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 r r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学位论文黝陛声明嬲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l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 签名) :,勺占勿指导教师确认( 签名) 善p 拉峰 沙矿年,a 月矽日乙矽莎纩年,a 月矽日 i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茹荔善尊渗匆荔9 鬻搿乒彳沙妒年缈矽日 p 年以月矽日 i 一-1,i ,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摘要 摘要内容: 西周金文是早期汉字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上承甲骨文下启春秋战国文字,在汉字发 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西周时期( 公元前1 0 4 6 一公元前7 7 1 ) 文字的使用已经不仅仅 是殷商甲骨文那样作为少数史官的专利,而是逐渐普及到大众中来,在更广阔的范围被 运用、发展和演变。本文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归纳和综合比较的方法, 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材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我们从3 2 5 件时代确 定的西周有铭铜器中,整理出6 0 5 个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以及2 3 6 个基础构件,并对 构件的功能、分布和构件置向等多项构形属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将西周金文非声合体 字与甲骨文和小篆中的非声合体字作了比较研究。 论文后附西周金文构形分析总表、基础构件表以及引用西周器物名表。 关键词: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 2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c o n t e n t : a b s t r a c t 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b r o n z ei n s c r i p t i o ni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tc a t e g o r yo ft h ee a r l y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tc o n n e c t s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o na n i m a lb o n e sa n dt o r t o i s es h e l l si ns h a n gd y n a s t y 、析t l lb r o n z ei n s c r i p t i o ni nc h u nq i ud y n a s t ya n dc h a r a c t e r si nz h a nd y n a s t y i nw e s t e r n z h o ud y n a s t y , c h a r a c t e r sw e r e n tt h ep a t e n to fo f f i c i a l s m i n o r i t y t h e yw e r eu s e d ,d e v e l o p e d i nw i d e rs p a c e b a s e do nt h es t r u c t u r e f u n c t i o na n a l y t i c a lt h e o r y , i n d u c t i v ea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m e t h o d t h i st h e s i sr e s e a r c h e st h es y n t h e s i sc h a r a c t e rw i t h o u ts o u n do ft h e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 b r o n z ei n s c r i p t i o n ,u s i n gc o m p u t e rt e c h n i q u e i tc o n c l u d e s6 0 5s y n t h e s i sc h a r a c t e r sw i t h o u t s o u n do ft h e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b r o n z ei n s c r i p t i o na n d2 3 6b a s i cc o m p o n e n t sf r o m3 2 5 b r o n z ew a r e so f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 , a n dd i s c u s s e st h ef u n c t i o n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c o m p o n e n t sa n ds oo n m o r e o v e r , i tc o m p a r e st h es y n t h e s i sc h a r a c t e rw i t h o u ts o u n do ft h e w e s t e mz h o ud y n a s t yb r o n z ei n s c r i p t i o nw i t ht h es y n t h e s i sc h a r a c t e rw i t h o u ts o u n do ft h e i n s c r i p t i o no na n i m a lb o n e sa n d t o r t o i s es h e l l sa n dt h es m a l ls e a l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l a s ta d d st h et h r e et a b l e so f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b r o n z ei n s c r i p t i o n ,b a s i c c o m p o n e n t sa n d t h en a m e so f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w a r e s k e yw o r d s : t h e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b r o n z ei n s c r i p t i o n ;c o m p o n e n t ;s y n t h e s i sc h a r a c t e rw i t h o u t s o u n d 3 i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目录 中文摘要o o 英文摘要 1 绪论 1 1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术语的界定 1 2 1 选题意义 1 2 2 理论依据 1 3 研究方法和工作程序 1 3 1 研究方法 1 3 。2 工作程序 1 4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研究概况 1 4 1 非声合体字研究概述 1 4 2 金文研究概述 1 4 2 1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著录 1 4 2 2 商周青铜器铭文考释 1 4 2 3商周金文工具书 1 4 2 4 商周金文通论性著作 2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字样整理 2 1 异写字 2 1 1异写字的主要类型 2 1 2 异写字的归纳原则 2 2 异构字 3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元素 3 1 形素和形位 3 1 1 形素 3 1 2 形位 3 2 构件及其功能 3 2 1 构件 4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3 2 2 构件的功能 2 6 4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组合结构 2 9 4 1 独体字与合体字 2 9 4 2 平面组合与层次组合 3 0 4 3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构形模式 3 2 5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特点 3 7 5 1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与甲骨文和小篆的非声合体字比较3 7 5 1 1 基础构件3 7 5 1 2 构形模式及频度3 8 5 1 3结构层次 3 9 5 2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特点3 9 结语4 1 参考文献4 2 附录4 4 附1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基础构件表4 4 附2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行分析表5 3 附3 引用西周器物表7 0 后记7 9 西周金文非声含体字构形分析 1绪论 1 1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术语的界定 汉字体系的发展史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汉字通称为古文字,它包括甲骨 文、金文和篆文;后期汉字通称为今文字,它包括隶书和楷书。金文是“吉金文字 的 简称,也叫钟鼎文,是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上的文字。 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把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西周金文是指西周时期( 公元前1 0 4 6 一公元前7 7 1 ) 的铜器铭文中的古汉字。 根据王宁先生汉字构形学理论,我们将“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定义概括为:西周 金文非表音构件参与构成的合体字。“非声合体字”与传统所说的“会意字”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是:均为合体字。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参构的字,构 件间有合理的逻辑关系,组合后产生新义。两者的区别在于: ( 1 ) 构形元素不同。传统会意字的标准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搦”,【l 】即由包含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表义成字部件参与构造的合体字。非声合体字的构件组合有三种类型,分 别是“成字构件+ 成字构件 、“成字构件+ 非字构件 、“非字构件+ 非字构件”。 ( 2 ) 概念所指范围不同。非声合体字不仅包括表义成字构件参构的字,还包括成字 构件与非字构件、非字构件与非字构件参构的字。 ( 3 ) 变例字、兼声字的处理不同。会意字是传统文字学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类型之一, 由于划分标准粗疏,界线不清,导致出现大量“变例”、“会意兼形声”、“形声兼会意” 的“会意字”,给鉴定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从汉字构形学理论出发,我们将西周 金文构件按照其功能分为表形构件、表义构件、示音构件与标示构件,非声合体字即是 由非表音构件参构的合体字。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界定标准排除了表音功能构件参构的字,将表形、表义、标 示构件参构的合体字作为研究对象,这样才能确保分析工作自始至终在同一系统内进 行。 1 2 选题意义与理论依据 1 2 1 选题意义 汉字是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其中唯一能够流传下来并具有强大生命 力的文字。王宁先生指出“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使用而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系统。 可以说,在包括甲骨文在内的每一层汉字的共时平面上,都已经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汉字 6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本体历史,以及作为汉字存在背景的社会文化历史。”【2 】描写汉字演变现象,理清汉字发 展脉络,总结汉字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是汉字研究的目的。西周时期是铜器铭文的 全盛时代,其铜器铭文大多数为周王朝贵族和臣僚所作,篇幅较长,百字以上的铭文颇 为习见,这对于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等诸学科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金 文资料库1 3 1 的统计,比较明确清晰的西周金文共4 8 8 9 器,从字数来看,西周金文字数 为6 8 9 3 7 个,其比重约占全部金文总字数的5 8 ;从用字量来看,金文总字数为5 8 3 4 个,西周金文字数共有2 8 3 7 个,约占全部金文总字数的4 8 6 ,其中可隶定的字1 7 0 6 个。从文字学角度来看,西周金文处于汉字发展史的早期阶段,上承商代甲骨文,下接 春秋金文和战国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早期汉字,西周金文的象形化程度还很高,图画性、表义性突出。我们选择西 周金文非声合体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 ( 1 )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件的数量、组合位置及置向等很多与物象一致,体现了 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 2 )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构字方式所体现的构件间形合、义合关系,与汉语合成 词的意义结合关系具有一致性,对汉语词汇研究和语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2 2 理论依据 本文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依据。王宁先生秉承章黄学派的朴学传统,借鉴中外语言 文字学理论,打破传统文字学研究“以形附属于义、着重个体而忽略总体的习惯”【4 】 充分吸收说文“六书”理论的精华,在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的指导下,建立了汉字 构形学理论。该理论在王宁先生汉字构形学讲座、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等 文章中得到系统阐述,并且在郑振峰甲骨文字构形系统研究、李运富楚国简帛文 字构形系统研究、罗卫东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研究、赵学清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 系统研究、李国英说文小篆构形系统研究、王贵元马王堆帛书构形系统研究、 洪应熙居延汉简构形系统研究、齐元涛( 说文) 小篆构形系统相关数据的计算机测 查等一系列文章中加以运用,已经基本完成了汉字构形的断代描述,并初步形成了一部 汉字构形史。 汉字构形学理论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 1 ) 在共时历史层面的汉字总体,有自己的构形元素,这些构形元素是通过汉字部件 拆分得到的,把拆分后的部件正体与变体进行归纳,得到一定数量的形位。 ( 2 ) 各阶段汉字的基础构件按照一定的层次有序地组合在一起。 ( 3 ) 各阶段汉字的构形组合都有固定模式,每种不同功能的组合都可归纳为一种构 7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形模式。 : ( 4 ) 汉字发展具有渐变性和阶段性。 ( 5 ) 构件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表形构件、示音构件、表义构件与标示构件,它们组合 成的汉字有1 1 种模式:全功能零合成、标形合成、标义合成、标音合成、会形合成、会 义合成、形义合成、形音合成、义音合成、无音综合合成、有音综合合成。这1 1 种模 式大约可以涵盖自甲骨文以来的可以分析构意的各类字形。1 5 】 我们认为,“王宁先生提出的汉字构形理论是对说文六书理论的升华与提高, 是汉字本体研究在2 0 世纪的重大进展。这一理论以字形为中心,探讨汉字发展的内在规 律,它坚持了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描写汉字这个符号系统的具体操作模式与量化标准, 使汉字研究与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从实践上看, 汉字构形理论有利于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汉字拆分与讲解,有助于社会上规范使用汉字, 有利于汉字部件规范及汉字编码规范,可以指导汉字简化与优化等。 【6 1 总之,汉字构形 学理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对汉字构形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3 研究方法和工作程序 1 3 1 研究方法 ( 1 ) 借鉴考古学、历史学和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铜器的年代、地域的确定对铜器铭文的内容及字形的分析至关重要。本文所分析的 材料都是经过历史和考古学家判定的西周时期的有铭铜器。可以说,考古学、历史学和 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西周金文及其非声合体字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2 ) 以个体构形为出发点全面描写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特点 传统文字学的研究往往注重个体而忽略总体,往往是只窥一斑而难见全豹。我们的方 法是根据构字意图把汉字客观的分析到基础构件层面,并从中找出单字之间的关系,然 后进行比较和总体分析,归纳出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特点。 ( 3 ) 利用计算机进行量化统计 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我们测查、整理数量繁复的古文字尤其是对研究对象从定 量到定性,用可靠数据分析文字构形系统方面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1 3 :2 工作程序 ( 1 ) 确定研究材料的选取范围 我们选取目前集金文材料之大成的殷周金文集成作为取材范围。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陈公柔等先生,在夏鼐先生的指导下集体编纂的殷周金文集成 ( 以下简称集成) ,于1 9 8 4 年8 月开始出版,到1 9 9 5 年4 月全部出齐。该书计八 8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开本精装十八巨册,搜集了宋代以来之著录、中外博物馆之收藏以及历年各地出土的商 周青铜器铭文,共收有铭铜器11 9 8 3 件,对每一器物的时代、著录、字数、出土情况、 现藏及所用拓片来源等都有详细说明,较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增广一倍以上,比丘 德修的商周金文集成、严一萍的金文总集也多收录了三千到四千多件铜器。集 成无论从收录数量、精细程度以及体例设计上都无愧为商周金文资料集大成之作,已 成为研究商周历史与考古的重要文献,为学者的研究利用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对考古学、 古文字学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无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于西周金文字样的提取,我们主要依据金文编( 容庚编,第四版) 。金文编 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完整的金文字汇,所收正编字形2 4 2 0 个,按说文5 4 0 部首顺序排 列,并在每个所收字头下标有器物名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西周器的判定和字样提取。 ( 2 ) 字样整理与录入统计 我们把文本文字中每一个具有记录功能的自然书写单位叫作字样。字样整理是对所 提取的全部不重复字样进行认同别异,包括异写字的类聚与主形确立、异构字的类聚及 整理等等,然后将字样整理的结果录入计算机。 ( 3 ) 字形拆分、归纳与分析描写 字形的拆分与归纳是将搜集的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字样进行有规则的拆分,归纳出 基本构形元素,并制成基础构件表。然后,利用计算机对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系统 各项属性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包括构件的功能、组合样式和构形模式分析,并根据分 析结果制成“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模式总表”( 详见附录二) 。 ( 4 ) 分析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的特点 在全面整理、归纳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形素、构件及构件组合样式并形成字表后, 对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甲骨文、小篆等古文字进行历时比较, 从中发现并分析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1 4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研究概况 1 4 1 非声合体字研究概述 关于非声合体字的研究,在王宁先生汉字学概要【7 1 、汉字构形学讲座【8 】等著 作中均有论述。她从汉字的实际出发,运用“结构一功能 分析法,把自甲骨文以来的 可以分析构意的各种形制的汉字归纳为1 1 种模式,其中属于非声合体字范畴的模式有 标形合成、标义合成、会形合成、会义合成、形义合成、无音综合合成六类。郑振峰甲 骨文字构形系统研究、罗卫东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研究、齐元涛( 说文) 小篆构形 系统相关数据的计算机测查等文章就是运用汉字构形学理论,分别对甲骨文、春秋金 o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文及小篆字形进行断代的系统分析的成果。 从严格定义来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表义成字构件构成的“会意字”属于非声合体 字诸类型中的会义合成字。传统文字学对说文“会意字”的研究更为全面和深入。说 文解字诂林【9 】的正编和补遗中,收录研究“六书”的文章1 1 8 篇,其中大量谈到会意 字的问题。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释例、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 证等文章对会意字的讲解颇为详尽。王筠谓“比类合谊,以见指摄”之义日:“会者 合也,合谊即会意之正解,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1 0 【】释 例给会意字立正例三,变例十二,例凡十五,列举如下: 正例三:一、合两字为意而顺递言之;二、并峙为义;三、以字形发明字义,若一 起移其部位,即不足见意。 变例十二:一、从其字而变其字之形;二、会意兼象形;三、会意兼指事;四、意 在无字之处;五、所从之字不成意,转由所从之者以得意;六、意不胜会,而所会之意 不尽不实;七、就本字而少增之以会意;八、省文会意;九、省文会意而实不省;十、 反文以会意;十一、倒文以会意;十二、有会意字而所从之字各自为意,必不可会。王 筠对会意字的分类过于繁琐,并且各类型间存在界限不清的状况。 裘锡圭把抽象字、指示字之外凡是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 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的字,看作会意字。裘氏认为会意字的情况复杂,暂将会意字分成 了六类【1 l 】:一、图形式会意字;二、利用偏旁间的位置关系的会意字;三、主体和器官 的会意字;四、重复同一偏旁而成的会意字;五、偏旁连读成语的会意字;六、其他。 石定果在说文会意字研究【l2 】中以构形和造意两方面标准对会意字作了严格的界 定,使这种由表形构件和表义构件合成的字类得到了一次有意义的清理【1 3 1 。石氏运用“结 构一功能”分析法描写会意字,不仅进行单字考证,更主要的是把会意字作为一个子系 统来与其他构形模式进行定量、定性比较,从而全面、深刻地总结出说文会意字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西周金文中全部非声合体字进行整理与归纳,探讨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 的基础构件、构形模式及其组合表义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前人对西周金文的研究主要是 在单字考释、铭文释读以及金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对文字字形本体 的研究还是粗疏和零散的。本文在分析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单字构形基础上,力图揭示 西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非声合体汉字的构形特点,以期为汉字体系发展内在规律的研究 作一些基础的工作。 1 0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1 4 2 金文研究概述 1 4 2 1 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著录 ( 1 ) 建国前商周青铜器的著录 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历史悠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载“郡国亦往往於山 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1 4 1 ,就指明了在东汉时期人们发现青铜器及其铭文的 一些情况。宋代以来,由于皇帝对古代青铜器的偏爱,于是在民间兴起了愈演愈烈的盗 墓之风。这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一些有识之士对青铜器铭文进行搜集、著录和研究,促 进了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宋元祜七年吕大临撰考古图,全 书共1 0 卷,外加释文一卷,目录共列2 2 4 器,实收2 3 4 器;宣和博古图由宋徽 宗敕撰,王黼编纂。全书共3 0 卷,按器细分为2 0 类,收录商至唐的铜器8 3 9 件,皆为 精品;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由宋薛尚功撰,集录铭文共计5 1 l 件。【l 5 】 金文著录与研究的真正发展则是在晚清以后。清代学者中盛行“说文”之学,把许 慎的说文解字奉为经典,尤其在清代乾嘉时期说文学发展到巅峰。金文研究在这样 的形势下发展,其地位和关注程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清人进行金文研究的原动力和宋 代具有相似之处,也是由于皇室的推崇和提倡从而促进金文研究的发展。清高宗乾隆敕 编有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四部书,合称为“西 清四鉴”。四书共收录铜器4 0 7 4 件,其中1 1 7 9 件为有铭铜器。“西清四鉴”的学术价值 之一就是将清人从盛行的说文学潮中转移过来,推动了个人搜集、著录青铜器的研 究。另外,学者们在研究金文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金文还可以校正说文所收各种字形 之误。如清代学者吴大潋著有说文古籀补,收字以金文为主,另外还收入玺文、陶 文、石鼓文、货币文,体例上仿照说文,部首始一终亥,正文分为1 4 卷。增订影印 本说文古籀补共收单字4 7 0 0 多个,属于金文的字头计有1 0 9 3 个。说文古籀补 收字大多正确,由于受时代等历史局限,误释字在所难免。 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随着出土和搜集商周青铜器资料的日益丰富, 金文著录与研究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如殷文存( 罗振玉著,1 9 1 7 年出版,收器7 5 5 件) 、吉金文录( 吴阁生著,1 9 3 3 年出版,收器4 1 4 件) 、双剑移吉金图录( 于省吾 著,1 9 3 4 年出版,收器1 1 5 件) 、善斋吉金录( 刘体智著,1 9 3 4 年出版,收器5 7 2 8 件) 、小校经阁金文拓本( 刘体智著,1 9 3 5 年出版,收器6 4 5 6 件) 、海外吉金图录 ( 容庚著,1 9 3 5 年出版,收器1 5 8 件) 以及三代吉金文存( 罗振玉著,1 9 3 7 年出版, 收器4 8 3 1 件) 等等。其中三代吉金文存无论是搜集铭文数量还是质量,在当时乃 至而今都具有很大影响力。 1 1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另外,郭沫若于1 9 3 5 年完成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1 6 l 一书。该书从诸多金 文著录中选取“金文辞中之精华”【1 刀共计2 5 1 器,分为上下两篇,上编为西周器,收 录1 3 7 件,“仿尚书体例,以列王为次”【1 8 】,始于武王,终于幽王,其中仅缺共和 一代。下编为东周列国器,共收1 1 4 件,以国别为次。郭氏两周金文辞大系将铭文 释读与历史考证有机结合,其编排方式极具创新性。 ( 2 ) 建国后青铜器的著录 新中国成立以来,金文研究工作取得巨大进展,表现在金文著录方面主要有: 于省吾编商周金文录遗,1 9 5 7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器6 1 6 件,其中大部分 原器已经流失国外,所收铭文可谓弥足珍贵。金文集,白川静( 日) 著,二玄社1 9 6 3 1 9 6 4 年出版。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科学出 版社1 9 6 2 年8 月出版。商周金文集成,邱德修编,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台北) 1 9 8 3 年1 1 月出版。殷周金文集录,徐中舒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4 年出版。殷周金文 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 9 8 4 1 9 9 4 年出版。金文总集,严 一萍著,艺文印书馆( 台北) 1 9 8 5 年出版。西周金文撷英,吴镇烽编,三秦出版社 1 9 8 6 年1 2 月出版。西周金文选编,侯志义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 9 9 0 年出版。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写组编写, 文物出版社1 9 8 6 年8 月出版。全书共分五卷,一、二卷为铭文,三、四卷为释文,第 五卷为各种索引和图录。该书收录商器2 l 篇、西周器5 1 2 篇、东周器3 9 2 篇,共计9 2 5 篇,所收的每一篇铭文下面都有如下数项说明:编号、器名、时代、其他名称、出土时 地、铭文行数和字数、器物尺寸、藏处、缩印之铭文拓本或摹本、释文、注释、参考书 目。商周青铜器铭文选( 三) ( 殷商西周器) 的每一篇铭文所收西周铭文均按时代 先后依次排列,同时该书的注释基本上吸收了各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一部西周铜器 铭文的断代研究著作和具有相当水平的金文选注本。【1 9 】 综上所述,自北宋金石之学初兴,历经千载,研习者甚众,或存之器影,或录以 款识,或补经正史,收录之金文资料已成为研究商周历史与考古的重要参考。然因时代 及材料之局限,加之学者个人能力之限,其著录难免良莠不齐,杂乱相生。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纂的殷周金文集成,其学术价值之高、影响之巨,有目共睹, 已成为学者广泛利用的商周金文文献总集,深受学术界的推崇。 1 4 2 2 商周青铜器铭文考释 商周青铜器铭文考释方面成绩卓著的代表人物有王国维、罗振玉、郭沫若、唐兰以 及林义光等人。王国维在毛公鼎铭考释序中提出了铭文考释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1 2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王氏云:“苟考之史事与制度文物以知其时代之情状,本之、书以求其文之谊 例,考之古音以通其谊之假借,参之彝器以验其字之变化,由此以至彼,即甲以推乙, 则于字之不可识、谊之不可通者,必间有获焉。,【2 0 1 唐兰在进行铭文考释工作的同时还 特别注重理论与方法的探究,他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就专门讲到了考释方法问题,提 出了对照法、推勘法、偏旁分析法、历史考证法【2 i 】等研究方法,此四法虽然不是单单针 对金文释字而提出的方法,但对金文的考释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商周青铜器铭文考释 的著作主要有:古籀拾遗、古籀余论( 1 8 4 8 1 9 0 8 ) ,孙诒让撰,中华书局1 9 8 9 年影印本。籀癫述林,孙诒让著,1 9 1 6 年刻本;1 9 6 3 年艺文印书馆( 台北) 出版 孙籀癫先生集本。孙氏在以上著作中,运用偏旁分析法对铜器铭文作形体结构的分析, 并借以寻求古文字发展的规律。观堂集林( 1 9 2 1 ) ,王国维撰,1 9 5 9 年6 月中华书 局影印本。毛公鼎文正注,吴宝炜著,1 9 3 0 年吴氏石印本。金文丛考,郭沫若 撰,1 9 5 4 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郭沫若于1 9 3 4 年1 1 月完成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1 9 3 5 年4 月完成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郭沫若撰, 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出版。金文通释,白川静( 日) 著,为白鹤美术馆志第 1 5 2 辑,京都白鹤美术馆1 9 6 2 - - 1 9 8 0 年出版。三代吉金文存释文,罗福颐著,问 学社( 香港) 1 9 8 3 年出版。观堂古今文考释王国维著,上海古籍书店1 9 8 3 年9 月 出版。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唐兰著,中华书局1 9 8 6 年1 2 月出版。商周古 文字类纂,郭沫若撰,文物出版社1 9 9 1 年7 月出版。西周金文选注,秦永龙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4 月出版。 1 4 2 3 商周金文工具书 宋代吕大临撰考古图释文,该书将当时的已释字按韵编排,在一定意义上可以 说是我国第一部按韵编排的金文字典。清代吴大潋编说文古籀补收金文的字头计有 1 0 9 3 个,但还收录有玺文、陶文、石鼓文、货币文,不能说是纯粹的金文字典。 ( 1 ) 金文编、金文编校补 1 9 2 5 年容庚完成初版本金文编,正编收金文字头1 3 8 2 字,附录收9 2 4 字,部 首排检依说文为序。直到1 9 8 5 年7 月中华书局出版第四版金文编( 张振林、马 国权摹补) ,所收器目达3 9 0 2 器,正编字头2 4 2 0 字,重1 9 3 5 7 文;附录上6 1 0 文,重 8 6 6 文;附录下1 3 5 1 文;重1 1 3 2 文。1 9 9 4 年,陈汉平出版金文编订补(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 9 9 5 年,董莲池出版金文编校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金文 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匡正,董书还增补了一部分形体,正编1 9 5 文,附录4 6 文。 金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完整的金文字汇,也是我国第一部简注的金文字典。 13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 2 ) 金文诂林、金文诂林补 1 9 7 5 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金文诂林,由周法高主编,张日异、徐芷仪、林洁明 编纂。金文诂林依据容庚的金文编( 增订本第三版) ,以说文顺序编排,分 为十四卷,收录1 8 9 4 个字头,图形文字列为附录上,不识别之字列为附录下。金文诂 林于每一字头下搜罗诸家之说,并附有按语且还收入铭文文旬以及说文之注解, 非常便于查检。周法高又于1 9 8 2 年5 月出版金文诂林补,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七十七,正编增收约3 7 9 字。 ( 3 ) 金文常用字典 该书由陈初生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出版。全书收1 0 0 0 个常用且音义较为 明确的金文单字,所收单字按说文部首编排,每一字头先列楷书,次列说文正 篆,然后按时代先后罗列各种不同的金文形体。对金文“析形”方面,吸收各家考释之 成果,并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论述形体演化的线索。“释义”方面,是通过“析形”来探 索造字本义,然后根据铭文用义,结合文献印证,分别设立若干义项逐一加以简释。注 音置于字头之下,包括汉语拼音、同音字、反切以及该字上古音之韵部、声纽及声调。 ( 4 ) 金文大字典 该书由戴家祥主编,马承源副主编,潘悠、王文耀、沃兴华编纂,学林出版社1 9 9 5 年出版。该书的金文字头均由铭文拓片辑录影印,这是本书的一大创造。文字考释方面 “仅收录被学术界公认的、比较可从的最早的一家之说”瞄】,并对金文构形做出说解。 本书的缺点亦很明显:金文的高频字斗,各家解释或作“有 或作“又”,然该书竟 缺释;资料搜集不是很完备,没有参照当时已经出版的殷周金文集成这样的集金 文大成之作。 ( 5 )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中华书局,2 0 0 1 年出版,以下简称引得) 是张亚初先生 耗十年心力完成的鸿篇巨著,成为古文字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该书包括集成释文、部首表及单字排序便览、集成逐字引得、金文编与引 得收字对照表、引得新收字一览表、集成单字出现频度表和笔画检索七部分 内容,归纳词条齐备,检索方便,故持此一编,学者不仅可方便查取集成及金文 编的相关资料,更便寻章摘旬,比证校核。 ( 6 ) 金文著录简目 金文著录简目由孙稚雏编著,中华书局t 9 8 1 年出版。该书是孙氏以容庚校补 的三代秦汉金文著录表为基础,参考新出土的铜器铭文资料和陈梦家美帝国主义 1 4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著录表、白川静金文通释等 书的著录编纂而成。除礼器、乐器外,增收了兵器、量器、符节、车马器等,总计7 3 1 2 件。虽然资料并不全面,但有关殷周时代的重要铭文资料大体己收录在内。 ( 7 ) 简明金文词典 王文耀编著的简明金文词典,1 9 9 8 年1 2 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选收 商周青铜器铭文中常用单字和复词,兼收器铭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和典章制度等,共1 9 7 5 条【2 3 】。在所收常用金文词汇中,有沿用至后世的词和成语,还有金文特有的习惯用语以 及尚无定论的词。 1 4 2 4 商周金文通论性著作 商周金文通论性著作主要有: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著,科学出版社, 1 9 6 1 年1 0 月出版。殷周文字释丛,朱芳圃撰,中华书局1 9 6 2 年出版。商周青铜 器与铭文的综合研究,张光直、李光周、李卉、张充和著,1 9 7 3 年出版。西周青铜 彝器汇考,高木森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台北) 1 9 8 2 年出版。金文形义通解, 张世超等著,中文出版社( 京都) 1 9 9 6 年出版。殷周青铜器通论,容庚、张维持著, 文物出版社1 9 8 4 年1 0 月出版。全书分十章,结合器物的制作、形制、用途、铭刻、埋 藏和发现、年代的考订,论述了青铜器对历史研究所具有的价值;探讨了青铜器的制作 上和整理研究上的技术问题;最后对历代著录青铜器的重要书籍作了评介。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2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字样整理 西周阶段( 公元前1 0 4 6 - 公元前7 7 1 ) 历时二百七十五年,从汉字发展史的角度, 我们可以把西周时期的金文作为一个共时平面上的暂时封闭的文字系统来看待。要想描 绘出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的面貌,必须对单字进行认同别异,对相同字样予以去重,对 相异字样进行整理和类聚。1 2 4 1 而整理的工作应从文本字样的提取开始。字样是指对文本 中具有记词( 或语素) 功能的自然书写( 或刻、铸) 单位予以归纳而得到的字的样式。 提取和辨认字样是整理单字和分析构形的前提,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工作。汉字构形学 认为构形属性是汉字的最基础的属性,【2 5 】汉字构形属性的不同是造成汉字字样之间形体 差异的主要原因。汉字构形属性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构件组合的动态特点;结构的 层级数;各级构件及其功能;构件的组合样式;构形模式。布局图式。e 2 6 造成 字样形体差别的其它原因主要是个人书写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异写字的大量存在。 2 1异写字 异写字是指结构相同,选择的构件相同,仅在构件的内部书写( 铸、刻) 有细微差 别的一组字。异写字之间职能相同,只是由于书写、演化的不规则而形成了同一形体的 不同变化形式。异写字可以对具有同一记词职能和相同构形理据的汉字进行类聚。西周 金文是殷商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比殷商甲骨文更加成熟和规范,但是,在西周金文中 也仍然留存着一定量的异写字。 2 1 1 异写字的主要类型 ( 1 ) 变笔异写 变笔异写是由于书写变化的不规则形成的构件形体笔画的差异,它不仅指笔画曲、 直、方、圆、横、竖、撇、点、粗、细的互异,还包括断笔、分笔、接笔、叠笔等的变 化。【2 7 】例如: 元:气鲕酉簋看番生簋亏师虎簋盖师兑簋 才:盂鼎十唏遽簋十善夫克鼎+ 休监十颂鼎十史颂簋 比:厂f 鬲攸比鼎f 譬班簋 北:1f 鄢虎簋1 f 休簋a 产间簋 f 克鼎 望:p 辰臣盂罗辰臣卣驴庚赢卣 堕型竺苎! ! 要笪堡兰型堑坌! 一一 _ _ - _ _ - _ - _ _ - - _ -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一 析:苯f ( 格f 自簋霖7 格f 自簋棉格伯簋 昔:笛何尊苫克鼎 爸师克盈 休:i 苯大保簋 i 令鼎1 杖矢簋设沈子它簋、太静簋,) i 皋艚隘j 斗禹鼎 辞断遽簋) i 苹师兑簋 ( 2 ) 方位异写 方位异写指汉字构件相同,只是在方向和位置上产生差异。例如: 友:弧衡鼎 f 产多友鼎a 武断旃鼎彳斗大鼎 右:乱矢方彝支毛公鼎后元年师兑簋文多友鼎文师酉簋 多:吕师望鼎刀f 赉鼎 死:韶盂鼎f 各鲕望鼎贫毛公鼎翩令簋辕颂鼎 皮:弓九年街鼎理帚皮父簋 牧:拨同簋¥每牧师父簋蓄作父辛鼎簧僻匝 髯:器衔盍啧再簋头簋 辨: 彩手辨簋寻博辨簋 智:固僻叵苜克钟崮师害簋 d 舀壶 骠:最宅簋罨舀鼎 最大鼎暴格伯簋舜格伯簋 金:全利簋 全舀鼎全:同卣金条伯簋全毛公鼎 全酾蓑簋 ( 3 ) 增省异写 增省异写是指构件形体成分的增加或省略。省略包括笔画和笔画组合体的省略两 种。增加则表现为笔画的增加。例如: 祝:斫;盂鼎二示、长白盎 是:暑毛公旅鼎逼是要簋昆虢季子白箍遏毛公鼎 是: 志毛公旅鼎心足要簋吐虢季子白箍辽毛公鼎 童:辛衔鼎鼋史颂簋摹鄙遽簋零大簋琴大簋 封:蛰情簋斡同簋奴貉子卣数颂鼎鹳鲕晨簋蛰番生簋( 益)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登:誉散整罄五年师旋簋 讯:嗵虢季子白监矽五祀衔鼎自孓多友鼎q 穹钱簋 肄:翻毛公鼎黧何尊剽盂鼎气泰克鼎象禹鼎 ( 4 ) 相同构件的数量不等造成的异写 集:奄小臣单觯衰毛公鼎 霍:窿帚男父匝泰霍鼎 走:耋盂鼎烂伯仲父簋 沙:盈i 五年师薇簋道蛮鼎遗:弭伯簋矽休艋 2 1 2 异写字的归纳原则 在对西周金文异写字进行认同别异时,我们把一组异写字作为一个单字,从结构和 功能角度出发,确立一个代表形体,称为“主形”,并把这一形体作为构形分析的对象。 异写字组中除“主形”之外的其它形体则是同一单字的不同变化形式,叫做“变体。 确定异写字的主形,应该符合字形优化的原则。王宁先生针对汉字字形的整理和规范问 题,提出了字形优化的五条标准2 8 】:有利于形成和保持严密的文字系统;尽量保持 和维护汉字的表义示源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笔画;字符之间有足够的区别度; 尽可能顾及字符的社会流通程度。我们参照这些标准,并根据西周金文的实际情况来确 定如下原则: ( 1 ) 选择系统性强的形体作为主形 从汉字发展史来看,历史上每一阶段的汉字,在其整个汉字构形的网络系统中,都 有自己的位置,它们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在一起的。从构形分析的需要出发,我们将 其中最能体现系统性的构字能量大、使用频率高的形体最为主形。例如“祝”在西周金 文中有如下几种主要形体: 示l i i 长白盍 币;盂鼎二i 彳河申簋筝耋禽簋亲禽簋 l 亍f 蓼太祝禽鼎 我们选择币 f l 长白盍作为祝字的主形,是因为其基础构件为“示”、“口”、“人”,在 参构他字时,相对于变体的各基础构件,该字的基础构件构字能量大、出现频率高。 ( 2 ) 选择最能体现汉字构形理据,最具传承性的形体作为主形 异写字之间的差异除书写因素外,还存在是否充分表达汉字的表意特征、是否具有 明确的造字理据以及传承性强弱等因素。例如“正 字在西周金文中有如下几种主要形 西周金文非声合体字构形分析 体: 亚师酉簋辽盂鼎乏散簋忑衡鼎迁舀壶忑貉子卣 我们选择其中最能体现汉字构形理据,最具传承性的形体疋师酉簋作为主形。 2 2 异构字 异构子是指职能相n ,晋与义相i 司,在记录言语作品时,个论在侗种语境卜都司以 互相置换,而构形不同的一组字。异构字的构形属性至少有一项是不同的。“异构字虽 然功能上有联系,但构形有区别,构字意图也不同,从构形角度分析,异构字是不同的 字,不能认同。 【2 9 】异构字可以对具有相同记词职能但却有不同构形理据、不同构形属 性的汉字进行类聚。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元宵节300字作文10篇
- 设备维修与保养周期计划制定模板
- 咨询公司合作协议设计的要点
- 2025版权授权代理合同
- 安保人员服务培训课件
- 2025授权合同范本租赁授权委托合同书
- 诸城中考题目及答案
- 化工厂新员工培训课件
- 2025健身房转让合同书模板
- 语法规则实践:英语语法专题讲座
- 教育测量与评价 课件全套 朱德全 第1-15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教育测评结果的统计处理
- 法院送达地址确认书
- GA/T 1968-2021法医学死亡原因分类及其鉴定指南
- 安全技术交底(蜘蛛人)
- 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 砼搅拌机、灰浆机验收记录表
- 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
- 新入职员工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基坑支护工程SWM工法桩施工专项方案
- 食品安全“五常法”管理制度
- 施工现场用水量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