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铁站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研究及数值模拟 张晓龙ZHANGXiao-long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焦作454003)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3,China) 摘要:基于对天津某地铁站基坑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在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并采用大型Plaxis软件对基坑开挖支护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laxis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基坑开挖中围护结构变化情况。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foundationpitmonitoringdataofasubwaystationinTianjin,thedeformationlawofretainingstructureintheprocessofexcavationisobtained.ThelargePlaxissoftwareisusedtosimulatetheexcavationsupport.Thesimulationresultsareparedwithmonitoringresults,theresultsshowthatPlaxissimulationresultscanreacttheexcavationdeformationsituationofretainingstructuretoacertainextent. 关键词:监测;围护结构;plaxis Keywords:monitor;retainingstructure;Plaxis :TU745.3:A:1006-4311(xx)25-0098-04 作者简介:张晓龙(1989-),男,河南濮阳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地下工程稳定性研究。 0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日益要求开发城市三维空间。目前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世界各大中城市得到开发应用,诸如地铁车站、地下停车场、地下街道、地下商场、地下医院等,其中,地铁车站的建设极大缓解了各大中城市地面交通压力,但随着基坑工程规模的扩大,开挖深度的加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岩土工程问题。其中基坑开挖的稳定性是一个突出问题,而围护结构的变形是影响基坑稳定性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围护结构变形规律是控制其变形的前提。李刚1根据上海地铁7号线杨高南路车站基坑的监测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刘新等2以黄土地区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基坑开挖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杨华伟等3以深圳地铁中心公园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例,讨论了基坑开挖监测方案,并结合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刘均红4以西安地铁某大型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开挖过程中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规律。 本文拟采用现场监测结合Plaxis模拟开挖支护的方式,来分析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并研究Plaxis软件模拟基坑变形的可行性。 1工程概况 1.1地质概况 车站范围内工程地质以杂填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等软土为主,含水量丰富。 该车站影响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34al)、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及第四系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 地表普遍分布人工填土层(Qml),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工程性质差。 第四系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岩性主要为软塑可塑状粉质粘土及中密状态粉土,工程性质尚可。 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由软塑流塑状粉质粘土、中密状态粉土组成,局部分布有流塑状态的淤泥质土,工程性质较差。 第四系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上部为沼泽相沉积层(Q41h),主要为软塑可塑状态粉质粘土,该层厚度较小,工程性质较差;下部为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1al),主要为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密实状态粉土,该层土土质较好。 1.2水文概况 施工区域内地下水可细分为:潜水、第一层承压水、第二层承压水。 潜水含水层:粉质粘土(4)层、粉土(4)2层、粉土(6)1t层、粉质粘土(6)1层、粉质粘土(6)4层、粉土(6)4t层。根据同一场区抽水试验报告可知;水位标高1.5691.630m。潜水水位一般年变幅在0.51.0m。 粉质粘土(7)层属不透水微透水层,可视为潜水含水层与其下承压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本含水层水平、垂直向渗透性差异较大,当局部地段夹有粉砂薄层时,其富水性、渗透性相应增大。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丰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年变化幅度约为0.51.0m。主要含水介质颗粒较细,水力坡度小,地下水径流十分缓慢。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人工开采和下渗补给下部承压水。 第一承压水:含水层为粉土(8)21层、粉土(9)2层、粉砂(9)21层。根据同一场区抽水试验报告可知;水头标高-1.854-1.941m。 粉质粘土(10)1层、粉质粘土(11)1层属不透水微透水层,可视为承压含水层相对隔水底板。本层地下水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系紧密,排泄以相对含水层中的径流形式为主,同时以渗透方式补给深层地下水。该层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小。 第二承压水:含水层为粉土(11)2层、粉砂(11)21层、粉土(11)3t层、粉土(11)4t层、粉土(11)5t层。根据同一场区抽水试验报告可知水头标高-2.803-2.911m。 1.3车站施工方案及工况 1.3.1施工方案 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2.5m,车站总长166m,标准段宽度约为44m,标准段基坑深度为16m,东西端头宽度约55m,盾构井处为17.86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及2组风亭,车站明挖顺作法施工。 维护体系:采用800mm厚,36m长地下连续墙; 支撑体系:标准段基坑采用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1.3.2标准段工况 工况1:开挖至1m深度,施做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工况2:开挖至7.5m深度,施做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工况3:开挖至12.5m深度,施做第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工况4:开挖至坑底标高16.00m处,施做底板。 2现场监测 2.1监测方案 2.1.1监测仪器 测斜仪、测斜管等。 2.1.2方法与步骤 每次测量时,将探头导轮对准与所测位移方向一致的槽口,缓缓放至管底,待探头与管内温度基本一致、显示仪读数稳定后开始测量; 一般以管口作为计程标志,按探头电缆上的刻度分划,均速提升,每隔一定距离(500mm或l000mm)进行仪表读数,并作纪录; 待探头提升至管口处,旋转180,再按上述方法测量一次,以消除测斜仪自身的误差。 2.1.3计算原理 使用活动式测斜仪采用带导轮的测斜探头,再将测斜管分成n个测段(如图1)。 每个测段的长度li(li=1000mm),在某一深度位置上所测得的两对导轮之间的倾角i,通过计算可得到这一区段的变位i,计算公式为: 某一深度的水平变位值i可通过区段变位?驻i的累计得出,即: 2.1.4数据处理与分析 量测后应绘制位移历时曲线,孔深位移曲线。当水平位移速率突然过分增大是一种报警信号,收到报警信号后,应立即对各种量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施工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并及时采取保证施工安全的对策。 2.1.5测斜监控标准 测斜监控标准如表1所示。 2.2监测结果分析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是基坑运行安全与否最直观、最可靠的体现,也是基坑监测中最重要指标之一;本节主要对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标准段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该车站基坑地连墙上共布设19个测斜孔,鉴于测斜孔的完整性及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等原因,拟选取基坑长边中点处ZQT-11孔为分析对象,来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 图2给出了ZQT-11孔在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测斜曲线,根据曲线图可以发现,工况1下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墙顶处,最大值为4.86mm,而沿深度增加方向水平位移不断减小,直至11m深度处趋近于0mm,说明小幅度的开挖对围护结构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工况2工况4变形曲线近似呈“)”形,在墙顶处水平位移均变化较小,这是由于第一道支撑限制了其变形,其次,工况2最大水平位移值为12.33mm,发生在5.5m深度处,工况3最大水平位移值为19.03mm,发生在9.5m深度处,工况4最大水平位移值为22.5mm30mm(监测控制值),发生在14m深度处,可以发现随着基坑的不断开挖,围护结构在不断向基坑内部移动,最大水平位移值在不断增加,所在位置也在不断向下移动;此外,在工况3和工况4测斜曲线上均出现明显的拐点,分别在7m和12m附近,这是因为支撑发挥了作用,限制了其的变形,导致此处水平位移变化幅度相对其他位置要明显小很多。故开挖结束后及时施做支撑,使其尽快发挥支撑作用,是控制围护结构水平变形的有效措施之一。 3数值模拟 3.1模型建立 本文拟用大型软件Plaxis模拟基坑开挖支护过程,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基坑开挖影响宽度约为开挖深度的3-4倍,影响深度约为开挖深度的2-4倍,为更细致的研究基坑变形规律,将适当增大土体模拟范围,故基坑开挖影响宽度取80m,影响深度取60m。本文采用2D分析方法,选取基坑长边中点处剖面为模拟对象,计算中考虑到基坑形状的对称性,以及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计算精度,取基坑宽度的一半进行分析,故模型宽取102m,深取60m,模拟采用摩尔-库伦模型,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将土体分为9层,土体材料采用详细勘察报告中物理力学参数表推荐数值,钢筋混凝土材料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选取。钢筋混凝土材料参数如表2所示,土体材料参数如表3所示。 3.2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经过模拟整个基坑开挖,将各工况下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作对比,绘出墙体水平位移曲线对比图(见图3),由曲线图可见,各工况下墙顶水平位移模拟值均小于监测值,但随深度增加,二者在某点相交,此后模拟值均大于监测值;另外,图中最大水平位移模拟值为26.59mm30mm,略大于现场监测最大值,但二者最大值所在位置较为接近;此外,由曲线对比图可知各工况下两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形状大体一致,说明Plaxis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基坑开挖中围护结构变化情况;最后,图中现场监测曲线呈现波浪形而模拟曲线比较平滑,这是因为现场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外界干扰因素,比如气温、降水、坑边堆积重载及监测误差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导致了监测数据变化不稳定;而数值模拟是在一种较理想条件下进行的,较少的考虑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得出的数据变化较稳定,曲线较平滑。 4结语 通过对天津某地铁站基坑具有代表性的测斜孔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了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并采用Plaxis大型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所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论如下: 基坑开挖导致围护结构不断向坑内移动,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最大水平位移不断增加,所在位置不断向下移动,总体呈“)”形;支撑的施做大大限制了围护结构向坑内移动,保证了基坑稳定性,故及时施做支撑是控制基坑变形的有效措施之一; 施工期间对基坑围护结构进行信息化施工监测并及时进行分析,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基坑施工及周边建筑物安全; 利用Plaxis按照该基坑开挖与支护顺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其模拟计算结果与信息化施工实际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所呈现的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形状大体一致,说明Plaxis模拟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水管网清洗及维护周期管理方案
- 水痘的防治教学课件
- 水电材料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走进数字影视技术观看经典影片并写作影评04课件
- 2025版建筑工程劳务大清包合同(辅材供应与施工监督)
- 2025版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合同小型工程本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穿戴产品全球代理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综合体联合开发合同
- 2025版店面租赁与品牌形象维护合同
- 2025版企事业单位车辆租赁与资产管理合同
- 艾梅乙检测结果解读培训课件
- ESD静电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全套资料
-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串讲
- 绿色工厂培训课件
- 制造业的网络安全培训
- 接触网工程图识图 六跨电分相绝缘锚段关节安装图的识图
- 工业厂房监理规划范本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PPT
- 花卉学 二年生花卉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管道工程隐蔽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