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两种平比句式比较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两种平比句式比较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两种平比句式比较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两种平比句式比较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两种平比句式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作为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留学生在使用平比句及 其否定式时常出现各种偏误。本文所选的平比句式及其否定式是:“a 跟和同 与b 一样( x ) ”、“a 跟和同与b 不一样( x ) ”、“a 有b 那么这么x ”、“a 没 有b 那么这么x ”。 “一样”句与“不一样”句在结构、相互转换、能接受的副词类修饰性词语 上不完全对称,“有”字句与“没有”句在比较项性质、比较点、比较值“那么 这么”的省略、x 的选用、相互转换上也不完全对称。因此,“一样”旬及“不一 样”句的偏误主要有比较词的遗漏、误选,比较项的可比性问题,修饰比较结果 的副词误用问题,x 的选用问题这四个方面;“没有”旬的偏误主要是旬式杂糅、 指示代词的缺损、比较项的省略,而“有”字句的偏误则在于指示代词的缺损和 句式回避。中介语语料显示,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汉语的运用不 只停留在句法层面,在语用层面也有较大的提高。本文针对各句式的特点,从不 对称入手,结合中介语特征,对其结构、语义、语用限制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加 以阐述,然后提出教学的四结合对策。 关键词:平比、不对称、偏误、习得、教学对策 a b s t r a c t b e i n gt h es p e c i a ld r i l l so fc h i n e s ea n do n eo ft h ei m p o r t a n c ei nt c s o l ( t e a c h i n g c h i n e s et os p e a k e r so fo t h e rl a n g u a g e s ) ,t h ei m p a r t i a l c o m p a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a n d t h e i rn e g a t i v e sa r eo f t e nu s e du n c o r r e c t l yb yt h es t u d e n t sa b r o a d s e n t e n c e s “a 跟和 同与b 一样( x ) ”,“a 跟和同与b 不一样( x ) ”,“a 有b 那么这么x ”,“a 没有b 那么,这么x ”a r ec h o s e n “一样”s e n t e n c ea n d “不一样”s e n t e n c ea r cn o t c o m p l e t e l ys y m m e t r yi ns t r u c t u r e ,a d v e r bm o d i f i e r ,c o n v e r t “有”s e n t e n c ea n d “没 有”s e n t e n c ea r ca l s on o tc o m p l e t e l ys y m m e t r yi nc o m p a r i n gi t e m ,o m i s s i o no f “那么 这么”,xc h o o s i n ga n dc o n v e r t t h e r e f o r e ,t h ee r r o r si n “一样”s e n t e n c ea n d “不 样”s e n t e n c ea r eo m i s s i o na n dm i s c h o o s i n go fc o m p a r a t i v ew o r d s c o m p a r a t i v i t y , m i s u s i n go fa d v e r ba n dxc h o o s i n g t h ee r r o r si n “没有”s e n t e n c ea r ei nd r i l l s m i s m i x i n g ,o m i s s i o no f “那么这么”a n da v o i d a n c e i n t e r - l a n g u a g es h o w st h a tw i t h t h el e v e li m p r o v i n g ,t h e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l a n g u a g eu s i n gi sn o to n l ys t a ya r o u n dt h e s e n t e n c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e v e l ,a l s oi m p r o v i n gi ns e m a n t i c s t h i sp a d e ra i m sa t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e a c ht y p e ,c o m m e n c i n gf r o mt h ed i s s y m m e t r ya n dc o m b i n i n gw i m t h ei n t e r - l a n g u a g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a st oe l a b o r a t ei t ss t r u c t u r e s e m a n t i c s , l a n g u a g e - u s er e s t r i c t i o nf r o mt h es c o p eo f t c s o l t h e nt h r e ec o m b i n a t i o ni nt e a c h i n g a r ep u tf o r w a r d k e yw o r d s :i m p a r t i a l c o m p a r a t i v e ,d i s s y m m e t r y , e r r o r , a c q u i s i t i o n ,t e a c h i n gs t r a t e g y i l 日8 吾 比较范畴中的平比句及其否定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 于外国留学生没有汉语语感,在习得汉语之前常以套用方式进行简单推导,或生 搬硬套,常出现很多我们汉语本族语者意想不到或习焉不察的偏误。 本文从分析“一样”句和“有”字比较句及其否定式式内部比较前后项的不 对称,肯定式与否定式的不对称及对比较结果加以说明的x 的隐现规律入手,结 合留学生的偏误,进而对其结构特点、语义、语用限制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加以 阐述。然后对比分析该旬式在本族语者自然语料和留学生中介语语料中的使用情 况,各年级留学生该句式的使用情况,以确定学生的使用特点,寻找习得规律, 促进教学。 对自然语料的研究表明,平比旬及其否定式中的比较前后项常常不对称。原 因有三:一是比较前项常常部分省略与比较后项中相同的成分,或是承前主语或 承前宾语省略,或是表示时间时无条件省略;二是比较后项也常常部分省略与比 较前项中相同的成分;三是在没有省略时,比较前后项自身的结构类型和语义范 畴的不同。 当比较后项表示过去的时间,比较前项要表示现在的时间时,比较前项“现 在”的省略是无条件的;当比较后项表示现在的时间,比较前项要表示过去的时 间时,如果语境比较具体,可以省略:当比较后项项表示现在的时间,比较前项 要表示将来的时间时,比较前项一定不能省略。当比较前项是定中结构的体词性 词组时,比较后项的部分省略有三种情况,可以用两个过滤槽来检验。当比较项 是谓词性词语( 词组) 时,如果是不同的人或物就同一种动作进行比较,比较后 项可以全部省略与前项相同的动宾结构:如果是就不同的动作进行比较,即使比 较前后项使用相同的动词,比较后项中的动词也一般不能省略。 “一样”后带不带x 、带什么样的x 比较自由,而“不一样”后的x 只能是 度量形容词中表示积极意义的单音节形容词。但是一旦当“一样”前有表示范围、 估量或数量等意义的副词时,除了副词“都”、“几乎”,后一般不能再带x 。肯 定式与否定式前边能接受的副词类修饰性词语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没有副词 修饰的“不一样( x ) ”句都可以自由地转换为肯定式。此外,表示虚比的肯定式 都没有相应的否定式。 表示陈述语气的“有”字句的比较点通常是“尺寸”,但是,表示疑问或反 问语气的比较点一般是抽象意义的事物,没有夸张、比喻的语气,x 可以是除了 度量形容词以外的性质形容词或一些四字格。 在陈述旬中,“有”字句一般要加上比较值“那么这么”,只有当“有”字结 构作定语时,比较值“那么这么”才可以省略。在疑问旬中,当比较后项是一般 的名词或代词时,“那么这么”可以省略,当比较后项是省略的词语,或者x 是 “有”字构成的形容词时,“那么这么”一般不省略。在“没有”句中,当x 是 体现“贬义”、“消极义”,或量度形容词中说话者用来表示消极义的形容词时,比 较值“那么这么”一般不可以省略,其他情况下比较值的省略比较自由。 只有表示实比的“有”字比较句才能转换为相应的“没有”句,表示虚比的 “有”字比较句不能转换为相应的否定式。当x 是形容词性的词语( 组) 时,“没 有”可以转换为相应的“有”字句,而当x 是动词性词语( 组) ,相应的“有” 字比较句难以接受。 i i i “一样”比较句及其否定式的偏误主要有比较词的遗漏、误选,比较项的可 比性问题,修饰比较结果的副词误用问题,x 的选用问题这四个方面。“有”字句 的偏误在于指示代词的缺损和旬式回避,“没有”句的偏误主要是句式杂糅、指示 代词的缺损、比较项的省略不当造成的。中介语语料显示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 提高,他们对汉语的运用不只停留在句法层面,在语用层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语言使用更接近于本族语者。 针对该句式的特点,结合留学生的汉语习得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部 分教学与整体教学、分句型教学与综合教学、对比教学与正面引导、一般用法与 特殊用法的教学,以减少他们的偏误,加快习得。 果。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 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蕴堑垒 e t 期: 臣石:丝:受 一、绪论 1 1 关于比较 两件事情要是完全相异,那就或是无关系可言,如“今天热”和“你姓张”, 或是构成别种关系,如“今天热,不去了”( 因果) ,也不构成比较关系。必须有相同部分, 又有相异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异同、高下都生于比 较,所以论句法可以总称为比较句( 吕叔湘) 。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根据一定标 准,在两种以上的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世间万物纷繁复杂,不 同的事物就有高下异同之分,就产生了人们对事物的分类、比较,反映到语言中, 就是比较的频繁使用。无论是哪种语言,表示a 在某方面、某种程度、或某种性状 上与b 相同或相似的平比句其否定式都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 缘起 比较范畴中的平比句及其否定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于 外国留学生没有汉语语感,在习得汉语之前常以套用方式进行简单推导,或生搬硬 套,常出现很多我们汉语本族语者意想不到或习焉不察的偏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 中常对平比句及否定式内部的语义搭配、语义限制、肯定式与否定式的结构联系与 区别等搞不清楚,结果常出现以下这样的偏误。 ( 1 ) 他跟你一样高不高? ( 2 ) + 以前韩国的文化跟中国的很一样。 ( 3 ) 教室跟宿舍不一样暖和。 ( 4 ) + 她跟你不一样漂亮。 ( 5 ) 我觉得南京莱比北京菜一样。 ( 6 ) + 他们有我这么来得早。 ( 7 ) + 我的宿舍有你的宿舍大。 ( 8 ) 这家饭店没有那家饭店脏。 ( 9 ) + 我的词典没有你那么好。 通过这些病旬,我们可以发现留学生在平比句及其否定式的运用中都存在很多 问题。例如,疑问形式的偏误第( 1 ) 句;副词误选偏误,第( 2 ) 句;“一样”否 定式的x 的限制偏误,第( 3 ) 、第( 4 ) 旬;比较词误选偏误,第( 5 ) 句;补语误 置偏误,第( 6 ) 句;比较值“这么那么”遗漏偏误,第( 7 ) 、( 8 ) 句;比较后项 的省略错误偏误,第( 9 ) 句。这些问题都说明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是很 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既从他们的偏误出发对汉语中的平比句及其否定式 进行结构、语义、语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又要拿留学生的中介语语料与本族语 者的自然语料对比分析,分析他们在各阶段的使用情况,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 进平比句及其否定式的习得。 1 3 国内外平比句及其否定式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为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平比句中的“一样”句、 “有”字句及“没有”句,早就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不过就其上位定义名称, 不同的学者并不完全一致。受印欧语比较系统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启发, 1 8 9 8 马氏文通最早提出了汉语形容词的“平比”、“差比”、“极比”。平比句及 其否定式也就是后来吕叔湘先生( 1 9 4 2 ) 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出的“异同” 比较旬,赵金铭( 2 0 0 1 ) 提出的比较范畴四类下位类中的“近似、等同、不及” 这三类,刘焱( 2 0 0 4 ) 提出的“平比”和“差比”两大类中的四个句式。 对“一样”句式的研究。朱德熙( 1 9 8 2 ) 分析了介词“跟”后面的和它搭配 的谓词,把“跟一样”连用的格式分成a 组( 表比较) 和b 组( 表修辞的比 拟) 。认为a 组中的“跟”是介词,b 组中的“跟”是动词。李向农( 1 9 9 9 ) 提出 了朱文( 1 9 8 2 ) 中a 式和b 式及其扩展式是否成立,“跟”句中的x 、y 是否具有 同类性以及z ( 朱文用w 表示) 所表示的特征性是内在固有或外在附加有着直接关 系。此外,他还探讨了一系列相关句式之间的关系。李剑锋( 2 0 0 0 ) 则把“跟 一样”及相关句式作为一个功能上的统一体,并分别从“跟”、“一样”类词的语 法化程度、x 类词语的指称性等几个方面考察这些格式表达“比较比喻”意义的 能力及其变化的因素。 对“有”字比较句的研究。2 0 世纪8 0 年代对表比较的“有”的词性有过激烈 的讨论,认为是介词的有:林泰安( 1 9 8 6 ) 、宋玉柱( 1 9 8 7 ) ,曹炜( 1 9 8 7 ) 认为 是准谓宾动词,朱文雄( 1 9 9 5 ) 则认为是动词。此后,对表比较的“有”字句的 研究集中在句法结构、语义和语用上。张豫峰( 1 9 9 8 ) 从句法结构、语义、语用 上对表比较的“有”字句进行了分析。她( 1 9 9 9 ) 在前文的基础上引入“动核”“句 模”的概念,着重研究肯定形式的“有”字句兼及否定形式及其他表比较的句式 的语用差别。郑懿德( 1 9 9 6 ) 探讨了表比较的“有”字句对其形容词语义方面的 限制及其内部不同旬式的语用限制。刘苏乔( 2 0 0 2 )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从 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有”字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指出,留学生在 使用该句型时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只注意到该句型的外部结构形式,而忽视 了其内部的语义关系和语用限制”。刘文为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提供了 启示。曾艳( 2 0 0 1 ) 的硕士毕业论文则从“语表、语里、语值”三个方面较全面 的研究了“有”字句表比较的情况。这使这一句式的研究又更进了一步。 “有”字比较句的否定式“没有”句只是客观陈述一个差比命题,是一个无 标记的结构形式。史有为( 1 9 9 4 ) 提出“没有”的比较句中的形容词“一般要求 使用人所倾向、所欣赏的性质”。同样也指出了有没有“这么那么”对可接受性 的影响。陈玉洁( 2 0 0 3 ) 认为相对于“不比”,“没有”是一个凝固的词,差比功 能是它的本质功能。而且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从语义上讲“没有”也是“比”的否 定形式,如刘月华( 1 9 8 3 ) 、吕叔湘( 1 9 8 0 ) 、吕文华( 1 9 9 4 ) ,卢福波( 2 0 0 4 ) 等, 初级汉语课本首次提出“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其他大部分的对外 汉语教材也是这样的观点。杨惠芬( 1 9 9 8 ) 指出,“没有”用于比较,主要有两种 词义,一是表示“不如、不及”,二是表示“没达到、不够”。并分别按词义及其 用法的不同列出十一个句型进行了分析,但这种分析法过于繁琐,也带有一定的 主观性,不利于留学生学习、记忆。张和友( 2 0 0 2 ) 从标志理论的角度考察后认 为“没有”句只有一种意义,它的语义单一性来自相应的肯定式有两种蕴涵义。 蒋静( 2 0 0 3 ) 从语义偏向和主观性的角度分析了表否定的比较句后得出,“没有 ( 没) ”句倾向于趋异,“不如”、“不比”、“没有( 没) ”句的主观程度依次降低。 卢英顺( 2 0 0 4 ) 从认知的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分析后提出“没有”表差比时 句中相关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是否是人们所希望的没有限制。该文不同意殷志 平( 1 9 9 8 ) “真正在没有型比较句中受限制的是消极计量形容词”作的解释。 郑懿德( 1 9 9 7 ) 、刘苏乔( 2 0 0 2 ) 根据“有”字比较句的偏误出发,对“有” 字比较句进行了研究;李向农( 1 9 9 9 ) 从“跟一样”句式的偏误出发对该句 式进行了探讨;卢福波( 2 0 0 4 ) 初步探讨了“一样”与“不一样”、“有”与“没 有”在语义、语用和结构上的不对称,以及因此留学生造成的一些偏误。 佟慧君( 1 9 8 6 ) 、李大忠( 1 9 9 6 ) 、程美珍( 1 9 9 8 ) 的偏误分析集,李军( 2 0 0 4 ) 的偏误分析,刘月华( 1 9 8 3 ) 、卢福波( 2 0 0 2 ) 等学者编著的语法教材中的研究成 果都直接方便了对外汉语教学。不过限于当时研究的的状态,对有些语用的解释 不够,如,刘文在说明“a 跟b 一样”的句型中形容词的选择时,没有说明为什么 一般用量度重的形容词,而很少选用量度轻的形容词。此外,“跟”前后的词语的 不对称都是由省略造成的,这一说法也值得商榷。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和语法书 限于当时本体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的限制,或篇章的限制,有的过于粗略,有 的事无巨细,很少考虑到外语学习者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很少有分阶段的分析偏 误分析,分析的跨度也很小,一般只取一个学年的时间。 此外,虽然与比较句相关的副词研究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比”字句,只 有卢福波( 2 0 0 4 ) 曾提到过“一样”和“不一样”句中的副词修饰问题,不过不 够全面。可见,虽然国内对各平比句及其否定式的本体研比较深入,针对整个比 较范畴的偏误分析和习得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的把相 关平比句及其否定式结合在一起研究,既有针对性的研究其在自然语言中的运用 规律,又对比研究其在留学生的中介语中的使用情况,这还是一个空白。 1 4 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1 4 1 关于平比 平比,顾名思义就是平行比较,就是比较两种事物性质、状态、程度方面的相 同或相似之处。1 8 9 8 马氏文通受印欧语比较系统原级的启发,最早提出了 汉语形容词的“平比”,刘月华( 1 9 8 3 ) 把比较方式分为两类,其中“表示比较事 物、性状的同异”一类就是平比,刘焱( 2 0 0 4 ) 根据赵金铭( 2 0 0 1 ) “近似、等同、 胜过、不及”的分类,把比较范畴分为平比和差比两类。根据句式的特点和学者们 的说明,我们取“平比”这个概念。 1 4 2 句式的选定 在众多的计较句式中,“一样”比较句是表示相同的代表句式,“有”字比较句 是表示近似的代表句式。“一样”可以和“和跟同与像”5 个比较词构成五个 句式,“一样”有时也可以由“差不多”、“相同”等代替,构成更多表示等同的句 式。“一样”的否定式“不一样”表示比较两者相异,“不一样”有时也可以由“不 同”等词代替。“有”字比较句既可以表示实比也可以表示虚比,很多时候可以代 替“像”构成的比较句。“有”字比较句的否定式“没有”句不仅使用频率很高, 而且可以与“比”字句互换,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 1 4 3 平比句的句法结构 根据比较的语义特点,完整的比较句有4 项组成部分固:比较项、比较点、比 较词、比较结果。按比较时出现的顺序,位置在前的称为“比较前项”,位置在后 的称为“比较后项”,前后两项合称为“比较项”。为与大纲一致并行为方便,分别 用a 和b 表示。“比较点”就是比较的内容,是比较前项和后项共同拥有的某一属 性或某一方面的内容,在平比句及其否定式中常与比较项有重叠。“比较词”就是 用于引入比较项的词。平比句的比较词有“跟”、“和”、“同”、“与”、“有”等。 “比较结果”即比较的结果,是对两个比较项的异同、高下作出判断,用c 表示。 在“有”字句和“没有”句中比较结果一般由比较值和对比较结果作出补充说明的 部分组成。补充说明的部分用x 表示。本文所选的平比句式及其否定式就可以用如 下旬式表示: 1 a 跟j f 口同与b 样( x ) 。 2 a 跟和同与b 不一样( x ) 。 3 a 有b 那么这么x 。 4 a 没( 有) b 那么这么x 。 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式的一些例句, ( 1 0 ) 宋朝的勋制同唐朝一样,分为十二级,【中国古代文化史( 三) 作者:阴法 鲁;许树安】 ( 1 1 ) 我除了跟他一样愁还有好多哲理呢。 【你不是一个俗人作者:王朔】 ( 1 2 ) 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葡萄 月令作者:汪曾祺】 ( 1 3 ) 其中美国的早熟品种新红星苹果个头已有拳头那样大。【人民日报1 9 9 6 】 ( 1 4 ) 它的口径虽然只有饭碗那么大。【绿化树作者:张贤】 ( 1 5 ) 从侧面看,她并没有从正面看那样美丽。【梅雨之夕作者:施蛰 存】 ( 1 6 ) 秀莲没有宝庆那样善于表演。【鼓书艺人作者:老舍】 例( 1 0 ) ,比较前项a 是“宋朝的勋制”;比较后项b 是“唐朝”,省略了与比 较前项相同的中心语“勋制”;比较点是“勋制”,也是比较前项的中心语;比较词 是“同”:比较结果c 是“一样”。例( 1 1 ) ,比较前项a 是“我”;比较后项b 是 “他”:比较点隐含;比较词是“跟”;比较结果c 是“一样愁”,“愁”是x 。例( 1 2 ) , 比较前项a 是“葡萄藤的组织”;比较后项b 是“别的果树”,省略了与比较前项 相同的中心语“组织”;比较点是“组织”,也是比较前项的中心语;比较词是“跟”: 比较结果是“不一样”。例( 1 3 ) ,比较前项a 是“新红星苹果”:比较后项b 是“拳 头”,省略了与比较前项相同的中心语“个头”;比较点是“个头”,也是比较前项 的中心语;比较词是“有”;比较结果c 是“那么大”,“那么”是比较值,“大”是 x 。例( 1 4 ) ,比较前项a 是“它的口径”;比较后项b 是“饭碗”,省略了与比较 后项相同的中心语“口径”;比较点是“口径”;比较词是“有”;比较结果c 是“那 么大”,“那么”是比较值,“大”是x 。例( 1 5 ) ,比较前项a 应该是“从侧面看”, 承前省略;比较后项b 是“从正面看”:比较点隐含;比较词是“没有”;比较结果 c 是“那样美丽”,“那样”是比较值,“美丽”是x 。例( 1 6 ) ,比较前项a 是“秀 。参见刘焱( 2 0 0 4 ,4 9 ) 。不包括比较词为“如同”的句子。 莲”;比较后项b 是“宝庆”;比较点隐含;比较词是“没有”;比较结果c 是“那 样善于表演”,“那样”是比较值,“善于表演”是x 。 1 4 4 研究方法 从留学生在使用“一样”句和“有”字比较旬及其否定式的偏误入手,分析该 句式的结构特点、语义、语用限制,分析句式内部比较前后项的不对称,肯定式与 否定式的不对称,比较结果及对比较结果加以说明的x 的隐现规律。对比分析该句 式在本族语者自然语料和留学生中介语语料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各年级留学生该句 式的使用情况,以确定学生的使用特点,寻找习得规律,促进教学。 二、“一样”句、“有”字句及其否定式内部的不对称 完全的“一样”比较句和“有”字比较句及其否定式,应该包含比较点、比较 前项、比较后项、比较结果。然而,比较点的数量、位置的不固定与比较内容的有 定、比较前项或比较后项的省略及比较项自身的结构类型、语义类型的不相同,常 常造成比较句内部的不对称。 2 1 比较点的数量、位置的不固定与比较内容的有定造成不对称 根据定义,比较旬比较的就是前后项共同拥有的某一方面的属性或内容,因此, 比较的内容是有定的。然而,比较点作为比较内容的体现形式,在平比旬及其否定 式中一般也是比较项的一部分。因此,比较点应该可以同时在比较前项与比较后项 的后面出现。例如, ( 17 ) 我国的盔应跟国外的盔应一样,应该承担风险。 【人民日报1 9 9 6 】 ( 1 8 ) 后来有人告诉我,偶然在街头看见的获帆跟平时在我们面前看到的获帆 很不一样。【:永远的微笑作者:邵燕祥】 ( 1 9 ) 撞击这一卫星的太空垃圾的体积约有衣箱的体积那么大。【人民日报 1 9 9 6 】 ( 2 0 ) 这儿的生主垡虽然看起来没有其他企业的生差垡那么壮观,但经济效益 却是好看的。【人民日报19 9 6 】 例( 1 7 ) 的比较点是“农户”,例( 1 8 ) 的比较点是“荻帆”,例( 1 9 ) 的比较 点是“体积”,例( 2 0 ) 的比较点是“生产线”。这些比较点同时也是比较前项与比 较后项的中心语。 虽然同一个比较点在一个比较句中可以出现两次,但是一般来说,出于语用的 经济原则,比较点常常只出现一次。既然比较点为比较前后项所共有,因此,它可 以只在比较前项的后面出现,也可以只在比较后项的后面出现。例如, ( 2 1 ) 4 个月末,婴儿眼睛的调节功能已基本上与成人一样了。【儿童的心理世 界一论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作者:方富熹;方格】 ( 2 2 ) 他的衣服虽然跟我不一样,但也像我一样的淋湿。【秋夜作者:关露】 ( 23 ) 杉木胸径有的已经有热水瓶壳那么粗了。【人民日报1 9 9 5 】 ( 2 4 ) 澳洲的筮宣差距远没美国那么严重。 【人民日报1 9 9 5 】 ( 2 5 ) 他跟她的口音一样,见解也很相近。【鼓书艺人作者:老舍】 ( 2 6 ) 在这一点上,我跟你的看法不一样。【哦,小公马作者:邹志安】 ( 2 7 ) 领土有四五个篮球场的面积那么大。【秋雪湖之恋作者:石言】 ( 2 8 ) 也许那一天并没有后来的那些会那么花哨,校长也未必狐假虎威地穿军 装。 【看上去很美作者:王朔】 例( 2 1 ) ( 2 4 ) 句的比较点只在比较前项的后面出现,例( 2 5 ) ( 2 8 ) 旬 的比较点只在比较后项的后面出现。例( 2 1 ) 的比较点是“眼睛的调节功能”,例 ( 2 2 ) 的比较点是“衣服”,例( 2 3 ) 的比较点是“胸径”。例( 2 4 ) 的比较点是“贫 富差距”,例( 2 5 ) 的比较点是“口音”,例( 2 6 ) 的比较点是“看法”,例( 2 7 ) 的比较点是“面积”,例( 2 8 ) 的比较点是“会”。 此外,比较点也可以以话题的形式出现在句首统领全句。例如, 6 ( 2 9 ) 望着这间除了书、除了几张字画外的空空如也的屋子,还和多少年前一 样。【月食作者:李国文】 ( 3 0 ) 哈,这出场壹,赶明儿分红,也跟他们不一样嘛! 【皇城根作者:陈建 功:赵大年】 ( 3 1 ) 论腰围,黄昏班那位,意大利产,有两个半爱神维纳斯那么粗,脸孔却 没有半点维纳斯气味。【博士“真腻拖”作者:【香港】梁锡华】 ( 3 2 ) 从地理位置上看,台安县供销社既没有东南沿海那样优越,又不属于老 少边穷自然环境差的地区。【人民日报1 9 9 5 l 这四句的比较点以话题的形式出现,这时有的会带有话题标记。例( 2 9 ) 的比 较点是“屋子”,例( 3 0 ) 的比较点是“出场费”,例( 3 1 ) 的比较点是“腰围”, 有话题标记“论”,例( 3 2 ) 的比较点是“地理位置”,有话题标记“从上看”。 在语境很具体的情况下,比较点甚至还可以不出现。例如, ( 3 3 ) 元豹和白度不一样,人忠厚得多。【痴人作者:王朔】 ( 3 4 ) 虎妞没有她这么年轻。【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 3 5 ) 一长脚蜘蛛,连脚有皮球那么大。【梦记作者:俞平伯】 ( 3 6 ) 小时候他跟豆芽菜一样。【编辑部的故事】 这四句的比较点没有出现,我们把这样的情况叫做比较点的隐含。从认知角 度讲,隐含的成分是可以“找回”( r e c o v e r ) 的,“可以由句子的环境( 包括上下 文) 来指明,也可以由句子本身来暗示”。因此,交际双方可以根据提供的信息 顺利找出隐含的内容。在比较句中,比较点由前后小句或者x 或者比较项的语义特 征表现出来。例( 3 3 ) 中后一小句的谓语“忠厚”限定的只能是人品,所以比较点 毫无疑问是就人品。例( 3 4 ) 中比较项是人,所以x “年轻”所限定的比较点一定 是年龄。例( 3 5 ) 中比较前后项在外形上有相似点,都是圆的,凸显的是外形特征, 所以x “大”限定的比较点应该是个头或尺寸。例( 3 6 ) 中“豆芽菜”与“人”相 比,凸显的是豆芽的外在特点“细长”,内在特征“瘦弱”,所以比的一定是身材或 身体。 比较点出现的次数、位置虽然不固定,不过也有一定的倾向性。“一样”句和 “有”字句及其否定式,都表示a 以b 为基准,a 达到或没达到b 的某种程度或 性质,所以a 是新信息。在实比。句中,为了突出新信息,又出于语用的经济原则, 比较点偏向于出现在比较前项中。在虚比句中,比较前后项的语义范畴不在同一层 次上,它们只是在某一外在或内在特征上相似,比较的内容虽然有定,但表达所用 的词语并不一致,而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新信息,所以比较点一般只在比较前项 中出现。例如,上文中例( 2 3 ) 的比较内容是“直径”,如果我们把比较点移到后 面,改为“杉木有的已经有热水瓶壳直径那么粗了”,句子就难以接受了。 在没有比较点的句子中,隐含的比较点虽然可以找回,但是不能随意增添。因 为语境很具体,添上比较点反而不符合话语习惯,违反话语的经济原则。例如,如 果把例3 3 3 6 句添上比较点,改为如下的句子,句子反而很别扭。 ? 元豹的人品和白度不一样,人忠厚得多。 掣“隐含”( i m p l i c a t i o n ) 就是不能添补,但在语义上暗含着某个词语或者可以添补但添补的词语不止一种可能 的语言现象。隐含成分的确定性与添补之后结构的合法性是互补关系,省略成分的确定性与添补之后结构的合 法性是共现关系( 张国宪1 9 9 3 ) 。“隐含”是一种语言现象,而“省略”是一种语用现象( 旖关淦,1 9 9 4 ) 。 o 文炼,1 9 8 6 句子的理解因素, 语文建设第4 期。 o 实比,即a 和b 都具有客观等值性。虚比,即a 和b 在某方面具有相似性,多是比喻性的,常常带有夸张的 意味。“实比”和“虚比”这对概念引自刘焱( 2 0 0 4 ,3 9 - - 4 0 ) 。详见本章2 3 节。 ? 虎妞的生整没有她这么年轻。 ? 一长脚蜘蛛,连脚的仝叁有皮球那么大。 ? 小时候他的盘堡跟豆芽菜一样。 2 2 比较前项或比较后项的省略造成的不对称 比较项的省略常常造成比较前后项的不对称,从而造成了句子的不对称。 2 2 1 比较前项的省略 比较前项常常出于语言表达简洁的需要而承前主语或承前宾语省略。比较前项 的缺失造成比较旬的不对称。例如, ( 3 7 ) 月亮是白色的,跟云的颜色一样。【天鹅之死作者:汪曾祺】 ( 3 8 ) 他是个画匠,跟种田郎不大一样。【沙灶遗风作者:李杭育】 ( 3 9 ) 他给我抱来一个小猴,才有小花那么大。【岌岌草,鲍昌】 ( 4 0 ) 把唾沫咽下去,敢情没有糖那样甜! 【牛天赐传作者:老舍】 例( 3 7 ) 、( 3 8 ) 省略的比较前项是前一个小句的主语,例( 3 9 ) 、( 4 0 ) 省略的 比较前项是前一个小句的宾语。例( 3 7 ) 省略的比较前项是“月亮”,例( 3 8 ) 省 略的比较前项是“他”,例( 3 9 ) 省略的比较前项是“小猴”,例( 4 0 ) 省略的比较 前项是“唾沫”。 除此之外,当比较项表示时间时,比较前项的无条件省略与比较后项的必现有 一定的关系,因为时间是一维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比较后项的语义推 导出省略的比较前项。例如, ( 4 1 ) 杜逢时跟主圭盅一样,骑跨堂屋的门槛儿。【皇城根作者:陈建功;赵 大年】 ( 4 2 ) 那几位女客的外表都跟时不一样。【端午节作者:关露】 ( 4 3 ) 尾亚哪有窭垒这么气派。【肖尔布拉克作者:张贤亮】 ( 4 4 ) 进球数可能没有去生那么多。【人民日报9 5 0 6 】 例( 4 1 ) 、( 4 2 ) 中与“往常”、“平时”相对的是“现在”或“今天”,例( 4 3 ) 中与“现在”相对应的是“过去”,例( 4 4 ) 中与“去年”相对应的是“今年”。所 以,我们可以说,例( 4 1 ) 、( 4 2 ) 省略的比较前项是“现在”或“今天”,例( 4 3 ) 省略的比较前项是表示“过去时”的一个时间,例( 4 4 ) 省略的比较前项是“今年”。 另外,比较前项有时也会部分省略,省略的是与比较后项中相同的成分,这就 造成了比较前后项结构类型的不对称。例如前面的例( 2 5 ) 、( 2 6 ) 、( 2 7 ) 、( 2 8 ) 旬。 例( 2 5 ) 、( 2 6 ) 的比较前项是代词,比较后项是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例( 2 7 ) 的 比较前项名词,比较后项是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例( 2 8 ) 的比较前项是时间名词, 比较后项是以时间名词为定语的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 2 。2 2 比较后项的省略 除了比较前项可以省略之外,比较后项中与比较前项相同的成分也常常省略。 例如, ( 4 5 ) 十年前的鱼乖十年后的一样。【裱画的朋友作者:寇丹l ( 4 6 ) 至少说写出来的盔量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好。【近访高晓声作者:董宁 文】 ( 4 7 ) 今年的榴的气嗑的确没有去年的那么难闻。【榴作者:许杰】 ( 4 8 ) 那阵他壁我跟亲生女一样和气。【江青的干女儿卜兰兰一一一个普通陕 北女子的一段奇缘作者:肖思科】 ( 4 9 ) 王金玲干庄稼活跟别人不一样。【人民日报1 9 9 6 】 以上5 例中的比较后项都没有完全出现,例( 4 5 ) 、( 4 6 ) 、( 4 7 ) 中比较后项的 中心语省略,例( 4 8 ) 中比较后项的谓语省略,例( 4 9 ) 中比较后项的谓语和宾语 省略。例( 4 5 ) 省略的中心语是“画”,例( 4 6 ) 省略的中心语是“东西”,例( 4 7 ) 省略的中心语是“榴的气味”,例( 4 8 ) 省略的谓语是“待”,例( 4 9 ) 省略的谓语 和宾语“干庄稼活”。 在“有”字句和“没有”句中,比较后项也可以承前或蒙后全部省略。例如, ( 5 0 ) 叫您说的大妈,我有那么坏吗? 【无人喝彩作者:王朔】 ( 5 i ) 他大约在四十岁左右,但也许实际年龄没有那么大,西北人的脸面看起 来都显老。【绿化树作者:张贤亮】 例( 5 0 ) 中比较后项承前省略,省略的是“您说的”,例( 5 1 ) 中比较后项蒙 后省略,省略的是“看起来”。省略后的句子更符合话语的简洁原则。 2 3 比较前后项自身的结构类型和语义范畴的不同造成不对称 如果比较前项为体词性词语,那么比较后项也是体词性的,如果比较前项为谓 词性词语,那么比较后项也是谓词性的,但是除了省略而造成前后两项的结构类型 不对称之外,在没有省略时比较前后项自身的结构类型和语义范畴常常也是不同 的。例如, ( 5 2 ) 盎的亟亟跟你一样! 【四世同堂作者:老舍】 ( 5 3 ) 她跟亚红不一样,你让她倒贴她都干。【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作者:王朔】 ( 5 4 ) 那时候,盎只有五星孩子那么高,可我已经十八岁。【白罂粟作者:路远】 ( 5 5 ) 祥子没有他这么有钱。【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以上四句的比较前后项结构类型不同。例( 5 2 ) 的比较前项“我的弟弟”是偏 正结构的名词词组,比较后项“你”是代词。例( 5 3 ) 的比较前项“她”是代词, 比较后项“亚红”是专有名词。例( 5 4 ) 的比较前项“我”是代词,比较后项“五 岁孩子”是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例( 5 5 ) 中的比较前项“祥予”是专有名词,比 较后项“他”是代词。 ( 5 6 ) 枪弹跟狗一样,专咬死眼皮的! 【无名高地有了名作者:老舍l ( 5 7 ) 他高高地骑在牛背上,人和生一样威风凛凛。【秋雪湖之恋作者:石 言】 ( 5 8 ) 主旦只有垦兰那么大,连个周恩来都容不下! 【恩来作者:刘亚洲1 ( 5 9 ) 她知道她的二姐丈一一盟溘盟生堑堂窒一一长得就象驴似的,还没有翌 那么体面。【文博士作者:老舍】 以上四句的比较前后项的语义范畴不同。例( 5 6 ) 的比较前项“枪弹”是事物 名词,比较后项“狗”是动物名词,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例( 5 7 ) 的比较前项是 “人”,比较后项“牛”是动物,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例( 5 8 ) 的比较前项“中 国”是一个国家,“巴掌”是人体部位,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例( 5 9 ) 的比较前 9 项“二姐丈”是人,比较后项“驴”是动物,属于不同的语义范畴。这些句子的比 较前后项虽然语义范畴不一致,但前后两项在某种程度或某一性状上都有相似之 处。例( 5 6 ) 在“专咬死眼皮的”这一点上相似,例( 5 7 ) 在“威风凛凛”这一点 上相似,例( 5 8 ) 在“小”这一点上相似,突出表现“中国小得连个周恩来都容不 下”,例( 5 9 ) 在“不体面”这一点上相似,突出表现“他虽然是个留法的生物学 家,却非常不体面”,所以这些句子都具有可比性。这种比较前后项的语义范畴不 一致,并带有明显夸张的比较句,我们称为虚比。 2 4 比较项的省略规律 2 4 i 比较前项的省略规律 比较前项的省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少提及,留学生对此知之不多,最常见的 是时间词省略与否的问题。例如, ( 6 0 ) ? :鉴盟垫堡坐现在跟亟全旦煎一样。 ( 6 1 ) ? 丝盟盘堡现在没有兰生煎健康了。 例( 6 0 ) 的比较点是“小林的汉语水平”,比较后项是“两个月前”,例( 6 1 ) 的 比较点是“他的身体”,比较后项是“以前”,这两句的比较前项“现在”的缺省与 比较后项的强制出现有一定的关系。当比较后项表示的是过去的时间,比较前项要 表示现在的时间时,比较前项“现在”的省略是无条件的,“眼前的现实是现 在时的认识基础,因为它不言自明,所以多数语言中现在时都是用的无标记形式” ( 张伯江,1 9 9 7 ) 。所以比较前项“现在”一般是省略的。当比较后项表示现在的 时间,比较前项要表示过去的时间时,如果语境比较具体,可以省略,例如上文的 例( 4 3 ) ,交际双方都知道跟“现在”相比的是表示“过去时”的具体哪段时间。 但是如果话语接收者对“尾亚”不熟悉,那这个过去的时间具体是“五年前”还是 “上任市长在位期间”还是“改革开放以前”? 话语接收者无法唯一确定,这时比 较前项就不能省略。当比较后项项表示现在的时间,比较前项要表示将来的时间时, 比较前项一定不能省略,因为我们无法从比较后项推测出表示将来的比较前项。例 如, ( 6 2 ) 学汉语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 ( 6 3 ) 叫,国跟现在不一样。 我们习惯上认为跟“现在”相对应的是“以前”,所以为了使句义表达清楚, 我们必须补出表示将来的时间词,例如“下个月”或“以后”等。 2 4 2 比较后项的省略规律 在自然语料中,由于比较后项的部分省略造成比较前后项不对称的句子非常 多,当比较前项是定中结构的体词性词组时,比较后项的部分省略有三种情况,一 是省不省略“的”都可以,二是不能省略“的”,三是一般要省略“的”。例如, ( 6 4 ) 架槽的设计基本上同连筒一样。【中国古代文化史( 三)作者:阴法鲁: 许树安】 ( 6 5 ) 她的爱好和姐姐不一样。【徙作者:汪曾祺】 ( 6 6 ) 他的公鸡跟你的一样好斗。 ( 6 7 ) 进口的电脑跟国产的就是不一样。 ( 6 8 ) 饭馆的菜没有家里的那么卫生。 ( 6 9 ) 小赵的能力跟王佳一样强。 ( 7 0 ) 他的脾气没有你那么好。 例( 6 4 ) 的比较后项“连筒”,省略了“的设计”,其中“的”也可以不省略。 例( 6 5 ) 的比较后项“姐姐”,省略了“的爱好”,“的”也可以不省略。例( 6 6 ) 的比较后项“你的”,省略了“公鸡”,“的”不能省略。例( 6 7 ) 的比较后项“国 产的”,省略了“电脑”,“的”不能省略。例( 6 8 ) 的比较后项“家里的”,省略了 “菜”,“的”不能省略。例( 6 9 ) 的比较后项“王佳”,省略了“的能力”,“的” 一般要省略。例( 7 0 ) 的比较后项“你”,省略了“的脾气”,“的”一般要省略。 我们把以上七句的比较后项补充完整,然后分别用两个过滤槽来检验,就可以 看出什么样的比较后项省不省略“的”都可以,什么样的比较后项不能省略“的”, 什么样的比较后项一般要“的”。 过滤槽l :“比较点”是n 2 的。过滤槽2 :n 1 “比较点”c 。这两个过滤 槽分别是邵敬敏( 1 9 9 0 ) 和程书秋( 2 0 0 4 ) 针对“n 1 的n + 比+ n 2 的n + v p ”类“比” 字句中“n 2 的n ”的替换规律提出的。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单纯依靠语义 分析,最好再结合形式标准,这样不仅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