咨询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增强咨询活动的有效性。 第二章 心理咨询师从业初始动机个案研究 第二章 心理咨询师从业初始动机个案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经过文献回顾发现 ( 见第一章,第二节),国内对心理咨询师职业动机的 研究仍属空白,这是一个尚待挖掘的 领域。 鉴于对这一领域的了 解少之又少, 有必要在开展正式研究前先进行前期探索, 以获得心理咨询师群体的更多信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 .2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 天津市参加全国心理咨 询师职业资 格 ( 二级) 培训并 通过考试获 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者为对象。 2 .2 .2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质性方法。 首先,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 ( 二级) 中随机抽取52人, 以他们参加国家职业资格综合评审时提交的个人分析报告为内容分析材料, 初 步了解其从业初始动机,作为其后研究的参考和辅证; 然后, 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选择了其中19名心理咨询师进行深度访谈, 依 据访谈收集到的信息从每个心理咨询师的多种从业动机中找出并确定起主导作 用的一种或两种动机,按照主导动机的不同将心理咨询师的从业初始动机归纳 为4 种类型; 最后, 精选出 在反映上述4 种动机类型方面代表性强、特征突出的8 个个 案,完成研究报告。 第三节 研究结果 根据深度访谈获得的资料,将心理咨询师从业初始动机概括为以下4种类 型,它们分别是: 第二章 心理咨询师从业初始动机个案研究 2 .3 .1自我探索型 这种动机或者源于对人的兴趣,对自 身的强烈好奇心,认识自 我、深入了 解自 我的渴望;或者源于生存的困惑, 精神上的苦痛与煎熬。 具有这种动机的 人甚至将认识自 己、反思自 己、解答自己的疑惑、解决自己的困扰作为自 己毕 生努力追求的目 标。他们经常思索生存与死亡的意义,反省自己 存在的 价值, 探索自己的本性与需要。他们可能曾 经历了 或正经受着心灵上的病痛,虽饱受 折磨却无法自 拔。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更清醒的审视自 己, 解答多 年来关于存在的疑惑,找出个性上的不足, 完善人格,使自 身的存在能够更有 价值。为自己疗伤,打开精神上的枷锁,减轻痛苦,重新健康快乐的生活。 个案1 男,3 4 岁,医生 “ 每当 我看到别人在津津有味地回味自 己童年时候的趣事,而我却怎么 也 回忆不起来小时候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我总是在怀疑是不是有什么 原因阻 止我 去回忆, 一直 很想知道其中的 原因 到底是什么呢?三十岁的时 候, 我突然 意识 到 我只是个凡人, 一个普通人, 这辈子也不 会超凡入圣, 而且总有一天会死, 会化成尘土! 这种想法经常 折磨着我, 每当 想到死亡, 想到死 亡后自 己 的 意识、 肉 体何在, 我就会感到一阵心慌、 恐惧和无助感遍布全身二 对生死的这种重新 审 视改变了 我原有的生活态 度、 生活方式、 生活目 的, 也该变了 我原来的 做事 方式。 我做心 理咨询,首先是想分析分析自 己,知道自 己 是怎么回事.面 对纷 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和多姿多彩的 人生,如何去认识其中的本质, 如何去抵握 其 中 的 真 理, 如 何才能活得更 真实 、 更自 我、 更自 由, 只有通过 真正了 解自 己 , 了 解自 己内 心的 需 要,了 解自 己 最 真实 的自 我, 才能回 答这些问 题. ” 个案2女,3 6 岁,会计 “ 我学习心理咨询是从我的 婚姻出 现问 题的那天开始的. 婚姻的失败 对我 来说是个天大的意外,怎么 也没有想到自 己 眼中完美的初恋和别人眼里美 满的 婚姻竟会出现裂痕,而且竟走到了离 婚这一步。离 婚了,我绝望到了 极点,觉 得整个天都塌了 下来,生活也完 全没有了 方向。强烈的 孤独感和挫败感 吞 噬了 我, 我四处求医, 但却并未找到自 己 想要的帮助。 朋友的 话惊醒了 我, 我 要重 新站起来, 继续坚强的生活下去. 我开始大 量阅 读心理学的书 籍, 一面 参 加心 理咨询师培训,一面义务做些咨询.慢慢调整自己的情绪,面对和处理离 婚后 生活中的 种种问 题.虽然自己 仍然处在恢复的过程中, 但已 经能够理智的 分析 问 题,不再感情用事, 找到最 优的解决办法.知道如何安排自 己 生活, 让日 子 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 2 .3 .2利他型 第二章 心理咨询师从业初始动机个案研究 具有这类动机的 心理咨 询师有强烈的 助人倾向。 他们希望通过帮 助他人摆 脱心理困 扰、 解决难题, 来实现自 身的价值。 他们喜欢那种自 己 是重 要的,被 人需要的感觉,他们渴望对别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尽管他们当中的 一部分人自 己 可能还带着伤痛, 但是, 他们仍然期望在工作 ( 心理咨询) 中尽其所能的帮 助更多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助人是生命当中最有意义的 事情,能够最大程度实 现人生的价值。 个案3女,3 9 岁,教师 “ 我在工作中 发现, 每年都有高 三毕业班的学生因 学业压力导致的 精神疾 患而放弃学业,为了 能 让 我的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 充满自 信地走向社会,我 开始学习心理学。因为我深深体会到, 心理健康比分数更重 要。我要成为播种 健康的 人, 这个事业是神圣的, 在完成这个使命中 会使我的人生变 得更 有 价值. ” “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助 人为乐。我深刻地体会到帮 助学生以及其 他人健康快 乐 地生活是我人生的 真正 价值。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 询师, 用自 己的 知识给 别人带来快乐,这是多么 有意义的一件事啊!我的 奋斗目 标是像孔子那样,追 求圣和仁,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做最优秀的心理咨 询师, 让更多 的人健康快 乐 地生活. ”“ 为他 人、 为 社会做点儿什么,为人类的身心 健康做点儿事,是 我的夙愿,同时也是完善自己、快乐 生活的过程.我希望在社会中 体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 ” 个案4男,5 2 岁,公务员 “ 我从中学时 就开 始 时心理学 感兴 趣, 成为 一名正式的 心 理咨 询师 后,更 加坚定了 我从事咨询工作的决心。虽 然明 知道现在的 独立开办心理咨 询机构会 赔钱, 但觉 得这是一项事业, 是不断 发展成熟中的 必经阶 段, 一定 要有人去走 这段路才行,所以甘愿为 后人铺路。 做心理咨询是一种满 足, 价值感的满足. 当 一个素不 相识的求助者,能在你的面前把他的隐 私和痛苦 诉说给你, 在你面 前流泪, 甚至只是短短的两个字的 谢谢, , 那种感觉, 不是用任何金钱和地位 能 换来的.他们太可怜了 , 有限的生 命和时间都处 浪费 在了 误区 之中, 不能享 受美好的生活.这个职业非常有力量, 它可以促成人们发生改变, 从事 这个职 业最大的收获是精神上的、 心理上的满 足, 价值感的实 现。 ” 2 .3 .3补偿型 这里所谓的补偿,是指从业者在心理咨询职业中获 益,能够在 某些方面对 自己过去、 现在或将要丧失的东西起到替代性的 代偿作 用。 这些“ 丧失的东西” 包括自 身的某些缺陷、 后天获得的名 誉、 地位、关注、 尊重等。 有些咨 询师由 于自 身存在难以 超越障碍或难以改变的缺陷,于是将这种改 变的美 好期望寄托 第二章 心理咨询师从业初始动机个案研究 到来访者身上, 希望通过自 己的努力促生他们的 积极改变, 补偿由 于自己的缺 陷带来的自 卑和无法改变自 身引 起的失落感, 感觉得到 那些东 西的并不止是来 访者,还有自己, 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个案5 男, 犯岁,医生 “ 在我还不到一岁时 就因小儿麻痹而永远丧失了 走路的能力, 从我有记忆 开始, 就发现自 己 无法像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虽经多次的手术之后幸运地保 住了 性命, 但却永 远不能 站立行走.一直以来 我的学习 成绩都特别优异,但却 因为躯体上的残疾几次被重 点学校拒之门 外, 险 些连大学 之梦都化为泡影.幸 运的是虽然没有选择, 但总算能进入一所不 知名的大学完成学 业。身体上的残 疾,已 经让我失 去了 太多的 机会, 我生命中 遗憾的东西太多了, 有太多想做而 无法去做的事情, 有太多没有体验过的生活.所以 我要用我的 聪明才智,让那 些有条件去享受生活的人,生活的更加幸福和美 好让他们积极乐 观地生活, 为社会肌体的 健康运转发挥他们应有的 作用. 我想这就是心理咨 询的目 的, 也 是我终生为 之奋斗的目 标. ” “ 我也有能力帮助别 人, . 帮 助他们找到了 生活的乐 趁和存在的价值, 这个过程也就是我实现自己的 价值的过程, ” 还有一部分中 老年咨 询师, 在抵达了 事业 上的 颠峰 之后逐 渐意识到年龄的 增长将伴随事业的下滑, 这预示着社会地位的降 低、经济收入的减少。尤其是 那些曾经在工作领域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和巨大成绩的人,曾经的辉煌、名誉、 地位、尊重和关注都将渐渐远去。而心理咨询恰恰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从业人 员年龄的增长带来的将是经验和阅历的丰富,职业 “ 资本”的增加和 “ 身价” 的上涨。而且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权力、地位的不对称性,也使心理咨询职业 成为他们退休或离职后弥补这种缺憾的一种极佳选择。 个案6 男,57岁,机关干部 “ 两年前因 身 体原因 退居二线,工作清闲 而 舒适,没有压力,而我却无福 享受. 随着时间 的 推移, 开始觉 得空落落的, 常 常 有 种说不出 的 烦恼袭上心头, 生活也变 得没有了 滋味,觉得人生没意思了 .久而 久之,身 体也跟着产生了 不 适的感觉, 胸闷、心慌、焦赚不 安。在那段时间 里, 我就盼 朋友们常过来,东 侃西聊, 心理才 轻 松好受些, 人家一走, 就又旧 病复 发. 后来 我意识到自己 心 理出了问 题, 在医 生、 朋友的 提示下, 我就刻意 地培养自 己 的一些兴趣,一边 打发时间 一边调整自 己 的 心态. 现在自 愿退养 在家, 我始终忘 不了 前两 年那一 段难过的经历, 正是这段经历, 我想再踏入一个新的 领域,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不仅可以打发退休后充裕的时间, 生活得更加充实, 也可以大量接触人和社会, 在有生之年, 还在一个 新的领域,为社会再尽一点儿 微薄之力. ” 2 .3 。4资源优势展现型 第二章 心理咨询师从业初始动机个案研究 心理咨询 做为一项特殊的助人职业,除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咨询师 自 身的 特质, 如:自 我开放程度、自 觉能力、 个人成长 经历等对咨询效果也有 很大的 影响。 正如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遗传咨询师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驾校科三灯光考试题库及答案
- 6年级下册的考试卷子及答案
- 山东省中职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电一体化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 孕产服务区域差异研究-洞察与解读
- 变电站故障动态分析方法-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济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旅游类)案例分析真题模拟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
- 2024版2025秋贵州黔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5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0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 2025年气道相关管理试题及答案(EICU)
- 资产招商运营管理办法
- 2025年许昌禹州市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86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邮政管理毕业论文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血透室医院感染课件
- T-CNCIA 01039-2025 丙烯酸酯副产甲基磺酸钠
- (2025年标准)ktv保安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