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内审员培训ISO14001标准.ppt_第1页
2019版内审员培训ISO14001标准.ppt_第2页
2019版内审员培训ISO14001标准.ppt_第3页
2019版内审员培训ISO14001标准.ppt_第4页
2019版内审员培训ISO14001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SO14001:2019版内审员培训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简介,2,主要内容,ISO14000国际环境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简介初始环境评审,3,第一部分ISO14000国际环境标准,4,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第二次环境问题高潮人类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5,环境问题,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问题:按范围引起的根源,原生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广义,狭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由有害物质引起,由物理特性引起,6,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农业革命引起的环境问题培养、驯化植物和动物农业和畜牧业大量砍伐森林、盲目开荒、破坏草原、刀耕火种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生态环境恶化、文明衰落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小生产大生产劳动生产率提高大量废弃物排放污染加重环境公害事故频发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淡水资源短缺,7,八大公害事件(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12有害气体/煤烟粉尘比利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5-10汽车排气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10SO2气+金属硫酸盐气溶胶美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12取暖用燃煤SO2气+烟尘英国水俣病事件1953-61氮肥厂甲基汞化合物日本四日哮喘事件1967石化厂SO2气+金属粉尘日本富山事件1963-1968炼锌厂含镉废水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米糠油生产多氯联苯日本工业污染城市污染,点污染面污染,局部污染区域/全球,8,全球性环境问题(第二次环境问题高潮),温室效应升温1.54.5度海平面上升20165cm臭氧层破坏1984年南极臭氧层空洞紫外线增加皮肤癌/白内障酸雨pH5.6水生物物种灭绝、森林毁坏、土壤酸化水资源危机水污染10亿人患病、300万儿童腹泻、2亿血吸虫患者海洋污染6001000万吨石油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灭绝的100倍,形成速度的100万倍危险废物越境转移5000万吨/年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城市环境问题光污染、电磁辐射、热污染、噪声、交通废气等影响范围危害后果污染源复杂性突法性严重事件,9,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煤烟型烟尘和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365亿吨废水/年一半水系污染地下饮用水质下降城市环境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空气污染,地表脏乱、地下水污染、固废量增加,未经处理即堆放或填埋,威胁环境,影响健康生态环境可耕地少,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异常、自然灾害日趋严重资源短缺人均拥有自然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333%,能源消耗系数高出发达国家48倍,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50%,10,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对策,1962年,卡逊寂静的春天,唤醒了全民的环境意识,扩展至全世界美国环保局1970年成立,开始确立环保目标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一次联合国环境大会,人类环境宣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日,成立环境规划署UNEP,走出污染治理狭隘范围,改变发展战略的进程1987年,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可持续发展时代开始,11,环境管理的新观念,清洁生产(污染预防)产生于70年代,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清洁的能源、原材料,清洁工艺及无污染、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生产清洁的产品。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指的是一种产品取之于自然又回到自然的全过程,即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的环境影响。环境标志最早79年出现于德国,90年代己发展到22个国家循环经济环境审核,12,ISO14000系列标准制定的基础,80年代末,欧美一些大公司自发制定环境政策外部调查环境绩效对外公布结果以证明优良环境管理和绩效获得公众的理解和认可获得经济与环境效益。1992年英国颁布BS7750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1993年6月欧共体正式通过EMAS生态管理和审核准则随后法、爱、澳、新等国相继提出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1987年,ISO颁布世界上第一套管理系列标准ISO9000族,并获得了成功实施证明在国际标准中设立管理系列标准的可行性和巨大的进步意义。1993年6月ISO设立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研究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13,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14,ISO14000分类(按标准的功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绩效评价,环境审核,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评价组织,评价产品,15,ISO14000分类(按标准的性质),基础标准系统基本标准系统技术支持系统T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64,理解要点:,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应识别/收集哪些方面的法律和其他环境要求(识别范围)如何确定其适用性与所识别环境因素的关系确定获取/跟踪的有效途径建立、实施和保持EMS时,如何遵守和执行,65,法律和法规的范围,国家法律国际环境公约/条约/协议政府行政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规章(省或相当省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国家、地方、行业环境标准,66,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大致包括:和政府机构的协定(特许协定、环保承诺协定等);和顾客的协议(合同附加协议书等);非法规性指南(技术政策、指导性政策文件);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自愿性环境标志产品护理承诺;行业协会的要求;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环境公约、商务宪章);对公众的承诺;其他及本单位的要求,67,4.3.3目标、指标和方案,组织应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境方针相一致,并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及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a)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68,理解要点,应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性重要环境因素中的优先改善方面规避法规风险的需要目标应当具体指标凡有可能均应量化(可测量性)目标和指标可兼顾短期和长期的需要(/或连续性)方案应明确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措施)、时间表、各层次职责、责任部门(/责任人员),69,重要环境因素与目标和指标优先改善项的选择,重要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规避法规风险)组织的经济承受程度(财务状况/经济条件)可选技术的可行性相关方的观点(关注程度),70,环境管理方案的确定(1),与环境目标、指标相关的计划、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和处置等阶段应予以考虑对于产品,可从设计、材料、生产(制造)过程、产品使用和产品报废后的最终处置等方面予以考虑对于安装或过程(工程)的重大修改,可从计划、设计、施工、试运行、运行、关闭等环节给予考虑,71,环境管理方案的确定(2),一个或多个方案,应包括: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各阶段的细化)时间表(启动完成)资源(资金、能力和物力资源等)各管理层次(部门)的职责可细化到组织的基本单元,包括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72,目标和指标的设定与优先改善领域,节能、提高效率削减污染物排放:废水、废气、粉尘、噪声、废物、电磁辐射、消耗臭氧层物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降低物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预防污染或灾害事故的物件建设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清洁能源替代,使用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建设,河道污染修复,绿化面积增加,增加绿化总量包装材料的再利用或再循环利用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73,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案例1),74,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案例2),75,策划(规划)在建标时的应用,环境因素识别(调查)和评价识别环境因素并确定其环境影响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和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识别与评定收集确定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编制使用的法律法规清单环境方针的策划与制定明确组织的性质和特点确定组织的环境总目标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的筛选和制定优先改善项的选择确定长期(35年)或短期目标(年度)规划和确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方案的细化明确每一层次的职责,76,思考与研讨,有一个仓库,主要放置酸碱化学品,乙醇,丙酮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化学实际,并有一大捆用于应急的回丝布条,另有4大筒100溶剂油。识别其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根据这些环境因素,有哪些应遵守的使用法律、法规。EMS主要针对的是环境保护的问题,组织是否要遵守所有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组织没有识别有关绿化方面的环境因素,但组织将植树绿化,美化厂区环境作为年度的目标和指标,是否符合4.3.3要素;如果不符合4.3.3要求,但总经理仍希望将绿化建设作为环境目标和指标,此时如何予以纠正比较合理。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要形成文件,作为一个有效文件,需要包括哪些方面的信息并予以标识。,77,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表现(绩效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78,理解要点,为EMS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控制,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各个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应当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重要环境岗位人员的专项能力和技能为控制和改进环境表现(行为)的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财力资源其他必要的资源(或条件),79,根据EMS的范围,应当明确建立、实施和保持EMS的组织结构,为使之一目了然,组织结构通常也可以以图示方式予以描述,例如:,最高管理者,环境管理者代表,环境管理领导小组,ISO办公室(ISO工作组),总经理办公室,行政事业部,计划财务部,设备动力部,质量保证部,经营服务部,物资保障部,技术开发部,生产管理部,生产制造部,80,应当明确各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的作用、地位、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一旦文件被批准,各职能和层次管理者的作用、地位、职责和权限均视为最高管理者(或最高管理层)的授权,应当忠实履行。最高管理者(或者代表最高管理层的最高行政执行官)应当专门指定(任命)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可以由1人担任,也可以有不只一个管理者代表。,81,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指定或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并授权其全面负责组织的EMS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EMS的运行情况和改进意见,以供评审;制定组织的环境方针;提供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EMS的必要资源(包括人、财、物等资源),确保环境方针的实现;主持管理评审,并提出相应的重大改进方向和对策略。,82,环境管理者代表的职责,环境管理者代表是由最高管理者任命和授权负责本公司(或单位)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实现公司环境方针的各项承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各部门应当根据ISO14001标准要求、体系文件规定和环境管理者代表的要求,履行相应职责,做好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主要职责是:,协助最高管理者组织环境方针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组织环境管理手册的编制和修订,批准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领导ISO工作组开展各项工所;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组织供管理评审的文件和信息,并提出改进意见;审核批准环境目标和指标及其方案,环境培训计划,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文件发放清单、法律法规符合性报告等EMS的相关文件;任命内审组组长,组织内部审核。,83,研讨组织的下列机构是否纳入体系,党的组织,如党委办公室工会组织及其三产企业其他组织,如团委,退管会代理机构,如产品特定维修部、产品代理销售公司分支机构,如外设的北京销售分公司、成都销售分公司等分公司,如不在同一区域的下属分公司厂区内租赁场地的其他实体组织(公司),84,4.4.2能力、培训和意识,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组织所确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组织应确定和它的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相关的记录。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c)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85,理解要点,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和多个旨在对人员能力和意识的环境培训程序培训对象是为组织工作的人员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法人员均应予以培训深度:除规定一般人员的培训要求外,还规定涉及重大环境影响工作的重要环境岗位人员相应能力的要求,86,组织的所有人员的培训要求,都了解环境方针的内容、意义和要求都了解组织的EMS及其主要要求;都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程序规定和要求;都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程序和EMS要求的重要性;都清楚和了解与自己工作有关的环境因素;都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实际的和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都了解个人工作的改进可以或可能带来的环境绩效;都明确自己在实施EMS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都明白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87,对从事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工作人员的培训特别要求,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方法、程序和要求;偏离程序规定的任何运行可能带来直接和潜在后果;控制重大环境影响的能力和经验;改善环境影响的知识和技能。,88,实施环境培训的一般要求,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方案验证培训方案是否符合标准和组织的要求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将接受培训记录在案评价培训效果,89,培训形式,授课式培训适用对某一内容有系统的培训专题讲座式培训适用于对某一专题进行介绍性培训研讨式培训适用于最高管理层或管理层人员小范围的专题介绍与研讨相结合的培训讨论式培训适用于部门或班组的培训,就某一主题(文件)进行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培训演练式培训适用于对某特定要求(如火灾应急与逃生知识)的能力与技能相结合的培训图像或展板式培训适用于受众体接受灵活性的广义性培训竞赛式培训适用于环境知识普及性培训对抗辩论式培训适用于环境知识富于娱乐性的培训,90,如何确定培训需求,91,克服培训中的障碍,克服第一年轰轰烈烈,第二年文件学习,第三年内审员补充外培,第四年只剩新进人员培训的现象克服形式的单一性克服只为认证,不求实效,92,4.4.3信息交流,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a)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答复。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交流它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将其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就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93,理解要点,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和组织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组织内部交流的信息包括:,环境方针;EMS运行情况;环境法律和法规及遵守情况;环境绩效(环境表现);员工的环保建议、意见和抱怨;员工关注的其他环境问题,94,内部信息交流的形式、载体和方法,文件传递;通讯简报;公告板;内联网;书面反映和意见,等。,95,组织与外部信息交流的内容,来自政府、上级和行业协会的文件与信息;来自外部组织或公众的投诉与建议;来自社区的信息与文件;来自相关方的要求和建议;组织对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宣传;组织对承包方、分包方的信息交流与沟通,96,组织与外部信息交流的形式和方法,年度报告(如环境报告等)通讯简报互联网社区会议其他文件和书面形式(包括与承包方的环保协议、会议纪要等),97,4.4.4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98,理解要点,与ISO14001:2019要素内容相比,有如下不同:文件的详尽程度,以满足有效管理为原则,可以将环境文件纳入组织所实施的其他体系的文件之中;可以不强求采取手册的形式;EMS文件的规模视不同的组织而可以有差别;不是为EMS而制定的文件,只要指明出处,也可用于EMS;根据定义,文件可以是纸张(书面),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99,对EMS文件所涵盖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如下信息是否形成文件,取决于组织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规模与性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这些文件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重要环境因素信息;程序;组织机构图;内、外部标准;现场应急计划;记录,100,对程序是否要形成文件,在A4.44中作出了明确解释:,对要素所要求建立的程序,为保证活动一致性需要,还是形成文件为好;对要素中未要求建立程序要求的,只要不因未形成文件而对环境方面构成可能的后果,由组织决定;但形成文件有如下好处:,易于交流与培训易于加以实施易于维护和修改避免含混和偏离提供证实功能和直观性,101,EMS文件构成与作用,可以作为纲领性文件,便于最高管理者和高级管理人员简捷了解,并简化程序文件,且文件的层次明晰体系运行的管理性文件,只要凸现其可操作性,也可简化相关作业/操作性文件程序的支持性文件根据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规模和种类,以及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而定确保体系运行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文件,102,4.4.5文件控制,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按照4.5.4的要求进行控制。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便:a)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并重新审批;c)确保对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d)确保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发放到所需要的岗位;e)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f)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g)防止对过期文件的误用。如出于某种目的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103,理解要点,体系文件控制系统的简繁程度,取决于是否充分适应实施EMS的需要,并非要求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文件控制的要求:保证所使用的文件均为现行有效版本保证需要使用文件的人员都能获得现行有效的版本;保证组织能够充分适应实施EMS的需要。,104,文件控制要点,便于文件管理的标识信息,文件编号及其编码规则;文件类别标识;发布与实施的时间标准;受控标识;修订/更改标识。,文件的权威性标识信息,起草(或修订)人员及日期审核批准人员及日期,105,EMS文件控制要求,文件编号的编码规则易于失效文件版面的发放标识受控状态标识(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废止文件和保存文件)适宜性评定要求以及修订/更改的程序规定废止(作废)文件的处置规定文件持续改进的历史记录文件发放与回收的记录,106,4.4.6运行控制,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对于缺乏成文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成文的程序予以控制;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107,理解要点,4.4.6是组织对所识别的环境因素管理和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有效控制的十分重要的关键要素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改善途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特别优先改善项目,均应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环境绩效,108,程序文件要求,所有判断和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都应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成文程序也可予以控制时,如缺乏成文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时,可以不要成文程序(运行程序文件),必要形成成文程序(运行程序文件),保证获得有效控制,109,案例,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可能需要建立的程序文件水资源的无效消耗节约用水管理程序污水排放可能超标污水污染防治与控制程序电源的无效消耗节约能源管理程序噪声排放可能超标固定源噪声控制程序固体废物产生与排放固体废物污染管理与控制程序燃煤锅炉尾气排放可能超标锅炉大气污染控制程序新、扩、改项目的新污染新建、扩建和改建环境管理程序化学危险品的泄漏污染化学危险品污染防治管理程序绿化的农药污染和水的消耗绿化与绿化维护环境管理程序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污染建筑施工工地污染管理程序,110,运行控制程序运行准则,运行准则与运行标准的同一性运行准则:运行状况的可验证性、可监视性(或可测量性),危险废物与其他废物应分类收集;放置或存放容器应有明显标识;含易挥发物质的危险废物在放置或存放包装物应密封;集中存放危险废物处应有防雨和防扬撒措施;危险废物转移时应告知特性,并执行转移联单制;接受危险废物的单位应有相应的经营许和资质。,危险废物管理程序,111,4.4.7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伴随的有害环境影响。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112,充分识别和合理预测各种其他现实存在和可能发生的那些对环境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化学污染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或事故源易燃液体的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的贮罐和压缩气体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运行、贮存和使用危险废物和危险物品的贮存和转移,113,组织在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时应考虑,处理紧急情况或事故的最适当方法(MSDS);应急救援的内、外部联络计划及相关联络信息;对实施应急相应程序人员的培训;疏散路线和组织疏散的措施;包括请求应急救援的当地政府和专业机构和组织,如:公安消防队伍;化学救援队伍;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等。,114,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的评估:程序的适用性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可行时组织应定期试验所制定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或者组织专项演练,以验证程序的适宜性根据评审和试验(演练)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115,4.5.1监测和测量,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表现、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和检验,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录。,116,理解要点,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监测和测量的程序监测和测量的内容,包括:a.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视和测量;b.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监测;c.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和实现情况的监测。监测和测量的方法,包括:监测(监测和监控巡查)测量(监测仪器或设备),117,关键特性,可以是组织运行过程中可以影响环境质量或排入环境的特征污染物,如一个有燃煤锅炉的组织,对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特性,可包括:,燃煤中硫含量();除尘脱硫效率();烟尘排放浓度(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mg/m3);林格曼黑度(级);烟囱高度(m)。,118,对于一个皮革鞣制生产企业,可以影响水体环境的特征污染物,即应予以监测的关键特性包括:,废水总排放量(m3/d);主要污染物进出口浓度:,酸碱度pH色度(稀释倍数);悬浮物(SS)(mg/L);CODcr(mg/L);BOD5(mg/L);总铬(mg/L);六价铬(mg/L);动植物油(mg/L);硫化物(mg/L);氨氮(mg/L);,119,对危险废物管理,其监视和测量的特征是,危险废物属性鉴别(危险废物名录);分类收集情况;存放容器的适宜性;存放条件;标识即分类符合性;废物转移联单;废物接受组织的资质合法性。,120,4.5.2合规性评价,4.5.2.1为了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4.5.2.2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为此,组织可以把它和4.5.2.1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121,理解要点,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合其他要求遵循或符合情况,并保持相应的记录两种倾向将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做成一个名录,定期进行打勾,以表明做了合规性评价定期写一、二百字做个总结性评价,以表示做过合规性评价,122,合规性评价的主要过程,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确定它所识别的环境因素的关系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找出每一使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主要条款内容根据环境方针的承诺,归纳并确定应遵守的具体要求或标准定期对这些具体要求或标准进行合规性评价形成文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或传递,123,根据我国已制定和发布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政府和部门规章,以及国家和地方标准和适用于EMS的规范性文件。大致有如下评价要点:,防治废水和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水环境功能区标准防治各类废气、粉尘和扬尘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食堂油烟、恶臭污染物和锅炉废气排放标准防治固定源噪声污染,包括建筑工地场界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防治危险废物及一般废物污染环境,包括转移联单制和经营许可证制度防治新扩改项目新污染,包括环评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制度节约水资源,包括降低水的单耗,污水的重复利用,中水资源再利用节约能源,包括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清洁能源替代防止化学危险品污染,包括有毒有害化学品替代,以及管理化学危险品。生产、运输、使用消防和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清洁生产,包括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措施采用,等。,124,4.5.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复发生;评价采取措施以预防不符合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配。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125,理解要点,不符合,不符合ISO14001标准的要求不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和要求不符合组织的EMS文件的要求,不符合指未满足要求,其要求是:,126,不符合的来源,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第三方或第二方外审发现的不符合定期进行监视和监测中发现的不符合外部相关方或公众的环境投诉中所提出的不符合在管理评审中所提出的不符合,127,不符合项,根据事实和性质,分为严重不符合项一般不符合项严重不符合项的判断标准,在一个部门中发现存在多个相互有关系的关键要素的不符合项;在一个部门内发现同一个要素出现多次重复不符合。有严重违法法律法规规定或出现严重超标情况的不符合,128,不符合纠正与预防,发现不符合项应当由其责任部门分析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应,并予以实施,完成不符合的纠正由提出不符合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验证其纠正的有效性,予以关闭在分析不符合原因时涉及相关文件适宜性问题时,应当按照文件控制的规定进行更改或修订,129,4.5.4记录控制,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其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结果。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130,理解要点,记录是EMS运行结果的可证明性的重要载体;对EMS运行和实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持续有效性的展示起着可追溯和可验证性的重要作用,但不是证明符合ISO14001标准的唯一依据。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记录的存放;记录的保护;记录的检索;记录的留存和处置。,131,环境记录包括,环境投诉记录(接受、处理和答复);培训记录(需求、计划和实施);过程监测记录;检查、维护和校准记录;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记录;偶发事件报告;应急准备试验记录;审核结果;,132,管理评审结果;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决定;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记录;重要环境因素记录;环境会议记录环境绩效信息;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和相关方的交流。,133,4.5.5内部审核,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a)判定环境管理体系1)是否符合计划的环境管理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2)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实施和保持。b)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所涉及的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134,理解要点,内审目的启动内部进行检查的方式之一,以验证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EMS的结果及其符合性,以供最高管理者和所有管理者不断改进组织的EMS内审准则,ISO14001标准组织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的EMS文件,135,内审范围内审范围应与组织建立EMS覆盖范围保持一致内审频次一般而言,组织的内审每年不少于1次,并且在1年中应覆盖组织EMS全部范围和ISO14001所有要素内审方法可以通过与被审核方的交流、现场察看和文件审阅等方法进行抽样审核。抽样的样本数取决于组织或者组织的某一部门所涉及环境重要性和环境职责的程度。,136,4.6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它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137,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组织的环境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改进建议。,138,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作出的,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139,管理评审的目的确保组织实施和保持所建立的EMS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责任人(或者称主持者):最高管理者管理评审频次:一般为每年不少于1次管理评审方式:一般采用集体评审方式(/管理评审会议)参与管理评审人员a.组织的EMS领导机构,如EMS领导小组/环境管理委员会/环境推进委员会b.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最高管理人员、管理者代表、ISO工作组负责人和主要部门的高级主管人员管理评审结果:管理评审报告,140,管理评审的主要信息输入与输出,输入内部审核的结果和报告合规性评价结果及改进意见外部相关方的关注情况,包括投诉组织的重要环境表现(绩效、行为)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序及其实际绩效内、外部审核和例行监控的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结果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大变化或政策的重大改变前次管理评审的决策和后续措施的执行结果环境方针的适宜性组织下阶段的EMS改进建议,输出管理评审报告,包括对管理评审的主要输入信息的评审结果和结论需要作出的重大举措和决策事项;对环境方针的评审结果;主要行动计划和实施要求,等。,141,环境管理体系的“三性”,适宜性:保持组织EMS的适宜性是持续保持EMS的基础,主要针对的是EMS文件。主要考虑方面:环境方针是否体现出组织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和指导原则,反映持续改进的目标和方向,能够指导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体系文件是否满足ISO14001标准要求,并与体系的范围保持一致性;体系文件是否适应组织当前的组织机构,是否与现行管理体制和体系保持一致性;体系文件是否有易于员工和使用人员理解、便于执行,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和可检查性;所有设计和应用的记录表式都是必要的和适宜的,既非繁琐庞杂,又具有简明扼要、便于管理、便于执行。,142,充分性保持组织的EMS充分性,主要是针对EMS的策划,是持续保持EMS的重要条件。一个充分而周密的策划(计划)就是成功的一半。主要考虑的方面: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策划与确定,是否能够与环境方针的承诺和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并反映相关方的观点和关注程度;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和判断准则是否与组织环境任务和重大问题相适宜;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收集、跟踪和适用性识别的策划和途径、方法的合理性;最高管理者和各层次管理者所提供的资源是否充分;对职能和层次人员的作用和职责分配是否合理,权限的授予是否充分;包括环境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计划是否周全而充分,等。,143,有效性:保持组织的EMS的有效性,主要是指EMS的实施与运行及其结果,是组织持续保持EMS的关键。主要体现的方面:,所有的策划和计划是否均付诸行动,并取得实际效果;所有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都获得了实际的控制,并取得良好的环境表现;所采取的污染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的举措已获得实际的成果,并符合或高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已建立和形成了比较完整而有效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监控和反馈的机制,并能证实它的有效性;组织的管理者和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已得到实际的提高。,144,提问,相关方含义?某公司锅炉烟尘超标,但因经济原因迟迟未采取治理行动,适合要素?标准中哪一要素要求定期对守法情况进行评价?公司收到社区居民抱怨噪声扰民,但未进行答复,适合要素?公司获取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已过期,适合要素?组织废机油的处置厂家,装卸时机油泄漏在地上,适合要素?,145,判断,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一定要考虑法规要求。组织环境手册与职业安全手册编制在一起,且只能在计算机上看到,并不违反ISO14001标准要求。培训的目的在于使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若员工已有相应的能力,就不必再培训了。组织应针对所有的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建立并保持成文的控制程序。,146,选择,内审的目的是:A、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B、了解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C、保持一套技术性的规范D、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评审的内容应包括:A、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B、体系取得了哪些环境绩效C、环境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D、包括以上内容。,147,选择,根据标准4.4.7要素,那种说法不正确:A、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是指紧急情况发生后如何控制和减少影响B、紧急情况指火灾、爆炸等灾难事故C、事故发生后,应对程序进行评审D、组织必须定期试验程序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目的是:A、控制重要环境因素B、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C、明确职责和方法时间表D、治理污染物,148,EMS要素的逻辑框图,4.2环境方针,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3.1环境因素,4.3.2法律和其他要求,4.6管理评审,4.5.5内审,4.4.1/2.3职责/培训/交流,4.5.3纠正与预防,4.4.6/7运行控制/应急,4.4.4/5文件/文件控制,4.5.1/2监测/合规性,4.5.4记录,149,第三部分关于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评审是为建标工作提供基础,但不是通过认证的必要条件ISO14001:2019版中为对初始环境评审未作出要求和提示,为帮助和指导组织的建标工作,在ISO14001:2019的技术通用指南中提出了有关初始环境评审的有关内容和方法。ISO14001:2019版的附录A标准使用指南中作了资料性提示:一个尚未建立EMS的组织,首先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当前的环境状况,以便对所有环境因素予以考虑,作为建立EMS的基础。,150,应用说明,只是初建体系时体系策划阶段的准备性过程虽在ISO14001的附录中予以了提示,但不是EMS审核的必要对象已经建标的组织不必再做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评审结果(报告)只是组织内部的文件,不必向外部展示一般而言,对那些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较长、工艺比较复杂,以及环境问题也较复杂的组织,在建标初期进行初始环境评审工作,有助于组织顺利建标,151,初始环境评审的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组织的环境管理现状和实际情况,为体系策划提供重要依据;为制定符合组织的性质、特点和规模的、具有显明个性的环境方针,明确环境总目标提供重要背景;为组织确立改进方向和计划奠定基础。,152,初始环境评审的作用,通过评审充分了解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及环境问题;通过对现行管理的程序、规范、制度和惯例的调查和评价,以便在建标时进行整合;通过对以往紧急情况和事件的调查和评价,以便在建标时确定规避环境风险;通过评审,以确定建标的范围。,153,初始环境评审的内容,通过调查和评审,确定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通过调查和评价,确定组织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判断和确定其中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评审组织现有的组织结构和职能职责,确定环境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环境管理的职责划分;调查和评审现有的管理规章、程序规范和操作惯例与规程;审查和确定涉及采购和合同活动的现行方针和程序的适用程度。,154,初始环境评审的组织与实施,组成一个评审组,评审组成员一般包括:比较熟悉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对生产制造全部工艺技术了解的技术专家及专业科技人员;对动力设备和能源、资源利用的管理人员;EMS策划的人员;企业发展规划和策划的管理专家或管理人员;必要时,可以请咨询方人员或环境专家提供支持。,155,评审组的任务a.制定和确定初始环境评审的工作方案;b.初始环境评审工作的实;c.编制初始环境评审报告。评审组可以是阶段性的,即完成初始环境评审报告为止;也可以以建标工作组为基础,在实施初始环境评审阶段扩大有关人员参加。,156,初始环境评审的主要工作,进行ISO14001标准和环境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培训或学习;准备评审资料,如:,生产(制造)过程的投入产生物料平衡资料水平衡资料污染源调查与分析资料工艺流程图污染治理工艺流程现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作业规程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文本环境监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57,环境因素调查表(表式)环境因素清单(表式)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表式)法律法规登记表(表式)现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作业)规程调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