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 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学校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目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iii 引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意义 . 2 1、理论意义 . 2 2、现实意义 .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国外研究现状 . 3 2、国内研究现状 . 3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5 1、文献研究法 . 5 2、观察分析法 . 5 一、一、生生互动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生生互动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 7 (一)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含义概述 . 7 (二)生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 8 1、生生互动的基本类型 . 8 2、生生互动的基本特征 . 11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的意义 . 12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创造性,实现其主体地位 . 12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 . 13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 13 4、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师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 14 5、有利于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 14 6、有利于强化德育信息、加速德育内化,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 15 二、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现状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 16 (一)生生互动方面取得的进展 . 16 1、生生互动已经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 16 2、生生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 16 (二)生生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7 1、存在的问题 . 17 2、原因分析 . 19 三、三、高中思想政治课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堂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的对策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的对策 . 23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 23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 23 2、教师应提供各种资源,丰富生生互动的内容 . 24 3、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生互动的过程 . 25 4、教师应对生生互动的过程及成果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 . 26 (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 27 1、树立主体性意识,努力发挥自身能力 . 28 2、树立小组竞争、合作意识,建立融洽的交往沟通关系 . 29 3、灵活利用各种资源,做好资料准备,积极参加互动讨论 . 30 (三)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 31 1、控制班级规模,改革座位模式 . 31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 31 结语结语. 33 注释注释. 3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5 致谢致谢. 3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研究 中文摘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效果达到最佳、使德育目标深深地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是高中思想政 治课堂教学中需考虑的重大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 教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意识对 整个教学的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 生互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强生生互动,不仅能体现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更能促进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 发展,增强个人的主体性意识。 本文主体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生生互动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明确生生互动的内涵、 特征和基本类型以及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的重要意义。首先,在前人 研究的基础上,整理、概括出生生互动各种不同规定性的含义,最后根据在理论和实践上 的研究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做出完整、详细的界定;其次,通过对高中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实践性调查研究,归纳出生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并通过对 生生互动类型的分析,总结出生生互动的基本特征,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好生生互动;最 后,着重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角度,说明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 学中的生生互动对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增强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对丰富思想政治课 堂教学的组织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体现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对实现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 完成政治课教学目标, 实现德育的重要任务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现状分析。首先,充分肯定当前高中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行生生互动取得的进展,进而在肯定进展的基础上,找出目前思想 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生互动较少且存在机会 的不均等性、生生互动的形势比较单一以及生生互动形式化严重、互动质量不高。并从主、 客观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产了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客观方面主要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 和课堂教学环境对生生互动开展的限制;主观方面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教师方面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加强生生互动开展的限制,主要在于教师观念的落后以及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堂领导方式、评价方式的运用不当。学生方面则主要是从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学生的 地位、角色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加强生生互动开展的限制。 第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的对策。结合前人研究的经验和具 体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和改 进生生互动的对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转变教学观念、 平等地对待学生,为生生互动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丰富生生 互动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对生生互动的过程及成果作出及时有效地评价;从学生的角 度来看,应该树立主体性意识、努力发挥自身能力,树立小组竞争、合作意识,建立同学 间融洽的交往、沟通关系,更要做好资料的准备,灵活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参加互动讨论。 关键词:生生互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5.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students interaction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bears the important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teaching mod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which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class teaching and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as the gradual reform of new curriculum, the concept of all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become more and more deeply rooted, there is a growing understanding that the subjective awareness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teaching process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learning style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if students subjective position get fully presented in learning, it does not only reflect “student-oriented”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ut strengthen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 and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ll of these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personal subjectivit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meant to state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type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in high school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students intera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firstly, it compiles and concludes different meaning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and then it gives a complete definition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type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through practice and investig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concludes basic feature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t last, from three aspec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in strengthening teachers full play, enriching activities of class teaching, reflecting the student-centered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achieving the goals of perfecting teaching effect, completing teaching targets and moral requirement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in the second part, it mainly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firstly, it affirm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objectively; meanwhile, it also identifies some problem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from different points. these problems showing in the students interaction are unequal opportunities, single forms, as well as low quality. it explains the reasons from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two aspects. the objective aspect is the limitations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subjective aspect is on accou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teachers, they don not adopt scientific concept, teaching styles, and evaluation. for students, the studen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constrain students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in the third part, the thesis discusses strategies of students interaction reformation,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on the former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fully play the leading role, change teaching concept, and treat students equally, moreover, they need to create harmonious class atmosphere, provide various resources to enrich interactive content. teachers also should evaluat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imely and effectively. students should keep awareness of team work, establish harmoni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prepare materials and use kinds of resources, and then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active discussions actively. key words: students intera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竞争比较激烈,21 世纪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本质上又是一 种教育的较量。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尚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的人才,我国将 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使教育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从而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而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德育的重要任务,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 此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 佳,使德育深深的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通过“学”体现出来, 然而在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着课堂,实行的是传统的“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 “一言堂” 、 “满堂灌” ,使学生受到教师单向权威的束缚,在情感、言语等方 面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使课堂气氛变得紧张、冷漠,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极差。随着新 课改的逐步推进,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 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利于教学的进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教 学模式,教学互动就是探索的其中一方面。所谓教学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 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体者的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实行的关于教学内容的 交流与沟通。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四元素最终要以“情镜” 、 “互动合作” 、 “会话” 、 “意义 建构”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的发展。而在 这四大要素中, “互动合作”是连接其它要素的纽带和桥梁,由此可见“互动合作”在整 个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互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三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 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是在研究师生互动,认为师生互动在教 学互动中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而其他的互动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认为生生互动 是扰乱课堂正常秩序的,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应该被加以限制、控制和消除。加之思想政 治课是一门文科学科,注重培养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更加关注人文世界和生 活世界,具有正面道理灌输强、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等特点,使其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加突 出,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彻底 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智育至上的教育观念,从更加注重生生互动的视角来展开思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想政治课堂教学。 基于此, 笔者选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作为研究课题。 (二)研究意义 1 1、理论意义理论意义 教学互动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得到许多学者的思考和研究,尤其是在教 学中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 系,但是对生生互动的研究却很少,理论研究更是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具体到对高 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广大教师更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教学中未给予生生互动足以的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中学德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 德品质和思想素质的任务,在教学中应彻底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更加注重 生生互动的角度来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因此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 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研究为课题,进行深 入、系统的分析,对进一步探讨生生互动的相关理论,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对深入高 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理论思考与探究,对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 组织和开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的理论 研究,有利于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进而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中生生互动的理论研究推到一个更高水平,促进理论的完整化、系统化。 2 2、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在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这就要求在高中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因此, 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这一课题,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效的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供参考;有利于开辟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的方式和 类型,推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 性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师采用各 种措施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引起广 大教师、 学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高度重视, 努力增强自身的教学素质, 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方针,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教学中的互动有过不少的研究,但研究的焦点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还是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上,对生生互动的研究比较少。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为了更好地把握生生互动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其进行文献检索,发现国外在研究教学 互动方面成果丰富,但与思想政治课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因此这方面的著作也 比较少。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早在儿童与课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1902 年)一书中就从侧面论述了生生互动的重要性,他在书中指出学校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 心”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加强教学的交流与互动,因为 只有在与其他学生的互动中,学生才能从中获得信息的反馈,才能深刻理解互动教学、合 作教学的内涵。真正把生生互动作为研究重心的应该是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以生 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的研究。美国著名的合作学习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在明尼苏达 大学培训教师如何使用合作学习,并建立了合作学习研究中心。在其著作生生互动:教 育中被忽视的人力资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年)一书中针对传统教学不重视同伴间 相互影响的弊端,指出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发展所必备的条件,突出了生生互动的潜在 意义。斯莱文著的学生小组学习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年)和罗纳维拨著的小 组中的学习互动与学习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年)书中,都从互动实施的具体形式 小组学习中论述了生生互动对学生认知、情感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马歇尔和温斯顿著 的影响学生自我评估的因素一种互动模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年)一书中,从 影响学生评估的因素方面,提出了互动的学习方式,进而论述了生生互动对提高学生各方 面素质的重要作用。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1)对生生互动的一般性研究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马维娜在生生互动制约的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一书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家庭背景、自身性格、教师身体语言等因素是制约生生 互动的重要因素。山西大学李德显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互动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年第 05 期)中指出,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是教学活动进行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是制约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 他通过实践观察的方式阐述了生生互动的重要性。 王瑢在 课 堂需要生生互动 (山西教育,2004 年第 18 期)一文中,针对传统教育重视师生互动而忽 视生生互动的现象,指出生生互动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她还提出了 实现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陈瑞萍在以小组交流促进生生互动 (中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小学管理,2000 年第 03 期)一文中,从小组交流必然产生思维碰撞的角度分析了生生互 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杨世成、安虹宇在利用生生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辽 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0 期)一文中,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即小组探索性预习 组内讨论教师点拨学生自主练习,将生生互动充分深入其中。彭兵在集体 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教育价值及策略探析 (当代学前教育,2007 年第 01 期)一文中,从互 动的潜在教育价值出发,认为生生互动具有开发儿童思维能力、提高科学素质能力、促进 主体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四大价值。李丽红在课堂生生互动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2006 年第 12 期)一文中,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总结了课堂氛围、课程等因素对生生互 动的影响。江跃在充满活力的课堂谈谈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互动问题 (魅力中国, 2009 年第 35 期)一文中,在分析了课堂教学学生互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课堂教学加 强生生互动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学科教学中的生生互动研究 将生生互动与各门学科相结合的具体研究比较少。王桔在主体教育视野下品德与社 会课有效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年)一书中,从思品与社会课的学 科出发,指出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采用多种评价激励方式,才能 真正让学生 “动起来” 。 李纯晶在 英语教学中的学生互动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02 期)一文中,指出了生生互动的具体模式,即同桌对子活动、组内组际交流、角 色扮演。王素娟在试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生生互动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年第 06 期)一文中,专门从英语教学学科中提出了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的具体模式。聂华 在外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第 04 期) 一文中,也是从结合外语教育学科,提出了生生之间应当采用互看、互说、互变、互评、 互考的实施策略。彭红在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2006 年第 05 期) 一文中,从分析生生互动入手,肯定生生互动在教学上的重要意义,然后与大学英语课堂 教学相结合, 在阐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为大学英语课堂加强生生互动提出实践性的对策。 汪和苟在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原则 (物理通报,2006 年第 05 期)一文中,在分 析生生互动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必须把握全员性、开放性、过程性、 生成性和动态性的五条有效性原则。刘坤在课堂文化视域中的生生互动研究 (南京师 范大学,2007 年第 11 期)一文中,主要从课堂文化视域中,分析生生互动的内涵以及生 生互动行为的文化意蕴,指出课堂文化生生互动发展之文化情境。彭鸣栋在高中思 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2004 年第 05 期)一文中,主要是从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合作学习的角度来分析、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分析 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加强合作学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蔡磊在课堂生生互动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 年第 03 期)一文中,在分析课堂生生互动在含义、类型、特征以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 想道德教育教学,从合理分组、有效的形式和教师在课堂生生互动中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 面,阐述了课堂生生互动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的实施。 通过研读以上文献发现,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生生互动都没有 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理论方面,许多研究者研究教学互动,涉及到生生互动时也只是用几 笔略略带过,停留在表面,提出的互动形式单一,没有深入的研究和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依 据;在实践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中生生互动仍然是按教师设定的问题展开讨论, 形式化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主体性意识的增强等等这样的教学看似使学生 “动”起来了,但是这样的“动”缺乏方向性,从而表明目前关于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研究 还不深入、细致和具体,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在 众多的国内外研究中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却很少,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学 习和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出行之 有效的对策,从而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以借鉴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观察为基础, 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的现状进行具体、深入、系统的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 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加强和改进生生 互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1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生生互动方面的相关资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生 生互动的内涵、 特征, 正确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找到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促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 2 2、观察分析法。、观察分析法。通过实习期间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观察以及对生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 式和学习方式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分析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在实践观 察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和改进生生互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动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使本论文的论证具有较强的实践依据。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一、生生互动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 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必须采用恰当、行之有 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而“教”是为学而存在的,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通 过学体现出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 念日渐深入人心,很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始探索、实践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生生互 动因其独特宝贵的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含义概述 “互动”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蒂博 特(jwthibaut)和凯利(harodhkelley)认为:互动是人际关系的本质所在,在相互 作用过程中每个人按照他的目标采取行动并通过不同阶段达到目标,而成功达到目标的概 率取决于他人的行动。1我国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互动”的概念,也有不同的 较为规范的界定。我国社会学者周晓虹认为,当个体把行动指向他人,和他人发生关系时, 这种行动就是社会行动,此相互的社会行动即互动。2由此可知,互动并不是个人的一种 行为,而是一种相互的影响,即一切物质存在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我国著名学者章人 英,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认为互动又称互相作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 或行为的相互影响,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3 朱智贤从心理学角度定义“互动” ,即社会成员通过交往而导致彼此在行为上促进或促退 的社会心理现象。4而在教育学领域,比较有权威性的界定就是顾明远指出的互动是人与 人或群体之间发生的交往动作或反应的过程,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互动过程。5综合以上 观点,笔者认为“互动”就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 段组成的过程,6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结果和目的,而与他人或 自己发生的、通过语言、动作、情感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相互 作用和影响。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最终要以“情境” 、 “互动合作” 、 “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学习 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其中“互动合作” 起着连接其它要素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与学交往与互动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讲, “互动”主要指人际互动。所谓教学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 学主导者的教育者和作为学习主体者的受教育者,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练习题(详解)
- 接入Internet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类-电子与信息大类
- 美容院环境氛围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4.1 尊重他人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宠物特殊环境食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及案例分享
- 有机黄皮山药种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2030口腔数字化诊疗生态构建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分析报告
- 2025-2030口腔扫描仪成像精度临床验证数据与椅旁数字化改造投资回报报告
- 2025-2030口腔CBCT设备民营诊所采购决策因素分析报告
- 露天开采铝矿土石方剥离工程施工方案-2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2025年钒氮合金市场环境分析
- 2025年保安证考试答题技巧与试题答案
- 2025年广东省统一离婚协议书模板
- 《2025 NCCN子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上消化道出血》课件
-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
- 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学习用(教学)
- 农林毛竹基地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初三生涯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