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pdf_第1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pdf_第2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pdf_第3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pdf_第4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 ,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一曹雪 芹的杰出文学才能在红楼梦诗词曲赋的写作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与以往的小说相 比,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研究 红楼梦的文章、书籍、论文 汗牛充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其译文的文章专著也不在少数,但从红楼梦诗词 曲赋的独特性出发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则少之又 少,本文不揣浅陋,拟从这一角度对这两个译本做出比较研究,并就红楼梦诗词曲 赋的翻译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引言对红楼梦诗词曲赋做出了概述,介绍了红 楼梦的两个英文全译本,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对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翻译研 究作了回顾,并认为以往的研究大部分是将诗词曲赋从小说的整体语境中抽离出来,从 微观角度,例如人称、音韵、语义、意象、审美再现等进行研究,其缺点是脱离小说的 整体语境,研究具有非系统性。 第二章从宏观角度也就是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出发对两个译本进行研究, 并提出红楼梦诗词曲赋在整个小说的大语境下具有的几个特点: 1 真正的“文备众体 2 诗无闲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3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4 谶言式,暗含人物命运。 5 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第三章的重点是实例分析,本文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阐释相结合的方法,在这一 部分里根据第二章提出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 译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是否反映情节发展;译文中人物性格是否保持一致 并自成体系;谶语的特点在各自译文中的反映;女性意识在各自译文中的表现。 第四章通过第三章的实例分析,探讨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本诗词曲赋英译各自 摘要 采取的翻译策略,从总体来看,两位译者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其翻译中分别采用了 以交际翻译为主和以语义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接下来简单介绍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 译。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并无优劣高下之分,而且两位译者 在翻译实践中,并不拘泥于只使用某一种策略,而是交叉使用,在使用效果上,也因具 体的诗歌而异。 第五章为结语部分,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从红楼梦诗词曲赋的宏观角度出发对 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让我们对其有一个重新认识,无论交际翻译也好,语义翻译 也好,只有从小说的大语境出发,整体系统的考虑,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才能对 红楼 梦诗词曲赋这一翻译难题做出较为完美的阐释。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 h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h l m ,勰0 n eo f m e 目僦e s td a s s i c a lc l l i l l e s cn o v e l s ,i n d i c a t 鼯m ep e a ko f t h ec l l i i l 雠 n 0 v e l sc h 躐蛾舐z e db yc h 印t e r s 锄ds _ h o w si t s 枷s t i cc h 锄nb o li nl a i l g u a g ea n dc 0 眦e n t l ux 吼o n c es a i d ”a f b e rt l l ea p p e a 湖c eo fh l m ,a l l 廿1 c 臼丽i t i o 衄lt l l o u g h t s 觚d 、柑t i i 培a r t s h a db 咖b r o k 吼” c a o l e q i n sm a r v e l o u s 、砸t i i l gs k i l l sa r em o r e0 b 啊o l l s l ys h o w e di i l1 l i s c 0 i i l p o s i t i o no fp o e 仃yc o m p a 阳d 、航mp r e 、,i o l 硌p o e 吐yi nr l o v d s ,c a ox u o q :i l l sp o c t 巧h 够 m e i ro w n 1 1 1 1 i q l l ec h a r a c t e f i s t i c s ni s 仃u em a tm 蜘a do f s t u d i 鹤a n d 面t i c i s m0 nh l mh a v eb e p u b l i s h e d a n dr e s e a r c h p a p e r s 缸l md i 侬n t 舔p e c t so nt h e 仃a 皿s l a t i o no fp o e h yi i lh 【,ma r ca l s ot o om a n yt o m 训o n h o w e v i 鸥嬲f o rs t i l d y i n gf r o mt l l e 瑚1 i q u e n 懿so ft h ep o e t 睇f e wc a nb ef o u n d a v a i l a b l e 1 1 l i si st l l ei l l i t i a lm o t i v eo fn 地、耐t 盯t 0b e 酉n 跚c ham e s i s a n 盯m a k i n g c o m p a r i s o na n dc o n 饥哑b e t 、) l ,e 胁t h e 伽ov e r s i o n s ,w h i c ha r e 饥m s l a t c db yy 觚gh s i e n - ) ,i 锄d d a v i dh a 、) l ,k e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l l ew t i t e ri n t e n d st 0d i s c l l s st l l es 仃a t e 西鼯a d o p t c db yt l l 骼et 、o t r a l l s l a t o r s 龇1 dp u tf o 刑a r ds o m eo fh e ro w ni d e 舔o nm et m s l a t i o no fv e r s e si i lh l m 1 1 l i st l l e s i si s 唧s e db y6 v ed l a p t e r s h lm ef i r s tc h a p t a 嘶e fi n 仃o d u c t i o ni s 西v 饥t ot l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p o e 时mh l m a n dag e n e r a la c c o u n to fm et 、) l ,ou n a b b r e v i a t e d e n 班s hv c 裙i o 邶i so f 】衙e dt i d 0 1 kf o m l e rs t u d i 鹤o nm e 臼锄s l a t i o no ft l 坞p o e 缸ya r ea l b e 饥a i l a l y z e d 缸i m 吐1 】啪a s p e c t s :m en 咖曲l er e s e 卸c hp e r s p 剃v ea i l dm es h o r t a g co ft l l e r 鹤e a r 6 hm e m o d s t h r o u 曲o b s e 州i 培,也ew t i t e rf i n d sm a tm o s tr e s e 乏m e r sm a k et h e i rs t u d y 丘0 mt l l em i c r o c o 跚【l i cp o i n to fv i e w s u 湘舔s o u n d ,f o m l ,i m 矩阿mm e t r i c a ls c h 锄e ,m e a i l i n g e t c b e c a u s eo fn l el i m i 僦o no fn l e i rs t a n d p o i n t s ,m e i r 、) l ,o f i ( sa r en o ta l w a y ss y s t e m a t i ca n d o f t e nn o tc a r eo f 廿 l ew h o l ec 0 n t e x to f l en o v e lw b e nd i s c u s sm e 乜 m s l a t i o nt e x t s h ln l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m ew 五t e ra t t 锄p t st 0p r o v i i cam a c r o c o s m i cp e r s p e c t i v ef o rn 坞 s t u d yo fh l mp o e 时s 眦s l a t i o n a sr e g a r d i n gn l e 硼i q u 吼e s so ft h ep o e 仃yi nh l m 鹤圮 s 饥山姐gb a ,缸sp a r te x p l a 恤st 1 u n i q u e f e a t i 】r e so fh l mp o e 时i nd e t a i l s 1 k c h a r a c t 嘶s t i c so f 廿l ep o 锄sa r e 驯唧町l m z e d 鹊t h ef o l l o w i n g : i t t a b s 仃a c t 1 翎= l _ b o d 灿gd i v e 戚f o 吼s t y l 鹤 2 c l o s e l yi m 舭e d 谢mt l l ed e v e l o p m 髓to f 1 e 廿l e m ea n d 趾i n s 印嬲出l e c c i n l p ( m e n t0 fm ew h o l en o v e l 3 i i la c c o r d 趾c e 谢n ld i 依和n tp e 掩o n a l i t i 鹤一”m a k i n gm eh a ta c c o r d i n gt 0 l es 讫eo f m e h e a d 4 f o r e t e l l i n g 也ef a t e 锄dd e s t i n yo f h 啪髓孤d h e i n 姻 5 s 们n g 缅晡i l i 锄i i l d i n a l i o n t h et l l 矾c _ h a p t 盯i i l v o l v 骼ac o l m p 删v e 锄m y s i so fm e 锕。妇l s l a t i l l gt e x t so fp o e t 叮i n h l 】t h 髂e 锄a l y s 鹪a r ed i v i d e di n t 0s 创1 e i 试跚= l a j l e rs c c t i o i i lo r d e rt 0f i n do u ti f 吐i e 仃a n s l a t i o nm e 喀铬i n t 00 n eo 玛a 1 1 i cw h o l ew i lm en 锄a t i o n ;i f 圮t r a n s l a t i o ni si na c c 0 r d 觚c e w i t hd i 侬鹏n tp e r s o n a l i t i e s ;i f l c 蛾u l s l a t i o na d _ u i 】n b r a t 鹪1 e 蠡批a n d 愀i n yo fh e r 0 鹤锄d h e r o i n e s ;i ft h e 嘶l s l a :t i o nr e n e c t s 1 ea u t h o r ss 臼o n gf 锄i n i s ms t 趾l d n ef o 删 hc h a p t e re x p l o 灏;t l l et r a n s l a t i o ns t r a t e 西鹤e l i l p l o y e db yn l et 、) l r o 仃a 璐l a t o 娼 t l m ) u 醣t l l ea b o v ea i l a l y s i s ,m ep 印_ e r f i n d s 廿l a ti nm 龇l yc 嬲嚣h a w k e sa d o p t s c 0 舢m l l l i c a t i v et r a j l s l a t i o ns 缸a t e g y 、) l ,:1 1 i l ey 撕gh s i e i l - 姐s 锄a 而c 仃a i l s l a t i o ns 仃a t e 黟b u t “s s i t i l a t i o ni sn o ta b s 0 1 u t e i i lp r a c t i c e ,m e yu s en l e s et 、) l ,d 咖a t e 西骼a l t e m a t i v e l ya c c o r d i i l gt 0 恤d i 脓饥t r e q 血e n l 眦o f t l l e p o 嘶 n e6 n a ld l a p 衙i sm ec o n c l u s i o n n r o u g l l 廿l e 觚a l y s i s 舶mam a 啪c o s 面cp 唧硎v e , w e 彻yg e tan e w d e r s t 锄d 缸go ft l l e 俺,0e n 酉i s hv e 猖i o n s 1 1 1o r d e rt 0m a l 【eab e t t e r 仃a n s l a t i o no fm ep o e h yi nh l m ,l e 缸锄s l a t o rs h o u l dt a l 【ec 0 i l s i d e r a t i o no ft l l ew i l 0 1 ec o i l t e x t o fm en o v c lf i r s t ,觚dt l l e na d o p ts u i t a :b l et 眦s l a t i o ns t r a t e 醪 l ( e yw o r d s :h 0 n 西o um e l l 吕p o e h y 缸锄s l a t i o n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傲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 壅全鳋 日期:趁盘年厶月上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 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i 2 、不保密钞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一)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为申请河北大学学位所提交的题目为嘞带秽涛溷签赋筵津蝴的学位 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两靳羔指导并与导师合作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助下完成的。本人完全 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河北 大学的相关规定。 本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教师和河北大学的书 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内容。如果违反 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声明人: :墼始 日期:坠芏年鱼月e 日 作者签名:垄全签日期:2 坚月羔二日 导师签名:土亟气兰一日期:皿吐月厶日 a c l ( n o w l e d g e m e n t s a c k n o w l e d g e m e n t s 1 1 h ep m d u c t i o no fm et l l e s i sb e 醇i l sl o n gb e f o r ei ti s 嘶t t a 1 1 da 咖a l l yi i l _ v o l v 鹤m 觚y p e o p l ed _ i r e c t l ya n di n d i r e c t l y t h 昭ec o n t r i b u t o r ss h o u l db e 葩b o w l c d g e dh e r ct 0 麟p r 髓sm y 幽n c e r e 雄删a t i o n m y 蓼a t i t u d eg o 伪f i o f e m o s tt on l yt i l t o r ,p r 0 t 缸gx i n - l a 玛w h 0 g 饥e m 吣鹤s i s t a i l c e a i l di i l s i g h t 彻i i l s 缸u c t i o n sh a v eb e e ni n v 黼l et 0m ei nm ec o u r s eo fm yt l l 髂i sf o m m l a t i o l l w i l o u th e ru r g ea i l dc o 喊a n te n c o u r a g 锄锄t 1w o u l dn o th a v ef i i l i s h e dm e p a p e r id e 印1 y a p 删a t e f o rh e rr e a d i i l go nn l i sd i s s e r t 撕o nm e t i c u l o l l s l y 嬲s h e 湘a y sd 0 髓,趾df o fh e r v m u a b l ec o m m 翎t st h a ti n s p i r cm ea1 0 t i na d d i t i 呱1w o u l dl 妣t 0 也孤:l l 【a 1 1n l yt e a c l l e r so ff o r e i 萨l a l l g u a g c sc o l l e g ef o rt h e i r i i l s m l c t i o n s 趾d d i l e s sm e yt l a v es _ h o w nt om eo v e rn l ep 嬲t 廿l r e ey e a r s t bn 锄eaf e w , p r 0 f 肌2 = l l i 1 1 u i ,w 】h 嬲a l w a y sb e e l lw 锄锄d 胁c o u r a 百n gt oas t u d 衄t1 i k em e ;p r o fm a h o n g - j u 坞w h oh 鹳g i v e 蛀m e 也ev e r y 向枝孤dm i t r i t i 螂l e s s o no fp o e 时拄a n s l a t 主o n 也e o r i 鹤, t h ei i l l p a c to fw l l i c ho nm ea r ep m f o u n d ;p r 0 r s h u k u 玛w 】晒l e d l em t ot l l ef i e l do f c m n e s ea n df 1 0 f e i g n 咖s l a t i o nt l l e o r i e s io 啪m u c ht o l el o v eo f m yh u s b a l l da n dt o 也e0 也e r 觚1 ym e i l l b e f s t h ee x p a n s i o n o f m y 自e et i i l 舱a 1 1 ds p a c ed l l r i l 坞m yp r 印a r a t i o nf o rt h i st l l e s i si sj u s ta t 舭s a c 礁f i c e o ft l l e l a s tb u tn o tl e a s t ,1w 锄tt o 敛t e i l di n y 洲i 硼et 0a l lm yf e l l o ws t u d 既t s i 咧o y 。d 也e i rc 0 m p a n y ,也e i fb 圳跹c y 雒dm e i r 缸吼d s h i p i 虹o wi 洲dl e 锄a1 0 t t l l 锄i n 枷 m y l i f e t i i n e t h 锄k v o ua l l i v 第1 章引言 第1 章引言 1 1 红楼梦诗词曲赋概述 1 1 1 真正的“文备众体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红楼梦成书于十八世纪中叶,先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一七九一年即乾隆五 十六年辛亥开始有印刷本。而成书于一八一四年即嘉庆十九年的北京竹枝词集草珠一 串中便出现了“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 这样的俗谚,可见其影响 之深远。 “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樊篱 的曹雪芹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的大师,他在红 楼梦中精心创作了二百余篇诗词曲赋。从体裁上来讲,这些诗词曲赋的最大特点就是 真正的“文备众体一。虽自唐传奇始,“文备众体”已成为我国小说体裁的一个特点,但 一般都是在故事情节需要渲染铺张,或表示感慨咏叹之处加几首诗词或一段赞赋骈文以 增效果。所谓“众体”,实在也很有限。红楼梦则不然。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 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他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辞赋、联额、书 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应有尽有。从数量来看,根据周雷统计,其 中诗8 1 首,词1 8 首,曲1 8 首,赋l 篇,歌3 首,偈4 首,谣1 首,谚l 首,赞文1 篇,诔文1 篇,灯谜诗1 3 首,诗谜1 l 首,曲谜l 首,酒令1 6 首,牙牌令7 首,骈文1 篇,拟古文1 篇,书启3 篇,预言1 则,对句2 则,对联2 2 副,匾额1 8 个,总计2 2 5 篇; 从体裁来看,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从种类来看,有 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从做诗的要求看,有限 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合咏的,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有 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击瓯歌之体的,有师楚人离 骚、招魂等作而大胆创新的。这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是其他小说中所未曾见 的。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2 诗词曲赋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既继承了我国上起诗经、离骚,下至唐诗、 宋词、元曲的一切优良传统,又有自己的革新创造。叙事、抒情两长,富有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色彩,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俞平伯在关于 的语言成分一 文中这样写道:“红楼梦里有诗,有赋,有词,有曲,甚至于灯谜酒令,都无不精 巧绝伦,达到中国古典文学成就的最高峰。而且作者不是孤零零的,没作用地写出了这 些东西来,把它生硬地塞到红楼梦里去:而是使它在书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的一 用它来更生动更活泼地表现出书中某些人物的性格。一。 这些诗词曲赋和小说的情节融为一体,不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而是不可缺少的小 说的有机构成部分,在书中起到了展示作品主题、烘托典型环境、加强场面描写、渲染 气氛、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调节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作用, 对其特点将在第二章中进行详细叙述。 1 2 红楼梦译本介绍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十八世纪成书的红楼梦早已享誉欧美世界,据姜其煌欧美红学一书的纪 录,“到目前为止,重要的红楼梦欧美译本有:英译本七种,法译本二种,俄、德、 匈、意、荷、希、罗译本各一种。在这十六种译本中,最重要的应该是h b 乔利的英译 本( 1 8 9 2 1 8 9 3 ,全译前面五十六回) ,王际真的英文节译本( 1 9 2 9 ) ,库恩的德文节 译本( 1 9 3 2 ) ,巴那秀克的俄文全译本( 1 9 5 8 ) ,戴维霍克思的英文全译本( 1 9 7 3 1 9 8 6 ) , 杨宪益、戴乃迭的英文全译本( 1 9 7 8 一1 9 8 1 ) 和李治华、雅克琳阿雷扎伊斯的法文全译 本( 1 9 8 1 ) 。而在英文全译本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戴维霍克思的英文全译本( 以下 简称霍译本) 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英文全译本( 以下简称杨译本) 。d a 访dh a 、k e s 与 j o l l nm i n 南r d 的合译本共五卷,总书名为n es t o r yo f t l l es t o n e ,由英国企鹅出版集团 ( 1 1 1 ep e n 咖m u p ) 出版。h a w 融翻译了前三卷,包含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 后又指导其女婿j o l l nm i n f 0 1 d 翻译了后两卷,包含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第一卷名 为1 1 1 ec b l d e i ld a ) ,s ( 1 9 7 3 ) ,包括前二十六回;第二卷名为t h ec r a b f l o w e rc l u b ( 1 9 7 7 ) , 包括2 7 5 3 回;第三卷名为t h ew 锄血gv o i c 1 9 8 0 ) ,包括5 4 - 8 0 回;第四卷名为 n ed e :b to f t e a r s ( 1 9 8 2 ) ,包括8 1 9 8 回;第五卷名为t h ed 忙锄e r w a l 【e s ( 1 9 8 6 ) ,包括 9 9 一1 2 0 回。杨宪益a l l gh s i - y i ) 、戴乃迭( g l a d y s - y 锄g ) 伉俪的合译本共三卷,名为a 2 第1 章引言 o f r e dm a n s i o n s ,于1 9 7 8 1 9 8 0 年由外文出版社( 北京) 出版。第一卷包括1 叫o 回,第二卷包括4 l 8 0 回,第三卷包括8 1 一1 2 0 回。 鉴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至今是个未解之谜,加之其无论是从思想性、艺 术性都无法与前八十回相比,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前八十回的译文,即霍译本的 前三卷和杨译本的前两卷。所有中文例子则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2 年版的红楼 梦校注本。 1 3 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研究的现状 红楼梦的英译出现的比较早,英译的方式也比较多。以红楼梦英译文本 作为基础的各类研究正在不断地丰富“红学这门世界性的学问,包括对小说的版本、 思想倾向、人物塑造、艺术特色等等的研究,以及各种专门针对英译本身的研究和评论。 对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的研究自然属于红楼梦英译研究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 要的一部分。对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作专门研究的著作尚不多见,王宏印撰著的 诗词曲赋英译对比研究一书( 2 0 0 1 ) 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作者以原文文本为依 据,从红楼梦原著中取5 0 首有代表性的诗词曲赋,对照两个英译文本,逐句逐行 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陈述作者对于中国古典汉诗英译的思考。作者在陈述己见的同时 并不泛泛地讨论“诗歌翻译问题,也不企图构建“系统的翻译评价原则 ,但作者所 遵循的评价标准对诗歌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译文体制的一致性问题,译文 的诗味与可读性问题,译文是否具有译入语的特色,文化因素的处理是否得当,思想内 容的再现是否符合原作倾向,表现风格是否与原作风格相符,等等。;刘士聪主编的红 楼译评: 翻译研究论文集( 2 0 0 4 ) 中则包含了近三十年来对红楼梦诗词 他曲赋进行研究的一部分文章。以下则从研究数量、研究角度及不足之处对以往的研究 进行简要的论述。 1 3 1 研究数量 闫敏敏发表于外语教学2 0 0 5 年第四期的二十年来的 英译研究一文指出, 1 9 8 0 一2 0 0 3 年刊登在1 3 种外语类期刊中的有关红楼梦英译的5 0 篇文章中有1 2 篇是 关于诗词英译的,占到了总数的2 4 。诗词的英译是红楼梦英译的难点,也是学者 们一直关注的焦点。自1 9 7 5 年宋淇在香港明报月刊6 、7 、1 0 月号上发表“试评红 楼梦新英译 的一系列文章以来,关于诗词英译的文章令人目不暇接,在所有有关红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楼梦英译的文章当中,关于诗词英译的文章数量最多,时间跨度也最大。另外近年来 有不少博士生和硕士生都把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英译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 详细情况可参加本文参考文献中的第5 6 6 0 硕博论文。 1 3 2 研究角度 纵观业已发表的关于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的文章,大部分是从人称、音韵、用 词、意义、形式、对个别词句的理解、英文表达、句式等语言方面进行译文比较,也有 从审美、风格再现、原诗意境再现、意象的传达等诗歌鉴赏角度进行译文研究的,但数 量较少。这些文章从各个不同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了探讨,可谓各有千秋。但从整体来 看,均是把红楼梦的诗词曲赋从小说的整体语境中抽离出来,把其作为单独的文本 进行研究,所以可以称之为微观角度研究。 1 3 3 不足之处 叶嘉莹曾说过:“我觉得对真正的诗人之诗与小说中的诗要分别来看。古代的诗人 词人,像杜甫、李白写的诗,苏东坡、辛弃疾写的词,这些诗人、词人的作品,如果说把红 楼梦的诗词放在那些诗人、词人中去衡量,它实在不能说是很好的作品。但这样的衡 量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不是曹雪芹自己的诗词,而是曹雪芹的小说里面的诗词。而如果作 为小说里面的诗词来看待,那我觉得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了不起的。所以单纯把红 楼梦的诗词曲赋抽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古典诗歌,并从音韵、节奏、审 美、语意等传统的诗歌研究方法来看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是不恰当的。应当把这些诗词曲 赋放回小说的大语境中来研究,并以此来评价译文。鉴于以往微观研究角度的局限性, 印象式的和挑毛病式的批评比较常见,一味赞扬一方贬斥另一方的现象表现明显。而且 由于脱离小说的整体大背景,忽视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和其在小说中的不可或 缺的作用,只把一些诗词作为单独的文本进行研究,就难免出现以偏概全、评点式、印 象式,缺乏系统性等有失偏颇之处。所以本文拟从红楼梦诗词曲赋在小说整体语境 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及其在小说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这一宏观角度出发反观两个英译本, 尝试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4 第2 章从宏观角度看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 第2 章从宏观角度看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 2 1 诗无闲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中国其它 古典小说习惯于在作品中加进一些诗词曲赋,或渲染气氛铺张故事情节,或慨叹人物的 身世命运,或品评轩轾人物,以增强表达效果和吸引力,有着极大的不同。尤其是同才 子佳人小说中那些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对刻划人物性格无多大作用的情诗艳赋相比, 无论在思想意境、情趣格调,抑或在审美趣味、艺术功能上,都判若霄壤、大异其趣。 出现在唐人传奇和宋元话本里的诗词,往往只是作品的一种装饰品或附加物。话本开头 和结尾铺排的诗词,在多数情况下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这些无关紧要的附加文字,删去 后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有时倒反而使小说文字更加紧凑、干净。红楼梦则不然, 它的极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溶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是整个艺术结构的一部分,如 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那一部分的情节。以第五回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为例,通过十二钗判词和曲子,作者预先隐写了小说人物的未来命 运,暗中预示了一些故事情节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倘若跳过不看,或者也 象宝玉那样“看了不解 ,觉得“无甚趣味一,那么,我们知道的至多是宝玉做了一个 荒唐的梦,甚至简直自己也有点像在梦中。第二十二回中的许多灯迷诗,如果只把它当 成猜谜游戏而忽略不看,那么,作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的深意也就尽失了。可 见,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与小说是浑然一体,不可或缺的。 2 2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曹雪芹深恶那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 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 的“佳人才子等书刀。红楼梦 的诗词曲赋是根据要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文化修养、身份地位以及故事情节描述的 需要进行创作的,达到了按头制帽,各肖其口的艺术目的。这是红楼梦中的诗词曲 赋不同于一些流俗小说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海棠诗社诸芳所咏,黛玉的风流别致,宝钗的含蓄浑厚,湘云的清新洒脱,都各有 个性,互不相犯。黛玉作桃花行,宝玉一看便断定是“潇湘子稿 ,宝琴诳他说是自 5 闹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己写的,宝玉就不信,说“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一,这些话表明作者在模拟小 说中各人所写的诗词时,心目之中先已存有每人的“声调口气”,潇湘子稿”绝不同于“蘅 芜之体 ,而且在赋予人物某些特点时,还考虑到他的为人行事以及与身世经历之间的 联系。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 ,不但是咏白海棠的佳句,而且完全符合她为人寡语 罕言、安分从时,喜欢素朴淡雅、洁净无华,遇到旁人会见怪的事情,她能浑然不觉, 因而博得贾府上下夸赞的个性特点。湘云的“也宜墙角也宜盆 , 当然是赞好花处处 相宜,但也借此道出了她对自幼在绮罗丛中受到娇养,如今却来投靠贾府、寄人篱下的 环境改变,倒满不在乎的那种“阔大宽宏的气量风度。黛玉的诗也“不脱落自己, 被评为压卷之作的咏菊诗说:“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这样幽怨寂 寞的心声,自非出自黛玉笔下不可。作者让史湘云的咏白海棠诗“压倒群芳 ,让 林黛玉在菊花诗诸咏中夺魁,让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被众人推为“绝唱一。 以吟咏者的某种气质、生活态度与所咏之物的特性或咏某物最相宜的诗风相暗合,这是 按头制帽、诗如其人的典型表现。 曹雪芹把“追踪蹑迹”地忠实模写生活作为自己写小说的美学理想,因而,小说 中常常可以读到一些就诗本身看写得很不象样、但从模拟对象来说,却是非常成功的诗。 比如迎春,作者写她缺乏才情,不大会做诗,所以,猜诗谜也猜不对,行酒令一开口就 错了韵。她奉元春之命所题的匾额叫“旷性怡情 ,匾额之名正是这位儒小姐对诸事得 失都不计较、听之任之的生活态度的自然流露。在香菱学诗的情节中,作者揣摹初学者 习作中易犯的通病,仿效他们的笔调,把他们在实践中不同阶段的成绩都一一真实地再 现出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贾芸所写的书信、贾环所制的谜语、薛蟠所 说的酒令,都无不切合个人的身份、才情修养。 古人云: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创造了诗如其人的典范。 黛玉的任情率性、宝钗的理性圆融、探春的干练风度、湘云的天真烂漫在诗中都有淋漓 尽致的体现。 2 3 馘言式,暗含人物命运 谶言文化作为我国历史长河中流传久远的一种神秘文化现象,在红楼梦中与古 典长篇小说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容量和深层底蕴。红楼梦中 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其他小说的诗词所没有的,即以人物的诗词 6 第2 章从宏观角度看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 来预示其自身的命运,构成了红楼梦的“诗谶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以诗为谶,看 似脱口而出,出于无心,但却预卜了未来的命运,可谓不幸言中,这可以说是红楼 梦中大多数诗词的一大特点。 太虚幻境中的十二钗图册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是人物命运的预示,预示 了红楼梦全部情节的发展趋势和人物不可抗拒的命运主宰。除了这些比较明显的带 有预言性质的诗歌外,作品中人物写下的诗词,不管是咏物、怀古、赏花、制谜,也大 都切合各自的身世,在表现当时的具体情景的同时,也常常是“诗谶式”的,暗示了人物 的未来。如元春的爆竹谜“回首相看已成灰”,惜春的佛前海灯谜“不听菱歌听佛经”等, 都是各人命运的明显自白。 小说中,诗歌里的谶语在主人公林黛玉身上用得最多,她写的许多诗词,甚至席上 行令时抽到的花名签,都可以找出一些诗句来作为她后来悲剧命运的写照。 首先,她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葬花吟就是“诗谶”。与曹雪芹同时、读过 其红楼梦钞本的明义,在他的题红楼梦诗中就说;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疴续红丝? 所谓“似谶成真 ,就是说葬花吟无意之中预先道出了黛玉自己将来的悲剧结局。 再如她的桃花行,写的是“泪干春尽花憔悴情景。既然葬花吟“似谶 , 薄命桃花当然也是她不幸夭亡命运的象征。这一点,可以从脂评中得到证实。戚本此回 回前有评诗说: 空将佛事图相报,已触飘风散艳花。 一片精神传好句,题成谶语任吁嗟。 其他如吟咏白海棠、菊花、柳絮、五美诸作,以及中秋夜与湘云的即景联句等等, 也都在隐约之间通过某一二句诗,巧妙地寄寓她的未来。如联句中“寒塘渡鹤影( 湘云) , 冷月葬花魂( 黛玉) ”一联,就可以看作是吟咏者后来各自遭遇的诗意画。甚至席上行令掣 签时,黛玉所掣到的芙蓉花签,上刻“莫怨东风当自嗟”,也是暗示黛玉泪尽而逝的性质 和她在这个悲剧中所达到的精神境界的借用语。 曹雪芹借用谶言的手法,利用诗词隐语的特点,融合了写意、象征、抒情等技巧, 使每个人物口中或笔下的咏物诗词既是个人遭际的抒发,寄托了身世的慨叹,又隐含 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着对自己的命运前途的预感,从而与人物刻画结合得如此贴切自然,成为人物性格描 写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在以前的小说创作中从未有过的独特的创造。 2 4 强烈的女性意识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顶峰,被誊为 “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一。它是一轴浓缩时代风貌的历史画卷,是一曲对纯洁女儿世界 的赞歌,充满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与以往的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诸如三国演 义、水浒等把贤臣良相,豪杰壮士,大忠大奸作为写作中心不同, 红楼梦是 把千百年来受压迫受迫害的女儿作为自己描写讴歌的对象,作者在开篇第一回就开宗明 义的说道“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 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 如何之日也! 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祷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 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 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 其泯灭也。一作者借贾宝玉之口进一步阐明了他的女儿观,在第二回:“他说,女儿 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一同回又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 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的呢。 过去都重男轻女,他偏 要倒过来说重女轻男,在十八世纪的封建统治阶级里有人说这样的话,确实是石破天惊 之笔了。 曹雪芹关于红楼梦的创作用意,着眼于一种女性的立场和价值标准。而女性主 义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平等的两性关系。当女性主义观点指向社会时,人的性别再也不 能作为社会不平等的因素。作者曹雪芹认识到了不平等的两性关系,跳出了封建的道德 评价和男性以自我中心的、以女性为玩物的传统观念的框子,赞美女性,关爱女性,怜惜 其悲惨命运,沉痛的哀悼她们的不幸。曹雪芹把自己的书斋定为“悼红轩 ,在内创作红 楼梦,为“千红窟( 哭) 一,与“万艳同杯( 悲) ,为他心目中的异样女子写书昭传。 在书中为数众多的诗词曲赋中,第五回的十二钗判词和曲子为女性鸣不平的意识表现的 更加明显,它们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文学特征,从不同侧面叙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制度 下的遭遇,揭露了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与迫害。这其中包括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妻妾制 度、夫权以及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守节制度等等。 8 第3 章从红楼梦诗词曲赋独特性视角比较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本的英译 第3 章从红楼梦诗词曲赋独特性视角比较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 本的英译 3 1 是否反映情节发展 前八十回中的诗词曲赋等韵文自然地熔化在小说的人物、情节、主旨之中,贯穿在 全书庞大复杂的艺术结构中,与叙事的散文完美地结合在起,成为全书结构的粘合剂与 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命运发展变化的推进器。那么反观两个英译本的译文是否达到了和 原文同样的艺术效果呢? 下面拟通过翻译实例来进行对比与分析: 例一:嘲甄士隐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撕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 第一回) 霍译:f o n dm a l l y o l 】rp 锄p 盯司出1 dt 0c h 商s hs 扣 n a t c a l 们p - 哲硒s 砌c hs b i 麟o nm e l t i n gs n o w ! b e w 躺t h el l i g l l 鼬o f m ef i f i 嘲ld a y , a l l i 芏l s m d 砖觚d l i r e s h a l l p a s s a w a y ( d 删dh 鲫儿懿,1 9 7 3 :v 0 1 i5 6 ) 杨译:f 0 0 l ,t 0c a r cf o r t b j st e n d e r m l d : a n i m a g e 洫t l i e m i n o r ,s n o w m e i t i n ga w a y b 唧a r ew h a tw i l l 旬l l o wt l l el a l l t e mf e a s t , 1 1 h e 啪i s l l i n g l i l 【e s m o k e 毗【锄t h e f i r c b u r n s0 u t a l l gh s i e n - 如,1 9 7 8 :v 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