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对《释名》的认知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对《释名》的认知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对《释名》的认知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对《释名》的认知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对《释名》的认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对《释名》的认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 释名的认知研究 语言学 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 研究生 胡 佩迪指导老师李恕豪 摘要: 东汉学者刘熙所著的 释名 一直以 来在中国学术界褒贬不一, 颇受 争议。 传统的学术观点 认为 释名是一部唯心主义色彩极其 浓厚的著作, 而它 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声训大多被指责为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断,当然学 者们也从 释名摆脱经学附庸, 避免 牵强附会道德说教的 角度对它进行了 积极 的 评价, 认为它是 第一部真正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名物释源的著作, 是我国 第一部 语源学词典。但是总体上 释名一直没有得到主流学术界应有的重视。 随 着语言研究的 深入,语言学由 客观的描写 逐渐转为理论的阐释,人们不再 仅局限于了 解语言形式到底是什么,更希望了解语言形式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结 构。由于研究思路、方法的转变,人们对于 释名的看法开始有了转变。随着 人 们对于语言理据学的重新关注, 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语言符号音义结合 的关系之上,即 释名的序言中所提到的 “ 百姓 日 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 ,我 们在这里把它解释为 在给事物命名时研究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人们把这个语音 而不是那个语音赋予了该事物。当然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我们所探讨的原因并 不是对于结果有不可改 变的必 然决定因素, 而是推动音义结合模式向 一定趋势 发 展的动力。 它并不决定或规定什么音必 然与某个事物或概念相结合, 但它促动一 种趋势使得某一类型的音往往与某一 类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 使得它们在语言 符号的创制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形成词语的机率比与其他的音和义结合在一 起的 机率更高。 而促成这种 趋势的动力就是语言 理据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的理据。 而要想了 解语言的理 据, 不能只是局限 于语言 系统内 部, 还需要了 解使用 语 言的人的心理认知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而认知语言学正是建立在经验现实 主义哲学观基础之上的 语言学理论,它 认为人 类的语言来自 于认知, 是人类认知 能力的一部分。而认知能力正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体验基础之上的。基于 这一观点,认知语言学提出 认知隐喻、转喻、 意象图 式、 典型范畴 等相关理论, 在分析和解释语言现象时, 对于以往的语言理论难以说明的问题给予了有说服力 的解释。 释名一书具有浓厚的经验主义性质,作者刘熙的阐释是基于对于当时社会 生活的熟悉掌握,针对当时普通社会大众而写成的著作,它脱离了以往训话书籍 对于前人故训的沿袭,尽力避免道德说教和伦理宣扬,更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人们 思维的面貌。基于上述因素,我们认为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 释名不但 是可行的,而且还大有潜力可挖。而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 释名还可以 为 我们了解语言、认知和现实体验三者之间的关 系提供有积极意义的参考, 为我 们了解人类语言共性作出尝试。 在 释名中 存在 大量认知隐喻现象, 根据目 标域事物的 属性特征我们将这 些隐 喻划分为四大类的隐喻场:生命隐 喻场、 非生命隐 喻场、 非实体隐喻场和类 比隐喻场。每个隐喻场内又包含数个下属的子隐喻场,如生命隐喻场中包含植物 隐喻场、拟人隐喻场、泛生命隐喻场。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 释名中 存在为数 不少的 转喻 现象,其中包括 整体与 部 分、动作与动作对象、 事物与其所处 环境、因果联 系等转喻关系,本文 还着重分 析了 释名中独特的对于时间概念的转喻现象。 文章最后分析了 释名中对于典型范 畴的 运用, 我们发现 释名中 在阐 释很多颜色词或抽象概念时,都是以该概念范畴中 最典型的成员作为列举的对 象。 这反映了人 们在认知和建 立概念范畴时都是以 具有典型性特征的事物为中心 来建立概念范畴的。 本文对于 释名 的认知研究还处于相当 粗疏的阶段,由 于本人学识的浅陋, 还有很多问 题不能 进行深入、 细致的 分析, 在这里只是想以 本文起到 一个抛砖引 玉的作用, 使大家可以 对以 认知语言学来研究汉语语言现象的 路子引 起更多的 关 注,使大家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其中,完善我们对于汉语的研究。 关键词: 释名理据认知语言学隐喻场 ab s t r a c t wr i tt e n b y l i u x i w h o w a s a s c h o l a r i n t h e d o n g h a n d y n a s 饥s h i m i n g 释名 ) h a s a l w a y s b e e n p r a i s e d勿 s o me c h i n e s e s c h o l a r s w h i l e c r i t i c i z e d b y o t h e r s . s c h o l a r s w h o h o l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p o i n t o f v i e w a s s e rt e d t h a t s h i m i n g i s t o o i d e a l i s t i c , s h e n g x u n h a s a l s o b e e n s t r o n g l y c r i t i c i z e d b e c a u s e o f i t 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a n d l a c k o f s u p p o r t i n g e v i d e n t i a l p ro o f . 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 , s c h o l a r s p r a i s e s h i m i n g ” f o r c a s t i n g o ff fr o m d e p e n d e n c e u p o n j i n 鲜u e a n d a v o i d i n g f a r f e t c h e d m o r a l l e c t u r e s . t h e y f o u n d s h i m i n g” t o b e t h e fi r s t b o o k w h i c h a c t u a l l y s t u d i e s e t y m o l o g y u s i n g t h e l i n g u i s t i c m e t h o d , ma k i n g i t t h e fi r s t e t y m o l o g i c i n c h i n a a s a w h o l e h o w e v e r , s h i mi n g ” h a s n o t g o t t e n l i t t l e re c o g n i t i o n fr o m m a i n s t r e a m a c a d e m i a . a s t h e s t u d y o f l a n g u a g e a d v a n c e s , l i n g u i s t i c s g r a d u a l l y m o v e s fr o m o b j e c t i v e d e p i c t i o n t o t h e o re t i c a l e x p l a n a t i o n . s c h o l a r s a r e n o l o n g e r s a t i s fi e d w i t h u n d e r s t a n d p a s t l a n g u a g e f o r m s . r a t h e r , t h e y a r e m o re e a g e r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w h y t h e l a n g u a g e f o r m b e c a m e t h e w a y i t i s . b e c a u s e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t h e m e t h o d o f s t u d y h a v e c h a n g 喊 p o i n t s o f v i e w c o n c e r n i n g s h i m i n g ” h a s c h a n g e d a s w e ll . a s t h e s t u d y o f l a n g u a g e m o t i v a t i o n h a s d e v e l o p e d , s c h o l a r s h a v e p u t mo r e e mp h a s i s o n fi n d i n g w h a t m a k e s t h e v o i c e a n d m e a n i n g o f l a n g u a g e s y m b o l s a s s i m i l a t e . t h e p re f a c e o f s h i m i n g” s a y s : p e o p l e s a y w o r d s e v e ry d a y b u t h a v e n o i d e a w h y . i n o t h e r w o r d s , w h e n p e o p l e n a m e d t h i n g s , w h a t m a d e t h e m c h o o s e o n e n a m e a s a p p o s e d t o a n o t h e r . t h e re a s o n p e o p le g iv e c e r ta i n n a m e s t o c e r ta in o b j e c t s i s n o t b e c a u s e o f p r e d e te r m in a t io n , b u t r a t h e r b e c a u s e o f u n d e r l y i n g p a t t e rn s a n d r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 e e n m e a n i n g a n d v o i c e . w h i c h v o i c e w i l l c o m b i n e w i t h w h i c h m e a n i n g c a n n o t b e n e i t h e r f o r e c a s t n o r p r e o r d a i n e d , b u t t h e l i k e l i h o o d o f c o m b i n i n g s o m e v o i c e a n d m e a n i n g s i s g r e a t e r t h a n t h e l i k e l i h o o d o f o t h e r s . t h e s e m o re l i k e l y c o m b i n a t i o n s a re t h e o b j e c t o f t h e s t u d y t h e m o t i v a t i o n o f t h e l a n g u a g e . i f y o u w a n t k n o w t h e m o t i v a t i o n o f t h e l a n g u a g e , y o u c a n t j u s t b e re s t r i c t e d i n t h e i n s i d e o f t h e l a n g u a g e s y s t e m , y o u a l s o s h o u l d k n o w p s y c h o l o g y o f t h e p e o p l e w h o u s e t h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t h e h i s t o ry a n d c u l t u re l i n k e d t o t h e c e r t a i n a g e . a n d t h e c o g n i t i v e l i n g u i s ti c s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y v i e w o f e x p e r i e n t i a l re a l i s m , i t t h o u 沙t t h a t t h e l a n g u a g e o f h u m a n i s c o m e fr o m c o g n i t i v e , t h e a b i l i ty o f s p e a k i s o n e p a rt o f o u r c o g n i ti v e a b i l i ty . a n d t h e c o g n i ti v e a b i l i ty i s b a s e o n p e r c e i v i n g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i n g t h e o u t s i d e w o r l d . b a s e d o n t h i s p o i n t o f v i e w , c o g n i t i v e l i n g u i s t i c s b r i n g o n t h e t h e o r i e s o f c o g n i t i v e m e t a p h o r , m e t o n y m y , i m a g e s c h e m a s , p ro t o t y p e c a t e g o ry . t h o s e t h e o r i e s g i v e c o n v i c t i v e e x p l a i n t o t h e l i n g u i s ti c p ro b l e m s t h a t h a r d t o s o l v e b y p r e v i o u s t h e o r i e s s h i mi n g h a s fu l l s e n s e o f e x p e r i e n ti a l r e a l i s m , 山 。 e x p l a i n o f w o r d s b y w r it e r l i u x i i s b a s e d o n b e f a m i l i a r w i t h t h e s o c i a l l i f e , i t i s w r i t e f o r t h e o r d i n a ry p e o p l e o f t h a t t i m e , i t g e t r i d o f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s o f t h e p r e v i o u s r e s e a r c 玩a v o i d e d m o r a l a n d e t h i c p r e a c 玩r e fl e c t e d t h e t h o u g h t o f t h e p e o p l e i n t h a t t i m e m o re a c t u a l l y . b a s e d o n t h e f a c t o r s a b o v e , 山e a u t h o r t h i n k s t h a t u s i n g a c o g n i ti v e a p p r o a c h t o s t u d y s h i mi n g ” i s n o t o n l y f e a s i b l e b u t a l s o h a s g r e a t p o t e n ti a l . r e s e a r c h s h i m i n g ” b y u s i n g a c o g n i ti v e a p p r o a c h c a n a l s o h e l p u s re a li z e t h e re l a ti o n s h i p s b e t w e e n l a n g u a g e , c o g n i ti o n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 a s w e l l a s h e l p u s d i s c o v e r t h e c o m m o n a l it y o f t h e h u m a n l a n g u a g e . a g re a t d e a l o f c o g n i ti v e m e t a p h o r s e x i s t i n s h i m i n g , a n d s c h o l a r s d i v i d e t h e s e m e t a p h o r s i n t o f o u r b a s i c c a t e g o r i e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t t r i b u t e s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t h e o b j e c t s i n t h e t a r g e t d o m a i n : 1 ) t h e b i o l o g y m e t a p h o r fi e ld , t h e m e t a p h o r fi e l d o f , 2 ) t h e a n t i - b i o l o g y m e t a p h o r fi e l d, 3 ) th e n o n e n t i ty m e t a p h o r fi e l d a n d 4 ) t h e a n a l o g y m e t a p h o r fi e l d . e a c h b a s i c m e t a p h o r fi e l d c o n t a i n s s e v e r a l s u b - m e t a p h o r - fi e l d s . f o r e x a m p l e , t h e b i o l o g y m e t a p h o r fi e l d c o n t a i n s t h e s u b - m e t a p h o r f i e l d o f p l a n t s , h u m a n b e i n g s , a n d p a n - b i o l o g y . w e a l s o fi n d t h e r e i s a l o t o f m e t o n y m y i n s h i m i n g . i t c o n t a i n s t h e r e l a ti o n s h i p s o f t h e w h o l e a n d t h e p a r t , t h e a c ti o n a n d it s o b j e c t , t h e o b j e c t a n d i t s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 a n d t h e c o u r s e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 m u c h e m p h a s i s i s p l a c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m e t o n y m y o f t h e c o n c e p t s o f t i m e i n s h i m i n g . i n t h e l a s t p a rt o f t h e a r t i c l e , t h e u s e o f p r o t o t y p e c a t e g o ry i n s h i m i n g w as a n a l y z e d , t h e a u t h o r f o u n d t h a t w h e n e x p l a i n i n g c o l o r a b s t r a c t c a t e g o r i e s , l i u x i o ft e n u s e d t h e mo s t t y p ic a l m e m b e r o f t h e c a t e g o r y a s t h e e x a m p l e . t h i s r e fl e c t s t h e f a c t t h a t p e o p l e u s e t h e m o s t t y p i c a l m e m b e r a s t h e c e n t e r o f a c a t e g o r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r e s e a r c h o f s h i mi n g u s i n g a c o g n it i v e v i e w i s j u s t t h e b e g i n n i n g , a s t h e a u t h o r s w i s d o m i s l i m i t e d , m a n y p r o b l e m s c a n t b e a n a l y z e d i n a s p e c i f i c w a y .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s o ff e r e d me r e l y a s a c l u e , w i t h t h e h o p e t h a t s c h o l a r s c a n n o t o n l y p a y mo r e a tt e n t i o n t o t h e w a y t h a t c o g n i t i v e t h e o ry i s u s e d i n t h e s t u d y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p h e n o me n o n b u t a l s o t a k e p a r t in p e r f e c t i n g t h e re s e a r c h o f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 k e y w o r d s : s h i mi n g , m o t i v a t i o n ,l i n g u i s t i c s ,fie l d 对 释名)的认知研究 第 i页 共1 0 7页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对 释名性质的评价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对 释名一书进行研究考察,要 研究 释名 ,首先要对 释名一书的性 质有一个 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释名 的作者刘熙, 字成国,东汉青州北海( a l7 山东 潍坊西南) 人,生卒年不详。大 约生 活在东汉末年, 是汉献帝 刘协建安时期人, 他写 释名 应不晚 于公 元2 2 0 年。 ,“ 释名 到清代才有注本,最早的是毕沉的 释名疏证 , 后有王先谦的 释 名疏证补 、 成容镜 释名补证和吴绷寅的 释名 疏证校议 .z 。本文 选择 了 王先谦的 释名疏证补 的版本作为研究分析的 对象。 不 少学者已 经对 释名 的研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了 许多值得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这对于我 们的研究 无疑是提 供了一条捷 径。而且也有学者抱着和我们一样的目 的, 力图 从 一 个新的 视角对 释名进行分析研究, 他们所做出的归 纳梳理的 研究 工作对于 本文的写 作提供了 大量有建设意义的 材料和数据, 在对 释名 一书的 性质进行 探讨时, 我不妨借鉴他们的 研究成果来进行说明。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王闰 吉的 硕士研究生学 位论文 论 的理据( 2 0 0 1 )就是一部从词语 理据的 角 度对 释 名 进行研究的 学术论文, 在该文中 将前人 对于 释名一书的 性质的 理论观点分为如下五类: 第一是认为 释名 是一部声训专著, 如演之珍( 1 9 8 7 ) 、 李茂康( 1 9 9 7 ) , 卢烈红( 1 9 9 1 ) 、 祝教彻( 1 9 8 8 ) 等; 第 二是认为是同涯 词研究专著, 如路广 正 ( 1 9 9 6 ) 等; 第 三是认为它是语派、 词源或字源学 著作,如黄典诚( 1 9 8 6 ) 、 孙 德宣( 1 9 5 6 ) 、 吴辛 丑( 1 9 9 8 ) , 陆宗 达( 1 9 8 3 ) 等. 第四是认为 释名 是义书, 如黄 侃( 1 9 8 3 ) 在列出“ 十 种根抵书” 时把 释名 归 入义书一类, 李开( 1 9 8 9 ) 也持此观点; 第五足认为 释名是 嘟 索 词的理据的鸿篇巨 制” , 是 “ 带试 探性的 理据词典如, 黎良 军( 1 9 9 5 ) , 符淮青( 1 9 9 7 ) 等. .邓文彬 中国古 代词派学的建立与刘黑( 释名) 的地位和形响 , 西南民 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 0 0 1 年 9 月 辘之 珍. 中 国 语言 学 史 闭.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 9 8 7 , 1 0 ) , 王闰吉,论 释名的理据,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 位论文, p 7 - 8 , 2 0 0 1 年4月 对 释名的从知 研究第2页 共 1 0 7页 在诸家学者的观点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对于 释名的声训方法、 语源学意义 以及在词语理据方面所作的探索的研究。 下面我们准备就这三个方面对于 释名 的性质进行一番探讨: 1 . 释名的声训方法 在学术界对 释 名 的评价中, “ 声训” 是一个频繁出 现的 字眼。 一谈到 释 名 ,人们很容易把它和声训联系在一起,因为 释名的全书中 有大量的训释 材料都是通过被释词与训释词在声音上的相同或 近似而联系起来的。 正如有学者 所指出的: “ 释名全书自 使至终都贯彻了声训的 释词原则,使 用声训之多 是其 他著 作 不能 比 拟的. ” 而 要 探 讨 声 训, 首 先 就 必 须 对 声 训的 实 质 有一 个 清楚 的 认 识.我们首先来看看学术界对于声训的定义: 声 训, 古人也叫 “ 谐声 训话” .它 是用音同 或音近的 词去说明 被释的 词 的来源,也就是以词的语音形式 ( 声音相谙) 为先决条件来说明两 词之间 的 语源关系. 这种探索伺源的方式 导源 于先秦, 盛行于两 汉, 集大成于 释 名 。2 声训又叫音 i j , 它采用音同、 音近或双声、 登韵的 一个伺来解释另一 个词。3 声训是用 音近义 通的词来作训,因为训 释词与被-p lj 释词之间 有伺音的 关系, 所以 被称作声 训.但是, 声训的目 的并不是为了 显示读音,而 仍是 为了 显示意义., 从上述这些对于声训的定义我们可以 发现一些共同点: 首先,使用声训对 词语进行训释是 基于 这样一 个信念基础:即 词语的声音与 词 语的意义之间的联系 是有原因的, 一个词语发什么样的声音与这个词语所表示 的事物或概念的性质有关。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信念的支撑,人们才会着手去寻 1 李 恕豪 中国古代语言学简史 , 成都:巴蜀书社, p 9 9 , 2 0 0 3 年1 0 月 空何九盈, t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 广州: 广东教育出 版社, p 7 3 , 1 9 9 5 年 滓恕豪, 中国古代语言学简史 , p 3 6 4王宁, 训话学原理 ,p 6 2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9 9 6 对 释名的认知研究第3页 共 1 0 7页 找各种途径去试图 弄清词语的声音与意义之间的 关系。 而声训正是这诸多 途径中 的一种。 其次,声训是在两个以上词语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的过程或手段,而促使这一 过程 发生的直接原因则是词语之间 在语 音这一物理特征上相同或类似。 可以说声 音作为一 种具体可感的标记特征是声训存在的 物理基 础。 而这一特点的生 理基础 则 在于人们主要是 通过耳朵这一听觉器官来接受语言 信息的, 语言符号首先是作 为 声音为人们所感 知和认识的, 所以人 们也最易倾向 于从声音上来对语言进行分 析。 第三,我们发现在对声训进行定义时都涉及到探讨声训的目的。因为声训本 质上只是一种手段, 人们通过这个手段要达到的目 的 是探求 词语的 来源,即 词语 的 声音和意义之间关系在最初是 如何建立起来的,而 这就是 所谓的 语源、 词源。 刚才我们也谈到声训是在两个词语之间 建立联系, 而要在词语之间建立联系首先 就要发 现词语 之间的相同 之处, 而 人们在接触到词语时首先感知到的就是词 语的 语音形式,因 此在寻找词语间的相 似之处时也最容易从语音入 手。 而追溯语源的 最终目 的 是为了发 现词语在意义上的前因后果的关系, 所以 声音的 相似之处最后 还必须和意义建立起联系。由 此我们可以 说用声训 来推求 语源实际上就是从词语 语音上的 相似性入手来建立词 语在 意义上的 联系。 由 此看来, 声训究其本质是把语音上的相同 或相似看作是意义上同 源的 物理 标记, 这与认知隐喻运作的 心理机制在实质上是相同的 ( 该理论认为隐喻即 是建 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投射), 都是建立在 相似性基础之上的 概念联系。 它反映了 人们的心理认知经 验往往容易从事 物之间的 相似性入手来观 察、探求 事物之间的 相互关系。这 一认 知机制可以 被推 广到我 们人类生活的各个 方面。 我们对于事物进行分 类建立 各种概念范畴 就是以 外部形态或性质属性上相 同或 相似来作为 划分 标准的。 如果两个人有着相似的 面孔我们就会猜测他们可能 是同一 家族、 有血缘关系的 成员; 而对不同人种的区别和认知不也是基于 共同的 肤色和其他一些明 显的共同生理 特征来进行归类的吗?所以当 人们两个语言 符 号在发音上具有相同 或相似之处时, 就会很自 然联想到两 者在意 义上具有诸如同 源或派生之类的某种联系。 而我国先 秦文献中 最早出现的声训 就是在这一认知特 性的影响下产生的,如 周易 说卦中的 “ 乾,健也”, “ 坤,顺也”, 论 对 释名的认知研究 第4页 共 1 0 7页 语 颜渊中的“ 政者,正也” 等等。 人们的 这一认知特性决定了 人们倾向 于从 一些具体而易于感知的 特征 入手来发现事物之间的 相似性, 而声训正是人类这一 认知特性的反映。 而 传统学术界 对于 释名声训的评价多认为其有许多 “ 主观臆断”的 之 处,认为它的声训缺乏客观依据和可信度。而学者们在总结其错误的原因时主要 归于两点:首先是 “ 释名对于 训释范国 掌握不当而 产生的错误” 。 语言中 关于自然界的动植物的名称都属于语言产生过程中第一批被创造出来的词语,属 于最基本的词汇,这些词语的声音和意义之间大多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约定俗 成的,所以是没有得名之由可讲的.而 释名却偏偏对这类词语要给出一个得 名的原由, 所以 难免 不会给人以 荒唐、不可信之感。而另一个原因 则是 “ 刘熙不 太重 视故训, 他随心 所欲地把两个声音有关系 的词罗列在一起, 加以解 释, 这就 使 释名这 部词源学著作, 在许多 地方没 有建立 在科学的基础上” , 而随着研 究的 深入, 随着人们观念、 理论的 发展,目 前对于 释名的 声训又有了 新的评 价: 首先, 学者们在探讨人们到底如何给事物命名是发现词语的 音义联系也不 是完 全随心所欲、 任意的,而是建立 在对于事物的 属性特征的认知上的。即 人们 在给一个事物命 名时, 很大程 度上要 受该事 物的 属性特征的影响, 人们并不是随 意在称呼这些事物,事物的名称部分反映了人们对于该事物的认知。有学者就指 出: 事物的 命名往拄反映了 各民 族的 认知过 程和事物的 特征, 而这 种认知过 程和特 征与各民族长期形成的 观察和思维有着千丝万婆的 联系 二 虽 然各民 族对具体事物的 命名方式不 一样, 但古 今中 外, 人们在观察和描述率物的过 程中, 几乎 都十分关注事物的外部特征, 如颜色、 形状、 用 途等, 并以此 作 为给事物命名的依据.3 由 于不同 的民 族文化、 文化心理对一个民 族在认知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 所以 不 同 民族的认知有共性也有特性,而正是 不同民 族间 认知的 特性造成同 一事物在不 , 李恕豪,( 中国古代语言学简史 ,p 1 0 5 , p 1 0 5 - 1 0 6 牛恕豪, 中国古代语言学简史, , p 1 0 5 , p 1 0 5 - 1 0 6 , 王闰吉,论 释名的理据,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 位论文, p 1 5 对释名的认知研究第 5页 共 1 0 7页 同民 族的语言中会有不同的名 称。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对于一些最初创造的词 汇的 语源追溯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些词语的 音义结合中 可能包含有人们最 初认识这些 事物的 特征属性的 线索。所以我们不能忽视 释名中对于一些基本 词汇的 语源推求中 所包含的客观因 素。许多学者在对 释名中 的训释条目 进行 分析后发现: 通过细 致分析 释名中 的声训, 便可发现训释词在多 数情况下不能 成 为被释词的一个义项,即 声训不具 有直接解释词义的性质.因 此, 可以 看出 释名的声 训并不是直接对词义的 训释,而 是汁 词或是词所表示的 名 物的 某一重要特点作一个匆 勒, 从而 让人们更准 确地理解它 们。 . . 释名 的声 训多 是从 语词或 语词所表示的 名物的 性质、 特点、 形状、用途、 位里、 数量、使用情景. . 等方面来诊释的. 其次, 近年来在对 释名重新 认识和研究下发现: 释名 并没有忽 视前 人的 训话成果。 有人作过一个统计 释名的 训释同 前人相同、 相近、 相关 或相及的共1 1 6 9 条,占 所训释 所 有条目1 5 0 2 条( 这里不包 括异名同实 ) 的7 4 . 绷,涉 及到前人的书 籍包 括经 典、 说文 、 尔 稚 、 传注 、史 记、 纬书、字书、 方言和其 他, 共九大 类四 十多 种书籍。 所本的书 籍很有选择月性 , 其中 本于 说文 、 尔 稚 和传注 最多, 分别为2 6 9 条、 2 0 2 条和2 2 0 条, 因 为这三类书最 可靠, 相反, 可 信度 不大的 纬书为 作者所本的不多, 仅有 9 条( 即 使把 白 虎 通算 为纬书 也 只有 5 9 条, 据统 计本于 白虎通的 共 5 0 韵 .同时, 作者 所本的, 并不完 全般 抄, 而足 有所 发明和创新, 释名 所训与前 人 湘 同 或相近的分别 为 2 5 。 条和 7 9 条, 而 相关 或 相及的 分别 为5 9 0 条和2 0 9 条, 发明 和创新的占 大多 数. z 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释名对于前人故训也是进行了广泛的参考,只是 邯士宏, 释名的 声训与推源, 西北第二民 族学院 学报 ( 哲社版) ,1 9 9 9 年 ( 1 ) , 闰吉, 论 释名的理据, p 1 1 - 1 2 对 释名的认知研究第6页 共 1 0 7页 释名不拘泥于前人的 成果,不从解经、 宣扬封建伦理的角 度阐发意义, 第一 次真正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词语推源。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 看出, 对于 释名中声训的认识我们应该采取更为 客观的立 场, 不能简单 地把它归结为主观臆断。 应该 充分结合当时人们的认知水 平, 结合人类认知 事物的认知特性, 来分析 释名 中 声训所提供给我们的 信息。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 释名中的声训有很大一部分是刘熙想当然的通过语音上的 相同 相似而牵强地建立起的两个词之间的同 源关系, 但是当他建立起这种语音上 的直观感性联系之后, 他必须运用充分合理的阐释 解说来使人们相信他的训释是 有理可寻、具有可信度的。 所以 他必 须一方面考虑 他那个时代人们的 思维习惯、 认知模式,来寻找一套可以 让人们接受的 概念、话 语系统 使自 己的学说 成立; 另 一方面他自己 作为这个社会中 的一员, 也会在自 己 的学说中不知不觉掺入自己 对 客 观世界的 认知、 看法。 语音 只是作为形式上的一个具体可感的 标记, 它起到 一 个 激活的 作用, 通过语音的相 似性来激活两个概念范畴,以 达到阐释的目 的。 刘 熙在 释名序言中指出了它著此书的目的: 夫名之于实 , 各有义类. 百胜日 称而不 知其所以 之意。 故撰天地、阴阳、 四时、 邦国、 都哪、 车服、 丧纪, 下及民庶应用之器, 论叙指归, 谓之 释名 , 凡二十七篇. 可以 看出 刘熙是面向大众 来进行词源阐释,因此 他在进行阐 释时必 然选择大众所 熟知的概念范畴来 解释不为大 众所熟知的概念范畴。因 此在声训的 背后刘熙其实 是以 人们 对事物的 认知所建立的 概念范 畴作为 其词 源阐 释的主 要依 据。 因此刘熙 在完 成声训 后所作的阐 释或者说大胆的 假设、 猜想则成为研究他所处时代人们的 概念认知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的 第一手宝贵材料。 所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关心的 不是刘熙用一个怎样词语 来训释另外一个词语, 这两个词语是不是有同源关系, 而是刘熙在之后所作出 阐释描述,他为何要作出这种 描述, 这种描 述在多 大的 程 度上受到他的认知的影响。 从认知 这个角度来 看, 释名中的声 训还大有内 容 可挖。 ( 清)王先谦撰集. 释名魂证补山 . 上海: l 海古籍出版社。1 9 8 4 - 0 3 对释名的认知研究第7页 共 1 0 7页 2 . 释名的词源学 ( 或语源、字源)意义 很多学 者在谈到 释名 时都认为它是一部词源 ( 或语源、字源) 性著作: 释名 是我国 第一部汉语语源学 ( e t y m o l o g y ) 著作。 真正开始大 规换地研究词的来源的, 是刘熙的 释名 。所以 我们认为刘 熙的 释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词源学 专著.它的问 世, 标志着中国 古代词 源学的正式建立. 既然要探讨词源学,当然首先要了解它的定义: 词源学, 也叫语源学 , 它 是研究 和探索 词的来a 和演变历史的 科学. 中国大 百科全书 语言文字 “ 词源学 ”条:“ 词源学, 研究词的形式 和意义的来源的学科” .词源, 无疑就是词的 形式和意义的 来源.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词源学的目的就在于推求语源,即词的形式和意义的来源。 而在推求语源的过程中一般存在下面两种情况: 推求 语源包 括两个方面: ( a ) 弄清某个 词语的 历史来源; ( 6 ) 弄清某 个 词 语的 “ 得名之由” ( 或者叫 “ 内 部形式” ) 如果只是单纯 “ 弄清某个 词语的 历史 来源” 来源则只是历史语言学的 范畴, 考察 词 语从古至今的 演变历史, 对其进行客观的 语言学描写, 从中发现其演变的规律、 特点。而如果要涉及到 “ 弄清莱个 词语的 得名之由 ”这一层面, 则要涉及基 本的 语言 观, 而这与使用声训所持有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词语的声音与词语的意 义之间的 联系 是有原因 的, 一个词语发什么 样的声音与 这个词 语所表 示的事 物或 】 李怒豪, 中国古代语言学简史 , p 9 7 邹文彬,中国古 代词源学的 建立与刘熙 释名的地位和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 0 0 1 年9月 邹文彬,中国古 代词 源学的 建立与刘熙 释名的地位和影响 . 1闰吉, 论 释名的 理据, p 9 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 p 2 4 8 ,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1 1 月 对( 释名)的从知研究 第 8页 共 1 0 7页 概念的性质有关。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 推原是推寻一个词或是词所表示的 名物得名的由来, 它所满 足的是 人 们更深入地了解词义及其所以然的愿望,因而它不是揭示词的内涵和外延 , 其价 值也在于把词的实在意义匀勒出 来以使人准确理解词义。 因 此, 推原不 是直 接解释词义的, 而 是通过对词的 得名之原的 探求, 从而使人们对词或词 所表示的名物有准确的理解。 ” 如果离开这一基本的 观点,对于词源的探讨就没有任何意义。 从这 个角 度来看, 有学 者把 ( 释名 看作一部词源性著作也就不奇怪了。 前面我们也谈到, 声训与 词源学之间 是手段和目 的的关系. 使用声 训也就是为了达到探求词语的得名之由 而选择的 手段之一。 所以 无论学 者们把 释名看作是一部声训著作还是词源学 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