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摘要 明末清初,即从明朝天启到清朝康熙早期为青花瓷的一个主要转型期,这 一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在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对其纹饰研究有 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这一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的 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分析它在政权变革时期,代表特定民族审美观和民族情绪 的青花瓷人物纹饰的发展特点,剖析其产生的原因。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显示出了与动荡社会不相称的繁荣局面,其 装饰题材在继承传统纹饰的基础上又有创新,青花瓷装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 面。本文从表现人类自身活动的人物纹饰出发,通过归类总结青花瓷人物纹饰 的题材和内容,进而得出明末清初青花瓷人物纹饰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结论。 与此同时,笔者从绘画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各个朝代的人物 纹饰各有其特征,且以写意手法体现整体意境为主,人物描绘虚幻,青花瓷整 体画面的诉求内容已不仅仅是画面个体元素的组合,而是表现出与社会现实相 对应的民族审美观念。这种现象持续到清康熙时期,随着官窑的恢复,民窑百 花齐放的现象在中国陶瓷史上如昙花一现,再无出现。本文意在挖掘体现在纹 饰中有关民族情绪的东西,进而阐释政权动荡条件下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特点, 论证其如何体现了特定社会状态下人们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明末清初青花瓷人物纹饰中国画民族情绪 a b s t r a c t 1 1 1 ee n do f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q i n gd y n a s t y , e x a c t l ys p e a k i n g , f r o mt i a n q ip e r i o do fm i n gd y n a s t yt oe a r l yk o n g x ip e r i o do fq i n gd y n a s t yi s c o n s i d e r e dt ob eap r i m a r yt r a n c o n f o r m a t i o np o i n ta st h et r a i l s f o r m a t i o np e r i o di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b l u ea n dw h i t ep o r c e l a i n b l u ea n dw h i t ep o r c e l a i no ft h ee n d o f 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q i n gd y n a s t yi nt h et o w no fj i n g d eh a st h e f i g h tt ob o a s to fi t sa b s o l u t et y p i c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h i c hm a k e si ts os e n s e f u lt o s t u d yi t s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a c k n o w l e d g e m e n t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o fj i n g d eb l u ea n d 洲t ep o r c e l a i nw h i c hr e p r e s e n tas p e c i a lm o o d o fo u rn a t i o nd u r i n gt h i sp e r i o d ,t h i sp a p e l m a k e sa na n a l y s i so ft h ef e a t u r e so ft h e b 、卯sf i g u r a l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a n dr e s e a r c h e st h e r e a s o nf o rt h e i rf o r m a t i o n t h ef l o u r i s hd e v e l o p m e n to fj i n g d eb w pi nt h i sp e r i o ds e e m sn o ts oh a r m o n i o i l s w i t ht h es c e n eo ft h et u r b u l e n c eo ft h es o c i e t y b l u ea n dw h i t ep o r c e l a i no ft h e p r e s e n tw a sv e r yp o p u l a r i t so m a m e n t a t i o nm a k es o m ec r e a t i o nb a s e do n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dt h e nt h e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b e g i nt or e c e i v eab o o mp e r i o d t h i sp a p e r s e to u tf r o mt h ef i g u r a l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w h i c he x p r e s st h ea c t i v i t yo fh u m a nb e i n g , t h e nm a k es u m m a r yo ft h ef i g u r a l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s t y l e sa n dc o n t e n ti nt h i sp e r i o d b y t h es 锄et i m e ,im a k ea na n a l y s i si nb o t ht h em a n n e ro fd r a w i n ga n dm a n n e ro f 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f i n dt h a tt h ef i g u r a l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e a c hd y n a s t y , b e s i d e s ,m o s t l yi si nt h ee n j o y a b l em a n n e rw h i c hi sm a i n l yf o rt h es a k eo ft h ew h o l e 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 b 、卯sp u r p o s eo nt h ew h o l ed r a w i n gi sn o to n l yt h es i m p l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i n d i v i d u a l c o m p o n e n t s ,b u tt o r e f l e c t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n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o ft h er e a l i s t i cs o c i e t y t h i sp a p e r p u r p o s ei st om a k eas t u d yo ft h e f i g u r a l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 , a n dd i go u tt h en a t i o n a le m o t i o nr e f e r r e di nt h e m a n df n a l l y g e ts u c h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a r tg r o w i n gu pi nat u r b u l e n tp e r i o db a s i c a l l y e x p r e s s e st h ep s y c h o l o g yr e q u i r e m e n ti nt h es o c i e t yo ft h a ts i t u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t h ee n do f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q i n gd y n a s t y b l u ea n dw h i t ep o r c e l a i n , f i g u r a lo m a r n e n t a t i o n , 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 n a t i o n a ls e n t i m e n t v n 明末滴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期: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i i i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绪论 第一节研究主题确定及历史文化背景 本文研究内容为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时间范围限定在明代天启到清代 康熙早期即1 6 2 1 年到1 6 8 0 年。此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政权动乱、社会复杂的 变化时期,但是青花瓷纹饰的创作却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不仅继承了元代 盛行的传统纹饰,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富有本朝特点的纹饰,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人物纹饰,它以表现人们自身的审美共性为目的,在流露百姓时代审美观 点的同时也表达着人们的心理诉求。 一历史文化背景 明末清初属于明朝消亡、清朝入关时期,政局的动荡造成这一时期社会的 混乱,政权无力眷顾官窑的生产,在缺少官窑束缚的情况下,民窑获得相对自 由发展的机会,代表着平民百姓审美观点题材的纹饰大量出现在青花瓷上,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物纹饰,画面简洁,集故事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却能代 表着此时期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心理诉求。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诞生了系列流传至今的优秀文化作品,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 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同时,随着 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中华文化开始慢慢融入西方文化的元素,开始了中西融合 的发展之路。总而言之,明末清初是中华古典文学与文化的集大成时期,“永乐 大典川等总结性图文巨著的完成为此时青花瓷人物纹饰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图 像信息源流。 二景德镇青花瓷地位以及人物纹饰特殊性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变革最为复杂的时期,随着其它窑系的日益衰 落,始烧于北宋的景德镇青花瓷此时在整个时代处于主导地位。明末清初景德 。注:。永乐大典”于明永乐六年编修完成。全书涵盖经、史、子、集、天文等范畴内容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镇青花瓷的器形并无创新,并且大型器件比较少见,但是其装饰纹饰出现百花 齐放的局面,此时期代表人类自身活动的人物纹饰尤其频繁出现,且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 中国青花瓷在明末清初这一社会动荡时期的发展坎坷曲折,其人物装饰纹 样顺从历史,表现历史,却又不屈服于历史,在青花瓷发展历史长河中个性鲜 明,独具特色。 本文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对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进行分析,并对瓷器人物 纹饰绘制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特点研究进行分 析,本文分别从明末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对于活跃人们思维方面、版画对于青 花瓷人物纹饰题材的选择方面、国画绘画对于青花瓷绘制的描写方面、特定环 境下人们诉求特点方面、明末文人对于青花瓷纹饰绘制特点的影响方面进行分 析。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关于明末清初青花瓷的研究著作主要有:英国哈利加纳著东方青花 瓷2 、瑞典雅维万斯维克著瑞典藏中国外销瓷、山川哲朗著明末清初的 民窑,英国詹姆斯著明清之际转变期瓷器、日本学者长谷部乐尔著通过 陶瓷器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激流、论文集瑞典藏中国陶瓷等著作。上述论著 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十四到十七世纪的青花瓷器,对部分青花瓷纹饰进行描述, 介绍在中国青花瓷影响下的朝鲜、日本等东方青花瓷。长谷部乐尔著述的通 过陶瓷器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激流一文,评价中国陶瓷历史悠久,风格多样, 品种众多,给世界各地陶瓷生产和陶瓷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的观点。国外关 于明末清初青花瓷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就开始了,最早成书的是 英国詹姆斯著明清之际转变期瓷器,提出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具有独特风格的 美学观点,并对这一时间进行粗略的断定。日本学者西田宏子也对此时期青花 2 国内外研究中关于著作以及文章的说明在本文文献说明部分进行统一说明,此不赘述,下同 2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瓷的收集和分析进行关注。英国巴特勒伯爵还根据家族所藏有的十七世纪景德 镇青花瓷进行研究分析,并联合上海博物馆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十七世纪景德镇 青花瓷特展,论文中注明为上海博物馆藏、巴特勒伯爵藏的青花瓷图例即是出 自此次特展上面。目前国外明末清初青花瓷的研究要领先于国内。但是纵观国 外对于明末清初青花瓷人物纹饰的研究,尚无专著或论文出现,对此时期人物 纹饰的描述性研究散见于各个论著里面。 国外对于明末清初青花瓷的研究多是关于中国瓷器在国外的生存状况、从 审美角度审视中国陶瓷生产的过程,并对于其制作的精美程度进行了相对详尽 的描述,宏观介绍明末清初中国青花瓷的特点。纵观古今海外的学者对于青花 瓷纹饰的表述很大程度上是从艺术风格方面切入,缺乏对于这种艺术风格深层 次的分析。研究的程度多停留在对青花瓷器的描述上,缺乏对特定时间、特殊 生产背景的青花瓷进行纹饰内容和绘画特点分析。把纹饰题材、绘画特点利用 图像学特点,置于历史背景中分析,这也正是本文的亮点之一,在对青花瓷人 物纹饰按照人物纹饰题材进行分类研究的同时,对绘画内容进行“图一底 分 析,以期分析得出隐藏在人物纹饰之下的民族审美、民族情绪等社会文化因素 的内容。 二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对于景德镇青花瓷的研究是一个热点,因此关于景德镇青花瓷研究的 论著较多,如铁源主编清代康熙瓷器、方李莉著景德镇民窑、朱培初 著明清陶瓷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等论著,但关于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 研究散见于各专著之中,其人物纹饰也是简略论述。缺乏较为系统、全面 的研究成果。以明末青花瓷为专题研究的主要有裴光辉著明瓷鉴赏大系之 转变期青花瓷,该书对这一区间进行具体分期,在英国詹姆斯先生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进一步精确了“转型期青花瓷 的时间结点,专著的主要特点是对于转 型期青花瓷进行概括分类,人物纹饰是其描述的主要对象之一。该专著是以鉴 定系列丛书,所述内容主要是还原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的原貌,缺乏对这种 背景条件下人物纹饰出现原因的分析。关于青花瓷人物纹饰的论文主要有:陈 3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仡瓷人物纹饰研究 碧著中国古代陶瓷人物纹饰探析、王永胜、罗剑波著英雄神仙凡人、 曹建文民间青花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现代意义、刘升辉中国陶瓷与绘画 等等,对于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的描述散见于这些论文之中,并无 专门论述。学界立足于目前考古学的新发现,阐述陶瓷史中人物纹饰的发展史。 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多概况性文字说明,缺乏对人物纹饰产生原因的深度剖析。 汪庆正主编中国陶瓷全集之明、中国陶瓷全集之清著作中出现大量 明清青花瓷的图录,其中包括丰富的人物纹饰青花瓷,以介绍纹饰为主,缺乏 分类概括等深入分析研究。 纵观国内对明末清初人物纹饰的研究主要散见于各专著和论文之中,并无 专门研究,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也在于填补这一空白,通过对明末清初人物纹饰 的研究,概括出此时期丰富多彩的青花瓷人物纹饰内容,分析人物纹饰特征出 现的原因。本文意在尽力对于这一阶段的青花瓷人物纹饰做分类研究,并对艺 术风格和绘画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当代青花瓷的纹饰创作有所裨益。 第三节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以及此时期景德镇青花瓷的地 位和研究此时期青花瓷人物纹饰的意义。为第二章对明末清初丰富多彩的青花 瓷人物纹饰进行类别分析奠定背景基础。 第二章归类分析出现在明末清初青花瓷上面的不同题材的人物纹饰,以及 其代表的社会内容,总结明末清初时期有代表性的人物纹饰题材的青花瓷。 第三章分析政权动荡下青花瓷人物纹饰共性之下的个性美,即天启到康熙 时代的青花瓷人物纹饰的个性,并分析其美学特点。 第四章从社会、姐妹艺术、创作主体的改变几方面分析青花瓷人物纹饰变 化的原因,并得出人民大众是艺术文明的创造者,青花作品最重要的是要体现 时代精神。 最后第五章是本论文的余论部分,对于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创 4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作题材特点和选材角度的总结,同时阐述对当今青花纹饰创作的看法和观点。 论者所描述的明末清初主要指明天启和崇祯时期到清康熙早期这段时期, 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的内容,并从绘画内容、绘画特点以及其身后背景来诠 释明末清初青花瓷人物纹饰产生的原因。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阐述西洋人 物纹饰的时候,因图片收集有限的问题,多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来说明问题。 二研究方法 l 、分类研究,归纳分析是贯穿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在本文中对于归纳法的应 用如下:在整理文献中对明味清初各时间段青花瓷人物纹饰描述及其特点部分, 采用分类学研究方法,并对整理的资料进行归纳性分析;在对此时期人物纹饰 进行美学研究时主要使用分类研究以及归纳分析,把人物纹饰分为婴戏纹、人 物历史画、人物戏曲小说画、人物神话传说画、西洋人物画等几种进行分类研 究与分析,并分别进行总结。 2 、比较分析方法,本论文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过程,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方 法,关于转型期的时间界定各有说词,但是本文意在转型期的主要时间段里分 析其人物纹饰的特点。四个时间段有其共有的代表转型期青花瓷的特点,但是 每一时间段都有其独特个性,本文也意在通过比较分析对各朝个性进行分析比 较。 3 、文献分析法收集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是本论文的基础,分析的结论与 成果都是建立在对明末清初青花瓷人物纹饰图片资料的分析,对文献资料的分 析之上。 4 、趋势分析法,通过对明末清初青花瓷代表纹饰人物的分析研究,对当代 青花瓷纹饰的创作做出本人的意见和建议。得出:有价值的青花瓷,其纹饰首 先应该是能代表时代特征的,具有时代的个性,其才具有收藏性。其实,何止 青花瓷,其它艺术品的创作也应当如此。 三论文创新点 本论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5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l 、本论文在总过过去学者研究论述的基础上,对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 饰进行归类总结,这是前人所没有进行的课题。 2 、把纹饰类型和绘制特点与社会状态与人们的审美心理结合起来,运用“图一 底”分析方法对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进行分析,深度分析与挖掘此时期 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特色。 6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第一章青花瓷人物纹饰题材分类别研究 人物纹饰是我国青花瓷纹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不同题材、不同纹饰、 不同画法表现人的内在心里和外在需求。在社会因素、民族因素、艺术因素等 各项因素的影响下,在民族情绪迫切需要发泄的背景下,明末清初时期青花瓷 人物纹饰的类型更加丰富起来,融入了更多民间流传的戏曲故事和民间传说, 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内容。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发展在器形方面并无创新,甚至出现器形种类缩水 现象,但是在人物纹饰题材的创作上,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是一段青花瓷 人物纹饰题材的汇集时期,不仅吸取前朝人物纹饰的精华内容,同时融入了明 代文学艺术作品的故事性元素,根据本朝审美个性加以改造,在创作具有时代 特征的人物纹饰的同时,也对清朝人物纹饰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在明末初见的 刀马人物纹饰在清朝青花瓷上得以盛行。以人物纹饰题材来分,明末清初人物 纹饰可以分为婴戏图、人物历史画、人物戏曲小说画、人物传说画、人物山水 画等。 第一节婴戏图 婴戏图是贯穿明末清初的主要纹饰之一,明清瓷器装饰中,婴戏纹尤为盛 行。明末清初婴戏纹非常丰富,但四个不同阶段对于婴戏纹在青花瓷上面的内 容诠释特点各异,描述天启与崇祯时期婴戏纹的内容和特点,需要与宣德时期 婴戏纹饰进行比较,宣德时期的婴戏纹多以庭院婴戏场面为描述内容,画面定 格为孩童在庭院内的活动场面,写实为主,绘画工整,孩童矮胖可爱,胖胖的 脑袋,圆圆的脸,前脑圆大,额前几根刘海,单个或多个孩子在一起玩或在母 亲的监护下嬉戏玩耍,面部圆润,表情丰富,线条流畅。宣德后,婴戏纹饰内 容转变为郊外婴戏场面,孩子们在户外嬉戏,此时人物画的比较抽象,面部描 述减少,似乎是有意简化绘画,婴孩的形象变化在此也尤为分明。自万历后期 开始,青花瓷人物纹饰较多用的图案内容绘画内容为户外婴戏,加官进爵图、 百子图等。孩童们开始长袍大褂,身子单薄,穿起厚大的长袍显得头重脚轻, 7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饱瓷人物纹饰研究 且头很大,后脑凸出,相对于宣德时期青花瓷人物纹饰来说,明末清初时期的 婴戏图孩童多瘦骨嶙峋、不对称的长脚,后脑特大,有严重脑积水现象,形体 抽象,奇形怪状,此时期的构图日趋简练、抽象。明代晚期社会现实动荡,矛 盾尖锐,动荡社会中的人们把社会现实折射在此时青花瓷婴戏人物上。如图2 1 , 明天启青花婴戏纹图碗,明显民窑青花生活品,碗腹描绘孩童嬉戏的各项动作, 但是没有对周围环境介绍性描述,孩童的姿势,以及游戏的喜悦心情,孩童有 较丰富的面部表情。此孩童头还比较正常,属于万历晚期或者天启早期的青花 瓷作品,与图3 2 同样是婴戏纹的崇祯时期的青花瓷碗相比( 图见第三章) ,明 显规整很多。如图2 2 ,明崇祯青花婴戏纹图碗,碗腹绘制孩童游戏图,夸大对 头部的描绘,头重脚轻,对身体部位简意描述,且基本无面部表情,简意描述 特征在此时期被充分得到体现。 到清代早期,随着社会局面的逐渐稳定,百姓生活日趋安定,婴戏纹多表 现富贵子弟的游戏场面,其绘画线条逐渐繁复而有层次,至康熙早期,婴戏纹 饰已主要表现在贵族孩童的嬉戏上,孩童身材肥胖,一幅贵族气息的景象。清 朝初期婴戏纹出现在供百姓日常使用的碗、盘、罐等同常器物上的机率相对较 大。如图2 3 ,清顺治青花百子戏春图罐,罐主要纹饰绘制孩章嬉戏,以景物为 连接点,各个孩童次序性排列。场面宏大,姿态各异,画面编排繁而不乱。另 如图2 4 ,清康熙青花婴戏芭蕉纹罐,和顺治时期婴戏题材的纹饰相比,此时孩 童多表现为丰满的富贵子弟,不但突出孩童,同时注重描述孩童所在的环境, 使得整个画面更有意境。从顺治和康熙时期两只代表作看,此时孩童纹饰的表 现已不仅仅局限在对于个别孩童嬉戏的场面上,而是注重了对周围环境因素的 定位性描述,这符合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对于图画欣赏 的形式研究。3 此时孩童已不仅仅是作为个体出现,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 周围环境的衬托下,此时整体画面的述说性远远超过对于孩童本身活动的描绘。 清初婴戏纹的绘饰内容由室外婴戏图转向室内、室外婴戏皆有,表现了整体社 会的开阔与人们审美兴趣的广泛,同时也片面体现了社会审美观朝向多元化方 面发展。 3 萧孝嵘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南京:国立编译馆2 0 0 1 年第一版第1 1 0 页对格式塔心理学的描述,阐述格 式塔心理学的中心思想,即图画分析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 8 删丰满韧景蓥镇青花瓷 物纹饰研究 重审 图2 - l 明天启青花耍戏纹图碗 高67 厘米口径1 43 厘米。 景德镇民间青花瓷 明崇祯青花晏戏推碗 高6 7 厘米口径1 4 厘米。 景德镇民问青花瓷) 勰。墼 第二节人物历史画 人物历史画纹饰是指以表现一定历史故事情节为题材的一种陶瓷装饰纹 样,它代表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场景,是故事流传的主要载体之一,更多出自百 姓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为形象表现历史故事的独特性,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 绘画内容,据其历史故事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纹饰中人物的表情与姿 态,在周围故事环境的衬托下得以表现敲事的完整性。以人物历史故事为题材 的纹饰流行于元,明,清时期。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5 等以历史为题 4 注;三屠演义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再的历史、杂记诬取是民问艺人剖作成果创作而成 明 靖韧景德镇青花瓷人物毁饰研究 材的小说故事出现,为青花瓷历史人物纹饰题材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表 2 - 1 统计了明末清初比较常见的青花瓷人物历史画装饰内容,这些纹饰内容体现 在青花瓷上面主要是表现特定背景下的故事情节。 表0 l :明末靖韧常见青花瓷人物历史画题材装饰内容 时问 人物历史纹饰内容。 备注: 天启( 1 6 2 1 1 6 2 8 )太白醉酒幽、高士幽等。 图片内容来源 崇祯( 1 6 2 8 1 6 4 4 ) 文王访贤田、高士爱菊图、赤壁赋、伯夷叔 于对明末清初 崭故事1 芏j 、苏武李陵故事图、萧何月f 追韩 青花瓷进行总 信倒、张謇乘槎削等。 顺治( 1 6 4 4 1 6 6 2 )三国故事田、进戟幽、颂持图等。 康熙( 1 6 6 2 1 6 5 0 )三国故事蛆、岳飞圉、风尘三侠圉、陷唐演 义幽、左转故事圈、陶渊明爱菊田、王羲之 爱鹅、太自醉酒图、文王访姜尚图、空城计 图等。 作为艺术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青花瓷历史人物纹饰的e u 作对于历史故事 的延续与流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末滴初历史人物纹饰疆材在总结过去的 基础上,融入了本朝出现的著名历史敞事,融入更加丰富的历史人物内容。表 示对现实状况的抵制、对美好事物的描述、对世事的淡漠的态度等。内容如图 2 - 5 ,明天启青花高士图纹盘。盘内绘制文人雅士情趣生活。一群大雁南飞,高 士独坐沉思,饰高髻,面部表情简意描写,有明未特点前额突出。在周围小 桥、远山的映衬下,尽显出尘脱俗、不理世事的雅士生活。 咀历史故事题材不仅在表现特定的历史故事,同时表现当时人们对于社会 现实的认识和情绪。如图2 - 6 ,明崇祯苏武李陵人物图盖罐。罐腹主体纹饰描述 两位将门之子苏武和李陵相见情景,苏武对匈奴誓死不屈服的胸襟,使得李陵 不敢直言面对,文中对人物表情刻画丰富,把苏武的坚贞与李陵的无奈与屈辱 表现的淋漓尽致,两位侍从各何其主,起到衬景作用。发生早汉代的苏武李陵 故事被装饰在明末清初的青花瓷上,有着特定的历史意义,代表了一大批对明 不离不弃的忠实追随者的思想。图2 7 ,明崇祯青花人物笔筒。腹部绘制青花人 物纹饰,整体景物衬托人物故事,描述古代衣锦还乡的故事,山石、树术、人 物与旁边的院墙搭配错落有致,整体画面和谐。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与祈 祷。图2 - 8 清顺治青花伯牙携琴访友图筒瓶。青花色泽灰冷,整幅图写意性较 注:术井传h 明矩酎庵蔷,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小说 明束清韧景蟪镇青花瓷人物纹怖研究 强,人物面部纹饰简单,但可从整体画面中感受到此时主人公访友的心情,远 处的山石,近处的芭蕉叶都是简意描写,属于清顺治初的风格作品。 图2 - 9 ,清康熙青花人物将军罐。肩部绘制传统的长短相间蕉叶纹,腹部主 体纹饰描绘一场依依惜别的场景,一为风姿卓越的妇人,倚栏而立,楼下二位 骑马的士官与之依依不舍拱手离别纹饰把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画的神情忧郁, 神态生动逼真,整体画面有机结合,繁而不乱,多而不杂。在周围垂柳、芭蕉, 远山流云等辅助纹饰的点缀下,更显离别之情把战争带来的痛楚利用亲人的 离别刻画淋漓尽致。 清康熙早期,景德镇已经常成功制作大型器件其纹饰也呈现出表现宏大 场面的历史故事。如图2 1 0 ,清康熙青花藤王阁图缸。腹部主要纹饰绘制位于 江西省新建县章江门上的“藤王阁”与湖中船夫的画面,一面绘山水渔舟,滔 滔江水在远方重叠山峦的映衬下泛起朵朵浪花,渔船扬帆前行,渔夫网鱼,整 个场景丰富充实,在旁边高大的滕王阁的映衬下,渔夫们欢快的劳作,喜悦的 心情和旁边优美的景色和谐相处。统治阶级为了稳固自身统治,把统治者治国 思想利用一切可以触及民众的工具表现出来,以凝聚民心。 明天启青花高士图盘 高l5 厘米底径7 1 厘米 口径1 2 厘米。 景德镇民问青花瓷) 幽2 _ 6 明崇桢苏武李陵人物图盖罐 高3 0 c m ,口径1 2 5 c m 。 上海博物馆藏 幽2 7 明崇桢青花人物图笔筒 高2 20 厘米,口径1 9 4 厘米。 青花名瓷1 明末清韧景德镇青花瓷人物毁饰研究 删21 0 清康熙青花腾王阁图缸 口径5 66 厘米高3 8 厘米 中国青花瓷 明束清初的社会不安定时期,相对于精彩纷呈的元代和明代早中期,青花 瓷的器形种类表现缩水现象。此时期生产的瓷器多数是为人们日常所需用品, 如瓶、罐、盘、缸等器物。其中,明束天启年间流行的人物历史题材纹饰少见, 这与当时的特殊情况是分不开的。天启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得社会更 加动荡,此时的大明朝在风雨中飘摇,陷入内忧外患穷途末路的地步,整个不 安定社会给景德镇带来的只有减少以青花瓷为代表的所有瓷器的数量和种类, 同时,官窑的几乎停顿使得大部分制瓷技工涌向民窑。民窑的艺术水平相较于 国一固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官窑来说没有后者高。但是技工可以更大空间上发挥自己所擅长的绘画特长, 这种对于青花瓷人物纹饰题材的选择便是这种自由性开放的产物。到了清代, 青花瓷绘历史人物纹饰便开始融入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片段,如选自三国演 义、水浒传、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故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自然 与元、明、清以来小说的盛行有很大关系,但是更多是政局的渐定,从某种程 度上免收瓷器艺术的工匠“税赋”6 ,提高了后者积极性,以更大兴趣的投入 到瓷器的制作和纹饰的创新中去。与前朝相比较,顺治时期历史人物故事题材 多样,但是时局尚未稳定,其表现手法大部分具有前朝遗风,这种情况直到康 熙早期,人物历史故事在题材上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发展,人物纹饰线条更加细 腻与分化,此时几乎可以片面的分析出当时画匠的认真与喜悦的心态。 第三节人物戏曲小说画 中国戏曲在元代达到了高峰发展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戏曲人物故事,以西 厢记7 牡丹亭s 、长生殿9 桃花扇1 0 四大名剧为代表的戏曲在清代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戏曲故事为纹饰的青花瓷器大多取材于西厢记、 汉宫秋h 、破窑记佗、浣纱记1 3 、幽闺记1 4 、牡丹亭、三言、 二拍1 5 等戏曲故事。人物戏曲小说纹饰在元朝时期借助于元戏曲的蓬勃发 展迅速成为青花瓷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戏曲小说,因其故事发生的不同 场地和不同内容可以演绎出多个版本的人物戏曲纹饰,但纹饰画面必须同时表 6 。赋税”田赋与其他税收的总称,清初期,为了发展生产力,统治者减免部分赋税。 7 作者:王实甫。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主要内容以张君瑞和崔莺莺唯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讥讽现实。 o 作者:汤显祖。主要内容以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线索,在和柳梦梅爱情的感召下起死回生的故事 9 作者:洪升。主要描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1 0 作者:孔尚任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的历史悲剧。 i i 作者:马致远。是一部以汉元帝纵情声色为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包含了 一定的民族情绪。 1 2 作者:佚名明代传奇作品,全名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描述书生晶蒙正博学多才,贫困不堪 宰相刘懋为其女刘千金筑楼抛彩球择婿,恰中蒙正。刘懋为激励蒙正发愤读书,考取功名,将二人逐出 家门,夫妇居住破窑,受尽饥寒后中状元荣归故里的故事。 b 作者:梁辰鱼明代传奇作品。是一部表现吴、越两国兴亡的历史剧。 作者:明朝施惠。著作描述蒋世隆与王瑞兰的爱情故事。 b 作者:冯梦屁:二拍作者:凌蒙初这两部古代白话小说集都大量描写了商人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 动,塑造了形象丰满的新型商人形象 1 3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现戏曲小说的特征,纹饰内容涵盖代表戏曲故事个性的因素。明末清初青花瓷 的人物戏曲纹饰在继承元代青花瓷纹饰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纵看元明清的戏 曲作品,多以形式各异的爱情故事以及讽刺现实故事为主,作者试图利用戏曲 故事美化或者讥讽现实的社会生活,表现技法也逐渐开放与疏朗。戏曲人物纹 饰随着明末清初时间的发展,在青花瓷器上面的表现更加朴实与生活化,以小 说为题材的人物画多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表2 - 2 统计明末清初常见青花瓷人物 戏曲小说题材装饰。 表2 - 2 - 明末清初青花瓷常见人物戏曲小说纹饰内容 锻, +1i 一- ,。m * t ”, d,一, ”,一+ 9 + ”7 。y 硝 锣张粥掣冀螂_ 嗽 扩。:”瀚# 5 1 瀚 时间人物戏曲小说纹饰内容备注l :i 、h :iz j “i ,女,一| j 。t :。z j o :巍毒钨 天启( 1 6 2 1 1 6 2 8 )楼阁人物,刀马人物等。 图案内容总结来源 崇祯( 1 6 2 8 1 6 4 4 )状元图、刀马人物等。 顺治( 1 6 4 4 - 1 6 6 2 )西厢记图、牡丹亭图、金线池图、梨园 于现存明末清初青 故事图、钱塘梦、柳梦梅等。 花瓷。 康熙( 1 6 6 2 - 1 6 8 0 )西厢记图、水浒图等。 以戏曲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纹饰出现在日常生活器皿青花瓷中,使人们不仅 得到了审美的愉悦,而且从内心得到了生活的满足,在愉悦审美主体的同时, 对于戏曲故事的传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历史的淘汰,很大一部分 戏曲作品只能成为历史,存在于资料库里,但是曾经出现在青花瓷器上以西 厢记、水浒传等为代表的戏曲故事至今炙手可热、历久弥新,除却故事本 身的经典与优秀之外,也足见作为传承载体的青花瓷人物纹饰的重要性。如图 2 - 11 ,清顺治青花梨园人物花觚。花觚腹部主要纹饰为梨园人物,整体画面包 含戏曲舞台画面,花觚下半部分绘饰牡丹花,在牡丹纹饰的映衬下,人物在百 花园里演绎动人的戏曲故事。为填补幕布后面的落白,以葱郁树木作为辅助纹 饰,使整体画面繁而不杂。图2 - 1 2 ,清顺治柳梦梅人物戏曲图盘。盘中纹饰描 绘内容出自汤显祖之牡丹亭。画面杜丽娘在梦中与岭南书生柳梦梅相爱的场 景。从人物纹饰的发髻和装饰看,继承盛唐人物绘画风格。图2 - 1 3 ,清顺治疑 崇祯钱塘梦人物戏曲图盘。盘子画面中有一带月洞门和回廊的卷棚顶建筑,四 周古树参天,山石奇峻,前面湖泊荡漾,后面有栏板围绕。屋中案几上放有烛 台、册页和酒杯,一位英俊男子坐在宫帽椅上,正伏案酣睡,沉醉在梦乡中, 画面的右侧,一位年轻美貌女子正手持檀板而歌。图2 - 1 4 ,清顺治钱塘梦人物 1 4 明末清韧景德镇青花蹙 物垃怖研究 戏曲图盘。绘有一弯新月挂于空中,夜色静谴,画中也是一名在屋内伏案而睡 的年轻男子旁边也有一位美丽女子手持檀扳,载歌载舞。与上海博物馆收藏 的钱塘人物戏曲图盘极为相似。只有梦图指向不同,梦美人的动作、姿势非常 相似。图2 一【5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人物故事图盘讲述崔莺莺和张生在红娘的 机智安排下约会的场面,纹盘把主人公红娘的灵巧机智,红娘的端庄娇羞以及 张生迫不及待会见崔小姐的心理刻画的栩栩如生,女性人物高髻头饰,面容清 秀。红娘则一身对襟长袖长袍,但面部圆润、神情俏皮。故事发生在楼台亭阁 的一角,亭内的帘帐,与亭外左边试露头脚的枝叶、中间醒耳的芭蕉叶,制造 出浪漫的约会气氛,在周围环境的衬托下,主人公喜悦心情逼真呈现出来。 ”叱 圈2 - 1 1 清顺治青花梨园人物花觚 高4 4 e m 口径2 05 c m 。底径1 5 c a 上海博物馆藏 一,i j 清顾治椰梦梅人物戏曲图盘 高4 , 5 c a 口径1 6 c 鸭底径6 5 e m 英国巴特勒蕈 。司繇叭 :留辫 啊丰清初景替镇青花瓷人物纹怖研究 h ! 】1 图2 - 1 3 清顺治钱塘梦人物戏曲幽盘 清顺治钱塘梦人物戏曲图盘 高5 c m ,口径1 8 c m 足径65 c m 。 高65 e r a ,口径3 33 c m , 底径1 92 。 英巴特勒伯爵藏 上海博物馆藏 圈2 1 5 清康熙青花西厢记戏曲人物纹饰图盘 足径53 厘米口径1 67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戏曲在元代高速发展之后,至明清进入喘息期。明末清初的戏曲人物纹饰 的发展是在继承元代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青花瓷人物纹饰多是对元代戏曲人物 故事的选择和表现,纹饰表现的特点在于根据戏曲故事刻画人物形象。有时出 现在青花瓷上面的并非单纯的人物,都有各种景物衬托或附诗句以增加整体的 意境。如图2 1 4 即| 三l 诗句衬托人物故事场景。 戏曲人物纹饰的出现与盛行是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的主要表现,根据时代 所流行的戏曲故事,选择画面生动的篇章进行平面演绎,把文字中或舞台上的 故事呈现在日常供人们使用的青花瓷器上面,既满足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仡瓷人物纹饰研究 同时,利用平民化的载体青花瓷,使评书、弹唱、戏曲等传唱艺术表现转化为 平面艺术使之更为长久的广泛流传,并且具有书画艺术所不具有的普遍性特点。 戏曲人物纹饰在经过元代的盛行之后,明代获得继承性缓慢发展,经过历史长 河的洗涤和历练,在清康熙之后又达到了高峰,特别是广彩、五彩、粉彩等彩 瓷加入其它色料元素,更加丰富了戏曲人物纹饰的内容。 第四节人物传说画 人物神话传说题材的纹饰富有传奇色彩,具有神话特点,是人们对现实状 况的心理反映,属于宗教范围之内。万历之后,道教独行的局面渐渐改变,佛 教和道教开始走向相互融合,互相借鉴之路,表现在青花瓷器上面,主要是采 用人物神话传说故事纹饰题材,明末清初的青花瓷人物神话传说类题材纹饰, 典型的代表有道教色彩的八仙纹,八位道教神仙,即汉钟离、吕洞宾、李铁拐、 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也有暗八仙纹,即以其各自手持 之物代表八位神仙。也有故事型的神话传说纹饰,如天启时期独创的梦幻人物 纹饰、天宫麇鹿图,贯穿天启和康熙早期的罗汉图纹饰、关于神人仙道修炼图 的纹饰,以及到了康熙时期溶入了许多民间传说故事纹饰,如康熙钟馗醉酒图、 西游记插图等。分析这些人物神话传说故事,多包含了弘扬正气、鞭打腐恶、 惩恶扬善、迁善改过、勇猛精进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本质和对美 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八仙纹的流行在于明中期嘉靖、万历皇帝独信奉道教,这一纹饰延续到明 末清初,此时期保留了明中期发展的“八仙过海 、“八仙祝寿、“八仙捧寿 等图样。八仙图作为清代景德镇窑瓷器常见的纹饰,直到清康熙朝八仙纹依旧 盛行,并开始流行暗八仙纹。 作为传统宗教纹样的暗八仙纹是由八仙纹派生而来的,以道教中八仙各自 的所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暗八仙纹是从清康熙朝始盛,并流行于整个清代, 以扇子代表汉钟离,以宝剑代表吕洞宾,以葫芦和拐杖代表李铁拐,以阴阳板 代表曹国舅,以花篮代表蓝采和,以道情筒或拂尘代表张果老,以笛子代表韩 湘子,以荷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这种以八仙各持仙物代表八仙的纹饰是种 1 7 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研究 简化绘画的开始,以仙物代表仙人的庇佑,蕴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纹饰的符 号性、比拟性、与暗示性三者结合到一起,构成恰当的吉祥象征符号。自清代 大量出现的吉祥纹饰、吉祥语的青花瓷器纹饰,如画五只蝙蝠和蟠桃代表五福 捧寿;画鹿、仙鹤与梅花表示六( 鹿) 合( 鹤) 同春等等,这种从明中期的八 仙纹发展到了清康熙演变成了暗八仙纹的现状是民族心理的强烈反映,n u 冈, j 从 明末清初的动荡社会困境中走出的民族,用大量明吉祥纹饰、暗寓意吉祥纹饰、 明暗相间吉祥纹饰作为青花瓷器的纹饰,来满足祈福的心理,达到祝福平安的 心理愿望,此类纹饰青花瓷器用途广泛,从皇宫到社会,从天子到平民,几乎 达到了“青花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这种祈福心理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的信 仰和追求。 表2 3 :明末清初青花瓷常见人物神话传说题材装饰内容 唧掣j ? ? 黧蛩= 一; 嘶”。f 垆鬻扣。 | 7 。 h 一 ? 。”坼”:让7 2 铲y 蟹? ”7 ”2 8 强 时间 人物传说纹饰内容 争fe 菇矿赢l舻o:趣勘镕#嚣 天启( 1 6 2 1 1 6 2 8 )十八罗汉图、托塔罗汉图、达摩图、梦幺j 人 图案内容皆是 物图、仙人图、天富麇鹿图、八仙图等。 崇祯( 1 6 2 8 1 6 4 4 )八仙图、罗汉图、游仙图、神人仙道图等。 出自现存明末 顺治( 1 6 4 4 1 6 6 2 )人仙庆寿图、罗汉图等。 清初青花瓷 康熙( 1 6 6 2 1 6 8 0 ) 南极仙翁、西王母祝寿、麻姑献寿、送别、 四妃八子、饮中八仙、八仙上寿、八仙过海、 醉八仙、四姐十六子、二十四孝、多子图钟 馗醉酒图、西游记、三星、钟馗醉卧、钟馗 嫁妹等。 如图2 1 6 ,器腹绘制十八罗汉图。图中九罗汉和一只猛虎为伴,立于一岬 角,另外九罗汉和护法狮则处于另外一岬角。中间绘有立于莲花做座之上的观 音。在其右侧有一条龙腾云而出。 图2 - 1 7 ,清顺治青花八仙祝寿图盘。盘中心绘八仙祝寿,前方的山台做一 老寿星,身前点一香炉,身后卧一只代表长寿的小花鹿,仙人们或手拿仙桃, 或拿灵芝,或吹笛子等各种宝物,人物姿态各异,辅助纹饰饰以山石、流云、 花草、松树等,一幅喜庆和谐的画面。 图2 - 1 8 ,清康熙青花罗汉纹盘。腹部纹饰绘饰传统的标准的罗汉图像,以 坐姿、神态各异,穿罗汉袍,整体画面简洁传神,寓意吉祥如意,体现祈福心 理。 1 8 明丰清韧景镍镇青花瓷 物纹饰研究 瑚2 1 s 清康熙青花罗汉纹盘 高56 厘米,底径68 厘米,口径9 2 厘米。 中国陶瓷全集 幽21 9 清康熙青花 物盖罐 高2 33 厘米底径1 3 厘米口 径g3 厘米。 ( 中国陶瓷全羹, 为了祈求平安与幸福,智慧的民族不仅创作了八仙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林古建筑景观环境营造实施方案
- 20GWh储能模组项目技术方案
- 片区供水管网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工程实施阶段质量控制方案
- 园林养护质量评估与管理体系建设
- 高师定向师范生在团体辅导中的角色认同与自我效能感
- 村小校长在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把我校办成 让教师成才让学生成长 的文化摇篮
- 托福考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化学竞赛教育试题及答案
- 中学生历史竞赛中国古代石雕工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10月份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解析及答案
- 2025届春季厦门银行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湘少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4 This is my family教案
- 2025-202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黑吉辽蒙)
- 2025山东潍坊市安丘市华安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第一次城乡联考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中国婴幼儿排尿排便训练和尿不湿合理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 2
- 无人机培训课件范本图片
- 2025年安全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颅脑外伤创伤课件
- 车间落地品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