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_第1页
企业人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_第2页
企业人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_第3页
企业人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_第4页
企业人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人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一)好,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容幸今天能够跟各位在一起分享关于压力管理这样一个话题。那么今天我的题目是快乐就是生产力,副标题是企业人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 那么谈到这个话题以前,我先想稍微分享一点我们目前整个社会的一个现状。可能目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是我们国家在提倡和推广什么样一种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讲求的是人跟人之间怎么样?和谐、自然,能够愉快的相处,能够积极的合作,还有一层含义是人跟社会,人跟环境,人跟自然界能够和平、友好的相处。可是,我们可能往往都忽略了一点,在我们与别人和谐相处之前,在我们与大自然,一切万世万物相处之前,首先我们要跟谁和谐?我们自己跟自己的和谐是最重要的。有句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你跟你自己不和谐,换句话说,什么叫不和谐,就是你自己的心理,心态不够健康,你自己感觉不到足够的快乐和幸福感的话,那就是你跟你自己不够和谐,因此你想跟别人和谐,跟别人达到良好的沟通,愉快的合作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想今天跟各位谈一谈我们现代的企业人,无论你是员工,还是管理者,还是企业老板,还是任何一个创业的人,或者正在创业的人,我们都要从我们作为开始,先要从我们的内心开始,从我们的心理状态开始。 今天讲座的目标,首先让各位来了解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健康心理学。什么是健康心理学?这个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而是心理的健康和我们心灵的健康,精神的健康,三位一体的健康,也就是所谓的身、心、灵三方面的健康,这是我们第一个谈的话题。 第二个是我们去了解一下我们现代人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等等一切,对我们身心的健康有哪些负面的影响,以及这个影响如何产生的,这是我们第二个要去了解的问题。 第三个是我们要去学习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叫情商,所谓的情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那么了解这个概念,对我们自己能够帮助调整适应我们目前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同时能够去辅导和帮助我们的下属,帮助我们的团队,让他们的情绪维持在正面和积极的状态上,这是我们第三个跟各位分享的话题。 第四个,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目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当中,如何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一种减压的方式,我会提供一些减压的技巧,而这些技巧不用花一分钱,而且很开心,很快能够见到效果,所以第四个是我们如何在工作里面跟人,跟同事,跟上级,跟下级,跟我们的客户,甚至跟我们家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充满真爱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题目。 我想所有这上面所谈的话题,最终只有两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培养我们现代企业的个人和管理者,我们如何培养一种积极思维,乐在工作的一种工作心态,同时在我们的企业当中创造出一种以人为本的,而且是和谐、高效的企业文化,这是我们今天讲座的一个目标。 好了,刚才我们谈的是我们今天讲座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要言归正传,我们现代人所面临的整体的、身心的状态是什么,就是什么,忙、乱、累、烦,我不知道我的概括各位是否同意,我想我们可能很多人都面临这样一个身心的压力状态,随着我们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各位的知识文化都在不断提升,为什么我们的身心如此烦闷不堪,呈现出如此大的压力?所以我想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什么是压力。所以压力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对它有个定义。其实压力管理专家就发现,其实压力是我们对一种事物,对一个事件的一种描述,怎么讲?譬如讲假如你在公司里面工作三年了,上个月是你三年以来表现最糟糕的时刻,怎么糟糕呢?就是说,你的几个客户,都对你的表现不是很满意,你可能对客户已经非常热情了,但是客户还是觉得不满意,或者你做别的工作,跟你合作的同事也觉得不是很满意,这时候,一个月过去了,本身你自己就会郁闷,到下个月,早上刚上班,早晨9点钟,譬如总经理秘书通知你说,王经理,张经理,总经理说希望下午一点钟跟你谈一谈,请问,假如你是被邀请去谈的对象,此时此刻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有什么感觉?是很开心,总经理找我,太好了,昂首挺胸去办公室,还是很紧张,找我谈谈是什么意思。 同样我们再举个情景。同样是上个月,你完成了老板交代的公司交付的五件工作,而且每件都超值完成,让同事满意,客户满意,老板也很满意,所以这个礼拜,秘书打电话给你说,总经理想请你下午一点钟到办公室谈一谈,这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是害怕得不得了,哆嗦着,颤抖着声音,蹒跚着脚步,还是很信心百倍的走路都不看人的,左右四看的,走进老板办公室?我相信你是很开心、很兴奋的,因为什么?因为自信。这个自信从哪儿来?是因为你上个礼拜你做了很多很好的成绩出来所以你才会拥有自信,自信不是空的,自信是通过具体的事情、具体的成绩来累积你的自信,所以我们看到,同样是一个员工,一个经理,同样是一个老板,可是发生在他身上同样两件事情,他的心态,他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就发现说,其实我们一般人认为的压力,其实是我们主观上对这个事情的一个判断,你认为这个事情是好的,这个事情我能完成,我觉得我一定可以搞定,这个时候你就会充满信心,那时候压力就会变成什么?变成动力。同样你觉得,这个任务肯定完不成,打死我也不行,还没开始你就失败了,我想无论怎么样,我们对一件事情,我们要看它积极的一面在哪里,如果你只看到它消极的一面,同样你会充满压力,甚至这个压力会把你压垮,所以我想这是我们对压力的一个理解是很重要的。 今天让我们感觉到充满很多的压力,其实不光是我们在座各位充满压力,也不光是我们电视机前的您有压力,俗话说,地球人都一样。为什么这么讲?经过统计,美国社会比我们中国社会来讲,我觉得压力更大一点,因为那个社会成熟度各项成熟了,竞争激烈一些,所以有统计说,美国的企业员工每年因为压力的问题而让美国的企业损失了3050亿美元,超过财富500强企业的税后利润的5倍。当然这个数据我不知道怎么统计出来的,但是我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在美国员工的压力而导致企业的利润损失和竞争力的下降,确实是一件非常非常严峻的问题。所以现在全世界很多500强的大企业都在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员工的职业压力管理。为什么要关注这个方面?有老板就讲,员工有没有压力,肯定是应该的,我老板压力最大,谁来管啊?当然你是企业老板,你承受压力是应该的,同样作为员工来讲,如果员工承担很多的压力,如果这个压力得不到合适的缓解和排解的话,这个压力反过来会在工作层面发挥什么作用?正作用还是副作用?副作用。我们就发现,某一个员工因为压力过大,可能会产生很多的负面行为,比如早退,旷工,容易跟人合作发生冲突,等等,这都是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所以如果你从这个层面,从企业的绩效层面看待员工的心理健康,员工的职业压力如何产生这些负面行为的话,也许你的观点会改变。 我们知道,俗话讲无火不生烟,无风不起浪,既然你有那么大压力,一定有事情让你产生压力。到底是哪些事情让你产生那么大压力呢?我们就要谈一个新的观念,叫压力源。因为有压力源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有压力,所以什么是压力源?简单讲,凡是让你觉得累的、不舒服的、心情郁闷的,感觉身体累、心里累的这些事情,或者某些人,或者某一个环境,都是压力源。如果这样说的话,这个压力源是不是太普遍了?其实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你把所有的事件,事情去归类,去总结一下,你发现其实让我们感觉到最累的事件总共不超过6件事情,就是你把所有的一切都放在一起,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家庭上的,健康方面的,总共下来不超过6件事情。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让我们觉得压力大的,首先是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我们就不说了,很简单,一个是你工作的任务量怎么样,第二是你的责任感,你的责任有没有赋予责任,有的公司里面只是让你干活没有给你交代责任和权利,你会觉得我到底干了什么,我到底能够有什么控制,你不清楚,那也是种压力,还有你工作有没有人去承认,有没有人给你反馈,那也是种压力。如果一个新员工,一个大学生到公司来实习三个月,开始说好三个月之后表现好留下来,表现不好就走人,结果到第四个月,这个员工表现不错,但是一直没有人给他任何的回馈,请问如果是您,您有什么感觉?压力很大,你快疯掉,对不对?到底什么意思?你说行还是不行,说句话,可是没有人给你反馈,所以那个压力会非常大。 第二个压力是一个角色的压力。什么是角色的压力?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人,我们这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层面,因为不同的关系和职位而产生不同的角色,所以你讲在工作层面的角色,过去从一个员工成长为一个部门的主管,是不是角色的改变?从部门主管提升为部门经理,又是一个改变,从部门经理到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个更大的飞跃,每种角色的改变都伴随着这种压力的增大,因为你不知道你能否干得很好,即便你认为你干得很好,你也不知道你的上司是否对你的工作满意,所以,每一步都是充满压力的。 还有是你在工作层面的角色和你家庭层面的角色,有些人在工作上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发现,他很难去把他的家庭关系处理很好,这也是一个充满压力的地方。 还有人际关系,还有组织环境很重要。我们现在强调说以人为本,要建立一种所谓的尊重人、发挥人性、发挥人的潜能这样一个企业文化,可是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不是这样,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或者一些中小企业里面,还有很多所谓的家长制作风,还有很多的权威式管理,那环境下,你去工作,你需要去看上司的脸色是什么,还要担心老板今天心情好不好,才会怎么样工作,如果都是这样的话,我相信你即便有很好的能力,也很难完全施展出来,因为那个组织环境,那个氛围是非常的不开放的,是压抑的,而不是让你身心去放松的。我们发现,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情放松的情况下,他才能有超一流的表现,如果你整天紧张得不得了,就好比走在冰上的感觉,那即便你有很好的能力,你能发挥得很好吗?可能值得深思。 后面我想重点分析两点,就是一个生活的压力源。因为我了解到,我也给很多企业地包括一些外企,还有民营企业,还有上市公司做过培训,我就发现很多的经理人,他们的确在工作上付出了很多,也有很多很好的业绩,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他们没有意识到,没有处理好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于是怎么样?他们在工作上的压力就会变得更大,所以其实我们每个人不光在工作上扮演一个角色,还有在生活层面,特别在家庭层面,你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家庭层面,这个儿子,这个老公,这个爸爸没有扮演好,即便你在工作层面有很好的成就,无论你在外面的世界里有多么成功,有多么辉煌,其实你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是孤单的,不是幸福的。我想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还有一个是社会压力源。社会压力源很简单,就是社会层面的,社会阶层,社会治安,经济方面的物价上涨,还有生活条件,还有对未来的变化。 我们刚才讲了很多压力对我们身体,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压力的来源,我们还要谈一谈压力为什么让我们身心变得如此沉重不堪呢?也就是说,压力怎么使我们的身心发生变化的呢?我想接下来跟各位谈一谈这方面的内容。 很多人的焦虑是来自于他的工作压力过大,才产生焦虑。举例讲,什么叫做压力过大?按理说,我们每个人都在承受压力,譬如说我们每天能在地球上生活,去工作,去吃饭,首先每个人都承受很多压力,首先是物理的压力,各位同意吗?什么是物理的压力?如果没有地心对你的吸引力,你能够很稳固的坐在椅子上听我讲课吗?我能够很稳健的站在这个地方讲课吗?不,一切都没有可能,因为地球的压力对我们身体构成一个压力,所以我们才能够坐在这里,当然我们能承受这个压力。可是在工作层面,为什么有的时候压力会变得那么大呢?并不是因为某一件工作,或者某一个事情让你觉得压力那么大。举例讲,如果各位让你把手伸出来,把这一瓶矿泉水放在你的左手上,让你拿着,你们可以做到吗?可以。OK,如果让你就这么坐着,然后一直持续到我讲课结束,你们谁可以做到?这么轻的矿泉水,还不到一斤重,500克,能做到吗?为什么?这很轻的,怎么做不到呢?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在于持续,如果你持续处在某压力之下的话,那么这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反应,这就是产生焦虑了,这么重,怎么办,赶紧放下,越想放下越放不下,你越着急,压力越大。如果这个压力过大以后,慢慢你就会对工作,或者对某一件事情产生一种很厌烦、很厌倦的感觉。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 各位想想看,譬如你在一家公司工作,或者你在做同样一份工作,你觉得最开心、最充满激情的是哪一段时间?刚开始那一段时间,刚上班的时间,对吧,感觉特别兴奋,特别积极,但是后面慢慢时间一长,年龄一大,就慢慢不想做了,所以很多人在一个行业里面做了三年五年以后,就面临一个叫职业倦怠,就是想放弃,想转行,想尝试尝试新的行业是什么味道,这也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的职业倦怠感。 那么在职场当中还有第三个容易常见的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就是人际沟通的障碍。各位想想,如果你最近特别烦,压力很大,请问你的人际关系会怎样?会是什么样子?情绪不好,会影响到别人,对吧?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你的人际沟通变得很困难,这个困难不在于你不会讲话,而在于你那个时候你的心情很差,你没有耐心去听对方讲的意思,你也没有耐心表达清楚你表达的意思,就会表现出你很烦燥,急不可耐,甚至动不动就想发火,想用情绪化的方式去处理,这都会造成这种部门之间的合作,人和人之间不能配合的原因,一个障碍。如果发展下去的话就变得更加激烈,就变成一种恐惧,譬如说你做一个项目做了半年,或者做了三年还没结束,可能一提到这个工作,你就产生一种恐惧的心态,这个恐惧表现为一种不敢去碰,不敢去想,不愿去想,这就是恐惧的状态。还有是什么?强迫,什么叫强迫?压力特别大了之后,你老是担心犯错,老是担心丢了什么东西,手机在不在,手机明明在兜里,你说手机在不在,不停的摸你的兜,看看手机在不在,甚至有的人老是怕自己得传染病,或者得什么禽流感,不停的洗手,每天洗20次,你说这个人烦不烦?为什么每天不停的漱口和洗手?他担心自己会得传染病。 好,最后在职场当中还有一种现象,这人我们非常钦佩他,非常要向他学习,同时我们还需要去注意的是有没有一些朋友非常热爱工作,甚至回到家以后还想着工作,甚至床上做梦的时候还想着说,老板,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还在汇报工作,还在开会的,有没有?如果有些人对工作的痴狂、痴迷,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任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的话,那么这种人我们给他三个字,江湖人称工作狂,就要狂是一种美德,对工作敬业、负责任,这是我们每个人要学习的心态,但同时工作狂需要注意的是你可能因为工作而让你的身体,让你的家庭,让你自己其他方面的需求,而得不到关注,这个时候可能会怎么样?会引发你很多负面的作用。所以工作狂你需要注意到,你到底为什么这么拼命工作,这里面大有文章。 最后一个是什么?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种工作上的同事或者领导,他对工作处处时时要求完美,尽善尽美,不达完美誓不罢休,有没有见过这种领导,或者这种同事,或者这种下属或者这种客户有没有见过?有吧,完美注意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质,对追求细节,追求尽善尽美非常好,但是也要注意一点,如果你任何事情都完美,如果你任何时刻都完美的话,没有轻重缓急,没有优先顺序的话,可能也是有一些问题的。那么如果一个人在职场当中体验过如此的从上到下的压力,很深的焦虑,然后抑郁,没有兴趣,人际沟通也合作成问题,最后又害怕,又担心,又强迫自己做很多问题,最后可能等待你的下场是什么?你可能就会觉得工作没有什么意思了,或者生活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所以很多人就出现一些比较危险的举动,譬如有些人就选择把工作辞掉,去流浪,可能有些人就觉得没什么意思,然后就会通过别的方式来发泄心中一些压力,甚至有的人走到极端,选择自杀,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一个员工,一个管理者,你的压力跟你的工作绩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之间,各位说有没有关系?一个人的压力状态,跟他的工作绩效有没有关系?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一个曲线,所以我们用一个坐标来反映,一个横轴表示一个工作的压力水平,就是压力大小,那么纵轴是你的工作表现,也是工作绩效的好坏,我们发现,你会从一开始是一个上升的趋势,压力越大你的表现越好,譬如这个点假如是A点的话,到A点这个地方你就开始无论压力怎么再大,你的表现一直维持在这个比较好的状态上了,你很难再往上升了,这个A点就是你绩效的最高峰,表现最好的黄金地带,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再继续增加你的压力,相反你开始维持平缓一段时间,然后开始下降,因为什么?因为那个压力过大,已经超越你的承受能力,就开始出现你心里的疲劳,甚至导致你身心能力的耗竭,叫枯竭,像那个蜡烛被烧干了一样,到最后导致你整个身心的崩溃。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制定一个压力管理的目标,这个压力管理的目标,是帮助我们能够预防我们在工作上出现很多问题之后,我们再去解决,那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在心理学界有句话这么讲,说一切行动都在预防,因为什么?预防胜于治疗。这个治疗不一定是治病,我们是说,你要把很多的事情预防在问题发生以前去解决它,会比问题发生以后去解决,补救来得更有效果。 我们发现当我们面临巨大的压力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压力会形成一种感觉,一种摸不到,但是能感觉到的感觉呈现出来,这个感觉就是什么?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什么?我们说你压力很大,压力很大怎么体现出来?就是情绪,我心情怎么样,我心情爽不爽,我心情郁闷,我心情开心,就是情绪。所以接下来我想跟各位花一点时间来分享关于情绪管理方面,因为情绪管理是我们中国人普遍最缺乏的一门知识,更是我们缺少的一种能力,那么各位想想看,在我们所有受教育当中,你上过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到博士毕业,有没有一门课程专门是教给各位我们如何去管理和支持我们情绪的?有没有?就连所谓的正宗的心理系出身的学生,我们的课程当中只是从学术的角度谈一谈情绪,但实际日常情绪的管理,我们还是没有,所以整个我们社会在情绪方面,我们都是缺乏的,因为我们缺乏对情绪的了解,对情绪的正确认知,以至于当我们遭遇那些压力,以及职场上任何事件的时候,而引发出自己很多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却变得怎么样?是很游刃有余还是怎么样?很多时候我们是不知所措,是茫然无措,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对情绪了解太少,不是我们不会,不是我们不愿,而是我们不懂。所以首先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个健康心理学的概念。谈家长攀比心理的成因及调试方法中国家庭教育 | 时间: 2009-11-09 | 文章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说到攀比心理,我觉得家长的攀比心理可能比孩子的攀比心理更需要加以重视。因为家长的攀比心理,不仅会给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而且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些年在家庭教育的调研中我发现,孩子的攀比心理有些并非来自他们自身,而是来自家长。一位中学生说,其实我们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学生的压力有些是家长带来的。家长总喜欢拿我们和别人进行比较。家长的攀比心理与孩子的攀比心理有着较大的区别。孩子的攀比心理,与他们的年龄和身心发育特点有关。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的攀比心理,主要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模仿,好奇、向往。攀比的对象,主要停留在物质层面。比如,吃喝、玩具、用品、穿戴、零用钱、住房、家中财物等方面。由于这种攀比心理比较单纯、幼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会逐步得到改变。而家长的攀比心理,则比较复杂。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主要还是在精神层面,特别是涉及到与孩子有关的方面。比如,在孩子入托入学以前喜欢与别人比孩子的穿戴、玩具、用具、身体发育、智力培养等;孩子入托入学后喜欢与别人比孩子幼儿园、学校的名气,孩子的入学年龄,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获得的名利,外界对孩子的赞美等方面。由于这其中夹带了不少家长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所以往往容易造成孩子难以承受、家长身心疲惫的情况。有着攀比心理的家长很难对孩子的攀比心理给予积极的引导,有的甚至还会让孩子处在较多负面情绪笼罩的家庭环境之中。分析家长攀比心理的成因,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望子成龙心切。总想帮助自己的孩子加快成长速度,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确定的标准,而是有着共同心愿的家长们互为参照物,设置在孩子们面前的一个个人为目标。如有的小学生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各门功课的考试成绩要达到85分、90分、甚至更高。这些标准已经远高于教育部门规定的及格标准了,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可是即便达到了这些要求,当家长听到班里还有人分数更高时,就会不高兴,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发挥出更好的成绩。类似这种过高的期望值,使得家长们形成了一种拿别人孩子与自己孩子做比较的习惯,以为这样才能找到差距,激发动力。2、过分看重面子。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显得尽善尽美,在对孩子的要求中不仅包括了孩子应该做到和可能做到的,甚至还包括了家长喜欢但没有做到的。如一些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喜欢用简单的方法去获取一些立杆见影的效果,喜欢安排孩子去学习一些他们不一定喜欢的课外项目,喜欢过分宣扬和奖励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进步,喜欢掩饰孩子正常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为了孩子,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虚荣心。家长对面子的过分看重,导致了他们总是在与别人孩子的比较中争强好胜,寻求心理平衡。3、从众导致盲目。总想给自己的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但又确实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有一些家长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如别人孩子提早上学,自己也不甘落后,想方设法赶快给自己孩子报名。别人孩子参加英语班学习,也给自己孩子报英语班;别人孩子上奥数班学习,也让自己孩子上奥数班。以为给自己孩子创造了和别人孩子一样的条件,自己孩子就不会比别人孩子差。在这种苦心的驱使下,家长就会比较多的去关注别人孩子在做什么做得怎样,比较多的去顾及自己孩子还有哪些没有赶上需要继续跟进。调试家长的攀比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个体,而不是家长个人愿望的载体。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能力,身体条件。每一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具体情况。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孩子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条件。家长应该注意克服自己性格和心理方面的一些弱点,尽可能避免把社会上成人之间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强加于孩子。家长应该认识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自己去面对,而不能相互替代,孩子不可能承担起弥补家长心理失衡的重负。特别是应该注意调整自己对于孩子过高的期望值,以自己的平常心对待孩子,给他们尊重、鼓励、信任、帮助,与他们共同成长。2、让家长更多的了解自己。家长是与未成年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最有条件了解他们的人。自己的孩子在哪一个年龄段、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能力,身体条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发展规律和人格,特别是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孩子出现了成长中不可避免而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并不取决于物质条件。孩子是否健康成长也不能仅用学习成绩、特长培养、名利多少去衡量,而应该从长计议全面发展。客观面对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承认各有所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希望。把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有利于与孩子之间减少冲突增加合力。只要从自己的家庭实际出发,用心去研究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过多的与别人攀比,有利于家长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利于帮助孩子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3、用科学的方法教养孩子。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不是随意的、顺其自然的,而是有所侧重的。家长需要学习和增长这方面的知识,增加主动性,避免盲目性。应该了解,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抚养和保护融为一体的亲情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的同时,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做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为孩子创建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家长们可以共同探讨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吃苦精神和责任心等共性问题,怎样对待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怎样为孩子创建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怎样为孩子起一些好的带头作用。让家庭中消极的影响尽可能少些,积极的影响尽可能多些。科学的教养方法可以让我们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少走弯路,淡化攀比。4、给孩子积极的引导。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理时,应分析具体情况和产生的原因,给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逐步认识到,竞争是为了激发人的上进心和价值体现,而不是要把人变得狭隘,斤斤计较。应该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攀比和互相学习是不同的。前者消极不切实际,后者积极有助于发展进步。教育影响孩子拥有阳光心态。能够以平常心接受和对待自己和别人都可能遇到的成功失败,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泄气。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家长有了给孩子积极引导的责任感,自己的攀比心理会随之减少。浅析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2008-11-3 11:12:00 | By: cjqzzxjyb 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对教师的身心理冲击巨大。教师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统教师观的影响,人们片面地把教师业务素质的发展作为教师素质发展的全部,而忽视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我们必须看到,心理素质的发展不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掌握完善心理素质的方法,将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顺应中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1、教师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心理素质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教师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情绪也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有些老师会为了一个不遵守纪律或不完成作业以及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而勃然大怒。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低头认错,内心却忿忿不平;自己呢大动肝火,伤神又伤身。其实何必呢?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用宽容的心态克制自己。“宰相肚里可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火冲天时,牢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多想想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也干过蠢事,犯过错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使自己的怒气烟消云散,赢得学生尊敬得到学生的信赖,只要我们用新型的学生观提醒自己,充分认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可塑性很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我的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确实,不时在我们耳边亲切地招呼着“老师早”、“老师好”的,不正是那些常受批评的孩子吗?因此,在面对这些易犯错的孩子时,我们就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多想想他们的长处,更多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辨证的观点评价学生,也许能使自己心平气和些。并让自己在无意识中重新再一次认识评价自己。才往往会用暴风骤雨般的发泄,以解心头之气。殊不知,教师的怒火,不仅使学生噤若寒蝉,无所适从,而且教师本人也是胸口发痛,郁郁不乐,实则是有损健康,真正是“两败俱伤”。因此当自己陡然处于一种怒火中烧的情况时,不妨暗示自己,调整心态,转移目标,做做其他的事情(如听听音乐、到操场上去运动一下),或者让其他任课老师先来处理一下,因此教师要学会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妥善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才能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学生,才不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这样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调试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进而增强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心理素质。2、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实践教学充分证明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而教师则是这项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代言人。作为肩负着学生健康成长责任的教师,用心灵去浇灌呵护心灵的人,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必须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2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然后才是一个教育者,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快乐成长。22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即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担负着如何作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责任,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能够正确地筛选和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形成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教师必须具备较深、较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够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进步。教师要在学生心灵中点燃一盏引路明灯,在赋予他健康体魄的同时也使其拥有健全的人格。正如心学家温曾做过一个试验,他把学生分成几个班级,各班级学生所做的作业相同,但各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却不一致,有的表现出一种独裁的态度,有的对学生特别友爱。实验证明,前者都变得精神沮丧,同学互相倾轧,不能合作,并把对教师的怨恨,报复在无辜的同学身上;后者则彼此和谐相处,在公平、和蔼、正直、互助、合作等社会性品质方面,也获得充分的发展。23、教师必须以身作责,积极引领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大量事例证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某种情况下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