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代码: ! q q 鱼5 学号:0 7 2 1 1 8 0 6 天滓3 j 币苊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这墓迥的差娄统让皇过曼匕硒究 英文题e l : g q m p 塑! 鱼主i y 殳堕垒! y 墨i 墨q f c h i n e s e - e n g l i s hc o n v e r s i o nw o r d s 学生姓名: 鲁赳( 盘屋垩2 申请学位级别:亟 申请专业名称: 语言堂及廑用语宣堂 研究方向: 盟2 b 这语教堂 指导教师姓名: 直盘责专业技术职称:副数援 提交报告日期: 2 q q 窆生5 月! 日 摘要 汉语词的兼类现象是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语法问题。为了帮 助肯尼亚以及其他英语国家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学习过程中词的兼类问题,本 文首先统计了应用汉语词典与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所有兼类的词的数量, 然后,又将汉语与英语主要词类的兼类功能上的不同,做了一次力图详尽的量化 描写。对于汉英差异较大的兼类现象,我们通过一些突出的例句,做了进一步的 对比研究,以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最后,本文对学习中的一些难点进行了一些 分析。 关键词:兼类词;统计;定量分析:对比研究 a b s t r a c t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c h i n e s ec o n v e r s i o nw o r d si s ap r o m i n e n t g r a m m a t i c a li s s u e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e n c o u n t e rw h i l el e a r n i n g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i no r d e rt oh e l pk e n y a ns t u d e n t sa n ds t u d e n t sf r o mo t h e r e n g l i s h 。s p e a k i n gc o u n t r i e sh a v eab e t t e rg r a s p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c o n v e r s i o nw o r d s ,t h ep a p e rf i r s t p r e s e n t s aw h o l ec o u n to f c o n v e r s i o nw o r d si nb o t ha p p l i e dc h i n e s ed i c t i o n a r y 应用汉语词 典a n do x f o r da d v a n c e dl e a m e r s d i c t i o n a r y7 椭e d i t i o n d i c t i o n a r i e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n i t g i v e sad e t a i l e d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a sw e l l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m a j o rg r a m m a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 so f e n g l i s h - c h i n e s ec o n v e r s i o nw o r d sa n d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c e s t h ep a p e r f u r t h e rm a k e s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b ye l i c i t i n gs o m ek e ys e n t e n c e st o a r o u s el e a r n e r s a t t e n t i o n f i n a l l y , t h i s p a p e ra n a l y z e ss o m eo ft h e d i f f i c u l ta r e a ss t u d e n tf a c ew h i l el e a r n i n g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k e yw o r d s :c o n v e r s i o nw o r d s ;s t a t i s t i c s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 1 缘起1 1 2 汉语兼类词的复杂化的基本成因1 1 3一些专家研究者对词的兼类或兼类词的界定10 2 1 4“兼类”与“活用 3 1 5词的兼类统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4 1 6词的兼类定量统计研究的价值5 第二章汉英兼类词基本对比6 2 1应用汉语词典兼类词统计分析7 2 2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兼类词统计分析9 2 2 1 英语动词的兼类9 2 2 2 英语名词的兼类9 2 2 3 英语形容词的兼类o o0 00oo 1 0 2 3 汉英语兼类词的宏观对比1 0 第三章汉英动、名、形兼类情况的对比0 0 0 0a00 1 2 3 1 动词的兼类情况对比1 2 3 2 名词的兼类情况对比2 0 3 3 形容词的兼类情况对比2 6 3 3 1 汉语中形容词兼类词情况2 6 3 3 2 英语的形容词兼类词2 7 3 3 3 英汉语言形容词词兼类现象对比3 0 第四章英汉语言中其他词类的兼类对比分析3 4 4 1 舀0 词3 5 4 2 介词3 7 4 3 代词4 9 4 4 量词4 0 4 5 连词4 l 第五章结语4 3 参考文献4 4 致谢 4 5 1 1缘起 第一章绪论 词的兼类( 也称“词的跨类”) 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对外汉语教学、汉语 语法教学研究、词典编撰以及人机对话等领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对此 常常感到特别苦恼。例如“坑 同样既是名词,表示“地面洼下去的地方 ;又 是动词,表示“活埋( 焚书坑儒) 、“坑害( 坑人) ”。再如“点心 这个词,它 既是名词表“糕饼之类的食品”,还可以是动词,表“吃少量食品解饿”( 见应 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 0 0 0 ) 。 兼类词词性标注的难度很大,一般的词典都回避这个问题。让我们高兴的 是,商务印书馆于2 0 0 0 年出版的第一版应用汉语词典,标注了词典中所有词 语的词类和语类。于是我们萌生了统计一下应用汉语词典到底有多少个兼类 词,各兼类词所占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希望由此把握汉语兼类词的基本轮廓。在 此特别说明一下的是,2 0 0 5 年出版的第5 版现代汉语词典,也在词典中标 注了词类,似乎影响更大,但是因为该词典没有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标注词性,所 以我们选择了应用汉语词典。 同时,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常常希望了解英汉兼类词兼类功能上的同异情况, 所以,我们打算把统计出来的汉语兼类词的数据与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的兼类 词做一下详细的统计和对比分析。该词典也是百分之百地标注了词性。经过统计, 我们发现,其实英语的词的兼类数量也不少。汉语中的兼类词,有的与英语一致, 有的不一致或者很不一致。这不但对汉语兼类词的教学,而且对汉语兼类词的进 一步研究也应当会有较大帮助。希望由此给学习者研究者一些启示或帮助 1 2 汉语兼类词的复杂化的基本成因 英语的词大部分有形态标记,使用中又有形态变化,划分词类根据的就是词 的形态标记和形态变化。汉语的词一般说没有形态标记,也没有形态变化,所以 有很多兼类词。因此从英语国家来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遇到很大的困难。 当然,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也会遇到这样情况。譬如“f a t h e r 这个单词,在英 语中能做名词也做动词。如可以说:h ec l a i m st oh a v ef a t h e r e do v e r2 0 c h il d r e n (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 第七版) ,2 0 0 7 ,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 社) 。但在汉语里,“父亲 不能作动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不太容易接受这 种兼类现象。 我们虽然认为“f a t h e r 在英语的兼类是一种语言上的简省手段,但也同时 也认为这构成了一道潜在的屏障,至少英语初学者在学习中花费在划分词类上的 时间肯定不少。只不过,这样的问题在汉语中相对更多些。 1 3 一些专家研究者对词的兼类或兼类词的界定 1 3 1 词的兼类和兼类词应当是两种不同的涵盖结果。词的兼类应当涵盖 得更宽泛,兼类词的涵盖对象则更为严格一些。但实际操作起来,又很难详细区 分。很多论文对这两个概念是不加区分的。陆俭明先生对兼类词的界定中的第三 种情况就是对这两个概念所做的沟通。但我们还是根据一般的说法,把文章那个 的题目定为“汉英词的兼类统计与对比研究 ,目的是说明我们是从最宽泛的意 义上谈兼类词的。本文所称的兼类的词,可概括为:义项分属不同词类的同音同 形的多义词。 1 3 2 胡裕树先生概括为:“从归类的角度说,有些词经常具备两类或 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的兼类。( 胡裕树,1 9 9 5 ) 黄伯荣、廖序东 先生指出:“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 黄 伯荣、廖序东,2 0 0 2 ) 许红花就( h s k 甲级词中的兼类词研究兼类词的范围 问题提出,兼类词应定义为:“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它们在意义 上有联系且有常用,从教学需要出发,就做兼类”。( 许红花,2 0 0 4 ) 1 3 3陆剑明先生指出( 陆俭明,2 0 0 5 ) ,“根据研究运用的不同需要,对 兼类词可以下不同的定义”: ( 1 ) 从本体研究需要出发,可以把“兼类词”定义为:指回二仝塑造迥苤直 匦i 1 2 翊耋挂性丝翊:酆指回童回幺亟翊性丕圃的翊! 如动词“锁l 和名词“锁 2 不能概括为一个概括词,应概括为两个同音不同义的词。所以,它们不是兼 类词。动词“代表l ”、名词“代表2 等同样不能看做是兼类词。 2 ( 2 ) 从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出发,不用那么严格,可以定义为:指回皇形:回 童旦丞竖上直拯趁蜜切羞丞面词世丕回的词! 动词“锁l 和名词“锁2 ,动词 “代表l 和名词“代表2 ,可以看做兼类词。 ( 3 ) 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可以把“兼类词 定义得最为宽松:衄 主形! 回童厦意竖丕圃夔翊世丕圃的翊!像“花钱的“花l 和“一朵花 的“花2 ,也都可以处理为兼类词。 1 3 4 本文参考以上专家研究者的定义,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把两本词典所 有标有两个以上词类的都视作兼类的词,有时也简称为兼类词。这样可以从最能 触摸得到的角度抓住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到有的放矢。 胡明扬先生曾说过:“现在意见分歧而争议较多的是三大类实词的句法功 能问题,兼类问题,还有某些类的范围和划界问题。 ( 胡明扬,1 9 9 5 ) 。限于 篇幅,本文拟使对比分析实词中的动名形三种,虚词的副介连等几种。 1 4“兼类一与“活用刀 1 4 1词的兼类跟词类活用不同。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 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 经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如:“精神 是名祠兼形容祠。作名词经常被用在“人的奋斗精神 或“人的精神可嘉”造颓 句子中:作形容词则常用於描写赞赏别人“真精神”或“很精神等等。“精神 同时兼有名、动两种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是该词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 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 1 4 2词的“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 现出来的某种功能。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 属性。例如:“这人长得真李逵 。这里的“李逵本来是一个表示人名的专 有名词,在这晕确具有了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再如:“他比女人还女人。 第二个 “女人 就属于临时用为动词了。但是,这种用法并不是经常的,而只是临时 的、偶尔的,因此,我们也不能说它为兼类词,这只是活用。 1 5 词的兼类统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此说明一下本文使用的统计方法及一些问题的处理标准等。 1 5 1 词类划分大类 应用汉语词典把词分为1 4 大类:名词、动词、助动、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指示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象声词。本文对应用 汉语词典中的四万余词语,三百多万字都做了认真检索,找出了其中全部兼类 的词。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把词分为1 4 大类:名词、动词、助动、形容词、数 词、量词、代词、指示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象声词。本文对其 中凡是有兼类词的都做了认真的统计。 虽然我们对两本词典所有词类都做了选择,但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原因,本文 只选了实词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虚词的副词、介词、连词6 个大类进行统计 分类对比。 1 5 2应用汉语词典“分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 见“凡例 ) 。其 中单字条目约一万个,又分为成词的和不成词的两种。所有成词的都注有词性, 其中也有兼类的单字条目,如: 【凭】p i n g 动词 ( 身体) 靠着; 介词 依靠、依仗、依据。 连词 任凭。 名词 证据。 于是我们把“凭”认做兼类词,属于动词、介词、连词、名词兼类的词。 而“凭下面的多字条目,如“凭吊“凭借”“凭据”等只有一个词性,就不 统计在其中。 该词典收词语四万余条。其中的语类和词缀类,不标注词性,不在统计之内。 其余的则都根据兼类与否做了统计。如前面说到的: 【点心】d i i n x i n 名词 糕饼之类的食品。 动词 吃少量食品解饿。 “点心 就属于名词、动词兼类的词。 4 1 5 3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的词目,也都详细标有词性。如: f a t h e r | n o u n 父亲,爸爸。祖先。创始人、奠基者。天父、上帝。 神父。v e r b 成为的父亲:做的父亲。创立;创造、发明( 方法) 。 我们就f a t h e r 视作名词和动词的兼类的词。 1 6 词的兼类定量统计研究的价值 几千年来的汉语词汇研究传统,都是以具体词语词义为主要对象,以考释为 主要目的,以研究者的主观感悟为主要手段。到现代,虽然重视了对词汇整体的 理论属性的探讨,逐渐摆脱了专注于具体词义的考释性研究的旧格局,但在研究 手段上却一直没有大的改变,靠的仍是研究者个人的语感,靠的是个人所熟悉的 部分语料。因此,定量研究方法的引进与推广,在当代词汇研究中有着重要的革 新意义。语言研究中的定量方法就是通过对语料进行数的反映,以达到认识语言 规律和特点的作法。定量研究方法认为,事物的质与量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质存 在于量之中,量反映质,重要的语言现象都会以较多的量的形式表现出来。( 苏 新春,2 0 0 1 ) 。 现代汉语以及英语词兼类问题,很多研究者做过大量的探讨。本文要做的就 是尽可能通过对词典所给出的确凿的材料,做深入的考察。本文的考察方法,就 是根据两本词典对所有兼类词进行定量统计,然后加以对比分析。应用汉语词 典与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对词的兼类的确认都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封闭性, 虽然数量庞大,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希望通过量化分析能够得出有实用价值 的数据,并就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提高大家对所有兼类词的宏观把握,以及 对微观状态的兼类词的关注。 现有的词汇定量研究,涉及到的内容已相当广泛,有词语单位、词语结构、 词义的产生与消失、词义义项的数量、词语的来源、同义词、反义词等等。但研 究词义义项的兼类情况反映词典上的全貌的文章,我们还没有见到过。本文拟从 这个角度做一些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做的不够的地方还望能得到 各位专家老师的指正。 第二章汉英兼类词基本对比 语言是一个连续体,各种词类是相对人为的划分,因此必然存在中间状态, 即兼类词。而兼类词的界定,即使在形态较完备的英语中也不是一目了然的。出 于研究上的一致性,本文根据上文中得出的对兼类词的遴选原则,主要参照应 用汉语词典和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对兼类词的归类进行人工统计,从而获 得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兼类词的统计学认识。 动词名词副词形容词量词介词助数量连词代词 3 1 8 23 1 8 55 3 41 6 6 13 3 06 43 83 17 73 8 v e r bn o u na d v e r b a d j e c t i v e m w p r e p q n t c o n j p r o n 2 7 4 13 4 5 02 4 11 1 7 74 22 73 6 动词名副彤容词最词介词助词数最词旺词代词 6 汉语 英语 0 们 踮 沥 坫 m 5 2 1 应用汉语词典兼类词统计分析 2 1 1 汉语动词的兼类 动动动动 动动动动动动动名 副副 名名 名形介 量 连 助形 形介量副 1 8 9 95 9 71 63 61 281 7 03 345 12 9 从该表可以看出汉语动词兼名词的兼类词数量在动词的兼类中占绝对多数, 这也与汉语中名词、动词数量在全部汉语词中居于优势地位的事实相符。且名词 在指称人或事物的名称上与动词在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动作方面有很大的相关 性,容易产生联想效应,从而为动词兼作名词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汉语动词兼名 词、形容词的兼类词数量在动词的兼多类词中数量最多,原因仍与汉语中名词、 动词、形容词的绝对数量和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汉语中存在着一些从动词演变而来尚不很久的介词,虽然通过它们在句中充 当的不同语法成分一般可以明确辨别它们所属的不同词类,但因其语法化的进程 尚未结束,它们本来具有的词汇意义不可避免地残留在词语意义中。如:为、照、 依、靠等。这类词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大,但在汉语中相对活跃,因此不容忽视。 同样,动词也可能朝副词以及连词等虚词发生转化。只要这种转化没有结束,在 语言的共时平面上就会存在动词兼其他虚词的现象。只是虚词的数量本来就不 多,能够与动词兼类的机会就更不多见,如“连”兼作动词、副词、介词,这样 的兼类在应用汉语词典中仅收录了4 个,是数量最少的一类。而动词兼作两 个纯粹虚词的情况在词典中并没出现。 助词在汉语中是数量最少的一类,与其他词类结合构成兼类也必然是少数。 且除“给 外,大都为古汉语词。兼作动词的量词多为表示动作行为的动量词。 而兼作动词、名词的量词可以是物量词,如“组”;也可以是动量词,如“轮”, 并不以词典义项的重要性为定性依据。 7 2 1 2 汉语名词的兼类 名动名形名动形名形动 4 5 52 4 21 52 l 从该表可以看出汉语名词兼动词的兼类词的产生原因与动词兼名词的情况 一致,之所以分成两类,主要是考虑到几个词类中往往有一个显现出更强的生命 力,不仅在词典中的义项中位置靠前,而且多为母语使用者第一感知的词类。这 也是本文对其他兼类词划分的依据。同理,名词在指称人或事物的名称上与形容 词在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状态等方面有极大的相关性,容易产生语义上的联想, 故而存在大量名词兼作形容词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汉语中活跃着一种名 词用作形容词的现象,如“这首歌曲很中国。”中的“中国 ,“那个男孩很阳光。 中的“阳光 ,类似的还有“很绅士”“很淑女”“很男人等,不一而足。这类 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这类名词的语义中,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因此它们只宜看做名词的临时活用现象,而不能归入名词兼动词的兼类词中,否 则就会混淆兼类和活用的界限。 从统计数字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名词兼另一类还是名词兼多类,在种类上远 远不如以动词为主的兼类词。究其原因,在于不论是具体名词还是抽象名词,一 般都要指代某些人或事物,因此动作性和性状性就不十分显豁,也就是说,名词 过分鲜明的词汇意义削弱了其语法意义,使得这些词在使用中不容易虚化,因而 也就不会出现虚词的用法。 2 1 3 汉语形容词的兼类 形名形动形名动形动名 2 9 71 9 93 l2 l 以上形容词兼名词与( 或) 动词的现象可参考名词与( 或) 动词兼形容词的 现象,这晕就不再赘述。 2 2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兼类词统计分析 2 2 1 英语动词的兼类 动名动形动名形动形副动名副 2 3 9 57 71 4 187 与汉语相同,英语中动词兼名词的情况也远远超出其他几类。而动词兼副词 或虚词的数量则寥寥无几。本文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文提及的 动词与同形名词在词汇意义的联系上的紧密关系使得动词兼名词的类型容易出 现。另一方面,英语中与实词相应的副词或虚词往往通过附加后缀的方式构成, 如一般在动词后加一l y 就能构成副词。而依据占位说,已经有了一个按照常用规 则构成的副词或虚词形式,就不太容易再出现一个与动词兼类的副词或虚词形 式,否则就将与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表意的明确性要求相龃龉。而且人们在语言使 用过程中总是在潜意识中运用类推原则,当某些动词存在加一l y 构成副词的形式 时,人们就会习惯地通过加1 y 把另一些动词变成副词,而不是直接把这些动词 当做副词来用,尽管后一方法看上去简便得多事实上,简便并不一定经济, 因为这样会令动词的负担过重,增加记忆难度,在交际中也可能引发歧义,反倒 不如规则变化简单易行。动词兼形容词的数量不多也与上述英语的形态变化规则 有关。 2 2 2 英语名词的兼类 名动名形名动形名形动 1 5 3 82 4 93 3 03 3 0 英语名词兼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较大数量再一次证实了同形名词、动词、 形容词在词汇意义上的联系和它们在语法作用方面的相近性。 9 2 2 3 英语形容词的兼类 形名形动形名动 形动名 4 1 95 2 74 31 8 英语形容词兼类则比名词兼类少得多。 2 3 汉英语兼类词的宏观对比 单从总量上计算,应用汉语词典共收录了4 2 6 1 个兼类词词条,牛津高 阶英语词典共有3 6 6 8 兼类词词条,汉语略多一些。 通过对汉语和英语在兼类词类型方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最鲜明的特点是兼类 词在代词上的整体缺位。这是由于代词天然具有代替名词、谓词( 包括动词、形 容词) 、副词等词类的功能,也就是说代词本来就身兼两职,因此在汉英兼类词 中也就没有必要出现兼作代词的情况,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 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一大特色,而英语没有量词这一词类,凡是与汉语量 词相当的词均归入名词。所以英语中也就无所谓某词类兼作量词的情况。而汉语 中的量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名词或者动词借用而来的,因此就出现了汉语名词和 ( 或) 动词兼量词的类型。 汉语意合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句法层面,在词法层面也发挥着作用。不但实词 之间( 如动名、动形、动量、名形、名量等,都存在大量兼类词) ,就是实词与 虚词之间的兼类也并不少见,如动介、动连、动助等,这种情况在追求形态的英 语中的出现概率却极低。 英语中动词和名词的兼类,不论是动词为主还是名词为主,抑或两者之和, 在数量上都较之汉语要多。如果说在古汉语中名词与动词的界限还不那么泾渭分 明,时有名词活用的语言现象发生,发展到现代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功 能则大多被其他动词或表达方式取代,除了残留在诸如鱼肉百姓、草菅人命、荼 毒生灵之类的固定语中,或是为了修辞语用上的需要,一般不能直接作动词使用, 而英语将这种活用语法化,使得二者的兼类被大量保存下来,这就是汉语罩动词 1 0 和名词兼类数量少于英语的主要原因。 表一汉英动词兼类比较 分类 动动动动动 动动动动动动 名 副副 名 名 语言 名形介量连助 形形介量副 汉语1 8 9 95 9 71 63 61 281 7 03 345 12 9 英语 2 3 9 57 71 4 887 表二汉英名词兼类比较 丫 名动名形名动形名形动 语言 汉语 4 5 52 4 21 52 1 英语 1 5 3 82 4 93 3 03 3 0 表三汉英形容词兼类比较 分类 形名形动形名动形动名 语言 汉语 2 9 71 9 93 12 1 英语 4 1 95 2 74 31 8 第三章汉英动、名、形的兼类的对比 3 1动词的兼类对比 3 1 1 汉语中动词兼类情况 汉语中常见的兼类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动名兼类 例如;劳动、教授、提问 a )“劳动 为动词如:跟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 为名词如:农 业劳动。 b )“教授 为动词如:他是中文系教授。“教授”为名词如:他在一所 大学教授生物学。 c )“提问 为动词如: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提问”为名词如:回答 老师的提问 2 动形兼类 例如t 讨厌、失望、熟悉、成功 a )“讨厌为动词如:讨厌这个阴雨绵绵的天气。“讨厌 为形容词 如:把自行车检修好,要不然半道儿出了毛病可就非常讨厌了。 b )“失望 为动词如t 他对升学已经失望了。“失望为形容词如: 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么差,老师非常失望。 c )“熟悉”为动词如:我熟悉他。“熟悉为形容词如:这个地 方我熟悉极了。 3 动介兼类 例如:按照、被、据、让、针对 a )“按照”为动词如:评选进工作者要广泛昕群众意见,要按照评选标 准。“按照 为介词如:按照身体强弱分组锻炼。 b ) “针对 为动词如:这话并不针对任何人“针对”为介词如:针对 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 2 4 动量兼类 例如:停、巡 a ) “停 为动词如:风停了“停”为量词如:( 口) 三停儿人马,一 停儿填字沟壑,一停儿的不知去向,只剩一停的碱地薄田。 b ) “巡 为动词如:巡夜。“巡 为量词如:酒过三巡。 5 动连兼类 例如:再说、 a ) “再说 为动词如:先别急,过两三天再说吧。“再说 为连词如: 学习汉语拼音并不难,再说你是北方人,又多了一层方便。 3 1 2 英语的动词兼类 英语常见的兼类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动名兼类 如:l a b o r ( 劳动) ,s t r u g g l e ,w o r k ,a s k ( 提问) ,i n t e r v i e w ( 面试) 等 “l a b o r ( 劳动) 为动词如: a1 ) h ew a si nh i ss t u d yl a b o r i n ga w a yo v e l s o m eo l dp a p e r s a 2 ) 他在整理一些就纸。 “l a b o r ”为名词如: b 1 ) j a n ew a si nl a b o rf o r1 0 h o u r s ? b 2 ) 简用了1 0 小时生孩子。 “a s k 为动词如: a 1 ) 1w a sa s k e di fic o u l dd r i v e a 2 ) 有人问我是否会开车。 “a s k ”为名词如: b1 ) b e a t i n gt h ew o r l dc h a m p i o n si s n ta b i ga s kf o ro u r t e a m b 2 ) 击败世界冠军对于我们队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 “i n t e r e s t 为动词如: a1 ) c o u l dii n t e r e s ty o ui nt h i sm o d e l ,s i r ? 1 3 a 2 ) 先生,我让您对这个模型感兴趣了吗? “i n t e r e s t 为名词如: b 1 ) j u s to u to fi n t e r e s t ,h o wm u c hd i di tc o s t ? b 2 ) 排除利息,那要花多少钱? 2 动形兼类 如:( 无聊) i d l e ) ( 祈祷) p r a y ;( 成熟) m a t u r e ) ( 热) h o t ;( 假装) p r e t e n d ) ( 干 的) d r y 、d u l l ;( 感激) a p p r e c i a t e “m a t u r e ( 成熟) 为动词如: a1 ) t h i sp a r t i c u l a rb r e e do fc a t t l em a t u r e se a r l y a 2 ) 这种特殊品牛教育快。 “m a t u r e 为形容词如: b1 ) am a t u r ee l e p h a n t b 2 ) 成年的大象。 “p r e t e n d ( 假装) 为动词如: a 1 ) w ep r e t e n d e dt oh i sf a m i l yt h a te v e r y t h i n gw a sf i n e a 2 ) 我们假装对他家人说一切都好。 “p r e t e n d ( 假装) 为形容词如: b 1 ) p r e t e n dc a k e s b 2 ) 假蛋糕。 3 动名形兼类 如:a b s t r a c t ,o p e n ,m a j o r ,c r o s s ,等 “a b s t r a c t 是一个多义词。做形容词,表示“抽象 的意思如: a 1 ) t h ei d e ah ec a m eu pw i t hw a sa b s t r a c t a 2 ) 他提出的想法是抽象的。 a b s t r a c t 做名词有两个意思,“a b s t r a c t 为名词,表示“摘要 的意思如: b1 ) t h e s i sa b s t r a c t b 2 ) 论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为动词如: e1 ) s h ea b s t r a c t e dt h em a i n p o i n t s f r o mt h ea r g u m e n t 1 4 e 2 ) 她从参数提取要点。 “o p e n 为动词如: a 1 ) h eo p e n st h ed o o r a 2 ) 他打开了门。 “o p e n 为形容词如: b 1 ) t h ed o o ri so p e n b 2 ) l - j 开了。 “m a j o r 为形容词如: a 1 ) w eh a v ee n c o u n t e r e dm a j o rp r o b l e m s a 2 ) 我们遇到了大的问题。 “m a j o r ”为动词如: b 1 ) s h em a j o r e di nh i s t o r ys u b j e c ta ts t a n f o r d b 2 ) 她在斯坦福大学主修历时科学。 “m a j o r 为名词如: e1 ) h e rm a j o ri sc h i n e s e c 2 ) 他的专业是中文。 4 动名副兼类 如:b a n g ,b o l t ,b r o a d s i d e ,p a r t ,s e c o n d ,u p s t a i r s 等 “s e c o n d 为名词如: a 1 ) s h ec a nr u n10 0m e t e r si nj u s to v e r1 ls e c o n d s a 2 ) 她仅用了1 1 秒就跑完了1 0 0 米。 “s e c o n d 为动词如t b1 ) t h a n k sg o dt h a t sf i n i s h e d i i is e c o n dt h a t ! b 2 ) 感谢上帝,终于完了,我赞成。 “s e c o n d 为副词,如t c 1 ) h ei saw r i t e rf i r s ta n das c i e n t i s ts e c o n d e 2 ) 他首先是作家,然后才是科学家。 5 动副形兼类 例如;c o l l e c t ,s t e a d y d i r e c t ,d i r t y , f r e e ,f u r t h e r 等。 1 5 “c o l l e c t ”为形容词如: a 1 ) s h ea l w a y ss t a y sc o o l ,c a l ma n dc o l l e c t e di na c r i s i s a 2 ) 他总是保持冷静,沉着和收集在一个危机。 “c o l l e c t 为动词如: b1 ) d i r th a dc o l l e c t e di nt h ec o r n e r so ft h er o o m b 2 ) 在角落染垢所收集的房间。 “s t e a d y 为副词如: a 1 ) i nt r a d i n gt o d a yt h ed o l l a rh e l ds t e a d ya g a i n s tt h ey e n a 2 ) 在今天的交易中,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保持稳定。 “s t e a d y 为形容词如: b1 ) w ea r em a k i n gs l o wb u ts t e a d yp r o g r e s s b 2 ) 我们正在暖慢但稳定发展。 “s t e a d y ”为动词如: e1 ) h et o o kaf e wd e e pb r e a t h st os t e a d yh i sn e r v e s c 2 ) 他拿了几次深呼吸来稳定深情紧张。 3 1 3 英汉动词兼类对比 本节选择两本工具书应用汉语词典和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的动词进行 对比进行统计。 i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动词兼类词比例表 动名兼类动形兼类动名形兼类动名副兼类动副形兼类 2 3 9 57 71 4 178 应用汉语词典动词兼类词比例表 动名兼类动形兼类动介兼类动量兼类动连兼类 1 8 9 95 9 71 63 61 2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在动词的兼类上各有特点。从统计数据来 看,英语和汉语,动名兼类和动形兼类占绝大部分,其动名兼类最多,故选用动 1 6 名兼类作为研究对象。 实际对比中,发现在英语和汉语,动名兼类和动形兼类占得比重很大,其实 只是针对各自语言而言,在英汉对比方面,还会有以下情况: ( 1 ) 英汉动名兼类完全相同。例如: 1 ) w a s h ( 动名) 2 ) c a l l ( 动名) 洗( 动名) 招呼( 动名) 3 ) s e e ( 动名) 一一见( 动名) 4 ) r e c a l l ( 动名) 5 ) m i s s ( 动名) 6 ) s h o w ( 动名) 回忆( 动名) 失误( 动名) 表示( 动名) 2 英汉动名兼类不同: 2 1 英语为动名兼类,汉语为动词,例如: 1 g a z e ( 动名) 一一 2 g i v e ( 动名) 3 g u e s s ( 动名) l 硎铂j 4 g l i t t e r ( 动名) 5 b l i n k ( 动名) 瞪( 动) 给予( 动) 一一猜( 动) 闪耀( 动) 一眨( 动) 6 b o t h e r ( 动名) 一打扰( 动) 7 c o n s e r v e ( 动名) 保持( 动) 8 c a p t u r e ( 动名) 一一捕获( 动) 9 c a r e s s ( 动名) 一揉( 动) 1 0 d i g e s t ( 动名) 一一一一消化( 动) 1 1 d i s r e g a r d ( 动名) 一一忽视( 动) 1 2 d i s c a r d ( 动名) 一丢弃( 动) 1 3 d r o p ( 动名) 一一一掉( 动) 1 4 d o d g e ( 动名) 一一一躲避( 动) 1 5 f a i l ( 动名) 一失败( 动) 1 6 f i g h t ( 动名) 一一争斗( 动) 1 7 1 7 f i n i s h ( 动名) 1 8 f i x ( 动名) 1 9 f l a r e ( 动名) 2 0 f l i r t ( 动名) 一完成( 动) 一修理( 动) 闪耀( 动) 调情( 动) 2 2 英语为动名兼类,汉语为名词,例如: 1 e x h i b i t ( 动名) 一 2 q u o t e ( 动名) 3 t r a c e ( 动名) 一 4 i n c l i n e ( 动名) 一 5 p r i v i l e g e ( 动名) 6 1 i e ( 动名) 展览( 名) 引号( 名) 痕迹( 名) 一斜坡( 名) 特权( 名) 谎言( 名) 7 h a i l ( 动名) 一一一一冰雹( 名) 8 a n s w e r ( 名动) 9 s h i n e ( 动名) 1 0 w e a l ( 动名) 答案( 名) 光线( 名) 穿着( 名) 2 3 英语为动名兼类,汉语为其他形式,例如: 1 p a t r o l ( 动名) 2 r a i s e ( 动名) 一一一 一巡( 动量) 升( 名量) 3 r o t ( 动名) 一一腐烂( 动形) 4 s t a y ( 动名) 一一呆( 形动) 5 s m e l l ( 动名) 6 s t e a l ( 动名) - 一香( 形名) 偷( 动副) 7 s t i n k ( 动名) 一一臭( 形昌u ) 8 s t r i p ( 动名) 一一条( 名量) 9 s c r i b b l e ( 动名) 一潦草( 形) 1 0 d i t h e r ( 动名) 一一一犹豫( 形) 2 4 英语为动名兼类,汉语没有其他形式,例如。 1 u n d e r - c u t ( 动名) 2 u n d e r - s c o r e ( 动名) 3 u p s e t ( 动形名) 4 r e c e s s ( 动名) 一 5 r e - b o r r l ( 动形) 6 r e i s s u e ( 动名) 7 r e - c o i l ( 动名) 8 r e d r e s s ( 动名) 9 r e d i a l ( 动名) 1 0 r e - b o u n d ( 动名) ( 水注) 1 1 1 r e - f i l l ( 动名) 一一一( 木) 1 2 r e - p l a y ( 动名) 一一一( 木) 1 3 r i n g ( 动名) ( 木) 1 4 o v e r - f l o w ( 动名) 一一一( 木) 1 5 o v e r - d o s e ( 动名) 一一( ,i c ) 1 6 o v e r - w o r k ( 动名) 一一( 水) 1 7 o v e r - e s t i m a t e ( 动名) 一( ,i c ) 1 8 o v e r - h a n g ( 动名) 1 9 o v e r - l a p ( 动名) 2 0 o v e r - h a u l ( 动名) 2 1 o u t l i n e ( 动名) ( ,i c ) 一( 水) ( 木) ( 木) 此外,根据对英语和汉语动名兼类的做抽样统计,发现完全相同的仅为1 1 , 剩下8 9 不同。除了两种语言本身就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以外,我们认为,还有 如下几点: 1 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比较复杂,同一个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词在语 法方面呈现出多功能性,故其为汉语词兼类的根源 注表一没自兼类情况 1 9 ” d ” ( ( ( ( ( 2 与汉语不同,英语属于屈折语,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其标志特征,所以英语的 动名兼类上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此作为动词的动作和作为名词表示的现 象,从实质上来讲,是同一个现实现象,或者是两者通过隐喻或者换喻的方 式构成一定的关联。 所以在教学上,兼类情况完全一样的,可以进行对译,利用母语的词进 行替换;兼类情况不一样的,就要分类讨论,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或纠正。 3 2 英汉名词兼类对比 3 2 1 汉语中的名词兼类情况 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名词兼类情况较之动词要简单的多,基本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南通通州区金新街道招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游戏厅经营营销方案
- 古诗文吟唱活动方案策划
- 汕头税务咨询方案招聘
- 浙江厂房推拉棚施工方案
- 风电基础设施协同效应-洞察及研究
- 环境税政策效果评估-洞察及研究
- 油墨厂三乙二醇乙醚存储规章
- 同仁堂软文营销推广方案
- 2025-202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荆楚联盟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报告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
- (2025版)国内旅游“一日游”合同(示范文本)
- 连云港市辅警考试题库2025
- 乡村执业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
- 2025年中国铁塔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ICH Q6B 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制品的检验方法和可接受标准
- 12贮水花盆案例总结-2015天津中心修改43
- (精心整理)六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和密度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