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五柳先生传导学案备课:马建军 审核:黄少锋 课时:3 编号:201222班级_小组_姓名_小组检查_教师评价_一、 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本文洗练的语言风格。4、熟读、背诵课文。二、知识链接:1、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展拓文章的境界。3、师补充相关资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世族豪门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富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一代雄豪曹操也未能摆脱对豪门的依赖。魏晋时期,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与读书人的自由个性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压迫,往往借酒浇愁,在醉乡中使波澜的心灵获平静。这是他们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嗜(sh)酒 辄(zh)尽 吝(ln)情短褐(h)箪(dn)食 汲汲(j) 俦(chu) 觞(shng)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处所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亲旧知其如此旧:旧交、旧友造饮辄尽造:往、到期在必醉期:希望、愿望短褐穿结穿结:打补丁衔觞赋诗觞:酒杯以乐其志乐:以为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空荡、空寂。赞曰传记后附的评论性文字。3.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因以为号焉(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每有会意(古义:领会书中的意思,今义:相互明白,心灵相通)造饮辄醉(古义:到、往,今义:制造)4、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第一课时一、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内容二、按提示用原文填空。(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或淡泊宁静的五柳先生。 (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恬淡自足的五柳先生。 (3)、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或胸襟开阔,意存高远五柳先生。 (4)、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或开朗乐观的五柳先生。 (5)、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6)、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2、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形象: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5、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6、“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7、“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8、自读课文,思考陶渊明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 板书设计: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思想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晏如也安贫乐道 不慕名利五柳先生传 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求精神愉悦 率真自然志趣爱好: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率真放达 安贫乐道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自得其乐第三课时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归纳本文特点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教师总结,延伸讲解)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多用否定句。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课文中共出现九处否定句 表现其思想性格“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淡泊宁静“不慕荣利” 恬淡自足“不求甚解” 胸襟开阔,意存高远“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曾不吝情去留 ” 耿直率真“不蔽风日”安平乐道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卓尔不群、不随世俗总结: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作用)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对读书不求甚解 对做客曾不吝情去留对家境晏如也对著文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对得失忘怀得失对贫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二、自主练习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性嗜酒而家贫() 造饮辄尽() 曾不吝情去留()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颇示己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 无怀氏之民欤()解释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 不戚戚于贫贱戚戚:不汲汲于富贵汲汲: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衔觞赋诗衔觞:亦不详其姓字。详:亲旧知其如此。旧:或置酒而招之。或:_ 置:_颇示己志。颇:_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B)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6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志趣: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三、阅读延伸7.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造饮辄尽(往,到) 衔觞赋诗(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边景观施工方案设计
- 大学思修成长汇报
- 生命线支架施工方案
- 内河船员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国家安全和保密常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建筑行业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 金属吊顶施工方案设计与实施要点
- 客运招标方案范本
-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新进展
- 药浴企业运行方案范本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PPT
-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课件
- 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
- 第四章 解离平衡
- 小学生仪容仪表课件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1 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
- GB/T 38207-2019中国地理实体通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 GB/T 14181-2010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