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姚文田《说文声系》研究——与大徐本《说文解字》谐声系统之对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姚文田,清浙江归安( 今浙江吴兴县) 人,字秋农。年十六入湖州府学,乾 隆五十四年( 公元1 7 8 9 年) 举于乡,嘉庆四年( 公元1 7 9 9 年) 成进士,授翰林 院编修,累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姚文田“于书无所不读,尤究心汉学, 于说文用工尤勤”。 本题研究的说文声系是姚文田所作的一部说文谐声谱。大多数古音 学家认为说文声系) 在古音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有值得关注和利用的地方, 是清代中期不应被忽视的古音学著作;然丽对说文声系研究者甚少,本题正 是试图研究这部不被大多数人关注的关于说文 谐声系统的古音学著作,期望 进行较为全面的探索,对此书进行客观的介绍与评价,进一步了解姚文田的古音 学思想。 说文声系依大徐本以求 的谐声系统,根据 说文十四篇次第, 依次取其谐声偏旁,以得声之字相系,得声之字又为声母的,第次缀连于后;重 文相从;每字下注明原书卷次。姚氏编著此书的目的,是要以说文) 谐声,参 证经籍以求古音,由此再比较谐声与古用韵,以见古韵部的相通关系。本题采取 与大徐本说文谐声系统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说文声系中的形声字资料进 行穷尽性的测查,以期得出各项结论。 主要内容分为五章:“引言”一章中,先后介绍了说文解字小篆谐声字 谐声系统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概况。第二章介绍姚文田生平及其著作说文声 系o 第三章是对 说文声系与大徐说文谐声字的差异考察,差异主要体 i i 现在五个方面,文中列表概括并在后文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差异情况差异数量备注 声系中为一般形声字,大徐本说文非 1 0 6 增 声系) 省声字,大徐本说文非 1 4 增 声系亦声字,大徐本 说文非 6 6 增 声符判定不一 4 0 改 大徐本说文) 形声字, 声系非 5 删 共计 2 3 1 增1 8 6 、改4 0 、删5 另外,说文声系移字、补字、处理重出之字的情况也一并在本章中呈现。第 四章考察说文声系与大徐谐声字谐声系统 i l i a b s t r a c t y a ow e n - t i a n ( 1 7 5 6 - 1 8 2 7 ) ,w h oo n c es t y l e dh i m s e l fq i u - n o n g 。w a sb o r ni n g u i a n ,z h e i i a n g y a ow a sas u c c e s s f u lc a n d i d a t ei nt h eh i g h e s ti m p e r i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 s d u r i n gj i a q i n gp e r i o do f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l a t e rb e c a m et h em i n i s t e ro fm i n i s t r yo fr i t e s i n t e u d a lc h i n aa n df i n i s h e dl o t so fw o r k s t h i st h e s i s ,as t u d yo fs h u ow e ns h e n ax i a i m st oc o n t r i b u t et or e s e a r c hi n t oc l a s s i c a lp h o n o l o g yo fq i n g d y n a s t y y a ow a sg o o d a t s t u d i n g s h u ow e na n dh e l ds c i e n t i f i ct h e o r ya b o u th a r m o n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c o r n p o n e n t s 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l i v ec h a d t o r s :c h a p t e ro n es e r v e sa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 p a r tt e l l sa b o u t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ew o r k ,t h er e c e n tr e s e a r c hi nt h i sf i e l da n dt h e m e t h o d sa sw e l la s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 c h a p t e rt w om a k e sa n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y a ow e n t i a na n ds h u ow e ns h e n gx i c h a p t e rt h r e em a k e sa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h a r m o n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si ns h u ow e ns h e n gx a n dt h ee x t a n td a x uv e r s i o no fs h u ow e na n da n a l y s e st h er e a s o n so f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c e s c h a p t e rf o u r m a k e sae o m p a n s o nb e t w e e nh a r m o n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sc o m p o n e n t si ns h u ow e n s h e n g 朋s p e c i a l i z e sy a o sr e c t i f i c a t i o no nt h ep h o n e t i cp a r tw h i c hi sn o tf o u n di nt h e d ax uv e r s i o no f8 h u ow e n a n dd i s c u s s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s h u ow e ns h e n gx | t ot h e c l a s s i c a lp h o n o l o g yo fy a o c h a p t ef i v em a k e sas t u d yo nt h ei n i t i a l sw h i c hi nt h e r h y m eo a r t s c h a p t e rs i xc o m m e n t so ny a o ss h u ow e ns h e n g ,耵i nt e r m so f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a n de r r o r s k e yw o r d s : s h u ow e ns h e n gx , t h ed ax uv e r s i o no fs h u ow e n ,h a r m o n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s h a r m o n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sc o m p o n e n t s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 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p z 年歹月后日 曹鼻一箍失攀位凳囊麓椒健用声啊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 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 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 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 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 唧日期:口z 年,月譬日 摹一幸引吉 第一章引言 说文一书保留了大量的古音数据,对于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尤其是上占音的研究,具有 十分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利用说文) 的谐声系统和谐声材料来考订上古声韵系统,更是占今学 者常用的方法。这样看来, 说文) 谐声系统的考订和得出无疑是十分必要和熏要的。前人学者 对说文) 谐卢系统的研究取得r 显著的成果,我们对此进行科学的评判,继而批判的继承并进 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必然有助于现代占音学的发展和进步。本题 姚文田 说文声系) 研究) 正是 基于这样的思恕展开的。 第一节 谐声系统研究之重要意义 研究上古音的资料有很多: 用韵和谐声字的内容最为丰富完全,是上 古音研究最基本的资料。特别是研究上古音系,尤其是上古声母,其中价值最高的是古代谐声字。 谐声字又称形声字。认识谐声字就是清楚地了解某字与某字谐声,某字从何字得声。从何得 声的字就是主谐字,用何字作表音偏旁的菜字就是被谐字,作表音偏旁的字则称之为声符。谐声 字和它的声符在造字时代的声音必定十分相同或相近,因此可以利用谐声字去追寻遣字时代的语 音系统。谐声字所反映的韵母类别,跟 等韵文所反映的上古韵部大体一致。借助于切 韵) 读音,研究古代谐声字中主谐字和被谐字之间、同级被谐字之间、不同级被诺字之间语音的 相似性和差异,就可以找出若干条语音对应关系,称之为“谐声关系”。观察和分析这些谐声关 系是古音研究进一步的起点。谐声字在研究上古音中的作用,在南宋时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到 了清代,古音学家段玉裁全面地把谐声字用在上古韵部的研究当中他根据自己分出的上古韵部 去考察谐声系统,得出的结论是“考周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喷而不可乱”,即“同谐 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并且作出 ,以配合 的谐声字一直为研究者所重视。 尤其是清代以来,研究、整理说文) 谐声几乎成了一个独特的学科。到了近代,重建、构拟古 音之学兴起,运用说文 谐声仍然是必不呵少的手段。 g - 节 谐声系统研究之概况 说文解宁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汉民族语言学的一 个主要学科是“文献语言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周秦的书面语言,研究的内容是文字、声音、训 诂所以称之为“文字声音目日诂之学”。 说文) 就是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具有多方面重要的 研究价值。其中不容忽视的即是 说文) 从字形分析上建立了一套形声系统,它在汉语音韵学研 究上的重要作用此处不必赘述。 清代是小学的黄金时代,无论在文字方面、声瀚方面、训诂方面,都有人做过比较全面而深 入的研究。 、承培元的 说文引经证例) 等;第二类是对 说文) 有所匡正的,如孔广居的 、俞樾的 ;第三类是 说文作全面研究,多所阐发的,如段玉裁的 、朱骏声的( 说文通可i i 定声) 、王筠的 说文句读) ;第四类是 b 充订正先辈或同时代的著作的,如严章福的 说文校议议) 、王绍兰的 说文段注订补、钮树玉 的 段氏说文注订) 、徐承庆的 说文解字注匡谬) 、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 等。”2 对说文) 谐声系统的研究应该是在第三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个内容。 清代更是 说文) 谐声系统研究的鼎盛时期,从所存的相关著作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 点。对说文谐声系统的研究,清代前期的古音学者主要是以此考订先秦韵文入韵字的古读和 归部,直到段玉裁开始才将占汉字绝大多数的谐声字作为一批完整系统的材料,用于考订上古韵 部的划分,制成了古音史上第一个谐声表 古十七部谐声表) 。在刘志成先生所撰,巴蜀书 社1 9 9 7 年8 月版的 谐声研究的书目独占 一章,多达5 0 余种,如:严可均的 说文声类二卷) 、姚文田的说文声系二卷、苘夔的 说 1 董希谦、张启焕, p 1 4 4 河南大学出版社。1 9 8 8 1 2 王力,( 王力文集) ( 卷十二) p 1 3 9 ,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9 9 9 2 摹一幸引吉 - - _ _ _ _ - _ _ _ _ _ ,_ = _ _ 目_ -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一i _ _ _ _ _ _ _ _ _ - - _ _ - _ _ _ 目_ _ e | 日e ,_ _ _ _ _ _ _ 摹 文声读表七卷) 、江有诰的谐声表) 、张惠言和张成孙的 等等,这些均是古音学者们整理汉字谐声系统所制成的谐声谱表或是列出的各个韵 部所属的谐声偏旁作为古韵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清代的古音学者们对 谐声系统的研究 及桕火谱表的制定,在占音学上作出r 重要贡献。 众所佶j 知,正确的有价值的成果必然要求对材料的正确把握。因此,对i 兑文) 谐声宁以及 谐声系统的牾理必然也要冉精确性的严格要求。仉是,这项t 作尢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足 够的刚问和精力。就只前来看,这项r 作多姓浦代及前人的成果,f n 足时人| i 】千刚代等原冈的局 限,他们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或值得我们重新考查和研究的地方,比如:对谐声宁的判定、 谐一i 系统i 】谐卢r 卢符的判定等,然而,冈为i | 、f 代的膘i n ,清人芙于口0 文谐声系统的整理虽 然著作不少,们是所存本并不多,自些办十分雅见。 由于u a 文谐卢系统的重要作用,近人学者也多柏研究利用者。如:管燮初先q 二的从( 蜕 文) 中的谐卢宁看上占汉语声类( 中国语文1 9 8 2 1 ) 、赵诚先q i 的蜕文谐声探索( 一一 一三) ( 趑诚,占代文宁音韵论文集,中华书局,1 9 9 1 1 1 ) 等。近十年柬,关于说文谐 声系统的研究,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李国英先牛的,j 、篆形卢宁研究( 1 9 9 6 ) 及其论形声宁 ( 语文建设1 9 9 6 3 ) 。李先牛“用科学的系统论方法,从形卢宁的构形无索出发,把肜卢宁的 义符与声符作为研究的重点,采用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桕结合的原则,对形声字做r 客观的描 写。”书末所附的义符的意义关系总表、义符构宁频度总表和卢符构宁频度总表) ,清晰 地描写 r 小篆形声宁的义符系统和声符系统,提供厂很多对基础研究有价值的参数,为伞而研究 形声宁做出r 一定贡献。 论形声字文的土要观点是:形声字是汉字分化的产物;产牛的主 要途径是加标形旁;主要功能是区别;区别方式是提示词义;形声字强化了汉字的表意性,是假 借表音的同归,是表意义字的完善形式。但是,李先生的系统研究“主要同的是想借此总结出一 塞汉字形系统描写的方法和操作程序,为今后的汉字构形系统描写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期在断 代描写的基础上,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进行系统的比较,从而科学的总结汉字系统发展演化的 客观规律,写出科学的汉字发展史,丰富汉字学基础理论,为当今的汉宁系统整理、汉字教学、 汉字计算机处理和汉字检索等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枞音韵学上的探讨较少。李先生的 研究成果均以小篆字形呈现,并且,此项研究工作量巨大,一己之力,难免有所失误,比如:在 声符总表中有重出之谬等。 基于以上叙述,我们有必要对 就是清人姚文田打破说文以形系联的原则,对说文同谐声 的宁的分别归并,对说文形声宁以声符为纲重新进行组合,得出的说文 谐声系统。 3 李网英,小篆形声中研究序) ( 工宁) p 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l :,1 9 9 63 1 李冈英,小篆形声铜珊究) 。北京咖# 范大学出版社,1 9 9 6 3 3 第一章引言 姚文田的古音学著作算不上清代古音学家的主流,自然也不可能引起古音学史研究者的关 注,月前据搜集的材料来看,提及姚文田的古音学思想的著作可谓寥寥无几,而能做深入总结的 则更是少之又少了。 对于姚文幽及其著述,r 上力先牛在其清代占音学) 5 里撇了简要介绍: 姚文田( 17 5 8 1 8 2 7 ) ,字秋农,浙江归安人嘉庆四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长干说文 之学著有说文声系玑说文校议、古音谱等书 在古音谱中,姚氏分古韵为十七部,另列入声丸( 王力写为“八”,误) 部 平上去声十七部: 一东二侵三登四之五齐 六支七真i x 文九寒十青 十一麻十二鱼十三侯十四幺幺十五爻 十六庚十七炎 八声九部: 一哉二月三易四p 五昔六屋七铜八乐九合 姚氏以谐声偏旁为韵目,登部即蒸部,齐部即脂部,麻部即歌部,生幺部即幽部,庚部卵阳部, 炎部即谈部;哉部即职部,易部即锡部,p 部即质部,昔部即铎部,铜部即觉部,乐部即药部, 合部即缉部 姚氏十七部与段氏十七部相比,其部居完奎相同。所不同者,段氏无去声,娩氏有去声段 氏认为八声的字,往往被姚氏归入去声韵部里去在这一点上,段氏是对的,姚氏是错的 姚氏入声九部,比我们所定的少两部这是因为:( 一) 姚氏沿孔氏之误,缉盍并为一部 这在段氏是分立的( 二) 姚氏沿段民之误,月物不分段氏晓年也承认十五部八声当分两类, 见于他的答晋江三论韵中,可惜姚氏没有看见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陈新雄教授的学牛成玲博士的学位论文姚文田之生平及其古音学研究 以及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的学生陈芳博士的学位论文姚文田古音学研究) 对姚文田的古音 学做了深入的研究,可谓是填补了学术上的一个空白。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成玲博士的这篇论文, 我们难以见到全文,只是得到了她的论文提要,同样的对笔者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帮助。其论 文透过完整数据的编整厘析,呈现姚文田古音学说的来龙去脉与全盘体貌,并勘补乾嘉古音研究 的遗珠辉光。论文分九章,首章绪论,叙撰作之缘起。动机与方法;二章考录先生之学行生平及 师友交游;三章清理考述先生传世著作梗概;四章考释分析 谐声表,参考说文声系 所见声符,以补其阙误。六章分析说明 古音谐 二十六部分部得失,以见姚氏占音观念与系统;七章由通谐、转入、通转等韵例,分析说明f - a - 音谐的合韵观念八章拟测 二十六部的韵值,并将所见韵字制表成图,以供学者参 较之资;第九章结论,综合上述各章研究成果,说明姚文田的占音学说,在乾嘉古音研究发展史 中的学术成就及其价值定位。 王力,( 王j 文臻) ( 卷十二) 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9 0 9 6 据考察,应为( 古音谐y 。 4 第一幸引言 陈芳博士的论文有幸拜读,陈芳博士对姚文田古音学的研究主要是以姚氏著作 古音谐) 为 主体的。她在文中的这样段话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姚氏对谐声偏旁的分析正误与否可能会影 响对铡外统计的结果。如姚氏本人所述,说文) 的谐声有不少错讹集伪漏的地方,姚氏在校订 判断过程难免会有些失误。限于水平与精力,本人暂无法对姚氏分析的谐声系统予以考证。” 另外,傅东华先牛在学林第十辑上发表r 一篇越为汉语卢纽变转之定律的研究上, 卢母| 1 i j 题的重要论文,傅东华先牛从研究蜕文谐卢宁入手,尝试发见汉语卢绁变转的定律, 并作说文谐声转绁谱抛在说文谐声转绀谱的谱例测妇巾傅先牛蜕到“大体仿姚文刚髓 文,k 系而作,惟姚氏亦信叠韵谐声配者,所见+ j 余0 i l , f l i l ;入,皆为复许书之原”。“先据大徐本 所找卉切( 人徐n 1 3 p 4 , j , 腼鹰韵占切) ,按姚义髓义j :i 系体例,将令l b 谐卢宁依卢系列, 逐为之注音,然后观察派q i 宁与谐卢宁之间声纽上幽九,斐”,柏变异者则寻究其变转之轨迹i f | j i j 鸭q 之”。n j 以跳,这篇论文办是研究舻! 文d a 文卢系的,一项成果。 几足,笔者经过较为细 致的对比考察,发现傅先牛所用醣文卢系亦与,;i 系本身存在个别的筹异乖从宏观数 : j :柬说,8 文声系共有8 2 1 _ 个睹卢系列,而傅先牛之酏文谐卢转纽谱肯8 t 2 个,具体 蓐异笔者男自论文详述,此处兹不赘述。 我们知道,姚氏的占音谐是他将蜕文诰卢系统口i 究成果$ 陂声系与诗经 等丰富的韵文材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结果。由此r j 见对 、春秋月r 表等著作的则相对较少。此外,姚文瑚还与严 列均合著过说文校议一书,史料亦多不记载。 第二节姚文田 说文声系之介绍 姚文田“于书尤所不读,尤究心汉学,于说文用- t 尤勤”,7 町见姚氏长于说文之学, 有关说文的著作主要的就有 说文声系) 、说文考异、说文校议。 一、u 文考异8 所著说丈解字考异十四卷,博采北宋以前诸书所引说文,以正二徐之误;又取宋以 后诸书所引,以正令刻徐本之误所正误之处凡敷千条。 二、说文校议9 7 刘忐成,巾r i j 义7 卜学节目考求) p 1 9 5 ,巴蜀书 l :,1 9 9 7 8 。陈离春, 刻版,重新校对,修补精日j 。姚文h | 在蜕 文声系叙同前介绍r 他对说文谐声的认识,从中可以r 解其谐声理论的大概。姚氏在说 文声系的正文部分虽再屯集中的理论蜊释,f r 处处呵见的掺语,足以体现姚氏对说文研究 之造诣。 从以上介绍中不难看出,m 文声系是姚文田对大徐本说文解字综合考查后得出的关 于谐声系统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其本人还是后世学者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o “又因说文 声系别为占音谐三卷,古转曹略) 四卷。”是书今观之,可为说文谐声统计之参 考。可见对 、龃文声系进行研究是对姚文田占音学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也町以 作为研究厅亍世学者占音理论的一个重要参考。 o 莹绍先、闶俊杰卡编,汉语知识i | _ 】灿) p 4 7 1 ,臀官教商 h 版礼1 9 9 6 1 陈高春,( r p p 瑚文学家辟舆) p 4 0 3 ,河南人比出版社1 9 8 6 3 2 刘忐成,巾田文中学书目考求) p 3 5 1 出蜀书礼,1 9 9 7 8 8 第三章说文】i 糸谐产掌之考察研究 第三章说文声系谐声字之考察研究 第一节 谐声字与大徐本 谐声字差异概况 谐声谱的任务是把所有的形声字按照声符的递生关系归成一组,那么第一要做的就是确定哪 些字是形声字,其次才是确定声符进而得出谴声系剜、谐声谱。大部分的形声字的认定还是容易 的,可是仍有一定数量的字在形声字和非形声字之间的模糊地带。 是姚文田所作的 有关 说文) 的谐声谱,其中,我们必能看翻他对一些形声字的认定,所以我们先做的就是对其 谐声字的考察研究。 卷末说:( 说文声累) 共诗蔓理一万千一百七十= 字:许氏原书五百四十部, 文九千三百五十三,重千一百六十三,台之褥万五百十六字。今大豫本文九千四百三十三, 重一千二百八十。 文田又据说解偏旁及各本采补,凡八十七字。徐氏新附四百二字,内除移补正文九字,校改 重文一字。余皆不数,合之得一万七百九十九字,是已增多二百八十三字矣。然许书未遂无胭, 则其后人属 不少,今己不能得见真本,姑以声系所得字数分载简末。 通校正文共九千四百十四,益以哲欢右重出凡十九字( 已改爰羹见者不麦b 重干二百七十 九,益以薪附校会柜字,徐本已无遣蠢,又新 b 考七十七字,薪附四百= 字,计共一万一千一百 七十二字。” 在前文,我们已经说过,本题采用的是对比研究的方法。这一章我们考察 非;两者皆为形声字,但对其所从声符的判定不同大绦本说文形声字,声系 非等等。此处表列如下,后文作具体说明。 9 第三幸谴文产糸曹产字之考察研究 谐声字差异情况总表 差异情况 差异数量备注 中为一般形声字,大徐本说文) 非 1 0 6 增 声系 省声字,大徐本说文) 非 1 4 增 巾非形声,文田在说文声系 中强为j 睛( 共诗1 0 6 字k 一上: 1 、视: 视:瞻也。徒兄示。陬,古文视。眠。亦古文视。神至切。递交解字 一第八一鬼部。 文田归声符“示”下,从见示声。 2 、察: 察:覆也。键、祭。初八切【注】臣煞等日:祭祀必天簧明。明,察也。故徒祭。 一第七一“部 文田归声符“祭”下,从“祭声。 3 、仕: 仕:擎也。樾人键士。银里切。说文解字 一第八一人部 文田归声符“士”下,从人士声。 4 、引: 引:朋弓也。徒弓| 。馀忍切【注l 臣铉等曰:象引弓之形。说文解字 一第十二一弓部 文田归声符“l ”下,从弓j 声。 5 、冲: 冲:溺摇也。徒水中。蘸若勤。直弓切说文解字 一第十一一水部 文田归声符“中”下,从水中声。 一下: 6 、妻: 妻:娟舆夫膺者也。从女从。p 从又。又,持事,妻聩也。娄,古文妻从冉女。冉,古文寅字。七 稽切。【注i 臣铉等日:中者遣也,膏之羲也,故从中。i 注l 妻,古文。娄,娄字之满。 说 ”说明:下文主要是按说文声系) 的卷次顺序进行排列的,主要格式是先列有差异的字,再次是此字在大徐 说 文) 中的说解,然后加补姚文田的判断。大徐 一第 一一辩部 文田归声符“抖”下,从瓣声。 1 0 、葬: 葬:藏也。从死在辩中;一其中,所以蔚之。易) 日:“古之葬者,覃表之以薪。”剐浪切i 注l 麓、肆、辟、一,古交。说文解字) 一第葬舔 文田归声符“辩”下,从辫声。 二上: 1 l 、趴: 目l :属八葳也。从属从八。博拔切。 一第十一属部 文田归声符“八”下,从八声。 1 2 、胖: 胖:警,布也。从十从骨。羲乙切【注】臣铉等日:骨,振骨也。说文解字一第三一十部 文田归声符“骨”下,从骨声。 1 3 、路: 路:道也。从足从各。洛故切【注j 臣铉等日:言道路人各有逋也。说文解字一第二一足部 1 1 第三幸说文产塞谙产毒之考鑫研究 文田归声符“各”下,从各声。 1 4 、靛: 靛:靛,释也。从言免。一日谈靛。失燕切。又,弋雪切。说文解字) 一第三一言部 文田归声符“兑”下,从兑声。 二下: 1 5 、定: 定:安也。从“从正。徒徭切。i 注】歪,古文定。 文田归声符“正”下,从正声。 1 6 、贬: 贬:t l t t ! i 。从其从乏。方触切。说文解字) 一i f 岁- 更帮 文田归声符“乏”下,从乏声。 1 7 、衍: 衍: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以浅切。 一 第九一山部 文田归声符“品”下,从品声。 1 9 、碧: 暑:磐岳也。从石品。周害 日:“畏于民劈。”渍舆废同。五衡切【注i 臣鲑等日:从品舆 凸同意。 一第九一石部 文田归声符“品”下,从晶声。 2 0 、蟊: 蟊:以雏有所穿也。从矛从向。一日满有所出也。余律切。( 说文解字) 一第三卷一内部 文田归声符“向”下,从f 旬声。 2 1 、纠: 第三幸说文声糸谐】i 宇之考察研宪 纠:绳三合也。从糸q 。居黝切。说文解字) 一第三一q 部 文田归声符“q ”下,从l t 声。 三下: 2 2 、采: 采:禾成秀也,人所以收。从爪、禾。穗,采或从禾惠馨。徐醉切。说文解字) 一第七一禾部 文田归声符“爪”下从爪声。 2 3 、醢: 酶:肉酱也。从酉盏。蓝,籀文。呼改切i 注】臣鲑等日:盔,甄器也。所以盛酶。说文解字) 一第十四一鼯部 文田归声符麓”下,从赢声。 2 4 、蛱: 鞅:缺也。古者城明其南方帮之毫b 从牵,缺省。藏若拨物焉决引也。倾萤切。说文解字) 一第 五一蕾豁 文田归声符“央”声,从央声。 2 5 、决: 决:行流也。从水从央。窟江有淡水,出於大剧山。古穴切。说文解字 一第十一一水部 文田归声符“夹”下,从夹声。 2 6 、宾: 褒:深抉也。从穴从抉。於泱切。说文解字) 一第七一穴部 文田归声符“央”下,从抉声。 2 7 、伊: 伊:殷罂人阿衡,尹治天下者。从人从尹。孰,古文伊从古文死。於脂切l 注j 锹,亦古文伊。 说文解字一第八一人部 文田归声符“尹”下,从尹声。 2 8 、趿: 酸:焉行相及也。从属从及。莆若谪雅“小山取,大山岖”。赫苔切。说文解字一第十一 属部 第三幸谴文声亲 曹声字之考察研究 文田归声符“及”下,从及声。 2 9 、没: 没:沈也。从水从旦。莫勃切。【注l 殁、殇、霄,古文。说文解字 一第十一一水部 文田归声符“曼”下,从受声。 3 0 、储: 慵:不敬也。从心,埔省。 一第十一心部 文田归声符“产”下,从隋声。 3 l 、蟪: 埭:麝也。从立从隶。力至切。说文解字 一第十一立辩 文田归声符“隶”下,从隶声。 3 2 、芟: 芟:刈舯也。从辨从殳。所衡切。 说文解字) 一第一一蚪郎 文田归声符“殳”下,从殳声。 3 3 、投: 投:擅也。从手从殳。度侯切。 说文解字) 一第十二一手部 文田归声符“殳”下,从殳声。 四上: 3 4 、眉: 眉:趴息也。从尸自。静介切【注i 臣铉等日:自,古者以精鼻字,故从自。 说文解字) 一第 八一尸部 文田归声符“自”下,从自声。 3 5 、留: 留:敷身鼍也。从羽从白。凡留之属皆从留。似入切。 一第四一留部 文田归声符“白”下,从白声。 3 6 、佰: 1 4 第三幸说文声糸谐声孛之考察研究 佰:相什伯也。从人、百。博陌切。 一第八一人部 文田归声符“百”下,从百声。 四下: 3 7 、媛: 嫒:美女也。人所援也。从女从爱。爱,引也。 日:“邦之嫒兮。”玉眷切。 一第十一大 部 文田归声符“事”下,从韧声。 4 0 、耪: 耪:颐不正也。从瓦从耒。耒,颐瞬匦青l 又若春秋 蘸夏鬣之誓。虞封说文解字 一第 九一黄部 文田归声符“耒”下,从耒声。 五上: 4 1 、塞: 塞:隔也。从土从宾。先代切。 一第一一舯部 文田归声符“甘”下,从甘声。 4 3 、斟: 斟:斟斟,盛也。从十从甚。汝南名嚣盛日斟。子入切。说文解字 一第三一十部 5 第三幸说文声采曹产孛之考察研究 一i 一 文田归声符“甚”下,从甚声。 五下: 4 4 、袷: 袷:大合祭先祖祝疏逮近也。从示合。 周穆) 日:“三葳一袷。”侯爽切。 一第一 一示部 文田归声符“合”下,从合声。 4 5 、瞻: 晗:目大也。从目禽。 一第十二一亡部 文田归声符“矢”下,从矢声。 4 8 、馁: 经:僭也。一日相疑。城 从疑。焦已切。说曳瞬字) 一,卧、一 邦 文田归声符“矢”下,从疑声。 六下: 4 9 、芝: 芝:神,十也。从舯从之。止而切。 一第一一示部 文田归声符“出”下,从出声。 5 3 、舳: _ 8 l i :月未盛之明。从月、出。周膏) 日:“丙午脑。”普乃切。又,芳尾切。说文解字) 一第 七一月部 文田归声符“出”下,从出声。 5 4 、密:物在穴中鬼。从穴中由。丁滑留。说文解字) 一第七一穴部 文田归声符“出”下,从出声。 5 5 、竦: 竦:敬也。从立从柬。束,自申柬也。息拱切。 一第十一立部 文田归声符。柬”下,从柬声。 孵、涸: 洄:滂酒也。从承从回。户灰协。说文解字) 一第十一水部 文田归声符“回”下,从回声。 七上: 5 7 、朗: 明:照也。从月从圃。凡明之属皆从明。明,古文明从日。武兵切。 一第七一明部 文田归声符“圆”下,从囿声。 5 8 、够: 烙:盛火也。从火从多。昌氏切。 一第一一 玉部 文田归声符“端”下,从端声。 6 0 、蔬:在木曰果,在地日藏。从肿从艇。郎果切。说文解字 一第一一辨部 文田归声符“聪”下,从聪声。 6 1 、塞: 章:属鞍具也。从革从安。扁寒切。( 说史解字) 一第三一革部 文田归声符“安”下,从安声。 6 2 、懑: 懑:烦也。肌c 扶潇。莫困切。说文解字) 一第十一心部 文田归声符“蔫”下,从满声。 6 3 、埽: 埽:囊也。从土从帚。稣老切。说文解字 一第十三一土部 文田归声符“帚”下,从帚声。 八上: “、千: 千:十百也。从十从人。此先切。 一第三一十部 文田归声符“人”下,从人声。 6 s 、佞: 佞:巧蠲高材也。从女,信省。乃定切【注】臣铉等日:女子之信近於佞也。 一第 十二一女部 文田归声符“人”下,从仁声。 6 6 、秤: 秤:棺中缣襄。从衣、吊。渍若雕。都僚切。 日:“克鬟在漾。”徂红切。 一第十一一水 部 文田归声符“乘”下,从众声。 6 9 、髦: 髦:鬟也。从髟从毛。莫袍切。说文解字 一第九- 髟雄 文田归声符“毛”下,从毛声。 八下: 7 0 、倪: 倪:譬渝也。一日髑兄。5 6 l 兄。葑 日:“倪天之妹。”苦甸切。说文解字 一第八一人 部 文田归声符“见”下,从见声。 九上: 7 1 、嫣: 嫣:婀也。从女从弱。奴息切。说文解字) 一第十二一女部 文田归声符“弱”下,从弱声。 7 2 、搁: 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似兹切。说文解字) 一第九一司部 文田归声符“司”下,从司声。 九下: 7 3 、邂: 邂:逃也。从定从豚。徒困切。说文解字一第二一庭部 文田归声符“豚”下,从豚声。 1 9 第三幸t 说支产杂* 产宇之考素研究 十下: 7 4 、佼: 佼:交也。5 占 交。下巧切。说文解字 一第八一人部 文田归声符“交”下,从交声。 7 5 、绞: 绞:缢也。从交从糸。古巧切。说文解孛)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