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 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以教论教”的课堂教学 评价观已显得不太适应时代的要求,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 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分析现行课堂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探寻出一条科学的“以 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现实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发现,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评价目的多是为奖惩教师提供依据,评 价内容多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而确立, “评人”和“评课”相混淆,评价方法重实证轻 人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健康发展。分析发现,评价的功利化目的 倾向,评价研究的滞后等方面是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教育理 论的负面影响。 参照人本管理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出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 理念,具体体现在以学论教、以学论学两个方面。总体来讲,它们都是以学生课上 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如何实施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 学评价,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化的建议。除深层 次转变评价理念外,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上表现,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养成,关 注每一个学生。同时要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原则要体现主体 性、发展性。 在分析课堂教学过程要素的基础上,尝试列出了一套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 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两个纬度: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横向维度包括教师 行为、学生行为,纵向维度为过程性要素。两个维度相互作用构成课堂教学评价的 体系,整个评价指标的构成体现了课堂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 主人,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对学生学的评价,做到以学论教、以学论学。 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不是完全否定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 标准,而是对现行评价标准的扬弃、发展与超越。同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 学习的组织者、平等参与者、指导者、反思者、研究者。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important link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effective evaluation is the important safeguar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long with education theory further developing, traditional evaluation view of “ by teaching to evaluate teacher” has appeared that it doesn t adap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the essen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process that students construct themselves. the students are the masters of classroom. therefore,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inquiring about a realistic and scientific way of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tudent- 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past research , we can discover that the evaluation purpose of present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lassroom teaching mainly provides gist for rewarding and punishing teachers. the evaluation content is established mainly surrounding teachers. whether to “ comment person” or “ comment the class” is confusion. evaluation metho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real diagnosis than humanities. these problems seriously influence normal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trend of evaluation utilitarian purpose and the lag of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so on. simultaneously, it also get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from the external educational theory. referring to people- oriented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vism, we propose a new idea of “ evaluation of student- 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 which especially incarnates two aspects: by students to evaluate teaching; by students to evaluate study. generally speaking, we evaluate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 and students study effect in terms of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class. and we advance some embodiment suggestions to solve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 the problem about how to implement “ evaluation of student- 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evaluation idea, evaluation cont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 and so on. besides to transform the evaluation idea, we also have to pay nearl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class, emotional nurturance of the student s mor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tuden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use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quota method and qualitative method together. the evaluation principle must incarnate the character of main body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ssenti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we have tried to list a suit of evaluation target system which refers to “ evaluation of student- 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 the target system divides into two latitudes: crosswise dimension and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rosswise dimension includes teacher s behavior and student s behavior. longitudinal dimension is the essential factor of process. two dimensions affect mutually and constitut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whole evaluation target incarnates that classroom study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students construct themselves. and students are masters of classroom. the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studies b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by students to evaluate teaching; by students to evaluate study. advocating “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tudent- 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doesn t completely deny the present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lassroom teaching, but to develop the useful and discard the useless, develop further and transcend the present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lassroom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tudent- 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also requires teacher to transform their roles, being an organizer; an equal participant; a guider; a rethought person and an investigator in the students studies. key words: student- oriented;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lassroom teaching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绪 论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现行课堂教学评价多是为奖惩教师提供依据,其 标准大都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而制定,从评估理念和评估标准来看,都显得不合时宜, 因此,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注重以学论教,以学论学,以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 1 问题的提出 教学观决定评价观,具体到课堂教学来讲,课堂教学观也决定着课堂评价观。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认识不同,即课堂教学观不同,所持有的课堂 评价理念以及与此理念相适应的课堂评价标准也会不同。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由 于持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会千差万别。对于课堂教学评价, 首先要视其在什么样的评价理念或标准下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观把教师放在核心 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灌输的 对象。因此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教师,评价的内容、标准,围绕教师的 教而展开。诸如教学目标是否反映大纲要求;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准 确、充实、有较强的思想性;教学思路是否清楚;教学态度是否严谨;教学效果是 否明显等等。通过评价教师的教,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客体,这已是人 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潜意识。 然而,在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课堂教学评价的真正客 体是课堂教学,而不是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以整个课堂教学作为评价的对象。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评价的客体已被更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发展到认 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它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不 是一个由外而内的简单的知识移植过程,个体具有能动的认识潜能,因而认识是以 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在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过 程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动机及情 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是学生的“学”。学生处于学 习的主体地位,离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任何学习都是无效的。教师的作用,就 在于首先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并积极利用教学信息资源构建新的学习环境,激发、 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协助、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 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方法,获得积极的态度与情感体验。教 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与学生构成一 个学习共同体。 1 研究发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发展 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的关注点应发生相应的转换:从原来的 知识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评价对象由教师转为学生;评价内容由教师的 教转为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要由“以教师为本”转为“以学生为本” 。 通过对搜集的 8 0份现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分析,发现其中 5 6份课堂教 学评价表(占总数的 7 0 % )的制定反映出仍是以教师为本。另外的 2 4份课堂教学评 价表的设计虽然受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更加强 调学生的学,开始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来看待。但 由于总体上未能突破原有的结构和框架,其指标体系的设计存有一定的问题。综上 所述,现行课堂教学评价从评估理念、评估标准上来看都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审 视现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科学的“以学生为本”的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路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非常必要。 1 杨小薇. 现代教学论 m .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 0 0 4 . 1 8 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1 . 2 研究意义 本研究拟通过对现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探寻“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现实路径,以促进我国中小学课堂教 学评价标准向着更加合理完善的方向发展。 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因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很 长一段时间以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主要是以评价教师的教来确定的,学生在课 堂教学评价中不被重视。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课堂教学的本质 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在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建构的 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评价一堂课,要突出以学生为本,要以学生 课上的参与情况、学习效果的好坏为标准。 本研究加深了对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人本化的认识。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 客体的价值所作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 1 具体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中,持有不同 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产生不同的教学质量评价结 果。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的实质就是教育深层上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以学生为本”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因而注重对学生个体价值、尊严的尊 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制定评价指标体系,都要体现这一思想。即尊重 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求教师要重视教学对象的需求,树立学生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性作用,面向全体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研究有助于强化办学者的质量意识。 “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理念,促使我们的 教学要在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上下功夫,满足学生千差万别的教育需求,树立教育 消费观念,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课堂教学 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成为现实教育思想中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基础,能够帮助我 们正确认识教育的改革趋势。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按照这个观念来建立有利 于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体系,改革教学管 1 刘本固. 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m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 0 0 0 . 5 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理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看成学校的生存之本,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 校的发展之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之本。 1 . 3 文献综述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国内的学者、专家已做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 成绩。目前,国内现有研究直接集中研究这一主题的文献并不多,专著类主要有唐 晓杰等编著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 ,刘志军的课堂评价论等,相关的硕 士论文有潘娟的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构 、 潘学中的 课堂教学评价实证研究 、 袁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初探等,其它的关于课堂教学评 价标准的研究多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中,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多 是围绕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地位、作用而展开,主要涉及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本文的文献综述也将从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1.3.1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目的的研究 评价目的是回答课堂教学评价“为了什么” 、 “达到什么目的”的问题。关于课 堂教学评价目的的研究,学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奖惩性评价。通过评价课 堂教学,为奖惩教师提供依据。二是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促进教师发展,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课堂 教学质量的目的。 赵学勤为此就指出,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奖惩为目的的评 价,二是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应以促进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 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 1 齐晶瑶认为,评估的第一目的,是调动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 学质量得出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评估的第二目的是促进教学管理系统化和规范化。 2 白 纯洁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对照评价标准不断地自我评价来反省自己的课 1 赵学勤.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应从何处着手 j . 中小学管理,2 0 0 2 , (3 ) :2 5 2 齐晶瑶. 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思考 j . 高等建筑教育,1 9 9 4 , (1 ) :4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堂教学活动,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观念,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 1 林雄认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要能在评价的 过程中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献言献策,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要给 予教师应有的安全感与自尊。 2 有学者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本身出发提出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胡逢早在课堂 教学评价构建初探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了解课堂教学 状况,二是指导课堂教学活动,三是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3 随 着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学者开始注意到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关注学生。课堂教学评 价的目的不仅要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曹莉莉为此指出,以学生为本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 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 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 4 徐也农也认为,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更加重视以目标达成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过程的调 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 观等方面的评价,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5 1.3.2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内容的研究 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 评判。评价标准的内容大都是围绕教师的课上表现、专业水平的高低而制定,是对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的测量评价。学者大都认同其评价内容一 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惠洲鸿、 朱晓丽、杨蒙等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对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要求的具体规定, 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成就的尺度。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完成情况;教学内容;教 1 白纯洁. 中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j . 怀化学院学报,2 0 0 6 , (6 ) :1 8 . 2 林雄. 重建课堂教学评价观 j . 中小学教师培训,2 0 0 6 , (7 ) :4 1 3 胡逢早. 课堂教学评价构建初探 j . 教育探索,2 0 0 0 , (4 ) :2 9 4 曹莉莉.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j . 教育科学研究,2 0 0 3 , (1 ) :4 6 5 徐也农.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6 , (1 ) :1 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态度;教学效果。 1 赵宏杰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包括 以下几方面: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学目标 要明确,反映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科学、正确,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 和难点,教学语言明确,板书工整;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和与人交 际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要注重师生的共同表现。 2 王滨太、 张岩秋认为,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评价标准的内容应包括 以下方面:教学目的要明确;传授知识要准确;教学方法要恰当;教学基本功要过 硬;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教学效果要突出。 3 薛忠惠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具有科学性。二是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具有准确、创造性、开放性和生成性。三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有张 有弛。四是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 4 教学的使命是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参与者的发展,由此实现对参与者自身的不断 超越。李长吉从教学结构要素角度出发指出,对教学进行评价时, 就要考虑“各种活 动”和“参与者发展”两个单元。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对师生发展状态的评价、对师生绩效的评价。以课堂教学评 价为例,在对一堂课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在三个方面作出价值判断, 第一是对课堂 教学活动本身的评判,第二是对师生在这堂课上表现的发展状态的评判,第三是对 师生在这堂课结束时各自的工作绩效的评判。 5 也有学者指出,课堂教学要转变传统的评价观,新时期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是否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持有此类观点的有刘志军、傅君、 罗世卫等人。刘志军在其论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一文中指出,课堂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体现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6 傅君指出,一堂好课的根 1 惠洲鸿,朱晓丽,杨蒙. 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 j .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 9 9 9 , (2 ) :6 3 - 6 4 2 赵宏杰. 浅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j . 甘肃教育,2 0 0 3 , (1 0 ) :1 8 3 王滨太,张岩秋.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小议 j .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 9 9 7 , (3 ) :9 7 - 9 8 . 4 薛忠惠. 新课程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j . 现代中小学教育,2 0 0 5 , (7 ) :6 8 - 6 9 5 李长吉. 论教学评价标准主体与内容体系 j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 0 0 6 , (3 ) :1 1 6 6 刘志军.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 j . 中国教育学刊,2 0 0 0 , (2 ) :2 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本标准应该是以知识教学为载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钻研、自己练习、自己检测、自 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1 黄大龙指出,以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指向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 的提高;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2 罗世卫认为, “评价一节课堂 教学,应该从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角度去观察,关注活动的直接效果学生是否 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组织设计教学 活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促进课堂教学评价自身的健康发展” 。 3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开放的,李春枝认为, “主体性课堂教 学标准应是开放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复杂的教育现象,不可 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形成性目的 决定了它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个僵化的教条式的标准。作为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标 准也不可能涵盖众多的教学行为,因此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只能是开放性的, 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下一定的余地” 。 4 但只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仍不 失为一堂好课。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却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的课。 5 佟 德进一步指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就算是好课。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 想,制定任务,指导学法。 6 1.3.3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 现有文献对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系统论述并不多,只在部分文章中稍有 提及。它主要是用来解决课堂教学质量由谁来评、评谁、怎么评、评 什么的问题。 “由 1 傅君. 课堂教学要实行三个根本转变 j . 教学与管理,2 0 0 2 , (1 2 ) :3 4 2 黄大龙. 新课程理念如何引导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 j . 教育发展研究,2 0 0 3 , (1 0 ) :5 9 3 罗世卫.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初探 j . 贵州教育(半月刊) ,2 0 0 5 , (5 ) :6 8 - 6 9 4 李春枝.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探析 j . 理论界,2 0 0 3 , (1 2 ) :5 3 5 叶澜.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j . 福建论坛,2 0 0 5 , (1 1 ) :5 - 6 6 佟德. 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j . 教育科学研究,2 0 0 2 , (4 ) :6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谁来评”涉及到评价主体的问题, “评谁”则是关于评价客体的问题。根据评价主体 的不同,现有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他评;自评。 他评又称外部评价,是评价体系中主要的评价方式。外部评价一般采用学生评 价、同行教师评价、领导和教学管理者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上的教育教 学情况进行评判,包括教育目标是否体现大纲要求,教学内容是否新颖,教学方法 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明显等等。单玉霞认为,利用外部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的 客观性和准确性,使评价准则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同行教师、领导和教学管理者是学科的内行,具有懂专业、会管理的特点,对教师 课堂教学情况的判断具有发言权,判断结果应该说是较为准确的。 1 自评又称自我评价,是教师根据自己课上的教学表现、文化素质、情感态度等 方面对自己所作的客观的评价。单玉霞在关于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一文中 认为,自我评价对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性的培养和发挥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它 不仅可以用在学科知识教学评价中,还可以用在对品德、性格、兴趣和人际关系等 的评价中。它对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培养主动精神都具有重要意 义。 2 单玉霞虽然对他评和自评进行了详细阐述,但遗憾的是她并没有将二者进行很 好的结合。于启新在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法中指出,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评 价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是建立在教师自学自愿基础上,自己掌握 评价标准,自己评价自己,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成为一体。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是对 教师思想修养、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 3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条原则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学管理 者转向教学管理者、教师本人、同行教师、学生等,一方面强调教师本人在课堂教 学中及时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更新, 在课后依据标准进行自我反思。另 一方面强调学生结合自我体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批评。 在强调教师、学生由被动应付等待评价转向积极参与评价的同时, 也不放弃他人的 1 单玉霞. 关于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j . 长春大学学报,1 9 9 9 , (6 ) :7 3 - 7 4 2 同上 3 于启新. 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法 j . 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 ,1 9 9 5 , (6 ) :2 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评价, 实行自评与他评的结合, 1 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持有的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评价 坚持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准则逐步内化为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使课堂 教学评价真正收到实效。郭银兰在课堂教学评价原则中指出,在对课堂教学系 统作评价的时候,尽管以听课者的评价他评为主,但决不能脱离教师的自评, 也就是要遵循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原则。 2 张洪安也在课堂教学评价刍议中指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教师的自我评价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课堂教 学的规定,进一步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他人的评价,不但使教师提高 教学水平、教学技能,而且也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 现代课堂教学质 量评价这种以自我评价为主,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突出体现了现代教育评价中 重视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趋势,在评价中,教师和学生不再处于单纯地被动接受状 态,而是处于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同时随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教师 与学生的这种参与程度还会进一步扩展。由原来的评价方式方法上的参与扩展为评 价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通过参与评价指标和标准的制订、主动选择评价者、 介入评价的实施,以及对评价结果的选用等都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质量评 价中的主动参与,也充分体现着他们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4 纵观以上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虽然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有了一 定程度的认识,同时也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 思想观念。但是,不能否认,通过对文献的学习与反思,发现现有研究仍存有不足。 第一,从现有文献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都是围绕教师为本而制定,传统的 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评价目的多是为了检查教师的教学水平,激 励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从衡量教师教学水平 的角度而确定,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 学效果是否明显等等。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虽然评价的主体不尽相同,有学生、 教师本人、教师同行、学校管理者、专家等等,但评价客体却始终是教师,其实质 1 徐也农.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6 , (1 ) :1 4 2 郭银兰. 课堂教学评价刍议 j . 宁夏教育,2 0 0 2 , (1 2 ) :1 7 3 张洪安. 课堂教学评价刍议 j . 教育探索,2 0 0 0 , (3 ) :9 0 4 刘志军. 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 j . 教育科学研究,2 0 0 0 , (4 ) :3 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仍是一种以教师为本的评价。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和内 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评价理念应 由“以教师为本”转为“以学生为本” ,评价对象由教师转为学生;评价内容由教师 的教转为学生的学,由知识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 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原则应体现主体性、科学性、发展性、动态性。 第二,虽然有部分研究已经注意到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本来制定,并提出 了一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但经过深入的考查,发现仍存有不足: (1 )指标设 置的传统性。很多评价标准的提出虽然标注着改革的字样,但内容并未突破传统的 认识,所体现的理念依旧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 (2 )评 价标准中的一些项目评价者不能从课堂上直接得到结论,需要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 行推测加工后才能做出判断。在推测加工的过程中,评价者难免把个人的意愿添加 到评价结论中去, 从而增加了评价结果的随意性, 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可靠性。(3 ) 评价标准的制定具有主观随意性。很多评价标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有的是国外 的有关标准的简单照搬,有的就是一些学者凭空想象的产物。这种主观随意性导致 评价标准混乱,且其有效性也值得怀疑。 (4 )从大多数评价表来看,除极少数的指 标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评价 的标准中去。 1 . 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教学评价即是对课堂教 学这一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 1 课程教学价值成为评价的核心,而课堂教学价值又与 评价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确定至为关键。因为明确了课堂教学价值才能作出价值判断, 而价值是评价客体满足评价主体需要程度的描述。由此评价客体满足评价主体关系 1 陈玉琨. 教育评价学 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9 . 2 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的确定,应当是课堂教学评价界定的入手之举。 (1 )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一般来说,依据评价者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标准, 分为两类评价主体:外部评价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如教研员、评价专家、 学校领导、教务人员及教师同行等。内部评价者,包括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 本人和学生群体及个体。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 看,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当然,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是人,但他们在不同的层 面和维度上,其“主体”的内涵不同,即使在评价的组织和实施中,评价者居支配 地位(视为外部评价者) ,但要使评价成为被评者自主、自为行为,就要充分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第二、从评价的运作过程来看,评价需要以大 量的真实可靠的信息为基础,而这些只有被评者最清楚、最明白、也最有发言权, 离开了被评者的主体作用,评价者就会束手无策。第三,从评价双方的相互关系来 看,教育评价与其他评价不同,具有教育意义,因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又如“师 生”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1 (2 )课堂教学评价客体。课堂教学评价中,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是评价客 体的概念,而不是教师与学生具体的“人” 。对于课堂教学这一评价客体,由外部评 价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构成了不同层次的价值需要。具体来说,课堂教学的 价值主体就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状况。课堂教学这一评价客体首先满足社会作为 价值主体的需要,这一需要同时又是制约教育教学目的的依据。如前所述,让大多 数甚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即课堂教学满足大多数 学生发展的需求,达成课堂教学的价值最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也将是最有效的。 2 根据对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课堂教学评 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准则对系统收集起来的关于课堂教学客体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分 析、综合,对课堂教学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在这一定义中,隐含了评价目的 和多元的评价主体,缩小了教育评价的外延,丰富了教育评价的内涵,揭示了课堂 教学评价的本质与特征。 1 李淑英,杨朝政. 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刍议 j . 管理与评价,2 0 0 6 , (5 ) :2 3 2 同上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1.4.2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所谓标准是衡量事物的一种准则或规范,它是关于价值的陈述或断语。课堂教 学评价标准是对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具体规定,它规定课堂教学评价评什么和不评 什么,可以是量的要求也可以是定性要求,或者两者兼有。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通常由评价内容、具体指标等构成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它具 有三个特征:一是完整性,即各项指标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互相构成一个完整的 整体。二是协调性,即评价的各项指标在相关规定方面互相衔接,相互一致,它反 映了标准的统一性与和谐性。三是比例性,即各种具体标准之间存在一定数量比例 关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有利 于提高教学质量。 1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课堂教学的价值是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学生 就是课堂教学的价值主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就是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根据。从 这一认识出发,对评价标准的表述必须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 1.4.3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指标(i n d e x ) : 反映一定时间和条件下一定社会现象规格、程度和结构的数值。 常用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表示。以目标为根据,将其分解为能反映其本质特征 的要素,这些要素通常称为指标。每一个指标是目标的一个方面的规定性的体现。 它能反映出目标的局部特征,使目标能具体化和可操作化。通过实际观察或测量各 个指标所获取的信息,就能够反映目标的整体特征。 评价指标(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 :依据评价目标,由评价对象分解出来,能够反 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 判断的依据。也是教育过程中进行调节、控制、评价对象行为的准则和参照。可根 据评价指标性质分为数量指标,能用一定计量单位描述的指标和描述性指标,只能 用言语描述的指标。还可根据评价指标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分为过程指标、结果 1 陶瑞忠,李庆丰.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j . 教育评价,2 0 0 6 , (2 ) :4 5 - 4 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指标、素质指标、职责指标等。 指标体系(i n d e x s y s t e m )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简称。由教育评价指标按照评 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排列组合的有机整体或集合。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一般分 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指标的层次越高,越原则、笼统,层次越低,越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收费员招聘考试复习策略与答题技巧交流会回顾
- DB61T 1648-2023 小麦畦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 中药栽培技术试题及答案
- 十八项核心制度(会诊制度)考试题(附答案)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练习题)
- 智能投影仪播放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金属锻造机具维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矿山监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副食品健康饮食公益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学英语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 GB/T 3452.2-1987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 安阳简介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精美课件
- 遥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课件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斜拉桥主桥索塔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2022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答案
- 劳动关系理论PPT课件.ppt
- 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
- 医院输血科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 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薪酬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