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3道山亭记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3道山亭记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3道山亭记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3道山亭记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3道山亭记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道山亭记一、读准字音阸(i)缘(n)芒峭(qio)蟉糅(li ru) 陿(xi) 趾(zh)嵚崟(qn yn) 簟席(din) 瀛州(yn)埃壒(i) 修撰(zhun) 踬(zh)二、辨识通假(1)自粤之太末(“粤”,同“越”,越国)(2)其城之内外皆涂(“涂”,同“途”,路途)三、一词多义(1)属(2)顾(3)盖(4)累(5)于(6)以(7)为(8)者四、词类活用(1)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名词作状语,用船)(2)或逆走旁射(名词作状语,向旁边)(3)虽其土长川居之人(名词作状语,在本土,在水上)(4)小为县,大为州(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大的地方)(5)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名词作状语,如钩子一样弯曲)(6)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虚)(7)虽下贫必丰其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扩大)(8)三山者鼎趾立(名词作状语,像鼎足一样)(9)故名之曰“道山之亭”(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10)既新其城,又新其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新)五、古今异义(1)列于中国古义:指华夏族统辖区域。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2)而长江在其南古义:指闽江。今义:指长江。(3)沟通潮汐古义:水沟通向。今义:使两方能通连。(4)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古义:两个词,在、这。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六、文言句式(1)闽,故隶周者也。(判断句)译文:闽,原来隶属于周朝。(2)为亭于其处。(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此建了一座亭子。(3)其路在闽者。(定语后置句)译文:在闽地的这段通道。(4)石错出其间。(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岩石(从)水中交错冒出。(5)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省略句)译文: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虚着。理。嵚崟(qn yn):山势高耸的样子。嵚,山势高峻、高险。崟,高耸、高峻。际:旁边、近旁。为亭:建造亭子。簟(din) 资料链接政绩卓著的散文家曾巩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学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政绩卓著。元丰三年(1080),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著有元丰类稿。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知福州,他的前任程师孟请他为道山亭作记,他就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写了一篇记,以展现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并表达了对程师孟“抗其思于埃壒之外”的敬佩之情。 文本鉴赏本文具体描绘福州的山险水恶、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侃侃道来,写得纡徐和缓,儒雅醇厚,从而形象地表现出了福州特有的险恶地形,曲折地表达了对程师孟治郡政绩的赞美,高度评价了程师孟的旷达脱俗。 文本深读1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福州城的?各方面的特点是怎样的?_答案对象描写角度特点福州城地理位置位于闽中地势平而广地域风貌枕江面海城市风貌路多、舟船交通便利城市建筑屋室巨丽,寺庙、道观特盛整体形象三山鼎立,山上寺庙、道观众多而奇美2.文中三、四段由写景转入写程公,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人们评论曾巩的散文纡徐和缓,儒雅醇厚,结合本文谈谈这一艺术特色。_答案(1)主要写了程公治闽的政绩。文章开头写闽地山水之险不是主要目的,写程公不怕闽地险且远,而能安于其居、逍遥世外、做出政绩,这才是全文的主旨。(2)文章开头由远处谈起,不疾不徐,似乎没有切入正题,第二、三段才不慌不忙接起文脉,写程公利用闽山耸立的优势,特辟一亭,而程公能因其地善,寓耳目之乐,将思致寄寓于尘埃之外,志向远大!第四段才直接称颂程公的政绩。全文由景及人,既不寓情于景,又不发掘景物的深意,而是平平直直,自自然然,徐徐道来,娓娓而谈。文风纡徐和缓,儒雅醇厚体现于此。3福州的山水如此险,但是恶吗?这样写有何好处?_答案作者在写福州山水时,虽突出其险,却并不突出其恶;突出其怪,却并不强调其凶,景物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奇、险、美。山是静的,但作者以路衬山,把山写活了;水是动的,作者肆意点染,给水赋予了生命。可以说,作者不仅写出了山水之“形”,也写出了山水之“神”。4文章称赞程师孟处偏僻险远却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你认为面对逆境或苦难,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_答案面对逆境或苦难,悲伤、愤懑、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接受眼前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改善环境,也改善自己的心境。面对苦难,可以以一种更有价值和尊严的方式接受它。 写法借鉴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第一段中具体描绘山水之险后,用当地居民行走于山路、水路的小心翼翼来衬托出山水之险,还用汉朝迁徙越闽之民到江淮一带来侧面衬托其地之险塞。第二段中用当地居民、和尚、道士所居之处的华丽来侧面点出当地人民的安居乐业。这种写法,比一味正面描写更见效果。从而将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形象而曲折地展现出来。定义: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最主要的描写手段,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或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所谓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写法指点: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1以人衬人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外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2以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如七根火柴歌颂了一位无名战士,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自然环境。环境是多么的险恶啊,而无名战士呢,是“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一汪浑浊的污水”,身体是多么的虚弱啊!这一切表明无名战士自己是最需要火柴的,可他却把仅有的七根火柴无私地奉献了出来。作者通过对“物”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忘我革命精神的无名战士的形象。3以物衬物如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在这里,作者以鱼来衬出水的清澈,虽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潭中鱼儿看出水清如镜,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请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你身边的人物,要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某种品质。(200字左右)_【参考示例】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鞋?”“啊对呀。”“要付多少钱?”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就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开大步走了。 素材采撷爱民如子,政绩卓著曾巩为官清廉勤政,有口皆碑。曾巩在济南为政时,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的拥戴。据说,当他离任的时候,济南的百姓“绝桥闭户”,再三挽留。但皇命不可违,曾巩只好半夜悄悄离去。由于曾巩在济南政绩卓著,人民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曾巩走后,济南人民在千佛山建了曾巩祠,刻石像纪念他。【应用角度】“廉洁”、“勤政爱民”等。 美文阅读青山关抒怀陈世旭车子沿着河谷缓缓而行,河水推动和撞击着石头,曲曲弯弯,也环也绕,如歌如泣,给雄性的山增添了几分清新,几分温柔。蓦然抬头,青山上蜿蜒如龙的长城时隐时现。世界无限地展开,色彩不断变幻,时而明丽,时而黯淡,或青灰,或土黄,那是古道烽烟的反光。关隘突兀,门楼牌匾上的字迹不清。紧贴着如梦的城垛,午时的阳光如箭,一切都明晰,一切被洞穿。这是河北迁西的青山关!在人们的想象中,古时的关隘总是荒凉和冷漠。万里长城,我去过最东端的山海关,那是天下第一关,老龙头烽火台直入波涛翻滚的海中。我也去过最西端的嘉峪关,那里的烽火台兀立峭壁之巅,瓮城城楼外,一川碎石大如斗,苍茫戈壁掩埋的无数亡灵留下深沉的叹息。处于燕山支脉大青山腹地的青山关,尽管外通塞北,内近京师,两侧高山对拱,峰峦叠嶂,万里长城从南腾空而来,由此蜿蜒西去,赋予关城以长城战略中心地位,但却屋舍井然,近如街市。漫步城堡,四百年前的旧梦,历历在目:草堂前的石碾石磨麦草留香,碎石路边的战车轮、古兵器血腥未消。古时驻守将士后裔,弯弓习射,躬耕垄亩,先祖遗风犹存。长城自有长城的崇高和威严。万里长城的每一座堡垒,每一扇城门,每一处烽燧,每一孔垛口,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概莫能外。青山关亦如是。长城是壮士驰骋的道路,男儿意气的舞台!舍我其谁的霸气,傲雪凌霜的忠诚,视死如归的勇气,一泻千里。与长城有关的一切都大气磅礴:狼烟如柱,旌旗蔽日,戈矛喋血,琵琶哀怨,喜悦如瀚海卷地的狂风,愤怒如冻裂金甲的严寒,柔情如胡笳羌笛的断肠。阳光耀眼,天空拥抱地面。青山关气宇轩昂,沉浸在酣畅的叹息中。关下的村庄,亮晃晃如万朵莲花绽放。崖壁上错错落落的屋宇淹没在无边的艳阳里,一派微醺的祥和。月亮楼高耸于海拔近千米的山脊,北临万丈深渊,绝崖如削,楼呈方形,厚重而坚实。一座严峻的敌楼,却拥有诗意的名字。夜深人静,一楼月色,满怀星辉。刚毅与剽悍下面,浪漫融化于青砖白石。太平松立于敌楼顶上,几乎没有土壤和水分,有的只是砖和石、风暴和霜雪,却站稳了脚跟,挺直了腰杆!扳倒井,涝年不溢,旱年不涸,井水清凉甘甜。城堡水门以山崖为基,远望像山腰的一弯弦月,是万里长城唯一保存下来的提拉式水门。四百余年的战火洗涤,风雨浸剥、地震摇撼,山洪奔泻,于其无伤。水门下常年溪水不断,清流辗转流入关内小青河,直抵林中古庙。万丈光芒燃烧着群山,所有华丽的颂词,黯然失色。群山隐忍了喧哗和呐喊。没有应景的诗赋,没有妙曼的霓裳,只有犀利的檄文,刚健的剑舞,贯穿万世而不绝,承载无数英雄的豪情,进入后人的胸襟。昔日的狼烟不再,暖阳仍继续着血的炙热。关下潺潺的流水,漂浮着往日的记忆。是无言的呐喊,也是袒露的胸怀。一蓬蓬劲草,在猎猎的风中,摇曳苍凉的手势。一种古典的情怀,汹涌地穿凿,构成关城如虹的气度,让我由此探索到天空的深度和人生的深度。四周一片寂静。我注目凝视的,是一双双睁开在历史中的眼睛。庄重挺拔的烽燧旁,轻盈摇曳的野草中,青葱葳蕤的树林里,那一双双眼睛,水晶般闪烁。看不到年轻的浮躁和放纵的激情,看到的是坚不可摧的信念的执着。锋利的剑戟,唤起群山刚健的歌吟。我听到坚岩深处灵魂的诉说,高亢中含着不尽的悲怆,壮歌从生命的最深处爆发,颤抖在呼啸的风中。挥手别离青山关,回望的并不只是一段风景。关城是历史亘起的一道门槛,它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站在这道门槛,你既会有出门远行的豪迈,也会有漂泊归来的沧桑。关城是一个精神的圣殿:巍峨、冷峻、博大、凄美。离天最近,离太阳最近。关城耸峙,站成柱石和脊梁,站成永恒的姿势,站成伟岸的人格。关城带来的不只是震撼,还可以是一种启示: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不要让欲望侵蚀了善良、正直、清洁和骄傲的天性。守住心灵的边关!我在心里叮嘱自己。【精要赏析】作者用蜿蜒曲折、清新温柔的河谷衬托青山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