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校园环境与思想、意识、文化的融合.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比格认为,个人的心理行为由其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决 定,外部环境的东西如不能被个人注意并相互作用,就无法影响个人的心理和 行为,一旦被个人注意并发生作用,就会构成个人的生活空间,对他产生影响。 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校园环境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都应对学生心理 产生影响,对学生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赋予校园整洁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学生在紧 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高雅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理。校园环境更 重要的是应该在立足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营造人文与校园物质环境水乳 交融的浓厚的文亿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耳濡目染的影响。让校园的每 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含的文化的和科学的信息,不断地 散发出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 j o r d a n ) 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到的:“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 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学生正是在这种高度 的关注中获得种种刺激,并予以反复的心理体验,藉以产生情感,心理得到犹 如“宠辱偕忘”的净化。 在满足了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的同时,更需要满足学生的高级心理需求。新 世纪里校园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已经进入了教育的新 时期,对校园环境也有了更高的多方面的要求。理想的校园环境应有精神的融 入,具有特色,建筑问要协调,既要体现个性,又要有呼应,构成一个有生命 的整体,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环境还应具有开放开阔的特性,从而给学 生以自由的交流,给思想以无限想象与翱翔的空间。 在校园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校园依然需要打上时空的烙印,属于群体, 属于地域。属于历史,无论有多少新的建筑形式来体现时代特色的品位,校园 环境最需要的还是文化底蕴的沉淀。必须保留一些老旧的建筑文化和林木,这 些是校园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具体载体,使学生能够在留存着历史人文信息的环 境氛围中抚摸过去的痕迹,在满足他们情感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同时,能够跨越 时空回到校园的历史中去。 关键词: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景观,情感空间,和谐性 a b s t r a c t a m e r i c a ne d u c a t i o n - p s y c h o l o g i s tb i g g a rb e l i e v e st h a ta r ti n d i v i d u a l si n t e r n a l b e h a v i o r sa r ed e t e r m i n e db yt h ee x t e r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so ft h el i v i n gs p a c e sh e s h ei s i n i ft h ee x t e m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f a i l st oc a t c hp e o p l e sa t t e n t i o na n dt h u si n t e r a c tw i t 1 t h e m ,i tt h e nc a l lh a v er i ow a yt oa f f e c tt h e i rp e r s o n a lp s y c h e so rb e h a v i o r s b u ta s l o n g a si t d o e s ,i tw i l ls t r u c t u r ep e r s o n a ls p a c e sa n de x e r t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 o n i n d i v i d u a l s 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r el i k em i n i - s o c i e t i e s e v e r y t h i n gi n i t , b u i l d i n g sa n dt r e e s ,w i l lu n d o u b t e d l ya f f e c ts t u d e n t s p s y c h e s ,s i l e n t l yb u tf i r m l y s h a p i n gt h e i rp e r s o n a l i t i e s t h e r e f o r e w es h o u l dm a k eo u rc a m p u s e sc l e a na n dt i d y , b r i g h ta n df r e s h t h e l i v e l i n e s sw i l ld e f i n i t e l yp r o v i d eal i g h ta n dc h a r m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f o r t h es t u d e n t st o r e l a xa f t e rt h e i rh a r ds t u d i e s f o rm e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c a m p u se n v i r o n m e n t s h o u l db eb a s e do nt h eg o a lo f r a i s i n gs t u d e n t s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q u a l i t i e sa n db u i l d i n ga c u l t u r a la t m o s p h e r et h a tb e s tf i t sp h y s i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i n t os p i r i t u a lp u r s u i t s s u c ha n e n v i r o n m e n tm a yh e l ps t u d e n t so b t a i nh e a l t h yg r o w t h o u ra i mi st om a k ee v e r y c o r n e ra n de a c hs c e n eo nac a m p u st e l lt h es c i e n t i f i ca n dc u l t u r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i t e m b o d i e s ,e m i t t i n gt h ep u b l i ca e s t h e t i ce m o t i o n si ti n c o r p o r a t e s ,a sm r j o r d a n ,t h e f i r s tp r e s i d e n to fs t a n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 , s a i di nas p e e c hd e l i v e r e da tt h eo p e n i n go fa t e r m ,“l o n ga n ds o l e m nl i a n l a n gp i l l a r , v i i ib el i s t e do nt h ep a r to ft h ee d u c a t i o no f s t u d e n t s f o u rh o m e s ,e a c hs t o n ec a nt e a c hp e o p l et ob ea w a r eo fad e c e n ta n d h o n e s t ”i ti sj u s ti ns u c hac o n c e r no fh i 曲i n t e n s i t yt h a ts t u d e n t sg a i nv a r i o u s s t i m u l a t i o n sa n dr e p e a t e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x p e r i e n c e s ,a n d t h u s t h e yg e n e r a t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e m o t i o n s i nt h e m s e l v e st h a tb r i n ga b o u tt h ee f f e c to fs p i r i t u a l c a t h a r s i s a f t e rf u l f i l l i n gt h eb a s i c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e m a n d so fs t u d e n t s ,i ti sm o r ei m p o r t a n t t of u l f i l lt h e i rd e m a n d sa tah i g h e rl e v e l w ea r ee n t e r i n gan e we r ao fe d u c a t i o ni n w h i c hb o t hc a m p u se n v i r o n m e n t sa n ds o c i o - e c o n o m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sh a v ec h a n g e d t r e m e n d o u s l y t h u s ,i t e n t a i l s h i g h e r a n dm o r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c a m p u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a ni d e a lc a m p u se n v i r o n m e n ts h o u l dp o s s e s ss p i r i t u a lq u a l i t i e sw i t h u i t so w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 r es h o u l db eah a r m o n i o u s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m o n gb u i l d i n g s , e a c ho n eh a v i n gi t so w l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w h i l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w i t l lo t h e r s f o r m i n ga n o r g a n i cw h o l ea n dd i s p l a y i n gh a r m o n yb e t w e e nh u m a na n dn a t u r e ac a m p u ss h o u l d a l s ob eo p e ns oa st op r o v i d ef r e es p a c ef o ra c a d e m i c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a n d p u r s u i t s i naf a s tc h a n g i n gw o r l dt o d a y , ac a m p u ss t i l lc a n n o te s c a p et h es p e c i f i c i t yo f t i m ea n ds p a c e i tb e l o n g st oac o m m u n i t y , al o c a l e ,ah i s t o r y n om a t t e rh o wm a n y n e w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t oe m b o d yt h en e wt i m e ,w h a ti tt r e a s u r e sm o s ti st h ec u l t u r a l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w em u s tp r e s e r v eo l db u i l d i n g sa n dp l a n t s t h e ya r et h ee m b o d i m e n t s o fh i s t o r y , c u l t u r ea n dt r a d i t i o n s t u d e n t sm a yt o u c ht h et r a c e so fp a s ti ns u c ha n e n v i r o n m e n tt h a tp r e s e r v e sh i s t o r i c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o fh u m a n i t y t h e ym a y g ob a c kt o 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s c h o o lw h i l e 也e i rc o n t e m p o r a r ye m o t i o n a la n ds o c i a ln e e d sa r e m e t k e yw o r d s :c a m p u se n v i r o n m e n t tc a m p u sc u l t u r e ,l a n d s c a p e ,e m o t i o n a ls p a c e , h a r m o n y l 此页若属实,请申请人及导师签名。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面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傲的任何贡献均b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 e 髭:日期三:! ! l 丛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内容,可l ;l 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稍 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研究生躲监导师签名虚岛盐丛碰。 注:请将此声明装订在论文的目录前。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课题概述 第1 章绪论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和育人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使大 学生得以解读校园环境蕴涵的文化与精神,加深生命的体验,传递着大学文化 与精神的韵律。 1 1 1 课题的题目及来源 2 0 0 3 年1 1 月上了导师易西多教授所教授的“空间与人的感知”一课,在 易西多教授的分析指导下,了解到环境的空间形状、大小、颜色等各方面会使 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当我们身处某种环境时,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 和联想,以致影响我们的情绪、心境乃至志趣。感觉深受启发,在易西多教授 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查阅,分析研究后作出此课题。 1 1 2 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在高校教育都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新局面。校园环境建设要以学生为本, 融入文化精神,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文化对他 的滋养,用文化来感化他们,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知识和智慧,充满朝气和欢 乐的圣地。 1 1 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比格认为,学生个人的心理行为由其所处的生活空间环 境决定,外部环境的东西如不被个人注意并相互作用,就无法影响个人的心理 和行为,一旦被个人注意并与个人发生相互作用,就会构成他个人的生活空间, 影响他的心理行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努力营造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的校园生活空间。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的审美文化,是融合物 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精华的结晶。环境是校园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校 园文化中,校园的环境、物质设施经过人文化的改造,成为富有情趣与价值的 审美景观,体现人文的精神。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物质与环境的相互交融的 客观存在,它不以固定的教育模式而存在,但因其具有的文化审美和人文精神 的特点,并且充满着柔性和情意,所以能够潜移默化而又深刻久远地影响着学 生的心理发展,不是通过语言、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色彩丰富的、立体的、 无声的环境时时刻刻、无时不在的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 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 学生对校园的环境是有心理需求的,这种心理需求可以分为基础的和高级 的两类,所谓基础的心理活动,则是由感觉到知觉,以及记忆表现、认知、判 断和注意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所谓高级的心理活动,则是深一层的心理活动, 诸如心境、情绪、意志和审美等活动。校园环境应通过建筑的造型,建筑的空 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 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的和科学的信息,不断地的散发出它所寄托 的审美教育的情感。学生正是在这种时刻的高度关注中获得多种刺激,并得到 反复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美感,愉悦身心,心理得到犹如“宠辱偕忘”的净 化。 在新世纪里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已经进入 教育的新时期,理想的校园应具有独立的文化氛围,成为学生情感的空间。拥 有悦人的自然环境;注重自由交流性,自由思维,忌高难度空间,杨振宁:高 度的距离给人造成的隔离感以及交流的影响是长度距离的3 0 倍;宜开放性, 提倡舒适感,给思想以无限想象与翱翔的空间,忌难迫感、恐惧感,往往是由 于过密的建筑群体和狭窄的公共空间造成的:宜和谐性,建筑间要协调,既要 体现个性,又要有呼应,构成一个有生命的燕体。规划意识与统一的建筑原则, 历史与现实的承接,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宜纯洁性,排除政治、经济因素的干 扰,以保持真理的纯洁性。良好的校园建筑环境应从空间结构上了解校园生活 的秩序,构建人际关系,建筑文化氛围,既突出时代特色的品位,又透露文化 底蕴的积淀,且迎合学生心理的需求。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生活,构成文化的 一种潜意识。 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们要推崇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让校园的每一块墙 壁都会“蜕话”,这是一种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建设理念。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注 意力放在创建生机盎然的校园景致,布置整洁美观的教室,添置更多的文明健 康的教育设旌上,更要关注的是把人文精神有机融入建筑环境中,赋予其“生 命力”,让学生视线所能到的地方都充满着文化的气息,给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意义:人的个性是在文明和进步,社会现实和历史积淀的过程中形成的,应当 把个人与其所依存的建筑环境结合起来考察,这样研究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一 一建筑环境对个人高级心理的影响的需求就十分有价值。探讨建筑的文化属性 比探讨它的科学技术属性更为重要,这种研究对创造更适合于人们的物质和精 神需求的建筑来说,不仅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 和进步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大学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与精神,展现其美 的意境的客体,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和育人的过程,通过这 种过程大学生得以解读校园环境蕴涵的文化与精神,加深生命的体验,传递着 大学文化与精神的韵律。 1 2 课题研究的现状 大学校园文化,它属于社会的亚文化,是社会的先进文化,作为一种流行 的概念,引起人们的强烈讨论与研究,还只是几年前才开始的事。 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 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很大的。漂亮的建筑,清洁的道路,优美 的雕塑,美丽的花坛,设施先进的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与体育场馆等,能够 造就和谐、优雅又具现代风貌的学习生活环境,给学生以青春的活力与美的享 受,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社会心理气氛,从而促进良好的校园 文化的形成。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存在,它与大学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校园文化是 一种人文,物质与自然的相互交融的客观存在。它虽不是一个固定的教育模式, 但因其特有的文化审美和人文精神,而充满柔性和情意的教育魅力,潜移默化 的深刻久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 校园中的各种建筑、设施与绿化景点等,应该成为校园精神的物化与外显。 现代高校都讲求“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模式,所以更需要以学生为本,关注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不仅仅是校园环境的整洁美观,更重要的是与文化精神的有机融合,赋予空 间环境以“生命”,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有文化气息,给以学生的不仅仅是 知识,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力量。 1 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校园环境与学校思想、意识、文化精神的有机融合 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拥有多元化的特点,学校中的每栋建筑,每处 景观,一草一木都应该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对于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 着耳濡目染的作用。 我们要赋予校园整洁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学生在紧张的 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高雅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理。校园环境更重要 的是应该在立足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营造人文与校园物质环境水乳交融 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校园的每一个 角落、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自身特有的文化的和科学的信息,并不断地散发出 它所寄托的情感。学生正是在这种频繁的关注中获得种种刺激,并加以自己反 复的心理体验,从而体会美感,愉悦身心,心灵得到净化。 目前已经进入教育的新时期,对校园环境也有了更高的多方面的要求。理 想的校园环境应有文化精神的融入,应具有特色,建筑间要协调,既要体现个 性,又要有呼应,构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和时代 的和谐;还应具有开放开阔性,从而给学生以思想自由的交流,给思想以无限 想象与翱翔的空间。 4 武汉理工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指在 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及审美 情操为目标,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我国文化部 副部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高占祥同志的说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 “关于校园文化的定义,目前说法很多,各执一词,概括得不尽一致。我以为 所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环境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 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2 1 校园文化的内容 一所学校,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这种惯性是 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它本身就有延续和继承发扬的价值。教育是面向未 来的基础性、前瞻性的事业,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和超前性。 这种超前是建立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基础上的。所以校园 文化应是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渗透交融。她既折射过去又反映当代,还预 示未来。 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她包括学校的领导作风,民主意识,紧张活泼 的校园氛围和师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整体 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如 建筑、设施、设备、资料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校园文化发达程度 的外部标志。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物质文化积淀着历史、 传统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 化发展的关键,她是隐性的,深层次的、无形的和抽象的。她包括校园文化观 念、历史传统,为校园大多数主体认可、遵循的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 活信念等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导向功能 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低蕴和丰富的内涵。如我国著名清华大学、 北大大学,我们很难用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其文化内涵的深浅,但我们 可以通过师生们在日常工作及其行为中的自然流露而感受到它的存在,体味其 中的文化底蕴。当我们身居其中时,就感到有一股强烈的无形魅力吸引着、引 导着我们从内心对它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并融入其中,自觉的使自己的价值取 向和行为方式逐步与之相符。这种强制力实际就是学校在历经几年、几十年甚 至几百年的不断淘汰、更新和积淀而形成由学校人长期创建遵守、维护完善并 使之延续下来的一种文化积淀。它不具备即显性,我们也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 述它,但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她的存在- 。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对学生成长的 影响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为大学生提 供高尚的文化生活,高雅的文化氛围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使大学生浸润于积 极、向上、健康、高雅的大学文化之中,健康成长,奋发成才。 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们渴望 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适应 了学生精神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 向。使学生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 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 习态度。 校园文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 校集体为单位,需要学生自主的参与,并且能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注意相互间的协调,必要时为了集体的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2 。这种来自外部环 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能处理好个人和学校的关系,从而在不知不 觉中从心里产生对学校的热爱。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使 学生亲身感受到校园的温暖,体会到校园文化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1 人文主义建筑学一情趣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9 年 2 自然辩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8 9 8 6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个人在大学经过四个春秋的熏陶,思想政治素质、文化道德水平各方面 发生的变化,自己也许还不能明确意识到。在他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 环境发生了变化,甚至陷入了某种混乱的环境当中,校园文化对他的影响,可 能成为抵制不良风气侵蚀的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环境的人文化,创设利于学生和谐发展 的心理情境,造成学生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心理体 验,通过亲身实践和直接体验而感悟,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提高3 。 校园文化能够创造一个陶冶人心灵的空间环境,以校风、教风、学风、文化传 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教 育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又对生活其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 行为的作用。 同时校园的空间环境、景观建筑经过校园文化的改造,成为富有情趣与价 值的审美景观,就能够充分体现优秀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人文、物 质与自然的相互交融的客观存在,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教育模式,但因其特有的 文化审美和人文精神,咀充满柔性和情意的教育魅力,潜移默化而又深刻久远 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而是通过立体的、多 彩的、无声的景观空间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 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校园环境所营造出来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人心理的辐射作 用。努力构建一种理想的校园空间环境使之达到和校园文化精神的交融。 台湾校园文化 山西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妞论立 第3 章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校园人文氛围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比格认为,个人的心理行为由其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决 定,外部环境的东西如不被个人注意并相互作用,就无法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 为,一旦被个人注意并与个人发生相互作用,就会构成他个人的生活空间,影 响他的心理行为。 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学校中的每栎建筑,一草一木都应该能够影响 学生的心理行为,对于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崇著名教 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这是一种 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建设理念。 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可分为基本心理需求和高级心理需求两种。校园环境 在满足了学生的摹本心理需求的同时,更需要满足学生的高级心理需求。所以 首先我们要赋予校园整洁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学生在紧张的 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高雅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理。然后更重要的是, 校园环境应该在立足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营造人文与校园物质环境水乳 交融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耳濡目染的影响4 。让校园的每 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含的文化的和科学的信息,不断地 散发出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 ( j o r d a n ) 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到的:“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电将是对学生 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学生正是 在这种高度的关注中获得种种刺激,并予以反复的心理体验,藉以产生美感, 愉悦身心,心理得到犹如“宠辱偕忘”的净化。 新世纪里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已经进入教 育的新时期,对校园环境也有了更高的多方面的要求。理想的校园具有精神的 融入,具有特色,建筑间协调,既体现个性,又相互呼应,构成一个有生命的 整体,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想的校园环境还应具有开放开阔性,从而给学 生以思想自由的交流,给思想以无限想象与翱翔的空间。 生以思想自由的交流,给思想以无限想象与翱翔的空间。 与建蜕人殳丛书l 9 8 9 年学林出版社p 1 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 校园基础环境 校园所处地理位置的优与劣,是学校环境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校园环境 的需求不能局限于空间使用功能的满足,而应注重于校园整体环境的质量感受, 并使美观、舒适、方便等各方面的精神心理得到满足: 3 1 1 闹中取静的理想之地 中国古代书院为什么大都建在钟灵毓秀的山水间? 聚日月之精华,吸山水之灵气,乃读书环境至高境界。 图3 1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南城湖畔,垂 柳依依,碧波荡漾,落霞孤鹜,鱼翔浅底;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嵩山南麓,面对双溪 河,背靠峻极峰,山峦环拱,景色宜人; 围3 - 3 岳麓书院 圈3 2 嵩阳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清风峡 入口处,这里古木参天,泉水叮咚,风传书声, 楚才于斯: 白鹿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莲衣峰下,山 谷濂泉,天下之最,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9 圈3 - 4 白鹿书院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古代儒家的教育,主要追求的是内省式的修身养性,往往与现实隔开,在 乐山乐水中感悟着天人合一的气韵。所以古代书院多坐落在远离尘嚣的秀气山 水之中。当今的一些著名大学和我国古代书院一样,大多依山傍水,环境优雅, 原因就在于希望通过自然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康奈尔大学1 9 8 5 年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十分重要的一 点是:期望进入康奈尔大学的学生承认,在他们选择康奈尔大学的诸多理由中, 校园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理由。”美国的哈佛、斯坦福,中国 的清华、北大,几乎所有的名校都有着令无数莘莘学子骄傲的校园环境。而以 校园中固有的河流湖泊、树林等自然景观作为校园格局的构架则是建成优美校 园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一些选址于城郊丘陵、山地等地貌上的学校在形成优 美而幽静的校园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节约了大量用地。 现代高校校园在选址方面的考虑应更为周详,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教育 无疑要重视信息。学校所处位置不能闭目塞听,丽应该是信息发达,以大城市 为背景是最佳的。大城市是信息的集散地,在这里,学子们集中而又快速地了 解各种学术科研动态、国际国内的风云变幻、社会生活的状态、时代前进的脚 步等等,真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入耳”,在学校也可以敏锐地感受时代的 脉搏,把握教育的方向。 著名的武汉大学原校址在武 昌东厂口,1 9 2 8 年改名国立武汉大 学,迁珞珈山。当年由科学家李四 光骑着毛驴带着干粮选址,踏遍武 汉市郊的山山水水,终于选定了东 湖之滨的珞珈山这块风水宝地,并 为其勾画出宏伟蓝图。( 图3 - 5 ) 由 美国名建筑师开尔斯设计,代表了 当时一流校园的理想模式。1 9 3 0 年 动工,1 9 3 6 年竣工,一气呵成。 图3 - 5 武汉大学鸟瞰图 l o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0 年后武汉大学校园周边拥有了武汉市最大的数码科技产品售卖中心,他 依山傍水的特殊地理位置与一切现代化的设施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东湖 优美的湖光山色给学子们带来了修身养性的感受,同时周边来来往往的车辆则 显示着“流动”的现代都市文明。 图3 _ 6 武汉体育学院鸟瞰图 有5 0 多年历史的武汉体育学院也是一所座落在风景旖旎的东湖之畔的学 校,清新的空气,秀丽的风景给予学子们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天然有利的 运动场所。( 图3 - 6 ) 3 1 2 解读校园中的特色 校园应拥有富有特色、生气勃勃的建筑形象,它们具有特定的气质,外观 纯净、健康,富有情趣和个性,不奢华、矫情和造作5 。通过建筑体量高低错落 的组合,抑或一些独特的造型语汇,能塑造有特色的环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 探索,从而获得他们的喜爱和认同。富有特色的建筑形象可以塑造校园的良好 意象,加强学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生气勃勃的建筑形象 令人振奋,有助于稳定学生心态,激励学生求学奋进。 充分利用校园内独特的自然景观,把学校特有的文化溶入这些风格浓郁的 环境中,建立富有个性和特殊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如:斯坦福大学自第一组 建筑“教学方院”起一直延续下来的浅土黄色墙面,红色坡形屋顶,圆拱连接 长廊所形成的整体风格,成为该校的特色,深深印入历届师生与到访者的心中。 6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 5 7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大学校园内山丘蜿蜒起伏,典雅的仿古建筑似宫殿琼阁散布山丘之问,肃 穆的纪念性建筑掩映于苍翠林木和万花丛中,登高远眺,湖光山色,气象万千, 也成为学校独有的校园环境特色。 ( 1 ) 入口 无论是气势恢宏还是尺度怡人,校园入口都是由外部向校园过渡的重要空 间,是一所大学给人留下最初影响的景观,应有快速夺人眼球的力量,大门与 校园内巍峨的主楼相映成趣,展示坦荡的胸怀,展开巨大的双臂迎接每一位学 生和到访者。 乳白色的清华大学的二校门( 图 3 7 ) 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 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 的大宫门,石门上端的“清华园”三 个大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 之手。清华校门是清华大学最具象征 性的建筑,九十多年过去了,它毅然 耸立在后人的面前,需要后来人做到 圉3 - 7 清华大学二校门 知耻而后勇,时刻被深刻的耻辱感所激励鞭策,艰苦不懈地努力,“明耻”继 而“振兴”。 ( 2 ) 标志性景观 校园标志性景观是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集中的表现,是校园环境的灵魂和 统领,其含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是其它校园建筑所无法比拟的。充分利用 校园的自然景观,创造风格浓郁的标志性环境是建立富有特殊精神内涵的校园 环境的重要方法。 清华圆、未名湖( 图3 8 ) 早已成为清华与北大校园的代名词,北大学生 庞洵在她图文并茂的北大地图一书中这样写道:“没有未名湖就没有北大 人灵慧的悟性”。 詈 占 荽 末 翥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体育大学标志性雕塑( 图3 - 9 ) ,奔跑 的人,简洁大方。由于是镂空的设计,从不同 两边看雕塑中的人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和感觉, 跟随着人的走动,镂空的人会产生动感。从固 定的石制雕塑中看到运动中的人,感受到运动 的精神,是一种怎么样的美好感觉! 图3 - 9 北京体育大学雕塑 校舍是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办学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校舍建设, 不仅空间要够用,建筑风格也要具有审美特性。有些校园布置都成井字形,呆 板沉闷,变化少,风格单调,缺乏审美意韵,只讲功利不讲情趣,这样的校舍 建筑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效果是不佳的。 每当寒冬过后,梅花凋谢之时,早樱开放,继而日本樱花、垂枝樱花、晚 樱等开放。盛开时节,武大樱园酷似花 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 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 武大”的意趣。武大的樱圆宿舍斋字楼 是最早的学生宿舍,( 图3 - 1 0 ) 窗户外 面就是樱花,是学生们梦寐以求的住宿 地方,也是武大校园的标志性的建筑。 图3 - 1 0 武汉大学樱四宿舍 豳3 1 1 樱圆宿舍 樱园的建筑( 图 3 1 l 、3 - 1 2 ) 从整体风格 到装饰部件都与丰富的 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相结 合,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 抽象性、象征性的特征。 宫殿式斜面墙体、刚劲挺 拔的双立柱、多姿多采的 琉璃瓦飞檐等,无不显示 出武大作为高等学府庄 图3 1 2 樱圆宿舍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严肃穆而又开放进步的现代教育意识。 3 1 3 规划意识与建筑的和谐一致性 校园建筑布局应得天独厚,整体规划,一气呵成,教学区、运动区、生活 区,区区分明,井然有序,呈现严谨而又不呆板、活泼而又不凌乱的风格。建 筑问要协调,既要体现个性,创造富有特色,生气勃勃的建筑形象;又要有呼 应,构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在对校园建筑作出整体美布局的同时,各处场所 都应按照美观、和谐、经济、实用的原则来规划,并在充分考虑其实在功能的 同时,尽可能加入一些审美的因素,通过建筑的造型、建筑的空间来表现一定 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6 。不同空间结构、空间组合和空间比例,会给人以不同 的审美感觉,使人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从教学主楼的构建到每一个教室的设 计,从黑板的形状到讲台的比例,从人文景观的修建到环境色彩的选择,都应 体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体现出人们对空间结构美的追求7 。 以武汉大学为例,校园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东湖西南岸的山形地势。 建筑师凯尔斯根据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将中国古典 建筑艺术的风韵和欧洲近代建筑艺术风格巧妙结合,使校园总体规划统一而且 具有鲜明的特色。 图9 - 1 9 武汉大学建筑群 珞珈山的校园建筑,( 图3 - 1 3 ) 依山就势,傍水成景,或绿瓦银墙,或黄 顶玉壁,在参天古树和万丛新绿中,错落有致,绚丽多姿,显得庄重典雅、精 美绝伦和气势博大,能与世界任何一流之兴学工程媲美! 校园建筑依照各自的 建筑群体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 0 0 0 1 2p 3 4 7 建筑美学的特色与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2 1 0p 5 6 1 4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功能,采用散点,放射状的布局,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因山就势。 建筑组群变化有序,做到“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祟楼”,整个 校园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严整的片断,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群体。这些建筑群相 互构成对位对景,面面相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环境空间层次。因此,欣赏珞 珈山校园建筑,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游”,步移景异,韵味无穷。 武大校园建筑从整体风格到个别特色,都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相 结合。整体建筑形象,宫殿式斜面墙体,刚劲挺拔的双立柱,多姿多采的琉璃 瓦飞檐等极具特色。在建筑装饰上,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乃至不同的 学院分类,采用了不同的装饰内容、形式和手法8 。 中国殿堂式的图书馆,( 图3 - 1 4 ) 正门两旁用西方双立柱支撑,大屋顶 下又有中式吊脚楼,在诸多建筑烘托 和簇拥下雄踞于狮子山之巅,表达了 尊重知识和新生文化的理念。图书馆 与老斋之间,依山就势,形成“天平 地不平”的建筑布局特色。 图3 1 4 武汉大学图书馆 理学院的主楼为罗马式、拜占廷式 的穹窿顶,而四角配楼中,前排似中国 城楼,后排则是西式建筑风格。利用倾 斜地形修建的阶梯教室,教学设旌上开 了中国大学电化教育的先河。( 图3 - 1 5 ) 围3 一t 5 武汉丈学理学院 “中西合璧”更为典型的是工学 院。中式的双层大屋顶,上层是西式 玻璃屋面,下层则是传统的琉璃瓦飞 檐,玻璃中庭营造出共享空间,别具 一格。( 图3 - 1 6 ) 。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白花文艺出版社 2 0 0 1 1 2 团3 1 6 武汉大学工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筑群之间借景生辉,与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得益彰。在图书馆遥 望东湖,湖山美景如在手边,望工学院则如锦绣画屏,而由工学院看图书馆和 理学院则如天宫楼阁,彼此呼应,互成欣赏景观。 3 1 4 环境的悦人- 陛 校园环境建设,应实现“三化”,即“净化、绿化、美化”,形成“景色宜 人”的校园环境,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哈 佛大学文理学院前任校长罗索夫斯基说:“我再强调一下我的论点:工作场所的 物质环境,其影响是巨大的,对此,我每天早晨都能体会到:当我穿过市内肮 脏的哈佛广场而进入啥佛大学校园,好像在沙漠中找到了一块绿洲,立即感到 心旷神怡,使人清新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校园里的自然山水、花草树木,既是教学科研的活动地,又是赏心悦目的 游乐风景点,( 图3 1 7 ) 既可以陶冶性情,又有美的享受。设计中应贯彻“以 人为本”的思想,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 求,而且应更多的从学生的感受去审视 设计,创造他们喜爱的、舒适的、赏心 悦目的环境。按美的原则规范校园文化 的各种物质载体,从校园整体规划到一 个具体的建筑式样,从个雕塑制作到 一块标语牌的设计,从一条路的命名到 一个小园林的风格,都应遵循这种原 图3 - 17 水朱清华 则,使整个校园洋溢着高雅、和谐、完美的气息,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品 质。 优美的校园是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是不闭幕的文化艺术的展览,有利于 陶冶学生的情操。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 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 神力量9 。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 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 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 9 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 9 9 9 4 1 6 武汉理工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爱美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工业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小学师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 自来水厂工程建设工程方案
- 广州办公室租赁合同
- 工业燃气管网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摩托车轮毂新建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年中级技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水资源保护田地租赁合同书(含节水灌溉技术)
- 离婚协议书中关于房产过户与税费承担的范本
- 三年个人成长路线图: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 子宫动脉栓塞护理查房
-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与预警机制
- 大气道狭窄的护理查房
- 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第二版) 课件全套 第0-10章 绪论、粮食的理化特性与品质变化-粮油卫生检验
- ZZ002 植物嫁接赛项正式赛卷(有答案)完整版包括所有附件-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
- 足球《踢墙式二过一》课件
- 电表抄表记录表
- 软装报价单模板
- 水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对应表
- 科研诚信问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