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山西文水方言声调实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吕梁地区,文水方言属晋语并州片。迄今为 止关于文水方言研究的资料并不多,语音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传统的耳听手记 法得来。本文将以声调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获得文水方言的单 字调格局、双字调变调模式、单双字调的调域数据,本文还提出三条调式归整 策略,并对部分字组的变调机制做出解释。 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概述目前声调实验研究的现状,晋语并州片声调的特点,文水方言 的研究概况和音系,介绍研究目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研究文水方言单字调的音高和时长。1 文水方言单字调格局为平声 3 2 2 、上声5 1 1 、去声2 4 、阴入3 2 2 、阳入5 1 1 单字调中阴入和平声,阳入和 上声调值一致,阴阳入喉塞尾脱落,时长变长,但是阴入和平声、阳入和上声 的时长仍存在显著差异2 各单字调调长之间的关系是:舒声调中平声和上声 最长,其次去声;促声调一般阳入长于阴入;舒促对立消失,舒声调时长并不 总比促声调长3 调域结论是:女声的调域上限和下限比男声高,调域跨度比 男声宽,男女声调域上限的差别大于调域下限的差别。 第三章研究文水方言双字调的变调规律和时长。1 关于音高研究:( 1 ) 平 声做前字时,前字阴平的变调模式与语法结构有关,前字阳平的变调模式与语 法结构无关,连调中可通过后字的变调情形推出前字平声的调类。( 2 ) 1 3 + t 3 f r 8 、t 5 + t 1 厂r 7 、1 7 + 1 7 的变调与语法结构有关,动宾式、主谓式后字 不变调,偏正式、重叠式、儿尾词、子尾词后字变调( 3 ) 数据归整时,提出 三条调式归整策略:参考单字调系统归整;运用音位对立原则归整;结 合具体方言的变调特点归整。2 关于时长研究,文水方言前字舒促对立明显, 后字舒促对立消失;单字调时长长于双字调中的前字或后字时长,短于整个变 调模式时长3 调域研究发现,双字调域大于单字调域,双字调域的拓宽主要 是由于调域上限的抬高导致;女声的调域上限和调域下限都比男声高,调域跨 度也宽。4 双字调中入声的表现是:( 1 ) 入声变调模式和同调型的舒声调的变 调模式相同,即t l + x 和1 7 + x 与t 3 + x 和t 8 + x 的变调表现一致。( 2 ) 入 声作前字时喉塞尾明显且稳定,时长短促;做后字时,喉塞尾脱落,时长变长。 关键词:文水方言声调单字调双字调实验研究 英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t h ew e n s h u ic i t yl i e si nt h ec e n t r a lp a r to fs h a n x ip r o v i n c e , i tb e l o n g st o l v l i a n gc i t y w e n s h u id i a l e c ti so n e o ft h ed i a l e c t so fb i n g z h o up a r to f j i ng r o u p u p t on o w , t h e r ea r en o ts om u c h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w e n s h u id i a l e c t , a n dt h ep h o n e t i s t s g o tt h e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i o nu s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e t h o d ss u c ha sh e a r i n ga n dn o t h i n g t h i st h e s i sw i l lr e s e a r c ht h et o n e so fw e n s h u id i a l e c tb ym a l l l 8o fa c o u s t i c e x p e r i m e n t st og e tt h em o n o - s y l l a b l et o n e , t h eb i s y l l a b l et o n ep a t t e r n sa n dt h e d o m a i no ft h et o n e so ft h es i n g l e w o r da n dt h et w o - c h a r a c t e r - w o r d t h i sp a p e ra l s o p r o p o s e dt h r e et o n e - n o r m a l i z e ds t r a t e g i c s , a n de x p l a i n e df o rt h er e a s o n so fp a r to f m o d i f i e dt o n e s t l l i st h e s i sc o m p o s e so ft h r c h a p t e r s - n 砖f i r s tc h a p t e rs u m m a r i z e st h ep r e s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o fc h i n e s et o n e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j i n y ub i n g z h o ud i a l e c tz o n ea n dt h e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o fw e n s h u i d i a l e c t n 地c h a p t e ra l s oi n t r o d u c e st h ea i m , p r o c e d u r ea n dm e t h o do f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s t u d i e st h ep i t c ha n dd u r a t i o no ft h em o n o - s y l l a b l et o n e 1 ,n 坞m o n o - s y l l a b l et o n ep i t c hg o ti nt h ee x p e r i m e n ti s :p i n g s h e n # 2 2 ,s h a n s h c n 9 5 11 , q u s h e n g2 4 ,y i n r u 3 2 2 ,y a n g r u 5 11 i ti sf o u n dt h a tt h et o n ep i t c ho fp i n g s h e n gi s i d e n t i c a lw i t hy i n r u s s u c ha ss h a n g s h e n g sa n dy a n g r u s t h eg l o t t a ls t o p si ny i n m a n dy a n g mh a v eo f f o l i a t e d , a n dt h ed u r a t i o no ft h e mb e c o m el o n g e r , b u tt h e r ee x i s t s s h o r t - l o n gd i s t i n c t i v ef e a t u r eb e t w e e np i n g s h e n ga n dy i n r u , s u c ha ss h a n s h e n ga n d y a n g r u 2 t h ed u r a t i o np a t t o mo fm o n o - s y l l a b l et o n e i sp i n g s h e n g s h a n s h e n g q u s h e n gi nn e u t r a lt o n e s , a n dy a n g m y m r ui ne n t e r i n gt o n e s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n e u t r a lt o n e sa n de n t e r i n gt o n e sh a sd i s a p p e a r e d 1 f 1 璩n e u t r a lt o n e sa r en o t a l w a y sl o n g e rt h a ne n t e r i n gt o n e s 3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a b o u tt o n e - d o m a i no f m o n o - s y l l a b l ei st h a t :t h em a g i n l ma n dm i n i l n u mo ft o n e - d o m a i no ff e m a l ea b i g g e rt h a nt h o s eo f m a l e , a n dt h es p a no f t o n e - d o m a i no ff e m a l ei sw i d e rt h a nt h a to f m a l e , t h ed i s t i n c t i o no fm a x i m u mo ft o n e - d o m a i nb e f w e c nf e m a l ea n dm a l ei sm o r e o b v i o u st h a nt h a to f m i n i m u m s 1 1 豫t h i r dc h a p t e rs t u d i e st h ep i t c ha n dd u r a t i o no ft h eb i s y l l a b l et o n e 1 a sf o r t h ep i t c h :( 1 ) w h e np i n g s h e n gl i e si nt h ep o s i t i o no ft h ef i r s tc h a r a c t e r , t h eb i - s y l l a b l e t o n e p a t t e r n w h o s ef i r s tc h a r a c t e ri s y i n p i n g i sc o n n e c t e d 丽t hg r a m m a r s t r u c t u r e , w h i l et h em o d i f i e dt o n ew h o s ef i r s tc h a r a c t e ri sy a n g p i n gh a sn or e l a t i o n 诵廿li t , w ec o u l di n f ht h et o n e sc a t e g o r i e so fp i n g s h e n gt h r o u g ht h em o d i e f i e dt o n e o ft h el a t t e rc h a r a c t e r ( 2 ) t h es a n d h im o d e so ft 3 + t 3 t 8 , t 5 + t l 厂r 7 ,t 7 + 1 r 7a r e r e l a t i v et og r a m m a rs t r u c t u r e 1 1 把t o n ep i t c ho ft h el a s tc h a r a c t e rw i l ln o tc h a n g ei n v e r b - o b j e c tw o r dg r o u pa n ds u b j e c t - p r e d i c a t ew o r dg r o u p ,o nt h ec o n t r a r y , i tw i l l 英文摘要 c h a n g ei nw o r dg r o u pc o n s i s t i n gam o d i f i e ra n dt h ew o r di tm o d i f i e r sa n ds oo i l 0 ) ,1 1 1 i sp a i s a p r o p o s e dt h r e et o n e - n o r m a l i z e ds t r a t e g i e s ( ! ) ,1 1 l eb i s y l l a b l et o n ep i t c hi s n o r m a l i z e db yc o m p a r i n gt h em o n o - s y l l a b l et o n ep i t c h ( 窑) t h eb i s y l l a b l et o n ep i t c hi s c o n f m n e d b ya p p l i c a t i n gp h o n e m i co p p o s i o n sp r i n c i p l e 碴) t h eb i s y l l a b l e t o n e - v a l u ei sn o r m a l i z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f e a t u r eo ft h ed i a l e c t2 a b o u tt h ed u r a t i o n , ri sf o u n dt h a tt h es h o r t - l o n gd i s t i n c t i v ef e a t u r ee x i s t sb e t w e e n s u s h e n ga n dc u s h e n g i nt h ef o r m e rc h a r a c t e r s , b u td i s a p p e a r si nl a t t e rc h a r a c t e r s ,n 砖d u r a t i o no f m o n o - s y l l a b l et o n ei sl o n g e rt h a nt h ef o r m e ro rl a t t e rc h a r a c t e r s b u ts h o r t e rt h a nt h e w h o l es a n d h i s 3 a sf o rt o n e - d o m a i n , t h et o n e - d o m a i no ft h et w o - c h a r a c t e r - w o r di s w i d e rt h a nt h a to ft h es i n g ew o r d s , w h i c hr e s u l t sf r o m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 t o n e - d o m a i n sc e i l i n g t h em a x i m u ma n dm i n i m u l no ft o n e - d o m a i no ff e m a l ea r e b i g g e rt h a nt h o s eo fm a l e , a n dt h es p a no ft o n e - d o m a i no ff e m a l ei sw i d e rt h a nt h a to f m a l e 4 耽er u s h e n g sf e a t u r eo nt h es a n d h im o d ei st h a t :( 1 ) s h n s h e n ga n dc u s h e n g w h o s ep i t c hv a l u e s 龇e q u i v a l e n tw h o s es a n d h im o d e sa r ei d e n t i c a l n l cs a n g h i p a t t e r n so ft 1 - xa r ea l m o s t l yi d e n t i c a lw i t h 1 7 + x s a n dt 3 i - xh a st h es a m eo n e sa s t s + x s ( 2 ) ni sf o u n dt h a tt h eg l o t t a ls t o p si ny i n ma n dy a n g r ui so b v i o u sa n ds t a b l e i nt h ef o r m e rc h a r a c t e r s , b u td i s a p p e a r si l ll a t t e rc h a r a c t e r s , a n dt h ed u r a t i o no ft h e m i ss h o r ti nt h ef o r m e rc h a r a c t e r s ,w h i l eb e c o m e sl o n g e ri nt h el a t t e rc h a r a c t e r s k e yw o r d s :w e n s h u id i a l e c t ;t o n e ;t h em o n o - s y l l a b l et o n e ;t h eb i s y l l a b l et o n ep a t t e r n s ; 图表目录 表1 1 表1 2 表1 3 表1 4 表l j 表1 6 表2 1 表2 2 表2 3 表2 4 表2 j 表2 6 表2 7 表2 8 表2 9 表2 1 0 表2 1 l 表2 1 2 表2 1 3 表3 1 表3 2 表3 3 表3 4 表3 j 表3 6 表3 7 表3 8 表3 9 表3 1 0 表3 1 l 表3 1 2 表3 1 3 表3 1 4 表3 1 5 表3 1 6 表3 1 7 图2 1 图2 2 图2 3 图2 4 图2 5 文水方言单字调值研究概况 图表目录 文水方言两字组变调规律( 1 9 8 4 ) 文水方言两字组变调规律( 1 9 8 8 ) 文水方言古今声调对比表。 文水方言单字调发音表 发音合作人情况表 5 6 7 3 1 2 1 4 单字调基频均值与标准差 男女调域跨度统计总表 单字调调域及跨度表。 单字调基频的t 值 t 值与五度值对应关系表 单字调声调格局归整表 文水方言单字调声学空间值 文水方言单字调实验值表 文水方言单字调值表 单字调绝对时长均值与标准差 文水方言单字调舒促调类调长均值多重比较表 单字调相对时长 同声韵舒入声字表 男声m l 双字调基频均值与标准差 女声f l 双字调基频均值与标准差 苹双字调调域及跨度比较表 2 5 2 7 3 3 男声m l 双字调基频的t 值一。3 4 女声f l 双字调基频的t 值 男女声双字组实验值 文水方言双字调变调模式 双字组变调模式及相应的调类组合 晋中地区上声、阳入快慢读调值表 文水方言t 0 + x 语法结构与变调模式关系表 文水方言a 、b 类变调模式对比 男女声双字调时长均值和标准差 男女声双字调相对时长一 单双字调时长均值对照表 3 5 4 0 4 2 4 4 4 7 5 0 同调型舒促声连调模式比较表 同调型舒促声时长比较表 5 0 5 4 5 7 同调型舒促声时长均值比较表 m l 单字调f o 曲线图 f l 单字调f o 曲线图 m 2 单字调f 0 曲线图 f 2 单字调f o 曲线图 m l 单字调t 值图 5 9 6 0 1 3 1 3 1 3 1 5 m:2墟墙侈船殂趁 图表目录 图2 6 图2 7 图2 8 图2 9 图2 1 0 图2 1 l 图3 1 图3 2 图3 3 图3 4 图3 5 图3 6 图3 7 图3 3 图3 9 图3 1 0 图3 i i 图3 1 2 图3 1 3 图3 1 4 图3 1 5 图3 1 6 图3 1 7 图3 1 8 图3 1 9 图3 2 0 图3 2 1 图3 2 2 图3 2 3 图3 2 4 图3 2 5 图3 2 6 f l 单字调t 值图。 m 2 单字调t 值图 f 2 单字调t 值图。 单字调声学空间图 绝对时长图 相对时长图 男声m l 叮l + 釉曲线图 女声f l 叮l 汀0 曲线图 女声f i t 3 + x f 0 曲线图 男声m l 叮5 + 册曲线图 女声f i t s + 釉曲线图 1 5 1 6 1 6 1 8 2 2 2 9 2 9 女声f i t 7 + x f 0 曲线图 男声m l 叮8 + ) f 0 曲线图 女声f i t s + x f 0 曲线图 3 0 3 0 3 l 3 l 。一3 1 3 1 3 6 3 6 3 6 3 7 3 7 3 7 3 7 3 s 3 8 3 8 5 2 5 3 5 3 5 3 5 5 5 5 男声m i t i + x t 值图 女声 男声 女声 男声 女声 男声 女声 男声 女声 男女 男女 男女 男女 男声 女声双字调相对时长图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_ 求实、创新一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 究成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 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 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盛4 乙一。亍一盈拦 概述 第一章概述 1 1 研究背景 1 1 1 汉语声调格局和变调模式实验研究现状 汉语声调格局的实验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 9 2 2 年,赵元任在中国言语 字调底实验研究法 中就主张用实验方法研究声调,他用七弦琴和渐变音高管模拟声调的高 低,确定调值,做为描写语音声调的标准刘复是实验语音学的先驱,创立了第一个语音实 验室,发明了多种语音实验仪器,把形式化引入语音研究回他的四声实验录: ( 1 9 2 4 ) 揭 开了汉语方言声调实验研究的历史序幕,他用浪纹计测量了汉语1 2 处方言的字音基频,得 出了声调是语音频率交化的科学结论o 揭示了声调音高的实质此后,白涤溯关中声调 实验录 ( 1 9 3 4 ) 用乙二声调推断尺对关中3 9 个县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各地的声调起 落线,并从调势曲折、声调高低、时间长短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一时期的成果还有 周辨明的博士论文厦门声调实验录) ( 英文) ( 1 9 2 9 ) 、王力的博士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 ( 1 9 3 1 ) 和岑麒祥的硕士论文粤语发音实验录 ( 1 9 3 6 ) 等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研究基 本上都是单字调格局研究 此后由于时局动荡,声调实验研究两次被迫中断,很多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发表2 0 世 纪年代林茂灿试制了音高显示器并用来研究普通话的声调他在音高显示器与普通 话声调音高特性 ( 1 9 6 5 ) 一文中指出声调的开头有弯头段,末尾有降尾段,只有去除了弯头 降尾的调型段与音高信息有关他的普通话二字词变调的实验研究 ( 1 9 8 0 ) - 把声调的实验 研究从静态的单字调研究推向动态的变调研究对二字组变调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吴宗 济( 1 9 7 9 ) 也致力于普通话变调模式的研究,指出普通话二字组的声调组合共有1 6 种,但 变调模式只有1 5 种他还进一步考察了普通话三字组和四字组的变调规律,发表了普通 话三字组变调规律 ( 1 9 8 4 ) 、普通话四字组变调模式 ( 1 9 褥) 、普通话四字组韵律变量的 处理规则( 1 9 9 8 ) 等论文林茂灿等也对普通话四字组变调模式进行了考察,发表了普通 话四音节词和短语中的声调协同发音模式( 1 9 9 2 ) 2 0 世纪踟年代到2 0 世纪末为汉语声调实验研究的繁荣期。众多优秀的声调实验语音 学专著和论文集相继问世。如林焘、王理嘉北京语音实验录 ( 1 9 8 5 ) 、吴宗济、林茂灿等 实验语音学概要( 1 9 8 9 ) 、林焘语音探索集稿 ( 1 9 9 0 ) 、石锋语音学探微 ( 1 9 9 0 ) 、 石锋、廖荣蓉语音丛稿( 1 9 9 4 ) 等。”o 这一时期关于方言声调实验研究的单篇论文也不 断地涌现,如廖荣蓉的苏州单字调、双字调的实验研究 ( 1 9 8 3 ) ,他的论文的发表使得语 言学界开始关注汉语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研究队伍也不断壮大,鲍怀翘、曹剑芬、徐云扬、 o 焦立为l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 ,书海出版社,2 0 0 4 ,第7 0 页 刘复四声实验录,群益书社,1 9 2 4 ,第5 页 徐金益无锡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7 第3 页 概述 沈炯、石锋等语言学者,他们纷纷利用实验手段考察各方言点的单字调格局和双字调交调模 式从2 0 世纪如年代后期开始,以南开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为中心。也涌现了一批用实验 手段研究汉语方言声调并用优选论加以解释的硕士学位论文 本世纪初,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汉语方言声调的著作随之产生,如:平悦玲等的吴语声 调的实验研究 ( 2 0 0 1 ) 和朱晓农的上海声调实验录 ( 2 0 0 5 ) 单篇论文有石锋的北京 话单字音声调的分组统计分析) ( 2 0 0 6 ) ,它指出声调有稳定段和动态段两部分,稳定段和动 态段对于声调的区分作用以及它们各自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声调的特征点在声调的稳态段 上事实上稳态段和动态段的提出是把林茂灿( 1 9 6 5 ) 提出的调型段推向了更微观的层面 之后,石锋、黄彩玉( 2 0 0 r 7 ) 又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哈尔滨话的单字音声调进行了统计分析, 考察了哈尔滨话各声调的主体分布、极限分布以及各声调曲线的稳定段和动态段,并探讨了 它们对语言听辨的意义本世纪初,南京师范大学语音实验室也涌现了一批用实验方法研究 汉语声调并用折度打磨理论加以解释的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全国各方言区利用实验手段进行的方言单字调格局和变调模式的研究并没有全 面展开。只有江淮官话和吴语的研究相对较多- t i ) 在晋语区,我们仅搜索到两篇硕士学位论 文,天津师范大学z h a ir u n m e ic a no p t i m a l i t yt h e o r e t i ca n a l y s i so f t o n e sa n dt o n es a n d h ii n t a i y u a nd i a l e c t ) ( 2 0 0 2 ) 和南开大学杨晓彤永济方言声调及连续变调的分析 ( 2 0 0 5 ) 晋 语区采用实验手段来研究声调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 声学实验手段对文水方言的变调进行细致地考察,希望能为日后晋语区大规模的声调实验研 究提供一份翔实的材料 1 1 - 2 关于晋语并州片声调的一般情况 根据古四声在今方言中的演变情况,晋语可分为八片:并州、吕梁、上党、五台、大包、 张呼、邯新、志延文水方言属并州片并州片的声调特点是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分阴阳, 这样并州片各个点( 山西省中部十五个市县) 单字调有平声、上声、去声、阴入、阳入五个 调类 这一片的单字调调型一致性较强平声,除平遥、介休读升调调值1 3 外,其余1 3 个方 言点的调型为平;上声,7 个方言点读降调,8 个方言点读降升调;去声,1 1 个点读升调, 其余四个点读降调或平调;阴入和平声调型接近,阳入和上声调型基本接近,阴入和平声相 比,只有榆次和寿阳有些出入,但是只是低平和低降之差出入不大,阳入和上声相比只有寿 阳一点有差别,是曲折与降之差总之并州片平声的主要调型是平调,上声有降和降升两 种调型,去声的主要调型是升调,阴入和平声、阳入和上声调型接近 。 并州片的连调情况是:一、单字调是合并式,连调是区别式主要是指单字调平声不分 阴阳平,连调可以区分阴阳平并州片清徐、文水、平遥、孝义、介休、娄烦、繁峙7 个点 有此现象如:清徐,单字调“梳= 材”,但是连调“木梳m a t c - s a s u 木材m o ? 2 t s a i ”,前字 变调的,后字是阴平;前字不变调的,后字为阳平二、相同的声调组合,语法结构不同。 连调不同现有资料中,并州片仅平遥和祁县两处有此现象,平遥的变调情形详见侯精一先 国徐金益无锡方言声调实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7 ,第4 页 2 概述 生的 ( 1 9 8 2 ) 和平遥方言 广用式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 1 9 8 2 ) 三、入声调与同调型的舒声调连调行为一致这一特点 在晋语中区有较大的普遍性,很多方言点都有这种现象如:太谷,上声和阳入的名词叠字 变调行为一致,单字调,“姐”为上声字,“磉”为阳入字,连调姐姐聱i 3 产3 科协i c 粥笠= 碟磉 t i a ? t u t i a 烨” 1 2 1 文水概况 1 2 文水方言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吕粱山东麓,因境内有文峪河水。故名文水 文水县东隔汾河与祁县相望,东南与平遥县毗邻,西依吕梁山与离石交界北与交城、清徐 县相邻,南与汾阳县接壤县总面积1 0 6 7 8 平方公里o 。现设7 镇( 南安镇、南庄镇、刘 胡兰镇、下曲镇、孝义镇、凤城镇、开栅镇) 5 乡( 西城乡、南武乡、北张乡、西槽头乡、 马西乡) ,共2 l l 村,约4 0 万人( 据2 0 0 3 年统计) o 文水县历史悠久,县治及境域多有变动,北宋元符年闯,治所移至今县城所在地自唐 至清均属太原郡( 府) ,民国属冀宁道,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建立文水县民主政府, 属晋西北、晋绥八专署解放后,文水曾先后属汾阳专区、晋中专区,1 9 7 1 年划归吕梁专 区2 0 0 3 年撤销吕粱地区,设立地级吕梁市,文水县属吕梁市。 1 2 2 文水方言研究概况 文水方言属晋语并州片,以城关镇和宜几、南武等乡为代表县内方言存在差异,主要 是部分韵母和词汇存在差别开栅镇及文峪河北的北峪口、武陵等村,有明显的交城方言色 彩,西山后及城南孝义镇往南,则有汾阳方言色彩,城东下曲镇、刘胡兰镇、南齐乡一带, 又有祁县方言色彩o 本文所研究的为文水县城关话 最早调查文水方言的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 k l a sb e r n h a r dj o h a n n e sk a r l g r e n ) ,2 0 世纪初他在山西亲自调查了太原、兴县、文水等七个方言点的音系,中国音韵学研究 ( 1 9 9 4 ) 记录了文水等方言的声韵母,遗憾的是没有记录声调,也未能整理出音系 胡双宝先生首先对文水方言进行了系统描写和研究,他的文水方言志 ( 1 9 8 8 ) 介绍 了文水话的音系、语音特点、语法特点,勾勒出文水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面貌。他先 后发表了6 篇关于文水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特点的论文,分别为山西文水话和普通话语 音、词汇的比较 ( 1 9 5 9 ) 、文水方言的若干语法现象( 1 9 8 1 ) 、文水话的量词、代词和名 词 ( 1 9 8 3 ) 、文水话动词例释( 1 9 8 6 ) 、山西文水话的自感动词结构“v + 人”) ( 1 9 8 4 ) 、 山西文水话“圪”字小集: ( 2 0 0 4 ) 李守业先生也对文水方言有过研究,先后发表了两篇词 d 李培信文水县志 ,山西人民出版社,1 9 9 4 ,第3 页 郭建华晋语文水保先庄村话语音研究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6 ,第3 页 胡双宝文水方言志) ,语文出版社,1 9 8 8 ,第2 页 胡双宝文水方言志 语文出版社,1 9 8 8 ,第2 页 3 概述 汇方面的论文文水话所见元曲词语释例 ( 1 9 8 9 ) 、文水话形容词的复杂形式( 语言学 论丛 十二辑) ,这些翔实的材料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水方言现有成果有些是在全省大规模方言调查的推动下完成的2 0 世纪5 0 年代末, 全国展开大规模方言调查,田希诚编写了山西方言概况 ( 油印本) ,其中语音部分深入地 讨论了各地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特点。年代后,温端政主编山西方言志丛书 ,文 水作为一个方言点,文水方言志 ( 1 9 8 4 ) 、文水方言志 ( 1 9 8 8 ) 得以成稿。温端政、侯 精一主编l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 1 9 9 3 ) ,书中包括文水方言部分,简单地描写了文水音 系,介绍了其语音特点等,这部分的内容多借鉴文水方言志 ,新的研究很少。文水县志) ( 1 9 9 4 ) 中方言篇 中简单描写了文水音系,并介绍了文水方言中的常用词语及语法例句 内容通俗易懂。 文水方言现有成果,与晋语整体研究成果相比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专题性的研究多 集中在词汇、语法方面,语音研究还显得很薄弱,其中,关于文水话语流音变的研究更是如 此,有些问题需要商榷 1 2 3 文水音系 本节音系参考了文水方言志 ( 1 9 8 8 )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 1 9 9 3 ) 、文水县志 ( 1 9 9 4 ) ,根据发音人m i 的发音词表拟定 17 3 1 声母 声母2 4 个包括零声母在内 p皮包别盆矿 怕陪泼胖m麻梅木明 t 大挑毒东 一 他太特同 丑 拿努南能 i 李来拉龙 - 自鲞机织 矿 词采差吃 舷 泥拧女暖 - 斯时装苏 z 日软热人 酽匿矿 车厂抽- 神书收监 聱 机街吉壹 矿 且七全亲 n 银年鸟硬 9 西休歇行 k 给国干工 p 开口哭空 9 饿欧案恩 x 河合饭风 ,阿衣无余 1 2 3 2 韵母 韵母4 2 个 1 比里自姨 、 知 - 巴马拉茶 c 杯贼重达 a i 白内蕴丞 a i 婆拖直蛇 孤包刀招直 饥叠怒路肉 i 写夜腰援h 布图猪父q 驴举区星 i a 家牙压工 砸街揩蟹挨 i 羽i 鑫煎交鸟t = 自- i o u 流球旧有 豫 抓耍花瓦 对吹灰外 l 谢拽摔乖筷 1 l a i 窝火朵坐 y l 横哕角口 y 蜕靴瘸鱼坐 。以往音系描写文水方言中氐妒、s 和t p 、t 矿、譬不分,都读做矗、妒、s ,据记载整个并州片也只有四 个点能够区分矗组和t f 组,但调查中发现,文水方言中部分词是卷舌的,这或是词语的地域扩散所致或 是普通话的外来影响所致,这不是本文研究重点,我们只是将其记录下来以备他人参考 概述 u整迸友壶i u 麴趟避 舶搬满陕案i e a 边面建燕l i e n 端专欢腕y e a 捐劝选远 码班坛耋煎i 叼肩眼筮塑u a t j 换拴广直 铀盆身i 蘸丑b 9 林银簋逢9 冬中空文y , o r j 论凶永显 时八达色舌i a ?百结切匣u a ? 夺捉说袜y a 2 掘血月决 胡木吃折黑b 2 笔立七益啦2 独叔骨屋y 以律屈育曲 说明t “谁家”的合音加单下划线表示自读 加双下划线表示文读 1 2 3 3 声调 表1 1 列出文水方言单字调的研究成果,前人均采用传统方言学的方法研究文水方言的 声调,对文水方言单字调调型看法基本一致即平声为低平调,上声为曲折调,去声为高升 调,阴入为促调,阳入为曲折调关于各调类调值的看法均有高低之差或长短之别。 表1 1 文术方言单字调值研究概况 年份作者著作名称平声 上声去声阴入阳入 l 熨m 胡双宝文水方言志 2 2 , 4 2 33 523 1 2 侯耪一 1 9 8 6 温端政山西方言分区 2 2 4 2 43 52,3 1 3 田希诚 1 9 8 8 胡双宝文水方言恚 2 24 2 33 523 1 2 侯精一山西方言 1 9 好2 24 2 33 523 1 2 温端正调查研究报告 1 9 舛 李培信文水县志 l l 3 1 2 4 5 3 2 3 1 2 与单字调研究状况相比,文水话连读变调规律的描写仅见于文水方言志 ( 1 9 8 4 ) 、 ( 1 9 8 8 ) 但前后结论差异较大详见表1 2 和表1 3 表1 2 丈水方言丙字组变调赧律( 1 9 s 4 ) 字乎声忿上声4 2 3去声3 s阴入2阳入3 1 2叠字 静 甲 3 3 + 2 23 3 + 23 3 + 2 2 平声2 2 乙 l i + 2 3l l + 2 3l l + 2 3l l + 3l l + 2l l + 2 3 甲 4 2 3 + 2 34 2 + 4 2 34 2 + 3 54 2 + 3 1 2 上声4 2 3 4 2 + 2 3铊+ 2 3 乙 4 2 + 3 54 2 + 3 54 2 + 2 34 2 + 2 3 甲 3 3 + 2 22 2 + 3 5 去声3 s 3 5 + 2 l 乙 3 5 + 2 l3 5 + 2 l3 5 + 2 l2 2 + 2 33 5 + 2 甲 l + 2 33 + 4 2 32 + 33 + 3 1 2 阴入2 2 + 3 乙 3 + 3 53 + 2 l2 + 2 33 + 2 22 + 2 i 阳入3 1 2 2 l + 2 33 2 + 3 1 23 2 4 - 3 1 2 说明;表中。j 表示不变调甲类指不发生变调和变调变化细微的一类,其余为乙类 据统计,连读变调调值共有1 1 个,其中变调调值2 2 、2 、3 5 与单字调相同,其余8 个 调值都是连读后新出现的调值。各声调做前字时,变调调值有8 个;做后字时。变调调值有 6 个,其中变调调值3 、2 l 与2 2 前字后字均有共有3 3 种变调类型 5 概述 表1 3 文水方言两字纽变调规律( 1 9 8 8 ) 后字 平声笠上声4 2 3去声3 5啊入2阳入3 1 2叠字 黄字 甲 翟罗习 缪嬲犍穸弼鬻 平声2 2 鏊r 、 乙 爹1 1 + 3 5 辫拶繁誊军誊爹俐。荔主爱搋2 嫡 i l + 2 1 1 + 3 5 : 甲 f 毒彩。西荔蟛黝。 。;。3 3 + 4 2 3 :,么 4 2 + 3 54 2 + 3 1 2 。i 上声4 2 34 2 + 2 3 4 2 + 2 2 c i : 乙 4 2 + 3 54 2 + 3 5 霞裕戮茏赣滋纛泷韶磊巍缘缓施础蓐囊 甲 誓擗蔓赐 2 2 + 3 5 去声3 5 乙 暨3 3 + 2 2 。 3 s + 2 l3 5 + 2 i爹嗣3 5 + 23 5 + 2 l 甲 i ”缆嘞翟蝥湖 劳,l 警髑鬓翳缈! i 辫鄹雾f 移 鄹嬲滞8 拶制翳缪 阴入2 琵崩缎痴= 眈疵,“ :? ! 。, 络翻渤荔蕊勃燃劳 2 + 3 5 爹 乙 3 + 3 5 瓯鑫熬曼0 融;基2 + 2 2 t 纛幺。墨杰魏兹 2 + 2 1 鳜:曼o t 女盼秘g 冠 阳入3 1 2 一j t 。7 ;? :,霭 3 2 + 3 1 23 2 + 3 1 2 说明:表中阴影部分为原作者调整调值部分;表中。一”表示不变调 经统计,连读变调调值有l o 个,其中变调调值l 在这次修订中被删去除单字调已有 调值2 2 、3 5 、2 外,连读后新出现的调值有7 个,前字变调调值有6 个,后字变调调值有5 个在修订本中,作者力图减少变调调式一方面他把一些与单字调值差异细微的变调调值 删去,如:t i + t i 甲类由3 3 + 2 2 变为2 2 + 2 2 ,也就是不变调,另一方面又试图拉大调值 差异使之对比鲜明如:t i + t i 乙类由l l + 2 3 变为l l + 3 5 这样调整的结果就是变调调 式大大减少,共有1 9 种 时隔四年作者对文水方言两字组变调调值做了如此大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个人 主观成分,这客观上要求采用更科学的手段揭开文水方言变调之谜 文水方言志 、文水县志k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都提出文水方言单字调不分阴 阳平,带“儿”尾或加“儿”尾后,。儿”的读音可以区分阴平或阳平而其他语法结构的变调 情形各种文献均未明确说明文水方言的变调现象是否与语法结构有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文水与平遥相邻,同属晋语并娴片,侯精一的平遥方言的连读变调系统地揭示了平遥方 言语法结构与连读变调的关系本文借鉴侯精一先生的方法,探索文水方言语法结构对连读 变调的制约关系,从而得出文水方言的连调模式 1 3 1 研究方法 1 3 研究方法、目的和过程 1 实验法:用c o o le d i tp r 0 2 0 录音并剪辑,用p r a a t4 4 1 6 数据分析,确定文水方言 单字调格局,双字调变调模式 2 图表法:通过图、表直观的观察各调的音高、音长表现。 1 3 2 研究目的 i 通过对文水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制冷题库及答案
- 2026年晚会策划执行合同
- 2025年药房药品调剂操作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2月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技能模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移动传输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患者夜间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学校运动会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 医嘱查对制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明代宫廷文化与权力象征
- 俄语人教版Уро́к 2教案
- 《水产品加工车间设计标准》
- GB/T 17145-2024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导则
- 《阿茨海默病的护理》课件
- 4.1.2 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放疗皮肤护理健康宣教
- 【9上英YL】芜湖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素质教育评估试卷
- (2024年版)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 配偶财产赠与协议书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泌尿外科基地制度汇编
- GB/T 3045-2024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 四年级习作《我和-过一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