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业 2006 年末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 力日趋加剧。国外商业银行历史悠久,相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在资金实力、 经营管理、产品创新以及科技手段等方面都有着诸多优势。本文以商业银行的 经营绩效评价作为研究课题,是希望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客观 准确的评价,能够使各家商业银行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经营状况,了解与同 行,特别是与国外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继而全面分析产生这些差 距和问题的原因,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以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 本文首先阐述了绩效和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特征,明确了商业银行绩效 评价的特殊性,探索性地界定了其内涵,并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有关方法进 行了回顾和简要的评论,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然后,在借鉴了 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 安全性以及发展能力的出发,设计了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以我国 4 家原国有商业银行和 10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因子分析 的评价结果,对样本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以及发 展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在股改上市后,在盈利性、安全性等方面有了明显提 高,总体经营绩效明显上升,已赶上了中上等水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未上 市的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众多,盈利能力较差,排名靠后。说明股改上市明显提 升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同时为了弥补传统财务指标没有考虑到商业银行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以及 风险等因素的不足,能够更加全面和完善的考虑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本文又 以商业银行的eva回报率作为评价指标, 考察了商业银行2004年-2006年的eva 回报率,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在股改上市后虽然有所提高,但从创值 能力的角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创造价值能力还是要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的提高可能来自于不良贷款的剥离,资本金的注入等诸多外部因素, 国有商业银行在今后的经营中应更加注重提高内生增长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ii 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风险管理,市场战略定位,以及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改善我 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改善有所 帮助。 关键词: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 因子分析 经济增加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as chinas monetary had opened to foreign investment,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ace increasing intensified pressures.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had a long history, in terms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it had a numerous advantages capital, management, product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is paper hopes through objective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o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performance , various commercial banks can exactly know the condition of itself, understanding the gap with other banks, particularly with the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se bank can analysis the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then they can improve management, promp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so that they can ensure the competition forever.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d the concept of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describe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bank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define it meaning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ethod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lso propose some comments, support the analysis. then, based on the referred authority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a have the author build the bank opera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profitability, liquidity,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ad preferred fou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10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s the sample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using f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each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and use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of factor analysis in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om profitability, liquidity,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bank of china operating performance after go to the stock market. these bankss profitability, safety and other aspects has been noticeably improved, the overall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caught up with the middle the level of such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while the agricultural bank, was worst, cause of profit and safety .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icators did not consider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capital and risk, in order to cover these deficiencies ,and can b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iv complete to evaluate the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paper refer eva return rate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this paper analyze the commercial banks eva return rate from 2004 to 2006.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performance after listing shares market, but eva return rate,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had decreased.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ability of create value may be weaker than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the improve of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may be from external factor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in the futur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dogenous growth.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propose some suggestion, from the targeted of business innovation,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c market positioning and human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banks. will can help these banks.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factor analysis; economics value added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2006年12月11日,在加入wto5年后,中国金融业全面履行了对外开放的承 诺,正式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从此后将与中资银行一样, 享受同等待遇,经营人民币业务。到目前为止银监会已经批准多家外资银行开 办人民币业务,中国的商业银行今后将逐步面临着国外银行全方位的竞争。国 外商业银行一般历史较为悠久,相对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国际信誉优良、资金 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规范、创新能力卓著、优秀人才众多、科技手段先进以及 服务方式完善。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都处于劣势,具体可以通过资本 质量,资本充足率以及盈利能力这些方面表现出来。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05年对世界1000大商业银行的排名1(表1.1) , 我国共有19家商业银行入围,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依据一级资本和总资产的 排名都进入了前40名,已经跨入世界最大银行的行列,但是从资本回报率和资 产收益率等盈利性指标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排名却普遍不高,多数在500名 以后,其中在原四大国有银行中,只有建设银行以资本回报率和资产收益率来 排名分别排在221位和417位情况稍好,中国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以上述两个指 标排名都在850位和900位以后,基本属于经营最差的银行行列之列,从衡量安 全性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来看,各家入围的商业银行情况也不容乐观,排名也大 都不太理想。 表1.1 中国商业银行在世界1000大商业银行中的排名(单位:百万美元,%) 一级资本 总资产 一级资 充足率 资本回报 率 资产收益 率 银行 总 额 排 名 总 额 排 名 值 排 名 税前 利润 值 排 名 值 排 名 中国银行 3485111 515972326.75487417814.5578 0.81 622 建设银行 2353025 471792254.99701606726.4221 1.29 417 工商银行 2017032 685135232.949453541.7950 0.05 964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2 表 1.1(续 ) 一级资本 总资产 一级资 充足率 资本回报 率 资产收益 率 银行 总 额 排 名 总 额 排 名 值 排 名 税前 利润 值 排 名 值 排 名 农业银行 1667037 422151403.958618205910 0.19 926 交通银行 5734105 138398894.1484193617.6468 0.68 677 招商银行 2428198 728291383.3391660626.3224 0.83 609 中信银行 2376200 622031523.828771125.1906 0.18 932 浦发银行 1632270 550391702.9794246730151 0.85 600 民生银行 1518287 538031742.8295533925262 0.63 692 光大银行 1435295 476551893.01936986.6853 0.21 920 兴业银行 1258325 411432103.0693227225.9239 0.66 684 华夏银行 1110360 367702253.0293419818.6437 0.54 744 北京银行 861431 252232843.419088510.8710 0.34 853 上海银行 844437 265622753.1892621923.3300 0.83 612 广东发展 707485 364562271.9498711516.6501 0.31 863 深圳发展 404693 229303091.769906914.7569 0.3 871 深圳商行 247908 71606233.459003815.9527 0.53 750 宁波商行 232933 41478005.596226237.183 1.49 338 重庆商行 207980 29528847454129.2776 0.41 824 资料来源:英国银行家杂志,2005 年 7 月,折算汇率为 8.276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与当今世界主要银行相比,还存在 着资本充足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弱;经营效率低,盈利能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的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有着很强的现实 意义。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可以使国内的各家商业银 行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经营状况,以及与同行相比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 可以全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加以改善,扬长避短, 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竞争。本文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 景下,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评价了我国商业银 行的经营绩效,并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进行比较研究,力图找出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 绩效的政策和建议,以期望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的经营和发展有所帮助,这也 是本文的选题意义所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绩效评历史悠久,从19世纪初开始就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在西 方工业国家广泛应用。关于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最初是从在一般的工商企业开 始的,其后被应用到商业银行。 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商业银行运营的一直受到高度监管,金融产品较 少、存款利率也受到严格控制。当时,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有限,市场对 银行产品的需求远大于供给,产品定价由政府或有限竞争决定,存贷款之间的 利差很大,银行可以轻松自如地经营管理并保证盈利,因而很少进行成本控制, 几乎不需要进行业绩考评,缺乏提高经营效率的动力。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政府对银行业管制开始放松,商业银行的存款 利率逐步放开,金融创新逐渐增多,与此同时许多传统意义上的非金融公司也 开始进入了金融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也逐渐缩小,伴随 着这种多变与高度竞争的环境的出现,对银行经营绩效分析开始引起了西方学 术界和实务界极大的关注,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972 年, 美国学者戴维 科尔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引入商业银行管理领域,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高度重视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整体性,突出了对商业银行经 营管理活动协调性的分析,具有相当的实用优势,但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侧重 评价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缺乏对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这“三性”的整体考 核。进入 70 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业务增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为了防 范经营风险,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展,在原有的效益考核指标基础 上逐步发展到包括投资回报率、利差率、不良资产率、流动比率在内的涵盖“三 性”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经营绩效考核体系。同时,政府绩效评价和非政府评 价(各种评级机构)也纷纷介入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穆迪,标准普尔等公司。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绩效 评价体系创新大大加快。有研究者们认为银行的财务因素能够为绩效评价提供 依据,有利于利润的提高,但单纯用财务指标评价公司绩效是不够的,因为, 非财务因素的变化也会给银行提供创造利润的机会,同样会对银行绩效产生重 大影响,所以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还应包括产品质量、消费者满意度、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4 份额和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银行经营绩效评价应以财务指标为基础,从市 场角度来全面评价经营业绩,这样才能全面反映银行绩效水平。 总体来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己日臻 成熟和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开始进入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 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绩效评价阶段2。 为了促进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 评价体系,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在发展过程 中总结出的各种经验和方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进行的较晚,在90 年代中后期才刚刚起步,但国内学者也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在西方 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也取得了一些较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比较具有 代表性有迟国泰,朱战宇(1999)基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构建 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优点在于考虑了流动性,安全性 以及盈利性这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不足之处是仅限于财务指 标的分析,没有考虑到一些非财务指标的影响3。谢赤,钟赞(2002)为改善商 业银行评价以单纯财务指标为基础的不足,采用熵权法对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论是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关注的重点除了资产质量 以及自身的资金实力位外,同时还应注重经营效率,这样才能达到提高盈利能 力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在于选取的样本为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没有包括四 大国有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没有考虑四大 国有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不完整的4。李建军(2004)在其专著国有商业银 行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一书中,在比较研究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绩 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上,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特点,设计了国有商业银 行的企业性绩效评价体系、公共性绩效评价体系和综合性绩效评价体系,并运 用1994年以来的银行业务数据和1985年以来的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数据,对国有 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将功效系数法,贡献赋值法应用到商业银行 的绩效评价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商业银行评价体系。但其主要 的应用范围也还只是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对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不具备普遍适 用性5。关新红(2006)在运用eva对我国商业银行创值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之 上,构建了基于创值能力的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的具体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评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创值能力 的优势和劣势,为商业银行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6。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 价技术方法,对银行过去的经营活动从多角度、多方面做出正确的总结,对银 行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计。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部分的论述对我国商业 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主要研究思路如下:第一部分,着重 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进行理论的阐述,并且借助于已有的理论成果建立起本文 的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二部分,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 联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和因素分析,寻找我国商业 银行绩效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提 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1.3.2 本文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研究 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概念和 内容的论述以及评价指标的设置上采用的是规范分析的方法;而对商业银行经 营绩效的具体分析和比较采用的是实证分析的方法。 (2)对数据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统一的处理方法:银行绩效评价是一 个相比较而获得的相对概念,在同一时点上各商业银行业绩好坏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银行业绩是随着各因素的变动而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水平指标。这就 要求在分析评价商业银行业绩时,既要从同一时点上对各商业银行进行业绩评 价的静态分析,同时还应该对商业银行特定时期进行动态跟踪分析,以期能更 准确地衡量商业银行的业绩。本文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进行分析时,选取了样本商业银行2006年数据,采取了静态分析的方法;而以 eva回报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时采用了样本2004年-2006年连续三年的数据对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6 商业银行进行跟踪分析,运用的是动态分析的方法。 (3)比较分析方法: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商业银行有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 业银行,这两种类型的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地域分布,网点数量等方面有着 较大差异。对这两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明确双方的优劣 势,可以为各自的经营绩效的提高提供参考,取长补短。 14 本文创新之处 (1)运用了单个指标与多个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 了评价。运用单指标和多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评价各有其优缺点,本 文先建立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多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以及发展能力 多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 然后再以eva回报率作为评价 指标,从商业银行创值能力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进行了补充评价,从多方 面考察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2)选取了2006年最新的数据,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传统的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评价方面的论著普遍得出的结论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中小商业银 行的经营绩效要优于工农中建等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而本文根据 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股改上市后,除农业银行外, 我国原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已经得到了普遍提高,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 国有银行的经营绩效已经赶上了中上等水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和方法评述 21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阐述 2.1.1 经营绩效与经营绩效评价的涵义 (1)经营绩效 在探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要明确经营绩效的涵义。 就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看,学者们对经营绩效的涵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 将经营绩效视为产出,即经营绩效产出论,一种是将经营绩效视为一种行为, 即经营绩效行为论。产出论认为组织的经营绩效应当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由 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记录,应该通过一个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 来判断经营绩效的高低7。行为论认为,某些因素相对于其它因素而言,对一个 组织工作的结果有明显、直接的影响,经营绩效可以与这些行为等同,这些能 够影响组织的战略目标有关的行为本身就是经营绩效8。 这两种观点各有依据,但也各有不足。若只把经营绩效作为一种产出来管 理,容易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忽视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挫伤员工积极性。 若只把绩效当作一种行为,似乎比结果导向公平、合理,但由于缺少了目标激 励,预期产出将无法实现,企业最终无法运作,而且目前对单纯的行为评判尚 缺乏有效的评判标准,其现实操作性不强。因此,本文将这两种观点综合考虑, 认为经营绩效实际上既是一种产出,同时又是一种行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 分割。经营绩效作为产出是行为的结果,经营绩效作为行为是为了达到一定的 目标也即为了取得一定的产出即结果。 (2)经营绩效评价 评价是指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或与同类事物比较,判断被评 价对象的功能、作用、效果等方面的“优” 、 “劣” 。经营绩效评价则是按照企业 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 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业绩做出客观、准确的综合判断。绩效评价工作属于 管理工作范畴,本质上是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9其产生的历史相当悠久,最 初起源于人类将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最初比较,但真正发展却是在 16 世纪 以后。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所有者需要借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8 助一定的方法对经营者的经营绩效做出评价。因为企业的约束机制即使很健全,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水平仍可能不被所有者完全了解 10。因此在约束机制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时,经营绩效评价可以在对经营绩效 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对经营者的努力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发挥激励机制的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约束机制的缺陷,激励经营者更好地完成所有者 要求达到的目标。 212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相关概念的论述 (1)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 效,学术界也尚未出现被统一接受的共识性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按照现代公 司制组织模式成立的金融企业,从本质上来说它和其他企业一样, 其基本目标 都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商业银行也具有自身的经营特殊性,它除了盈 利性的目标外,还有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要求,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在经济 金融领域具有强大影响力,其经营风险控制能力的要求也比一般企业高,因此, 结合前文的经营绩效的涵义,本文将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界定为:商业银行在 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一定经营期间内,按照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发展 能力等基本经营原则,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合理配置、充分使用自身 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所表现出来的经 营业绩、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以及持续发展能力。 (2)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 根据不同绩效评价角度来划分,银行绩效评价可以分为商业银行对银行员 工绩效的评价、商业银行对各个职能部门绩效的评价以及商业银行对自身整体 绩效水平的综合评价等。本文研究的内容重要是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自身整体经 营绩效的综合评价。经营绩效评价的演变实际上不仅是企业制度变迁的结果, 也是其自身变化的需要。人们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认识,也是通过评价活动而不 断深化的。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是指从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出发, 运用一系列定量、定性指标对商业银行占有的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提供适 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所表现出来的经营业绩、运作效率,风险管 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做出的综合考核和评价。 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确定商业银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经营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并据此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程度做出判断 和评价;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对评价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找出改进商业银行经 营状况、提高经营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经营者可以 决定银行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投资者可以做出是否投资、投资哪家或哪些银行 的决策,监管者可以正确引导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 康和谐发展。 2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相关方法评述 2.2.1 杜邦分析法 杜邦模型(dupont model)是理论界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评价中应用的最著 名的模型之一。这一模型是由戴维.科尔将杜邦公司财务管理原则应用于银行管 理领域而得名,其核心是通过分解银行的普通股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 roe) 来分析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的各种因素。模型中,衡量银行总体盈利程度的指 标包括普通股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 roa)两个重要参数。 普通股收益率是银行净收入与银行普通股票价值(银行资本)之商,它代表了银 行每一单位的普通股票在分红前的净收益。这一数值越大,说明银行资本的赢 利程度越高。资产收益率则是银行净收入与银行总资本之商,它表示银行单位 资产的净收益。该指标的数值越大,则银行资产赢利水平越高。普通股收益率 等于资产收益率与普通股乘数(equity multiplier, em )之积。而普通股乘数为银 行总资产与银行普通股票票面价值之商,用公式可以表示为roe=r0a*em11。该方 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普通股收益率出发,层层分解 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可以满足经营 者通过财务分析进行评价的需要,在经营情况发生异动时也能够及时查明原因 并加以修正1213。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10 图2.1 杜邦分析法体系构成图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构成见图 2.1,从图2.1中我们可以看到杜邦财务分析 模型中的评价指标涉及到了银行经营中的方方面面,它透过综合性极强的普通 股收益率指标,间接的体现了银行经营中各方面情况及其之间的制约关系,可 以以此对银行业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并对改进银行的财务管理具有良好的 指导作用。但是,杜邦财务分析方法同时也存在着三个缺点:第一,忽略了不 同银行所追求的目标有所差异。第二,当银行参与帐外业务项目时,银行的总 资产不再是唯一有意义的尺度。第三,传统的绩效分析并未说明银行如何创造 股东价值。 普通股收益率 roe 总收入 所得税 总负债 利息支出 总收入 利息支出 总收入 非利息支出 利润边际额 pm 资产收益率 roa 总资产 利息收入 总资产 非利息收入 资产使用率 au 总收入 呆账准备金 普通股乘数 em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222 市值价值分析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假定金融市场充分有效的前提下,市场上交易的银行股票市场 价格充分反映了银行的真实价值。简单的说,银行的股票价值是每股收益 (earning per share)与该股票市盈率(p/e ratio)的乘积。银行的市场价值分 析法建立在两个概念之上:持股人的自由现金收入与差额管理模型。持股人的自 由现金收入fc可表示为: fc=(ni+nc)+(s-u)=d 其中:ni为银行净收入;nc为银行非现金支出; s为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金来源; u为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金使用; d为银行持股人的红利; (ni+nc)表示银行经营的流动现金收入; (s-u)则表示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所需的现金支出。 差额管理模型通过对银行贷出资金利率与借入资金利率之间的差额管理来 计算出银行的净收入,而净收入是影响银行市场价值的主要因素.这一管理方式 假设在银行内部零售银行部门(存款部门)筹集资金,而批发银行部门(贷款部门) 使用资金,银行总部则调度资金由零售部门向批发部门转移。如果银行总部制 定的资金转移价格不合理,银行零售部门的利润与批发部门的利润就会出现差 别。如果银行内部资金来源不能满足资金运用,银行则需在国内外货币市场或 资本市场获取较高成本的外部资金来源。银行零售部门向批发部门提供资金的 机会成本构成银行资金内部转移的价格。 市场价值分析法简便易行,但这种方法难以对没有上市的银行价值做出判 断,同时对虽然上市、但其股票交易不活跃的银行价值也难以判断。 223 平衡记分卡方法 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方法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于上个 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和管理系统14。平衡记分卡作为一 种绩效考评体系,采用了一系列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与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其中 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利润指标和投资回报率等,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客户满意程 度、内部生产经营过程以及创新和提高能力三个方面。非财务指标可以从客户 视角,内部经营过程视角,以及学习和成长视角来补充财务指标,衡量商业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12 行的经营绩效15。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方法克服了单纯用财务指标评价银行绩 效的缺陷,采用产品质量、消费者满意程度、市场份额、创新能力以及财务数据 形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了银行经营现状与发展前景。更为重要的是, 平衡记分法解决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中不能将银行的长期目标与短期行动联系 起来,不能把组织总体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的缺陷。它利用信息技术将组 织的所有目标纳入一张表格之中,使整个组织、部门和业务单元、员工的目标 实现协同运作,发挥整个组织人力资本的巨大潜力,使商业银行的绩效得到提 高。 但是平衡计分卡方法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工作量很大,在评价中需要量化大 量非财务指标,操作较为困难,成本较大同时还涉及到对不同指标之间赋权重的 任务,在进综合评价的时候,不但要在不同层面之间分配权重,而且要在同一层面 的不同指标之间分配权重,这项工作也是比较有难度的,因为在对绩效评价指标 赋权重的时候,平衡记分卡主要依靠的还是专家打分法等的评价方法,而这种 方法主要还是一种主观评价的方法,受个人评价影响较大,对于不同的人和不 同的环境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值得怀疑。 2.2.4 因子分析法 (1)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当前在实际中广泛采用的对商业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方法中很多都属于主 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财务指标的权 重依据主观或经验事先设定好,这样就难免会给评价结果带来一定的主观性, 尤其是在当综合评价指标数目比较多,各指标对综合评价值的重要性不易于区 分并且各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大的情况下,主观赋权法的效果往往欠佳。此外, 人为地给定权数,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个或某些因素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使评价 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可能还会诱使商业 银行粉饰或追求权重较高的指标16。 而因子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科学客观赋权的方法。它起源于20世纪初 k.pearson和c.spearsman等学者定义和测量智力所做的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的目 的是用几个不可观测的隐变量来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是主成分分 析的推广和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降维方法,它将具有错综复关系的变量综合 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同因子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它通过分析时间的内在关系,抓住事情的主要 矛盾,找出主要因素,使多变量的复杂问题变的易于研究和分析17。 一般来说指标体系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互之间干扰严重。 比如,较低的不良贷款率通常会带来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即净资产收益率可 以表示为不良贷款率的函数18。因此,简单的多元回归可能会受到多种共线性 或自相关的干扰,而如果直接运用加权平均法求和必然存在着信息重复计算的 问题,从而使最终的评价结果无法正确反映商业银行的绩效。要想客观有效地 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必须用合理的方法解决指标变量之间的强相关性。 利用因子分析法,从中提取若干个因子作为新的评价指标,然后根据这些因子 指标建立一种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由于这些因子数目通常较少,因此指标体 系更为简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指标相互独立,能够各自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 某个方面,指标间互不干扰。它主要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的观测 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由于多个变量的内部依赖关系表现了评价指标之间 对评价对象的相互影响及其对评价对象的相对贡献,因而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求 得各指标的权数。 因子分析方法的思想是,将观测变量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 的变量分在同一类中,相关性较弱的则归为另一类,不同类的变量之间的相关 性都较低。每一类的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本质因子,或一个基本结构。因 子分析就是寻找这种类型的结构,或者叫做模型。因子分析法的最大优势在于 各综合因子的权重不是主观赋值而是根据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来确定的,方 差越大的变量越重要,从而具有较大的权重;相反,方差越小的变量所对应的 权重也就越小。这就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随意性,使得评价结果唯一,而且 较为客观合理。此外,因子分析的整个过程都可以运用计算机软件方便快捷地 进行。可操作性强。因此,因子分析法适合应用于商业银行绩效的评价中。 (2)因子分析方法相关步骤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中由于所选取的各个指标会随着经济意义和表 现形式的不同而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为了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有必要对各 个指标予以标准化处理。所谓标准化处理,也就是对评价指标数值的无量纲化、 正规化处理,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方法,把性质、量纲各异的指标转 化为可以进行综合的一个相对数量化值,以此来消除量纲的影响,并使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14 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 所有的选取指标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正指标 (越大越好型) , 逆指标(越小越好型) ,适中指标(适度为好型)三类。在标准化过程中首先需 要将逆指标和适中指标正向化19。 对逆指标其标准化公式为: xi= i x 1 对适中指标的标准化公式为:xi= ii xa +1 1 (ai为指标xi的适中值) 然后对所选取的样本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值xij=(i=1,211;j=1,2n),进 行正态标准化处理,标准化的公式为: x * ij=(xij-x )/s; i=1,211; j =1,2n 其中 均值 x= n 1 = n j ij x 1 标准差 s= = n j ij xx n 1 2 )( 1 1 经标准化的数据x * ij 满足e(x * ij)=0,var(x * ij)=1 第二步:根据经过标准化的指标数据矩阵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并进行检验 设rij为经标准处理之后指标i与指标j之间的相关系数,则 rij= * 1 1 ijijx x n r= rij i=1,211; j =1,2n 因子分析的目的是简化数据,找出基本的数据结构,因此,使用因子分析 的前提条件是观测变量之间应该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如果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很小就不可能共享综合因子。所以,在提取综合因子之前要对观测变量之间的 相关程度进行检验。如果所有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都大于0.3,并且 能通过kmo-bartlett检验,则使用因子分析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步:求相关矩阵或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根据标准特征方程r-i=0 求出相关矩阵或协方差矩阵 r 的特征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量矩阵 a 和特征值12 p0,根据方程组(r-mi)fm=0,求 得特征值m对应的特征向量fm(m=1,2p) ,fm反映的是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中起支配作用的因素,称为综合因子,是x1,x2x11的线性组合。 第四步:确定因子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由于 r 的特征值i就是综合因子的方差,因此,第i个综合因子保持原始 数据信息总量的比重为:di= i/i (i=1,2n),di即第i个综合因子 fi对原始数据的贡献率,则前 m 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k)= = m i1 i / = p i1 i ,通常可以根据(k)85%或者k1的原则来确定m值 第五步:建立因子载荷并对因子进行命名解释 由特征向量矩阵得到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很可能出现因子载荷的大小相 关性不大的情况,使得我们对因子的解释有困难。因此,为了使主因子有明确 的含义,要对初始载荷矩阵作正交旋转(比较常用的旋转方法是方差极大法, 即varimax 法) ,使每个原始变量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向0和1分化,进而根据线性 组合中权重较大的几个指标的综合意义来确定每个主因子的实际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