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数学专业论文)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一类交替分组方法.pdf_第1页
(计算数学专业论文)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一类交替分组方法.pdf_第2页
(计算数学专业论文)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一类交替分组方法.pdf_第3页
(计算数学专业论文)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一类交替分组方法.pdf_第4页
(计算数学专业论文)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一类交替分组方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 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j 斑导师签名:兰兰生日期:型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一类交替分组方法 摘要 本文利用第二类s a u l y 乱型非对称格式,给出了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类交 替分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稳定性和截断误差做了分析;该方法具有并行本性, 并且绝对稳定。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方法使用方便适合于并行计算,并且有较 好的精度。 本文共分四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为引吉部分,主要介绍了交替分组方法的提出及发展过程,以及本文 所提出的交替分组方法的特点。 第二章共分四节: 第一节给出了本文所要讨论的数学模型,即二维扩散方程的初边值问题: 宴:宴+ 李o x l ,l y l 闪 t a c瓠i 8 z y 初始条件:u ( x ,y ,o ) = f ( x ,y ) 一 边值条件:u ( o ,y ,t ) = g ,( y t ) ,( 1 ,y ,t 卜9 2 ( y ,t ) , u ( x ,0 ,炉 ( x ,t ) ,u ( x ,1 ,t ) 2 足( x ,t ) 。 并对求解区域q :( 0 ,1 ) ( o ,i ) x ( 0 ,t ) 作了相应的网格剖分,设h 、k 、r 分别为x 方 向、y 方向、t 方向的步长,并设m = l h ,s = l k 。同时给出了扩散方程初边值问题 在一维情况下的第二类s a u l y e v 型非对称格式,并将其扩展到二维时的情形,1 1 t 就是本文所要采用的主要格式。 第二节介绍了两种情况下的交替分组模式。 在第一种情况中,我们设m l = 4 k l + 2 ,s l = 4 k 2 + 2 ( 这里l ,2 2 1 ,2 ) ,井 设第n 层解已知,要求第n + l 层和第n + 2 层上的差分解a 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 交替分组方法的分组模式,并画出了交替分组模式图,如下图( a ) : 第种情况我们假设m l = 4 k 卜s 一1 = 4 k 2 ( 这单k 】k 2 = l ,2 ) ,讨论了具体 的分组摸式,如下图( b ) :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内点的组合共有九种模式,以图( b ) 第( n + 2 ) 层上的分组 情况为例,分述如下: ( 1 ) 4 x 4 单元组合( 称为g m 格式组) : ( 2 ) 4 x 2 单元组合,其中靠近直线y = 0 的称为g l y 格式组,而靠近直线 y = t 的则称为g r y 格式组: ( 3 ) 2 x 4 单元组合,其中靠近直线x = 0 的称为g l x 格式组,而靠近直线 x = l 的则称为g r x 格式组; ( 4 ) 2 x 2 单元组合,其中左下角的称为g 1 格式缎 右下角的称为g 2 格 式组,左上角的称为g 3 格式组,右上角的称为g 4 格式组。 第三节共分九部分对各种单元组合上的差分格式作了详细说明,并根据九种 类型的单元组合情况,形成了相应的求解方程和系数矩阵。如下列方程:( 设第n 层解己知,要求第n + l 层上的解) ( ,+ 刊f ) i :;1 = ( ,一r b i ) z ,+ f ! ,;其中( 1 + r a 。) 为单元系数矩阵。 第四节在第二节及第三节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文交替分组求解格式的总系数 矩阵,并分两种情况给出了离散二维扩散方程的交替分组差分格式和具体的求解 过程。 第种情况假设m l = 4 k l 十2 ,s l = 4 k 2 + 2 ( k l ,t 2 = 1 ,2 ) ,求解格式如下 舛力挂: ( ,十r g l ) 玑= ( ,一,g ! ) “, ( f + r g 2 ) t 4 , 1 2 = ,一,g f ) “ 这罩系数矩阵( ,+ r g ) 、( ,+ r g ! ) 部是块对角形的,适直j :并行求解。 第二种情况假设m 一1 = 4 k ,s 一1 = 4 k 2 ( k l ,k 2 = l ,2 ) t 结果如下: ( + r g l m n + 1 = ( ,一r g 2 h h ( ,+ r g :扣。+ 2 = ( j 1 1 g 1 ) “ 第三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对本文所提出的交替分组方法的稳定性做了具体的 分析祁证明,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绝对稳定的。 第二节对该方法的截断误差作了详细的推导和分析,结果表明:菲对称格式 的截断误差阶为:d ( f + h 2 + k 2 + ;+ ;) ,而经对称使用后,其中的;和三项可 矗 i f 月尼 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了差分解的精度。 第四章给出了具体的数值算例及结果,并与文献i n 】中的算法数值结果及精 确解做了比较,求出了相应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关键词:交替分组方法,扩散方程,绝对稳定,并行计算。 当奎盔兰鎏主兰垡迨銮一一一 a na l t e r n a tin gg r o u pm e t h o df o rs o l v ln g t w o - d i m e n s i o n a ld i f f u s l 0 ne q u a t l 0 n a b s t r a t l : t h et h e s i sa sb e l o w g i v e s a na l t e r n a t i n gg r o u pm e t h o df o rs o l v i n gt w o - - d i m e n s i o n a ld i f f u s i o ne q u a t i o nu s i n gt h es e c o n dk i n ds a u l y e va s y m m e t i c a ls c h e m e s ,a n d a n a l y z e si t ss t 曲i l i t ya n dt r u n c a t i o ne r r o r w h i c hs h o w st h em e t h o d i so fu n c o n d i t i o n a l s t a b i l i t ya n dh a sb e t t e rt r u c a t i o ne r r o r t h er e s u l to fn u m e r i c a le x a m p l es h o w st h e m e t h o di ss u i t a b l ef o r p a r a l l e lc o m p u t i n g ,a n dc a na p p r o a c ht h ee x a c ts o l u t i o nb e t t e r t h et h e s i si sc o m p o s e do ff o u rc h a p t e r sa ss h o w nb e l o w c h a p e ro n e i st h e p r e f a c e ,w h i c hm a i n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e v o l u t i o np r o c e s so f t h e a l t e r u a t i n gg r o u p m e t h o da n dt h e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so f t h et h e s i sb ya u t h o r c h a p t e r t w oi sc o m p o s do ff o u rp a r t s , p a r to n e g i v e st h em a t h e m a t i c a l m o d e la sb e l o w ,w h i c hi st h ei n i t i a la n db o u n d - a r yp r o b l e mo f t h e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d i f f u s i o ne q u a t i o n ,a n dm a k e sg r i dd i s c r e t i z a t i o n o f t h ed o m a i n f 2 :( 0 ,1 ) x ( o ,1 ) x ( o ,t ) i nt h et h e s i sh ,k ,a n dr d e n o t et h es t e pl e n 醇ho f 丝:旦垒十垂o 。x l l y 1 ,o t t o t o x 2 a 2 v 。 i n i t i a lv a l u e s : u ( x ,y ,o ) = f f x ,y ) 。 b o u n d a r yv a l u e s :u ( 0 ,y ,t ) = 9 1 ( y ,t ) ,u ( 1 ,y ,t ) 2 9 2 ( y ,t ) ; u ( x ,0 ,t ) = ( x ,t ) ,u ( x ,1 ,t ) 2 f 2 ( x ,t ) 。 x - d i r e c t i o n ,y - d i r e c t i o n ,a n dt - d i r e c t i o n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nw e l e tm = l h ,s 2 l 女a l s o w e g i v e st h es e c o n dk i n ds a u l y e va s y m m e t r i c a ls c h e m e s o ft h ei n i t i a la n db o u n d a r y v a l u e sp r o b l e mo ft h ed i f f u s i o ne q u a t i o nf o ro n e - d i m e n s i o n a ls p a c ea n db r o a d e nt h e m t ob es u i t a b l ef o rt h ec o n d i t i o n so ft w o - d i m e n s i o n a ls p a c ew h i c hi sn e c e s s a r yf o rt h e t h e s i s d p a r tt w o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o n c r e t e g r o u p i n gs c h e m e sa sg i v e nu n d e rt w od if f e r 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sb e l o w a tf i r s t ,w el e tm 1 = 4 k i + 2 ,s - 1 = 4 k 2 + 2 ( h e r e k l , 2 = 1 ,2 ) ,a n dw e p r o v i d e t h a tt h es o l u t i o no fn t hi sk n o w n n o wt h ep r o b l e mi st h a tw e 1 1c o n t r i v et og e tt h e s o l u t i o no f ( n + 1 ) t ha n d ( n + 2 ) t h t h ep a r tg i v e st h ec o n c r e t eg r o u p i n gm e t h o df o rt h e i n n e rp o i n t s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 si tw i t hac h a r t ( a ) a sb e f o r e i np a r tt w o ,w ep r o v i d em 1 = 4 k 1 ,s 一1 = 4 k 2 ( h e r e k i ,k 2 = 1 ,2 ) ,b a s e do n w h i c hw e g i v e st h ec o n c r e t eg r o u p i n gs c h e m e s a ss h o w ni nc h a r t ( b ) f r o mt h ec h a r t ( b ) v ec a ng e et h a tt h e r ea r en i n es c h e m e sf o rt h eg r o u p i n go f t h ei n n e r p o i n t s a sb e l o w :( w es e ta ne x a m p l ew i t ht h e ( n + 2 ) t ho f c h a r t ( b ) ) ( 1 ) 4 x 4 u n i tf n a m e dg m s c h e m e ) ; ( 2 ) 4 x 2 u n i t t h es c h e m en e a rt ol i n ey = oi sn a m e da sg l y , w h i l et h eo n en e a r t ol i n ey = li sn a m e da sg r y ; ( 3 ) 2 x 4 u n i t t h es c h e m en e a rt ol i n ex = 0i sn a m e da sg i x w h i l et h eo n en e a r t ol i n ex = li sn a m e da sg r x ; ( 4 ) 2 x 2 u n i t t h eo n en e a rt ol e f t b o t t o mi sn a m e da sg 1 a n dt h eo n en e a rt o r i g h t b o t t o mi sn a m e dg 2 ,t h e o n en e a rt ol e r t o pi sn a m e dg 3 ,w h i l e t h eo n en e a rt or i g h t b o t t o mi sn a m e da sg 4s c h e m e p a nt h r e ei sc o m p o s e do fn i n ep a r t s e v e r yp a ng i v e sc o n c r e t ef i n i t ed i f f e r e n c e s c h e m e su s e db ye a c hu n i ta n df o r m st h eu n i tm a t r i xa n ds o l v i n ge q u a t i o nt oe a c hu n i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sb e l o w p r o v i d e dt h a tt h es o l u t i o no f n t hi sk n o w n w eh a v et h er e s u l ta sb e l o w : ( ,+ r a 。) l , l i i 1 = ( ,一r b i ) 云? ,+ f ,: i nt h ee q u a t i o n ( i + 叫j ) d e n o t e st h eu n i tm a t r i x p a r tf o u rf o r m st h et o t a lm a t r i xo ft h ea l t e r n a t i n gg r o u ps c h e m eo f t h et h e s i so n t h eb a s i so fp a r tt w oa n dp a r tt h r e ea n dg i v e st h ea l t e r n a t i n gg r o u pf i n i t ed i f f e r e n c e 5 s c h e m ef o rs o l v i n gt h e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d i f t h s i o n e q u a t i o nu n d e rt w od i f f e r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c o n c r e t es o l v i n g p r o c e s si sa l s op r o v i d e d , a tf i r s t ,w ep r o v i d et h a t m 一1 2 4 k i + 2 ,s l = 4 k 2 + 2 ( k l ,k 2 = l ,2 ) ,t h e nw e h a v et h er e s u l ta sb e l o w : ( ,+ r g l ) “= ( ,一r g 2 m 。 ( ,+ r g 2 ) 玑t + 2 = ( 1 一r g l ) “ h e r e ( + r g l ) 、( ,一r g 2 ) 、( ,+ r g 2 ) 、( ,一r g t ) a r ea l ld i a g o n a lm a t r i x s ,w h i c h i ss u i t a b l ef o r p a r a l l e lc o m p u t i n g o n t h es e c o n d c o n d i t i o n ,w e p r o v i d e t h a t m - 1 = 4 k i ,s - l = 4 k 2 ( k i ,k 2 = 1 ,2 ) a n dw eh a v et h er e s u l ta sb e l o w : ( ,+ r g l ) u n + l = ( ,一r g 2 ) “n ( ,+ r g2 ) u n + 2 = ( ,一r g l ) “ c h a p t e r t h r e ec o n s i s t so f t w o p a r i ss h o w n a sb e l o w p a r to n ea n a l y z et h es t a b i l i t yo ft h ea l t e r n a t i n gg r o u pm e t h o d ,a n dt h er e s u l t s h o w st h em e t h o di so fu n c o n d i t i o n a ls t a b i l i t y p a r tt w o g i v e st h ea n a l y s i so f t h et r u n c a t i o ne r r o ro ft h em e t h o dw h i c hr e s u l t s t h a tt h et r u n c a t i o ne r r o ro f t h ea s y m m e t r i c a ls c h e m e si s + 2 + 七2 + + ;) b u t b y 七 s y m m e t r i c a l l yu s i n g l h e s es c h e m e sw e c a ns c c t h a t 云a i l d 妻v a n i s h t 。g c t h e r a sa 卜 e s u l t ,t h et r u n c a t i o ne r r o rg e t sb e t t e r c h a p t e r f i v eg i v e st h ec o n c r e t en u m e r i c a le x a m p l ea n dt h en u m e r i c a lr e s u l t a c o m p a r i s i o no f a b s o l u t e de r r o r s ( a e ) a n dp r e f e r e n c e e r r o l f si sp r o v i d e da m o n gt h em e t h o di n t r o d u c e d b y 【11 】,t h em e t h o d i n t r o d u c e db yt h ea u t h o ra n dt h ee x a c ts o l u t i o n k e yw o r d s :a l t e r n a t i n gg r o u pm e t h o d ,d i f f u s i o ne q u a t i o n ,u n c o n d i t o n a l s t a b i l i t y ,p a r a l l e lc o m p u t i n g 6 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一类交替分组方法 第一章:引言 许多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最后都归结为求解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或偏微 分方程组,而其数值解法一般分为两种:显式方法和隐式方法。其中,显式方法 适合并行计算,但它是条件稳定的,实际计算时,时间步长和空f u j 步长都要受到 很苛刻的限制;而隐格式虽然稳定性好,但需要解联立的线性代数方程组,不便 于在并行机上直接使用,特别是有些复杂的多维问题,计算规模特别巨大,需要 在多处理器的并行机上计算。因此,构造具有并行本性的差分方法就有着非常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d j e v a n s 和a r b a b d u l l a h 【1 4 】利用s a u l y e v 型非 对称格式,设计了适合于并行计算的交替分组显式( a g e ) 方法,该方法将所求解 内点分成若干独立计算组,每组采用特定的格式组台,而在同一组内,将两种非 对称格式相互组合,如下图( 1 1 ) 和( 1 2 ) , 若已知第n 时间层上的数值解,要求第n + l 层上的解时,可将( i ,n + 1 ) 和 ( i + 1 ,n + 1 ) 两点作为一组求解,同时使用t t 虱( 1 1 ) 和( 1 2 ) 所示的两种非对称格式。 组合的结果会使两个非对称格式的部分截断误差相互抵消,从而可提高解的 精度。 二r 叭i j i 一1 ,n i ,n 图1 1 i ,n i + l ,n 图i 2 随后张宝琳【5 9 ,1 2 】等人提出了交替分段、分块的显一隐方法。本文利用第二 类s a u l y e v 型非对称格式,给z 3 - 出了二维扩散方程的一类交替分组格式,并分析了 该方法的稳定性:数值试验表明,该分组求解方法有较高的精度,适合于并行计 算,且具有较高的截断误差的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交替分组方法 1数学模型和基本差分格式 ( 一) 数学模型: 我们考虑如下二维扩散方程的初边值问题: 娶:粤+ 拿 o x 】,一y l ,0 t 1 1 t 。 ( 2 1 ) 一= 一+ _ u x , y l , lo l z i ) 西巩2a 二v 。、 初始条件 边值条件 u ( x ,y 0 ) = t l x ,y ) 。 u ( o ,y ,t ) = g l ( y ,t ) ,u ( 1 ,y ,t ) 2 9 2 ( y ,t ) ; u ( x ,0 ,t ) = ( x ,t ) ,u ( x ,l ,t ) 2 f 2 ( x ,t ) 。 我们首先要将空间区域q :( o ,1 ) x ( o ,1 ) ( o ,t ) 进行网格剖分,将x 轴m 等分, y 轴s 等分。记x 方向空间步长为h = 1 m ,y 方向空间步长为k = 1 s 。时间步长 为f ;f ,本文中我们可令h = k ,x ,- - - i n ( i = 0 ,1 ,一m ) ,y ,= j k ( k 2 0 ,1 ,n ) , r 。- - n c ( n = o ,1 ,纠r ) 。用( i ,j ,n ) 表示坐标为( i h ,j k ,n t ) 的点,上述问题在( j ,1 ) 的数值解汜为“i ,记网格比f 圭( 嘉+ 古) ,1 = r 加2 ,也= r 肚2 ,则可有 ,= 亡( ,l + r 2 ) a ( 二) 基本差分格式: 为了得出交替分组格式,我们先给出一维情形下第二类s a u l y e v 型非对称格 式:( 设a x = ,缈= k ) 丛a 蔓t = 三2 ( 堕掣h : 型二蟹:三( 型二塾芒! 型+ a t2。h 2 型芸:望盟) 2 生兰堕:三i 型二! ! 拿盟+ 丛型车生监) a t2、h 2 h ( a ) ( c ) 出奎盔堂堡主堂生丝苎 型卫:上( 丛二善丛+ 丛l 二型:量玛( d ) a t2、h二h? 。 我们采用如卜的差分记号 记函。= f 。,二一n 圣扩笪 丛k 兰;勺,。 。 ,” 珏坚芷挚 嘞= 盟等盥 易推出二维情形下s a u l y e v 型非对称格式为 4 矿圭( 占:。一t ,。+ 盈l + 6 王n 一占j ,。+ 0 ”1 ) 毋,吉( 占一占;,。+ 哦卅一i n 一勺,。o o 肿1 ) 舀旷圭( 州一t 卅l + 占i , n + 6 2 , ”一勺,。+ _ 肘1 ) 函旷吉( 占:。一t 卅l 城矿子i n 一+ 一”1 ) 4 ,。= 三( 霹。t ,6 i , 川+ 砖川一+ 6 j , n + 1 ) j = 互1 一, 6 2 川一t ,。+ 国”1 + 6 知一勺,。+ 勺肘1 ) 瓯旷圭( 5 一唾川俩一万抽一勺,。+ 5 川+ 1 ) 6 t , n = 曩1 。1 2 ,月一6 i , n + 1 + 6 i , n + 占j 2 ,n + i 6 i , n 丢( 6 己一i 。城川t + 磅川 一屯。+ 白”1 ) 吒h + 1 + 6 j , n ) 函,。= 委( 万:川一岛,。+ 占柚+ 1 + j i 川一占j 卅l + 万加) 占f ,。= ;( 占j 。+ l 一6 i , n + 1 + 占。,。+ 万,2 ”+ l 一万j ,。+ 1 + 6 j ,一) ( 2 1 1 ) ( 2 1 2 ) ( 2 1 3 ) ( 2 1 4 ) ( 2 15 ) ( 2 1 6 ) ( 2 1 7 ) ( 2 1 8 ) ( 2 19 ) ( 2 1 1 0 ) ( 2 1 t1 1 ( 2 1 12 ) ( 2 1 1 3 ) j n l 一 , 月k “ 一; 旧 乃 一 + 一 一 硒 沪, 十 h 玩 旧 矗 件 月 正; 占 以暖 卜一2 l| 11月 蠡 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函旷三( j 钿一j 抽城,州+ 磅。一艿j , n + l 4 - 勺 4 ,。= 三( 川一t 肿。+ 函,。+ 磅。一勺”。+ 吩,。) 函,。= 告( 占己一t 卅l + 6 和+ 磅。一占j 卅1 + 5 j ,。)函,。2 寺( 占厶一t 卅l + 6 f ,n + 吒n 一屯川+ ,n ) 分别对应如下图2 1 2 1 6 l ,】, 圈2 i 1 1 j ,n + 耍戛瓦凳 上述1 6 个s a u l ,y e v 型非对称格式即是本文所采用的基本格式a r 2 1 1 4 ) r 2 ,1 t s ) ( 2 1 1 6 ) 2 交替分组模式 套嘉军述黧薷霎然蒜i 踹嚣3 。裂搿1 瑞臀剖分的 基础上,将所求内点分成几个独立计算的点组,对每个点组,瑚口j 利,f j o 爷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a u l y e v 型非对称格- 的组合求出差分疗程存咳j i 组的所有内点的解。 我们分两种情况h 论: ( 一) m t = 4 k ,+ 2 ,s l - 4 k ! + 2 ,( k 1 ,k1 2 l ,2 ) 设n 为偶数,假设第n 层上的数值解已知,在求第n + l 层和第n + 2 层上方 程的数值解时,我们在这两个时间层上构造交替分组差分格式,如图( 2 2 1 ) 所示 ( 不失一般性,可取k = k := 1 ) : ( 1 ) 在第n + l 层 将该层上的内点分成( 。十1 ) ( k :+ 1 ) 个独立计算组,从在至右,自下向上( 这 里为4 个独立计算组) ,分述如下: 当i :( 1 ,2 4 七) ,j = ( 1 ,2 4 t :) 时,共有k k :个点组,每组都用g m 组 有( 4 x 4 ) 个内点: 当i :( m - 2 ,m - 1 ) ,j = o ,2 4 女:) 时,共有女2 个点组,每组都用g r x 格式, 有( 2 x 4 ) 个内点: 当j ;p 2 ,s 1 ) ,i = ( 1 ,2 4 女1 ) 时,共有乜个点组,每组都用g r y 格式,有 ( 4 x 2 ) 个内点; 当i :( m 一2 ,m - 1 ) ,j = ( s 。,s 1 ) 时,有1 个点组,用g 4 格式,有( 2 x 2 ) 个内点。 ( 2 ) 在第n + 2 层t 如图所示: 该层也有( 七,+ 1 ) ( i :+ 1 ) 个独立计算组,分述如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i _ ( 1 ,2 ) j ( 1 ,2 ) 时,有1 个点组,刚g l 恪式有( 2 x 2 ) 个内点: 当滓( 3 ,4 4 k 。+ 2 ) ,j = ( 1 ,2 ) 时共有k 个点蛰【,每组都用g l y 格式,有 f 4 x 2 ) 个内点: 当j = ( 3 ,4 4 砭+ 2 ) ,i = ( 1 ,2 ) 时共有! 个点组,每组都用o l x 格式,有 r 2 x :4 ) 个内点; 当i _ ( 3 ,4 4 k + 2 ) ,j = ( 3 ,4 4 k + 2 ) 时,共有七,k :4 - a m ,每组都用 g m 格式,有( 4 x 4 ) 个内点。 按照上述分组模式,在相邻两层上求解时应用的非对称差分格式交替使用, 可产生较好的对称效果和较高的精度。 ( 二) m 一1 = 4 k i ,s l = 4 k 2 ,( k l ,k ! 。1 ,2 ) 设n 为偶数,同样,为求差分方程正在n + l 层和n + 2 层上的数值解,我们 在两个时间层上构造如下交替分组差分格式如图( 2 上2 ) 所示( 取k ,5 k z 。2 ) 如+ 1 ) t h 图2 2 2 ( 1 ) 在第n + l 层 将该层上的内点分成七k :个独立计算组,从左至右,自下向上t 每组都用 g m 格式,有( 4 x 4 ) 个内点。 ( 2 ) 在第n + 2 层 如图所示。将眩层上的内点分成( 。+ 1 ) ( 女! + 1 ) 个独立计算组,如下分别采用 不同的差分格式 当i - - ( i ,2 ) ,j = ( 1 ,2 ) 时,有1 个点组,用g l 格式,有( 2 x 2 ) 4 - c j 点: 当i - - ( 3 ,4 4 一2 ) ,j = ( 1 ,2 ) 时共有。一1 个点组,每组都用g l y 格式,有 4 x 2 ) 个内点; 当i = ( m 一2 ,n l - 1 ) ,j = ( 1 ,2 ) 时,有1 个点组,用g 2 格式,有( 2 x 2 y 个内点; 当j - - ( 3 ,4 4 七2 2 ) ,i - - ( 1 ,2 ) 时共有k 2 一1 个点组,每组都用g l x 格式,有 ( 2 x 4 ) 个内点; 当r 3 ,4 4 k 一2 ) ,产( 3 ,4 4 k ! 一2 ) 时,共有( 盘一1 ) ( 2 1 ) 个点组, 每组都用g m 格式,有( 4 x 4 ) 个内点; 当i - - - ( m - 2 ,m 1 ) ,j = ( 3 ,4 4 k 2 2 ) 时共有k 2 - 1 个点组,每组都用g r x 格 式,有( 2 x 4 ) 个内点; 当r 1 ,2 ) ,j = ( s 2 ,s ,1 ) 时,有1 个点组,用g 3 格式,有( 2 2 ) 个内点: 当j 爿s 2 ,s 1 ) ,i = ( 3 ,4 4 k 一2 ) 时共有七,- 1 个点组,每组都用g r y 格式, 有( 4 x 2 ) 个内点: 当i - ( m 2 ,m 1 ) ,j = ( s - 2 ,s 1 ) 时,有1 个点组,用g 4 格式,有( 2 2 ) 个内点。 同样地,k + l 层和k + 2 层所用的差分格式交替使用,可使一部分截断误差相 互抵消,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数值解精度。 3 独立计算组上的差分格式及系数矩阵 我们设= 叫 2 ,r 2 = f 七2 ,r = ( + ,2 ) ,为简便记,又设h = k ,即x 方向 和v 方向步长相等,则有m = s 及r 1 = r 2 = r ;利用上述第二类s a u l y e v 型非对称 格式,我们将分别给出如下九种分组差分格式及其单元系数矩阵 ( 一) g m 组格式及其系数矩阵的形成: 在一个如图( 2 3 1 ) 所示的4 x 4 的单元组合中,我们以( i ,j ) 为起点,按照先排 省奎盔主堡主兰堡兰苎 x 轴后排y 轴的顺序依次排列,直到( t + 3 ,j + 3 ) :在这1 6 个点 :依次用差分格式 ( 2 1 1 ) 一( 2 11 6 ) 1 i j - 原方程进行离散,从j 阿得到g m 组格式如_ 卜: 4 + 3 、 ( i ,j )( i + 3 , j ) 图( 2 3 1 ) ( 1 + r ) “j l n + l 厂杈n 川+ l = ,l “+ ,2 “抽+ ( 1 - 3 r ) 以t , j 哼材+ 号“ ( 2 - 3 1 ) 一号“i 州, j + ( 1 + 碱:,呷r n 埘+ l r 2 2 u 。n 州+ l = r 2 “- l + 三以t , j ”- 2 r ) “+ 号“+ - 一1 “n + 。l + ( 1 + 2 r ) ,u z n 聊+ l r 2 lu l n 删+ l r 2 2u l n 删+ l + l ( 2 3 2 ) = r 2 “0 2 , j - 1 + ( 1 2 r 妞0 2 ,+ “0 3 ,+ 号“0 2 ,+ l ( 2 3 3 ) 一号“+ ( 1 州n n + l 厂号n + l 川乙 = 它“0 3 , j - i + ( 1 3 ,m 冬3 ,+ n “0 4 ,j + 詈“l n + x j + t + 三u i + 2 , j ( 2 3 4 ) 一r 2 2u 。n 。+ 1 + ( 1 + 叫n 川+ l 一号w 瑞十1 _ n 一+ l = r l “工l ,+ 1 + ( 1 2 ,姐:+ l + 等“:+ j r t “o l ,+ l ( 2 3 5 ) 生奎盔兰堡主兰垡笙苎 等“川n + l + ( 1 曲) “n + l + 号j + 旦2 t , 川 ,。l u 篡t + 句l + ir 2 “川t t + 1 + 二 专缟1 t 岛h + ( 1 m 荡r r :l u 。n 脚+ l “一r 。u ,t 蝴r + l ! = 争o + 移,小+ ( 1 却+ t r ,2u 。n 删+ l 一了r l “苎0 “+ ( 1 + 扫如总,“一您曷也 ( 23 6 ) f 23 7 ) + ( 1 - 2 r ) “i n 3 , j + 1 + ,1 “0 4 + l ( 2 3 _ 8 ) 一吃“廖1 + ( 1 + 功“访n + l2 一i r l ”+ l + 1 妒一了r 2 “护n + l 3 = 1 “+ 2 + ( 1 砌) “,+ 2 + 号“+ 2 + 号“抽 ( 2 3 - 9 ) ;芦2 + ( 1 + 知x n + l + l + 2 一q 珥荡+ 2 一i r 2 n + l l 十3 = 帮r 1 和+ ( 1 一,- ) “+ z + 争+ , 一捌旷毗“1 + ,3 0 m d + 脚z 州轭 娼+ 2 串, 删e , - 1 + 3 = ( 1 - r ) 一2 j + 2 + q - 尘。“+ 2 + 号“+ 3 一碱h i 呶+ ( 1 + 嘁+ z 专勘 ( 2 3 1 0 ) 号“+ 2 + ( 1 - 2 咖。+ 2 + 詈“+ 3 + ,1 ”+ 2 ( 2 3 1 2 + , 2h “ “ n 一2 + , 3,h “ 也一2 = 1 6 一事n 矿+ l ( t 州n 朋a - i 一号“葛 = ,1 啦! 小3 + r 2 2 u 咖n2 + ( 1 3 r ) _ 3 + 三啦! + 3 + 您略“ ( 2 3 - 1 3 ) 一j r 2 叶州1 专鹏+ ( 1 十嘛一,l 勘1 = 号+ 2 + 熬n 朋+ ( 1 砌) “+ 3 + r 2 “+ 4 ( 2 3 1 4 专一n 廿蝴 蜘 = 詈“+ 2 + ( 1 - 2 r ) “+ 3 + 号“+ 3 + 您“+ 。 3 1 5 专z 瑞+ z 廿r ) f f - + 幻- + 3 = 号“孙z + “k 妒+ ( 1 - 3 ,) + 3 + ,1 吼妒删。州叫6 若设五i ,= ( u ;,“a l ,“a 2 ,“a 3 ) 7 , “;+ 女= ( “0 + 女,“i ”+ l , j + k u 0 2 ,j 巾“+ i ) 7 ( 啪1 2 ,3 ) i :,= ( f ,砰,露:,碟,) 7 , f ? = ( “:+ r 2 “? ,一1 ,2 “n l , “,n + 2 j l ,吒h 乙j + 如越n t + ”- 1 ) 2 , 蝶。= ( ,1 “。0 ,0 ,“。n ,1 ) 7 吆2 = ( “o ,o ,甜) 1 , f 二3 = ( “三u “+ r 2 u _ ! :j + 4 ,2 “品j + 4 ,吃“三2 j + 4 ,r 2 “二3 j + 4 + ,l “0 4 j “) 7 , 则由上面1 6 点格式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 i + r a l ) - - “n ,j * = ( j r b i ) 五:j + - - f - n j 。 其中,各矩阵的含义如下: ( 2 ,3 1 7 ) 一1 = a 1 12 1 1 2 0 o = 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 1 ,2 1 0 0 1 2 2 0 0 一“2 3 ( 二) g l x 组格式及其系数矩阵的形成 口l3 口i 二 0 一l 2 0 0 0 0 0 1 2 如图( 2 3 2 ) 所示,v 1 ( 1 ,j ) 为起点,按照先x 轴后y 轴的顺序排列,直到( 2 ,j + 3 ) 。 由于8 点组可看成为1 6 点组的一部分,在这八个点上依次可选择运用( 2 1 1 ) 一 ( 2 1 1 6 ) 等1 6 个基本s a u l y e v 型非对称格式格式中的8 个。 ( 1j + 3 )垡j + 3 ) ( 1 ,j ) ( 2 ,j ) 图( 2 3 2 ) 若设一u i ”, j 1 = l “n + l ,“n + + l l ,“;:;,”;:;) 7 , 口口 口口 厉夙 rill b 1lll o o o v 一 2 1l,j 2 。舭。叫刘。舭o o o o 0 1 o o 0 叫o o o o o o 。 i | = 2 4 l l a 4 2 o v o o 一 2 v 0 o 0 一 ,。,。,l = 2 b 1,j 、l,“1 o o v 2 彳彳 2 2 2 2 。一:邶。,舭。o:加o o 邶 爿爿爿 ,一 3 4 爿a a ,_ 爿4 啦:o o 啦,o o 啦2 o o啦,o o 一 一 一 一 一 2 2 v o o 一 。l = 3 4 2 2 v o o _。1 = 3 8 7 当奎奎兰堡主兰竺笙兰 1 2 ”i + 卜( a ii * ,“;屯) 7 ( k = o ,1 ,2 ,3 ) n 吐嗡嗡,嗡丫 f2 ( w 川+ r , u o ”i ,峨2h + 懈,曙l = ( r l “o n 扩+ i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