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2 0 0 3 年4 月教育郝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 以下简称方案) , 其中指出:“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这表明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就是尝试推行学分制。方案构建了 一个相对完善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为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设计了总体的框架,然而为 了实现课程的灵活性、选择性,学校如何建立薪的与高中课程计划相蹶配豹、健全规 范的学分制,如何具体实施学分制管理仍然是实践中的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课题,这 也正是文所关注的焦点。 本文尝试探讨普通高中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意义,剖析我国历史上和当前的学分制 实验,并通过实证研究,从试点学校的高中课程设萋和学分制管理的其体办法这两方 面进行比较,综合对高中学生和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柝我国当前普通离中试行学分制 的基本特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中正视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所面临的 挑战,并为普通离中试行学分制提出霹行性的对策,鲁在为学校实验学分制掇供一魑 思维框架和实践建议。 第一章,蓄先从学分制的含义入手,通过介绍它翡历史沿革与发震,总翁出它的 积极性和局限性。其次,引入高中学分制的主题,剖析高中学分制产生的背景,探讨 高中学分制的内涵,并展开对高中学分制和我们眈较熟悉的大学学分制的深入分祈比 较,总结出这两种模式的差异。 第二章,本文将关注国外高中学分制的政策与实践,从全球的视角来看考察美国、 日本和德晷三个国家的普通高中实藏模式,并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国际经验。 第三章,将视角从国外转向国内,由文献研究转入实证研究,笔者选择福建省福 州市第八中学稠上海市酱元高级中学作为研究个案,从其学校豹高中谋程设鬣和学分 制管理的具体方法这两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对普通高中学生和学校校长的访谈结果, 分丰厅我国当薷普道高中试行学分制的罄本特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办学条件的制约两个角度分析普通高中学分制管 理的局限性,在分析中正视我豳普通商中学分制面临的挑战,并从四个层面上为普通 高中实施学分制提出可行性的对簧,展望学分制改革的蓖景。 荧键词:普通高中;学分割;高中学分制;学分铡管理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二e 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 j 师范大学袋其继教育掘构的学位或证书雨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 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 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盈塑越日期:型:! :竺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郄: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梳构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 以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绽入鸯关数据痒进嚣捡索,可以聚月影 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豇趔 ! i :i :! 生 学位论文作者毕北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遗址: 指导教师签名:溯旌 困期: :芏! ! 垡 电话: 邮编: 引言 教弯改革的发展趋势选择了个性化,教育要地接2 l 世纪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 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承认差异,尊纛个性,使个体的创造潜能得以最大限度 豹发挥。然丽,我国传统的普逯高中教弯强调共性的壤养霉标,单一亥板豹谍程结构 和缺乏弹性的学年制的教学管理体制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为 了给学生学习自主权,就必须采取囊由灵滔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就是学分翻。2 0 0 3 年4 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 以下简称方案) ,其中指出: “谍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这表明 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就是尝试推行学分制,然而,学分制随题在教 育界是一个敏感的话题,通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大学搞了2 0 多年都没搞好,高中 能搞好吗? ”带蓑对这个闽题的疑圃,我查阅了大曩的文献资瓣,发现高中学分制在 学校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教育界对学分制的研究一直局限于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领域,孬营逶高中试行学分割的理论探讨在教育理论界为数不多,在实践孛诲缺乏经 验的积累,诸多学者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缺乏实践的支持,因此,本文将 试图从一线教师和高中学生那里收集信息,采纳他们的意见,从而提出一些站近实际 的建议。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是微观的、实践的、反思性质的。与前人研究的宏观 的、策略的、建议的还有差别。 另孙,选择凿通高中学分制作为磷究主体也鸯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垂年代中 期以后,陆续有大量学校开设了选修课,活动课,然而面对日益多元的课程与学生自 主发震的愿望,学校管理中原有的剩性“教学管理”已无法痰对帮髌决,产生了对弹 性化课程管理的需要,一些高质量的高中也开始了学分制管理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的 宝贵的经验,僵实验学分制的学校中,大部分是在选修课部分实行学分锘9 管理,并将 学分制作为学生茶定性评价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 育课程方案正在各试验区积极推进,与此配套的方案出台后,让本课题的研究惩 具有现实意义,该方案孝句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为普遇裹中实旎学分 制设计了总体的榧架,然而为了实现课程的灵活性、选择性,学校如何建立新的高中 瀑毯诗划招疆配豹、健全规范的学分制,如俺具体实旌学分割管理仍然是实践中的一 个刻不容缓的现实课题。 第一章高中学分制的含义与产生背景 一、学分制的含义探糖 ( 一) 什么是学分及学分制 学分( c r e d i t ) 是学生完成莱科目的学习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 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一层标鼹蒜要接受的教学科目总量,是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帮学 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学分通常也叫做“卡内基单位学期学分时”或“季度学分时”。 学分制建一耱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耜评价嚣度,宅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 量,并以修满规定的学分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它反映学生的发 展过程及其稷历,戳量化的分德方式来记录学生在耜虚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 达到的发展程度。也可以说,它是实施课程计划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对学生学习质量 进行评价的一种模式。 ( 二) 攀分制的出现及发展 学分制是一种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它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 量,弗以修满艇定豹下限学分为学生获褥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宅反浃学生静发展避 程及其履历,以量化的分制方式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 发展程度。识可以说,它楚实施课程计翔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对学习质基进行评价的 一种模式。 学分制一般认为于1 8 7 2 年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随后2 0 年中在各大学相继采用, 它不是继学年制之后出现的,箍是在另一种制度选课铝l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课制 导致了学分制,所以,学分制在西方通常被称为选课制或选科制( e l e c t i v es y s t e m ) , 纛很少称学分刽( c r e d its y s t 锄) 。 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发展和改进则是在美国,主要见于高等 学校。选课铡是允许学生蠡己选择学科、专渡和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1 9 氆纪初,德 国教育家洪堡倡导“学习自由”,主张由学生自行选择学习的课程、教师和学校,自行 安排学习顺序和进度,并在柏秫大学推行此主张。1 8 2 4 年美国杰弗逊创建弗尼吉亚大 学,允许学生在8 个不同科类开设的8 组规定课程( 称“平行课程”) 中逸学一组,不 准备攻读学位的学生则可任意选学课程( 称“部分谋程”) ,这被视作选课制的萌芽。 1 8 6 9 年美国哈锑大学校长艾略特( e 。w e l i 。t ) 建立并推广选课制,继认为人盼能力、 素质等有关麓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认为它使学生象“排列成行、接受检 滔的士兵”,主张“扩充”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非常宽广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 的学习专业和课程。开始时仅在高等年级实行,至1 8 8 4 年推广到一年级,学校仅设个 别必修谋( 如英语) 。到2 0 艟纪初,美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均感到少摄课程远远不适应达 尔文的“智能上适卷生存”的需要,竞相仿效哈佛大学,实行选课制。这就导致课程 2 设置越来越多,学生熬学骂诗矧五藐a 门,必绥蠢穗应戆裁发对这穆豢度骞圭玩魏学 习方式进行管理和评价。如何计算不同计划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究成的学习量, 学分制应运两生。学分制以一定的学习羹( 各种教学环节) 的时数作为学分计算的綦础, 学生能否肇遭,看冀是否取褥藏定的最低限度学分蕊数。 中国魁推行学分制较早的国家,从时间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 9 0 3 1 9 5 2 年,1 9 0 3 蕊年涛政瓣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大学深程分为主掺课、糖掺课帮选修谋。滤华学 蹩( 清华大学的前身) 痰行学分制,至1 9 5 2 年,中阐各高校篱遍实行学分制;1 9 5 2 一 1 9 7 8 年:1 9 5 2 年,淄校院系调藤,学分制作为资本主义的教学管理制殿宣布废除,改 为学年麓;1 9 7 8 年一至今:1 9 7 8 教弯嫠掇蠢莓条 拳豹学校哥敬试行学分澍。8 丞冬健在 计划经济下,各校只能在同一教学计划的培养模式下适当增加学分制的灵活性,即增 搬一些选修课及第= 学位和辅修课等瀑稷。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涮,。原采单一的培养稹蔽已不适废现代纯建设的需要。自l 鹦3 年以来,备高校 又开始酝酿进一步究瞢学分制。 ( 三) 学势剿款测雾分掇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有箕自身的特征,表现为长处和不足。笔者通过 对比学年锖4 与学分制,归纳如下: 学分繇豹霞点 1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怒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教学工 乍卓有成效,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发 漏学生内在的学习渤力,学分制可以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足够的辩瀚和空阉,学生 根据学习计划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自觉地、主动的考虑选学的课程,珂激发强烈的求 知欲。 2 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学分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条件年洲寺点,合理组织知识结构,调节学习负担, 逐过各容不嗣静其豁途径残长为合格酶久方。一鏊基穑抒豹学生可敬疆蓠华盈,较差 的、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可以少选修一些课程,搬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主要课程上。 3 键进教学棚长 学分制首先调动了教师酌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掇高,它鼓励教师多开设选 修课,特别是具有特色的高质爆的课程,对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和提高自身素质越到了 积投豹 擘躅。弱辩,实行学分潮,选谍瓣主交投在学生,稳稻毒选簿教磐懿垂痰,这 无疑给教师造成一定的压力,学生会选择学识渊博,方法灵活,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而 那些教学水平低、不负责任的教师则得不到青睐,这样。教师就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 学,使叠穗的教学熨符合学生的需要,邋丽形成一释教学穰长的弱西。 4 淡化班级观念,扩大接触范围,活跃学生思维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管理是一静封闭式管理,菜罩孛攫溲上,有褥学生愚维豹发 展,实行学分制,学生的流动性大,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背景殿各不耩阍的看 法和见解,这样由一群有共同兴趣又各具特色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容易相互启发而产 1 生创造灵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 虽然学分制的优点在于其具有灵活性、激励性,注重个性发展,但其本身的一些 缺点也不容忽视。 学分制的缺点 1 重形式,轻内容,不能满足与学习量所对应的质的要求。 这是因为学分制的要求,首先是在形式上对学分量的要求,而学分量的多少是以 消耗的时间的多少来决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有明显的兴趣倾向,毕业以学分为 标准,学分够了就可以提前毕业。因此,有些学生为了尽快修满毕业所需要的全部学 分,通常是这个时间学一门课程,而另一个时间学习另外一门课程,甚至为了捞取“廉 价”的学分,尽可能选修那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导致学习质量低下,毕业生的科 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2 割裂了知识的联系性。 一 学分制的优势是形成学生只能方面的优势,也就是形式上的“活”,最大限度地给 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自由度。因此,“跳跃式”变成了“活”的特征。大量 开设选修课,在知识结构上可能是有益的,但在每知识的掌握上却是不系统的,可见, 因材施教是其优,重量轻质是其劣。 学分制就是这样一把双刃剑,既给孩子自由,又给他们提供了偷懒的借口。 二、高中学分制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 一) 高中学分制的含义 早在1 8 9 3 年,美国就在中学提出了学分制的设想。当时全美教育协会的1 0 人中 等教育研究会为了确定大学入学资格审查的标准,在探讨中学改革及与大学、小学衔 接问题的报告书中首次建议在中学毕业时修满一定的学分就有资格升入大学。此后, 学分制以其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人才等优点被世界各国的中学采纳。学分制根据不 同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来设计合理、相对弹性的指导性课程体系,充分调 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改变我国高中僵化死板的管理体制、促进每 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推动全面的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笔者认为高中学分制就是以选课制为前提,以学分计算作为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基 本计量单位,以取得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高中教学管理制度。即在全面打 好基础的原则上,以选课制和学分的积累作为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学生素质结构的一 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普通高中学分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 学制与学习期限。学制即是正常毕业所需的年限:学习期限,即指可提前或滞 后的年限。 2 毕业要求。学生获取课程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规定的学分以及达到什 么样的基本要求准予毕业。 4 3 谍程分类。按选课要求可以将课程分类。如,可以将课程分为三类,即必修 课、限露l 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谋。必修课指学嶷按课程计划规定必须修读的课程:限定选 修课指学生按课程计划规定在一定范围内选读的课程:任意选修课指学生可以任意选 读懿课程。 4 课程设援。谍程设置是实行学分制的关键,尤其是选修课的设置。选修课要 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还要考虑至选修谋之阂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课程设置要以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为理念,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5 学分设置。即指根据什么来计算学分,如可以根据课程讲授的学时数、课 外学时数来确定学分,还可以裰据课程的性质相应的规定该f 学科的学分数。 6 课程考核。即指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学分,大多数学梭还是采用成绩考核来 赋予学分,麴成续合格者,获褥援定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给学分。 ( 二) 高中学分制与大学学分制的差异 1 高中学分锆4 与大学学分割相院还不够完善 早在1 9 世纪末,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镎理制度便在世界各国广泛推广。2 0 世纪 初期,学分制就被我国的教育先驱引入中国的高校,当时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选 科制”,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学分制改革。此后,学分卷4 在我国高校全疆推广,到目兹 为止,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部分或全面地实行了学分制。对我国高中而亩,学分制还是 一个耨兴的管理键度,当前我嗣只有少数高中进行了学分制改革的实验,如何建立一 套完善的学分制制度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离中学分制与大学学分制相眈内涵更为丰富 大学学分基本上只包括学时学分。学时学分是以学生根据课程计划必须达到要求 的教育、教学量为基本评价指标来确定的,反映了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达到 的基本要求的统一量。丽高中的学分还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特色制定出不同类型的学 分,如对获得学科竞赛奖的学生可以酌情加上奖励学分等。 3 高中学分测与大学学分铡相眈,在发展过程中恧l 均制约因素更多 高中学校缺少自主权,在课程的设置及学分的分配上没有决定权。高中的软硬件 条件与大学相比要差许多,缺少财力与人力来营造适合学分制发袋的宽松豹学习环境。 高考作为高中教育的指挥棒也使以张扬学生个性为主旨的学分制没有发挥的余地,加 之国家规定的三年高中修业年限,更让学分与毕业挂钩难上加难。虽然目前b 经有高 中允许学业优异的学生提前毕业,但这种实践只是沧海一粟。 ( 三) 高中学分制实施的背景和原因 学分剑诞生予高等院校,被移植稠应用到高中教夸中是寿其深刻的历史与教育发 展背景的。选修课在中等教育中的提出,以及综合中学的建立和发展,都为学分制在 高中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羹定了基础。 可以这么说“实行学分制”既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这次高 中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传统上普通高中是驭“升学就业”,双重任务或其闰某” 个方画的任务为定向的,在这样的定位下普通高中某穗程度上成为升学助考班或就业 e 培训所,失去了其作为高级中等教育机构而存在的价值,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 到来,普通高中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升学就业”的任务被大大淡化,而“育人”的任务则被空前地重视起来,以育人 为核心才是它作为高级中等教育机构而存在的价值,但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培 育什么样的人呢?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事实上给出了答案,实施个性化教育, 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为了实旌个性化教育,让高中生学会选择实现主动有个 性的发展就需要对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结构的重建。 我国在本次高中课程方案设计中通过设置模块以及合理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 的比例关系等措施”实现了课程结构的变革,课程结构变得灵活,具有弹性起来,学生 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学分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它通过规定 基本的学分数与毕业要求,为高中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一种 制度保障。事实上实施学分制也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我国在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中引进“学分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顺应国际潮流的举措。 第二章国外高中学分制经验及教 j 一、国外高中学分制及实施策略 高中学分制从产生到现在己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外,许多国家在高中阶段采用 学分制管理,如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泰国、丹麦。由于各国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 传统的不同,在学分制的实施策略上和学分制类型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国 家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在此,笔者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高中学分制模式进行介绍和比较。 。 。( 一) 美国:完全学分制 美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属于地方分权,教育事务由各州自行决策,而各州又多将中 等教育交给地方负责。由于各地方历史传统和需求有所不同,产生的高中各具特色。 美国大部分高中普遍采用完全学分制,其学分单位通常采用卡内基单位 ( c a m e g i e ) 。卡内基单位是在1 9 0 9 年由教学促进会( c a r e n e g i ef o u n d a t i o nf o r t h e a d v a n c e m e n to ft e a c h i n g l 创设的。一个卡内基单位就是一学年( 3 6 周) 修读某一 科目( 每周上课5 节:每节以4 0 钟为原则) 至少达1 2 0 小时以上所组成,一个卡内基单 位即l 学分。美国大学入学资格通常要求学生修完高中的巧个卡内基单位。 1 课程设立 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与需要,美国7 3 盼高中都提供多元课程( m u l t i p l e c c u l u l n ) 。现全美高中所开设的多元课程通常包括一般课程( g e n e r a ls t u d i e s c 又名 s t a n d o r r e 即l a r c i c u l a ) 、大学预备课程( c o l l e g ep r e p a r a t o r y c u i c u l a :又名a c a d e m i c c u r r i c u l a ) 、职业课程( v o c a t i o n a lc u r r i c u l a ) 与荣誉课程( h o n o r sc u i c u l a :又名 a d v a n c e dc u t r i c u l a ) 。其中一般课程为程度一般的学生开设:大学预备课程是为了满 足学生的升学需求:职业课程则为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此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 可以选择荣誉课程:而为了帮助成绩不良的学生提高,学校还提供补救课程。从课程的 内容来分,美国各州的综合高中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基本的核心课程、 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广泛综合的教育计划与项目。基本的核心课程包括语言艺术、 数学、科学、社会研究、体育与健康: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既包括为升大学做准备的为 学生提供的高级课程,也包括各种时尚、趣味、实用的社会与生活课程:广泛综合的教 育计划与项目和学科知识密切联系,并且常常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 2 必修选修科目及学分设置 美国各州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通常包括英文或语文( e n g hs ho rl a n g u a g ea r t s ) 、 社会( s o c i a ls t u d i e s ) 、科学( s c i e n c e ) 、数学( m a t h e i i l a t i c s ) 、保健与体育( h e a l t h a n d p h y s i c a le d u c a t i n n ) 等几个部分。在上述学科领域下,由地方教育董事会或学校 确定细分的科目。 7 7 3 毕业总学分数之要求 在美国,高中学生的升级和毕业都是学分制管理,都要求达到规定的学分。并且, 学校都要对学分的课程来源进行明确的限制。通过这种限制就大致限定了高中几年间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比例,大致为4 :1 。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内容基本上是以必 修课程为主,以选修课程为辅。 美国各州、各学区,甚至各高中对于学生毕业所需修习的学分总数规定不尽相同。 毕业总学分数中又分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两种,选修学分数约占毕业总学分数的三分 之一至二分之一。 ( 二) 日本:学年学分制 日本的后期中等教育机构,翻译成中文就是高等学校,简称高校,相当于我国的 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学校。日本的普通高中从课程内容上可以分为三大类:普通科、专 门科和综合学科。普通高中是以实施普通教育、教授普通学科为主的:专门高中是以实 施专门教育、教授一个专门学科为主的:综合高中是既开设普通学科又开设专门学科或 者同时开设几个专门学科的高中。从课程教学时间上来分可以分为全日制高中、定时 制( 传统的夜校) 高中和函授制高中。其全日制普通科高中( 以下简称为“普通高中”) 与我国的普通高中性质基本相同。2 0 0 3 年4 月,日本高中开始按学年实施新的学习 指导要领( 以下称“新要领”) ,其中规定每周3 0 个标准课时,每个课时标准时间为 5 0 分钟,每学年3 5 周,以3 5 个课时为l 学分,基于一定的客观原因,日本大多数高 中既规定了高中修业年限又采取学分制的管理手段,在学科和学年的基础上实行学年 学分制。 1 课程设立 按照新要领的规定,普通高中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三 部分。学科课程又包括普通学科课程和职业学科课程两个方面。此外,高中还设置“学 校设定科目”和“学校设定学科”。新要领规定,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1 0 个,各学 科及其科目的构成如下: ( 1 ) 国语科有6 个科目,即国语表达i 、国语表达1 1 各2 学分,国语综合、现代 文、古典文各4 学分,古典讲读2 学分。 ( 2 ) 地理历史科有6 个科目,即世界史a 、日本史a 、地理a 各2 学分,世界史b 、 日本史b 、地理b 各4 学分。 ( 3 ) 公民科有3 个科目,即现代社会、伦理和政治经济各2 学分。 ( 4 ) 数学科有7 个科目,即数学基础、数学a 、数学b 和数学c 各2 学分,数学i 和数学m 各3 学分,数学n 4 学分。 ( 5 ) 理科有1 1 个科目,即理科基础、理科综合a 和理科综合b 各2 学分,物理i 、 物理1 1 、化学l 、化学1 l 、生物l 、生物1 1 、地学i 和地学1 1 各3 学分。 ( 6 ) 保健体育科有2 个科目,即体育( 7 8 学分) 、保健( 2 学分) 。 ( 7 ) 艺术科有1 2 个科目,即音乐i 、音乐l l 、音乐1 1 l 、美术i 、美术1 1 、美术 1 1 l 、工艺1 、工艺1 1 、工艺1 1 1 、书道l 、书道1 1 和书道1 1 1 各2 学分。 8 ( 8 ) 外语( 英语) 科有6 个科舀,即口语交流1 2 学分,英语1 3 。学分,口语交流n 、 英语n 、阅读和写作各4 学分。 ( 9 ) 家政科有3 个科目,即家政基础2 学分,家政综合和生活技术各4 学分。 ( 1 0 ) 信息辩有3 个秘曩,即信息a 、信息b 积痿患c 备2 学分。 2 必修选修科目及学分设置 丑本窝中必修科霹设置为:匿语科,麸鼷语表达i 稻屠语综含中建择一个辩器:地 理和历史科,从世界史a 和世界史b 中选择一个科目,从其他四个科目中选择一个科 目:公民科,现代社会一个科目或者伦理和政治经济两个籽目:数学科,从数学基础和 数学i 中选择一个科目:理科,从理科簇础、理科综会a 、理科综合b 、物理i 、化学i 、 生物i 、地学i 中选择两个科目,但必须从理科基础、理科综合a 和理科综合b 中系 少选择一个辩目:保健和体育科中两个辩露均为必修,艺术科,从音乐i 、美术i 、工艺 i 和书道i 中选择一个科目:外语科,从口语交流i 和英语l 中选择一个科目:家政科, 从三个科匿中选择一个科目必修;信息辩,胰三个群居中选择一个科唇磐修。( 县体学 分设置见上部分) 3 毕业总学分数之要求 日本过去高中生要在高中修读8 5 学分才能毕业,为了减少学生负担,新要领规定 高中毕业所需最低学分总数降至7 4 分,普通高中毕业所需最低必修科目学分数为3 1 学分,除体育为必修科目外其余所有驰必修辩目采用选择必修方式。学生有了更大的 自主权。另外,毕业总学分数只是高中学生毕业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日本的高中学 生还必须在学校中学习一定煞年限才可以毕渡。 ( 三) 德国:积点学分制 在德国的教育体制中,各州在文化教育领域有充分的自主权,整个学校教育,包 括私立学校都处于州监督之下。高级中学( h 。e h e r es c h u l e ) 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主体 学校、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完全中学就是德国传统豹文科中学,强调严格的学术教 育,教弯质最高,是为培养社会、经济、科举和工程技术等各行业糖英的学校。德圈 完全中学高年级阶段( 儿一1 3 年级) 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中阶段。完成普通义务教育 的1 6 一1 8 梦的学生可以进入离年级阶段学习。 1 谍程设立 德国的高中教育阶段要满足三方面的基本要求:普通科学基础教育、发震独立愚维 能力、加强非学术性教育。高中阶段采用学程制,即教学内容的调整是依据学科的教 学目的来实现,教学按学生的才能和成绩分组,不再按年级类型划分。每个学生每学 期根据学校开设的学程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自己能力的学程编制个人独特的课程 表。 德国高中阶段学科分类表现为三个课渡领域( au f g a b e n f e l d e r ) 。每门谖程都归腥 于三个课业领域中的某个领域。体育学科不属于任何领域,它自己构成一个包括各个 体育项目的领域。课业领域是完全中学毕业考试时选择考试羊萼目的基础,即肇业考试 共考四门学科,这四门学科必须覆盖着三个课业领域。每个课业领域中的课程分为纂 母 础学程和特长学程,邋常每个特长课程为6 周时,至少4 周时,每个基础课程为2 至 3 周时。在通常为4 个学期的课程教学中,每个学生每学期上深时数为:必修学科2 0 周时( 包括基础学程和特长学程) ,选修学科1 0 周时,两类课稷4 学期共1 2 0 周时。 2 必修选修科目及学分设立 德翻完全中学串必修与选修课程每周共约3 0 课日重,嚣者之毙约2 :l 。猩必修领域 中,学生在规定的课程领域中获得或扩大知识。选修课程领域应使学生有可能在不受 规定的课程领域束缚的情况下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澎好,或联系必修领域建立自己的学 习重点。必修与选修两领域通常从属于一个学科的基础学程秘特长学程。特别是菜些 学有专长、特殊才能域育潜力的伉秀:生,可以更犟鹣进入专业性的大学学习阶段。 学生的毕业成绩采用近似学分制的“积点制”( p u n k t s y s t e m ) 来计算,达到规定数 量的积点就可毕业或获得普通高校的入学资格。德国普通高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采取 六分制,六分翱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分数,箍是6 个不圈等级的评语。由l 黧6 分依次 代表“很好”“好”“满意”“及格”“有缺点”“不及格”6 个等级的评语。这就是说, 这6 个等级中数字的大小与其代表的成绩的高低成反比。由予用6 分制对学生进行评 价不能发现细微的差异,为便于计算,传统的六分制评分法敷带有一个复杂的换算程 序的积点体系来替充,利尾这种换舞方法把完全审学高级阶段平时按六分制评定豹成 绩折算成积点( 见表l ) 。 表1 :德国完全中学成绩换算表 、优筵中及格不及格 6 分制 + 1 + 2 +3 +4+5 6 l 积点 1 51 4 1 31 21 1l o98765432l0 3 毕业总学分数之要求 德嗣高中学生毕业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学程、特长学程和毕业考试成绩。具 体考查内容和所占分数( 见表2 ) 。 表2 :德溪离中生毕业慈成绩表 基础学程特长学程毕业考试成绩 一份课题作 最后一学期 2 2 门鍪穑学6 门糁长学业( 小论文、4 门课程考 2 门特长学 考察内容程和2 门基 程成绩程成绩小设计) 戚试成绩 础学程考试 绩 成绩 各门满分1 5 积煮门3 0 积点f j3 0 积点6 0 积点门1 5 积点门 总分3 3 0 积点2 1 0 积点3 0 0 积点 最低及 1 1 0 积点7 0 积点l o o 积点 格标准 三部分总分最低及格标准为2 8 0 积点。第一部分基础学程课程的成绩中,至少要 1 0 浓1 6 门遮癸g 及格稼攥,6 门特长学程熬谦程孛,至少要鸯4 门达至4 及掺标准:4 门毕监 考试科目,至少要脊两门达到及格标准。虽然不强求门门及格,不允许有一门成绩为 零分,只鸯在此基础上,各科成绩可以棚互平衡,三部分总成绩达至42 8 0 积点,即可 获褥华韭谖书2 l 。德莓高缀中学鹃修攮籁覆鬻上怒三年。餐协定规定学生学习速度允 许个别化。学生完成修业延续的时间应当至少两年至多四年。这样学习让每一个学生 的特长褥要充分发展德国营邋骞中除羧课程硬究艇力强约 二、经验总结 美、e j 、德三国高中所实施的学分制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最其代表性的三种学分 像模式。其主要差茹见下表( 表3 ) 。 表3 :三种高巾学分裁类跫的比较 学分制管理制毕嫩条件课程设置课潋教学组 浚织 完全学分取消升级留级学分灵活基本上无班 制级 学年学分取消升级留级学年+ 学分按学年设嚣课有瑟定班级 制程 积点学分取瀵爵级蘩级学分积点较灵活基本上无班 制 级 美国寅施的完全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以供选择,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 滚缀彝年级设置,竞全壶学生鑫己麓订紫霹懿瘫容器遴度,簸大藩发豹张扬学生秘个 性。除了一些必修科目外,许多学校的选修课可以跨年级选修,不受年级限制,每个 学生都可熊课表各不耀同。但怒这静学分镱模式承担着这种风险:如果在学生选谍和学 习的过程中巯于管避,让学生任意选择,很可能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谈缺乏系统健,学 生只看重学分的数量而忽视了学习的质激。 疆本袋取静学年学分袁 绘学生一定黪学习叁宓,瞧是缺乏一定黪辫篷。它援嚣了 学年,有升级和留级,如果学生因为不及格留级时,当年取得的学分就作废。学生只 能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表在本年级的课程上取得学分,一般不能够跨年级选修课程。 学生主要在垂己熬教室班年级麓班缀为擎位进行教学,有少数课程爵赣在年级藏闺内 形成学科教学班。另外,它规定了修业年限,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修业年限的规定下很 难提前毕炊舞入大学。这种做法可以控制学生每学年的学业负担,控制学生的学习进 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习的须量,便予学校进行教学管理。 德国酱通高中用积点来计艇学生学习的质量。赋予不同课程不同的学分积点,赋 予不藏等级不圈学分强点。这不莰l 够髂褒遗不弱漂程兹耋葵牲亵惨镶,还可以往学 分积点具脊等值的功能,使学生之间拥肖的积点可以相互比较。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学 l l 习的质量。以学程制代替学年制,设立了由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特长学程与基础学程 的制度,让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个性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学生 毕业考试的科目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同时学生成绩的确定也向有利于学生自己的选 择倾斜( 学生选择的两门特长课程平时以两倍的积点来计入毕业成绩) 。这种课程设置 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在保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共同基础上充分注意发现和发展他们的 个性,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掘他们的特长。但是这种计分方式比较复杂。 从三国高中学分制实施情况的比较可以看出,他们都将课程改革作为实施学分制 的基础性工程。要实施学分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关键在于给予学生选课的自由, 为学生开出丰富的课程清单相当重要,因此课程改革是推行学分制管理制度的重中之 重。 三国的高中学分制管理体制表现出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7 ( 一) 课程体系多样化 美国、加拿大是地方分权制国家,国家一级对课程设置只做一般要求,而地方和学 校享有更大的自主权。这样各地方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设置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并采用相应的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以及学分积点制各有优长,要结合特 色化的课程体系来发挥其优势。在强调多样化的同时,也强调课程的统一管理,确定全 国统的核心课程。 ( 二) 高中培养目标层次化 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初衷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做到人尽其才。人的能力是有 所差异的,因此,要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异选择适合自己能 力水平的发展道路。根据不同培养目标设置课程,能更好地发挥学分制的功能。 如美国佛蒙特州米多毕来高中为准备升学和准备就业的学生提出多种选课模式如 表4 。 表4 :米多毕来高中的毕业要求和升学、就业多种选课模式 毕业基本选择工程技术商业直接 学科 要求院校院校院校院校院校就业 英语 4444444 历史 323 42223 数学 2 32 33 44 52 32 32 3 科学 2 31 22 33 42 32 32 3 外语 0 23 5o 一3o 一2o 一2o 一4 商业 o 一31 4 有关 o 一31 21 22 42 4 技能 职业 l 一21 21 22 技术 三国毕业总学分数与毕她升学密切联系。荚鑫德三国都规定了高中毕业所需的最 低学分( 积点) 数,有的大学甚至将高中生所取得的学分直接作为升学标准。从这里可 以看出,学分制在态中除段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一瓣教学管理制度,圄对也是种学生 学习的教育评价制度,兼具管理与评价的双重功能。以学分作为直接升学的依据不仅 可以缓解威试教育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还可以在高中阶段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 特长,为将来高等教育的专娩选择做好准备。 ( 三) 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选修潆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奏出的发展空润。选修谦虚从发展学生既能力、 特长为出发点,而不是对某些必修课的补充。就某些以举科知识为主的课程设计,将选 修课视为必修课的补充,即使采用学分捌也形网虚设。学分制的霞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自主性,学生以自西的能力和优势为慕础来选择,以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a 学 分制的实行离不开多样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栽体。因此,我们要注重课程结构及选修 课和必修课的设置。加拿大ont ario 州的课程设鬟及管理体带l 较灵活,充分发挥 了学分制的导向激励作用。具体为:ont a rio 州的高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3 0 学分 ( 学完l l o 小对豹谋程褥l 学分) 孝准予毕业。其中必修学分为1 8 学分,选修学分为1 2 学分。此外,学生必须参加4 0 小时的社区活动,要在l o 年级时参加ont ario 州 高中语文测试。学生如果邋过预先的测试,则可以免修某门课程获得相疲的学分。此 种方式获得的学分不得超过4 分,同一门学科不得超过2 学分。 第三章国内普通高中学分制的实践与反思 1 9 9 0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规定学校设置必修课、选修 课和活动课三类课程。在这个基础上,1 9 9 5 年开始,我国高中逐步试行学分制。2 0 0 1 年6 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其中明确规定在高中试行学 分制管理。其后,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投入到学分制的实验中。2 0 0 3 年普通高中新 课程方案( 实验) 正式出台,其中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 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同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和 宁夏四省推广实验。然而,“新方案”的颁布只是为普通高中实旌学分制提供了一个蓝 本,在新方案颁布之前,我国已有众多的普通高中进行了学分制改革的尝试。如上海 市大同中学、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 成都石室中学等。由于我国教育的地方差异较大,各地的普通高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学分制管理办法。 本章选取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和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作为详细个案研究对象, 希望通过分析由各种渠道搜集到的几所学校试行学分制的文献资料以及实证调查的结 果,获得对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实验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找出一些值得其他普通高 中借鉴的东西。 一、个案一:福州八中深化分层次教学试行学分制管理 ( 一) 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l 。课程学分设置 学校选修课分为五大类:人文科学类( 唐宋诗词鉴赏、走遍美国、外国文学名著欣 赏、等4 9 门) 、自然科学类( 微积分初步、环境教育、世界旅游地理等3 4 门) 、实践科 学类( 演讲与口才、p o w e r p o i n t 制作技巧、摄影等2 4 门) 、学科竞赛类( 数、物、化、 生、信息技术竞赛等1 l 门) 、艺术体育类( 合唱、广告设计、素描等1 9 门) 。共1 3 7 门 校本选修课程。学校选修课程必须做到“六有”,即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教学 计划,有教育教学要求,有科学的考核办法。学校选修课程采取教师自己申报,由备 课组调整,学校教务处审批的办法,原则上一门课至少要2 0 个学生选修才开课。 2 学分制管理具体实施办法 ( 1 ) 学制与学习期限 学制三年,学习期限为一至五年。提前两年修满十门必修课程( 政治、语文、英语、 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 和当年其他课程学分,并获省级奥 赛一等奖者或被大学特殊录取者,可以提前毕业。提前一年修满十门必修课程和两年 其他课程学分,并获省级奥赛一等奖或被大学特殊录取者,可以提前毕业。三年内未 1 4 锯修满学分者,只发给结业证书,在离校二年内经本入申请参加耱关谍程补考,合格 并达到规定学分盾可补发毕业证书。 ( 2 ) 教学组织形式及管理 为配合学分制的改革,尊重学生的差异,保证学生的选撵权。在原行政教学班的 基础上,在某些能力层次明显的学科构建不同层次教学班。不分层次教学的学科课程 仍在原行政教学班上课。允许少数学生各门课程优秀加特长,允许大多数学生部分课 程优秀加特长,允许少数学生合格加特长。做到课程内容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 方法分层,评铃方式分层。 ( 3 ) 学分的取得 学生每学期所修读的瀑程,均霭经过严格考核,成绩及格,方取褥学分:成绩 不及格f 必须重修,再经考试合格才能取得学分。 自学与免修: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申请自学、提前修习。选修课程可按学校选 修课程开设计划选修,可以跨学期选修,也可以自学方式选修,通过参加选修课程考 试,考试合格,取得规定学分。课程计划所列的学校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礁有困难或确有特殊藤困的令别同学,可以申请免修部分选修深程。 ( 4 ) 学分计算与毕业 必修澡、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深原则按每学期每羼修学一个课时汁为l 学分, 学期考核合格取得修习课程相应学分。压缩必修课时,增加选修活动课时,实行4 0 分 钟课时制。学生每门课程学习质量的高低以及学年和毕业总成绩以“学分积点”爨化 显示。只设学分不设学分积点,数、理、化、生、信息技术、“三小”( 小论文、小发 明、小创造) 制作等正式竞赛设学分和学分积点。学分积点计算公式为: r 一、 学分税赢= 课程学分数列耋薤盛撞二鳗中j | l l o 一 谦翟学分辍点小予该课程学分数的( 邵上式计算僮为受傻) ,该课程不能取得学分,只 有学分积点。学年学分积点锌于上、下学期课程学分积点的总和,毕业学分积点等于 三个学年学分积点的总和。从高一上学期开始至高三上学麓结柬为止,学分总数设计 及毕业标准如下( 见表5 ) 裹5 :学分总数设计及毕业标准 综合实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累计 践课程 l 学分设计 1 2 04 73 l1 9 8 l 毕业标准 1 2 04 2 2 61 8 8 ( 5 ) 奖励学分的设嚣 学生竞赛获奖蠢附加奖励学分和积点,奖励学分和积点计入选修课程学分中。数、 理、化、生、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三小”竞赛、正式体育艺术竞赛,获市级一、 二、三等奖分别附加奖励学分4 、2 、1 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附加奖励学分 8 ,6 、4 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附加奖励学分1 2 、1 0 、8 分,其余竞赛原 则按上述附加学分折半给予奖励。各级竞赛每l 学分的积点按一、二、三等奖次分别 设为4 、2 、1 点。 ( 二) 实证调查:访谈福州八中高一学生 访谈提纲: 实施学分制后,你认为学校的课程有哪些变化7 在选课之前,教师会对你进行指导吗7 你的选课标准是什么7 实施学分制后,你觉得学业负担有没有变化? 为什么7 实施学分制后,你的学习态度有什么变化? 学习成绩有什么变化7 你的父母对学校试行学分制管理有什么看法7 你时学校的课程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以下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做一个总结。 第一,调查表明福州八中的教师对学生的选课指导不足。在选课之前,教师只是 将选课表发给同学,简要说明填表要求,并没有对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具体的介绍。 学生并不明确选修课的目的和意义。选课时学生们不知道授课的教师是谁,课程选好 之后学校才安排老师。 第二,调查发现学生们选课的理由各不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球低空经济标准化体系完善与2025年战略白皮书
- 2025年儿童矫正试题及答案
- 言语题目词语及答案
- 2025年独道集团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力学功率题目及答案
- 船员证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二手房屋委托销售合同
- 融合发展策略下2025年广播影视行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
- 充电设施建设与用户需求匹配: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场景研究报告
- 林间栈道改造工程方案(3篇)
-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江苏南京建邺高新区管委会社会公开招聘2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十八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知识科普大赛介绍宣传组织动员备赛课件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道岔检查作业
- 护理安全管理课件完整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趣修经济学微观篇》章节测试及答案
- 化脓性扁桃体炎
- DB3502∕T 090-2022 居家养老紧急事件应急助援规范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课件
- 2024口腔医学专业考核标准
-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