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九年级下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历史上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怎样的成就?“苏联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影响?今天,两国人民如何把“大国新型”关系推向“新时代”?,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具体包括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工业化的实施、苏联农业集体化实施等;3.分析和评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阐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情景探究:,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提示:不可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余粮必须上缴。,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说一说,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社会不稳定。,消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内容,政策,(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固定粮食税,大企业国有,中小企业可私营,实行自由贸易,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发展,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列宁),思考,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中列宁的言论,反映了什么?,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政权。,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斯大林,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大国崛起,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工业落后的穷国,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此时的苏联,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斯大林的愿望,优先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的成果,落后农业国变为强大工业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苏联民间笑话,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笑话说明什么,在莫斯科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说:“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姜长斌读懂斯大林,情景探究:还有积极性吗,目标导学三: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1936年苏联新宪法,(1)内容:,(2)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阅读教材和漫画,了解苏联模式的特征,正确评价苏联模式的作用。,图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示意图图二蹩脚巨人,图一反映苏联模式怎样的特征?图二反映了什么?试以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建设为例加以说明。,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概念(实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特点:经济方面-忽视商品经济,重视计划经济政治方面-忽视民主法制,个人高度专权评价:积极作用、弊端危害:阻碍了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在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弊端:1.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2.品种少、质量差;3.打击了农民积极性;4.发展粗放,资源浪费;5.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民主,造成个人专权;个人崇拜盛行。,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