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本研究主要以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演练水平的组成因素 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 法,试图从竞赛规则、专项身体素质、演练质量、心智素质、赛前工作及教练员 与裁判员的影响因素这六方面, 构建组成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的综合体 系,以此形成本研究的基本框架。旨在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层面 的研究,发掘演练水平中深层次组成因素的内涵,推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 水平的发展,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提供合理化、科学化的理论依 据和建议。 研究认为: 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组成因素分为: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演练水平评分的 变革、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演练水平的关系、竞技武术套路运动 员演练质量的组成部分、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心智因素对演练水平的影响、赛 前准备工作与运动员演练水平的关系以及教练员、 裁判员对运动员演练水平的影 响六大因素。 1、依据近些年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对演练水平的评价内容,将竞赛规 则的研究划分为: 竞赛规则更新中演练水平评分标准的发展特征和竞赛规则中演 练水平评分细则的特点两因素。 2、研究竞技武术套路专项身体素质,结合其对演练水平的影响因素,将竞 技武术套路专项身体素质的研究划分为: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重点突 出、 重视专项复合素质发展的作用、 运动员选择单项适宜于个体身体条件三因素。 3、根据竞技武术套路的运动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构成理论,将竞技武术套 路运动员的演练质量组成部份分为:技术动作的完成能力是演练质量的基础、竞 技武术套的编排技巧、竞赛项目配乐要素、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技巧四个 因素。 4、从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心智因素对演练水平影响因素出发,将竞技武术 套路心智因素划分为:运动员智力因素对演练水平影响的主要内容、运动员赛前 心理对演练水平发挥的影响两因素。 5、根据竞技武术套路竞赛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将运动员的赛前工作 划分为:赛前对其他队运动员技术水平掌握、竞赛环境对运动员演练水平发挥的 影响两方面。 6、从教练员、裁判员方面对运动员演练水平的影响因素出发,将其划分为: 教练员综合能力对运动员演练水平的影响、 裁判员执法能力对运动员演练水平影 响两部分。 关键词:竞技武术套路、高水平运动员、演练水平、组成因素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take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athlet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o its drilling level composition factor for main research content. by using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statistic logic etc, attempts from the contest rule, the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the drilling quality, the mental quality, to work before the game as well as the trainer and referee influencing factor, constructs the composition wushu routine athlete to train the level the combined system, by this shape cost research bare bone. is for the purpose of high level of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go deeply into research,find out its intension and deep of drilling level, impels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athlete to train the level the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rationalization, the scientific theory basis and the suggestion for the high level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athletes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the thought of research: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athlete drilling level composition factor divides into: in the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athlete contest rule trains level grading the transformation,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and the drilling level relations, trains the quality the constituent, the mental factor to train the level the influence, the preparatory work to train the level before the game with the athlete the relations and the trainer, the referee trains the level to the athlete the influence. 1. to trains the level based on the recent years competiton wushu routine athlete contest rule in the appraisal content, contest rules research division will be: the contest rule renews trains the level point scale i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ntest rule trains the level grading regulation to grasp two factors. 2. the research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unifies it to train the level the influencing factor,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s research division is: the physical quality key prominent, takes the special compound quality development the function, the athlete to choose the single item to be suitable in the individual physical requirements. 3. according to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athlete s moveme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union constitution theory, divides into its drilling quality component: the technical movement completes ability is trains the essential factor which, the high level wushu routine athletes drilling skill the quality the foundation, athletics martial arts repertoires arrangement skill, the competition project dub in music. 4. to trains the level from the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athlete mental factor the influencing factor to embark, its mental factor division is: the intelligence factor to trains the level influence the primary coverage, the pre-game psychology to train the level display the influence. 5. preparatory works importance embarks before wushu routine of competition, athletes pre-game work division is: before the game grasps, th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other team athlete technical level to train the level display to the athlete the influence. 6. trains the level from the trainer and the referee aspect to the athle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 to embark, its division is: trainer synthesizing capacity trains the level to the athlete the influence, the referee to enforce the law ability to train the level to the athlete the influence. key word: competition wushu routine ,high level athlete, drilling level, composition factor 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章 前言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人体的体能、 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 潜力,以取得优异竞赛成绩为目标。竞技武术套路界定在竞技运动项目的范畴, 因此,我们应从现代竞技体育的角度来探讨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竞技武术 套路的产生是以传统武术为基础,不断借鉴、移植、创新,从而创造出自身规律 的体育项目。竞技武术套路可定义为:以传统武术为主载, 以动作的攻防技击、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为主要特色, 在竞赛规则的制约下,争取最好成绩为目的的 运动项目。既然是竞技项目,如何提高运动成绩,就成为每一位从事竞技武术套 路专项工作者不断追求与创新的动力。在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问题上,涉及到 诸多问题,如:身体素质、动作质量,难度动作、心理素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 组成部分,最终以演练的形式体现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 董刚强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训练研究一文中论述“随着竞技 武术套路的快速发展,运动员在赛场上竞争的焦点,逐步由动作难度的竞争过渡 到演练水平的竞争。演练水平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比赛胜负。 ”这一论 述,明确指出演练水平的重要程度。演练水平是运动员在训练或竞赛中体现自身 技术水平的综合能力。竞赛规则中演练水平由演练部份(劲力、节奏、音乐)和 套路编排(内容、结构、布局)部份组成。演练水平与运动员身体条件、专项身 体素质、动作质量、套路编排、演练技巧、智力水平、心理素质有着紧密联系, 是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组成因素的 研究是不可忽视的,它是推动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发展的有效途径。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研究是薄弱环节 竞技武术套路是以传统武术为技术基础, 以动作的攻防技击、内外合一、形 神兼备为主要特色, 在竞赛规则的制约下,争取最好成绩为目的的运动项目。经 过 50 多年的发展, 竞技武术套路从起初的一招一势练习到动作灵活、 变化复杂, 从跳跃能力较差, 动作不够舒展, 到如今高飘优美的空中造型, 其技术日益完 善, 并形成了从基本功到比赛以及科研的多层次体系。如今的体育竞赛领域中, 武术套路以其准确、工整、舒展流畅、快速有力的风格、优美洒脱的动作, 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已成为当今中国武术最受关注、最活跃的 代表形式。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竞技武术套路的科研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 表现为理论研究落后于技术发展,整体研究水平较为单一、片面,创新研究较少 等等。通过中国期刊网对 19992010 年间的论文调查统计:有关竞技武术套 路方面的文章近 200 篇,有关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与竞赛方面的文章仅 30 余篇。 占竞技武术套路研究类的 15%。 发表论文的数量是评价一个领域研究水平 的重要指标,从以上的统计中不难发现:有关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与竞赛方 面的研究是竞技武术套路项目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具有较大应用于推广价值。 1.1.2 为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与竞赛提供理论依据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视提高运动成绩为训练的最终目的, 运动员的竞技能 力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及它们的组 合方式与运动员的技能水平有着直接关系。 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运动员的比 赛成绩由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动作难度三部分组成。通过国内武术学界的核心 文献资料的检索发现, 对于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动作质量与动作难度方面训练与 竞赛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多数研究是以单因素的分析、归纳与总结。然而,演练 水平方面的研究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相对较少, 从运动员演练水平方面所涉 及到的综合竞技能力的研究更是薄弱环节, 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不断的分析、 研究, 让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为提高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提供理论依 据。 第一章 前言 3 1.1.3 推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的迅速发展,规则的不断完善,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愈趋 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规则对比赛套路在编排内容、完成时间、动作规格、 演练水平等方面的评分标准作了明确规定。为促进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动作发展, 在跳跃、翻腾、平衡等方面的发展, 设置了动作难度、连接难度与创新难度, 提 高了竞技性、观赏性, 促使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方向的发展。然而,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在赛场上竞争焦点,不仅是动作难度的竞争,更体现于演 练水平的竞争。因为,演练水平能力才是运动员综合运动能力的体现。因此,在 现实背景下发展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支持,才 能促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同时推动武术套路运动向前发展。 1.2 文献综述 竞技武术套路是一项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要求甚高的体育运动项目。 从竞赛 规则的评分,分为三大块:动作质量(5 分) 、难度动作(2 分) 、演练水平(3 分) 。其中演练水平包含了:功力(劲力、协调) 、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 、 编排(内容、结构、布局)方面。对于运动员演练水平是一项综合能力,可把分 为三个层面,第一,运动员的自身能力(自身条件、专项身体素质、动作完成质 量、演练技巧、套路编排能力、心智因素) ;第二,外在客观因素(当前竞赛规 则的要求;音乐、服装、器械的配合;竞赛环境) ;第三,复合因素的影响(运动 员从事专项训练的年限;对手水平的掌握、教练员的综合能力、裁判员的执法能 力)三方面。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 19992010 年间的论文调查统计:有关竞技武术套路 方面文章近 200 篇,关于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与竞赛方面的文章仅 30 余篇。这说 明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查阅文章的研究内容杂乱或单一,没有对其中一个方 面做较系统的研究。由此可见,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2.1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自身主观因素的研究 从运动员的主观因素出发对其自身条件、专项身体素质、动作完成质量、演 练技巧、套路编排能力、心智因素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刘同为,丁丽萍等发表的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武术套路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中, “文章得出的具体测量数据证实, 身高与体重影响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的速度、动作起伏、腾空高度等方面。要求 运动员有适中的身高,体脂百分比较小,体重较轻,瘦体重较高。在身体形态方 面,优秀运动员肩宽骨盆窄,上肢较长,下肢较短、粗等特征。 ”1 肖红征在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训练控制方法的研究中指出, “高水平武 术套路运动员在专项素质发展上,更注重复合素质的训练,它是具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运动机能特征的素质,在套路中主要体现于灵敏、弹跳素质、平衡能力等。 同时对于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应强化基本技术训练的质量,注重培养运 动员对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和规范使用基本技术的能力。 ”2 温佐惠,王明建,艾泽秀在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得失分因素之比较 中提到, “高水平套路运动员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竞 争上,动作质量上要加强基本功、基本技术训练从而提高动作规格。 ”3梅汉超 在高水平武术运动员技术发展动因与技术训练依据中提到, “运动员在全套 演练中的动作质量能够完美地展现,它不仅仅包涵着主要动作组别,也包涵着动 作单独的质量规格。竞技武术在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同时,力求体现出难度动作 的熟练性,准确性和极佳的平衡及控制能力,在节奏变化中突出高难度惊险的难 度动作,提高武术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另一方面确立了高质量、高规格、高标准 的具体要求,对动作规格质量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4 董刚强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训练研究中提到, “合理运用演 练技巧,包括节奏和眼神两方面。节奏是武术套路演练的一个重要要素。它与运 动员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在动静交替, 快慢相间, 起伏转折和刚柔相济等几个方面。 演练套路要求眼到手到, 手眼相随, 眼神要随着动作的技法运转,实现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 ”5这是演练技巧的表 现真谛。武术套路作为评分制难美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在对套路编排 上具有较高要求。 花家涛,周晓在论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中指出, “武 术套路的编排应以运动员演练创设的战斗意境美来显示其独特性的。 意境的创设 与营造除了要求运动员对编排好的套路在训练和演练时必须以精气神和武术意 识对套路的技术结构和套路的编排结构再创造之外,还需要编排者在编排套路 第一章 前言 5 时,不能完全以运动员的实际水平、素质能力和身体条件,充分发挥运动员本身 的优势条件,突出其拿手和特长的动作,弥补和掩盖其弱点等来编排套路。 ”6 杨银田在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智能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指出, “掌握平衡、翻、跃动作的能力;劲力的整合能力;灵敏、协调能力;精神、节 奏与风格的表现能力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智能的贡献程度位居第一梯 队。 ” 7颉霖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大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控 文中指出, “运 动员的心理状态应注重项目特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形成于发展过程、 生物节奏的训练适应性规律三方面。生物节奏的训练适应性原理,是采用多种方 法、手段进行调控,使运动员的技能、体能、心理之间形成最佳组合,使形成的 最佳竞技状态与大赛时间吻合。 ”8 1.2.2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外在客观因素的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归纳与分类了高水平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的客观因 素,包括当前竞赛规则要求;音乐、服装、器械的配合;竞赛环境。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推动了竞赛规则变更, 竞赛规则变更导向了武术套路技 术的发展。2003 年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出台了武术竞赛规则 (试行) ,在继承 了 1996 年制定的切块评分办法之外,其他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动,规则评判标准 在不断细化与客观。其中,规则对音乐与动作的配合有了明确的评分标准: “动 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很好 ;动作与音乐较和谐一致者为一般 ;动作与音 乐不和谐一致者为较差 。 ”9演练水平根据运动员临场演练对劲力、节奏、音 乐来评分,其评分标准为“3 档 9 级” ,每档有 0.010.09 的级差。同时,演练 水平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张君,姜周存 在从 2003 年新规则看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中指出, “ 难、新是成套 动作的生命与价值, 规则对难度的规定, 促使运动员将难度动作通过巧妙的衔接, 组成新颖的、有创意的、更有难度的动作组合,实现竞技武术深刻内涵与优美外 型的结合,体现竞技武术套路的生命。 ”10这对运动员的演练水平提出了更高要 求,使武术套路项目更具观赏性。2003 年新规则对武术套路技术的“美”提出 了更明细化的要求。 运动员演练水平中音乐、服装、器械是影响运动员表现的外在客观因素。其 中,音乐的配备作为竞赛规则中演练水平评价标准之一。蔡纲 ,席饼嗣在竞技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武术套路演练配乐的现状研究中提到, “演练水平评判中套路配乐的好坏直接 表现演练气氛的烘托,展示劲力、节奏、意识内涵的想象力。 ”11董刚强在竞 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训练研究中提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武术服装是 表现运动员形体美和表现武术魅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服饰的款式、色彩与运 动员的形体、技术特点非常协调,会给裁判员和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有助于运 动员演练水平的提高。12 竞赛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因素,包括的内容较多,能影响到运动员技术水 平发挥。如:主、客场因素、比赛时间的安排、天气、气候的影响等。这些因素 直接或间接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发挥状况。刘宝玉在影响武术套路运 动员比赛情绪的心理训练中指出, “比赛时的环境与平时训练所处环境多有不 同,要尽量减少环境刺激对运动员情绪定性的影响,赛前安排运动员在各种环境 中训练,观察其他运动员的训练。 ”13 1.2.3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复合因素的研究 通过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复合因素的分析, 由运动员从事专项 训练和比赛经历;对手水平的掌握、教练员的综合能力、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四方 面组成。 重视运动员从事专项训练的年限,是把握运动员成才过程的年龄特征,是创 造优异比赛成绩的有利依据。对于运动员演练水平的稳定发挥,重点体现在运动 员的年龄与参加大赛经验这两方面。邵斌,吴南菲在大赛前高水平运动员心理 压力的成因研究中提到, “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段是有差异 的。 ” 14徐伟军,李英奎等我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成才过程时间特征的研究 中提到, “运动员成才期的时间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武术运动员运动周 期较长,成为全国优秀选手一般经过 7、8 年的专业训练。 ”15大赛前高水平 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成因研究文章中还提到, “经验是一种有效的减压器。作为 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初次参加大赛难免心理状态不够稳定,所以积累比赛经验是 较好发挥演练水平的前提条件。 ”16 对手水平的掌握在竞技体育项目中指的是竞技战术。可以用张进宝当代战 术指南中“知彼知己,因敌制胜”16来诠释。姚家新在他的博士论文孙子 兵法与竞技战术的理论审视中指出, “赛前做有效的侦查,是制定比赛战术、 第一章 前言 7 争取比赛胜利的一项重要措施和前提保证。 对对手以及参赛环境条件的认识和了 解愈充分、愈全面、愈深入,就能使战术制定和运用更有针对性,也就更有可能 在比赛中掌握主动权,克敌制胜。 ”17 对于教练员的综合能力水平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发展的间接因素,尹军、 于勇,蔡有志在对我国部分项目优秀教练员能力结构的研究中提到, “优秀 教练员所具备的共同能力特征包括:专项训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临场 指挥能力、科研能力和协作能力。 ” 18其中,教练员的专项训练能力、创造能力、 临场指挥能力,对于运动员演练水平的竞技能力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刘同为,王震在影响武术套路裁判执法能力因素研究中指出, “竞技武 术属于难美技能类评分项目,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裁判员依据竞赛规则对运动 员的现场表现来评判优劣。这种评判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 武术套路竞赛的公正和公平。 ”20仇志刚在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法能力的心 理因素及其预防中提到, “裁判员的评分将直接影响这项运动的发展,公正、 准确的评分,可使大会比出干劲。反之,则会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失去信心。 ”21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力求构建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 演练水平组成因素的理论框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利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及网络系统数字资源库中国期刊 网 ,进行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和研究信息收集。查阅体育科技 、 中华武术 、 体育文化导刊 、 体育科研 、各大体育院校学报等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著 作 80 余篇,收集了有关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竞技能力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 和学术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设计 根据研究需要,在阅读大量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设计出高水平武术 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组成因素分析的调查问卷。制作出教练员、教师卷;运动 员卷的调查问卷,以便更为客观与详实的体现该论文的研究需要。 为保证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广泛征询了武汉体育学院从事武术套路专业 的教授、院队教练员、运动员及本专业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 与调整,最后设计出正式问卷,确保了问卷内容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调查对象 本文对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套路院队、湖北省体工大队武术套路项目的教练 员、运动员以及多位从事竞技武术套路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为问卷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 1、2.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表表 2-1 调查教师调查教师、教练员基本信息表教练员基本信息表(职称职称、学历学历 n=10) 高 级 中 级 初 级 学 历 教 授 副教授 高级 教练员 讲 师 中级 教练员 助 教 初级 教练员 硕 士 本 科 专 科 人数(人) 1 1 2 2 1 2 1 4 5 1 百分() 40 30 30 40 50 10 表表 2-2 调查运动员基本信息表调查运动员基本信息表(n=30) 运 动 等 级 国际健将级 健将级 国家一级 国家二级 人数(人) 3 8 15 4 百分() 10 26.7 50 13 分析表 1、2 可知,调查对象教师、教练员中包含了教授、副教授、讲师、 助教、高级教练员、中级教练员、初级教练员;运动员调查中包含了国际健将级 运动员、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二级运动员,符合本研究内 容的要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在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体工大队两所单位进行调查。采取现场问卷,对教 练员、运动员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对从事多年武术教学科研工作的专家进行问答 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 调研活动共计发放调查问卷 40 份,回收 40 份,回收率 100,其中有效问 卷 40 份,有效率 100。 2.2.3 访谈法 通过多次对一线教练员、运动员以及与从事武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多年的教 授、专家进行现场访谈,从中获取对本研究所涉及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2.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以及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结果,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 方法,进行认真的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阐明和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观点。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3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变化中演练水平的评分特点 3.1.1 竞赛规则更新中演练水平评分标准的发展特征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推动了竞赛规则的变更, 竞赛规则的变更导向了武术套 路技术的发展。 “演练水平的发展特点可以从分值的分布、评分手段、评分细则 三个方面看。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最大的一次修定和实施是在 1996 年,它所采 用的切块评分沿用至今。 ”22 从评分标准看,1996 年动作规格分值为 6.8 分,演练水平 3 分,创新难度 0.2 分。2002 年的规则中动作规格为 5 分、演练水平 3 分,难度动作 2 分与 2003 年的评分标准相同。从这两次的规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难度成为了难度动作 的一个组成部分,难度动作分值为 2 分。其次是动作规格,由 6.8 分改为 5 分, 未做改动的是演练水平。这说明演练水平在武术套路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它也是专项特征的具体体现。 从评分手段看,1996 年裁判员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动作完成评分,一组进 行演练水平评分。评分裁判由以往 5 人评分,增加到 610 人评分,推出了指 定难度与创新难度。对比 1996 年规则,2002 年规则对评分裁判员从 1996 年的 两组裁判到 2002 年的 a、b、c 三组裁判,每组三名裁判员。同时。裁判长和两 名副裁判长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参与评分。2003 年规则中明确提出裁判长和两 名副裁判长直接参与每一次的分组评分。这种改革增加了裁判员的数量,减小了 每个裁判员在运动员最后得分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最后得分的客观性。 从评分细则看,2002 年试行规则中,将原来的动作规格由 200 多个扣分点 减到 33 个扣分点, 2003 年版竞赛规则中, 将能够量化的评判指标逐一进行编码, 对演练水平实行了等级给分制,使之更为明晰化。2003 年版规则中演练水平得 分的确定是由 b 组中两名裁判员(含裁判长)对套路劲力、节奏、音乐示出的 等级分数的平均值减去另外两名裁判员对套路编排错误扣分的累计 (两人同时对 同一错误的扣分点只计 1 次)之和构成的。这种细化、量化使演练水平这一主观 感觉评判标准变得统一和客观。同时在名次判定上,对于得分相等时,难度分高 者列前, 其次就是以演练水平高者列前, 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取得比赛列前名次。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这说明演练水平高低是运动员取得较好比赛成绩的重要条件。 3.1.2 竞赛规则中演练水平评分细则的特点 根据竞赛规则内容要求,结合构成理论,将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标准 分为两部分六大因素。(见图 3-1): 图图 3-1 武术套路竞赛规制中演练水平评分细则分布图武术套路竞赛规制中演练水平评分细则分布图 “2002 年及 2003 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男子运动员的调查中,两次比赛 运动员演练水平的得分有着显著性差异,主要是由于 2002 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 赛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中首次提出的难度动作以及连接难度的概念, 对运动员的 比赛成绩以及运动员的名次排定有着决定影响” 。23因此,把握规则的评分细则 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2003 年的规则中,把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划分为 两大类,第一类是运动员的演练能力,第二类是套路的编排是否合理。演练能力 又分为劲力、节奏、音乐三方面。套路编排分为内容、结构、布局三方面。 从规则中第一类的劲力、节奏、动作与音乐配合三方面中,动作与音乐配合 在 1996 年以及 1996 年以前的规则中从未提及,在 2002 年规则中出现,比赛中 主要应用于集体项目、太极拳及太极剑。当时音乐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作为一种 附属品,运动员的动作与音乐的配合不是很和谐。然而,经过若干年发展,音乐 已逐步融入到运动员的动作演练中。 在长拳与太极拳、 太极剑中普遍使用。 因此, 要完美体现武术套路的演练精髓, 抓好运动员合理运用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的能 力,是把握当前规则的新标准。 第二类套路编排由三部分组成:内容、结构和布局。内容中规定必选主要动 作每缺少一次就要扣除 0.2 分,这要求运动员应认真研读规则要求中的必选动作 有哪些,并把所有应在套路中出现的动作全部编排在内,不能让裁判员有扣分的 机会,这也是作为主观因素能把握的方面。在套路编排结构中,规则主要对静止 演练水平 演练能力 套路编排 劲力 节奏 音乐 内容 结构 布局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5 姿势的停顿时间和完成动作难度前出现停顿两方面作了要求, 这是对运动员基本 功的基本要求。最后,套路布局要求中无规程规定动作难度需扣分,运动员对这 点要求并不存在是否编入规则中的难度动作, 而在于所编排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 高不高的问题。 3.2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演练水平的关系 3.2.1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重点突出 身体素质是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状态保持的基础。因此,对于身体素 质的重视程度是决定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水平高低的前提条件。 表 3 是对教 练员、教师、运动员对五项身体素质的重视比重进行的调查(见表 3-1) : 表表 3-1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重视程度统计表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重视程度统计表 内 容 力 量 速 度 柔 韧 灵 敏 耐 力 人数(人) 40 38 15 35 18 百分比() 100 95 37.5 87.5 45 从上表的调查结论,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受重视程度的排序为 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其中,柔韧素质之所以不及其它,不是因为它 不重要,而是高水平运动员大多已经成年,该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已过,多以保持 为主,提高难度较大。而耐力素质在高水平运动员中不是提高主要方面,因为高 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完成一套动作不存在难度。因此,归纳出力量、速 度、灵敏是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重点。 研读规则不难看出演练水平评分标准中的劲力, 是对专项身体素质中力量素 质提出要求。分析项目,以拳术类为为例: 长拳、南拳、太极拳。 长拳动作舒 展大方,发力快速;南拳动作含胸拔背、动作紧凑发力短与较沉稳;太极拳动作 轻柔缓和,要求“用意不用力” ,是以维持姿势正确与稳定的自然力。 “从技术动 作的发力方式上分为:快速力量、静力性力量、过度力量。 ” 24 。节奏与速度 素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高水平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重点体现于过渡力量的把握, 强调动作与动作之间 表现身法动作的用力方法。过渡力量的使用方式在运动员训练的高级阶段,能体 现运动员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表现形式。用力技巧,主要体现于动作与动作的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 衔接;腰、腹、背部分与肢体的配合。这些需要运动员在长期的专项训练中,不 断摸索与思考中逐渐形成。 速度素质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运动员身体训练中的各个阶段占有重 要地位。 “速度素质是指身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分为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 ” 25 武术运动对动作速度的要求很高,拳谚中“拳如流星、动如脱兔”等都是有关动 作速度的比喻和要求。由于武术套路属技能类主导表现难美性项群的项目,在速 度素质训练方面必须与专项技术动作相结合;提高运动员肢体运动能力。因此, 速度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技术水平的提高。 武术中重点强调动作速度 (加速度) 和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在对于单个动作时,可体现运动员的动作紧凑、节奏感较 强。而组合动作在速度上体现于加速度。武术运动员非常强调“快慢相间” “动 静分明”所以组合动作主要合理分配动作的快慢。反应速度是由神经系统反射通 路的传导时间与肌肉产生收缩的潜伏期所组成。例如,对练项目的训练就非常注 重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套路虽然是事先编排好,但提高运动员演练水平就需要配 合默契、打的逼真、能及时迅速的对对手动作做出最快反应。所以,运动员思想 注意力集中,使肌肉处于相应的紧张待发状态,可以提高动作质量。 3.2.2 重视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复合素质 调查问卷显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对专项复合素质的重视程度有 90 的人认为非常重要,需要我们分析与总结为何重要及如何应用。竞赛规则中演练 水平评分标准所包括节奏、动作与音乐的配合两方面,就是复合素质的体现。节 奏,需要运动员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的时空判断能力;速度与力量的协调配 合能力。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是运动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运动素质和运动 技能两方面。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节奏指的是动作时间变化、动静、快慢处理技巧,而节 奏感是运动员训练的高级阶段,是运动员对于动作与动作之间的把握能力,是运 动员综合身体素质的体现。指定动作难度的连接中,有衔接平衡动作的,也有衔 接跳跃动作的,一个属动静关系,一个属动动关系。腾空动作完成后的落点是完 成平衡动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要求运动员在空中旋转度数达到, 落点才能准确, 这就是运动员的时空判断力。 落地后接平衡动作的稳定性就属前庭器官稳定性与 肌肉用力的准确性上。跳跃动作衔接跳跃动作,要求落地的瞬间反作用力完成下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7 一个跳跃动作,这与衔接平衡动作的力量要求相反,但同时需要运动员良好把握 起跳与落地的节奏感。 动作与音乐一致是身体素质与脑力活动相关的复合素质, 从身体素质五要素 (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看,灵敏素质是武术套路高水平运动员重点 训练内容,该素质与大脑的中枢神经有着较大关系,是各基本运动素质、运动技 能以及心理感知能力的综合体现。大脑皮层神经的活跃性控制着运动员的灵敏 性,重点包括快速性、准确性和协调性,其中,协调性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重 点。主要反映的特点是平衡能力、模仿能力、技能储备数量等因素上。因此,协 调性在武术套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需要运动员的柔韧素质为基础。分析 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如旋子转体 720、腾空摆莲腿 540、旋风脚 540/720等, 它都是在体能储备数量较多、平衡能力较强的基础下完成。因此,高水平运动员 对动作和音乐协调配合的训练,不仅要加强音乐与动作节奏的配合,自身灵敏素 质的训练更是重点。 3.2.3 运动员选择单项适宜于个体身体条件 运动员选择适宜自身身体条件的单项,是运动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选项上,首先要了解该单项的运动特点;其次是自身的身体形态;最后是了解 自身所具备专项身体素质的优势再选择单项。 调查问卷中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个 体差异应扬长避短的“非常赞同”达到 100. 首先,武术套路竞赛项目种类繁多,不同项目种类有着它自身的风格特点, 它要求运动员熟悉并合理演练。除传统拳术和传统器械分类外,从项目运动特点 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长拳类(长拳、刀、枪、剑、棍) ;第二类南拳类(南拳、 南刀、南棍) ;第三类太极拳类(太极拳、太极剑) 。武术套路分类中,第一类的 动作特点具有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分明、起伏转折,器械主要是加上器械 方法组成了其风格特点。第二类动作特点主要是刚健有力、动作紧削。第三类具 有动作特点为缓慢、柔和、匀速、协调。 其次,运动员的自身条件,是运动选材的主要方面之一,也是运动员在专项 发展上是否符合专项特征的基础条件,同时它还是演练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 同的单项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着不同要求, 具备良好的适合专项运动特点的身 体形态,有助于运动员的长远发展。 “武术套路的单项较多,不同拳种的武术套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8 路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多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南拳运动员身体围度具有一定 的特殊性。而长拳和太极拳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一结果为运动员选项,专 项及科学训练提供了一定实证依据。 ”26然而,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太极拳类运 动员体型较长拳运动员身材无显著差异,但身高有所提高。这与太极拳的发展有 关,以前太极拳比赛是规定套路,现在是自选套路,还添加动作难度,这对太极 拳类专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太极拳演练时间较长,从审美 角度, 良好的外形给人一种视觉享受, 长时间演练不会给人带来审美疲劳, 因此, 运动员良好的外形对提高观赏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 “速度、弹跳、和力量均发展较好的,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和灵巧性的 运动员适合长拳系列类项目;从能力代谢的角度看南拳类项目的运动,体能消耗 较大,因此要选择力量较好耐力较强的运动员选择该项目;太极拳运动需要下肢 长时间地保持肌肉紧张用力的能力,因此,要选择下肢力量耐力较好的运动员从 事该项目。 ”27 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选择项目上应扬长 避短,选择适合自身专项素质特征的单项。 3.3 高水平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演练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质能与煤炭耦合燃烧技术在生物质发电厂的应用研究报告
- 2025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拟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春季中国太平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福建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顶岗教师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江西国控吉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消防安全管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疫情停产协议书
- ehome协议书是什么
- 2025版柜台加工合同范本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过敏性紫癜课件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八年级英语组工作总结
- 纺织厂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光伏项目合伙投资协议书
- 护理团队建设与管理方案
- 2022版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基础培训课件
- 建筑项目保温材料供货合同书
- there-be-句型作业及答案(初中英语语法专项练习)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