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广西高职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广西高职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姓 名:韦 莺 指导教师:余欣欣 副教授 年 级:2005 级 专 业:高等教育学 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 要 摘 要 社会技能概念的引入,为研究社会支持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研究心理健康提供了新 途径。社会技能是指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 互交往的活动方式,社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技能对社 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由于社会交往不良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健问 题层出不穷,往往因交往受挫而导致抑郁、焦虑、自闭,甚至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悲剧, 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一般认为,不良的社会技能可导致社会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的匮 乏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但是,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相当缺乏, 亟待加强。有关大学生社会技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探讨社会 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未曾发现。本研究旨在了解广西高职生社会技能、社 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探讨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验证社会支 持是社会技能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进一步探讨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高职生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社会 技能、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理论假设; 选取广西 6 所高职院校的 932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的调查工具为毛新华的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 、王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 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采用 spss10.0 和 lisrel8.54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 研究的结果表明: 1. 高职男生的社会技能优于女生;大三学生的社会技能最强,大一次之,大二最低;学 生干部的社会技能明显强于其他学生;独生子女在关系主义上劣于非独生子女;城镇 学生在社交性上优于农村学生;文科生与理科生的社会技能不存在显著差异。 2. 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城镇学生;非独生 子女在主观支持、支持总分上高于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各项社会支持因子得分均高于 其他学生;支持总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大三、大一、大二。 3. 农村生源的学生比城镇生源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焦虑症状;不同专业、是否独生子女高 职生的心理健康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各项得分都基本低于其他学生,且在 ii 目标感、孤独、焦虑、强迫和健康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要 高于男生,在抑郁、疲劳上差异显著。除了强迫指标外,广西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得分 均显著高于河北大学生常模,表明广西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 4. 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显著负相关;社会 技能高分组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总体高于社会技能低分组;社会支持是社 会技能影响心理健康的完全中介变量。 关键词: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结构方程模型;高职生; iii correlative study on social skill,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name::wei ying director :associated professor yu xin-xin enrollment-year:2005 major: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orientation: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bstract social skill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that offers a conceptual alternative to social support,and also offer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inking about mental health. social skill is a manner of activities in which an individual can interact with other people efficiently and properly in given situations. social skill can,to a large extent,determine an individuals social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eople .good social skill can actively promote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recently,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due to bad social intercourse. they feel oppression, anxiety, self-closing and even cause tragedies of suicides or hurt, which peopl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generally speaking, bad social skill can cause lacking of social support, and deficiency in social support can arouse series of mental problems which can influence mental health. whereas, the correlative empirical studies are quite scarce. it is urgent to be stressed. now, the studies about college studentssocial skills are just underway, which have not been caused attention by scholars .researcher about probing the relation of social skill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is not been found so far. based on the understand of the status of social skill,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effect that social skill and social support impacted on mental health, to validate that social support was a mediator variable between social skill and mental health.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documents, the investigation of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visiting the undergraduates,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about social skill,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it, the study selected 932 students from 6 vocational colleges of guangxi .questionnaires adopted in the research include the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 the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scale, which were designed respectively by mao xinhua, wang xin and xiao shuiyuan. data analysis adopts spss 11.0 and lisrel 8.84.this research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male students social skill are better than the female students; the junior social skill are the best, and the freshmens are better than the sophomores; the student leaders social skill a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others; the onlychild students social skill is not as good as other students in connection orientation ;the urban students has better social skill than the rural students in sociability;social skill between the students of liberal arts and the students of science is not remarkable difference. 2. the femal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level are better than the male students; the rural students iv has better social support level than the urban students ; the only-child students social skill is not as good as other students in subjective support and total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 the student leaders social support are better than other students; in total score of social support among different grade , the junior students are the best, and the freshmen are better than the sophomore students. 3. the rural students have more anxiety symptoms than the urban students; the score of mental health between different specialty hav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 such as the students whether born in only-child or multi-child family ;the leader students score are lower than other students, moreover, the score in the score of aim, loneliness, anxiety, obsessive and total score of mental health are significantly more lower; the females mental health level is better than the male students, and the obviously different embody in the score of obsessive, tires-ness; except obsessive ,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cores of other factors are higher than hebei college students norm, which indicates that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level are more lower. 4. social skill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ocial support; social skill , social support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the group having higher score in social skill has more better level in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upport than that one who has lower score in social skill; social support is an absolutely mediator variable between social skil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social skill; social support; mental heal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ocial skill; social support; mental heal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 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韦莺 日期: 2008 年 4 月 28 日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 技术信息研究所、 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 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韦莺 日期: 2008 年 4 月 28 日 导 师签名: 余欣欣 日期: 2008 年 5 月 1 日 1 第 第 1 章 问题提出章 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因 社会交往冲突和心理问题导致的暴力、犯罪、自杀等事件的频频出现,给家庭、学校和社 会造成极大损失。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高 职生属于青年中期,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变化最旺盛的时期,和其它大学生一样,他们 开始面临经济、社会交往和就业压力等问题。但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办学模式、管理 方法和学校建设等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的诸多不完善势必会给高职生带来一些不良 的影响, 再加上社会评价对高职生也存在偏见; 且许多人在实际上并不真正认同高职教育, 对高职的教育质量存在着较大怀疑;最重要的是,高职生自身对于自己的社会定位也相当 消极,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是“二等生” ,将来就算正常毕业也不可能有好的前程等,这 些客观和主观存在的障碍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状态,引发许多困惑和心理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释放,就很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社会技能也称社会交往技能,是个体介入、适应、发展、协调和处置社会关系的本领, 也是个人影响和操纵他人的一种本领 1。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技能对社会支持和心 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个人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3” ,社 会技能强的人能在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获得不断强化的精神动力,容易得到他人的肯定和积极回馈,获得最大程度的社会支持, 减少不良情绪体验,保持心理健康。相对本科生而言,高职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时间更短 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 更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技能, 改善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消极情绪和负 性事件的发生频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社会技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可能是通过 社会支持来实现。 目前,关于高职生社会技能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有关高职 生社会技能发展状况的研究仅有零星报道,而探讨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 研究尚未见诸于报端。广西属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近几年来,高职教育虽然也得到了 迅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广西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且多数高职院校由中等 学校发展而来,或是本科院校办高职,他们在资金投入、培养模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尚存 在较多的不完善,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资金、人员、 场地和管理方面都有较大的缺口,导致广西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于其它发达地区。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了解广西高职生的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 2 并探讨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期为高职生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和心理健 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2 社会技能的研究概述 社会技能的研究概述 社会技能是个体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内 容,也是判定个体人格发展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标。社会技能的发展不仅与社会支持关系密 切,也影响着心理的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有关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和进展倍受关注,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才 开始关注青年社会技能的研究,但遗憾的是,直至目前,关注大学生社会技能的研究还是 非常之少,其中有关高职生社会技能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综观国内外的文献资料,相关 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 社会技能的界定 社会技能的界定 社会技能(social skill)是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 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方式(周宗奎,1995) 3。社会技能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 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 包括倾听的技能、 言语交往技能、非言语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情感的技能、自我控制技能、识别团体特征 等(佟月华.2000) 4。社会技能被看作是在特定情境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或者说能最大限度 地产生、维持或加强有利于交往者的结果的那些反应(fosterritchey,1979) 5。社会技 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预示着重要社会后果的那些行为,这些后果包括同伴接纳或人缘、重 要人物对其行为的判断,以及与同伴接纳或重要人物判断一贯相关的其他社会行为 (greshamelliott) 6。社会技能也称社会交往技能,是个体介入、适应、发展、协调 和处置社会关系的本领,是个人影响和操纵他人的一种本领(秦启文,2002) 1。社会技能 指的是在一事实上的社会交往的情境中,个体运用己有的社会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模仿 而形成的能带来最大社会适应效能的活动方式。 ( 刘翔平,1994) 7 社会技能概念内涵丰富,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还与人格、 智力、语言、知觉、学习能力和态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 对其作出不同的界定实属正常。这些定义尽管表述不一,各有侧重,但对社会技能的理解 仍然存在一些共同的基本成分。这些基本成分包括:社会技能主要通过学习获得的(如 观察、模仿、练习、反馈) ;社会技能包括各种特定的、单独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社会技能使人进行有效而适当的主动交往和反应;社会技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性强化 (即来自社会环境的积极反应) 社会技能在本质上是互动性的, 且要保证和所处环境 (如 情境特殊性)的影响;社会技能的表现受到参与者特征与所处环境的影响,如交往对方 的年龄、性别和名声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表现;社会性表现的缺陷有外在的表现,可 以被确认并被干预改变 8。 3 在社会技能的界定中,也有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其中,社会技能与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的关系如何是一个值得澄清的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它们是同义术语,可替换 使用(elliott在教学中缺乏积极和主动的参与,不善于利用诸如小组讨论等形式获取 自己所需的信息等,这一切都间接地影响着成人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成绩 4。 在当今高速运行的社会系统中,社会技能对个体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在家庭中, 社会技能较好的孩子更容易得到长辈的喜爱,从而得到更多的关照和支持;在学校里,社 会技能较好的学生能得到老师、同学、同乡、朋友等更多的好感和帮助,他们会拥有更好 5 的生活环境;同理,在工作中,社会技能越强的人越容易得到上司和同事的青睐和信任, 事业发展的道路自然就会更平坦。总之,社会技能对个体的影响是深刻的,因为社会技能 水平决定了获得的社会支持的力度,直接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1.2.4 大学生社会技能的研究 大学生社会技能的研究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便得到西方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在短 时间之内迅速成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共同研究的热点话题。对于大 学生的社会技能问题,还属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数量非常少,尚未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是学习高深知识的象牙塔,它似乎应该是神圣的、 封闭的, 与复杂的社会环境是相互独立的。 社会技能应该在走上社会后再慢慢学习和培养, 而非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重点;二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了自然一切都会 好起来,这种把成绩等同于能力的思想,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并不罕见,也正是因为这种观 念导致培养出了许多高分低能的教育产品,给教育质量的真正提高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鸿 沟。事实上,社会技能的掌握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难理解,社会技 能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社会生活质量的好坏。社会技能强的人,能在社会交往 中有效地与别人相处,获得别人的赞同和支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功的系数,这些对 个体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反之,社会技能不良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种种障碍,不能较 好地表达自己,无法有效地与人沟通和合作,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缺陷也是十分致命的, 甚至比知识的掌握不良具有更长久的影响力。 毛新华, 大坊郁夫13(2006) 编制了本土化的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 并用此量表对 604 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男生在关系主义上的得 分显著高于女生;高年龄组在四个因素上的得分都高于低年龄组,且在社交性和利他行为 上差异显著;文科生在四个因素上得分均高于理工科学生,且在对方的面子和社交性上差 异显著。 程葵14(2005)采用美国心理学家 riggio 编制的社会技能量表(ssi)对长沙地区的 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社会技能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总体上呈 字型,一、四年级稍高,二、三年级稍低;专科生随年级升高平缓增长;职业技术学院学 生随年级增长逐步提高;人格特质对大学生社会技能产生一定影响等。 庄明科等 11(2004)对社会技能量表进行了修订,利用此量表对 394 名大学新生进进 行了测查,表明社会技能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相关。李莉等12(2007)使用上述问卷对 246 名师范大学生进行了社会技能和职业发展的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在学历、专 业类型、出生地和专业成绩 4 个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社会技能之间在 某些维度存在相关。 不难看出,大学生的社会技能研究十分缺乏,以上几位学者都使用了不同的量表进行 了测查,所得的分析结果也就各不相同。目前,大学生由于社会技能缺乏导致的交往障碍 6 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技能问题的研究,使大学生 成为社会适应良好、身心健康的高级人才。 1.3 社会支持的研究概述 社会支持的研究概述 1.3.1 社会支持的界定 社会支持的界定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专业上的概念,社会支持的研究逐渐成 为社会学家、社会精神病学家和流行病学家的热点话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支持的 界定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一方面包 括实际的支持,如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与参与;另一方面是指 稳定的(如家庭、婚姻、同学、朋友、亲属等)或不稳定的(如非正式团体、某种社会交际等) 社会联系的大小和可获得的程度。 这种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 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是 “人 们赖以满足他们社会、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家庭、朋友和社会机构的汇总”15。主观支持是 个体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即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而产生的情感体 验和满意程度,它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多数学者认为,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 意义,因为被感知到的现实也许不是客观现实,但是却反应了个体的心理现实,而正是这 种心理现实真正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和发展17。肖水源16认为还应该引入“支持利用度”的 维度,指个体在遇到麻烦或烦恼时对支持的利用程度效果,这是衡量个体对支持利用差异 的一个指标。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获得社会支持,但有些人在获得支持后并不懂得加以利 用或利用率很低, 如拒绝别人的帮助, 在遇到困难时不会利用这些社会支持度过难关等等。 人与人之间的支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得到别人支持的同时也应该懂得如何去支持别 人,这样的情感互动为持续地得到社会支持打下基础,才是对个体发展有利的方式,因此, 支持利用度理应成为研究社会支持的重要维度之一。 此外,按社会支持的来源来分,又可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强调个 体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社会支持的理解和领悟。从社会支持的维度来分,可分为:认知支持、 情感支持和行为支持。认知支持指提供各种信息、意见与知识等;情感支持指安慰、倾听、 理解及交流等;行为支持指实际的帮助行动。按社会支持的感情色彩来分,有积极支持和 消极支持。消极支持是在导致人们诸多消极情感(如愤怒、悲伤、害羞等)的社会网络中的 那些行为,可能包括:阻止情绪表达、批评他人、侵犯他人隐私、防碍他人事务,失信于人 等,而积极支持则与之相反15。 在对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时,要注意到“社会支持”和“社会关系网络”这两个不同 的概念,因为它们经常被混淆。社会支持通常被看作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功能性支持,社会 关系网络指某种结构资源,这种资源既包括压力也包括支持,而且可能会对人的身心健康 产生消极影响。由此可见,在个人的社会关系网中,既存在积极的社会支持,也存在消极 的社会支持18 。本研究中的对社会支持的定义限定在对一般意义上的“积极”的社会支 7 持的研究范围内。即认为这个“支持和帮助”大体来说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1.3.2 社会支持的评定 社会支持的评定 国内外学者都对社会支持进行了许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对社会支持的评定方法一般 有两种:他人报告法和自我测量法19。前者主要由被试的支持系统中重要的人对被试的主 要社会支持进行描述和说明,这种方法主要针对被试为低年龄段的儿童,因为他们还没有 能力去理解和说明其社会支持的情况。但有研究表明,他人报告的社会支持情况与个体感 受到的实际情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自我测量法就是由被试自己说明社会支持的具体情 况,并对社会支持的质量和满意度作出相应的评价,一般应用于成人社会支持阶段研究。 在使用的量表方面,常用的有:社会支持问卷(ssq)20,该问卷有27个项目,分两 个维度:社会支持的数量,即在需要时能够依靠别人的程度,主要涉及客观支持;:对所获 得的支持的满意度,评定的是对支持的主观体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21。该量表 由zmie编制,由姜乾金翻译,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包含 12个条目,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源如家庭、朋友、他人的支持程度, 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具体可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 持三类。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14。该量表是我国学者肖水源在参考国外有关资料 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它包含十个条目: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 利用度(3条)等三个维度。该量表自1986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己经在40多项研究中应用, 并被译为日文用于多项国际研究。 社会支持性质量表20。 采用sheldon编制的interpersonal support-evaluation list(isel)来测量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种类, 共40道题。 该问卷分 为四个子问卷:信息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情绪支持。评定采用“是”或“否”两 点量表,统计时,对分数进行重新编码,被试得分越高,表明所获得的某类支持越多。 目前,我国使用得较多的是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 1.3.3 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 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 有关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很多,我们从社会支持的人数、来源及影响因素几个方面 加以简单概述: (1)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人数。有几项研究表明网络规模越大,就越可能提供社会支持。 因为拥有大规模社会网络的人所能接受到的社会支持类型更多、社会支持感受度越强烈。 程虹娟22(2002)对 1060 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是女生在社会支持人数、满意度、信息支 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和情绪支持等方面显著高于男生。 (2)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刘广珠23(1998)使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对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主要集中在家人、朋友、 亲戚、同学、恋人。程虹娟22(2002)对 1060 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父母和同学朋友是 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支持来源。 陶沙24(2000)对新生的社会支持感受总体水平的研究也发现, 8 在不同时期,来自家长、同伴、教师的支持程度具有显著差异。新生社会支持感受的总体 水平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3)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 性别因素。已有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差异结果并不相同。burke 良好的自我意识,准确的自我定位;完整统一 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友善地与人相处;善于适应社会,与社会协调一致。 1.4.2 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概述 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概述 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厌学、退学、暴力、自杀等行为屡屡见诸于报 端和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高职生又是大学生队伍中的 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比本科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 因此也就更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2006 年, 10 高职在校生已达 581 万人,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 48.4%。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 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邱林、郑雪37(2006)运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测查,表明职业 技术院校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卫根全、孟欣征38(2005)运用 scl-90 对兰州地区的高职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高 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要差于全国大学生,女生在恐怖和抑郁因子上得分显著高 于男生。 曾天德39(2006)采用 scl90、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漳州医学护理职业 学院 28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同护理生心理健康有关的生活事件主要是人 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 宋岩松,董光辉,董千泽(200640使用 scl90 对高职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年 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要低于低年级学生。 张艳霞,赵中利41(2004)运用 scl 一 90 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显 示:在 scl-90 各因子分上,本科学生得分的平均数要低于专科和高职学生,且在躯体化、 焦虑、敌对因子上差异显著;各因子分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 敌对偏执其他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恐怖。 张海涛,鲁伟 42(2002) 用 scl90 对高职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高 职新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在总体水平上,高职新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 平也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男生强迫、敌对性、偏执较女生突出,女生抑郁、焦虑、 恐怖较男生明显,总体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略好于男生。 王鑫龙43(2004)为了解扩招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对 1052 名医学高职高专学 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 scl-90 临床症状自评调查,分析发现有 245 名学生存在不同程度 心理问题(发生率为 23.3%)。症状突出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方面,焦 虑、敌对、偏执等方面次之,躯体化症状最轻。 杨小青,兰震 44(2007)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高职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 验,结果显示:高职新生心理问题不容乐观,多数项目因子分超出全国青年常模;在各类 心理问题中,尤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比较突出。 以上这些研究结果都有一些相同之处,大多认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有较 明显的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心理症状。 在对高职生的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的研究中,出现较大的分歧。洪庆红、张丽华 45 (2001),郑艳球、方勇46(2003)认为: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张海涛等42(2002), 黄家钿、 于颖新47(2003), 黎凤环48(2004)王清宣、 赵伍49(2007) 认为高职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 徐慧50(2003) ,张艳霞,赵中利41(2004),梁丽华51(2004 ),吴海丽52(2004),认为 11 高职女生的心理健康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各地的高职生特点不同等原因造成结论的不一 致。 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年级差异研究也有不同的见解。黄家钿、于颖新47(2003)的研究结 果表明:总体上一年级学生的 scl-90 各项因子分高于二、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因子 分最低,这表明一年级的高职生比往届生心理健康水平低; 徐慧50(2003) ,王清宣、赵武49(2007)的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于其他两个年级,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低年级; 张海涛等42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往届生的 scl-90 因子分均高于高职新生因子分, 表明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往届高职生: 黎凤环48 (2004)则认为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一、大三年级,大一、大三年 级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张艳霞,赵中利41 (2004)则认为高职生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有关高职生心理健 康年级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生源地差异上,结果也不尽相同:卫根全、孟欣征38(2005)研究表明,来自农村 的高职大学生要比城镇高职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杨小青,兰震44( 2006 年)的研究 则表明:新生心理问题除个别项目外,不存在城乡差异;李曲波53(2007)的研究认为,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徐慧50(2003)的研究表明:农 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城镇学生。 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差异上,张成玉53(2006)的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 生子女在心理健康者分上无显著差异。 综观上述的调查研究,绝大部分使用了 scl-90 作为心理健康的测查工具。我们认为, scl-90 有较广的使用范围,且有较全的常模可以进行参照和比较,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该量表来源于国外,是否真正适合于中国人尚有争议;其二,该量表产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而社会已向前发展了十几年,量表的时代性问题同样值得考虑。鉴于以上原因,本 研究采用我国学者王欣教授 2001 年编制,并于 2004 年进行修订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 量表55作为测查工具,希望能更好地解决量表的本土化和年代适应性的问题。 1.5 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一般认为,社会技能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影响个体社会支持,工作效 率和心理健康。如前所述,社会技能的强弱、优劣的标准是由受众(他人)来感知和评价 的,社会技能良好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和积极反馈,形成积极的社会关系,个 体通过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社会支持而得到不断发展。但是,有关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的相 关调查研究目前尚未发现。 庄明科等11(2004)进行了社会技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技能与 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12 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能引起广 大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尝试探讨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丰 富该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期能为大学生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 依据。 1.6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倍受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但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长期以来,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研究得到普遍重视的关注,而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发展 研究却十分欠缺,需要在此领域进一步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 (2)一般认为,社会技能能影响个体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但事实上,社会技能是否真 正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仍在探讨之中, 关于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缺乏。 (3)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生人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 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表现在研究的数量和力度都 还不够。 (4)量表使用上, 多是翻译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量表问卷, 存在量表适应性和时代性的问题。 (5) 此类研究多数集中于中东部发达地区, 而西部地区的相关调查研究却很少, 亟待加强。 1.7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结合广西高职生的特殊处境, 对其社会技能、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 考察他们的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特点,考察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心理 健康的相关性,探索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验证社会支持作为社会技能影响心理健康 的中介作用,以期能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8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 目前,社会技能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期(青春期以前),关于大学生社会技能的研究还 相当薄弱,其中对高职生的社会技能研究更为缺乏。事实上,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他们的社会技能问题关系到社会适应 的能力问题,对高职生的“成人、成才”问题意义重大,本课题为开展高职生社会技能的 研究做有意义的探索。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更关注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高低,而相对忽视了社会技 能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许多学生因缺乏良好的社会技能而导致交往困难、不会表达自己 的意见和需求、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陷入社会支持匮乏的困境、情绪低落、压 13 抑,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开展高职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研究有利于掌 握当前高职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考察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社 会技能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 的影响方式。有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技能能明显提高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而良好的社 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支持是否是社会技能影 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呢?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对社会技能与心理 健康的影响关系却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尝试使用结构方程去验证社会支持是社会技能影 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初步了解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模式,为高 职生社会技能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此外,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 研究者关注高职生的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问题,推动高职生的社会性适应与 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向前发展。 第第 2 章 研究方法与假设章 研究方法与假设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选取广西 6 所高职院校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为适合样本,采用随机 分层抽样的方法, 共发放 1000 份调查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 932 份, 问卷有效率率为 93.2%, 被试的构成情况如表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属事业单位招聘应届生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化工安全技术人才特训方案
- 园林古建筑防腐木材处理方案
- 2024-2025学年度自考专业(国贸)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燃气项目财务审计与监督方案
- 2024自考专业(公共关系)高分题库【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考试彩蛋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4年自考专业(建筑工程)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审核与管理方案
- 灌溉设施自动化控制与管理方案
- 教科版小学科学说课稿合集(附小学科学说课稿模板)
- 中国驻外领使馆地区分类
-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
- 煤矿群监员培训
- 机器设备安装调试费率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技巧及模板
- T-SZTIA 003-2020 抗菌口罩标准规范
- 颈动脉保护装选择
- 2023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危险象形图、方向辅助标志、警戒线、警示语句、图形标志尺寸、基本形式
- 可测试性设计DF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