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热实验》PPT课件.ppt_第1页
《声光热实验》PPT课件.ppt_第2页
《声光热实验》PPT课件.ppt_第3页
《声光热实验》PPT课件.ppt_第4页
《声光热实验》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声、光、热实验,声、光、热实验,声、光、热实验,图2,图3,图1,声、光、热实验一、声现象1、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1所示。(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能,铃声很弱,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在图2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_3、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_,乒乓球由静止变运动,说明它_(选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边音叉在_.说明声音_.4(2013江苏盐城)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弹起,是,振动,可以在空气中传播,(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4所示,读数是cm,图4,(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答:(能/不能);理由:(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判断方法(4)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20.50,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将金属管悬挂,轻推使其摆动,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图5,二、光的反射1(2014年河南省)如图5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饭上,你的方法是:_。(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显示光路,不能,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三、平面镜成像1(2014龙东)如图6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6,(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处时,玻璃板后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像的位置,大小,不点燃,重合,虚,10,图7,2、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7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实验中发现B蜡烛怎么放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到镜子的距离,不能,虚,不变,玻璃板没有与水平台垂直放置,四、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2014苏州)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照相机,右,大,右,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2.(2013江西)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2)如图1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A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B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其中说法是正确的。(填序号),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B,【分析与论证】(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2)如图1所示,光屏应移至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3)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_(填“左”或“右”)观察。(4)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减小,B,左,反射,五、温度计的使用1、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写出来_。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e.取出温度计。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badcfe,六、固体熔化1、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0。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图10图11,物体受热不均匀,所以冰是_,蜡是_(填“晶体”,“非晶体”)(3)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C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晶体,非晶体,B,冰的温度保持不变蜡的温度升高,()由图象可知到分钟物质处在_状态。,(4)图11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利用图象分析说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冰在一分钟内温度升高了20,水在一分钟内温度升高了10,根据C=Q/mt有Q、m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所以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固液共存,2.(2013泰州)用如图21(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21(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21(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慢,用搅拌棒搅拌,状态,-4,(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变化”或“不变”),不变,七、水沸腾1、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3中A.B所示,则图中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B,A,(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数据;(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_,原因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17,98,不变,减少水的质量或者在烧杯上加盖子,八、比热容1、图14所示是“比较水和酒精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水和酒精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使用相同的烧杯,使物体均匀受热,加热时间,B,2.小红在探究物质某些属性的实验中,有如图7所示a、b、c三套完全相同装置,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2)实验中,a与c的加热时间相同,目的是为了_最后发现c图中的温度计示数较高,据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ab,ac,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吸热本领比煤油的大,defg图8,(3)小红同学继续做“观察液体沸腾”的实验,绘制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8(d)所示,其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煤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