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论文)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寄生蜂调查观察.pdf_第1页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论文)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寄生蜂调查观察.pdf_第2页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论文)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寄生蜂调查观察.pdf_第3页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论文)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寄生蜂调查观察.pdf_第4页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论文)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寄生蜂调查观察.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 毕业) 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 成的研究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致谢中已作 了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对本 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被查有侵犯 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学位。毕业,论文作者亲笔签名专磴i 杰吼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_ 一j o s i 弋 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毕业) 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本授权书。 口 不保密,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口 学位。毕业,论文作者亲笔签名专硬j 杰眺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潮o6 匹 魄力哆嗡形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重要害虫,缨小蜂是假眼小绿叶蝉的卵寄生蜂,调查研究 假眼小绿叶蝉及缨小蜂的消长动态和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对进一步保护利用缨小蜂、 控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针对假眼小绿叶蝉卵寄生蜂研究极其薄弱的现状,于2 0 0 5 年9 月- 2 0 0 6 年1 0 月,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茶场( 部分在福安三种不同茶园) ,对四个福建主要茶 树品种梢内的假眼小绿叶蝉卵及其卵寄生蜂进行调查,并通过田间采梢、室内镜下解剖 和饲养观察,调查了该叶蝉的卵量变化动态及其卵寄生蜂的种类、寄生状况和基本生物 学特性,取得如下结果: i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茶场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若虫田间分布型均符合负 二项分布。 2 四个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成虫、若虫在4 一l o 月份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四个 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差异不显著;若虫数量存在差异,福鼎 福云 黄旦 铁 观音。 3 四个主要茶树品种梢内的假眼小绿叶蝉卵量消长趋势总体相似,呈明显的季节消 长规律;四个品种中,除铁观音和福鼎两个品种茶梢中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呈弱相关外, 四个茶树品种上的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差异显著,福云 福鼎 黄旦 铁观音。 4 四个茶树品种上的叶蝉卵寄生率消长趋势基本一致,除4 月份卵寄生率较低外, 其他季节各个品种上的叶蝉卵寄生率都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各茶树品种上的叶蝉着卵 量和缨小蜂寄生率消长趋势基本一致,缨小蜂对叶蝉具有一定的跟随现象。 5 通过对福安三种不同茶园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茶园间茶梢内的叶蝉卵量、寄生 率没有显著差异。 6 室内饲养观察得知,叶蝉卵被缨小蜂寄生后,到解剖镜下可以看到幼虫约需2 5 天,平均为3 4 天;从幼虫至化蛹需要5 9 天,平均为6 9 天;从蛹至成蜂羽化需要7 1 1 天,平均为8 8 天;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 5 2 1 天,平均为1 9 2 天。 7 饲喂补充营养( 2 0 蜂蜜水) 能延长成蜂寿命。在两种缨小蜂中,三棒缨小蜂 s t e t h y n l u ms p 的成蜂寿命均长于裂骨缨小蜂s c h i z o p h r a g m as p 。 关键词: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卵寄生蜂;种群动态 福建农林丈学硕士论文 a b s t r a c t 2 s t u d i e so nt h es m a l lg r e e nl e a f h o p p e r ,f f m p o a s c av i t i s ( g s t h e ) ,a n di t se g g p a r a s i t o i d si nf o u r t e av a r i e t i e s ( f u y u nn o 6 ,f u d i n g d a b a i c h a ,h u a n g d a na n d t i e g u a n y i n ) w e r ec o n d u c t e da tt e ap l a n t a t i o n so ff u j i a n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f a f u ) ,a n df u a nf r o ms e p t e m b e r ,2 0 0 5t oo c t o b e r2 0 0 6 b yd i s s e c t i n g t h el e a f h o p p e r se g g sf r o mt h et e as h o o t su n d e rm i c r o s c o p ea n dr e a r i n gt h e p a r a s i t i z e de g g si nl a b o r a t o r y ,t h ee g gd e n s i t i e so ft h el e a f h o p p e ra n dt h e i r p a r a s i t o i d sf r o mt h ef o u rt e av a r i e t i e sw e r eo b s e r v e d t h em a i nr e s u l t sa r ea s f o l l o w s : 1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s h o w e dt h a ts p a t i a lp a t t e r n so fe m p o a s c av i t i s ( g s t h e ) n y m p h a ea n da d u l t sc o n f o r m e dt on e g a t i v eb i n o m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t e ap l a n t a t i o n s o ff a f u 2 t h ep o p u l a t i o nd y n a m i ct e n d e n c i e so fe m p o a s c av i t i s ( g s t h e ) n y m p h a ea n d a d u l t si nf o u rt e av a r i e t i e sw e r eg e n e r a l l ys i m i l a rf r o l i ! a p r i lt oo c t o b e ri n2 0 0 6 t h ep o p u l a t i o nd y n a m i c so ft h ea d u l tw e r en o t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t ,w h i l et h a t o ft h en y m p hs h o w e da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yk r u s k a l w a l l i st e s ta m o n gt h e f o u rt e av a r i e t i e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 3 t h ee g gd e n s i t i e so ft h el e a f h o p p e ri nt e as h o o t sa m o n gt h ef o u rt e a v a r i e t i e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c o i n c i d e dg e n e r a l l yw i t he a c ho t h e ra n dp r e s e n t e dm a r k e d l y s e a s o n a lf l u c t u a t i o ne x c e p tt h a taw e a k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i e g u a n y i na n d f u d i n g d a b a i c h a ,w h e r e a st h ee g gd e n s i t i e so ft h el e a f h o p p e r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ta m o n gt h ef o u rt e av a r i e t i e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 4 t h et r e n d so fe g gp a r a s i t i s mw e r eb a s i c a l l y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 i nt h ef o u r t e av a r i e t i e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 w i t ht h ee x c e p t i o no ft h el o w e re g gp a r a s i t i s mi n a p r i l ,t h ee g gp a r a s i t i s mw a sk e e p i n gah i g h e rl e v e ld u r i n go t h e rs e a s o n s , b a s i c a l l y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e g gd e n s i t i e so ft h e e a f h o p p e r 5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i nt h r e ed i f f e r e n tt e ap l a n t a r i o n si nf u a nr e v e a l e dt h a t t h el e a f h o p p e r se g gd e n s i t i e sa n dt h em y m a r i dp a r a s i t i s mw e r en o t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tw i t h i nt h e3t e ap l a n t a r i o n s 6 t h e1 i f ec y c l eo ft h em y m a r i dp a r a s i t o i d si n s i d et h ee g g s9 fl e a f h o p p e r i nl a b o r a t o r yw a sp r e li m i n a r yo b s e r v e du n d e rm i c r o s c o p e t h et i m ef r o mt h eh o s t e g g sb e i n gp a r a s i t i z e dt ot h em y m a r i d sl a r v a ec o u l db es e e nt o o ka b o u t3 4d a y s o na v e r a g e s ( r a n g e2 - 5 d ) ,f r o mt h em y m a r i dl a r v ac o u l db es e e nt op u p at o o ka b o u t 6 9d a y so na v e r a g e ( r a n g e5 - 9 d ) ,t h ep u p a ls t a g el a s t e da b o u t8 8d a y so na v e r a g e ( r a n g e7 - t l d ) ,f r o mt h eh o s te g g sb e i n gp a r a s i t i z e dt om y m a r i da d u l t se m e r g e d t o o ka b o u t1 9 2d a y so na v e r a g e ( r a n g e1 5 2 1 d ) 7 i nt h el a b o r a t o r yr e a r i n ge x p e r i m e n t ,a f t e rg i v i n g2 0 h o n e yw a t e rs o l u t i o n t ot h ea d u l t so fm y m a r i dp a r a s i t o i da sc o m p l e m e n tn u t r i e n t ,t h e1 i f e s p a no ft h e p a r a s i t o i d sc a nb ep r o l o n g e d t h ea d u l t1 i f e s p a ni nb o t h f e m a l ea n dm a l eo f s t e t h y n i u ms p w e r eg e n e r a l l yl o n g e rt h a nt h o s eo fs c h i z o p h r a g m as p k e yw o r d s :t e av a r i e t i e s :e m p o a s c av i t i s ( g s t h e ) :p o p u l a t i o nd y n a m i c s :e g g p a r a s i t o i d s 福建农林大学硕k 论文 1 、前言 茶叶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也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的特色农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 0 0 3 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 1 9 万公顷,居世界 第一,约占全球茶园总面积的4 5 1 1 j 。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我国宜茶区域辽阔,东起山东 半岛,西至藏东南的林芝察隅,南到海南的五指山麓,北临秦岭山脉。茶树主要分布在亚 热带、热带和暖温带地区,这里气候温暖、空气湿润、生态条件优越,有利于茶树昆虫 的繁衍和孳生,茶树害虫种类繁多。世界上已记载的茶树害虫有1 4 0 0 余种,我国已记载 的茶树害虫有8 4 0 多种,分别属于2 纲1 4 目1 0 9 科【2 】o 茶树各个部位都可能受到害虫危 害,尤其是芽叶害虫种类最多、危害最大,可造成茶叶减产1 5 - - 2 0 ,严重时损失更大, 害虫还会导致茶叶品质下降,甚至不能饮用【3 1 。 茶树虫害是制约茶叶优质高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合理地依赖化学农 药控制害虫,导致了诸多问题。 首先,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引起茶园生态系统恶化,破坏茶园生态平衡,加速 了茶园昆虫群落的演替。2 0 世纪5 0 年代以前,茶园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下,沿 袭着传统粗放的栽培管理模式,也没有使用化学农药,只有少量茶毛虫、茶蚕等食叶害 虫和茶天牛等枝干钻蛀性害虫局部发生;2 0 世纪5 0 年代以后,随着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的 变革,特别是茶区推广使用有机氯农药( d d t 、六六六等) ,虽然控制了茶毛虫和茶蚕等 食叶害虫,但同时大量杀伤天敌,引发多种蚧类害虫发生。2 0 世纪6 0 年代开始推广使用 有机磷农药,抑制了蚧类,同样由于杀伤瓢虫等天敌,导致小绿叶蝉、螨类等吸汁害虫 的大发生。 其次,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茶叶的出口销售。茶叶产品的农 药残留( 以下简称农残) ,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随着我国加入w t o ,一场以非 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战已经展开,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m r l ) 标准便是其中 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像茶叶这种直接入口的饮品,检验标准就更加严格。近年来,许 、1 多茶叶进口国都相继扩大农药检验的种类和大幅度下降农药的m r l 标准等,以增强茶叶 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截至2 0 0 2 年底,已有1 9 个国家和地区制订有4 5 3 项茶叶中农药的 m r l 标准。特别是欧盟自2 0 0 1 年7 月1 日起对进口茶叶实施苛刻的农药残留检验标准, 致使我国茶叶出v i 大幅下降,据我国海关统计,2 0 0 2 年我国茶叶出口2 5 2 3 万吨,同比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4 增长1 0 4 ,但当年出口欧盟茶叶1 4 5 万吨,同比下降3 2 2 ,我国茶叶出口面临严峻 的形势1 4 j 。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减少 乃至不使用化学农药,发展无公害和有机茶叶生产,势在必行。早在2 0 世纪8 0 年代斯 里兰卡就出现了有机茶,我国有机茶的发展相对较晚,始于2 0 世纪9 0 年代1 5 l 。茶树病 虫害是无公害( 或有机) 茶叶生产过程中,对茶叶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的一个技术障碍。 假眼小绿叶蝉e m p o a s c av i t i s ( g 0 t h e ) ,是茶区常发性害虫,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茶树 害虫之一。假眼小绿叶蝉原属林木中的一种非适生性害虫,食性较杂,当茶树向山区、 半山区发展时,该虫侵入茶园【6 j ,除了为害茶树外,还能为害豆类、蔬菜等植物川。假眼 小绿叶蝉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雌虫则在嫩梢 上产卵,破坏输导组织;茶树受害后芽叶叶缘变黄,叶脉变红,叶片卷曲、粗老,严重 时叶尖、叶缘红褐焦枯,芽叶生长停滞,甚至全叶焦枯脱落,对茶叶产量影响较大【s l 。 , 假跟小绿叶蝉分布广泛,我国各茶区普遍发生严重,国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越 南及非洲一些产茶国也时有发生。年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在长江流域茶区年可发生9 - - 1 1 代,福建发生1 1 - - 1 2 代,海南1 3 代以上【9 i 。长江中下游茶区一般年份可使夏、秋 茶损失1 0 - - 1 5 ,重灾年份达5 0 以上用。 国内外学者对假跟小绿叶蝉进行了大量研究【协1 4 】。因该虫发生世代重叠明显,防治 难度较大,长期以来对其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并且不少茶区在使用农药防治过程 中,随意增加喷药次数,加大农药使用量,个别地方甚至出现采一次茶喷一次药的现象, 因此对该虫的防治每年花费的工本为各类茶树害虫之首,也是引起茶叶中农药残留的重 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植保工作者为了降低茶叶农残,在对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筛选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有大量报道f 1 5 也7 】,也筛选出了一些适合茶园使用、效果较好的化学 药剂,如吡虫啉、大功臣等。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假眼小绿叶蝉的合理用药和科学使用 技术研究i 哆2 们。这些研究都为假眼小绿叶蝉开展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由于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容易引起茶叶的农残超标,近年来,研究利用 、 生物农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王朝禺等从假眼小绿叶蝉罹病虫尸上 分离出致病菌株,成功研制出e f 4 6 5 3 菌剂,室内试验效果较好,可是在田间应用时还 存在致死速度慢、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等问题,需要改进使用技术或与低剂量化学农药混 用才能取得稳定的防治效果1 3 0 】。赵冬香等研究利用印楝提取物防治2 - - 3 龄小绿叶蝉若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虫,室内效果较好i j 。利用白僵菌防治假跟小绿叶蝉也有大量的研究1 3 ”4 1 。另外,赵冬 香等从植物害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出发,分离出能引诱假眼小绿叶蝉天敌白斑猪蛛的化 学信息素,为进一步利用化学信息素调控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提供了理论依据【3 5 l 。 在茶园生态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害虫得以生存繁衍的同时也为天敌提供了充足的猎 物和寄主,天敌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我国茶园天敌多达1 1 0 0 多种,其中包括捕 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益螨、蜘蛛和食虫益鸟、病原微生物等,几乎每一种害 虫都有凡种或多种天敌用。这些天敌是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实现茶树害虫 持续控制中最值得保护利用的重要力量。有些专家认为:害虫原产地往往蕴藏着专化性 强并且高效的天敌资源,在我国已知的茶树害虫中,有相当数量原产或可能原产于中国, 其中就包括黑刺粉虱、假眼小绿叶蝉、龟蜡蚧、茶蚜等,加强这些害虫专性天敌的研究, 对进一步提高其生物防治效果非常必要1 2 1 。 害虫生物防治具有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对实现茶树害虫的持续控制尤其 重要。早在2 0 世纪3 0 年代斯里兰卡从印度尼西亚引进茶卷叶蛾的寄生蜂m a c r o c e n t r u s h o m o n a e ,在田间释放后,三年时间内便自然控制了茶卷叶蛾的发生。我国应用赤眼蜂、 苏云金杆菌和病毒防治茶毛虫,绒茧蜂、线虫和病毒防治茶尺蠖,草蛉防治茶蚜,白僵 菌防治茶小卷叶蛾,等等,证明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p 6 j 。虽然近年我国茶树害虫的生物 防治工作取得一些进展,但与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 现在生物防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较少,研究的广度深度,特别对近年日趋严重的假眼 小绿叶蝉和螨类的天敌资源,有待加强。 有关假眼小绿叶蝉天敌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侧重于对捕食性天敌( 如蜘蛛等) 的 研究【3 7 - 4 0 i ,寄生性天敌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微小的卵寄生蜂资源的研究极其薄弱。虽然 孙椒德报道台湾茶树病虫害研究概况中指出:台湾省茶小绿叶蝉的寄生蜂种类有1 0 种之 多,其中缨小蜂科( 文中误为细翅小蜂科) 有9 种( 可能有误! ? ) ,三棒缨小蜂s t e t h y n i u m s p 在台湾各茶区均有分布,查见率达6 0 3 【4 l 】。洪海林对茶小绿叶蝉天敌的调查发现, 该虫捕食性天敌4 6 种,寄生性天敌1 2 种,其中寄生蜂9 种,包括赤跟蜂科3 种( 叶蝉 褐腰赤眼蜂、叶蝉赤眼蜂、赤眼蜂) 、缨小蜂科4 种( 稻虱缨小蜂、稻虱红缨小蜂、叶蝉 缨小蜂、日本缨小蜂) 、金小蜂科和跳小蜂科各一种【4 2 】( 我们认为该报道错误甚多,其中 许多寄生蜂根本不可能寄生茶小绿叶蝉! ) 。邝炳乾报道广西寄生茶小绿叶蝉的螯蜂有3 种,分别为中华螯蜂a p h e l o p u ss i n i c u s 、茶栖螯蜂a t h e a b i u s 和炎黄螯蜂a y a n h u a n g i , 镉建农林人学硕士论文 对茶小绿叶蝉类的寄生率一般为1 0 5 - - 2 5 ,最高可达3 5 f 4 3 1 。孙椒德等报道了上世纪 6 0 年代发现的2 种寄生假眼小绿叶蝉卵的缨小蜂( 种名尚待鉴定) ,他们采用插茶梢观察 的方法( 我们认为该方法无法调查卵寄生率! ) ,调查了缨小蜂寄生效果,发现年平均寄 生率可达3 0 以上,对假眼小绿叶蝉有一定控制作用i 删。王沅江等在假眼小绿叶蝉发生 高峰期通过镜下查卵的方法对其卵期寄生蜂一缨小蜂( a n a g r u ss p 属名可能误订! ) 进 行了初步调查观察,并应用生命表的方法评价了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的作用,提出卵期 寄生蜂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控制因子,如果排除卵期寄生和捕食,其下一代的种群数量将 分别是当代的1 7 倍和1 9 倍,可见对于卵期寄生蜂一缨小蜂的控制作用将值得更深入的 研究【4 5 】。尽管上述假眼小绿叶蝉卵寄生蜂的研究不多,而且在种类、寄生率调查等方面 还有一些问题,可是我们通过近年的研究认为,假眼小绿叶蝉的卵寄生蜂,是一支值得 保护利用的天敌资源。 福建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晋,兴于唐宋,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更是突飞猛进1 4 6 1 。 目前,茶叶已成为我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全省除个别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现 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及茉莉花茶五大类,茶叶是我省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远销 五大洲8 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1 亿多美元,为全国第二位【4 刀。福建地处我国东南 沿海,介于东经1 1 5 。5 17 - - 1 2 0 。4 37 ,北纬2 3 。3 3 - - 2 8 。1 9 ,属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 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 7 - - 2 1 c ,年降雨量1 0 0 0 - 2 0 0 0 r a m 之间,空气相对 湿度年平均7 8 - - 8 0 ,年日照时数为1 7 0 0 - - 2 1 0 0 小时,无霜期长达2 6 0 - - 3 2 0 天左右, 水热资源适宜茶树生长,宜茶山地面积广阔【鹪l 。福建省茶树害虫种类亦十分丰富,已有 记载的约3 9 0 余种,其中以假眼小绿叶蝉和螨类普遍发生、危害严重【4 9 】。近几年来,我 们在全省主要茶区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结果也表明:茶园节肢动物群落丰富,螨 类、假眼小绿叶蝉为主要害虫;小蜂科、蚜小蜂科、黑卵蜂科,缨小蜂科为主要寄生性 天敌,尤其是寄生假眼小绿叶蝉卵的缨小蜂在调查中全年可见,值得进一步保护和利用。 但这些调查还都是停留在群落的水平,关于茶园中某一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控制作用的研 究尚不多见。为此,我们于2 0 0 5 年9 月- - 2 0 0 6 年1 0 月,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 、 实习茶园,对福建4 个主要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寄生蜂( 缨小蜂) 消长情况 进行了调查,并对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研究,希望能为保护利用缨小蜂对假眼 小绿叶蝉进行生态控制提供有益参考,为我国茶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祸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7 2 材料与方法 2 1 调查茶园及其生态条件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实习茶园:地处福州金山校园南区小山坡,周围多灌木、 杂草、小竹类及铁芒其等,园内植被较丰富。除冬季修剪处,较少采摘和使用化学农药, 接近自然生长状态。 福安高山茶园:海拔5 5 0 米左右,周围多为林木,较少使用农药,茶树品种为福云6 号。 福安山地茶园:海拔3 2 0 米左右,茶园周围有水稻田,不使用农药。茶树品种为福云6 号和省茶科所近年新选育的黄观音、金观音、丹桂、早春毫、台茶等高 香型良种。 福安平地茶园:河滩平地,海拔1 0 米左右,周围有水稻田和葡萄园,采摘和用药均比高 山茶园和山地茶园频繁。茶树品种为福云6 号、福安大白茶等。 2 2 供试品种 本试验调查选择的福建四个主要优良茶树品种是:福云6 号、福鼎大自茶、黄棱、 铁观音,它们的主要特性简介如下: 福云6 号:为福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的后代中 经过选育而成。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芽种。已在福建大面积推广,浙 江、湖南、安徽、广西、湖北、江西、江苏、四川、贵州等省区亦有较大面积引种。植 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部位较高,密度较大,叶片呈水平或稍下垂状着生。叶色淡 绿、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面微隆起,叶片较厚,叶质较脆,叶缘波状, 叶身内折,叶齿细浅,叶脉9 1 1 对。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茸毛多。春芽萌发期 在3 月初,一芽2 叶开采期在3 月下旬。较耐寒、耐旱、适应性广。 , 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简称福鼎、福大( 以下简称福鼎) 。无性繁殖系,小乔 木型,中叶类、早芽种。原产福建省福鼎县柏柳乡,已有1 0 0 多年栽培历史。在浙江、 湖南,安徽、广西、湖北、江西、江苏、四川、贵州、河南等省区有大面积栽培。植株 较高大,可达2 米左右,树姿半开张,分枝部分较高。叶色绿,叶形椭圆,叶质较软, 侧脉平均9 对。在杭州春芽3 月中旬萌发,一芽3 叶盛期在4 月上旬。芽叶肥壮,茸毛 特多,生长期长,育芽能力强,抗逆性强,单产高。 黄棱:又名黄金桂。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原产福建安溪县虎 邱乡罗岩村,已有1 0 0 多年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安溪县,现已扩大到闽南、闽中 福建农林大学硕i 论文 和闽东地区栽培,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也有引种。植株较高,树姿半开张,分枝中等, 节间较短,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片黄色,叶形椭圆或倒批针形,叶尖渐尖,叶身内折, 稍背卷,叶面微隆起,叶片较薄,叶脉9 1 0 对,叶缘微波状,叶齿密。芽叶较小,节 问短,茸毛少,持嫩性较强。 铁观音:又名魏饮种、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无性繁殖系,灌木型、中叶类、迟芽 种。原产福建安溪县尧阳乡松岩。已有2 0 0 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安溪、长泰、 南安、永春、华安和闽中仙游、莆田等地,在闺东和广东鸟龙茶区也有少量分布。植株 中等大小,树姿开展,分枝稀疏。叶色深绿,富光泽,叶形椭圆,叶面隆起,叶片厚, 质地脆,叶脉7 对,叶缘波状,叶齿钝稀。春芽萌芽一般在4 月初,一芽3 叶盛期在4 月下旬,开采期迟。芽叶大小中等,嫩茎粗,持嫩性强,适应住弱。 2 3 调查取样方法 2 0 0 5 - - 2 0 0 6 年,分别对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实习茶场中四个品种的茶树进行 定期调查,部分调查在福安地区进行。 2 3 1 一般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数量调查 在茶园中随机选取5 0 个点,采用拍盘法,每个点拍3 下,记录落在盘上的假眼小绿 叶蝉成、若虫数量。 2 3 2 频次分布适合性测定 整理田问调查数据,编制实察频次表,计算相应的参数,然后根据理论分布公式计 算理论频次分布,用实际调查的频次与理论频次值进行卡方检验,根据吻合程度判断调 查类型所属的分布类型【5 0 】。 2 3 3 不同茶树品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种群消长调查 每两周在四个品种的茶篷面上,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 0 个点,采用拍盘法,每个点拍 3 下,记录落在盘上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数量。 2 3 4 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调查 每两周在四个茶树品种上,随机选取1 0 个以上的取样点,在每个取样点上采集一芽 、 5 叶的枝梢1 0 枝,装入密封袋,带回室内,解剖镜下剥离茶梢嫩茎皮层,检查每个茶梢 上假眼小绿叶蝉的着卵量。 2 3 5 叶蝉卵缨小蜂种类及其寄生率调查 将取出的完整的假眼小绿叶蝉卵置于培养皿中保湿培养,观察假眼小绿叶蝉卵孵化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9 和卵寄生蜂发育情况,记录被寄生卵的数量。待寄生蜂羽化后,分别鉴定寄生蜂的种类 和记载它们的雌雄数量,并将标本保存于7 5 酒精中。 2 3 6 福安三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及其卵寄生蜂调查 2 3 7 缨小蜂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2 3 7 1 供试茶苗与虫源 福云六号茶苗,购买自福安溪柄茶苗基地,种植在生防所自然条件下,待新梢长出1 芽s 畸后备甩。 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茶场茶树上,先赶走茶梢上的叶蝉及其天敌,然后采 用8 0 目尼龙纱网套袋,每隔5 天解开袋子再赶走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净化茶梢。 2 3 7 2 假眼小绿叶蝉新鲜卵的获取 假眼小绿叶蝉虫源:于2 0 0 6 年6 月开始,假眼小绿叶蝉采自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教学茶场。 , 实验种群饲养:室温条件下,增加日光灯照,每次取一芽5 叶以上干净茶梢放入塑 料杯中,清水培养茶梢,置于养虫笼中,将田间采集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放入笼中产卵。 供试虫卵:傍晚将净化过的茶梢放入养虫笼内,翌日取出,剥取茶梢内的假眼小绿叶蝉 卵。 2 3 7 3 缨小蜂种群的建立 缨小蜂虫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茶场中采梢,带回室内解剖镜下剥梢取 假眼小绿叶蝉卵,将叶蝉卵保湿培养于培养皿中,待缨小蜂羽化后收集成虫。 补充营养:“福桔花”蜂蜜兑水成2 0 浓度饲喂。 2 3 7 4 养虫设备 饲养假眼小绿时蝉的养虫笼规格为3 0 c m x 4 0 c m x 6 0 e r a ,四面玻璃,一面泡沫,一 面8 0 目尼龙纱网;茶园套袋净化茶梢的尼龙纱网规格为5 0 c m 6 0 c m 的8 0 目尼龙纱网; 观察缨小蜂产卵等行为的养虫筒系由p v c 塑料板围成,规格为直径6 c m 高3 0 c m ,底 部塑料薄膜,顶部8 0 目纱网。 , 2 3 7 5 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 室内条件下,夏季白天室温基本控制在2 5 1 2 左右,晚上则自然室温。 2 3 7 。6 缨小蜂发育历期观察 收集刚交尾的雌蜂,放入刚被叶蝉产过卵的茶梢中,观察到雌蜂产卵管刺入茶梢产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1 0 卵后,取出茶梢剥得假眼小绿叶蝉卵,放入培养皿中保湿培养,观察记录缨小蜂幼期的 发育历期。 2 3 7 7 成蜂羽化习性 以假眼小绿叶# 卵为寄主,放在规格为5 0 m m x l o m m 的培养皿中的滤纸上保湿培养,每 隔1 2 小时观察一次,记录成蜂羽化及各时间段内羽化的缨小蜂数量。 2 3 7 8 成蜂交尾习性 收集同一对段内羽化的雌蜂和雄蜂各1 0 只,雌雄配对,放入5 个指形管中,在室内条件 下,每天7 :0 0 一18 0 0 连续观察并记录成蜂的交配次数等情况。 2 3 7 9 成蜂的补充营养和寿命 室内条件下,收集刚羽化的缨小蜂,分两组置于规格为5 0 m m x l o m m 的培养皿内,一组 放入吸有2 0 蜂蜜水的滤纸条,另一组放入吸有清水的滤纸条,观察缨小蜂取食情况并 记录成虫寿命。 , 2 3 7 1 0 成蜂产卵习性 收集刚羽化的缨小蜂,室内条件下,分别放在规格为直径6 c m x 高3 0 c m 的p v c 塑料扳 养虫筒内,筒内放置茶梢,观察并记录缨小蜂的产卵习性。 2 3 7 1 1 成蜂生殖方式和子代性比 收集同一时间段内羽化的雌蜂1 2 只和雄蜂6 只。雌雄配对成6 对,分成三组,第一组1 对,第二组2 对,第三组3 对;6 只雌蜂分三组,第一组1 只,第二组2 只,第三组3 只。观察生殖方式,并记录子代性比。 2 3 8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根据调查所获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并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数据处理方法分 别在各部分结果分析中说明。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3 结果与分析 3 1 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的空间分布型 根据2 0 0 6 年5 月2 5 日,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茶场拍盘的结果,并采用d p s 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从表1 - - 3 可以看出该茶园中的假跟小绿叶蝉成虫、若虫均符合 负二项分布。 表1 福州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空间分布频次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表2 福州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空问分布频次 1 2 虫态调查样均值方差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核心分布负二项分布泊松一二项分复合泊松分 方数布布 n s 表示差异不显著。适合,如0 1 ;表示极不适合, 福云 黄梭 铁观音。 图14 个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消长曲线 注:- 一为若虫消长曲线。为成虫消长曲线 表4 四个茶树品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种群动态相关性分析 “c o r r e l a t i o ni ss i g n i f i c a n ta tt h e0 0 1l e v e l 2 - t a i l e d ) 表5 四个茶树品种上假l i r a , j , 绿叶蝉若虫种群动态相关性分析 “c o r r e l a t i o ni ss i g n i f i c a n ta tt h e0 0 1l e v e l ( 2 - t 目i l e d + c o r r e l a t i o ni ss i g n i f b a n ta tt h eo 0 5l e v e lf 2 - t a t l e d ) 塑壁查丛查兰堡! :笙兰 坚 表6 四个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种群动态相关性分析 福云( 成福鼎( 成黄棱( 成铁观音( 成福云( 若福鼎( 若黄横( 若铁观音( 若 品种 虫) 虫) 虫) 虫)虫)虫) 皇) 固 * c o r r e l a t i o ni ss i g n i f i c a n ta tt h e0 ,0 1l e v e l1 2 - t a i l e d ) 。c o r r e l a t i o ni ss i g n i f i c a n ta tt h e0 0 5l e v e l ( 2 - t a i l e d ) 祸建农林人学硕上论文 表7 四个茶树品种田间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k n l s k a ! w a l l i s 测验 各品种样本量及等级均值t e s ts t a t i s t i c s 3 一。 成虫数 c h i s q u a r e d f a s y m p s i g 2 8 2 3 3 4 2 0 ak r u s k a iw a j s1 e s t b g r o u p i n gv a r i a b l e :品种 表8 四个茶树品种田间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的k r u s k a l - w a u i s 测验 各品种样本量及等级均差t e s t s t a t i s t i c s 8 山 若虫数 c h i s q u a r e 9 7 6 1 d f 3 a s y m p s i g 0 2 1 ak r u s k a l w a l l i si e s t bg r o u p i n gv a r i a b l e :品种 3 3 不同茶树品种茶梢中假眼小绿叶蝉卵量消长动态 根据2 0 0 5 年1 0 月9 日至2 0 0 6 年1 0 月7 日对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学茶场四个 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的调查结果,并采用s p s s l 2 0 进行分析,结果如下。从 表9 可以看出,四个品种中,铁观音和福鼎两个品种茶梢中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呈弱相 关,其他各品种的着卵量两两之间呈中强以上相关,即除铁观音和福鼎两个品种以外, 其他各个品种之间的消长趋势总体相似。这可能和福鼎抽芽比铁观音早,采摘比铁观音 频繁,在福鼎大白茶梢生长旺盛时期的5 月份遇到雨季有关;从图2 可以看出调查期间 各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都有两个高峰期,不同茶树品种上的着卵量达到高峰 的时间以及高峰期卵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c o r r e l a t i o ni ss i g n i f i c a n ta t t h e0 0 1l e v e l ( 2 - t a i l e d ) 福建农林人学硕l :论文 图2 四个茶树品种平均每梢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曲线 1 8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1 9 3 3 1 福云6 号品种上的假眼小绿时蝉着卵量消长动态 由图2 可以看出,2 0 0 5 年1 0 月上旬至2 0 0 6 年1 月中旬,福云六号品种上假眼小绿 叶蝉着卵量在o 4 4 5 2 0 粒梢间变化;从1 0 月中旬开始,叶蝉着卵量逐渐增加,至1 1 月下旬达到5 2 粒,梢,形成一个高峰期;1 月中旬至3 月下旬,因茶园冬季修剪封园, 调查中断;3 月下旬至4 月中旬叶蝉的着卵量均小于i 粒梢;5 月份着卵量迅速上升, 最高达到2 2 9 0 粒梢,形成另个高峰期,该高峰期一直延续到7 月上旬;7 月中旬至1 0 月上旬,着卵量保持在0 9 8 3 0 0 粒席¥的较平稳水平。 3 3 2 福鼎大自品种上的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动态 由图2 可以看出,2 0 0 5 年1 0 月上旬至2 0 0 6 年1 月中旬,福鼎大白品种上的假h i d , 绿叶蝉着卵量在1 5 8 9 0 0 粒梢之闻波动,1 0 月上旬至1 1 月上旬,叶蝉着卵量逐渐增 加,1 1 月1 日叶蝉着卵量达到9 0 0 粒梢,形成一个高峰期;1 1 月中旬至翌年1 月中旬, 着卵量稳定在1 5 8 4 8 7 粒梢的水平;1 月中旬以后,因茶园冬季修剪封园,调查中止; 3 月下旬叶蝉的着卵量逐渐上升,从4 月2 日o 2 2 粒梢急剧上升至5 月1 号的1 9 2 8 粒 梢,形成另一个高峰期,这个高峰期一直持续到6 月上旬;6 月份叶蝉的着卵量比5 月份 有所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7 月1 8 日的0 3 5 粒梢;7 月下旬叶蝉的着卵量 开始回升,8 月- - 1 0 月上句叶蝉的着卵量保持在1 6 3 4 5 粒席;范围。 3 3 3 黄棱品种上的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动态 由图2 可以看出,2 0 0 5 年1 0 月中旬至1 1 月上旬,黄棱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 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1 1 月1 日达到每梢5 o o 粒,达到了一个高蜂期,1 1 月中旬至翌年 1 月中旬的叶蝉着卵量维持在1 0 2 - - 3 3 0 粒梢之问;2 月2 7 日至4 月2 日叶蝉着卵量保 持在o 5 3 一1 3 7 粒梢问波动;4 月1 1 日叶蝉着卵量降至0 0 4 粒梢,为全年最低;5 月 份叶蝉的着卵量持续攀升,5 月2 5 目达到2 2 9 0 粒,梢,形成另一个高峰期:6 月份叶蝉 的着卵量开始下降,6 月中旬至1 0 月上旬叶蝉着卵量一直保持在o 7 5 2 9 6 粒梢范围。 3 3 4 铁观音品种上的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动态 由图2 可以看出,2 0 0 5 年1 1 月中旬至2 0 0 6 年1 月中旬,铁观音品种上的叶蝉着卵 量保持在o 1 2 一i 7 1 粒梢的范围;因茶园冬季修剪封园,调查中断;4 月上旬叶蝉的着 卵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的0 0 6 - - 0 5 5 粒梢之间;5 月份叶蝉着卵量开始攀升,5 月2 5 日着 卵量达到6 6 粒,梢,形成一个高峰期;6 月一7 月下旬,叶蝉的着卵量处于下降的趋势, 这种趋势延续到7 月3 0 日的o 3 9 粒梢;8 月份叶蝉着卵量开始上升,到9 月8 日4 9 0 福建农林大学硕l 论文 2 0 粒梢,形成另一个高峰期;9 月中旬以后叶蝉的着卵量又回落到较低水平。 3 4 不同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的着卵量差异分析 采用s p s s l 2 0 ,对四个茶树品种上的假b t a d , 绿叶蝉着卵量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如 表1 0 。从表1 0 可以看出,四个茶树品种上的假跟小绿叶蝉着卵量差异显著,福云) 福鼎 黄校,铁观音。 表1 0 四种茶树品种假眼小绿叶蝉着卵量的k r u s k a l - w a l l i s 检验 各品种样本量及等级均值t e s ts t a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