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报说明(ppt 62页)_第1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报说明(ppt 62页)_第2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报说明(ppt 62页)_第3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报说明(ppt 62页)_第4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报说明(ppt 6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报表编报说明,第一部分报表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体系:一、固定资产卡片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一、固定资产卡片1、土地2、房屋建(构)筑物3、通用设备4、专用设备5、交通运输设备6、电气设备7、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一、固定资产卡片8、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具9、文艺体育设备10、图书文物及陈列品11、家具用具及其他,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二、清查基础表行政单位基础表共12类36张表,事业单位基础表共17类41张,它们的报表设置大部分相同:(一)基本相同的清查基础表有:1、资产负债清查表2、人员基本情况表3、资产盘盈、财产损失表4、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5、固定资产汇总表6、固定资产-土地清查明细表,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二、清查基础表(一)基本相同的清查基础表有:7、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清查明细表8、固定资产通用设备清查明细表9、固定资产专用设备清查明细表10、固定资产-交通运输设备明细表11、固定资产电气设备清查明细表12、固定资产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清查明细表,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二、清查基础表(一)基本相同的清查基础表有:13、固定资产仪器仪表及其他设备清查明细表14、固定资产文艺体育设备清查明细表15、固定资产图书文物及陈列品清查明细表16、固定资产家具用具及其他清查明细表17、其他土地资产明细表18、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二、清查基础表(二)不同的基础表有:1、行政单位专有基础表:(1)有价证券清查明细表(2)暂付款清查明细表(3)暂存款清查明细表,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二、清查基础表(二)不同的基础表有:1、事业单位专有基础表:(1)对外投资情况表(2)对外担保情况表(3)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4)应付账款清查明细表(5)借入款清查明细表(6)预收账款清查明细表(7)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8)其他负债清查明细表,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三、清查报表(一)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报表:1、行政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2、行政单位人员机构情况表3、行政单位资产盘盈、财产损失表4、行政单位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5、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汇总表6、行政单位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三、清查报表(一)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报表:7、行政单位大型设备明细表8、行政单位交通运输工具明细表9、行政单位占有使用土地明细表10、行政单位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11、行政单位附属后勤服务单位基本情况表(财清行综08表)12、行政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基本情况表,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三、清查报表(二)事业单位清查报表设置与行政单位基本相同,包括以下报表:1、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2、事业单位人员机构情况表3、事业单位资产盘盈、财产损失表4、事业单位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5、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情况表6、事业单位担保情况表7、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汇总表(一)8、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汇总表(二),第一部分报表体系,事业单位清查报表:9、事业单位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10、事业单位大型设备明细表11、事业单位交通运输设备明细表12、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土地明细表13、事业单位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第二部分编报说明,一、总体要求二、封面编报说明三、固定资产卡片编报说明四、基础表编报说明五、报表编报说明,一、总体要求,(一)范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的编报范围包括:1、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单位、社会团体。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一、总体要求,(二)内容本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包括资产清查基础表和报表两部分。按照全面进行清查的要求,编报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等的全面情况,编报口径与单位决算相衔接并协调一致。,一、总体要求,(三)流程纳入本次资产清查范围的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应逐户编制本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编报的主要流程为:1、录入固定资产及土地资产卡片形成基础数据库,其中部分信息自动导入到资产清查基础表;2、录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3、完成资产清查基础表填报工作后,自动生成资产清查报表;4、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逐级汇总上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数据。,一、总体要求,(四)其他要求:1、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编报年度决算有关工作,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并根据会计制度和有关财务规定做出处理后,如实填报。2、资产清查过程中涉及基本建设项目的,行政事业单位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3、正式上报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装订。,二、封面编制说明,(一)要求:封面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报(二)各项目说明1、单位名称:填列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公章。2、报送日期:指单位实际报送的日期。3、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电话号码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均按单位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报。,二、封面编制说明,(二)各项目说明4、组织机构代码:指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单位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代码。尚未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应主动与当地技术监督部门联系办理核发手续。.财政部培训文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xls5、财政预算代码:指单位在财政预算部门的编码。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按财政部编制的三位代码编制,二级单位为六位代码,前三位填列一级预算单位代码,后三位由主管部门自行编列。地方可参照上述方法编制预算单位代码。已经实行部门预算的地方和部门,该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二、封面编制说明,(二)各项目说明6、单位所在地区:指单位实际所在地,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填列。7、备用码: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编制填列,一般可不填。8、隶属关系:由“隶属关系”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以9位码表示。具体填报方法如下:,二、封面编制说明,二、各项目说明8、隶属关系:(1)中央单位:前六个空格均填零,后三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GB4657-2002)填列。(2)地方单位:前六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编制。后三个空格按照单位财务或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GB4657-2002)填列。9、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指单位现执行的会计制度,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其他。,二、封面编制说明,(二)各项目说明10、机构行业分类: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2002)填列,各单位填报时应尽可能选择最详细一级分类代码填列。11、单位基本性质:根据单位性质和经费管理特点类型,按列示的11种类型选择填列。,二、封面编制说明,(二)各项目说明12、财务隶属关系:按列示的三种隶属关系选择填列,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领经费,并对下一级单位核拨经费的单位,为一级单位;向上一级单位报领经费,并对下一级单位核拨经费的单位,为二级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上一级单位报领经费,没有下级拨款单位的单位,为基层单位。13、预算管理级次:按单位预算分级管理的级次选择填列。,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一)固定资产卡片分类设置:根据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及其第1号修改单(GB/T1488594)标准分为以下几大类:1、土地2、房屋及构筑物3、通用设备4、专用设备5、交通运输设备6、电气设备7、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8、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量具、衡具9、文艺体育设备10、图书文物及陈列品11、家具用具及其他类,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问题:1、会计上是如何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的?2、土地在会计上在什么科目核算?“土地”指“土地使用权”,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里,属于无形资产;但一般意义上,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构)筑物价值含有土地使用权价值。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没有对”土地”“及“土地使用权”作规定。,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1、土地:本卡片记录单位占有、使用的土地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编号:按各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土地的实际名称填列。,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入账形式:按“单独作为固定资产”、“计入无形资产”、“计入房屋建筑物”、“未入账”选择填列。(注:行政单位不包括计入无形资产部分)土地面积:按实际土地面积填列。其中:土地证载明面积:按土地证载明面积填列。取得日期:按该项资产办理资产转移手续的具体时间填列。土地来源:按“划拨”、“转让”、“其他”选择填列。坐落位置:按土地的具体地址填列。,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管理部门:按土地的实际管理部门填列。权属性质:按“国有”、“集体”选择填列。产权形式:按是否拥有土地产权选择填列。权属证书:如果“产权形式”选择“是”,需要填列权属证书的所有权人、发证时间、证书号码。,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注意:自用+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土地面积,自用=后勤。卡片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毁坏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累计使用年限: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问题:土地没有账面价值怎么填?对于本次清查,可先填“零”,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2、房屋及构筑物:本卡片记录了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及构筑物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编号:按各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资产的实际名称填列。计量单位:按该项资产,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竣工日期:按房屋建筑的竣工日期填列。坐落位置:按该项资产的具体地址填列。取得方式:按取得资产的实际方式填列。取得日期:按该项资产办理资产转移手续的具体时间填列。投入使用日期:按该项资产实际投入使用日期填列。建筑结构:按“钢结构”、“钢混结构”、“砖混”、“砖木”、“其他”选择填列。,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建筑面积:需要填列“建筑面积”、“其中:单位负担费用面积”;“计算机机房面积”;“会议室面积”;“车库面积”;“食堂用房面积”;“配电房面积”。注意:计算机机房面积+会议室面积+车库面积+食堂用房面积+配电房面积=单位负担费用面积。使用面积:按实际使用面积填列。地下面积:需要填列“地下建筑面积”、“地下使用面积”。注意:地下建筑面积=地下使用面积。,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危房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注意:自用+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建筑面积,自用=后勤。,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管理部门:按该项资产的实际管理部门填列。产权形式:按是否拥有土地产权选择填列。权属证书:如果“产权形式”选择“是”,需要填列权属证书的所有权人、发证时间、证书号码。折旧状态:按“计提折旧”、“不计提折旧”选择填列。卡片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注意:净值=原值-累计折旧。累计使用年限: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问题:房屋及构筑物没有账面价值或只有很低价值,怎么填清查值?对于本次清查,如无账务调整,则可先填账面价值。,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3、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这几类报表卡片记录单位占有、使用该等类别设备的有关信息,它们的填法基本相同:实盘资产、盘盈资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编号:按各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资产的实际名称填列。规格型号:按通用设备的规格型号填列。计量单位:按该项资产的计量单位填列。,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毁坏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折旧状态:按“计提折旧”、“不计提折旧”选择填列。卡片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净值=原值-累计折旧。累计使用年限: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该类设备按照单台填列,相同部分可批量复制。,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4、图书文物及陈列品:本卡片记录了单位占有、使用的图书文物及陈列品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编号:按本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资产的实际名称填列。规格型号:按图书文物及陈列品的规格型号填列。,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毁坏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卡片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注意:净值=原值-累计折旧。累计使用年限: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5、家具用具及其它类:本卡片记录了单位占有、使用的家具用具及其它类资产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编号:按本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资产的实际名称填列。,三、固定资产卡片编制说明,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毁坏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折旧状态:按“计提折旧”、“不计提折旧”选择填列。卡片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注意:净值=原值-累计折旧。累计使用年限: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相同的清查基础表,编制方法也基本一样(一)资产负债清查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xls本表按全口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账面数、清查数及清查增减情况。其中行政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中有价证券、固定资产、暂付款、暂存款科目的相关数据,从相应资产清查基础表中提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其他科目由手工录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中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对外投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及负债类的相关数据,从相应资产清查基础表中提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其他科目由手工录入。资产清查待处理:指单位清查出的各类资产清查数与账面数差额,以及负债清查数与账面数差额的合计数。反映本次资产清查清查出的待处理的资产净损溢数额。,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二)人员机构情况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和机构情况。本表数据全部由手工录入产生。,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三)资产盘盈、财产损失表:本表主要反映单位清查出的各类资产盘盈和按原因归类的财产损失情况。行政单位的有价证券、固定资产、暂付款科目的相关数据,事业单位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相关数据,从资产清查基础表中提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其他科目由手工录入。,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四)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1、本表反映单位在资产清查基准点仍在出租出借的固定资产、土地和其他资产及其收益情况。2、固定资产、土地的“出租、出借”、“资产信息”、“对方使用单位”相关信息由基础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其他信息由手工录入。3、其他出租出借资产的相关信息全部由手工录入。4、事业单位比行政单位多了两栏信息,即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和净值。,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五)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其中:资产出租本年收入:分别按应收、实收填列。应收指按照有关资产出租合同等约定的本年收入;实收指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至资产清查基准日已经收到的2006年度出租收入。,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六)固定资产汇总表本表主要反映按照国标分类的十大门类固定资产的账面数、清查变动数和清查数。本表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不需要单位进行手工填列;本表的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资产清查基础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七)固定资产-土地清查明细表本表主要反映在固定资产中单独核算的土地的清查情况。价值已计入房屋构筑物的以及划拨等未入资产账的土地在其他土地资产明细表中反映。表中实盘资产(包括账实相符、盘盈等)有关信息主要由基础数据库-卡片生成;其余信息包括盘亏、报废、毁损等手工录入。,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八)固定资产房屋及购筑物清查明细表本表反映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及构筑物清查情况。属于基本建设项目、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填报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其中:实盘资产(包括账实相符、盘盈等)有关信息主要由基础数据库生成,其余信息手工录入。,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九)其他固定资产包括通用设备等清查明细表本类报表反映单位占有使用的其他固定资产清查情况。属于基本建设项目、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不在本表反映。本类报表均分两类,实盘资产(包括账实相符、盘盈等)有关信息主要由基础数据库-卡片生成;其余信息包括盘亏、报废、毁损等手工录入。,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十)其他土地资产明细表本表主要反映单位实际占用的、价值已计入房屋构筑物的以及划拨等未入账的土地清查情况。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填报土地清查明细表,不在本表反映。实盘资产(包括账实相符、盘盈等)有关信息主要由基础数据库生成,其余信息手工录入。,四、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十一)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本表反映属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的基本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