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 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10 年 6 月 7 日 签字日期: 2010 年 6 月 7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目目 录录 a abstractbstract . 3 3 绪绪 论论 . 5 5 第一章第一章 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来源和哲学基础 . 9 9 第一节第一节 思想来源思想来源 . 9 第二节第二节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10 第二章第二章 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13 第一节第一节 审美方法:同情交感与直透审美方法:同情交感与直透 . 13 第二节第二节 挈幻归真的艺术神思挈幻归真的艺术神思 . 15 第三节第三节 审美意象的物化传达审美意象的物化传达 . 18 第四节第四节 生香活意的艺术意境生香活意的艺术意境 . 20 第五节第五节 艺术分类及审美把握艺术分类及审美把握 . 23 第六节第六节 “人生艺术化”美育思想“人生艺术化”美育思想 . 25 第三章第三章 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形象表现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形象表现 . 2828 第一节第一节 诗歌创作诗歌创作概观概观 . 28 第二节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诗歌创作的审美审美特色特色 . 29 第四章第四章 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特点和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意义 . 3434 第一节第一节 特点特点 . 34 第二节第二节 意义意义 . 39 结结 语语 . 4141 注注 释释 . 424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 4545 后后 记记 4747 攻读硕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士学位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84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方东美是一位学贯中西、自成体系、成绩卓然的大家。但 从现代文艺美学视野看, 现代新儒学代表方东美其实有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 只是至今 没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全面阐释其哲学思想的专著论文不少,专门论述 其文艺美学特色的却寥寥可数。本文力图系统梳理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以填补对其文艺 美学思想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丰富当代文艺美学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对重建我们 民族特色的文艺美学话语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方东美的文艺美学思想是建立在生命哲学基础之上的,无论对文艺现象所持的态 度还是对文艺进行审美的过程中,他都非常重视生命情感与人生体验。他认为艺术创 造就是美的创造,而美的本质在于充满活力的生命创造,故一切艺术都是从体贴生命 的伟大之处得来的。在治学过程中,他始终以弘扬中华文化和艺术精神为学术主旨, 主张“为人生而艺术”。 本文旨在从四个方面对方东美的文艺美学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绪论总括研究现状、研 究价值、研究方法及整体特征。正文第一部分介绍思想来源及哲学基础,为进一步的探讨 作一个前提交代和铺垫。第二部分就文艺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探讨,重点阐述艺术 创造的审美特征。第三部分具体分析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形象化表 现。第四部分是对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全面评价。有比较认识才更深刻,把方东美 与同时代的文艺美学家宗白华、徐复观做比较,更能突出他的文艺美学特色。 总的来说,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有宏观把握、高屋建瓴的整体性思维特点,观点独 特、自成体系,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对新兴艺术门类的重视不够,夸大美育的社会 改造功能等。但瑕不掩瑜,方东美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眼界,在具体的艺术实践和 艺术审美观中大胆整合中西固有理论并加以改进,为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树 立了榜样。他始终站在中国传统学术的立场上,捍卫民族艺术精神,博采众长又融会贯 通,对我们民族“失语”的今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他的美育思想“人生艺术化” 反映在当下,就是艺术与生活结合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方东美;文艺美学;形象表现;特点意义 分类号:i0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fang dongmei is a great master who has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both wester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ets up a system of his own and achieves outstanding accomplish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art aesthetics, fang dongmei, the representative of neo-confucianism, has harbored abundant ideas of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 however, it is not able to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far and wide. so far, the monograph thesis expounding hi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re not few , but those discussing his features in studying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s are countable. this paper aims to achieve a systematic carding of fang dongmeis thoughts on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 to fill in the deficiency of the study in his art aesthetic ideology and enrich the present studying patterns of modern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s. especially, it has dramatic significance in restoring the the literature and art with chinese features and the system of aesthetic utterance. the art aesthetic ideology of fang dongmei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life, he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of life in both his attitude towards art and in his appreciation of art. he maintains that the creation of art is the creation of beauty and the essence of beauty lies in the vital creation of life. therefore,all art derives from the greatness of caring for life . in his academic pursuit, he takes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artistic spirit as learning gist all the time and advocates “art for life”.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systematically the art aesthetic ideology of fang dongmei from four aspect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current studying situation , the value of studying ,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n the whole. part i explains the source of his thoughts and the philosophy basis , being the premiss and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part ii concentrates on the content of fang dongmeis art aesthetic ideology and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esthetics of art creation. part iii analyses the visualization of fang dongmeis art aesthetic ideology in his creation of poems. part iv is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fang dongmeis art aesthetic ideology. the ideas make more sense in comparison. by comparing fang dongmei with his contemporaries like the aesthetician zong baihua , xu fuguan, this paper str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art aesthetic ideology. on the whole,fangs art aesthetic ideology has the features of macroscopic view and i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strategically situated the viewpoint is unique , with a system of his own. it also has defect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recognization of the new art categories and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reform function of the society. but after all defects can not belittle virtues, fang dong mei has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made bold conformity and improvements in specific practices of art and the art aesthetics and set a model for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aesthetics. he always stands in the pos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ademic research, defends the national art spirit and draws on the essence of all school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language deviation “of our nation. his thoughts on “art purifying of life” ,can be considered as something of aesthetic significance in combination of art and life. key words; fang dongmei ; art aesthetic ideology ; visualized expression ;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classification number; i0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绪绪 论论 方东美是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金陵大学毕业后留美三年专攻西方哲学, 25 岁获得博士学位回国教书。在 50 年的教学生涯中,方东美不断充实扩展着他的哲学 思想和哲学体系。他吸纳中国古代的生命哲学传统,又揉合现代西方柏格森、怀特海 等哲学思想,并以儒家的易经哲学一以贯通,创造了一个理论圆融、别具一格的 生命哲学系统。 哲学大家方东美,同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撰有坚白精舍诗集,存 诗一千余首,因此享有“一代诗哲”之美誉。他自幼学习中国经典,受到严格的文章 学与艺术思维训练,又经过系统的中西哲学教育,极富艺术才情和生命情调。我们发 现,在他的哲学论述及诗文创作中蕴含了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如果从当代学术范例 来看,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文艺美学家。虽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大陆学 者对方东美的了解逐步增多,2008 年还于安徽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方东美研究所”, 对他的研究大有呈显学之势,但是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力求系统论述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解析其合理性、局限性和启 示性。绪论部分我们首先要解释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等基本内涵,然 后才能进一步梳理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并根据其文艺美学思 想的总体特征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 关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我赞成曾繁仁先生的综合交叉性新兴学科的说法。 “目 前有文艺美学是美学的分支学科,是美学与文艺学的中介学科,是艺术哲学,是美学 文艺学与艺术学之边缘学科,是美学学科的一个理论问题等多种界定,大约有七八种 之多。当然也有的学者完全否定文艺美学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我们认为, 文艺美学学科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它既不是美学与文艺学的 分支,也不是两者之间的中介,更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哲学,而是既同文艺学、美学、 艺术学密切相关,但又同它们有着质的区别的新兴学科。” 【1】 文艺美学学科之所以能够成立,关键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认定学科成 立的学者普遍认同文艺美学主要研究文学和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但在具体研 究对象着眼点和侧重点上又见仁见智,“有的将其仍然归结为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研究;有的从分析审美活动着手,剖析其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的着重探索文艺主 客体具体关系的存在方式,双重主客体的组合;有的从人类学这个视角考察和揭示文 艺的审美性质和审美规律;有的从文艺本质入手,着重论证文艺的结构之再理解-表 现-媒介场三个层次,等等。” 【2】这些观点各有合理之处。在文艺美学具体研究对 象这个问题上,我仍赞成曾繁仁先生的观点。西方 20 世纪以来主要美学流派都以审美 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传统也特别重视艺术经验的总结,因此,把 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比较恰当的。既符合世界美学转型的研究趋 势,又体现了中国本土理论特色。我们认为,“文艺美学是将美学与诗学(文艺学) 统一到人的诗思根基和人的感性审美生成上,透过艺术的创造、作品、阐释这一活动 系统去看人自身审美体验的深拓和心灵境界的超越。” 【3】 二、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状 学界从方东美的生命本体论着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哲学研究,而对其文艺美学 思想还只是进行了零散而粗略的探讨,还没有一部专论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专著或 是一篇博士、硕士论文诞生。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方东美”为篇名检索, 1911 年-2010 年 5 月,共有 94 篇相关论文,其中涉及文艺、美学思想的仅有 18 篇。 新世纪尤其是近 5 年以来,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才慢慢得到重视,如著作类方东美思 想研究有一章专写其美学思想的美学神韵;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 新儒家重点提到其生命美学观点。另外,除了个别期刊论文,李春娟的博士论文方 东美生命美学研究和刘冠青的硕士论文方东美生命美学初探也集中研究了其生 命美学思想。但是美学不等同于文艺美学。即使是整体把握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 (吴锋硕士论文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文化诗学思想(侯敏博士论文 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研究)、艺术精神(孙琪硕士论文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 国艺术精神”)的文章,其中有关方东美之处虽读后获益匪浅,但受篇幅限制,内 容不够系统深入,还有需要补充和探讨的地方。 (二)研究价值 一是填补对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的不足。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对方东美文艺、 美学思想研究的成果不多,而且涉及艺术的往往局限于艺术理想,涉及美学的往往囿 于生命美学,真正从文艺美学的角度进行系统专门论述的还没有。吴锋在现代新儒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主要以专章的形式集中阐释了方东美对生命美学的弘扬,应该 说他对于“文艺美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二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现代新儒学整个思想流派的文艺美学思想的特点及发展脉 络。方东美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徐复观是公认的提出“中 国艺术精神”的第一人,但实际这个精神早在方东美就已酝酿萌芽;方东美和同学宗 白华,幼时都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后来因所学西方哲学流派的影响和理解的分歧, 在思维方式、治学趣味等方面有所差异,他们的文学艺术审美观念相互影响又相互区 别。 三是可以丰富当代文艺美学的研究思路,特别是对重建我们民族特色的文艺、美 学话语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东美整合了中西文艺美学理论的丰富资源,博采众 长又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站在中国传统学术的立场上,捍卫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对 我们民族“失语”的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谭好哲先生曾深感中国文艺学、 美学不够民族化, 缺乏本土性, “总体上是外向的引进和模仿多于自我的建构和创新” , 文艺美学的出现得到了他极大的肯定。“自上世纪初叶开始,中国美学和文艺学在其 现代性追求的同时,也一直把民族化作为自己的目标诉求。可以说,文艺美学的产生 为这一目标诉求提供了契机。”对文艺美学的前景展望方面,他更是乐观看待,“文 艺美学则纯然是由中国学者命名的一个新兴文艺研究学科,通过努力,将该学科的研 究成果推向世界,在世界美学、文艺学研究的大格局中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提升 和扩大中国文艺美学研究在现代世界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是有可能的。” 【4】 (三)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及研究方法 方东美的文艺美学思想是建立在生命哲学基础之上的,无论对文艺现象所持的态 度还是对文艺进行审美的过程中,他都非常重视生命情感与人生体验。他认为艺术创 造就是美的创造,而美的本质在于充满活力的生命创造,故一切艺术都是从体贴生命 的伟大之处得来的。因此,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文艺创造的审美特性方面。 而且,通过坚持不懈的诗歌创作,他有关艺术创作的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方东 美一直认为悟生妙境是中国艺术的智慧之处,中国艺术创造的精神以儒道两家最能代 表。因此,从艺术精神上来说,方东美是儒道兼宗的。虽然他也做了有关美的本质的 探索,但没有像西方那样展开思辨性的抽象思考,那也是他极力反对的逻辑论辩技巧。 所以,方东美许多文艺思想十分切合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传统,重视审美经验,多艺 术情感的体悟与生命意蕴的致思。“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理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出发点就既包含了审美和文艺的情感与生命体验的特点,同时又包含了它的由此在 走向存在之生命与历史之深意。” 【5】因此,在研究方东美的文艺美学思想时,我 们从艺术的审美经验出发,能更好地阐发方东美对艺术创作、实践及接受等审美特征 的把握和理解。总的来说,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有宏观把握的整体性思维特点,观点独 特、自成体系,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如对新兴艺术门类的重视不够等。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充分占有方东美原著方东美全集,然后利用比较的、 现象学的和历史文化的方法等理论工具,对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作详细解读。本文旨在从 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主要内容、形象表现、特点意义四个方面展开探 讨,以现代文艺美学学科的视野去观照他的哲学论述和诗歌作品,既不勉强套用现代 文艺美学的术语和概念,又使方东美的文艺美学思想能比较系统全面地显现出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第一章第一章 方东美文艺美学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来源和哲学基础 方东美思想渊源不像多数思想家那样清晰可辨、主线分明,而是博采众长,旁通统 贯,胡治洪在近20年我国大陆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提出我国大陆学者对 方东美研究的成果不多。在第一部方东美研究专著方东美思想研究里,著者蒋国 保、余秉颐等在判定方氏思想属性的问题上竟感到为难:“当我们准备对方东美思想 作评价时,却突然感到这十分棘手,不知依据何种标准评价。” 这种困难,首先体现 在方东美的学术精神是开放的:一方面,他积极参与国际哲学交流。早在1920年,就 曾代表金陵大学生社团“中国哲学会”为杜威在南京的演讲致欢迎辞。在国外的东西 方哲学会议上他以流畅的英文、诗意的语言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帮助西方哲学家了 解中国哲学的独创与伟大。另一方面,他又努力在中西哲学碰撞中得到博大精深的妙 悟,他对于儒道两家的理解、大乘佛学的梳理以及西方哲学的判定,都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而且,他对西方哲学史上一些不受重视的哲学家的观点,也给予了关注和引用。 方东美的学术宗旨是:要将中国的儒、释、道传统,以及更广泛的中国、印度、古希 腊、近代欧洲的文化资源梳理统会,融化为一种“广大和谐”的生命的学问。 【6】 第一节第一节 思想来源思想来源 同其他现代新儒家一样,在“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反传统的浪潮中,方东 美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援西学入儒”,以儒学为工具,贯穿其他各派思想精 华,对古代文化进行新的阐释,致力于现代转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他思想中极 为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他的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自然首先也就是 中国传统的文艺美学思想。早在童年方东美即酷嗜庄子典籍,庄子的诗意境界深深影 响了方东美以后的致思路径,桐城古文的训练为他日后华美诗意的著述风格打下了坚 实基础,丰厚的国学根基更是让他取材引证信手拈来。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一向重视艺 术审美经验的概括和提炼。方东美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文艺美学资源,如神思、传神、 气韵、意境等审美范畴的为他所用;杜甫诗、镜花缘、司空图诗品等古典诗 歌、文艺名著的引用信手拈来;对华严经等佛教经典理解独到且十分透彻。沈清 松说道:“方东美先生哲学之发端,是在艺术经验的自由与逍遥中,体验创造生命之流 行。艺术之体验即其哲学生命诞生时之原始经验。” 【7】方东美探讨哲学的前提是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艺术的创造欣赏中,觉察创作之理,彰显美感之情,体悟宇宙与人生这个和谐圆融的情 理集团。 现代新儒学是在 “西学东渐” 的背景下兴起的, 方东美虽然坚定地立足于中国传统, 但并不排斥西方文化,甚至一度“兴趣却在西方哲学”。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尼采,再到康德、黑格尔,直至现代怀特海、海德格尔、维 特根斯坦、胡塞尔、桑塔雅那,他所引用或评论的哲学家,数量惊人,统贯整个西方 哲学史。其中西方艺术哲学对他影响深远,黑格尔、康德等哲学思路缜密,系统完整, 方东美力图修正康德等不足,创建一个更为情理圆融的哲学体系。他把康德自然界、 艺术界、道德界扩而改之,勾勒出一幅双回向的宝塔型人生理想建筑图:物质境界、 生命境界、心灵境界、艺术境界、道德境界、宗教境界,塔顶之上还有无穷神奇奥妙 的境界。他还遵循德国现象学派如谢乐、叶伟特、海德格尔等人的常用术语上界、周 遭界、进入界、共同界,杜撰了直透界、下界、隐秘界、空无界、当前界几个名词。 可见他并不是生搬硬套西方艺术哲学理论,而是融入个人理解,自成体系。 第二节第二节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在治学过程中,方东美始终以弘扬中华文化和艺术精神为学术主旨,主张“为人 生而艺术”。但他有关艺术审美的观念是在架构他的哲学体系时提及的,因此他的文 艺美学思想是他整个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基本一致性 原则,我们要研究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就不能绕开他的哲学立论基础。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方东美是同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家有同样重要地 位和影响力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饮誉海内外。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主任查理摩尔教授 曾认为方东美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8】;日本著名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先生也 称赞方东美的哲学著述“冠绝一时,允称独步”。 【9】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方东美改变 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引起了西方学界对中国哲学的重视。 方东美最主要的哲学贡献就是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生命本体论哲学,与其他现代新 儒家确立的“理本体”、“心本体”等既联系又区别,共同构成现代新儒学派系理论。 方东美得以创立“生命本体论”与他的求学经历关系密切,他深受柏格森、怀特 海等人的西方生命哲学影响。早在 1920 年,他就在少年世界月刊上发表了柏格 森生之哲学和唯实主义生之哲学两篇论文。后来他赴美留学,在威斯康辛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攻读硕士学位,其学位论文也是柏格森生命哲学评述。方东美早年主要致力于西 方哲学的研究,他大胆学习、借鉴并加以改造,因此从他的学术思想不难看出,有自 觉吸收西方哲学思想的痕迹。“生生哲学”融合尼采、柏格森、怀特海哲学理论,吸 纳康德、黑格尔哲学思维,思路开阔,自成一家。 方东美在吸收西方生命哲学的同时,更多地是向内转向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生命哲 学。方东美能够确立其哲学本体论最根本的离不开他对中国传统哲学深厚而独到的理 解。他最推崇原始儒家的易学,但又兼收并蓄其他各家哲学精华为他所用,力图改造 出不同于宋儒“伪道统”的新儒学。他认为传统哲学不外乎是一套生命生成与流衍的 哲学,因此,他将中国哲学归结为生生之学。方东美始终能以开放的胸襟看待中国传 统的思想流派,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 统,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其弟子成中英认为,方东美的哲学“以易经 为基,以儒家为体,以道家为用,以西方哲学为法” 【10】方东美在总结自己的学养时说到: “我的哲学品格,是从儒家传统中陶冶;我的哲学气魄,是在道家精神中酝酿;我的 哲学智慧,是从大乘佛学中领略;我的哲学方法,是从西方哲学中提炼。” 【11】 本体论决定方法论。方东美试图用西方怀特海的“机体主义”一词来说明中国哲 学一以贯通的精神。怀特海在其著作科学与近代世界中首次提出“机体主义”, 在代表作过程与实在中又进一步加以解释。“机体主义”的主要观点为:自然是 由各种内在相关的活的存在构成,万物合生,各有内在价值,在这个活生生的宇宙中 只有创造性才是终极实在。显而易见,怀特海的思想确实与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非常 接近。方东美正是看到了这种相似性,才将“机体主义”一词借用过来。“中国哲学, 不管其内容属于哪一类、哪一派,总是要说明宇宙,乃至于说明人生,是一个旁通统 贯的整体。” 【12】 “中国的形上学可以称之为机体形上学,注重机体的统一、思想的博 大精深的各方面,而中间还求其会通、求其综合。” 【13】“是故中国哲学精神之颂扬, 恒以重重统贯之整体为中心,可藉机体主义而阐明之。” 【14】在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 与个人、从历史透视看阳明哲学精义和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中方东美 都对“机体主义”作过解释。华严宗遵循机体主义哲学,以普遍的“理”统摄整个世 界、融汇多元关系,所以华严哲学也被方东美提到专门论述的高度。这种生命有机统 一的哲学观点强调打破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思维,以和谐统一的生态观点看待主体与 客体的关系,可以称为“广大和谐的哲学”。这也是方东美一系列文艺美学观点形成 的哲学根基,概括地讲,艺术世界是主体精神与客观实践的有机融合,是人参赞宇宙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的创化历程。“在方东美看来,宇宙人生原为一体,所以要取消西方文化那种主客二 元对立的思想方法,以情理圆融的有机整体观为中国人的生命智慧,视世界万物流露 生机、具有人格,尽显生命广大悉备的和谐之美。” 【15】 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除了生命哲学根基之外,还有人生哲学、比较哲学等哲学基 础。在生命本体论里,方东美充分肯定了人在观照宇宙的同时不断创造和自我完善对 宇宙的推动作用,认识到精神对物质的点化提升作用,着眼点始终落在“人”身上。 因此,他不像柏拉图那样排斥文艺、驱赶诗人,相反,他呼唤艺术,赞美诗人、文学 家、艺术家。方东美认为艺术境界是完整人格的必经阶段,人文教化有助于心灵提升 和人格塑造,而中国文化艺术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妙契人文主义,因此艺术在他人生 理想境界宝塔蓝图的层级构成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最根本的源于他对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浑为一体、毫无隔绝的关系的理解。方东美学习西方哲学的过程中,自 觉将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范畴等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并应用比较的 方法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哲学,特别是从不同侧面强调中西哲学差异。他从中西比 较哲学的角度,旷观中国文化里的人与自然。他从体、相、用三种形式上对古希腊、 欧洲、中国的哲学共命慧进行了区分,进而总结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生命精神代 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第二章第二章 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哲学家方东美不仅哲学思维严密,还能以优美典雅的文字阐述哲学问题,使人置 身诗意化境。他的身上有着浓厚的艺术家的气质,仅诗歌创作就多达千余首。他博采 众长构建知识体系,却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无比热爱。这一切无不源于他对生命和艺术 关系的深刻理解。“一切艺术文化都是从体贴生命之伟大处得来的。” 【16】方东美对生 命意蕴的把握是从三个层面展开的:宇宙间的生命本体、创造主体(人)的生命情调、 生命创进过程中精神人格的提升,即人生境界。他主张“依生命之表现,以括艺术之 理法。” 【17】对生命和艺术关系的独特理解艺术与生命相依相存,深深影响着他的 文艺美学观。 第一节第一节 审美方法:同情交感与直透审美方法:同情交感与直透 方东美“同情交感”是方东美在论述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方氏语汇。他这样总结中 国哲学智慧的特点:“中国慧体为一种充量和谐,交响和谐。慧相为尔我相待,彼是 相因,两极相应,内外相孚。慧用为创建各种文化价值之标准,所谓同情交感之中道。” 【18】在论及中国人的智慧时,他说“中国文化可称妙性文化,贵在挈幻归真,人与 自然彼是相因,流衍互润,蔚成同情交感的中道,只有这大方无隅大道不滞之中,始 能淋漓宣畅生命的灿溢精神。” 【19】 到底何谓“同情交感”?要真正弄清它的内涵,首先必须了解方东美的宇宙观。早 在中国人生哲学的公开演讲中,他就从三个层面对中国的宇宙观进行了探讨,后 来虽有修改,但主要观点没有太大的变更:一、宇宙是个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可谓 “万物有生论”。二、宇宙是一种冲虚中和的系统,形质有限,功用无穷。三、宇宙 充满了道德性和艺术性,是一个价值领域。他还进一步指出,要想真正了解这些特色, 还需透过一系列原理:一、生之理;二、爱之理;三、化育之理;四、原始统会之理; 五、中和之理;六、旁通之理。简言之,宇宙是精神与物质浩然同流的生命境界,时 时发育创造,处处流动贯通;随着生命普遍流衍的创进,一切至善至美的价值理想在 宇宙中均可以充分实现。方东美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有高度的伦理文化和伟大的艺 术成就,与中国人的宇宙论是息息相关的。“永恒的自然界充满生香活意,大化流行, 处处都在宣畅一种活跃创造的盎然生意,就是因为这种宇宙充满机趣,所以才促使中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国人奋起效法,生生不息,创造出种种伟大的成就。” 【20】正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天人 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亲和无间,自然向人类展示其神奇奥妙,以生 生不息的大化元气贯注人间,而人类则对自然界报以欣赏、同情与感应,并据以展露 相同的创造机趣,开创雄浑奇伟的艺术气象。 “同情交感”是一种观察体物的方式,它包含两方面内容:同情和感应。方东美 非常重视同情交感作为审美方法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创造活动源自同情仁爱,因 此其人文教化足以产生理性秩序。” 【21】“文艺家触物以起情,索物以讬情,叙物以言 情。” 【22】艺术创造起于同情的蕴发。创造主体与客观对象是异质同构的存在,都是充 满勃勃生机的生命境域。作为创造主体的人有意识地积极向客体靠拢,以我观物,以 物观我,相互感应,拉近物我距离直至消融,达到主客契合无间、物我不分。跟刘勰在 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的 “目既往还,心亦吐纳”颇有几分相似。创造主体的自我审 美情感与客观对象的内在生命韵律产生共鸣,共享和谐的生命节奏,这就是“同情交 感”。 “同情交感”显然情感占主导地位,但人毕竟是理性思维的动物,所有的情感自 始至终无不渗透着理性光辉的制约,不偏不倚,有驰有收,依理依道,相应相和,方 能形成交互感应之中道。“情感牵连感性而成自然的灵魂,情感注入悟性而为合理的 灵魂,情感洽化理性而起空灵的幻想。” 【23】“人类发扬恢宏广大的理性,陶醉于丰富 热烈的情感生活,便能吐纳幻想的灵芬以点化现实,而创造艺术世界。” 【24】虽然方东 美没有明确提出艺术创造中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但他已经注意到情理一致性原则,情 依理,理制情。同情交感是情理圆融、情感适度时的物我和谐两相应的状态。 在审美观照方式上,除了上文提到的“同情交感” ,方东美还杜撰了“直透”一词。 人类“审美的主要意向都是要直透宇宙中创造的生命,而与之合流同化。 ” 【25】 方东美重视人的直觉在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作用。他所感兴趣的庄子美学、佛学、西方 艺术哲学都很重视直觉的作用。在治学初期,他甚至直接借用西方直觉主义术语“直觉” 或“直观”。 “诗人情蕴丰富,好用欣赏的直觉,形容众妙,以彰其美。只由文学家 本身,运用直觉,亲加体验,如能形容尽致。 ” 【26】但直觉主义强调非理性、无意识、反道 德的纯粹感知,后来他意识到直觉主义这些极端片面的唯心主义观点有悖于艺术审美规 律,仅简单挪用不足以完全表达他所提倡的体察感物方式。他认为艺术思维并不排斥理性 的参与,后来就主要以“直透”来说明观物时的那种既感性直观又理性把握的妙不可言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感觉。方东美反复强调要有坐飞机的高度和气魄, “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 ,并说这种审美 的“直透”是“产生一个总透视法,透视其他许多相对的透视境界。 ” 【27】 “透”比感觉、观察更深一层。 “直透”是在同情交感的基础上,有穿透事物表象领 悟生命真谛、洞察一切的含义。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以同情的态度去感性地直觉和直 观审美对象,同时又要渗透理智把握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源和本质。方东美曾明确指出,人 类是靠理智活动来认识世界,通过三个步骤亲缘、疏缘、理会来具体进行。亲缘是运用五 官感应此时此地的事物迹象,限于感觉经验。疏缘则借重符号,在时空上将亲缘所得的印 象推广延伸,化片段的实相或空灵的虚相为全物,限于知觉经验。这两种认识活动虽能感 知事物的形象,却不能周知宇宙全体。而理会,即是运用概念的分析,剖析万事万物,举 此类彼,钩运万物,和合会通。理会,不拘泥于具体的个别的物象,故能执一以御万。 【28】 “直透”要在感觉亲缘和知觉疏缘的基础上,融入理会透视,由众多个别事象的认识转而 洞悉宇宙全体。 “透” ,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几何法,源于中西方观物取象方式的根本不同。西方 人喜欢找准一个固定点,由固定角度做焦点透视,他的视线容易被线条、体积、比例所困, 得到的美感自然逊色不少。中国人深受周易 “设卦观象”之法影响,仰观俯察,移远 就近,顾盼自得,视整个宇宙为一个活泼泼的生命流动的世界。 “若要原天地之美,则直 透之道,也就在协和宇宙,参赞化育,深体天人合一之道,相与浃而俱化,以显露同样的 创意,宣泄同样的生香活意。 ” 【29】 “透” ,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把宇宙与人生看成是一个 紧密联系的整体, 在这样一种审美态度下, 美是经感性接触和整体思辨之后经顿悟得到的, 更容易进入到境界意蕴的层面。 为了达到理想的人生艺术化高度, 审美主体必须超越现实, 以非功利的眼光从远处、高处审视人生,过滤掉自身的苦楚、精神的困惑及一切琐碎的生 活现象,拉开主体与现实的距离,主体才能获得观察角度的自由,进入诗意栖居的意境层 面。 “直透”更能把握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那种“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 如答”的和谐与同一。 第二节第二节 挈幻归真的艺术神思挈幻归真的艺术神思 在方东美看来,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造, 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畅创意,凡是中国的艺术品,不论何种形式,都是充分的表现这种盎然 生意,这也正是中国所有艺术形式的基本原理。 【30】所谓美,归根到底是生命活力的表现, 是富有创意的生命精神的流动。 “生命的本性就是要不断地创造奔进,直指完美。 ” 【31】自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课件结尾
- 医生素质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详尽介绍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沟通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诚信演讲面试题目及答案
- 材料质检面试题目及答案
- 澳航面试题目及答案
- 曼谷广告面试题及答案
- 检验员职业素养提升的建议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行业规范试题及答案
- 贵州贵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1年河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含答案)
- 【工程法规】王欣 教材精讲班课件 36-第6章-6.2-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一)
- 2024年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入围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期末完形填空试题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无答案)
- 2024中考语文备考重点难点复习:小说阅读(七大考点七种技巧)
- 保密工作 人人有责
- 2024-2030年中国捡石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夜场女孩合同协议书
- GA 2108-2023警鞋礼服男皮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