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 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 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主筮二型莹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 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垮二# 指导教师签名:丛 签名日期:2 口t 年,月,日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颜真卿、吴道子二人的艺术境况,个人修养、历史条件等方面进行了 论述,目的是要从中找出通过怎样的努力能在书法艺术中取得成就。首先,从艺术概况 。来谈,唐代书画家众多,如欧阳询、虞世南、阎立本、尉迟乙僧等,可知这一时期是百 花齐放的时代;在技法方面,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给颜真卿和吴道子打下良好的创作基 础,如张旭,张僧繇等。其次,也是重点论述的二人的个人修养,从丰富的经历、博学、 创新精神、师法自然和对后世的影响来看颜真卿、吴道子的成功之路中的必备条件。最 后,历史因素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多方吸收,给二人创 造了客观条件。本文从各个角度研究、阐述在书法艺术领域所需要具备的修养,以期今 天能够通过努力达到颜、吴二人的艺术高度。 、 关键词:颜真卿;吴道子;艺术成就因素;个人修养;经历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 do nt h ea r ts c e n e ,p e r s o n a l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a n dh i s t o r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o ft h et w oa r t i s tw u d a o z ia n dy a n z h e n q i n g ,t h ep u r p o s ei st of m do u th o wt o m a k ea l l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c a l l i g r a p h ya r t f i r s to fa l l ,s t a r tf r o mt h ea r tp r o f i l e s ,t h e r ea lel o t s o fc a l l i g r a p h e r sa n dp a i n t e r si n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s u c ha s ,o u y a n gx u n , y us h i n a n , y a h l i b e n ,y u c h iy i s e n g , s h o w e du st h a tt h i sp e r i o dh a dl e tt h ea r t sh a v ef r e ee x p r e s s i o n s ;a sf o r t h es k i l l si th a sr e a c h e dm a t u r es t a g e ,w h i c hh a v el a yag o o df o u n d a t i o nf o ry a nz h e n q i n g a n dw ud a o z ii nt h e c r e a t i n g ,s u c h a s z h a n gx u , z h a n gs e n g y o ue t c s e c o n d l y ,i t e m p h a s i z e dt h en e c e s s a r ya s p e c to fy a nz h e n q i n ga n dw ud a o z i s u c c e s si st h ep e r s o n a l 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f r o mt h er i c he x p e r i e n c e s ,p r o f o u n dk n o w l e d g e ,i n n o v a t i o ns p i r i t ,n a t u r ea n d t h ei n f l u e n c et ot h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t h el a s tb u tn o tl e a s ti st h eh i s t o r i c a lf a c t o r s ,l i b e r a l 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 i cp r o s p e r i t y , d i v e r s i f i e dt h o u g h t sa n dc u l t u r e h a dc r e a t e d o b j e c t i v e c o n d i t i o n sf o rt h e2a r t i s t s t h i st h e s i ss t u d i e dt h e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w l a i e hi sb a s i c a l l yn e e d e d i nc a l l i g r a p h ya n dp a i n t i n ga l e a 8f r o me v e r ya n g l e ,e x p e c t i n gt oo b t a i no u t s t a n d i n ga r t i s t i c a c h i e v e m e n t sb yh a r dw o r k k e yw o r d s :y a hz h e n q i n ;w ud a o z i ;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 纽c t o b ;p e r s o n a lo t l t i v a t i o n ; e x p e r i e n c e i i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i a bst r a c t - i i 弓l言”一”一”1 一、艺术氛围2 ( 一) 大家众多2 ( 二) 技法全面4 二、个人修养6 ( 一_ ) 经历丰富6 ( 二) 博学多才7 ( 三) 创新精神,8 ( 四) 师法自然1 0 三、历史条件l l ( 一) 政治经济n ( 二) 思想文化1 1 结语”“”1 3 参考文献1 4 附录“”1 5 附图”1 6 致谢一”一”2 2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己l 吉 jie j 苏轼日:吒”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不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 书吴道子画后)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第二书圣 ,于右 任凭其:身如启泰怀沧海,书到平原见肺肝。吴道子的绘画代表了绘画艺术的重大成就, 被世人称为搿神品上 ,推崇为无上之最,又被民间画工奉为祖师爷。 有关颜真卿、吴道子二人的研究文献有很多,新、旧唐书中也有记载,但多以生平、 技法、背景为主线。笔者论文将从另一个角度,探寻要具备哪些因素才能成就颜、吴二 人的风范。通过颜真卿、吴道子达到的艺术成就,来看今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 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颜真卿、吴道子二人能达到如此高的成就与以下几个因素密不可分: 一、艺术氛围:就总体的书画进程来说,唐代在书画史上是晋代之后的又一高峰。 初唐书法表面上仍承大王书风,但笔法已趋于劲健,而非中和恬淡之美;盛唐书风正如 颜真卿所表现的:结体磅礴,用笔朴厚,篆籀之气尽显。唐代的绘画在隋唐的基础上得 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尤其盛唐是中国画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而吴道子豪放的山水 画风格此时得到了独立的地位,人物画有了创新突破的“吴家样 。时代的发展给颜、 吴二人提供了表现的平台和创作的空间。 二、个人修养:颜真卿、吴道子经历丰富,博学多才,富有创新精,师法自然。二 人皆是集大成者,“纳古法于新意之中。颜真卿从东晋的王羲之和本朝的褚遂良书法 中承袭优秀的书法传统,师承张旭,同时更注重从民间石刻和简牍书法中汲取营养,融 入到自己的书法风格之中,发展至完全摒弃二王书风,天真发露,别具神采。吴道子同 样师承张旭学习书法,虽未成而罢,但他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如莼菜条 与 书法的学习联系密切,远师张僧繇,近师太宗时的宗教画家张孝师,并且把中原画风与 西域画风合为一体,自成新貌,被称为“吴装 。有道是“法无定法 ,在“师源造化 的同时广开思路,摒弃前入,独立新风,以至成就了颜、吴二人书画史上不朽的地位。 三、历史条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唐代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代从开国 靠贞观之治 到盛唐的“开元盛世 ,都处于社会稳定,政治开明的时期,虽有“安史 之乱 但并未影响发展,反而更增强了民族统一的信念;经济、生产力得到发展;思想 文化上百花齐放,唐代“三教合一 ,即儒、道、佛三教相融合,使书画的发展有了更 广泛的内容。同时不可或缺的是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 使得各方面都造就出大批杰出的人才。颜真卿、吴道子二人更是典型代表。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艺术氛围 ( 一) 大家众多 唐代在书法绘画上都有很大成就和突破,艺术家众多。 书法上有欧阳修,书断称其“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虞世南入唐 受知于李世民,书法师智永,工真、行,是一位纯粹的王羲之“今体”的继承人,孔 子庙堂碑( 附图1 ) 获王羲之黄银印之赐。( 都穆金薤琳琅卷十八) 张旭( 6 5 8 7 4 7 ) ,吴郡( 今江苏苏州) 人,世称“张长史 。肚痛贴( 附 图2 ) 是极富有创造精神的草书作品,纵逸飞动,莫可辩测,人称“狂草。此贴六行 三十字,书法劲爽刚劲而又富于变化,充满了激情而又不破章法,似乎有晋书遗风。张 旭世称“张长史”,嗜酒如命,与李白,贺知章等名士合称“酒中八仙 。杜甫有诗云: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项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饮中八仙歌) 。新 唐书一张旭传云:“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 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他承袭了汉张芝“一笔书 的特点,又尽情发挥,笔势 放纵,线条厚实饱满,连绵不绝,跌宕起伏,开创了草书的创新格局,这是一种善于抒 发性灵的书体,同时处在一个可以任意表达个性的时代。唐文宗时诏令把李白古诗,斐 曼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虽时称“颠张 ,而草书成就实从自然的变幻莫测之中而得, 并悉心研析前人碑帖,且注重观摹,如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其神,而非从醉中得。从此 可以看出艺术是自由奔放的,同时又不失规律在其中。宣和书谱云:“其草字虽奇 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一画不该规矩者。 这样的笔势便建立起唐代自己的书学 语言。在这时期颜真卿曾在长安由张旭授其笔法,因此非常讲究开合之间的气势。 碑刻亦有不同形式出现,以行书写碑,此风自唐始。如唐开元八年( 公元7 2 0 年) 所刻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附图3 ) ,前碑刚劲雅正,后碑如秋鹰入天,堪称双杰。 此碑今存陕西浦城县桥陵,其书体在真、行之间。书从右军出,又有所创新。有人评: “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这里所指的北海是李邕,书家誉之为“书中仙手 。他的书 法界真书、行书之间,似欹反正、道劲舒放,表现出浩荡的气势。李邕本人放荡而不羁, 倔强的个性,他将性格、情绪淋漓尽致的渲发在书法之中,因此人称“其行书如华岳三 峰,黄河一曲( 唐吕总评书评) ,其书体对后人影响较大。同时亦影响到颜真卿 的书法。 张僧繇主要活动在梁武帝是( 公元5 0 3 年到5 4 8 年) ,天监年间为武陵王国侍郎、 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历代名画记载:梁武帝萧衍思念外封诸 王,“遣僧繇乘传写貌”,所画诸王像,有“对之若面 的逼真效果。建安实录中 2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梁大同三年( 公元5 3 7 年) ,少陵王萧纶在建安置一乘寺,张僧繇尝试以“朱及青绿” 仿天竺画法“凹凸花 ,“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 ,当时世人惊异叹赏,以至称 “_ ? 乘寺为“凹凸寺。在克孜尔和敦煌石窟中同样可见用红色和青色所作的“凹凸 花 。画家在画面中运用冷暖色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中亚是一种流行的画法。 随着西域僧人的东来,这种画法逐渐在内地传扬。张僧繇成功地将西域画法参为己用,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个人风采。并为吴道子在绘画上的造就成功的开拓了道路。南陈姚最 说他:“善图寺壁,超越群工”“朝衣野服,古今不变;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 妙 。 阎立本的职贡图( 附图4 ) 里可见张僧繇风格意蕴。在人物造型和表现风格上, 弃卫协以清秀,周密的“密体 为主的画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笔意疏朗的“疏体 , 人物形象呈骨气奇伟,体貌丰腴的造型。他雕塑的佛像造像被尊为“张家样 而流传下 来。现在从遗存的梁代造像上可探求“张家样 的遗韵。唐李嗣真后话品称张僧繇: “顾陆以往,郁为冠冕,盛称后叶,独有僧繇。今之学者,望其尘躅至于张公,骨 气奇伟,师摸宏远,岂为六法精备,实乃万类皆妙。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纪诸目,云 诸掌,得之心,应之手”。后人更把张僧繇和吴道予并提,唐张彦远评论:“张、 吴之妙,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却落,此虽笔不调而意周也。对二 人的评价,同时也是对中国画意境的一种评析,更是一种不重形而重意的标准。可见张 僧繇与吴道子的绘画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可小觑的。 阎立本的步辇图( 附图5 ) 用简练的手法,生动的描绘了唐太宗在下嫁文成公 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的历史事件,其中选取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唐太宗 形象既威严又自若,谦和的外表下有宽宏而智慧气度表现,宫女九人各具形态。拱手肃 立的禄东赞表现出敬畏的神态,有浓郁的民族特征。画家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如实地表现了汉藏民族友好的历史事件,为文臣武将表功立传。该图可以看出他人物画 的特点,即强烈的现实性和历史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注重人物的精神 面貌和性格的表现。阎立本又画有秦府十八学士图( 附图6 ) 等,既有政教意义又 表现唐帝国的“上国 威仪,同时又记录了风俗礼仪。历代帝王图( 附图7 ) 阎立 本继承了顾恺之“高古游丝描 的线描手法,并且根据不同的对象变化形成了稳练坚实 的风格。画了两汉至隋代十三位帝王像,画中帝王或立或坐,都以表现人物为主,既不 以情节为纽带也不以背景为衬托,而是着力通过外貌特征的刻画,试图揭示出每一位帝 王不同的心态、气质和性格。画中面部线描圆润、严谨,服饰线描则粗重简练并加适度 的晕染来表现质感。作品有别于南北朝时期人物创作类型化的技法,而使肖像的创作达 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晋武帝司马炎宏图大略的气度;陈后主平庸暴虐终成亡国之君的相 貌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尉迟乙僧擅长佛像和外国人物肖像。他画外国鬼神,奇形异貌,中华罕继。一技 法亦不同于传统,采用铁线描、设色侧重晕染,对唐代吸收西方画风有很大的影响。 3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些书画家为唐代及唐以后的书画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发起了新思路的开端。 ( 二) 技法全面 史料记载,自周秦之后出现了两次书学高峰,一是晋代,一是唐代。晋人尚韵,格 调甚高,洒脱而狂放不羁;唐人尚法,九宫格就是唐人所创,精求与字体结构和形貌, 在书法史上成为唐楷,即唐的书法继隋之后进入了规范化的程式;同时又不乏创新,出 现了广阔而活泼的生机。可以说唐代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宋朝朱熹说:“书 学莫盛于唐,然人各以其所长自见。 元赵孟频评论说:“历隋而唐,文皇尚之,终唐 之事,善书者辈出,其大者各自名家,逸其各者不可胜数,亦可谓盛矣。 初唐时期,唐承隋后,统一南北。唐太宗时独尊右军,是“王书天下 ,使唐一代 书林,几乎都是南派风格;民间书法具有一定基础;统治阶级重视书学,皇亲国戚都热 衷于书画,武后和诸王等也精于研习。据记载政绩卓越的帝王兼善书学者:开国创业的 唐太宗李世民,在书法上亦有所成就,曾拜师于虞世南,并十分喜爱大王( 王羲之) 的 书法,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赞论:“尽善尽美,其为王逸少手;且云:“心摹 手追,此人而已。一并藏有很多王羲之墨迹。 唐代楷书可以分为三家:“欧体 唐初流行欧阳询的瘦劲挺拔字体; “颜体盛唐 是雍容大方的颜真卿字体以及柳公权的“柳体 。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 都奋扬发展,从而在书法上亦不满足于唐初的“正统派风格。 颜真卿曾总结过张旭的笔法并与另一位继承其笔法的草书大家怀素切磋交流,传达 新意。著名诗人贺知章又以草书名世。苦笋贴( 附图8 ) 为怀素( 7 2 5 , - - - 7 8 5 ) ,草 书真迹,二行十四字,今藏于上海博物馆。怀素草书字字正劲,圆转之妙,宛若有神。 幼年出家为僧,俗姓钱。怀素性情疏放,常犯佛门戒律,似乎清规于他无拘,又喜豪饮, 每至酒醉兴发,则振笔挥毫。时人呼之“醉僧 ,其书为“醉僧书”,与张旭有相同之 处,二人被誉为“颠张醉素 。怀素学习非常刻苦,蕉叶代纸,废笔成冢,曾间书学习 颜真卿,悟张旭笔法,自称“真出之于钟繇,草出之于二张”( 张芝,张旭) 。 以草书而闻名,乘兴运笔,如骤雨狂洒,旋风突兀,丰富多变而又不失法度。人说其“以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此可见盛唐书画已不同于晋人和初唐时期的风格法度。晋人草书虽仰视名家风 度,但行为举止依然受到社会封建礼法的制约,如王献之,虽突破其父的规矩中和,但 却被时代舆论所牵制而无法真正的以外拓散荡的笔法发挥性情;唐初孙过庭的草书卷 书谱( 附图9 ) ,论述草书的原理,然而没能创造出新的风格,未能自成一家。张 旭的意义在于他用草书把盛唐时期文人的心理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无拘束又不失草书 原来有的法度,行为放荡,下笔奇绝,更把王献之开创的新体发展到了巅峰。同时把这 种精神、笔势、面貌传达给颜真卿,吴道子等书画家,让他们能够在书画中直抒胸臆, 传承笔法墨趣。 玄宗开元中与画圣吴道子“艺巧并著 的塑圣杨惠之( 公元7 1 3 年到7 5 5 年) , 二人同门学画,师承张僧繇画派,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在洛阳北邙山玄元观老君庙塑神 仙像,在长安千福寺画有涅粲变等壁画。据记载因为吴道子在绘画方面“声光独显 , 杨惠之因而弃画攻塑,创造性的发展了古代雕塑艺术。当时盛传“道子画,惠之塑,多 得僧繇神笔路”的赞扬。传说他在天宝年间塑造了长安著名艺人留杯亭的形象并面壁摆 在街市,世人从背影就能辨认出所塑人物。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惠之精绝于写实传神的描 绘手法,更能传递给观者美的享受。不愧为“精绝殊胜,古无论比。据记载今天盛行 的千手千眼菩萨形象是惠之所创,同时开启了塑壁技术的先河,并很快在民间传承开来。 师法张僧繇的画家阎立本,同时学习于徐法士和父亲阎毗,相传阎立本在荆州看到 张僧繇的画迹时,“坐卧观之,留宿其下 十余天不舍离去,可见他对对张僧繇的画迹 进行了认真研究,因此他的绘画日臻精妙。 无论是吴道子师承的张僧繇还是同时代的杨惠之,顾恺之以及以诗入画、重于意蕴 表达的王维都对他的艺术有不可或缺的影响。 5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修养 ( 一) 经历丰富 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 约公元6 8 5 年至公元7 5 8 年) 少孤贫,学书于张颤,贺 知章,虽未成,他早年“行笔参差 ,中年“行笔如莼菜条 可见书法中气贯神连的笔 势对吴道子绘画成就的影响。而吴道子在绘画上的天赋也是不可或缺的, 宣和画谱 记载“未冠,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稹习所能致。初在韦嗣立幕下任小吏,到四 川双流写蜀道山水。又在充州瑕邱任都尉,“客游洛阳,唐代的洛阳和长安时称东西 两京,这是他绘画生活的重大转折。 吴道子与张旭、张僧繇、颜真卿同样生逢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盛世,他主要活动与 天宝、开元年间,在蓬勃向上的时期,人民呼唤各领域大家的出现。随着各代中央集权 的不断增强,统治者们意识到利用宗教来维护统治和宗教对政治影响的重要性,尤其是 佛教日趋世俗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寺观道释题材的壁画,在这一时期由于寺观庙宇 的大量构建而昌盛。故吴道子虽然社会地位低下,只是流转于洛阳,却得以在洛阳专心 从事寺观的壁画制作,又因为当时士庶都重视而名声大噪,广为京都人传颂。“明皇闻 之,召入供奉。刀吴道子被授以“内教博士 ,后又提升他为“宁王友,自此以道子 为字,并名震天下。 吴道子入宫后,居住长安较久,多在宫中作画,并以此为中心,往来于各地游历、 绘画。唐朝名画录记载,开元中,吴道子随同唐玄宗巡游洛阳,同裴将军、张旭长 史相遇,“各陈所能 ,将军裴漫便许以金帛请吴道子在天宫寺为他已故的双亲作壁画。 吴道子拒收礼金,对裴浸说“我闻裴将军之名久矣,如为我舞剑一曲,足可以充当金银。 观其壮气,可有助于我挥毫。 裴漫便为吴道子舞剑,舞毕,吴道子奋笔作画,“俄顷 而成,有若神助,尤为冠绝。”并亲自设色,“在寺之西庑 ,张旭长史又书一壁。洛 阳人士都说“一日之中,获观三绝。吴道子的壁画有裴漫长虹贯绝的剑气,又不乏张 旭草圣之称的笔法,从这段经历,足见他不仅局限于绘画之中,而采众长为我所用。 此时的佛教画表现的是人们生活中人间天堂的景象,现实的世界几乎与梦想的境界 没有什么区别,完全不同于南北朝时期现实生活悲惨而只能在佛教艺术中求得平安,在 精神世界里得到解脱。吴道子把这种表现在面前的现实生活及形象描绘于壁画中,可谓 呼之欲出的真实写照,加之特有的技法,形成了唐代佛教式样“吴装”。 颜真卿,字清晨,京兆万年( 陕西西安临潼) 人( 7 0 9 - - - - 7 8 5 ) 。颜氏家庙碑( 附 图1 0 ) 是他为父亲颜惟贞所立,此碑有“双璧 之意,因为此碑于建中元年( 7 8 0 年) 六月书刻,李阳冰篆额,颜真卿七十二岁所撰写。整体上由于结字内紧外松,而表现出 6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雍容大方的气度,因为父亲立碑建庙,故一丝不苟,倾注全力,用笔老到雄强,力透纸 背,故又有庄严肃穆含藏于内。颜真卿在此时,艺术表现上已经达到人数据老的境界, 后人亦给予很高评价。清代王澍虚舟题跋日“此家庙碑乃公用力至深之作,当 是时,公年已七十有二,去其死李希烈之难不过五年,年高笔老,风力道厚,又为家庙 立碑,挟泰山岩岩气象,加以俎豆肃穆之意,故其为书庄丽端悫,如商周彝鼎,不可逼 视。刀 颜氏家族为山东望族琅琊颜氏,颜真卿虽自幼失怙,但颜、殷( 母亲殷氏一族) 两 家一门鸿儒,所以自三岁在舅父殷践猷处便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几年后又由于舅父 去世而投奔外公殷子敬家寄居。虽不似吴道子幼年孤贫,但颜真卿几遭生活变故,促使 少年老成。他自知要改变命运,只有发奋读书,终于在开元二十二年( 7 3 4 年) 二十六 岁时以“精策全通 雁塔题名,从此开始了颜真卿的人生转折。 在他的政治生涯里,书法只占了一小部分,新旧唐书中记载甚少,但颜真卿的书法 在在书法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二) 博学多才 颜真卿不仅在艺术上有所贡献,更是一名政治家,思想家,学问修养亦不在书法之 下。 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7 3 4 ) 2 6 岁时在进士科考中先后经过京兆府的府试、 考功员外郎、集贤殿撰修孙逖,颜真卿以“经策全通一的成绩荣登甲科进士第。二年后, 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一举登科,被授予朝散郎( 从七品上) 和秘书省校书郎( 正九品) , 从此步入仕途。天宝元年( 7 4 2 ) 颜真卿3 4 岁时,又参加由皇帝在勤政殿亲自主考的“博 学文词秀逸科 的制举考试,再次登科甲等。中间多次任职,也遭过权臣杨国忠的陷害, 至天宝十二载( 7 5 3 ) 颜真卿4 5 岁时,出任平原郡( 今山东德州) 太守( 从三品) 。从 这些不断的科考中,颜真卿总能取第并荣登榜首,可以看出其学识渊博,精通典籍;在 任职升迁遭陷而又重归官场,可以看出他丰富的阅历,精湛犀利的文辞,如祭侄文稿 ( 附图1 2 ) 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 ( 第一为王羲之的兰亭序) ,是颜真卿在唐肃 宗乾元元年( 7 5 8 ) ,五十三岁时为在平叛斗争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至祭的文稿。 颜真卿集前人之大成,包容宏大,无体不有,推陈出新,可谓独树一帜。他是楷书 巨匠,而他的行草亦有很大成就。不经意的草稿刘中使贴( 附图1 1 ) 等可看出他的 书风与王羲之相异,更加随意而不加琢磨 吴道子绘画上多项皆工。 这在金桥图的创作中展露无疑。据记载,玄宗去山东封泰山时,吴道子随驾而 去。车过西山上党( 长治县) 时,曾与陈闳,韦无忝合作金桥图,描写唐玄宗骑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7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着名马“照夜白 经过金桥的情景。这幅合作的绘画中,吴道子主要描绘“桥梁,山水, 车舆,人物,草木,鸷鸟,器仗,帷幕等。 绘画上吴道子沿袭了南朝张僧繇的“疏体 这一表现风格,而非笔法细腻的“密体”, 同时又发展出一种既不加阴影,又不用色彩便能以粗细变化的道劲线条完美的塑造出三 维空间的人物的线描技法。六朝时期的作品,如女史箴图( 附图1 3 ) 、洛神赋图 ( 附图1 4 ) 中那些虽凝练典雅但又无视衣饰下身体的游丝描,相比之下可以看出吴道子 人物画的进展在于他不满足于用概念性的、二维空间的高古风格去描绘对象,而是以一 种更为生动和更富于个性的方式去创造更加接近对象的作品。 吴道子的创作成就重要的还表现在宗教绘画上。他以旺盛的精力,超人的创作热情 绘制壁画三百余壁,内容广泛,有经变、文殊、佛陀、菩萨、普贤、凡释天众等,还绘 有五圣图,玄元图。杜甫看五圣图后题诗云:“五圣连龙衮,千官列雁行 ,“画 手看前辈,吴生远擅扬。”而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能以高度的想象力在巨大的画幅中创造 出不同的情境和气氛,笔下有千变万化的仙佛形象,“奇踪异状,无一同者。他的地 狱变相最为著称,“途中无一所谓剑林、狱府、牛头、马面、青鬼、赤者,尚有一种阴 气袭人而来,观者不寒而栗。”图中可不描绘任何恐怖的形象,而能传达出令人敬畏的 感染力,使人在情绪上有所震动。 墓室壁画中亦可见吴道子的遗韵,苏思勖墓( 7 4 5 年) 壁画。此墓代表作胡腾乐 舞表现乐工管弦繁杂,其中一人狂跳胡腾之舞,跳跃之姿,反映了唐诗中“跳身转毂 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 ( 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 “环形急促皆应节,反 手叉腰如却月( 李端胡腾儿) 的情景。画以焦墨勾勒,线条技法,人物造型和整 体气势都与画史记载的“吴带当风 的“吴家样”相吻合。在众多石窟中,既有线条如 屈铁盘丝的“铁线描 ,也有圆润劲健的“莼菜条”。 ( 三) 创新精神 颜真卿成功的以篆籀和汉隶溶入楷书之中,而又同样表现在他的行、草书中。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 附图1 5 ) 是他七十多岁的作品,现存于西安碑林,其笔画 横轻竖重,外轮廓圆浑自然,结体雍容典雅而又大气磅礴。乃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 所立,现已成为学习学习书法者的临摹范本之一。颜真卿楷书的特点在这一作品中尽现, 他的横画往往一波三折,有时中间笔画较细,甚至仅一线相连,但却有一种沉着之气立 于其中;与横画相反的是竖的写法,仿佛青松伫立,写的粗壮而夸张,但又极具感染力。 清王澍虚舟题跋说颜真卿“每作一字,必求与篆籀吻合,无敢或有出入。匪惟字体, 用笔亦钝以之,虽其作草,亦无不以篆籀相准。自斯、喜来,得篆籀正法者,鲁公一人 而已”。 颜真卿的另一大创新是突破了王羲之书法的中和性,抒情性,开创了以雄健豪放为 主要风格的新书风,引领了中国书法继王羲之之后的另一书法高峰。颜真卿也因此被称 为书法史上的“第二书圣 。 g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多宝塔感应碑( 附图1 6 ) 是颜真卿青壮年时期的代表作。该碑结构严谨而略带 拘束,风格秀劲而初现颜书庄重的雏形,用笔方折,点画精细,字势右高左低。已经可 以看出,颜真卿在这一时期已承袭了魏晋钟繇、王羲之和隋末唐初欧阳询、虞世南以及 他的母亲殷氏的伯祖父殷令名等名家书风的遗韵,同时又具有个人气质,学养显示出的 稳健和凝重的风格。 楷书东方先生画像赞( 附图1 7 ) 为颜真卿中年时期的作品,此时用笔逐渐由方 转圆,字势逐渐由左低右高变方正,笔画由清劲变浑厚。在祭侄文稿、祭伯父文 稿、争坐位贴( 附图1 9 ) 诸贴中体现的刚健雄强、震撼人心的气魄,同楷书一样 并进的行草书,亦已彻底改变了“二王 和初唐欧、虞等名家优雅婉转的风貌,“颜体” 雄强博大的书风已基本成型。 颜家庙碑( 附图1 0 ) 、告身贴、奉命贴等是颜真卿从中年入老年,即 到以身殉国之前的作品。楷书主笔突出,重心稳定,平面宽厚,正面示人,充盈饱满, 雍容大方。我们看到他在这个时期不仅仅人书俱老,而且是老而不衰,生机盎然,既炉 火纯青又千姿百态。这段时间传世的作品类型有隶书和六朝碑体的楷书,大楷、小楷和 榜书,全面发展。颜真卿把篆书,隶书的笔法,结构,气韵融入到楷书和行草书中,奇 妙变化而又大巧若拙。他大胆的将篆书、隶书、行草诸体的笔势、神韵结合在一起,展 现在一幅作品中,令人耳目一新。 。 吴道子创造了独特的“吴家样 表现手段。 天王送子图( 附图1 8 ) 相传吴道子的原作并没有保存下来,现存李公麟的摹本, 业已流失日本。画为纸本白描。画中会有十二个人物形象,全图分为三段,描绘了佛祖 释迦摩尼诞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母亲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诸神向 他敬拜的故事。画中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形象是中华皇帝、王后典型的模样和装束,诸 天神则保留着原有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原貌。图中吴道子所用笔法是典型的“吴家样”兰 叶描法,线形变化笔记磊落,刚柔兼得,轻重顿挫而恰到好处。 “吴家样 出现后,在当时非常流行,对后世的中国人物画及壁画也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并成为一种别定的样式被世人效法。在当时有“曹衣出水,吴带当 风。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对佛道人物画“古今优劣“近不及古 的情势发表 见解,因此有论曹吴体法,其中日:“曹吴而体,学者所宗。按唐张彦远历代名 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日吴。吴之笔, 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日:吴带当风,曹衣 出水 。而曹体的影响则远没有吴体的影响广泛,学吴者极多,郭若虚同样指出王仁寿 “始学王殷,后学精吴法,卫贤“初师尹继昭,后服膺吴体,孙梦卿“亦专吴学, 尤长寺壁一,王罐“深得吴法,世谓之小吴生”等等,亦多不胜举。唐人将曹体与张僧 繇的“张家样一同作为“别体,但吴道子的画充满动感,“曹衣出水”必定与“吴带 当风刀无法相比,地位相去甚远。 9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据史料记载,吴道子一生创作了四百多幅壁画。苏东坡认为吴道子之所以能够游刃 有余的创作,是因为吴道子既能立意必先,又能自立新意,他在书吴道子画后说: “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 已 。 ( 四) 师法自然 颜真卿在与张长史的对话中,最可以看出令人深思之处,也是颜真卿书法向更高层 次发展的关键一课。 。 颜真卿问:“敢问纸笔之理,可得文呼? ” 长史日:“予传授笔法,得之于老舅彦远,日: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 至殊妙。后闻于褚河南,日: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净, 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知乃悟用笔如锥画沙, 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 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如此则其迹可久,自然齐于古人。但思此理,以专想工 用,故其点画不可妄动。子其书绅。 子遂铭谢,巡再拜而退。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 此段对话把“如印印泥 做了进一步解释,并用实际的例子解释了抽象的概念,在 此之前是一直是悬念而无解。“如印印泥 是一种运笔方式,就如触在被水冲刷过的沙 滩上用木棍写字,那种沉涩,欹侧而又灵动不失,同时带有力透纸背的劲健,这对于我 们当今学书者对书法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唐朝名画录载,明皇天宝中,玄宗非常思念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 写貌。因而吴道子得以重游四川,此次,吴道子通过“以大见小”的方式去观察真山 水。以宏观而整体的胸怀观察嘉陵江山水,四海之阔皆纳于胸中,尽收眼底,使万物依 其精神游于物外,正如王维说“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吴道子对嘉陵江山水有深 切的体悟和感受。当他游历完回到长安时,唐玄宗问他在嘉陵江画到了什么,他便坦率 的回答:“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玄宗令他在大同殿壁上描绘,他竟在一日之内画完 嘉陵江三百余里的风光。即便在有照相机的今天,亦很难在一日内完成,吴道子却能凭 着超强的记忆力和超凡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完成这一壁画,其以大观小的艺术修养和对自 然的理解不愧为被称为“神品上,更体现了张璨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 0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历史条件 ( 一) 政治经济 唐朝继隋朝而起,在政治上汲取了隋炀帝暴政致使动乱而灭隋的经验教训,首先缓 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发展经济。人民生活富足。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思想、 文化、艺术都有比较宽松的环境,各个方面涌现出大量人才,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 景象。中外交通贸易在唐太宗时期得到高度发展。唐玄宗时,由于唐太宗已破突厥,败 吐蕃,招安少数民族,故玄宗时民族交往及胜,又因为经济发达而文学、书法、绘画、 音乐得到长足发展。唐代是中国书法美术的黄金时代,在其他各方面亦是人才辈出。如 文学方面的韩愈、柳宗元,诗歌方面的李白、杜甫、岑参,同时不乏军事和政治上的卓 越人才,如郭子仪、姚崇等。 在经济上,随着胡商通过丝绸之路进入唐朝,胡酒,胡乐,胡姬,胡服的进入, 各国派人来到中土学习大唐文化,以至带有外国文化及民族风情的宗教、音乐、美术也 纷至沓来,并且与中土原有的传统绘画与书法风格相交集。颜真卿和吴道子正是这一时 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二) 思想文化 盛唐时期南北书法,画风融合,是由于国家统一;中外文化交流和各国来朝,是因 为国势强盛:儒家、道家、释家三种思想文化相互竞争而又相互渗透,是因为唐朝思想 开化。这些一起作用在书法、绘画上,浸染了历代书画家的心灵。唐代张彦远在历代 名画记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 於天然非由述作之说,总结了汉以来礼教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上的影响。 儒学思想,即孔孟之道在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衰落与分立,又 随着隋唐的统一而统一。古有云:“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俄而高丽 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人国学之内。 形成“儒学至盛, 古昔未之有的局面。儒学又是治国之道, 道家的兴盛是与唐代的统治阶级密不可分的。唐代的皇帝姓李,与道教教主李耳同 姓,故借以亲缘为重,道教得以昌盛。唐高祖在武德三年( 公元6 2 0 年) 率众臣进拜老 君祠庭,对众道说老君是高祖皇帝的远祖,意及大唐时刻受着道教的护持,可以永远康 泰昌盛。唐太宗又下诏颁行天下,道教位列于佛教之先。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o ( 1 1 3 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武则天时重佛教于先,到了唐玄宗时又颠倒次序,意欲归为正统,即仍采用道教在先 的规定,并把老子道德真经、庄子南华真经、庚桑子洞灵真经、列子冲 虚真经增设如科举之中,老子亦被尊为“大圣祖玄元皇帝 ,当朝道士,张果等备受 宠幸。虽有安史之乱,但仍未改此崇道之风。道家学说是以老子说为基础的,经庄子等 人的完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思想体系。 唐代首重道教,但却是三教并行。唐会要载唐高祖日:“父子君臣之际,长幼 仁义之序,与夫周礼之教,异则同归;弃礼悖德,朕所不取。武则天时,尤重佛教, “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 ,大兴寺院供奉僧尼。唐太宗时,玄奘从印度 归后,太宗不仅予以盛大欢迎,而且资助其讲经传法。唐玄宗极力崇尚道教,但同时又 亲自为金刚经作注并颁行天下,对来朝的僧侣亦礼遇颇佳,确立了密宗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受到本民族哲学思想的指导,做为品质与精神的内在支撑,儒、 道、佛三教一起作用于社会,并相互以取长补短,即所谓中国式的“天人合一 。这种 哲学思想不仅仅影响人类的生活,同时也浸染了中国书画。儒学思想赋予了传统书画以 道德观念,书画所表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前著作权侵权纠纷解决及赔偿协议
- 顶级国际论坛同声传译人才选拔与培养协议
- 工业级3D打印设备研发成果转化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创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师合作合同
- 智能硬件集成社交电商项目合伙人合作协议
- 子女教育项目投资与融资合作协议
- 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合作框架协议
-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与分工体系
- QC检验仪器管理维护培训
- 现场维修管理制度
- 2023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A卷)暨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及加试试题(含解析)
- 医院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表
- 人教版四年级上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汉译英)
- 2024年度年抗菌药物使用培训
- 爱自己-爱生命主题班会课件
- 《戊戌变法》课件
- 《砂轮种类与用途》课件
- 仓库盘库总结与心得培训课件
- 室外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
- 设备安装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