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人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 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 试行)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 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 武汉音乐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簇分黼 导师签名 日期:矗c 们 日期:,z 伽1 1 年,月孑日 年朋y 日 u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文作者完全了解武汉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武汉音乐 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年,月日 年v 月叠同 j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静苇:五声性多富t $ - a 司j a i i 与实! t 5 1 拆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中文摘要】民间音乐旋律中存在着一神调似转非转的。五声性多官综合”现象, 这一现象的特点是在旋律发展过程中将不i 4 官的五声进行综合运用,使偏音具有 它官正声的意义旋律在保持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官接触,充分 体现出五声性调式体系丰富的表现性能文章上篇主要论述这一现象的构成基 础使用方式和主要特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代音乐台j 作中,这种现象得 以进一步地体现,发展和运用,即在同一曲调中多个官系进行深入融合,具有多 宫一体化的趋势电视剩红楼梦) 系歹l j 插曲和歌剧党的女几) 是在我国当代 音乐生活中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两部作品,在这两部作品 中,五声性多官综合现象都有大量的体现,文章下篇将通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 在这两部作品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去探讨音乐旋律的民族化和多样性,以期 体现出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在当代音乐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五声性多宫综合旋律 红楼梦 党的女儿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蔽分析 a n a l y s i so np h e n o m e n o na n dp r a c t i c eo f f i v e - t o n em u l t i - g o n g s y n t h e s i s t a b s t r n e t lt h e r ei si nf o l km u s i cm e l o d yap h e n o m e n o no f ”f i v e - t o n em u l t i - g o n g s y n t h e s i s “,i nw h i c ht h ed i a os e e m st u r n i n gb u tr e a l l yn o ts o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i sp h e n o m e n o na i et om a k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u s eo ff i v e - t o n eo fd i f f e r e n tg o n g , i n o 幽t o m a k e p i w i n t o h a v e a z h e n g s h e n g s e n s eo f o t h e r g o n g s t h e m e l o d y , w h i l e a i n l a i n i n gt h eb a s i so ft h en a t i o n a lm u s i cs t y l eo fo u rc o t m w y ,f u l l ye m b o d i e st h e r i c he x p r e s s i o np o w e ro f f i v e - t o n e 锄s y s t e m t h ef o r m e rp a r to f t h ep a p e rt r e a t s c h i e f l yc o 删o n b a s i so f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 , u s ep a t t e r n sa n dm a i nf e a t u r e s a st h e t i m e sg oo n ,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w a s 矗她e x h i b i t e d , d e v e l o p e da n da p p l i e d t h a ti s s e v e r a lg o n gs y s t e m sa z 譬b l e n d e di nas a 1 皿e 缸em 盘】出l gi ta p p r o a c h i n gt o m u l t i - g o n gi n t e g r a t i o n t h ei n c i d e n t a lm u s i co f i vs e r i a lad r e a mo f r e dm a n s i o n s a n dt h eo p e r ad a u g h t e ro f t h ep a r t ya r et w ow o r k sw i t hh i g h e r 眦v a l u ep r o d n e k l u g 弼d cs o c i a li n f l u e n c e s i nb o 血w o r k s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f i v e - t o n em u l t i - g o n g s y n t h e s i sh a sb e e nm o n g l ye m b o d i e d t h el a t t e rp a r to ft h ep a p e r ,h o w e v e r , w i l l m a k eaa n a l y s i sa n dr e s e a r c ht b r o n g h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o ff i v e - t o n em u l t i - g o n g s y n t h e s i s ,i no r d e rt oe x p l o r et h en a t i o n a l i t ya n dd i v e r s i t ya n dt od i s p l a y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v a l u eo f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 i nt h em o d e mm u s i c a ll i f e i l 【e yw o r d f i v e - t o n em u l t i - g o n gs y n t h e s i sm e l o d y , ad r e a m 矽r e dm a r o o n s , d a u g h t e ro f t h ep a r t y 4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榱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前言 我国民族众多,旋律中调式的使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在汉族和许多少数 民族音乐里,五声音阶或以五声为主的五声性调式是较常使用的,因此五声性调 式就成为我国民族调式钓主要代表,国内学者在研究民族调式的时候,也大多以 此为据。本文选取的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正是五声性调式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现 象。 长期以来,中国作曲家和理论家在不断地对民族五声性调式进行理论探索和 创作实践,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在民族调式研究方面,几部比较重要的著 作有:黎英海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张肖虎的五声性调式及其和声、王震 亚的五声音阶及其和声、刘学严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及风格手法等, 此外还有多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它们都分别从不同侧面对民族调式展开研究,不 断充实和完善着我国民族调式体系。 黎英海于1 9 5 8 年完成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五声 性调式及其和声处理的专门著作,在书中调式部分,作者除明确提出中国民闻音 乐中最为普遍的调式是“富、商、角、徵、羽”五种外,还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 中存在着的三种七声音阶。针对五声性旋律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调式复杂化的现 象,该书提出了调式的交替和转换等观点,并首次将民阃音乐旋律中广泛存在着 的调“似转非转”现象命名为“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指出这种现象不是转调 而是带有调发展的因素,并用中国民间歌曲和传统戏曲加以实证,这些观点的总 结署口提出,充实了我国民族调式理论。其后张肖虎、王震亚等也对五声调式等的 相关内容作了进一步研究。廖胜京2 0 0 2 年发表的 研究之- - 两篇文章。则是近期专题探讨民族综舍调式现象 的文章。其中杨善武指出五声综合调式理论是对我国民族音乐实践中客观存在的 一种五声性思维创造的深入发现和高度概括,廖胜京在文中对中西方调式发展脉 络进行了温故,可以说这些都是对民族调式理论研究的进步扩展,这些也正是 本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论题进一步阐述的基础 5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绦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戏分析 音乐理论研究必定要建立在丰富的音乐实践基础之上,必须要结合实际音乐 作品进行。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涉及到音乐构成的各种基础性阀题,其中音 乐旋律的构成和音乐调式的运用是其研究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多受到西方多声部音乐思维的影响,在音乐创作和理 论总结中也就较多倾向于多声部的音乐,对单旋律的专题研究则相对欠缺。旋律 作为重要的音乐要素,有着极其鳟明而重要的表现意义,被称为音乐的灵魂,入 们对音乐的记忆也大都源于旋律。同时歌曲也是我国现实音乐生活中运用聂为广 泛的主要体载之一,从民歌到专业歌曲创作都十分丰富。但目前对歌曲创作的研 究主要是从作曲家个人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入手,在体裁上也多倾向于艺术歌 曲研究,对大众歌曲创作的关注则楣对偏少,其中的旋法运用和调式研究则更为 欠缺。 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既是一种调式现象,又是种旋法现象,在我国的传统 音乐中较为常见,但其在我国当代音乐生活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基于这个疑 问,笔者自然就将研究的视野投放到了当代民族声乐作品中去 王立平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系列歌曲是一部与中国古典小说结合的音乐作 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杰出 代表,而与之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就必定要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旋律也 应较多体现民族五声性的音调。这部作品发表后虽然反响强烈,但与其相关的理 论研究并不多见,在国内期刊网站上只搜索到文章两篇:钱永利1 9 9 2 年发表的 与小说 是较早讨论该套作品的文章,文章主要从音乐 与文学具有相似性的特点出发,提出音乐在与文学相结合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本 质具象的写法,力求通过音乐情绪表现小说内容;于青林1 9 9 3 年发表的满腔 惆帐,无限感慨一电视连续剧 插曲与主题歌赏析一文,则是较全面 探讨该套作品的文章,该文从赏析的角度体现着王立平创作的情绪主旨,具有一 定的意义。可以说,对王立平红楼梦主题歌与插曲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在旋 律调式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由总政歌剧团集体创作的党l 撒j b 唱段集中体现了音乐民族性和时代性 的特点,演出后受到众多好评,并多次重排公演,有着广泛的社会效应,但对它 6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静苇:五声性多富综台现象与实践分析 的专题研究目前也较少见。只有张非2 0 0 1 发表的情有独钟魂有所系民族 歌剧。党的女儿”观后和乔邦利2 0 0 4 年的继承不易创新更难试析民族 歌剧“党的女儿”等文,它们也都旨在欣赏介绍,涉及主题思想和表演形式较 多,音乐旋律调式分析的层面相对较少。 本文选取的这两部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也具有时代气息,将它们与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相连,则会更好地体现出这一现象在当代音乐生活中的存在 和意义。 调式研究是以音乐本体为基础的,是通过音阶、音列的排列进行抽象概括。 中国传统民族调式以“宫、商、角、徼、羽”五音为调式基础,同时加上具有装 饰性的偏音形成“雅乐”( 正声) 、。清乐”( 下徵) 和“燕乐”( 清商) 三种音阶 形式,它们是长期以来我国丰富的音乐创作实践形成的结果,也是我国音乐理论 家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的结果。 中国民族调式的多样化造就了运用方式的多样化,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是民 族音乐旋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现象。“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定义是将不同宫 的五声综合运用于旋律发展中,音列中的音级具有多宫意义,旋律音调仍体现 出五声性的特征。较之单一五声调式而言,它既保持音乐旋律的五声性,又充分 发挥七声( 以至八声、九声) 音列的表现作用,而它多宫一体化的运用方式使音 乐发展较为含蓄,符合中国音乐简朴含蓄的内在审美要求,可以说这一现象既有 浓郁的民族特点,又充分发挥出五声性体系多方面、丰富的表现性能。因此对五 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进一步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对民族旋律音调的把握。 以往的研究表明,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在民间音乐和戏曲中是大量存在的, 并有理论家对其傲了论证。但将它用于我国当代音乐作品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 此,结合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对当代音乐作品进行研究,将会为进一步完善我国 民族调式理论提供一些参考。 武汉音乐学院硬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台现象与实践分析 上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理论研究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是音乐旋律的五声性与音级选用的多宫综合性相结合 的产物,它具有调接触和调扩展的意义,但又不是转调,只是带有调发展的意味。 通过分析发现,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当代音乐实践中,它既保留了音乐的民族风格, 又丰富了音乐的表现能力。 第一节现象的提出和相关研究 民间音乐中存在着的调“似转非转”现象,黎英海先生于1 9 5 9 年发表的汉 族调式及其和声一书( 以下简称“黎著”) ,首次将其定义为“综合调式性七声 音阶”,可以说这是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研究的雏形,同时这一现象也得到了多 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展开了相关的研究。 一、黎英海的“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 在探讨五声性七声音阶时,黎著专辟一节,来谈偏音( 三度阃音) 的作用, 说明问音除具有。奉五声”的作用外,还可能具有新的意义,即有着另一宫系正 声的意义,指出这种偏音现象存在于“综合调式”性质的七声音阶中,并在书中 的第四章进行单独的说明。 1 、三个特征 在此章节的开始,黎著便将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的主要特征阐述出来,书中 说到“在旋律构成中表现为七声内综合两个甚至三个不同宫的五声音阶,这时的 偏音具有另一宫的五声音阶音的意又,但是它又不是转谲,而只是带有调发展的 因素。”1 这段话说明了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首先其外观是一个七声音阶,根据大 三度定宫角的意义,从音阶形态上说就有两至三个富系存在的可能: 倒1 : , 偏音在这里的作用不仅仅具有装饰辅助性作用,而且还具有另一宫系正音级 的意义;此外在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特征中作者还明确指出它具有了一定调接触 的因素,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调。同时作者也将这种现象看成是一种独特的旋 8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徐睁苇:五声性多富缘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法。这与作者在实际曲调中研究调式现象的初衷相吻合。 2 、两个综合方向 黎著提到,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主要是与主宫系的上、下纯五度的两个方向 宫系进行综合,有两个综合的方向。 民间音乐中存在着的“变宫为角”和“清角为宫”的转调手法在综合调式性 七声音阶中也同样适用,这也是五声性调式进行多宫综合的主要手段;而“变徵 为角”和。闰为宫”这两种f 龟上、下二度关系宫系转调的手法也可用于宫系综合 中,但它们主要是与主宫系同上下五度关系宫系综合时结合使用的 3 、综合的意义 至于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具体是什么,黎著并无明确答复,但提到它“实际 上是属于调或调式交替的范畴,只是由于它的特征是能以七声来归纳这种调或调 式的交替,构成七声音阶旋律的特殊形态,因而才有必要给它以专门的名称”2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黎英海先生在对民族调式的研究中己观察到了有这么一种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虽对其性质无明确的定义,但“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这 一名称的提出对充实我国民族调式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书中大量谱例的实 证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现象的相关研究 继黎英海先生提出“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后,有多位理论家和作曲家对民 族调式中的富系综合现象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杨善武的黎英海的五声综合调 式理论、廖胜京的中国五声同主音横向综合的理论与实践、关庆j 埙的试谈 三整音的特殊旋法及其调式的双重综合性以及熬昌群的五声性旋律调性扩展 与调式运用等。 2 0 0 4 年杨善武先生发表的黎英海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是作为黎英海“汉 族调式”专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单独阐述的。文中提到,这种现象的特征 不仅是音阶外观可看出有二、三个富系存在的可能,且指出它们“必须是在具体 的旋律进行中形成了三种五声音阶的旋法”,进一步说明五声综合调式现象是 存在于具体音乐旋律中的,也属于一种旋法现象。同时,文章还指出这种音阶是 不同宫系因素的综合体,其中的音级分属不同的宫系。具有不同鸽阶名意义,因 而这是。借用七声音阶的一种说法,并非实质性的七声音阶”而正是由于将 9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徐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不同宫的五声综合于同一个七声音列中,所以在具体应用时并无明显的转调感 觉,只是具有调发展的意义。杨善武先生不仅同意这种多宫综合现象可以存在于 上、下两方的纯五度和大二度宫系闻,并进一步说这种运用有时会突破七声框架, “亦常常超出二至三宫的范围,形成多于三宫的复杂综合”5 。 廖胜京先生发表的中国五声调式同主音横向综合的理论与实践一文是从 作曲技法的角度来谈他对民族调式中综合现象的理解。文章不仅回顾了西方同主 音综合调式的由来和中国民族调式的基本形式,也谈到中国民族风格旋律的基本 因子。在具体论述民族调式综合现象和手法时,廖先生从自己音乐创作的实践出 发,按照两种民族调式音阶前后拼接的方式构成一个新的音阶形态的方法进行综 合,作者将这种综合的音阶运用到了音乐实践中并在文中给予简要分析,该文提 到的民族多宫综合现象是利用音阶前后拼贴的形式完成的; 试谈三整音的特殊旋法及其调式的双重综合性是关庆顺先生在研究晋中 秧歌时总结出来的,文章提到了三整音6 的旋法作用,而其中提到的“双重综合 调”是指“将两个宫系交织重叠起采,在音调的横向序进过程中使其具有双重调 式的功能属性* 1 ,这也具有五声性多宫综合的意味,文章还指出这样的调式结 构用材经济、容量大,对调的扩展菲常方便。文中指出双重综合调式来源于五声 又高于五声,这是作者在对民间音乐的考察中观察到的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 熬昌群先生对这一现象也有相关探讨,在五声性旋律调性扩展与调式运用 一文中,作者先是探讨民族旋律的基本特征以爱中西方音乐调性的确立因素,在 讲到调的扩展时作者主要利用当代音乐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 说明,指出可采用将不同宫系的五声片断以某种音程关系进行连接组合面成,也 就是一条完整的旋律线条是由若干个分属不同宫系的旋律片断组成,在文中作者 指出这一现象的特征是旋律以多宫进行横向结合,旋律线条较为零碎、短小等 此外,黄翔鹏先生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同均三宫”理论也是基于 这种现象,但因其主要立足于三种七声音阶,而本文探讨的重点是多宫五声的综 合。因此本文不作具体评述。 可见民族音乐旋律中存在的“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已引起较多关注,从以 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这一现象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一致的,但讨论已经开始 丽正是这种多角度的讨论为这一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主要的基础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也论文 镣备苇: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与实殴分析 第二节旋律运用的五声性 作为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调式的五声性是旋律五声性 自基础,旋律调式的五声性主要体现在调式音阶构成和旋律五声音调的使用上: 一、调式音阶的构成 。调式是人类音乐思维的基础之一”8 ,音阶则是构成调式的基本素材之一。 音阶研究虽不是调式研究的全部内容,但通过音阶的排列是可以较明确看出调式 中各音级阃关系的,可以说,“音阶是音乐表现手段中的基本物质材料争逻辑体 系,是音乐表现手段的基础”9 ,因此,调式的研究往往始于对音阶的分析。 五声调式的音阶形态并不仅限于五个音中,因为它是“在五正音和两偏音所 组成的七声音阶上形成,并分别以五个正音为主专的五种调式总称”阳,在我国 传统音乐理论中,音阶主要是由“富、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级名称( 阶名) 构成,而阶名的组成又分为“正声”和“偏音”两类。中国传统音乐如仅用宫、 商、角、徽、羽这五个正声,构成的是五声音阶形态,而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分 别加入两个不同的偏音,则可构成七声音阶形态。 1 、五声音阶” “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五声调式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调式占有重要地 位”1 2 ,因此中国传统音乐是以五声性音调为特点并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五 声音阶在古代文献中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五声音阶的意思是从宫音开 始,按五度相生的顺序到角音,分别称为“宫一徵一商一羽一角”: 倒2 : ,。 宫徽商羽角 将它们排列在一个八度内,便形成了五声音阶n 。 例3 : 宫商角徽 羽富 武汉音乐学院硬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静苇;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与实跬分析 五声音阶形态确立了音阶内各音级间的音程关系,从上例可以看出,相邻两 音级阃的关系以大二度和小三度为主,无半音关系,其中“角”到“徵”、“羽” 到“宫”是小三度,其余各音级为大二度关系,可见在五声音阶中,小三度具有 相邻两音级间的级进关系,不是跳进的意义此外,在全部音阶排列中只有一个 大三度郾“宫一角”大三度1 4 ,它明确了宫音的位置,这一点在确立旋律宫系对 就显得十分重要。宫角大三度和没有半音与三全音这类尖锐音程是五声音阶的主 要标志。从上例还可看出五声音阶各音级问的音程关系无尖锐的音响,这也是民 族音乐旋律贯保持平稳和谐曲风的内在要求。 五声音阶中以任何一个音作为音阶的起始音,按次序进行排列,便形成了一 个调式音阶。也就有了五种调式,它们分别是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微调式 和羽调式埒。在音乐实践中。完全以五声调式音阶为基础构成的曲调不仅广泛存 在于民族民间音乐中,在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中也大量运用,都很好地体现出音乐 的民族特色 此外,音乐实践中也有少于五声的音阶结构,这只可称为五声音阶的省路形 式,因为“一个特定音律结构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过程,音乐实践表明五声音阶对 曲调的构成有着不可争辩的完整性,因此它在应用中具有独立的意叉”1 6 所以 在实践中为了灵活处理的需要,曲调中省略几个音也较为常见,但并不因此就判 断产生了新的音阶。可见五声音阶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也是三种传统七声音阶的 基础。 2 、七声音阶 。中国传统乐学理论用七律或七音来表达七声音阶的概念”1 7 。五声音阶较之 七声音阶是缺少宫音上方四、七级音的,因此在七声音阶加入的正是这两个三度 问音璩。从音阶形态上看;以五声音阶为框架形成的七声音阶与西洋七声音阶好 像没什么不同,但这种“七声是在五声的两个小三度问加上半音而形成的,其半 音关系是靠上靠下的,都并没有在旋律中影响五个骨干音的确立”垮可以说, 五声音阶延展成为了七声音阶,而七声音阶是用来丰富五声音阶的。 在民问歌曲中,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构成的曲调较多,而在戏曲音乐这类有较 丰富情感变化的曲调中,七声音阶的运用是十分常见的,七声音阶由于有了偏音 的加入,润饰着音乐的旋律,同时也丰富着音乐的表现力,从而增添了调式的色 1 2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镶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彩。在七声音阶中,影响最大且形成传统理论体系的七声音阶主要有三种结构形 态,分别是正声音阶( 雅乐) 、下徵音阶( 清乐) 和清商音阶( 燕乐) 。 例。4 : 雅乐摹喜善三至吾茎萎茎垂量垂 薹云三兰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手三三i 三三兰三三三至三三 清乐笱等云= = ;= = j ;= = 正= = ! = = 兰三= = = = =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三种类型的七声音阶实际上是由五声音阶中加进了 不同的半音关系而形成的”2 0 ,所以在各音阶中突出的五声是不同的,因此这三 种七声音阶在理论上不可以通过音阶移位的方式简单地将它们合为一种形式。 0 l 。,。,一 例5 享喜三享至三兰至三至三至三窒三蔓 就这个音阶形态而言,因为“与五声音阶一样,大三度对七声音阶的分析作 宫角定位的处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 1 ,所以该音阶可分别称为“c 商雅乐音 阶”、“c 徵清乐音阶”和“c 宫燕乐音阶”。它们的音阶形式看起来虽完全一致, 但由于突出运用的五个正音不同,从而分属于不同的宫系和调式。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五声性调式音阶构成是以五声为基础的,其主要通过偏 音的添加得以丰富和发展,这也为旋律走向的五声性提供了材料依据。 二、旋律五声性的特点 调式音阶的提炼很重要的方面是从旋律实践中来的,而我们对音阶的具体分 析也是要为旋律实践服务的,因为“旋律是音乐中最富表情的声部和最重要的要 素”笠,同时也是人们音乐记忆的一个最主要的部分。我国音乐由于受到民族传 统文化的哺育和民族欣赏习惯的影响,其旋律线条感特别强,旋律中的五声也要 求始终处于重要地位 在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构成的旋律中有具体的旋律运用规则,同时,在以七声 音阶为基础的旋律进行中,奉五声”也是保持旋律五声性的一个主要方面,所 以此时偏音要有一定的处理,或是增添旋律的色彩,或为调的接触提供准备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绦捧苇:五声性多宫综含现象弓实践分析 1 、五声音阶的旋律运用 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规定着民族音乐旋律级进音程关系要以大二度和小三 度音程为主,这种三度为级进的旋律进行也就是五声性旋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 五声音阶结构中,有三种类型的三声音调,它们分别为: 例6 : “这三种三音组及它们的变体进行,体现了五声调式旋律构成的基本规律”2 3 。 三声音调可以说是我国音乐旋律中级进的重要标志。 倒7 : 柔弱一生壮烈死党的女儿选曲片断 这是由五声音阶级进构成的乐句,从它们上下行的方式来看,采用的三二式 和二二式音组连接的形式,其中小三度音程是作为级进的。 在以上三个三音组中,两相邻正音级间插入剩下的另一音级,便形成了隐伏 性的三声音调,这在音乐旋律小的跳进处理中十分多见。 例8 : 当然,三声音调的变化音调并不止这些,以上四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 们还是可以看出三声音组框架。 例9 : 叹香菱红楼梦选曲片断 这句音乐是以上行级进的音调为主,在 旬末通过三声音调的变化,作了一个跳进的处理,使音乐具有了叹息的感觉,很 好地点了歌曲叹香菱的意境。 此外,五声调式的旋律进行,在正声大跳后也常用反向级进对音乐进行缓冲, 少有连续同向的大跳进行,以期求得五声性平和的整体风格。 1 4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桧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例1 0 : 脚 u 一 这些音调在旋律进行中,对音乐情绪起到了一定的展开作用,但后面的反向 缓冲又使音乐较为舒缓。 例1 1 : 枉凝眉 红楼梦选曲片断 这句音乐是用在全曲转折处,短短 的一句中就包含三个跳进加反向级进的旋律进行,在乐旬开始处的下行六度大眺 音程预示音乐有了发展,其后紧接的上行级进又使音乐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而 后同样的进行使音乐情绪得以扩充,因所使用音级全为宫系正声,旋律在音乐跳 进中的五声特性也就有所体现。 我们知道,五声音阶中的宫角大三度对宫音的明确和宫调系统的确立起关键 性作用,而宫音作为五声调式音阶的起始音,对五声音阶中各音级的确立也很重 要,因为其它音级是在它的基础上相生求得的。“宫音与同宫各音都有着已规定 的音程关系,这是超乎各调式的一种共同关系”2 4 ,可见,宫音在五声调式音阶 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在很多情况下,要明确调式首先需要明确宫音”2 5 。 例1 2 :爷爷给你把泪擦党的女儿选曲片断 这段旋律是采用摇唱的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音乐中只有五个音组成, 调式的主音也是末尾音明确为d ,但由于宫音没有确定,因此它的调名还不明确, 我们根据宫角大三度找到宫音为g ,因此这段旋律为d 徵五声调式。 宫音在五声性旋律中作为这么一个特殊的音级,因此在五声性旋律中,“宫 音常在”也是一个重要的现象。由于五声音阶中各音程关系协和,所以由五声性 音阶调式体系构成的旋律也较为单纯、质朴和明晰,表现出一种纯朴明朗的音乐 风格。 1 5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徐静苇;五声性多富综台现象与实践分析 2 、七声音阶中偏音的。奉五声”意义 我们知道,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偏音便构成了七声音阶,但在多于 五声的音阶中,五声以外的偏音在中国乐音体系中般只起到“奉五声”的作用, “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2 6 。所以七声音阶在旋律进行中仍是 以五个正声为主,偏音只是处于从属的装饰性地位。 正是由于偏音的装饰辅助性作用,运用七声音阶的民族音乐旋律也具有五声 性的倾向,所以从旋律形态上说,旋律进行中很少有二度连续级进的形式存在, 同时分解和弦与琶音进行也很少出现,与大小调式体系相比,五声性音阶中无明 显的功能概念,这也就导致旋律中的音级无明显的解决倾向。当然,调式中偏音 还有多种不同的作用,这也需要加以具体分析。 三、宫系中偏音的作用 前文提到,在中国民族调式音阶中,音级只有正音和偏音两种,正声毋庸置 疑对旋律五声性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构成五声调式体系的基础,但偏音的 作用同样也不能忽视,因为在五声性旋律中偏音的具体用法将会直接影响旋律调 式的运用和走向。从目前的音乐实践来看,五声性调式的偏音主要有三个作用, 它们分别是具有装饰性、转调性和综合性的作用。 一 l 、装饰性 偏音的装饰性作用在单一五声性旋律中是较为常见的,这类偏音在旋律中主 要体现为出现的次数少、常用于弱拍或弱位,同时运用的总时值较短。 例1 3 :一死报党恩党的女儿选曲片断 在这一句音乐中,旋律主要运用的是c 宫系,在第四小节中出现的变宫音b 只是临时的一个装饰性作用,因为在这么多的音级中它只出现了一次且为十六分 音符,而所处的节拍位置是弱拍的弱位上,明显具有经过性。与大小调体系不同 的是,这里的变宫音不是上行至宫音而是下行级迸到了羽音。这类装饰性的偏音 在旋律中并不能因为它的次要地位就可以忽略,因为它们是起到过渡和润饰性的 作用,丰富着单一的五声性旋律。 1 6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2 、转调性 在旋律进行的过程中,为音乐思维的扩充需要进行调的转换,因此,这时某 宫系的偏音有可能上升为另一宫的正音,在民族旋律中由于偏音地位提高产生转 调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类偏音在旋律出现后地位不断加强,即出现在较为重 要的节拍位置,或出现的次数较多,而在这一偏音出现的同对,前调的某一正音 级将忽略或处于次要地位。 例1 4 ; 从前有座山党的女儿选曲片断 上例音乐旋律先为d 宫系统,但在第二行的第三小节开始出现原调的清角音 g ,它第一次出现就运用较大音程得以突出,紧接其后又加强运用了一次,同时 在这里我们也要看到,旋律在下行谱中就没有出现前调的角音f 了,旋律在后半 都转换到了g 宫系中,从旋律分析上可以说它是由b 羽通过“清角为宫”的手法 转到了e 羽上。 3 ,综合性 综合性偏音是处于装饰性和转调性偏音之闯,它指的是某一宫系偏音在旋律 运用过程中具有了另一宫系正音的意义,此时旋律表现为有多个宫系的存在。 例1 5 :万里春色满家园党的女儿选曲片断 这句旋律使用的音级有c 、d 、e 、f 、g 、a 六个,具有c 富系和f 富系的 可能,两宫系的偏音分别是e 和f ,从旋律进行来看,这两个偏音出现的次数和 所在的拍位相当,两者没有明显的正声偏音之分,从出现的旋律时间来说,两者 是交错出现,旋律可以说同时综合了c 宫系和f 宫系,这两者的综合主要以偏 音综合作用为基础。而偏音的综合作用也正存在于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之中。 从以上分析看出,在中国乐音体系中,旋律进行是以五声音调为基础的,这 j 7 武汉音乐学院颈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徐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霉与实践分析 是与音阶构成的五声性分不开的,而音阶构成和旋律进行的五声性则是调式五声 性的具体体现,这就为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的产生提供了音阶基础和旋法保障。 第三节旋律多宫的综合性 综合性调式的提出源于巴托克的运用,他“将中古调式中任何两种不同的调 式进行同主音横向和绒向的两种不同综合,从而产生了许多新的调式”。新的 调式首先源于音阶排列的多种可能性,这一点在现代音阶产生中已有所体现。与 诹方大小调功能体系不同,中国民族旋律的五声性特征决定了一般无不协和因素 的解决,因此旋律进行中宫系间的变换更显随意自由。但这种自由又是建立在一 定原则之上的,那就是对宫系关系有一定要求,这也首先体现在音阶的排列上。 一、多宫的综合音阶 前文提到,音阶排列并不是调式研究的全部内容,但它的组织形态却对调的 运用起着一定作用,多宫综合现象的研究当然也就离不开对音阶的分析。在五声 性调式体系中,多宫音级的各种排列为旋律多宫的综合提供了可能,由于五声性 音阶的基础为五个音级,所以可产生综合的音列往往要多于五个音。 l 、六声音阶:将两个相距五度的宫系进行综合,将会形成六声音阶。 例1 6 : 这是两个为五度关系的宫系,以上这个综合音阶是主宫系同上方五度关系宫 系相结合而成的,依据大三度定富的规则,音阶中有c - e 、g - b 这两个大三度, 这就为c 宫和g 宫系的综合提供了条件。 倒1 7 : 1 8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静苇:五声性多富综台现象与实践分析 这个综合音阶是主宫系同其下方五度关系宫系相结合面成的,由于音阶中有 c - e 、f - a 这两个大三度,也就为c 宫系和f 宫系的综合提供了依据。 2 、七声音阶:主宫系与其上下两方纯五度关系的宫系同时进行综合时,可以排 列为七声音阶。 例1 8 : 这个音阶也就是黎英海先生提出的“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从例中标明的 大三度来看,这个音阶是可以同时综合c 富、g 宫和f 宫的,这样的三个宫系可 同时用一个七声音阶表示出来。 主宫系同上下方大二度宫系的综合也可以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例1 9 : 综合音阶中同时存在c e 与d 一下两个大三度,也就是主宫系在向其上方大 二度的宫系进行综合得到的。 例2 0 : 如例中所示,这个音阶是有c e 和融d 两个大三度? ,也就是主宫系同其下 方大二度关系的宫系进行综合挣。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徐静苇: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可见,在由七个音级组成的音阶中,双宫和三宫的综合都有可能性。 3 、九声音阶:在主宫系音阶的上下两方用五度相生法继续进行扩展,则会得到 九个音级的音阶。 例2 l :b b - - l j 正五西b 一中 在这个九声音阶中,从音阶排列来看,它可以同时包容五个大三度,分别 为c e 、旷f 、f - a 、g - b 和b i l _ d ,因此这种音阶的排列为c 宫、d 宫、f 宫、g 宫 和龟宫的综合提供了条件,但这种宫系综合在实际音乐曲调中较为少见。 音阶的排列为旋律的多宫综合提供了可能,从以上的音阶排列看出,有些音 阶从形式上看仿佛是相同音阶的移位,因此一个音阶是否成立还要依据实际的音 乐曲调,这就涉及到多个宫系间综合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二、综合的方式手法 中国五声性调式的多宫综合现象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已有所体现,在中国当代 音乐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因此从音乐旋律中去探寻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运用的形 式和手法也成为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从音阶排列上看,旋律多宫综合主要存在于相距五度和二度关系的宫系中, 而二度关系的宫系也正是某一宫系朝其上方连续两次五度相生得到的( 或反之) , 因此宫系综合的方向也就大致分为上属和下属这两个方向3 0 。 1 、调式综合的形式 民族音乐旋律一般追求的是一种平和的曲风,所以在多个宫系综合过程中, 多选用共同音级较多的宫系,因此关系较近的两至三个宫系就较常使用。 两个宫系综合:两个宫系的综合是较为常见的,主要为主宫系同上下两方五 度关系的宦系综合。 “变宫为角”是民间音乐中一种常用的转调手法,即在前调中的变宫音随着 旋律的进行逐步上升为后调的角音,同时旋律中隐去或少用前富系的宫音,这时 前宫系就转向了其上方纯五度的宫系中。 例2 2 :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徐静苇:五声性多富综台现象与实践分析 这个音列同时将c 宫系和g 宫系进行融合,由于两宫系是纯五度的关系,因 此共同的音级也较多,与调式转换不同的是,在多宫综合中,这个音列作为了一 个整体,两宫系的偏音是具有另一宫系正音级的意义,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转换。 例2 3 :晴雯歌红楼梦选曲片断 例中所示,这个乐句综合了f 宫和c 宫这两个宫系,它们的偏音分别是e 和 f ,其中e 运用的次数较多面f 运用的时值较长,因此曲调走向上表现出双宫同 时交织,由于两宫系共同音级较多,因此综合后旋律自然流畅。 民族旋律在向下方纯五度富系进行转调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清角为宫” 的手法,即前宫系的清角音成为了后宫系的宫音,与此同时,旋律将前宫系中的 角音省去或作为偏音使用。而调式在向下属方向宫系进行综合的时候,两个宫系 的偏音是同时具有了正声的意义,且无明显的调式交接点。 例2 4 :一死报党恩党的女儿选曲片断 这是一个由下行音列组成的乐句,为了表达人物复杂痛苦的情感,音列中的 每一个音级都十分重要,例中圈出的两个大三度可以显现两个宫系的存在,而正 是音调中这种综合曲调,将人物复杂的情绪表达了出来。 三个宫系综合:通过前文我们知道,一个七声音阶中可以看到有三个宫系同 时存在的可能,它们可以是主富系朝其上方属宫系两次综合的结果,也可是朝下 属方向两次综合的结果,同样还可成为主宫系向上、下两方五度宫系同时综合的 结果3 1 。 例2 5 :葬花吟红楼梦选曲片断 武汉督乐学院预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桧静苇: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生死与党心相连党的女儿选曲片断 这两例旋律都是运用c 宫、f 宫和g 富三宫综合而成,前者表现了惆怅伤感 的情绪,而后者则表达的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其曲调在具体演唱和听觉中 虽感到有一定的变化发展,但由于存在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因此宫系转换的感 觉并不十分强烈,使整个旋律浑然一体,可以说,五声性多宫综合在旋律表现中 的一体化的运用是其一个主要特征。 此外,民族旋律中“变徵为角”的转调手法实质上是宫系朝上属方向进行两 次五度变化两来的,同样“闰为富”的实质是宫系朝下属方向的两次进行,从其 综合的音阶上看,它们都可以构成七声音阶,但这种用法往往是同“变宫为角” 或“清角为宫”结合起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族音乐曲调中两富和三宫的综合是较为常见 的,这也是目前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主要综合形式。 2 、调式综合的手段 五声性多宫综合既是一种调式现象,又是一种独特的旋法现象,其综合手法 也只有在旋律中才得以体现。从对实际音调的观察中,可将五声性多宫综合的运 用手法大致分为共同音级运用、综合性的音调、宫系偏音的突出、节奏休止运用 以及相关音级提前预备等。 共同音级的运用:五声性多宫综合中诸宫系间常为近关系,这就决定了各富 系间存在许多共同音级,也就为五声性多宫综合的自然流畅提供了条件 例2 6 紫菱洲歌红楼梦选曲片断 共同音暖共同音缀共同音鳆 武汉音乐学院颈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徐静苇:五声性多富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这旬旋律同时综合了f 宫系和c 宫系,它们的共同音级如下: 例2 7 : 例中所圈为两个宫系的共同音级。在这旬旋律中,音调以两宫系的共同音级 开始,给人一种“间调式”3 2 的感觉,使曲调在一开始便处于朦胧游移状态,而 后的d - f - c - a 这几个音级进行由于大三度音程的出现,使宫系得以明确,但随 后再次出现的共同音级曲调又一次模糊了宫系,两次运用分别落在两宫系的特征 音上,最后看出旋律里综合了两个宫系的端倪。 宫系间的共同音级为曲调的多宫综合提供了方便,且旋律进行并不突兀,音 乐旋律自然流畅,运用共同音级是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综合性的音调:五声性多富综合的音阶排列主要表现为可以同时容纳多个宫 系,与单一五声音调相比,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综合性音调,利用这些音调可将 多个宫系进行综合。 例2 8 : 这个综合音阶由于变富音的加入,与单一性的五声音阶相比,从音程关系上 多了宫音下方的小二度和上方的大七度音程,而民族音调较为含蓄的特点决定了 此时下行小二度可成为了一种综合音调,且其往往级进下行至羽音,形成了连续 下行的三音音调。 。 一一- 。一一一,- 一 一_ i _ 。 例2 9 :聪明累 红楼梦选曲片断 例中所示,两个乐句都是由下行三度的三音音调引出,但各自终结音却是属 不同宫系。在这一例中,由于特征音调己将两个宫系进行综合,因此旋律的进行 也就较为自然,两个宫系在此呈现出一体化的感觉。这种通过多宫综合音调进行 五声性多宫综合运用,也是较常用到的一种手法。 旋律进行中突出偏音:在单一五声性旋律中,偏音一般只起到“奉五声”的 作用,如上节所说,它们对五个正声只具有装饰性和辅助性的作用。但在五声性 武汉青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徐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多宫综合现象中,偏音具有了其它宫系正声的意义,因此在旋律进行中就需要得 以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大跳音程的提示和旋律节奏的运用上。 音乐旋律的大跳音程以其较强距离感,在听觉上是较为突出的,中国民族风 格旋律为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餐厅劳动合同(标准版)
- 护士职业合同模板及注意事项
-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挑战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 2025供用气合同6篇
- 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三方协议书(范文)7篇
- 【语文】西安经发学校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 车辆刮蹭合同6篇
- 高海拔地区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轿车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外科中医护理常规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水暖专业试题及答案
- 学校大班额化解实施方案
- 2025年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肺康复护理进展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诚实守信》教案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培训课件
- 2025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6表内除法》教案
- 污水处理在线运维课件
- 质量经理工作汇报
- 四川隆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吨压裂支撑剂(150万吨石英砂、30万吨覆膜砂)项目环评报告
- 消毒灭菌物品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