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创作的形式,中阳民间剪纸体现着内容与形式、精神的高度 融合。通过对这一本土艺术文化的研究,从而将这一活态文化整理并且发掘其深厚 的艺术风格特征与文化精神内涵。 本文通过着眼于对中阳民间剪纸的研究分析,运用相关的以有文献知识和直接 的考察资料,从美术史学和社会学的层面结合艺术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知识,对 中阳民间剪纸的形式语言和文化内涵进行交叉和综合性的研究,力求将各案分析与 普遍性问题研究相结合,从不同的视角以多种方法对该选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具体 的研究,以达到对这一艺术及其文化精神更为深刻的认知。在当今信息与文化的时 代,对确立民族的、民间的、原生态的地域艺术文化应具有的艺术地位有着极其现 实的意义,因而使其能够得以传承、发展并且创新。 本文主要从内容、特点、文化内涵、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对中阳民间剪纸进行 论述,旨在通过对山西省中阳县民间剪纸内容的整理、总结,挖掘其博大精深的文 化,增进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并且希望能够因此研究,进而揭示其在当今的一些现 实意义,从而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 关键词:中阳民间剪纸艺术;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内容 a b s t r a c t a saf o l kf i n ea n da r t sc r e a t i o n ,z h o n g y a n g sp a p e r c u t t i n gw o r k s e m b o d i e s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c o n t e n t ,f o r ma n ds p r i t s 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 o ft h i sl o c a la r t s ,w ew i l lm a k ei tk n o w nb yt h ep u b l i ca n df u r t h e r m o r e d i s c o v e ri t sr i c ha r t i s t i c f e a t u r e sa n d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 t h ep u r p o s eo fm yt h e s i si st or e s e a r c ht h ez h o n g y a n g s f o l k p a p e r c u t t i n ga r t ss oa st ob e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t h i sa r ta n di t sc u l t u r a la n d s p i r i t u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i nt h er e s e a r c h :w ea p p l yt h er e l a t e dk n o w l e d g ea n d t h ef i r s t h a n d e dm a t e r i a l sa sw e l la sm a k et h em o s tu s eo ft h ek n o w l e d g e o f f i n ea n da r t sh i s t o r y ,a r t i s t i cp s y c h o l o g y w en o to n l yr e s e a r c ht h e f o r m a ll a n g u a g ea n d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o fz h o n g y a n g sp a p e r c u t t i n gw o r k s c r o s s l y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b u ta l s oc o m b i n et h ec a s e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 s o l u t i o no ft h ep o p u l a rp r o b l e m s 。 w ew a n tt or e s e a r c ht h es u b j e c t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n o w a d a y s ,i ti su t 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t om a k es u r et h en a t i o n a l ,f o l ka n dl o c a lc u l t u r er e m a i n ,d e v e l o p a n dc r e a t e k e y w o r d s :z h o n g y a n g sp a p e r c u t t i n gw o r k s ,l i v i n gc u l t u r e ,n o n - m a t e r i a l c u l t u r a lr e l i a s 。f o r m ,c o n t e n t s 承诺书水话吊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 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 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 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c 酬司瓶 乏咖万年厂月日 引言 引言 剪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为流传,民间艺人们 按照自己的生活习俗以及审美观点进行创作,并融入自己的信念与情感,表达对生 活的追求与向往,人们将美好的理想和心愿寄托在剪纸艺术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 是,在民间剪纸中主要是歌颂积极的感情和美好的事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歌颂 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我国著名画家丁绍光曾经无限感慨 地说:二十世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西方许多艺术大师成功的奥秘,一是吸收 原始艺术的滋养,二是吸收东方艺术的滋养,其中包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仅仅 是文人画,还有青铜文化、石刻、汉像砖、雒塑以及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其中 有许多代表人物变革艺术活动的启发和借鉴是来自东方文化和民间美术的影响,特 别是马蒂斯,他接受了东方文化和美术的影响而创造了现代派的剪纸艺术。 伴随着经济与科技发展,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整个世界正逐步走向 文化的趋同,许多民族本土文化传统急剧的消失、流变,民族艺术失落,文化遗产 受到严重损坏,甚至濒临消亡,我们民族自身所具有的无形财富正随着时间的流逝 渐渐远离我们,剪纸这门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正在悄悄地失传,这种现状引 起了专家们广泛关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文的颁布,剪纸这门民间艺术渐 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由于悠久的文化历史、独特的地域人文环境,山西省中阳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形态,剪纸艺术成为当地民间最有生命力,最富神秘感的文化。然而,在人类社会 进入现代的今天,民间剪纸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正逐渐失去,民族文化的瑰宝面 临着消失的危机。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中阳民间剪纸受到国内外专家关注和认可, 并得到相应的保护,客观地认识这一民间艺术的价值,将其中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 扬光大是每一名热爱民间艺术的国人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生长在这片土地的年轻人 我们有义务去关注和研究这一文化。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令方面对中阳民间剪纸进行论述。 总的概述,继而谈管镀表现内容及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首先,簖中阳民间剪纸作 龠 最后眺了中阳民间剪纸 对当前文化、社会的启示。剪纸艺术的内涵博大精深,本人只是试图对其作一些研 究,进而增进对民间艺术的了解。 形式与内容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第一章概述中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及特点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中部,华夏九州之腹,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河水养 育了三晋人民粗犷豪放、朴实敦厚的气质和个性,创造了极具地域色彩的民间文化 与人文心态,由于此原因山西民间美术蕴涵了华夏古老文化的内涵,凝聚了华夏子 孙极其丰富的乡土情感因素、微妙的心理意识和鲜明的审美观念。地处吕梁山区的 中阳县蕴藏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诸如秧歌、民歌、社火、泥塑等,几乎遍及该地区 的乡镇村庄。作为艺术的极盛之地,中阳民间剪纸更为群众喜闻乐见,堪称为民间 艺术花园中的一朵魅丽的奇葩。由于剪纸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内容大都反映劳动人 民的生产与生活习俗,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这种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在民 间生根开花的艺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阳民间剪纸真实地演绎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古老的民间风俗和历史文化传 统,这是数千年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遗存。在周、汉、唐时期,中阳县 一带曾经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全县境内曾发掘出多处古代残留遗址。从中阳剪纸 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朴素的乡间铰花大师的剪刀下记载着华夏民族发展的深厚足 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远古文化的遗存痕迹。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依靠传说和地 下文物发掘来推测的文化,却在中阳民问艺人的剪刀下活灵活现地保存下来,其中 许多纹样堪称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活化石。一幅幅中阳剪纸,就如同一座座蕴涵几千 年文化的历史丰碑,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透过根植于民间的中阳剪纸,我们可以 隐约看到华夏祖先关于天、地、宇宙、万事万物之间最朴素、最原始的哲学观念。 一些民俗学者和民间美术专家认为中阳剪纸和整个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民间剪 纸从整体而言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中阳剪纸在民俗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共性中所反 映的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是别的地域所代替不了的,不仅内涵如此,艺术气质和风 格也是如此”。国 中阳剪纸在造型上基本体现了秦汉时代的古风,且保留了原始艺术的朴拙之 美,其内容也具有相当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就造型特点而言大致分为三大地域: 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酉山边远山区。南川河流域艺术风格细腻古雅,该地区 的庞家会村素有“剪纸之乡”的美誉,那里历史悠久,民俗风情浓郁,集中了众多 的民间艺人:刘家坪地区艺术风格刀笔道劲、淳朴刚健;西山边远山区艺术风格粗 。靳之林吕梁地区中阳民俗剪纸序 2 第一章概述中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及特点 犷浑厚、酣畅淋漓。以上三个地域的剪纸尽管在造型上各有差异,但共同的特点是 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犹如烂漫的山花扎根于乡间、遍地开放,同时又使人产生庄 严、神圣、质朴的审美感受。 中阳民间的剪纸在黄河流域民间美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应挖掘其富有价 值的内容及形式,通过研究其中的审美意义和社会历史价值,从中汲取营养并传承 这一艺术文化,将发展该地区传统艺术与世界艺术、当代艺术进行有益的联系与结 合,充分发挥其在当代的创造性。 形式与内容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第二章中阳剪纸作品的表现内容及特点 中阳剪纸多以民俗生活为题材,其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息息相关。从 中阳剪纸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2 1 以人物、动植物、器物的造型为基本内容的剪纸样式 2 1 1 人物类图形 人物类图形纹样体现了生存和繁衍这一人类及一切生物最基本的主题内涵,是 中华民族生命崇拜意识的积淀和表象。 抓鸡娃娃( 抓髻娃娃) 抓鸡娃娃又名抓髻娃娃,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和最普遍的民俗剪纸样式。据中 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调查,在甘肃庆阳,山西吕梁、蒲县、永济,陕西延长、洛 川等地流行一种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在结婚时,人们在洞房里到处都贴上抓髻 娃娃,农村称之为喜花,这种喜花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变体多种多样,十分丰富。它 的图案原型是主宰生殖繁衍之神的抓髻娃娃形象,象征着繁衍后代的寓意,是中华 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神。 中阳有俗语:抓鸡娃娃脚登梅,咯咯唤的小子来。 ( 坐莲娃娃 ( 9 枣山娃娃 2 1 2 动、植物类图形 大量歌颂动、植物的主题纹样是远古华夏先民图腾崇拜的表现,表达了祖先心 灵深处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活动。 以歌颂鱼、蛇、蛙、兔为题材的主题纹样 “蛇盘兔”是黄河流域农村最为流传的剪纸纹样,造型可爱简洁,是特定意义 的吉祥符号。有“蛇盘兔,必定富”的说法。“蛇盘兔”原意有属蛇与属兔的男女 结合必定是美满婚姻的含义。图形以想象、夸张与正常形态相结合使之具有自然形 态的超越而不同于写实的造型特点。 当昏;篁乙虫田医怪翦纸j e 童莲丕摄髭出b 匡j 生1 9 9 0 年 9 靳之林民间剪纸中保护神抓髻娃娃 m 载:民俗与民间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1 9 9 0 4 第二章中阳剪纸作品的表现内容及特点 以象征吉祥为题材的动植物、器物类图形纹样 石榴戏牡丹、风踏( 戏) 牡丹、佛手开花、鸡抱葫芦、剪锥花、扣碗等等。“在 原始观念中,瓶、盆、瓮等等和葫芦、金瓜一样都是母腹的象征,都是人之始祖出 生之器”。 石榴戏牡丹:石榴多子,在民俗文化中是女性的象征,牡丹代表男性。石榴戏 牡丹象征两性结合,生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含义,表达人类对爱情以及生活的 美好憧憬。中阳有俗语:石榴戏牡丹,一辈子爱老汉。凤踏( 戏) 牡丹与石榴戏牡 丹意义相同,风为女性是鸟图腾时期的文化遗存。 剪锥花:由剪刀和锥子组合在一起的剪纸纹样有辟邪除五毒的功能,中阳当 地俗语有:剪锥定安宁,百害不迸门( 五毒撵出门) 。 以“扣碗”为主题的吉祥纹样,含有生命与生殖的寓意。“扣碗”为中阳地区 的喜庆窗花,两碗相扣严丝合绚窖为一体,只有上下碗底与边缘之处的凸起以示区 别。两碗扣合与新婚谓之“合卺之喜”有联系,象征男女结合之美满。有一类扣碗 常以“碗出莲花”、“碗出娃娃”等形式出现,同样象征多子多福、和谐美满。中阳 当地民谣有:碗扣金蛤蟆,生个胖娃娃( 早盼媳妇生娃娃) ,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图 形。 葫芦,葫芦,又称壶、匏、瓜等,曾经是母体的象征,有祈子的原始功能。在 我国流传着的“葫芦生人”和“人从葫芦出”的传说,也有送瓜求子的民俗行为, 民间剪纸及刺绣以葫芦图案主体的图案更是丰富多彩,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代表长久延续繁荣昌盛的祝福。 2 2 以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为基本内容的民俗情景剪纸作品 2 2 1 岁时节令的民俗剪纸 春节。春节是人们对“物侯历法”认识上的纪念活动,因此显得尤为隆重, 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中阳地区有俗语:一过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忙拾翻,每 逢年前,农家都要除旧布新,把宅堂院落装饰一番,以示除旧布新,窗户上、天棚 。靳之林中华民族的保护神和繁衍之神抓髻娃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9 年l 页 5 形式与内容一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上、围炕上、神龛上、大小门上,都要剪贴各种吉庆剪纸图案,反映出劳动人民希 冀新年伊始人寿年丰、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洁白的窗纸上贴满红红的各式窗花, 别有一番韵味:如贴“鱼和鸡”,喑喻“吉庆有鱼”;炕围上剪贴传说故事,如八仙 人物;神龛上剪贴花云子( 分:长云子、挂筏、五色纸吊帘) ;大小门上剪贴门神、 虎、狮、双喜团花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旧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家家门前悬挂彩灯,灯的造型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彩灯上张贴的剪纸丰富多彩。 中阳地区的民间要举办以灯会、神棚、小子会会、社火为主的各种民俗活动。伴随 这些活动的民俗剪纸主要有送子观音、烤枣山、花云子等;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农妇把这一天作为庆祝和祈求一年开始无灾无害、五 谷丰登的祭祀节日。剪纸主要贴在面瓮、水瓮和天地、牛王、马王龛内的仓官老爷、 仓官老婆、场盘盘、狗狗灯、鸡鸡灯、祭星灯、猴猴灯、老鼠灯为主。 二月二。“二月二”为传统“恶日”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中阳地处 黄土高原,历来降雨量很少,尤其是春季十年九旱,自然气候较恶劣。旧时,如遇 到久旱不雨,人们无力自救,便将希望寄于龙王。每到二月二时,农家妇女就剪: 龙、葫芦避毒、金钟扣蛤蟆、剪子锥子驱五毒、春牛图等以祈求风调雨顺和驱灾避 害。 清明节。清明节的活动以祭祖、扫墓为主题,孔子日:“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剪纸纹样有等燕婆婆、等燕老汉、燕雏等。 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相传五月五为恶日,虫害滋生,瘟疫 流行,玉皇大帝派治瘟疫神仙下凡,利用艾草制做香袋,涂雄黄酒,杀灭虫害,使 人们避灾免疫。长期以来流传有“百索系腕上,五毒不敢犯,五毒化灰尘,妖邪归 地府”的民谣。中阳地区主要剪贴蛙、荷包坎出出、公鸡除五毒等剪纸,反映驱毒 避瘟的特定内容。 中秋节。中秋节有祭月、拜月、赏月的习俗。随之在供奉月神的食物上衬放 玉兔含莲、分猴猴等剪纸。 九九重阳节。重阳节以剪贴二十四孝图、张屠夫生仙记等歌颂忠孝礼义的故 事为主要的剪纸纹样。 2 2 2 人生礼仪的民俗剪纸 6 第二章中阳剪纸作品的表现内容及特点 人生之中要经历如:出生、结婚、生育、生日、乔迁、丧葬等等一系列的大事, 其中不同的习俗又会产生风格迥异的形式,中阳地区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系列民俗形 式。 小孩诞生是家庭中的一件大喜事,长辈要为新生命的诞生欢庆,剪个大的、 不做任何装饰的掐腰“葫芦”贴在门上,在窑洞里装饰一些花红剪纸,一为报喜, 宣示添丁增口,同时也为新生儿纳吉求福,消灾祛祸;二为报信,也就是一种门标, 人们深谙此俗,也就不随便出入了。一般生男剪生女剪一。此外,生男婴者,在 门墩上用煤炭块压一片方形白纸,喻品行方正,洁白无瑕;女婴者则压一块红纸, 喻洪福齐天。满月剪出莲花出桂花、虎顶牡丹鸡含菜、玉兔闹白菜、七羊八虎九坷 扭、七羊八虎九莲花等。 婚嫁习俗活动在人的一生中被视为最重要最隆重的礼仪,民间俗称“小登 科”。此民俗以男女婚配结合、生命繁衍为母题。父母为儿女的成婚大礼竭尽全力, 祝愿他们和和美美,白头偕老,我们从新娘的陪嫁品、新郎的迎娶用物以及亲朋好 友馈赠礼品上的剪纸,可以看出这种心情。新婚之典,凡使用之物都要有“礼花” 覆盖。“礼花”亦称“喜花”,自然悦目好看,充满喜气,而礼花上的象征之物,诸 如花卉草木、器皿吉物、字意图案等,又是托物寄情的艺术手法,往往包容了人们 无法言传的理想、愿望、祝福。就拿洞房窗户上剪贴的“扣碗花”来说,其造型两 碗相扣严丝合缝,含“合卺”的实意。卺,是瓢,一瓠剖两瓢,两瓢相合谓之“合 卺”。此外,“鼠闹葡萄”、“鼠拽瓜瓜”、“鼠拉鸡子”、“石榴鱼”、“抓髻娃娃”为内 容构成的剪纸也同样含有生殖繁衍之意。多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剪纸中特有的 恒稳趋同的题材,浪漫放达的形式结构,朴素明晰的象征寓意是明白的、理解的、 接受的。由此而知,民间剪纸中凝结了承传久远的集体心智,在作品中表现了社会 形态、人类历史与丰富的心理。婚嫁贴“喜”字可是很有讲究的,嫁女的一方贴“禧” 字,是表示一种喜庆、吉祥。而娶媳妇的一方则要贴“喜喜”字,这“喜喜”字, 原本是民间集体创造的字,以“喜喜”喻喜上加喜。出于民间艺术家的丰富想象, 也体现一种民族的共同心理,她们在剪“喜喜”字时,又将钱纹、瑞兽、花鸟等形 象组合在一起,越发增加了剪纸的意蕴,只有这样才足以表达作者更深层次、更广 泛的一种涵义,也袒露出中华民族非常丰富的心理内涵。 寿庆习俗主要通过欢宴等仪式来表达寿者的富有及子孙满堂和晚辈对长者 的美好祝福,在乡村一般携带的都是自制的寿馍,馍上贴一剪纸日“寿桃葫芦”, 7 形式与内容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或者剪蝙蝠( 蝠谐福) 、鹿( 鹿谐禄) 、寿星三种构成的纹样,如老寿星、大头娃娃、 蝙蝠捧寿、老鼠拜寿等。 丧事习俗是人类认识发展中带有的迷信和封建色彩的风俗活动虽带有局限 性,但是这一习俗之所以传承不息,所反映的丧俗艺术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怀 念之情,常见的剪纸纹样有:纸钱、纸塔、忠孝牌坊、引魂鸡、岁寿钱串、聚宝盆 等等。 其他民俗生活中还有表现乔迁移居、新窑合拢口、赠亲朋好友等方面的民 俗剪纸。新窑合拢多剪:砚台文房四宝、摇钱树、梧桐落风等;乔迁多剪猴吃桃、 猴上树虎登山、马上发财、马上封侯、镇宅兽等;赠送亲朋好友的剪纸多表现为象 征吉祥如意和表示对生活、家庭、未来祝愿的内容。常见的有相公担瓜、扣碗花、 三月三拧柳鞭、富贵锁、万年青、采花姑、双鹊拾梅、花灯花、马上发财、马上封 侯、牛驮宝马驮金骆驼驮的担担银、花姑、戏曲人物、花、鸟、禽、兽、梅、兰、 竹、菊等。 2 3 以剪纸纹样形式记录当地的古老神话、传说故事的剪纸内容 以剪纸纹样记录的流传于当地的古老神话、传说和故事,反映了中阳地区人们 朴素的道德观念、纯真的人生信仰、简单的生活情趣和朴实的幽默感。如:( - - 十 四孝图、张屠夫生仙记之系列、猪八戒吃西瓜、老鼠嫁女、孙悟空三打白 骨精等。剪纸作品在处理上极具巧妙的手法,由于难以包容全部内容,所以只能 取其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场面、人物造型加以塑造。总之,这些作品在形 式及内容上简练、概括、夸张、传神、栩栩如生,既反映出乡村妇女心中色彩斑斓 的生活,又折射出当地淳朴厚道、善良质朴的民风。 8 第三章从视觉角度分析中阳剪纸作品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从视觉角度分析中阳剪纸作品的艺术特色 3 1 作品装饰语言艺术结构的美学价值 3 1 1 简练概括夸张写神 民间剪纸产生和流传于我国广大的农村,由于受到制作工具、材料等条件的限 制,只能采用最便捷的方式去亥9 画物象,因而形成了高度概括与简洁的艺术特点。 概括与简洁集中体现在民间剪纸讲究神似、注重求简舍繁、不拘泥于照实写实的主 导思想上。中阳民间剪纸在创作中往往从特征入手,概括提炼出最能体现物象本质 特征和情感色彩的特定的外在形态,通过抓外轮廓的方法对物象进行传神的刻画。 同时,还根据作者主观表现的需要进行大胆的夸张和取舍。单纯的艺术形象最富有 表现力,从视觉感受上讲也是单纯的形状最醒目,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力求单纯, 但不单调,以少寓多、传神动感,疏不空虚、密可通风是中阳民间剪纸艺术的最高 境界。 由于实用和美化生活的装饰性要求,促使剪纸向着装饰和夸张变形的路子发展, 民间剪纸的夸张和变形是大胆而随意的,一切不受形象的自然形态的局限,创造非 自然真实的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夸张和变形围绕表现主题内容,增强装饰性 和趣味性这一宗旨,是民间剪纸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剪纸艺术家把创作活动当作 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对生命的渴望和超越总是充满强烈的幻想,如:生殖祟拜的观 念,在表现这些充满民俗、信仰的主题时民间艺术家运用夸张和变形的艺术语言, 随心所欲的创作,充满了激情和幻想,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充满了对现实憧憬的浪漫色 彩。 3 1 2 粗犷稚拙质朴天真 粗犷、稚拙、野味浓郁的民间剪纸作品是民间艺术家内心的真实表现,也就是 具有天真淳朴的内心。马蒂斯曾说:“人们必须毕生能够象孩子那样看世界,因为 丧失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职责同时丧失每一个独创性的表现”。可贵的童心是真正 的艺术家的共性,民间艺人真实的表达了自我内一1 5 的生活,不添加任何强加因素, 真实的反映该阶层的生活观。 9 形式与内容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在剪纸创作中民间艺术家摆脱了客观的时空约束,一切皆可随意的创作。不同 时间、不同空间的物体在民间艺人的手中被随心所欲的组合同构。事物的多角度、 多层次和多瞬间,在看似“无意”的状态中得以体现。如:为表现一年四季可将春 天的牡丹、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之中,天空 飞翔的不一定是鸟、水中也不一定是鱼,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愿望天地万物皆可溶为 一体。 3 1 3 托物抒怀谐音寓意 托物抒怀,用谐音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难以用具向表达的内容是中阳剪纸 艺术常用的艺术手法。在民间剪纸艺术中,人们内心世界的梦幻与心中蕴涵的激情 多数借助自然现象来表达深刻内涵,以民间美术自身特有的文化背景、心理结构、 审美趋向为基础,采用象征、联想的造型手法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作品往往由 某一物象或谐音而产生的想象后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并以程式化的符号形式世代相 传。民间艺人用这些形象符号的组合向人们传达着祈祥纳福、生命繁衍的愿望。如: “莲生贵子”“连年有鱼”的剪纸中有莲花利用“莲”、“连”谐音,于是莲花就有 连续不断的象征;同时“鱼”、“余”、“裕”谐音,于是鱼就有多余、富裕的象征; 谐音寓意在民间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3 i 4 构成表现富于装饰 无遮掩、无纵深变化的平面构成是民间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表现。她们 重抒写灵性,表达真实情感,凭着感受在纸张间施展才华。在构造画面时尽量避免 物体间的遮掩,换句话说,就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直接反映物象实质和客观必 然:为了表现石榴的多籽,剖开表层而展露其籽;为了表现怀孕的母子,便直接在 母体中显现出小孩,小鱼、小虎;为表现某物辟邪,便主观臆造将五毒并置其 身上;这一切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但在民间艺人看来显现的如此自然,和 “理所当然”,在剪纸艺术中也不失其美、不失其真。在民间艺术的世界里,立体 的世界被任意压缩在二维平面上,无论是一座山、一堵墙还是一扇门、一扇窗 都无法遮挡艺术家对内心世界形象的表达。 线也是构成民间剪纸造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剪纸作品中线具有丰富的表现 力,与传统线描表现人、物时依据人、物结构和动态去组织线条不同,民间剪纸人、 1 0 第三章从视觉角度分析中阳剪纸作品的艺术特色 物的造型往往敢于打破自然形体的限制,完全用线状的花纹来装饰,在剪纸中线更 多的是起一种装饰效果:或者是依据人物的动作剪几条线型的纹饰、或是用同一向 的平行排列的富有装饰性的线条,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突出人物的装饰感。剪纸作品 中的这些线条虚化了具体情节、模糊了次要特征,突出了所表现对象的主体部分。 所以,在中阳民间剪纸作品中,我们发现那横横竖竖、穿插、交叉、生动活泼的线 条,既不一定是表现对象的结构,又不一定是表现对象体积或动态。在这些长长短 短、曲曲直直的线的组织排列中,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同时极大地增添了作 品的感染力。这些民间艺术家对线条的如此处理,非常明晰、充分地流露出所要表 现的强烈的装饰性意味。 3 2 作品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3 2 1 巫俗信仰和残存的先民图腾及神灵崇拜 3 2 1 1 反映驱鬼招魂避灾祸的剪纸 灵魂观念是中国人重要的巫术观念,人们往往把疾病缠身归咎于鬼魂的作祟和 灵魂的失落。自古以来招魂便是中国民间极为普及的巫术活动,驱鬼和招魂成为一 个问题的两方面,一些驱鬼辟邪的剪纸同时也具有招魂的内涵。“暖水濯我足,剪 纸招我魂”唐代诗人杜甫在彭衙行中讲述了他在战乱中来到陕西北部的彭衙, 友人为他剪纸招魂的情景。剪纸不仅成为先民巫术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巫术活 动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成为沟通明界和阳界、人和鬼神的媒介物。不过这一类型的 剪纸随着民众泛神论观念和民俗意识日趋淡薄而逐渐消亡,其形式越来越鲜见,只 有相对较为闭塞交通较不发达、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山区还多少保留着这一遗存文 化。目前在中阳乡间留存的巫俗活动和剪纸主要有以下几种,民间艺人用剪刀记录 了这一丰富的乡俗民情,为研究这一地区的民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月二、三月三,家家户户要在门窗上剪贴锥子剪子组成的纹样,当地的百姓 认为这样可以避百害民间有俗语:锥剪定安宁,百害不迸门( 五毒撵出门) 。 夏季若遇蝗灾时乡间村民要在磨眼里焚烧鸡纹样,人们认为这种自古流传下来 的方式可以驱蝗虫当地有俗语:蘸鸡血,镇子方( 蝗虫) 。 盛夏时节若遇到冰雹袭击,农妇便剪个鸡篦篦( 拍拍) ,上面摆鸡蛋,张贴在夹 篦上抛于门外,当地的百姓认为这样可以避雹灾当地有俗语:鸡篦篦摆蛋,恶风 冰雹消散散。 1 l 形式与内容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儿童未满十二岁,遇病久治不愈,妈妈要剪斩草人纹样的剪纸,要磨送、焚烧该 纹样,以此驱鬼当地有俗语:斩草人,替好人。 遇阴雨连绵、久涝不晴时便剪个女人形状的纹样,俗称“扫天媳妇”,挂在扫 帚上,让未出嫁的少女站在磨眼上扫天并连念咒语。 这些镇邪、祭天、避灾的习俗实际上是远古时代先民遗留下对于原始崇拜的观 念,反映出劳动人民祈盼丰收、追求平安幸福、远离灾难的美好愿望。 3 2 i 2 象征生殖繁衍、生命崇拜的剪纸 维持生存与繁衍后代是远古先民心目中的大事。婚姻被视为“终生大事”,按 照儒家的伦理观念,孝是至高无尚的道德准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为家 族延续香火便是最大的不道德。礼记婚义中写到:“婚礼者,将和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在这种压力压追下中华先民尤其是妇女的祈子愿 望十分强烈,祈子成为中国民间巫术活动的一种重要内容。以民间剪纸的形式祈求 婚姻美满幸福人丁兴旺,反映出广大民众强烈的文化心态原始人类最基本的群体 意识;一是生存二是繁衍,因此生殖繁衍、生命崇拜成为反映群体意识的原始艺术 与民间艺术的主题。易经中讲到:阴阳相合,生命生生不息。人类对生命的崇 拜及生命繁衍的意识是永恒的,在阴阳相交生命永生不息的民族古老生命观的基础 上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情感文化。民谚有:人留儿女草留根。生存和繁衍是民问艺术 的生命和主题,山西境内普遍流行反映以生殖祈子为内容的系列剪纸。中阳剪纸抓 鸡娃娃、坐莲娃娃、坐笙娃娃、枣山娃娃等系列纹样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祈 求子孙繁衍的生殖最直接最原始的淳朴观念,是人类对生命崇拜意识的崇尚、积淀。 抓鸡娃娃:“抓鸡娃娃”也称“抓髻娃娃”,“鸡”谐音“髻”,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 与繁衍神,“体现了生存和繁衍这个人类及一切生物最基本的群体意识” ,也是民 间巫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大量表现的内容。抓鸡娃娃在黄河流域地区是代表生殖的祖 先神。抓鸡娃娃的特征是对称的正面造型、展开四肢替代人的躯体去完成捍卫生命 的使命,抓鸡娃娃有女性、男性,也有双性。抓鸡娃娃大致分以下几种: 女性形象特征是正面站立、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两手分开、手足外撇、 头梳双髻或双辫,头立双鸟或双鸡,或手抓双鸟或双鸡( 有的一手抓鸡或一手抓鱼 或两手举莲) 或双脚蹬兔,下体处理成女性的生殖器官或以莲花的形状表现生殖器 官,有着极强的表现色彩。这一纹样表现了人类的生殖观念,即重视女性的生育能 。武一生中阳民俗剪纸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1 9 9 0 年 1 2 第三章从视觉角度分析中阳剪纸作品的艺术特色 力。原始艺术中妇女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往往成为崇拜和表现的对象,在母系氏族社 会中女性不但承担着繁衍人类的伟大责任且在当时的巫术活动中将她们与自然现 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更加神秘的寓意。 男性形象特征一般是圆头、头上束发或长辫、双手外撇或上举、头立双鸟或双 鸡,或手抓双鸟或双鸡、人物下体处理成男性生殖器官,有的则饰以象征男性的牡 丹、云勾等图案。当人类逐渐了解到男性在生育中所起的作用后,男性和男性的生 殖器官崇拜的观念亦逐渐形成。 双性娃娃将男性和女性形象结合在同一人物形象上,作繁衍之神的喜花。一般 胸腹饰以象征女阴的莲花、鱼的图案,和饰以象征男阳的牡丹或虎头等图案。这一 纹样有阴阳相交、男女结合之意,具有远古时代的阴阳相和生万物的哲学观点,这 种大胆的处理体现了人类对生殖祈子的向往与崇拜。 坐莲娃娃、坐笙娃娃 “坐莲娃娃”俗“莲花娃娃”或“娃踩莲”,是抓鸡娃娃的世俗化形象。莲花又 名荷花不但象征高洁且各部位也都具有吉祥意义,组成吉祥寓意中的谐音图案,如: “莲”谐音“连”,“连理”有“喜结连理”、“莲生贵子”;“荷”谐音“和”,有“百 年好合”、“和合如意”;“藕”谐音“偶”有“藕断丝连”;莲蓬:多子,比喻多子 多福。因此莲花被视为结婚生子的吉祥物,成为民间剪纸中重要的母题。坐莲娃娃 在民间通常就具有生殖繁衍的含义。 “坐笙娃娃”,“笙”谐音“生”寓意早生贵子,中阳有民谚:吹笙笙,有根根; 金蝉坐笙,代代有根根;脚踩莲花手提笙,左男右女双新人。其纹样形式与功能大 致与坐莲娃娃相似,人物坐在一个凳子上,而其坐凳为笙形,突出了。笙”这一形 象,在民间民众心目中这一类型的剪纸是对于生命生生不息的讴歌和赞颂,这种象 征性的艺术手法具有实现祈子愿望的实用目的。 枣山娃娃、枣山花: “枣山”谐音“早生”,“枣山花”谐音“早生娃”,寓意早生贵子,是黄河流 域民间( 主要流行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区) 春节、元宵期间婚嫁时剪贴的一种反映生 殖繁衍,传宗接代的吉祥剪纸,这一类型的纹样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色彩。中阳地 区有俗语:枣山山,生男养女踩尖尖;天地牌枣山花,后辈儿孙美活法。 3 2 1 3 反映原古图腾崇拜的剪纸 远古时代由于科学水平落后,原始自然力量与人类的对立显现的极为尖锐,使 形式与内容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人类产生畏惧和神秘感,祖先先民把种种神秘现象看作是天命或鬼神的行为,认为 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都是有意识的,即“万物有灵”思想,因此予以祭祀、 膜拜、占h ,以此祈求神灵的护佑和赐福,由此产生了以原古图腾崇拜、神灵崇拜、 自然崇拜为特征的原古巫俗文化,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巫俗的手段是这一文化的基本 特征,如:原始岩画、彩陶艺术以及后来发展的青铜艺术乃至汉代画像石等等。用 剪纸的艺术形式表现原古图腾崇拜的艺术形式正是反映了“万物有灵”这一原始文 化内涵。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制度变迁这一原始文化不断遭到冲击淘汰至今已失 去存在的社会基础,在人们头脑中逐渐淡薄和消失,但其遗迹在中华民族( 尤其是 较边远封闭的山区和少数民族) 传统民俗中仍然残留黄河流域的传统民间剪纸充分 反映了这一特点,极大保留了远古人类的童稚观念。大量歌颂鱼、蛙、蛇、兔主题 纹样的剪纸世代相传,追本溯源就是原古的图腾崇拜。中阳地区所流行的动植物类 剪纸纹样及是该地区图腾崇拜信仰的古老遗风。“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思维方式, 当人类、群体或个人与动植物或其他物体之间存在神秘的联系,不得屠杀、使用、 触摸、甚至要回避该图腾物。图腾及图腾崇拜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人 类思维发展过程中某些初始阶段的特征” “蛙”在民间被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是生活中可靠的保护神,有着强烈的生 命繁荣旺盛的含义,民间艺人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用自我审视的手 法将其变成神圣、稚拙、亲切的纹样展示给观者。民间对“蛙”的崇拜上溯到原古 神话中,“蛙”同“娲”谐音( 中国女娲神话的来源就是来自母系氏族社会以蛙的 图腾的氏族) 。从黄河流域地区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上来观察可以看到许多以“蛙” 为题材的图案,原始人类将它与植物纹样组合在一起绘于陶器上,由此可见,蛙在 原始民众心目中保持着一种原始崇拜敬仰的地位。中阳民间“扣碗”系列中有“碗 扣蛙”的纹样,象征着合卺之喜,生命繁荣兴旺,这也是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剪纸。 中阳有民谚:碗扣金蛤蟆,生个胖娃娃;碗扣金蛤蟆,早盼媳妇生娃娃。 “鱼”是民间艺术中最常见的形象之一,因鱼产卵量多,在远古时代被先民当 作繁衍子孙,多子的象征性图腾。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说鱼一文中写到:“鱼在 中国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在原始人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件大事,而 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种族的繁衍既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繁衍力最强的一种 生物,所以古人以鱼喻生殖,喻男欢女爱”。我国古代太极图的原形即是双鱼相交,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民间美术1 3 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o 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第一卷1 3 5 页 1 4 第三章从视觉角度分析中阳剪纸作品的艺术特色 儒家认为双鱼相交即子孙延续、富贵的观念;道家则寓意生命不息的阴阳宇宙观; 仰韶文化中有大量以鱼作为装饰纹样的彩陶盆:史记周本记中说周有鸟鱼之瑞; 春秋时孔子为其子取名为鲤,字伯鱼;汉代青铜器和画像石中也多以鱼纹为吉祥纹 样。由此可见,鱼在黄河流域是先民图腾崇拜的代表,后来在日常生活中扩大成为 吉祥瑞庆的象征如:“鱼”谐“余”。中阳地区把鱼纹样的吉祥剪纸贴在新婚夫妇的 洞房内,正应了当地的俗语:鱼儿闹莲花,两口子好缘法。 “蛇盘兔”、“鹰踏兔”是从陕西到山西整片黄土高原流传甚广的剪纸纹样,是 一种配偶纹样,其内容耐人寻味、庄严神圣,表现手法非常大胆,超凡脱俗,风格 粗犷厚拙,充满了原始的野味,很明显的揭示出祈求男女配偶美满幸福的特定民俗 内涵。民间理解一般兔喻女性,鹰和蛇喻男性,这一民俗反映的古老意识即是原始 人对生命之崇拜,对子孙繁衍的祈求。这一纹样最初表现的实际上是“黄河流域远 古氏族部落融合兼并和外婚制的民俗表现原型”。中阳民间剪纸艺人剪刀下的这些 图案憨态可鞠,全然没有张牙舞爪的凶残性,纹样以想象、夸张与正常形态相结合, 使之具有自然形态的写实而又不同于写实的造型特点。这种渗透着人们朴素的理解 和想象的思维方式,不模拟对象表面现象的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朴实 而大气。 再如:蛇是上古时期人类的图腾崇拜之一,传说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 山海经中也多次提到人面蛇身神,民间认为蛇是富贵财富的象征。中国民间作为福 字的“:n ”连续图案民间叫“万字不断头”或“富贵不断头”,它源于两蛇相交的 图腾崇拜。( 在中华大地上自古流传一种对繁衍之神的崇信,对繁衍生殖崇拜的形 象表现具有多种形式,在汉代画像石图形中,有不少伏羲与女娲的形象。如四川新 津宝子山汉代石棺画像所表现的伏羲、女娲为:伏羲举日,女娲举月,两尾相交的 形象;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中,伏羲与女娲执规与矩,双尾相扭。) 3 2 l4 象征吉祥的神物崇拜剪纸 在人类社的创始阶段,从混沌无知的蒙昧水平刚刚转向对生命、生存、生活的 自觉意识,在这种转变中,自然世界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外在力量。从人类的 生存心理发展来看,吉祥观念的产生是人类在对生存中凶险、邪恶的境况和对图腾、 神灵的恐惧敬畏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人类在把握自身命运的漫长地探索中,在缺 乏解释的能力的情况下,自然中潜在的力量就被想象成一种与人的命运对立的灵 物,人们不得不编造神话,并对之顶礼膜拜。求吉纳福是民问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o 吕梁民间剪纸漫谈序刘静望薛光运 形式与内容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赞美生命、追求美满幸福平安富裕的生活是人类的共性。在人类的生存意识中可以 说万事皆求吉,吉祥的功用更大意义在于:在满足求生的生存心理上,在天、地、 人共存的空间中人能顺乎自然和谐的生存下去。在艺术表现方面,求吉纳福的内涵 多以象征的方式直接或间接体现( 大部分由人物、动物、花草这些具体形象组成, 一般是有特定的组合方式、含义、说法的图形) 。将动植物作为灵物崇拜,希望借 助神物的形象来实现愿望是民间吉祥图案产生的思想根源,经过民间艺人一代一代 的传承下来,不断的修改、提炼、加工而成,是历史的产物,是群体的成果,是民 间艺术中一笔丰富宝贵的财富。 蝙蝠是一种形体似鸟非鼠的动物,民间传说它是老鼠偷吃盐后变成的,所以要 严防老鼠偷盐吃,以免变成蝙蝠精为害。但又因“蝠”、“福”谐音,蝙蝠图案又被 当成幸福的象征。民间不许伤害蝙蝠,一是恐惧,二是祈求。人们还将蝙蝠的飞临 结合成“进福”的寓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从天而降,并组成有关蝙蝠的吉祥 图案。最为流行的是五只蝙蝠围绕寿字飞翔,民间称为“五福捧寿”。中阳有俗语: 蝙蝠捧寿,全家增寿。 自古以来,喜鹊被人们认为是喜庆的象征,喜鹊叫为吉利之兆。“汉代淮南 子记载:乾鹊,鹊也,人将有来客,忧喜之征则鸣,从汉代到晋代,以鹊鸣为 喜的民间灵物信仰十分流行,唐宋时已是普遍流行的风俗,敦煌出土文献中有关于 喜鹊的描述。”回近代民间广泛流行喜鹊的吉祥图案,尤其在婚礼上更为多见:喜鹊 站在梅花枝梢,借梅花谐音“眉”,成为“喜上眉梢”。 喜蛛是一种小蜘蛛,体细长,色暗褐,民间称为“喜子”。民众视喜蛛和喜鹊 一样,都是报喜的灵物,认为它是一种“蛊”,即是巫术动物。民问俗语:蜘蛛集 而百事喜。民间吉祥图案,喜蛛脱巢而降,谓之“喜从天降”。 虎在民间是生气蓬勃、威武壮实的象征,是民间剪纸艺术家最爱表现的对象。 因为虎是百兽之王,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画虎于门,鬼不敢入。又因虎汉字发音同 “福”相近,人们将它认为是“福”的象征。民间剪纸中的虎可谓千姿百态、丰富 多彩,在剪纸艺术家的刀下变得憨态可鞠,惹人喜爱。民间礼仪中有许多关于虎的有 趣习俗,在年节、婚礼、葬礼、祭祀时常常要用到虎的造型,许多孩子出生后,要穿虎头 鞋,戴虎头帽,吃虎馍,玩虎玩具等等。 鸡在民间被看作“吉祥”的化身,是人们心中的祥瑞益鸟。由于鸡对婴儿有功 。中国民问美术与巫文化陈瑞林著新华出版社8 2 页 1 6 第三章从视觉角度分析中阳剪纸作品的艺术特色 劳,年长日久鸡就成了儿童生育礼俗中不可或缺的吉祥物。民间绘画、剪纸有“鸡 食五毒”镇恶驱邪的内容,人们以鸡为吉已成为民间习俗,成为一种民族传统。在 民间装饰图案中,以鸡作为图案的题材更是屡见不鲜。 葫芦、葫芦,又称壶、匏、瓜等曾经是母体的象征,对其充满敬仰、崇拜之情,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代表长久延续繁荣昌盛的祝福。民间剪纸及刺绣以葫芦 为主体的图案丰富多彩。 “扣碗”为中阳地区的喜庆窗花,两碗相扣严丝合缝容为一体,两碗扣合与新 婚谓之“合卺之喜”有联系,象征男女结合之美满。中阳当地民谣有:碗扣金蛤蟆, 生个胖娃娃( 早盼媳妇生娃娃) 。 3 2 2 传统民间礼仪的风俗文化 民间剪纸艺术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是民俗活动的载体。从巫俗活动的风俗到 人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岁时节令、婚丧嫁娶、游戏礼仪以及吃、穿、住等都随 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而形成各自相应的习俗。民间剪纸艺术正是产生于这形形 色色、五色斑斓的民俗事项中,在民俗活动中进行张贴,具有极强的装饰氛围。这 种借助民俗活动而产生、发展的民间美术也为民俗活动增添了灿烂色彩。现存的这 一艺术虽然同原始社会时的精神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其审美意蕴中依然体现了原 始艺术发生时期的造物观念与生活原型的意义。 根据史籍记载,夏商时代是完全屈服于天命鬼神的巫术时代,无论事件大小都 要求助于天命鬼神,经常举行祭祀、祈祷、占卜的种种仪式。从周代起,我国由奴 隶社会逐步进入封建社会,宗教由巫教的天命鬼神观念逐步转向礼教的伦理观念。 人们开始尊重礼制,凡事都要举行典礼仪式。这种礼仪活动进一步发展了巫俗活动, 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统治年代,主要包括吉礼、贺礼、丧礼等,民间剪纸就 是伴随着种种礼仪活动应用而生。 3 2 2 1 吉礼 即祭祀的典礼。包括迎春祈年的节日、祛灾除病的节日、庆祝秋收的节日、追 求幸福的节日、纪念死者的节日。 迎春祈年的节日:正月朔日即春节,因为是岁、月、时之首,古人认为是大吉 之日,全国上下举行盛大的吉礼祈年活动,这一节日的准备从腊月就开始。民间剪 纸中的门神、窗花、挂筏、吊帘、灶台花、顶棚花等等就是伴随着门神、桃符、对 形式与内容初探中阳民间剪纸 联、灶马等民俗艺术相应产生,随着不同的历史年代在材料、内容、形式上不断的 发展和变化,时至今日它们的作用己不是“求福于神灵”而是装点环境、美化生活。 正月十五谓之元夕、元夜,俗称元宵节,又名元宵灯会,是我国古代迎春庆典的高 潮节i t 。民间剪纸在花灯的海洋中应用、发展,盛大的灯会也就是大型的民间剪纸 展览会。正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祀之余准备迎春备耕仪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数字货币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屏山县2025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第二次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科学院招聘拟聘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标准版5篇
- 吉安市江西吉安市峡江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中心血站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0人(山东)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杭州西湖康养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1021-2007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
- 元数据教学讲解课件
- CCP与备货0403 (华为培训)课件
- ASCVD时代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的更新ppt参考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2章知识图谱
- 华中8型数控系统设备连接与参数配置
- 防突管理制度汇编
-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 医疗器械GMP文件PUR-OP-001 Rev 01采购控制程序
- 精选商务礼仪情景模拟情景
- 男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