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研究——基于罗尔斯的公正观.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 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 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 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山山 东师范大学东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20 年 月 日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引 言 . 1 一、问题的提出 . 1 二、相关研究综述 . 2 (一)国外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现状 . 2 (二)国内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现状 . 4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 6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7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8 (一)公正 . 8 (二)制度公正 . 9 (三)大学教学管理制度 . 9 (四)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 . 10 第一章 罗尔斯公正观的地位、要点及其现实意义 . 10 一、罗尔斯公正观的地位 . 11 二、罗尔斯公正观的要点 . 11 (一)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 . 11 (二)两个正义原则 . 12 三、罗尔斯公正观的现实意义 . 12 第二章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的内容 . 13 一、大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大学教学管理的直接利益主体 . 13 (一)大学管理者统领教学管理的方向 . 13 (二)大学教师肩负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使命 . 14 (三)大学生的需求引导教学管理的评价 . 14 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公正 . 14 (一)大学教学管理权利的公正 . 15 (二)大学教学管理权力的公正 . 16 (三)大学教学管理义务和责任的公正 . 18 第三章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缺失的现实剖析 . 20 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 20 (一)大学教学管理权利分配的人性化不足 . 20 (二)大学教学管理权力分配的比例失衡 . 22 (三)大学教学管理义务和责任分配的主体自觉性不高 . 24 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缺失的成因 . 25 (一)外部归因:制度的外部环境与公正的消极互动 . 25 (二)内部归因:制度本身与公正要求的背离 . 26 第四章 构建公正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 . 27 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应坚持的公正原则 . 28 (一)合法性原则 . 28 (二)机会公平原则 . 29 (三)差别原则 . 29 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本体的公正性 . 30 (一)制度设计的公正 . 31 (二)制度运行的公正 . 32 (三)制度评价与反馈的公正 . 34 三、大学教学管理者本身的公正诉求 . 35 四、对现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 36 (一)制度改革要恪守其公正理念 . 36 (二)制度改革要重视各直接利益主体的参与公正 . 36 (三)制度改革要注重其公正效度的评价与反馈 . 37 结 语 . 37 注 释 . 40 参考文献 . 4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参与研究的课题 . 47 致 谢 . 4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研究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研究 基于罗基于罗尔斯的公正观尔斯的公正观 摘摘 要要 现代社会具有很强的公共性, 制度公正成为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大学教学管理 制度公正性是制度公正的微观方面。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 都涉及到大 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等问题。在众多的公正观中,罗尔斯的 公正观为我们研究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在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划分各利益相关者合 理的利益或负担等方面的公正问题提供了独特视角。 现实中,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公正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导致大学教学管理 制度在分配各直接利益主体的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等方面存在不公正现象。首先,大 学教学管理权利分配的人性化不足: “教”和“学”自主权缺失;教学管理价值取向上忽 视弱势群体。其次,大学教学管理权力分配的比例失衡:教学管理中权力违背其公共性; 教学管理中权力相互制衡的环境没有建立。 最后, 在大学教学管理义务和责任分配的主体 自觉性不高:大学教学管理者责任失范;教师职业责任感弱化;大学生“道德滑坡” 。这 都影响了我国大学的教学管理的公正性。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落实到制度层面, 即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公正。 这需要坚持三个公 正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机会公平原则和差别原则。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本身来说,要在 制度的设计、运行、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方面保证公正性。在制度设计上,坚持以合理的公 正观为指导,制度设计程序力求规范性;在制度运行上,要具有忠诚性、强制性、公开性 和广泛参与性。由于制度公正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有限性” ,所以需要对制度设计和运 行的公正与否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此外, 还需要管理者自身对公正的诉求来保障制度 的制定和实施。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罗尔斯 分类号:分类号:g640.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research on the justice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based on rawls theory of justice abstract modern society is public, so the system justice becomes general concerned. the justice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s a microscopic aspect of the system justice. whether from the connotation or the denotation,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s related to the rights, powers, duties and obligations of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rawls theory of justice is a unique perspective for us to study the questions on how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to distribute the basic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to divide the benefit or burden reasonably. at present, there are no suite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justice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n our country, which leads to injustice in dividing the rights, powers, duties and obligations. firstly, as far as distributing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rights, the autonom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lacke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neglects vulnerable groups. secondly, in the aspect of distributing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power, the public of the power is lacked; the balance environment between power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s not established. finally, for distributing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duties and obligations, the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is anomie; teachers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is weakening; the undergraduate are “moral decline”. these have affecte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to solve above problems, its premise is the justic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there are three principles of justice: legitimacy, 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from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tself, we should ensure the justice of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operation,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in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reasonable justice, and ensure its design program standard; in the institutional operation, it should remain the justice chosen throughout, and it should have compulsory, openness and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stitution justice is finiteness, the evaluation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are indispensable. moreover, it is clear that the administrators themselves should be loyal to the justice.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justice; rawls category number:g640.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引 言言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的公共性自 16 世纪以来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当时西方社会的结构由传统农 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政治与道德的分离;二是私人 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出现。 道德规范不再像以前一样作为主导整个社会的规范和标准, 与其 对应的法律规范逐渐成为公共领域的主导规范, 从而以道德规范为主导性规范的社会向以 法律规范为主导性规范的社会转变, 这也促使了制度的合公正性问题成为研究者们普遍关 注的问题。 制度公正更多的体现在公共组织的运行中。根据霍布金斯大学的萨拉蒙(salamon) 教授对 ngo(非政府组织)特征的界定,公共组织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 自治性、志愿性等特征,而高等教育的育人本质、自治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服务性等特 质决定了大学组织具有公共性。大学组织是一个包含各种制度的存在,如教学管理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后勤保障制度,以及各种规章、规范等,其中教学管理制度最能体现 大学区别于其他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它涉及的利益主体更加直接全面, 具有更强的公共性。 教学管理制度安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的良性运转和教学秩序, 关系到能否满足各 种利益主体的需要,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它关系到能否减少交易成本。反思我国高校教 学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等过程,过度追求工具理性,忽视了价值理性,而公正、效率、 责任、和谐等伦理精神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尤其重要,因此,如何构建适应现代高校发展 的公正性制度成为迫切的任务。 本研究之所以落脚于制度公正性,是因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 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1此外,当前中国教育的管理和运行形态仍然是属于制度化 教育形态, 那些在制度化教育的框架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改革, 并没有根本改变教育本身的 制度化教育属性和形态, 因此, 当前中国教育公正问题从根本上说仍然是制度化教育实施 方式的正当合理性问题, 它体现在大学教学管理中就表现为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正当合 理性问题。研究教学管理制度的合公正性,一方面能使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运行等更加 人性化和柔性化, 更好的发挥制度对管理主体的激励作用; 另一方面能提高教学管理制度 调节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能力, 使教学管理制度更具有活力, 从而更好的保障教学活动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顺利进行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二、相关研究综述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关于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研究的直接成果很少, 笔者尝试从中 国知网以“教学管理制度公正”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搜索,只得出 7 条结果,而且相关程度 接近的研究成果仅 1 篇。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了解其发展状况。 由于其上位概念教育制 度公正的成果还是颇为丰富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教育制度公正的相关研究成果来了 解和掌握教学管理制度公正的国内外发展状态。 当前随着伦理学研究视域从元伦理学到应 用伦理学、 从德性伦理到制度伦理的转变, 制度的价值批判和伦理反思日益引起人们的重 视。 制度的理性与合伦理性, 即制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历来是制度生成与革新的不可分割 的价值取向,因此,近年来人们把制度研究的目光开始投向制度的伦理价值层面,因而也 催生了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 为了更好的研究教学管理制度公正,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教育 制度公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述评。 (一)国外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现状(一)国外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现状 在西方, 教育制度公正研究与教育公正的规范研究是密切相关的。 古希腊的柏拉图在 招生方面以公正原则作为标准, 从而孕育了西方教育公正思想, 这也成为教育机会均等思 想的起源。现代教育公正思想是在 18 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作为 社会公正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产生的。此时,教育制度公正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因 为当时传统伦理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由此教育公正主要属于教师道德研究的范畴。 但是, 随着现代公正理论,特别是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以后,教育制度公正,即教育制度分 配教育利益和教育权利与义务的公正问题,逐渐成为教育公正规范研究的主要课题。 以自由为前提, 以平等为表现形式是西方社会的制度公正观的特征, 它试图以一种相 对的平等来实现所有人的平等。 但是在平等的或不平等的对象范围或层次等的观点上有所 区别,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公正观。 “正义理论试图通过系统地和精确地阐明平等观念或 分配比例的观念” ,于是人们就“发展了正义的现实原则” 。2对于教育制度公正,罗尔斯 提出了差别原则,主张“教育的一个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 物,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 ;3一种不平等如果能够 实现“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时才是公正的。虽然教育制度公正在罗尔斯的公正观中没 有直接的涉及,但是教育制度公正却遵循社会制度公正的基本要求。总体来说,罗尔斯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公正观是平等主义的, 强调社会制度的分配公正, 体现在教育制度公正方面就是教育制度 的分配公正。他的“共同资产”观念,对于我们研究教育制度公正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意义。 此外,还有诺齐克的权利公正观,认为教育属于私人领域,不应该由公共教育制度来 规范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公正观,强调先天和后天的机会性。这与我国教 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不一致的,但其中对个人权利的重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20 世纪 80 年代又出现了社群主义哲学,代表学者有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迈克尔沃尔泽等。他 们强调多元文化主义,提出以“复合平等”为核心的多元公正理论,认为“从来不存在一 个适用于所有分配的单一标准或一套相互联系的标准” ,4“正义原则本身在形式上就是 多元的;社会不同善应当基于不同的理由、依据不同的程序、通过不同的机构来分配;并 且,所有这些不同都来自对社会诸善本身的不同理解历史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必然产 物” 。5由此,教育制度公正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领域都是不同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同我国教育制度的统一性是不相符的, 但其注重教育分配中的特殊性, 也是值得我们借 鉴的。 近年来,有关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典型专门著作是韩国的李敦熙教授的教育正义 论 。 李敦熙教授通过考察建立教育制度及其相应的教育公正观的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分析了能力本位、 分数本位等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分配观和把教育理解为一种社会福利 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分配观, 并提出了能够公正的分配教育机会的分配原则。 李敦熙 教授对影响教育制度公正的社会理念背景的考察、 教育机会内涵的分析, 以及如何实现教 育公正等的探讨,为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方法论基础。6 此外,康奈尔提出了“课程公正”概念。7但是,这种课程公正观还没有形成系统的 理论体系,也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 总的来说,西方的教育制度公正研究流派很多,各个流派之间的争议也颇大,这也使 得西方教育制度公正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和系统。 从出发点来说, 哲学基础大多是个人主 义, 其教育制度公正是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 但从宏观来说也不乏为社会整体利益 为最终目标的倾向。 在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烈的今天, 研究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公正在某些方 面也需要考察和借鉴西方教育制度公正的有益实践。而且,由于教学自由、以人为本等理 念的提出,教学更加体现个性化,其管理中无不渗透着对个人权利的尊重,由此,我国大 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研究更加需要借鉴西方的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成果。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二)国内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现状(二)国内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现状 近 10 年来,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经历了从制度公正到教育制度公正、从教育公 正到教育制度公正, 从工具研究到本体研究, 从相关研究到专门研究的一个逐渐明晰化的 过程。但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兴领域,无论从研究的视角还是从研究的内容,依然存在许 多值得反思和推进的问题。本部分对近 10 年来国内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的现状、问题等作 简要述评。 笔者利用 cnki 资源,以“教育制度公正”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搜索,发现近 10 年来 共有 192 篇研究成果,其中与教育问题有直接关联的研究有约 90 篇研究成果;与教育制 度公正相关的研究有约 50 多篇, 其中有约 30 篇以教育公正为主题, 这其中多数的研究是 最终落脚于教育制度公正,也就是说从制度的层面论述教育公正的;其他有约 14 篇是从 制度伦理或制度正义或教育制度伦理层面进行的研究, 有 2 篇是研究教育制度的合法化问 题,有 7 篇是从教育公平角度进行的研究,有 1 篇是从机会均等角度进行的研究。直接以 “教育制度公正”为题名进行精确搜索,共有 3 篇文章,分别是冯建军的论我国教育制 度公正的建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中阶段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 、 论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公正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 育部重点课题“和谐社会的道德教育独特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还有李江源的论 教育制度公正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制度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2004) ,这也是最早的直接提出“教育制度公正”这个名词并做出初步思考 的文章。可见,与教育制度公正直接或间接地研究成果是颇为丰富的。 笔者又以“制度公正”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共有 40 篇优秀硕博论文,其中博士 论文 4 篇,研究主题主要是制度公正在政治、经济、管理、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具 有跨学科性质的研究。其中涉及到教育的 7 篇中硕士论文就有 6 篇。 笔者也查阅了相关的研究专著。在读秀中以“制度公正”为书名进行模糊搜索,共有 20 种中文图书, 涉及到政治、 法律 (15 本) ; 哲学、 宗教 (2 本) ; 经济 (1 本) 。 其中 2000-2007 年最多,共 10 本,但是教育制度公正研究并没有直接研究书籍。以制度公正为全部字段 进行精确搜索,共有 47 种中文图书,其中教育制度公正相关的有 6 本,分别是冯建军著 教育公正 政治哲学视角 (2008) 、朱卫国和刘炳贵主编的江苏省教育招生考试优秀 科研论文集 第 2 辑 (2009) 、戴家干主编的创新考试评价 促进教育公平 2006-2008 年教育考试重点、热点问题研究 (2009) 、杜时忠主编的新世纪 新师德 (2009) 、苏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君阳著 公正与教育 (2008) 、李立峰著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 (2007) 。 总体上看,这些书籍主要涉及到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公正、教师公正、教育公正、社会公正 等方面,对教学管理制度公正的直接研究还没有书籍问世。 从以上分析可见, 对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最近七八年的时间, 而且专门 研究成果不多,相关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较为分散,常见于期刊杂志,系统研究或以书籍 呈现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的范式和方法以思辨研究较多,实证研究少;高层次研究成果 较少。 总之, 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近年来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势头, 而且从中国知网中直接以 “教育制度公正” 为题名精确搜索出的三篇文章都是教育部重点 课题,可以看出国家的重视程度。为了更清楚的把握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现状, 笔者将搜集到的与教育制度公正研究直接相关的 3 篇论文、14 篇从制度伦理或制度正义 或教育制度伦理层面研究教育制度公正的相关性较高的研究成果, 进行了分类和梳理, 总 结出了以下几种制度公正观。 1.需求满足论。有学者从“制度公正即公正伦理”的命题出发,指出“制度公正作为 制度的公正伦理要求,是对制度公正性的伦理拷问或价值诉求” ,这种诉求体现在制度设 计、制度运作和制度矫正的环节。作者套用制度公正的形式定义,认为“教育制度公正就 是教育制度的公正性诉求或公正伦理的审视, 目的在于确立符合教育公正理念和要求的规 则体系及其行为模式” , 进而以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界定了教育制度公正的依据, “教育制 度公正的理论原点应是人的发展和教育需求, 即教育制度公正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 以及个体教育需要的满足度作为最终的判断依据。 ”8 2.利益协调论。也有学者从利益关系的调节者的角度来论述教育制度及教育制度公 正,认为“所谓教育制度公正,是指教育中利益分配的均衡与合理,是权利义务设定的公 平与正当。 它要求人们始终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设计与运用教育制度。 如果某项教育制度 是不公正的,或者说某项教育制度的设定与安排具有严重的缺陷,那么,制度原本的功能 就可能被扭曲甚至丧失, 人们会跨过制度转而追随某种通行的交往习惯或者信奉某种潜规 则,最终可能引导人们的行为悖善向恶。 ”9 3.均衡发展论。有学者认为“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具体形式,是教育有无内在价值 的一个重要标志” ,并从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制度正义的涵义,即“教育公 正的核心问题是制度正义,即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体现着教育资源平等享有的精神。 也就是说,教育制度的安排,应有利于人人平等地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使每个人都能依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靠教育获得发展的机会.。倡导和坚持教育公正原则,一个核心的现实要求就是要消除教 育系统中的分等对待现象,推行教育均衡发展战略” 。10 4.机会均等论。有学者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教育管理制度的内涵,认为“教育制度伦 理公正是通过对教育制度伦理的价值论证, 为教育制度伦理确立起一种可能的实践伦理基 础和普遍性的伦理基础规范,进而构成社会(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教育 发展确立起以公正为基本走向的价值定位。 ”并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教育 制度公正的三个判断标准:一、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总量和每个人的受教育量;二、不减少 一人受教育量而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总量; 三、 增加一人的受教育量而不减少别人的受教育 量。 ”而且它们也是有优先级的, “从教育制度伦理公正的最终价值目标来看,第一条标准 优先于第二条标准,第二条标准又优先于第三条标准。这三条判断标准不但缺一不可,必 须综合运用,而且在顺序上也不可颠倒。 ”否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教育制度伦理的普 遍性、公正性” 。 11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三)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从上述研究状况的分析看,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无论从理论研究还 是实践研究方面,虽然都取得长足的进展,而且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热情,但总体来 说我们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许多方面亟待改进。 1.研究的视角 首先, 把教育制度公正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的成果并不多见, 大多数的研究将其作为 相关问题的研究视角, 也就是说工具性研究多于本体研究、 相关研究多于专门研究; 其次, 已有的研究往往套用社会公正、制度公正、教育公正等的研究成果,缺乏学科或相关概念 之间的真正借鉴和融合;第三,对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不够深入,各部分研究不平衡且分 散不成体系。因为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其中包括很多子系统,如教学管理制 度公正、各级教学管理制度公正、各级教育制度公正等,每个子系统又可再分,如大学教 学管理制度公正包括课堂教学公正、 师生权利公正、 学籍和考试制度公正、 选课制度公正、 教学质量评价公正等等,通过前面的搜索结果,其中研究考试公正,尤其是高考制度公正 的研究较多。 国外的研究也存在这种问题, 关于教学管理制度公正的专门研究成果也是几 乎没有。最后,从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国外流派较多,难以统一,而国内大多没有本土 自己的理论,多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而且多是融合多派的理论,没有一以贯之的核心理论 基础。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2.研究的方法 在我国,对于教育制度公正的研究,往往会涉及到宏观的制度伦理问题,因而大多以 一种价值预设作为前提,探索的是“应然”状态,所以在研究方法上以思辨为主。而西方 教育制度伦理研究“一般是属于问题研究,多在微观层面上展开.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 的是实证研究方法” ,12因此西方更多的是实然的研究。事实上,量的研究往往比质的研 究需要更多的付出,有时候甚至更难。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往往对理论研究、宏 观研究和思辨研究的产生依赖,不愿意做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实证支持不够,量化研究方 面相对欠缺。这种单一的研究方法导致我们的研究比较笼统和务虚,容易主观化,对其客 观合理性很难把握。 因此我们有必要融合这两种研究方法, 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效用。 由于教育制度公正内容多、范围广,同时公正的研究也是比较宽泛的,为了更好的把 握研究主题,阐明自己的思想,本研究选取了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作为研究对象,以罗尔 斯的公正观作为哲学基础。从公正角度研究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属于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思辨性强, 本研究在力求达到一定理论高度的同时, 更注重将其与现实的教学管理制度相 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其合理性。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伦理学角度出发, 对公正的本源进行追溯, 目的在于从众多公正观中发现 罗尔斯公正观的优越性, 从而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公正性进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在此 基础上,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的内容,即大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权利、权力、 义务和责任公正进行了分析; 然后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问题做了现实剖析, 其中包 括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归因分析。 最后, 在罗尔斯公正观的基础 上,提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应坚持的原则,实现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公正性建构。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公正性研究与教育学、 管理学、 伦理学、 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同时也受到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本研究重点运用了教育学、管理学、 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多学科研究中寻求更大的突破。 本课题主要选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等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公正性问 题进行研究。 文献分析法是本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相关的 研究文献成果,并对其加以整理和分析,便于了解国内外专家学者所作的研究;并运用比 较分析法,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加以比较,从中发现不足,从而明确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在文献分析法中, 对代表性大学的制度文本的分析, 为本研究提供更详实的制度文本资料。 为了更好的提高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还辅助使用了调查法。 笔者通过各种非正式 的访谈,收集了大量的实时资料。这一切都致力于使本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公正(一)公正 对“公正”的理解,经历了由个人到社会、由道德层面到制度层面、由理论到实践的 过程。 公正首先是作为一种个人美德概念而产生并逐步演化成一种社会伦理概念的。 在西 方,公正最初源于古希腊文“orthos” ( “直线” 、 “居中” )一词,意思是“表示置于直线上 的东西,往后就引申为表示真实的、公平的和正义的东西。 ”13公正的含义极其抽象、复 杂,正如博登海默说,公正“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 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并试图解开隐藏其表面背后的秘密时, 我 们往往会深感迷惑。 ”14时代不同,人们对公正的认识也不同。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 “公正即善” ;柏拉图把公正和智慧、勇敢、节制一起列为 “四德” ; 亚里士多德把公正视作 “一切德性的总汇” 、 “一种完满的德性” , 出于公正品质, “人们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的事情” ;15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最早提出公正是“使每个 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意向” ;16随后法学家乌尔庇安认为的“正义(公正)乃 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 ; 17后来阿奎那又说正义是 “一种习惯, 依据这种习惯,一个人以一种永恒不变的意愿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 ;18穆勒进一 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国考内蒙古粮储局申论归纳概括必刷题及答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专题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 情绪感染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多因素交互作用视角
- 融合通道卷积和声音质量的非自回归语音合成研究
- 河道整治水生植被恢复方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专项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消防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 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市政管网管道安装施工步骤方案
- 消防燃烧学课件
- 铁路典型事故的案例分析课件
- 政策性农业保险政-(最终版)课件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Project1 An animal school(第一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9张PPT)
- 高中珍惜时间主题班会课件
-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国民金融知识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表完整优秀版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8课 字体的变化丨赣美版 (24张PPT)
- 体检前注意事项
- TSG Z7002-2022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高清正版
- 日用品采购合同范本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