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癌性腹膜炎(PC)的影像诊断,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文荣张兰芳,内容提纲,PC定义及研究背景PC的检查手段PC的转移途径PC的影像学表现,重点介绍CT表现PC-CT诊断的影响因素PC的鉴别诊断PCI(PCindex)的临床意义,一、研究背景,癌性腹膜炎(PeritonealCarcinomatosis,PC)又称腹腔转移瘤,临床比较常见,影像表现复杂多变,容易漏诊误诊,尤其是原发灶不明的患者;PC及侵犯程度的准确诊断对肿瘤的分期、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评估预后均非常重要。,二、PC的检查手段,相关肿瘤标记物,如CEA,CA125等影像B超:因肠道蠕动及气体伪影对检测PC存在较大的局限性MS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运动伪影少-常用和首选MRI:CT检查补充PET:优势-无腹水对比的等密度灶特殊部位的病灶,PET检查非常有价值。缺点:空间分辨率低,小病灶不容易发现,检查时间长,有肠蠕动及呼吸伪影的干扰等病理腹水细胞学检查B超引导下肿块穿刺腹腔镜活检,三、PC的转移途径及原发灶类型,转移途径:腹腔种植:癌细胞侵犯至浆膜外时,脱落至腹腔内其他器官表面,引起腹腔种植播散。腹腔脱落癌细胞是形成腹膜转移的先决条件,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的病例,即使肉眼未见腹膜转移,扫描电镜观察已有癌细胞初期着床形态的腹膜微小转移灶。血行转移:乳癌、肺癌等。淋巴道转移。常见原发灶几乎所有的盆腹腔恶性肿瘤均可引起腹腔转移,以胃肠道、女性生殖道来源常见。盆腹腔之外的:乳腺癌、肺癌。,四、PC的影像表现,1、腹腔积液2、壁层腹膜转移3、大网膜转移4、肠系膜内转移5、脏层腹膜转移6、特殊类型腹膜转移,(一)腹腔积液,腹腔积液是PC最常见的征象,接近80%的PC合并有腹腔积液,其定量标准为:充满盆腹腔为大量限于肝脾周围为中量仅限于直肠窝和或结肠沟处为少量腹腔局限性积液是腹膜种植转移最常见的伴发征象,尤其是有明显分隔的积液是寻找腹膜转移瘤的重要提示征象,有时甚至是腹膜转移瘤的唯一阳性表现。出现腹腔局限性积液而未发现明确的腹膜种植灶,很可能是因为病灶小于2mm不易被CT检测到。因此发现腹腔局限性积液时应高度怀疑邻近部位有无肿瘤种植转移灶,必须仔细观察,提高小病灶发现率。,胃癌术后6年,大量腹水,腹水细胞学查见腺癌细胞,CT仅显示大量腹水,腹膜病灶显示不清,图1胃窦癌术后化疗后1年余,CT未见异常;图25个月CT复查,右侧结肠旁沟出现局限性腹腔积液;图3及图45个月再次CT复查盆腹腔广泛转移(腹水增多,腹膜增厚等),图1,图2,图3,图4,(二)壁层腹膜病变表现,壁层腹膜增厚、强化是PC最直接的CT征象,正常腹膜CT一般不显示。壁层腹膜增厚的诊断标准为厚度大于2mm。形状分为条/带状、结节状及斑块状。腹膜增厚的部位以膈下、盆底及结肠旁沟等处较明显(发生率分别为73%、62%及41%)。,图1,2:卵巢癌术后,左侧壁层腹膜不均匀条片状增厚,图3,4:胃癌术后化疗后1年,膈下结节状、肿块状转移灶,图1,图2,图3,图4,(三)大网膜侵犯征象,大网膜为最常见的PC播散区域之一。早期通常表现为不规则、不连续和不均匀强化结节,进展期表现为网膜饼。大网膜表现按cooper分型为:污垢状结节状饼状肿块状如大网膜仅为污垢样密度增高,需除外营养不良水肿所致,此类病例常伴有对称性皮下脂肪等处密度增高。,男,48岁,胰腺癌放疗后神经阻断术后CT:大网膜呈“污垢样”密度增高,内见多发小结节影。肠系膜间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宽窗宽),男,56岁,肺腺癌靶向治疗后CT:大网膜见多发结节,边缘不规则,稍强化;合并皮下转移(窄窗宽),(四)肠系膜病变表现,正常脂肪密度增高模糊,呈“污垢样”改变;出现斑点状、小结节状及条片状致密影;明显结节肿块影。-CT表现及分类与大网膜相类似严重受侵出现肠系膜挛缩。,图1,2-肺癌化疗后1年,复查CT未见明显异常,图3,4-6个月再次复查CT:小肠系膜多发小结节及条片影,部分肠壁外缘毛糙;腹水查见癌细胞,其它部位未发现原发灶,拟肺癌伴PC,图1,图2,图3,图4,图1,2:小肠GIST术后3个月,小肠系膜结节状转移灶,图3,4:靶向治疗9个月后,肠系膜结节增大,(五)脏层腹膜病变表现,主要指:肠道、膀胱、子宫等表面的转移灶。膀胱充盈不佳,小肠形态多变、相互重叠、再加上肠腔内高密度造影剂均可干扰膀胱、肠道表面种植灶的显示,故小肠、膀胱浆膜面的种植灶显示率不高,约70%。有建议口服水代替造影剂可增加小肠壁与肠腔的对比。结肠跨越右、左腹部及腹盆部,行程复杂、多变,在CT横断面上能与之形成自然对比的结构少,病变检出率低。子宫血供丰富,正常情况下可明显强化。因此,种植灶在子宫表面的强化灶亦不容易发现。该部分病人CT易漏诊,需紧密结合临床或其它影像学检查如肠壁转移病人,临床常有反复发作的疼痛,且有不断加重;MRI及PET有助于脏器浆膜面种植灶的检测率,尤其是斑片状、等密度病灶。,图1、2胃癌术后化疗后1年,子宫后方及左侧附件区见小结节或结构致密影;图3、45个月复查CT示子宫周围斑片状强化影,其中部分强化较明显的结节与肌层分界不清;左附件区块状影;图5、6约6个月后CT示盆腹腔广泛转移。,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女,47岁,左侧盆腔内占位,拟卵巢癌可能大,伴腹膜、大网膜转移,腹水。CT:肠系膜密度增高,内见多发小结节;右侧腹腔部分小肠壁稍增厚、增强,外缘欠光整。病理:浆液性腺癌,中分化,女42y卵巢癌术后8月余,化疗6程。左腹痛半月,里急后重。PET-CT示脾周转移、左下腹腔结肠旁转移。,(六)特殊类型PC的影像诊断,1、卵巢转移瘤2、伴明显钙化的PC3、假性粘液瘤4、侵袭性明显的PC,1、卵巢转移瘤的临床特征(1),卵巢转移瘤发生率:任何恶性肿瘤都可以转移到卵巢,在欧洲结肠癌常见,在亚洲以胃癌常见,占卵巢转移性肿瘤的67%。胃肠道癌容易发生卵巢转移的机制及原因:途径多:可经淋巴道转移、直接种植、血行转移;绝经前血循环丰富的卵巢;每月一次的排卵所造成的破裂口是转移性卵巢癌常发生于生育期年轻妇女的原因。,卵巢转移瘤,krukenberg瘤(即库肯勃瘤):是由于胃癌(由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特别是胃粘液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表面时,经过种植性转移这种扩散方式,种植于双侧卵巢形成的转移性粘液癌。世界卫生组织公认卵巢Krukenberg瘤的组织学标准:肿瘤生长在卵巢内;镜下可见印戒状黏液细胞;卵巢间质伴有肉瘤样的浸润。krukenberg瘤与卵巢转移瘤的区别:前者指来自含有黏液细胞-印戒细胞的卵巢转移瘤,前者是后者中重要的一种,既非各种来自消化道的转移瘤,更不能代表全部的卵巢转移瘤。(-最早定义),卵巢转移瘤,krukenberg瘤按广义和狭义之分:(1)泛指一切卵巢转移性癌;(2)指来源于胃肠道的卵巢转移性癌;(3)指来源于胃的卵巢转移性癌;(4)仅指来源于胃肠道含有印戒状粘液细胞的癌。(-目前实际使用),女,33岁,图1示两侧附件区见类圆形块影,略显强化。图2示胃窦壁增厚明显,有不均匀强化,以粘膜面明显。,卵巢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价值(2),卵巢转移瘤非手术治疗疗效差,影像早期发现,对于争取手术机会,提高生存期有很大的价值。女性消化道肿瘤,尤其是印戒细胞癌,卵巢转移率高,要密切随访。对于原发灶不明的病例,两侧附件区实质性肿块,尤其是生育期女性,要考虑卵巢转移癌可能,常规进行消化道检查。生育期女性卵巢转移瘤如以囊性为主,CT不易与生理性囊肿鉴别,常延误诊断,B超、MRI、PET均有帮助,同时密切监测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减少误诊。,女,45岁,胃癌化疗后复查图1:左侧附件区囊状影,其左侧壁可见壁结节样影(向囊内隆起)。图2:化疗后,囊状影及壁结节均显缩小。,图12014-6-11,化疗前,图22014-11-07,化疗后,2、伴钙化PC的影像诊断,钙化性转移多见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胃肠道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影像特征性钙化转移有助于临床及病理的定性诊断。对于上述两种病理类型的CT检查,要重视钙化灶的观察,减少漏诊。CT平扫及肠道阴性造影剂有助于钙化转移的发现。MRI发现钙化灶不敏感,容易漏诊。钙化转移灶疗效判断:实性部分进一步钙化,病灶体积不一定缩小。,例1图1、2右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中分化:右卵巢、子宫浆膜面、大网膜出现钙化性块影或结节,图3、4贲门、胃底、胃体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左上腹见高密度钙化结节,图1,图2,图3,图4,例2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术后,左侧子宫直肠窝小的钙化转移灶。CT平扫(图1,2)显示微小钙化灶较增强扫描(图3,4)清晰,图1,图2,图3,图4,例3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图1、2化疗前CT;图3,4化疗后复查;左上腹腔转移灶体积未见缩小,但实性部分缩小,钙化部分增大,提示化疗有效,图1,图2,图3,图4,3、假性粘液瘤的CT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peritonei,PMP)又称假性黏液瘤综合征,是腹膜转移瘤的一种特殊表现,以黏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而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黏液腹水为特征,由于这种胶冻物质化学成分与黏液不同,故称之为假黏液瘤。其特点是分泌粘液和腹腔种植扩散。多继发于阑尾粘液囊肿/囊腺瘤/囊腺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囊腺癌、胃肠道的粘液腺癌、胰腺的粘液性囊腺瘤/囊腺癌。CT表现为肝脾边缘呈扇贝样或结节状压迹;腹腔不规则囊实性肿块;盆腹腔大量黏液样高密度腹水;胃肠受压肠管向中央聚拢,无漂浮感;病变内可见钙化。,腹膜假性黏液瘤:肝脏呈扇形凹陷,脾脏几乎全部破坏,胃壁亦有受压改变。,对照:胃窦黏液性腺癌伴腹腔转移,腹腔内积液,密度偏低,肠曲有漂浮感。,4、侵袭性PC的CT诊断,侵袭性强的病灶,能够穿过肠壁侵犯粘膜层及腔内,肠镜检查阳性,容易误诊为该处的原发灶。侵犯肝脾实质性脏器,易误诊为血行转移,两者临床分期及治疗策略不一样:由腹膜、网膜病变蔓延侵犯肝脾-c;肝脾实质性转移-b。,男17岁,因“便血1月余”入院,直肠指检:距肛门5cm处可触及不规则肿块,隆起型,质硬,位于直肠前壁,位置固定,指套染血。病理(直肠5cm):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灶区癌变。MRI及CT示横结肠近肝曲癌伴盆腔转移侵犯直肠。,原发灶,(七)、PET-CT与对腹膜转移瘤,PET-CT诊断腹膜转移瘤的敏感度为909(7077),特异度为850(1720),准确性为897(8797);出现3例假阳性和7例假阴性。腹部增强CT诊断腹膜转移瘤的敏感度为662(5177),特异度为800(1620),准确性为691(6797);出现4例假阳性和26例假阴性。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0cm。若肿瘤结节相互融合或与脏器融合在一起,则直接计分为LS-3,即使呈薄片状的融合也是LS-3。各区的LS分值累计所得即为PCI计分,因此分值范围为039分。,(二)PCI分期系统示意图,(三)PC1分值的临床意义,PCI对临床治疗、患者预后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已经证实,PCI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患者,PCI大于20是手术禁忌证。有作者对大宗PC患者根据PC分值,观察5年生存率,发现PCI20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0。也有作者将PCI用于卵巢癌PC,通过60例分析,也证实PCI分值与生存率紧密相关,且认为对PC的容量测定可作为以后再次手术时能否彻底切除的依据。但CT-PCI与术中探查PCI之间的相关性欠佳,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PC临床比较常见,原发灶以来自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多见,对PC及侵犯程度的的准确诊断对肿瘤的分期、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评估预后均非常重要。影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 企业培训曝光教程课件
- 油库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
- 英语五年级上册《A camping trip》教案
- 矿业开采权转让与采石场合作合同
- 餐饮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争议解决策略
- 路灯损坏措施方案
- 公司银行还款方案
- 跨境电商企业跨境资金链管理服务合同
- 厨房人员统筹方案
- 广东省深圳市小升初语文分班考试试卷一(含答案)
- YY 0503-2023 正式版 环氧乙烷灭菌器
-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无纸笔化检测题
- 现代教育技术投稿格式
- 足球《踢墙式二过一》课件
- 高中信息技术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 《色彩构成》核心课程标准
-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三伏贴》ppt课件(图文)
- 电梯司机安全技术交底
-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宁安市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