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发展战略探寻.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发展战略探寻.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发展战略探寻.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发展战略探寻.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发展战略探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发展战略探寻.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 3 6 2 8 阳 摘要 产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亦来自于海洋”。 上海水产( 集团) 总公司在计划经济年代曾称霸中国水产业,但随着资源的衰竭、 环境的恶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管理机制和产业结构的滞后,企业面临着如 、 何重振雄风,规避短期行为,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跨入二十世纪的严峻课题。卜、。 本文以世界渔业和中国渔业的经济环境为背景,在充分搜集有关统计资料, 对企业内外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业结构分析和企业战略分析技术,坚 持以发展统揽全局;以发展来解决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和矛盾;以发展带动改革、 调整和管理;为集团设计了“十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和组合策略。希望能借此助 企业摆脱困境、重收失地、实现企业与资源、环境及社会相适应的可持续性发展。 , 关键词:渔必环境、竞争、可持续性发威战略 分类号:f 3 0 7 4 - 5 3 3 d e v e l o p i n gs t r a t e g ys t u d y o f s h a n g h a i f i s h e r i e sg e n e r a l c o r p ( g r o u p ) a b s t r a c t o c e a ns h a l ln o tb ei g n o r e di fa n yc o u n t r ya t t e m p t st ob ep o w e r f u la sb o t h w e a l t ha n d d a n g e rd e r i v ef r o mo c e a n s h a n g h a if i s h e r i e sg e n e r a lc o r p ( g r o u p ) w a so n c et h en o 1e n t e r p r i s ei nc h i n af i s h e r i e si n d u s t r yd u r i n gp l a n n e de c o n o m y y e a r s h o w e v e r , t h ee n t e r p r i s ei sf a c i n gt o u g hp r o b l e mh o w t oe n t e r2 1 “c e n t u r y w i t h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s o 嬲t or e s t o r ei t ss t r e n g t ha n de v a d ei t s s h o r t - t e r mb e h a v i o u rd u et ot h er e s o u r c e s d e c l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 , m a r k e tc o m p e t i t i o n i n t e n s i t y a sw e l l 叠s m a n a g e m e n tm e c h a n i s ma n dp r o d u c t s t r u c t l i r eb a c k w a r d i no r d e rt oa s s i s tt h ee n t e r p r i s ew i t he x t r i c a t i n gi t s e l f f r o mad i f f i c u l t p o s i t i o n t or a l l yi t sf o i c e sa n dr e a l i z e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w h i c hi ss u i t a b l ef o rr e s o u r e e s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s o d c t y , ih a v ed e s i g n e ds t r a t e g i ct a r g e ta n dc o m b i n e dt a c t i e s d u r i n g “t h et e n t hf l y e 竹y e a r sa l o n gw i t hc o m m a n d i n go v e r a l ls i t u a t i o n s o l v i n g p r o b l e m si nt h ep r o c e s so fs f g c g sa d v a n c ea n dd r i v i n gr e f o r m a d j u s t m e n t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w i t ha d h e r i n gt o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i st h e s i s w h i c hi sw r i t t e ni n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o fc u r r e n tf i s h e r i e se c o n o m ys i t u a t i o na th o m ea n d a b r o a d o nt h eb a s i s o f b o t h f u l l yc o l l e c t i n gs t a t i s t i c a ld a t ac o n c e r n e da n 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o f i t s i n t e r n a la n de x t e r n a ie n v i r o n m e n t , a p p l y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o fb o t h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a n a l y s i s a n de n t e r p r i s e s t r a t e g ya n a 眵s i s c o m b i n e dw i t hr e l a t i v ek n o w l e d g eo f t r a n s 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k e yw o r d s :f i s h e r y , e n v i r o n m e n t , c o m p e t i t i o n ,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t r a t e g y , 2 1 中国的渔业现状 1 1 中国的渔业资源 f t 1 渔业的含义和分类 ( 1 、渔业的含义 渔业,又称水产业,是人们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机制,通过 水产捕捞、水产增养殖、水产品加工利用和营销,以取得水产品的生 产体系和社会产业部门。广义的渔业应包括渔船建造和修理、渔港建 筑、渔具和渔用设施的制造、渔业机械和仪器的制造,以及渔需物资 供应等,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渔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得食物的重要渠道,也是人类利 用江河、湖泊、海洋的一个最古老的行业。渔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原 始、古代、近代至现代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原始社会时期内,采集和 猎捕水产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渔业 逐步形成为初级产品的产业;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渔业 的内部结构和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提高,同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一样 逐步发展成为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渔业的产品除直 接供给人类食用外,还是畜禽饲料、化工、医药、工艺品等工业的重 要原料。现代,渔业已同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相似,是改善人们生活 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也称第一产业) 。许多国家已把渔业列入农业 的范畴。 ( 2 ) 渔业的分类 a 渔业按其作业性质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水产捕捞业、水产增养 殖业、水产品加工业。其中水产捕捞业是渔业的第产业。 b 按水域性质可分为海洋渔业和内陆水域渔业( 有的称为淡水渔 业) ,前者包括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后者包括内陆水域捕捞和内陆 水域增养殖,有的称为淡水捕捞和淡水增养殖。 c 按作业水域界限叉可分为:在海洋方面有沿岸渔业、近海渔业、 过洋渔业和远洋渔业;在内陆水域方面有池塘养殖、水库渔业、湖泊 渔业、河沟渔业等。 d 按捕捞和养殖的对象来分:如金枪鱼渔业、鱿钓渔业、捕鲸业、 捕虾业、养贝业、海藻栽培业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性 游钓渔业和体闲渔业发展很快。 1 1 2 渔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由于渔业生产对象是生活在水域中的经济动植物,与陆地种植和 畜牧业在着很大差别,其基本特征是: ( 1 1 再生有限性: 由于渔业资源是有生命的生物资源,它可以通过自身的繁殖、补 充、生长和死亡过程,使资源得到更新、再生;但是,其再生能力却 是有限的。如果在年内,某资源群体由于补充和生长使其资源增加 能抵消其自然死亡和捕捞死亡的减少量并有剩余,那么下一年资源量 将会增加;相反,则资源量下降。在一定的水域内,若某资源群体没 有迁入或迁出,在未开放的情况下,该资源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 其补充和生长抵消部分自然死亡量后,资源量将逐渐增加,直到资 源量增加到水域环境和饵料等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生物量为止。这种 渔业资源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不断更新、再生的特性就称为再生性。 由于渔业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有一定限度,因而每年的渔获量也应有 一定的限度,持续过量捕捞将会使资源衰竭,甚至枯竭。 ( 2 ) 公共性 一个水域,在国家或国际未加管辖之前,其中蕴藏的渔业资源, 不属于任何个人或集团所有。不仅人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它,而且还无 权排斥别人去利用,这就是所谓渔业资源的财富公共性( 或称资源共 享性) 所造成的自由入渔现象,尤其是处于公海海域的渔业资源属全 人类所有。由于这特性,使渔业资源吸引了过多的渔船( 劳动力) 集中于有限水域,竟捕有限的资源群体。这一现象,直到资源生产率 下降,渔民出现经济亏损以前是不会停止的。 1 9 9 4 年1 1 月1 6 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正式生效,确保了沿海国 在其海洋经济专属区内的权益。2 0 0 海里专属经济区的确立,虽然使全 球水域中绝大部分的渔业资源归沿海国所有,基本上解决了国际间的 渔业资源的所有权问题,但是在许多国家,由于渔业资源的公共性而 造成的国际间和国家内部的矛盾则依然存在。 f 3 ) 隐蔽性 由于渔业资源群体栖息在水中,其数量的多少或数量的变化般 不可能用肉眼很直观地观察到,只能通过某些数量指标反映其数量的 变化,每当渔业资源科学工作者根据某些可靠的科学指标,呼吁该资 源数量已明显减少,提出出应保护资源时,渔业生产者往往只图眼前 利益,某些主管领导,由于水中资源的隐蔽性和地方主义,采取短期 行为而继续增船增网,致使已捕捞过度的渔业资源更加衰退,甚至枯 竭。渔业资源不同于森林资源,天然牧草资源,虽然同样都是可更新 的生物资源,都有着相同的数量变动规律,但森林和草原利用过度明 显地出现光秃的荒山和荒芜的牧场,立即会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及 时采取措旌,使该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当然,其管理也不是 那么容易的,但由于渔业资源的隐蔽性,渔政管理工作的难度比森林 和牧草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要大得多。 ( 4 ) 洄游性 渔业资源除少数固着性水生生物外,绝大多数渔业资源都有在水 中漂动、洄游移动的习性,这是和森林、草原资源以及矿物资源所不 相同的。一般来说,甲壳类和头足类的移动范围较小,鱼类和哺乳类 的移动范围较大,特别是溯河产卵的大马哈鱼和大洋性鱼类,有些可 移动1 0 0 0 多海里,通过标志放流发现金枪鱼从加里福尼亚外海可洄游 到同本外海,因此,有些种类的渔业资源不能单纯由一个区域或一个 国家管理,对于跨区域、跨国家的渔业资源必须由有关区域或国家共 同组织的区域或国际机构来管理方能奏效。 ( 5 ) 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渔业资源,尤其是水产捕捞和水产增养殖的生产过程中受气象和 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很大,灾害性天气,洋流的变化将对 渔业生产带来一定破坏性、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1 1 3 中国渔业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现状 ( 1 ) 渔业资源的种类 渔业资源按其在生物分类学中的位置可分为鱼类、甲壳类、软体 动物类、藻类和哺乳类等几大类群,但各类群数量相差很大。鱼类是 水产资源中数量最大的类群,全世界有2 万多种,中国有记录的约有 2 8 0 0 种,但主要捕捞鱼类全世界仅1 0 0 多种( 以f a o 渔业统计年鉴记 录为准) 。所以,水产资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是其主要种类还是很有 限的。 ( 2 ) 我国渔业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海岸,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 南至北仓河口,总长1 8 0 0 0 多公里,中国海域从曾母浅滩至渤海的最 北部,共跨纬度3 7 个,滨临中国的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属 封闭程度不同的太平洋西北部的陆缘海,面积为4 8 3 万平方公里,岸 形曲折,港湾众多,具有发展渔业的条件。海域内,大小岛域5 0 0 0 多 个,岛屿岸线1 4 0 0 0 多公里,总面积约8 万多平方公里。中国的水域 资源还算丰富,流域面积在1 0 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 万多条,全 国面积在1 平方公里以上有湖泊有2 8 0 0 余个,在1 0 0 平方公里以上的 有1 2 4 个,全国内陆水域总面积为2 6 3 9 l 万亩,平均每平方公里国土 面积有水域面积2 7 6 3 亩。 在上述我国广泛的水域中,分布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其中自然分布 的纯淡水鱼类有7 0 9 种,5 8 个亚种;海洋鱼类2 0 0 0 多种,其中分布在 不同水域的水产资源的特征是不同的。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中国内 陆水域可以用于养殖的水面约6 7 2 万公顷。另有6 7 0 万公顷稻田可用 于稻田养鱼,有1 1 0 0 万公顷沼泽地和3 0 0 万公顷靠近水系的低洼盐碱 地具有改造发展渔业的潜力。 中国淡水鱼类组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鲤科鱼类种数众多。鲤科鱼类 不仅在欧亚大陆淡水鱼中占优势,在我国尤为繁多,且分布广泛,几 乎遍布全国;特点之二是东部外流河水系富有过河口洄游鱼类,而西 部水域则无。中国淡水鱼类区系关系大体规律是东部复杂西部简单, 南部复杂北部简单。如青海湖大于太湖,前者只有6 种鱼类,主要捕 捞对象只有青海湖裸鲤1 种,而太湖有鱼类15 目、2 4 科、7 l 属、1 0 6 种,主要捕捞对象在3 0 种以上,内陆水域水产资源的特点是开发该水 域水产资源的依据。但长期以来,由于内陆捕捞业的盲目发展及环境 受到破坏,致使内陆水域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利用不足,逐步走向充分利 用,最后导致捕捞过度,号称中国海洋四大捕捞对象的大黄鱼、小黄 鱼、带鱼和乌贼的资源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渤海、黄海的渔获组成与东海、南海有重大差异,浮游生物渔业极 为发达,在渔获组成中,其产量占总渔获量的1 7 8 ,渤海更为突出, 渤海水产资源主要以营养级低,生命周期短的浮游生物( 毛虾、海蜇、 小型浮游甲壳类和虾蟹类) 为主,在渤、黄海区,建国初期资源利用 不足,到6 0 年代资源达到充分利用程度,从7 0 年代起到8 0 年代,海 洋捕捞从捕捞过度走向了竭泽而渔的严重状态。在多种传统经济鱼类 资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后,优质渔获物和劣质渔获物之比重发生 了重大变化,5 0 年代优劣渔获物之比为8 :2 ,6 0 年代为6 :4 ,7 0 年 代为4 :6 ,8 0 年代为2 :8 ,9 0 年代则更低。8 0 年代以来,一些主要 底层鱼类虽在渔获物中占一定的比例,但其数量已不能与昔日相比, 在渔获物组成中,通常都是幼鱼占7 0 9 0 。 东海区的渔业资源开发先后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5 0 年 代中期到1 9 6 7 年,资源处于较高而稳定的水平,平均单产1 3 2 吨- b 力,捕捞强度与资源再生能力相适应。第二阶段是i 9 6 7 - 1 9 7 4 年,资源 处于充分开发阶段,这一阶段的捕捞强度不断增长,显示出资源再生 能力已不适应捕捞强度的增长,单位产量发生明显下降,平均单产为 1 0 7 吨马力。这一阶段的总渔获量虽然有所增长,但资源密度已下降 较大。与此同时,大黄鱼、带鱼等主要捕捞对象的资源基础已大为削 弱,除单位产量下降外,伴随着在生物学( 小型化、低龄化) 和生态 学( 渔汛界限不清、洄游路线模糊) 上都表现了捕捞过度的迹象。自1 9 7 4 年起,资源处于逐步从捕捞过度向衰退的方向转化,全海区的资源密 度已明显下降,单位产量下降为小于1 吨马力。由于对资源的利用的 不合理,整个东海沿岸和近海海域的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渔获 物中的小型鱼以及传统捕捞对象中的低龄鱼占极大比重,经济价值较 高的大、小黄鱼等资源已趋于枯竭,中上层鱼类已充分利用,但随着 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的建立,捕捞对资源的压力将更加严竣。 南海区北部大陆架海域的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湾和海南岛以东 海域。在北部湾,6 0 年代至7 0 年代渔获量上升,8 0 年代渔获量下降, 在6 0 年代后期,由于许多传统的主要底层鱼类幼鱼遭到过度损害, 资源迅速下降,代之而起的是蓝圆鱼参、金色小沙丁和鳞屯科鱼类等, 但这些鱼类的数量波动的幅度极大。北部湾由于酷鱼滥捕,底层、近 底层鱼类的资源都己遭受着捕捞过度的压力,除非采取严格的保护措 施,底层经济鱼类资源将难以恢复,海南岛以东大陆架海域,目前基 本上仅利用了1 0 0 米等深线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海域,渔获物的质量与 北部湾相似,以底层暖水性鱼类为主要捕捞对象,1 0 0 米等深线以外的 外海,目前基本上尚未被利用,在大陆架边缘2 0 0 3 0 0 米水深处,资源 有一定的潜力,但要求较高的捕捞技术。 综观渤、黄、东、南四海区资源的现状,可以看出几乎所有沿岸、 近海海域的底层,底层鱼类资源都因捕捞过度造成了资源的严重衰退, 甚至濒临枯竭的境地。底层鱼类的产量中约有7 0 9 0 系由幼鱼所组成, 如果要说还的一定潜力的话,那也仅限于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和虾蟹 类,但南海海南岛以东外海以及中沙、西沙、南沙群岛海域,无论底 层鱼类、中上层鱼类、头足类、虾类等资源有较大的潜力,尤其是中 上层鱼类、头足类资源。 1 9 9 7 年中国海淡水鱼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见图i i ) 。 图1 1 1 2 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 渔业从总体上来说属于第一产业,或称初级生产。按中国国民经济 部门划分,渔业属于农业。但是,渔业中的水产捕捞业,尤其是商业 性捕捞具有工业属性。大规模的工厂化水产养殖业不仅具有工业属性, 有的已列入高新技术产业。而水产加工业显然是属于第二产业。因此, 有关国家的渔业在其国民经济部门的归属差别甚大,有的独立成立部, 有的与农业、林业联合设立部,也有与海洋一起成立一个部等等。 我国渔业现属予农业部。 1 2 1 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中国渔业虽然具有悠久历史,海洋和内陆水域广阔,但在旧中国时 代,渔业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国民经济中层次很低。新中国成 立后,渔业才获得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以不断提高。到1 9 7 8 年,中国渔业总产值占大农业约为1 6 ,到1 9 9 7 年提高到1 0 6 ( 按 1 9 9 0 年价格计算为1 5 5 8 亿元) ,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吃鱼难”的难 题,渔业已成为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产业。发展渔业,尤其 是发展水产养殖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渔民人 均年收入,1 9 7 8 年仅为9 3 元,到1 9 9 7 年已提高到3 9 7 4 元,比农民的 人均收入高出9 0 。我国水产品人均年占有量达2 9 1 公斤,超过世界 人均不到2 0 公斤的水平,渔业路成为我国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 一。1 9 9 6 年我国制定的中国海洋2 l 世纪议程确定的战略目标是: 进入2 l 世纪,海洋经济增长将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年增长 率约在1 0 左右,到2 0 1 0 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将占国民经济生产总产 值的1 0 ,达到世界公认的海洋经济强国。 “民以食为天”,在人口日增的世界的今天,人类食物的供应和需 1 0 求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耕地的开发已达到其极限,人 类不可能进一步扩大以陆地为基础的食物生产,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 积的7 l ,据有关专家测算,整个地球生物生产力的8 8 来自海洋。 海洋可提供的食物,要比陆地全部耕地提供的食物多上千倍,而且提 供的是高质量的食物。发展渔业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2 2 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对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 ) 有利于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水产品是人类食物中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鱼、虾、蟹、贝、 藻等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平均每1 0 0 克 带鱼和鲢鱼肉分别含有蛋白质18 1 和1 8 6 克,而瘦猪肉16 7 克,牛肉 17 7 克,羊肉l3 3 克。目前,国际上都公认“吃鱼健康”,实际上这个 “鱼”是广义的,包括其它水产品。 ( 2 ) 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国土资源 中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人口占世界人口2 2 ,耕地只占世 界的7 。但是内陆水域和浅海滩涂总计约3 7 6 亿亩( 浅海指1 9 米等 深线以内) 。如能合理利用,发展水产增养殖,既不与种植业争耕地, 又不与畜牧业争草原,而且还可做到渔农结合、渔牧结合、渔畜结合, 在生态系统上更加合理,经济上亦能获得更大效益,促进整个经济的 发展。 3 ) 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存,扩大国际影响 在燕个农业产品中,水产品年产值平均增长率都超过1 0 ,同种 植、畜牧、林业相比,水产品的产值要高得多。在国际渔业贸易上, 中国已占相当地位,1 9 8 7 年水产品进出口顺差约为3 6 亿美元,1 9 9 8 年,对外贸易总额达3 8 6 亿美元,出口额2 8 4 亿美元,进口额为1 0 2 亿美元,顺差18 2 美元。 ( 4 ) 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随着中国农付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劳动力将不断地从土 地上解放出来。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发展渔业无疑是安排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1 9 8 7 年从事渔业的专业和兼业劳动力己 达7 9 8 万人,比1 9 7 9 年增长了两倍,到1 9 9 8 年又达到1 9 3 l 万人,比 1 9 8 7 年又增加了2 4 3 倍。 ( 5 ) 有利于促进和加速其它产业的发展 渔业的发展涉及到产前、产中、产后和有关服务的同步发展包括 修造船业、网绳业、助渔助航仪器仪表业、制冷和冷藏设备业和有关 机械行业都会连锁地相互影响和促进。水产品除食用外,还为医药、 化工等提供重要的原料。 1 3 中国渔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渔业在历史上对世界渔业发展就起到过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水 产养殖方面,尤其是淡水养鱼:公元前4 6 0 年左右范蠡的养鱼经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专著,对国外影响很大。中国的海洋捕捞方 法和技术,如围网类作业流传到国外,推动了国际渔业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渔业的迅速发展,在世界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日益 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渔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提高,自1 9 9 2 年起中国 的水产品产量一至雄居世界首位。 ( 1 ) 中嗣渔业产量直接关系到世界渔业总产量的高低 中国渔业年产量于1 9 9 8 年已达到3 8 0 3 万吨( 已扣除海藻类,可与 f a o 接轨) ,占世界渔业总产量1 1 6 6 0 万吨的1 3 。九十年代以来,世 界渔业产量年年有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产量的年年增加,尤其是 淡水渔业( 内陆水域) 的产量更加显著。1 9 9 8 年全球水产养殖中,中 国的1 3 2 2 万吨约占1 2 。( 见图1 2 、图1 3 ) 图1 2 图1 3 ( 2 ) 中田水产养殖对世界渔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渔业发展以水产养殖为主,辅以过洋、远洋及近海渔业。尤 其是利用内陆水域发展养殖业,在养殖技术上的因地制宜,为世界渔 业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长期以来,世界渔业历来是以海洋捕捞为主, 通过中国的实践,发展水产养殖业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尤其是对广 大发展中国家更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世界渔业组织已十分重视中国 的水产养殖,并积极推广中国的经验。 ( 3 ) 在有关田际组织中,中目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得重要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 f a o ) ( 注释1 ) 中,中国是理事国。中国发展 国内渔业的同时,还积极发展远洋渔业,与有关国家进行合用,共同 开发利用有关海域的渔业资源,并参加相应的国际渔业组织及有关工 作,承担了国际上规定的有关责任和义务,获得了国际信誉。 ( 4 ) 建立了田际渔业信息舟络 在粮农组织下设的有关信息网络组织,全球性的有“g l o b f i s h ”, 还有区域性网格,如“i n f o f i s h ”。由于中国是渔业大国,因此为了 互通信息,在中国建立了“i n f o y u ”,与全球联网,可更进一步发挥 我国的作用。 2 上海水产( 集团) 总公司概况 2 1 历史沿革 上海水产( 集团) 总公司( 以下简称“上水”集团) 所在地上海 市,地处太平洋西岸,长江出海口,面临东海、黄海,西依大陆,境 内有吴淞口、黄浦江水系,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对过洋、远洋渔 业来说,亦具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对发展渔业可谓得天独厚。 解放后,上海的渔业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政策的指引下, 同其它副食品一同,得到市政府的重视。1 9 4 9 年9 月9 日,奉命撤销 原渔管处和中华水产公司两机构,在复兴岛成立国营上海水产公司筹 备委员会,隶属于华东区财政经济委员会农林水利部领导。同年儿月 】5 日,国营上海水产公司正式成立,其中职员2 3 1 人,船员7 】8 人, 工人5 6 7 人,该公司下设渔务部、渔轮厂、加工厂、绳网厂等生产企 业。1 9 5 6 年1 2 月成立全市水产行业的专职行政机构一上海市水产 局。水产局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海洋捕捞与效区淡水养殖,贯彻中央渔 业政策,制定生产计划,领导所属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组织货源, 保证市场供应和出口任务,重点是保证上海人民的吃鱼。通过对私营 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局属企业已有第一产业的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 第二产业的上海渔轮修造厂、上海鱼品加工厂、上海网具制造厂、第 三产业的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加上当时由商业部领导的上海水产学 院和中科院领导的上海水产研究所,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机轮海洋捕捞 为中心,产供销一体化,科工贸相结合的上海水产行业特色。1 9 5 8 年 以前供应上海市场的水产品,以从外省市计划调入和计划采购为主。 1 9 5 8 年下半年起,全国水产品供应趋紧,外省调入的水产品大幅度减 少,为了确保上海市的水产品市场供应,在“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 援为辅”的方针指导下,机轮海洋捕捞船队获得空前发展。在1 9 5 5 年 自行设立制造成功2 5 0 马力混合或渔轮的基础上,市政府动员造船系 统的沪东、求新、江南等大船厂参与建造渔轮。渔轮船队规模从19 5 9 年的8 8 艘增加到1 9 6 4 年的1 9 8 艘,扩大1 倍多。与此同时,捕捞技 术亦有所突破,适合捕捞带鱼的“轻网快拖”网具,提高了网具的捕捞 性能,作业渔场亦相应扩大,不仅开拓了东海中北部外海的带鱼渔场, 而且发现了大黄鱼等多种底层鱼的渔场,作业渔场已涉及大陆架边缘。 机轮拖网海洋捕捞的产量,从1 9 5 9 年的5 0 3 万吨增加到1 9 6 4 年的 1 0 4 4 万吨,跃居全国首位。机轮拖网海洋捕捞产量已占上海水产品货 源的5 9 4 ,形成了“吃鱼靠船”的新格局。带鱼在市场上曾一度供大 于求以致采取了买带鱼补贴油票的促销措施。1 9 6 4 渔业产值达到4 9 1 0 万元,局属企业获得有史以来的首次大发展,在上海水产行业中,处 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 9 5 8 1 9 6 4 年间每年的水产捕捞量一直稳定在 1 5 一l 7 万吨,占货源的6 3 3 。在猪肉短缺的1 9 6 1 年,曾一度“以鱼 代肉”弥补计划供应,渔货供应已逐渐转为自产为主。 1 9 6 5 年起,许多船员分批调岸参加“四清”运动,在当时“左” 的思潮影响下,撤换了一批有捕鱼经验的老船长,渔轮曾一度“停船 闹革命”产量进一步下降,1 9 6 7 年最低降到6 4 0 万吨。直至1 9 7 1 年 渔轮拖网产量才恢复到1 0 万吨水平。1 9 7 8 年渔轮灯光围网最高年产量 达4 1 9 万吨,成为水产局系统的又一种重要作业方式。 进入八十年代,渔轮的最高产量曾达l6 0 6 万吨,但拖网渔业资 源逐步恶化,品种差、规格小,渔场也愈来愈远,效益下降,阻碍了 渔轮近海渔业的发展。1 9 8 3 年,市水产局在市政府下达开拓远洋渔业 任务后,开拓筹建远洋渔业。1 9 8 5 年成立上海远洋渔业公司,引进远 洋拖网加工船去白令海投入生产。同时利用近海生产的渔轮,先后同 伊朗、摩洛哥等国家开展过洋性合作捕捞。至1 9 9 0 年,已有远洋拖网 加工船2 艘、冷藏运输船1 艘,过洋性拖网渔轮2 4 艘投入远洋渔业。 1 9 9 0 年远洋渔业产量达到2 2 8 万吨,占当年机轮渔业产量的1 7 2 , 1 9 9 3 年起又发展了北太平洋鱿钓渔业,1 9 9 5 年有1 8 艘鱿钓轮投产, 共生产鱿鱼6 4 0 0 吨,而远洋渔业的总产量( 包括鱿钓产量) 达到7 6 6 万吨,占渔轮总产量的6 0 3 ,首次超过了近海产量。远洋渔业的发展 为国营渔轮摆脱近海渔业资源困境,闯出了一条新路。 海水养殖从1 9 7 9 年起推广了市水产研究所试验成功的对虾养殖。 至19 9 2 年养殖面积达2 4 2 万亩,产量5 2 0 0 吨,对虾成为上海水产局 系统水产出品的拳头产品。1 9 9 3 年夏因暴发病毒性虾病,9 7 的养虾塘 绝产,产量下降到4 4 5 吨,至今尚未恢复。局属渔用配套工业企业的 工业产值在1 9 9 0 年达到2 5 0 8 4 万元,初步形成了自有的工业配套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全国水产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水 产品贸易在上海市水产局独家经营时,1 9 7 8 年贸易量曾高达2 8 0 6 万 吨,1 9 7 9 年开始,购销政策逐步放宽,1 9 8 5 年以后更进一步放开价格, 随行就市,按质论价,敞开供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沿黄浦 江的水产品贸易货栈和交易市场相继开放,既有国营三产亦有集体或 个体承包,到1 9 9 0 年发展到3 0 余家。市水产供销公司的货源,在分 流后逐年下降。供应餐饮业和名特优水产品的流通更是个体经营独占 优势。通过上海中转全国的水产品,在1 9 8 1 年达到1 0 2 1 万吨高峰后, 亦逐年下降。1 9 9 0 年下降为3 9 5 万吨。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经营的水 产品数量到t 9 9 0 年亦下降为1 3 2 万吨。 原有的水产局体制渐显疲态,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按公司 法设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集团 呼之欲出。1 9 9 2 年1 0 月2 日,市财办批准组建上海水产集团,上海水 产总公司负责管理原上海水产局属国有企业。1 0 月2 4 日,上海水产集 团疑上海水产总公司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宣告成立。地址在中山东一 路18 号。1 9 9 4 年l o 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批准,上海水 产总公司改名为上海水产( 集团) 总公司。同年1 1 月,经上海市国有 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上水”集团作为控股公司经营管理所辖各子公 司的国有资产。1 9 9 5 年5 月,“上水”集团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现代企 业制度试点单位。1 9 9 6 年8 月,因市政府建立外滩中央金融商务区的 需要,办公地址迁至江浦路1 0 0 1 号。 2 2 总体现状 2 2 1 组织结构 “上水”集团是体制改革的产物,并伴随着集团的发展而发展。 经过8 年多的体制调整过程,逐渐形成了以专业分工组建的各二级公 司自主经营,集团宏观调控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把权利下发到二级公 司,对其主要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予以改制,使集团的管理体制 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化靠拢。从而改变了行政管理模式,代之以资 产纽带关系的资产管理模式,更大程度地发挥各二级乃至三级公司的 积极性。集团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规划总公司的各类产品,配合二级、 三级公司销售所有的产品:干部管理、工资额度控制;外汇管理;同 集团公司、各子公司之间的协调等。 当前,“上水”集团成员构成和组织机构如图2 1 和图2 2 所示: 图2 1 上海水产( 集团) 总公司成员构成( 1 9 9 9 年底) 图2 2上海水产( 集团) 总公司组织机构图( 1 9 9 9 年底) 2 2 2 经营现状 “上水”集团现已发展成为集产供销、渔工商、内外贸、生产科 研教育于一体的国有企业,是获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以资产为 纽带的母子型多法人结构的新型企业集团。( 集团) 总公司现拥有国有 净资产5 4 7 亿元,员工近2 万人,专业人才5 2 3 0 余人,辖直属单位1 8 家,主要有远洋渔业、近海捕捞及海淡水养殖、水产食品加工、国内 外贸易、第三产业等五项支柱产业,具有独立的外贸经营权。兼营渔 船渔机、绳网及相关产品、渔需物资、农副产品、仓储运输、房地产、 信息技术服务等。经营方式有制造、批发、零售、进出口、转口贸易 等。同时拥有科研与教育机构:上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学校。至9 9 年底,在世界上1 1 个国家设有合资、合作及独资企业1 9 家。9 9 年度 创汇2 8 0 0 万美元,销售额2 0 亿元人民币,集团在历经多年亏损后, 第一次盈利6 3 4 万元人民币。成为市商委系统9 9 年度唯一一家扭亏为 盈的大型企业集团。具体经营现状见下列图表。 表2 1 1 9 9 9 年( 集团) 总公司船只情况统计表 单位数量( 艘)总马力( 匹)各注 远洋渔业公司 7 2 9 ,4 0 0 生产6 艘,运输1 艘 渔业公司7 14 0 4 0 0有1 2 艘7 字头船( 共6 0 0 0 匹) 停用 境外公司6 13 4 。6 0 0 航运公司8 7 ,4 5 0 振渔公司 2 i 0 0 0 物资公司 4 1 ,7 0 0l 艘“水跃”停用 渔轮厂z l ,2 0 0 合计 1 4 8 1 1 5 ,7 5 0 表2 2 199 9 年( 集团) 总公司码头、岸线情况表 堆位码头长度( m ) 岸线长度( m ) 渔业有限公司1 0 14 】02 l 军工路油库157 178 渔轮厂 4l5 669 鱼品厂37 494 一供司204 2o4 _ 二供司 86 86 供发公司231 305 合计 2 144 2 957 1 9 9 9 年( 集团) 总公司水产品捕捞产量、加工产量 表2 3 单位:吨 本年去年同期 累计增减 项目 年度计划 本月累计同月累计 ( ) 水产品生产量总计8 0 7 0 01 5 7 6 38 0 9 1 02 0 2 2 27 6 7 7 65 3 8 海洋捕捞产量3 0 0 0 06 1 3 43 8 4 0 27 0 5 73 1 5 7 42 1 6 3 其中:拖网产量5 3 54 4 88 8 1 7 围网产量4 4 0 92 2 0 3 84 0 8 61 7 0 7 12 9 1 0 鱿钓产量1 7 2 51 6 3 1 l2 9 6 61 4 0 5 51 6 0 5 远洋捕捞产量5 0 0 0 09 5 6 84 2 4 4 71 2 4 9 l4 4 5 2 84 6 7 其中:大洋性产量3 5 0 0 02 7 6 62 5 6 4 54 2 8 63 1 4 2 81 8 4 0 过洋性产量1 5 0 0 06 8 0 21 6 8 0 28 2 0 51 3 1 0 02 8 2 6 养殖产量7 0 0 6 1 6 16 7 46 7 49 0 9 5 水产冷冻品1 0 2 84 9 1 77 0 25 3 7 98 5 9 冷藏品3 0 8 6 5 27 5 6 1 9 0 l4 6 3 3 7 97 4 5 8 8 4 81 3 8 人造冰5 1 2 91 4 8 1 1 96 3 3 81 6 6 9 5 9一1 1 2 8 表2 4 1 9 9 9 年暾争炉鲫总每羽璃剑鹾产国觏 费用倒蝴 本铡销售胖掰赞严檄流功顾 单位样燧 懈解用f 蝈比摹搿司 率猢销醐管岛嗣财务鞠安觅磷 率 转唪 远m 刨【磁皙髓援1 7 0 鱼4 1_ 1 7 54 2z m7 5 1 5 麓9 7 81 z 匿4 a5 4 1 z6 bl4 1q 剐 蒂a 剥1 5 l l 程诅赁镪翻_ 3 1 11 2 m 饵 1 l q 7 244 364 e3 l3 0m0 5 2 粥q0 e 海单龇麟相1 5 犯圈蕊攫 3 1 l8 - 1 图9 c_ 1 q 疆七5 c啦爱鼹堑 - 5 7q8 1q 四 养鼢s 7 l0 cq0 c讯晤 l 鼹堑之融攫矮雹- 9 镪m 明 1 1 63 吕吨q 疆q 加 渔轮厂罄眩压qo c蛳匿 觇复 匾四1 5 生6 7也受m 蕾1 m3 】 _ 3 4 喇q 3 1n 埘 渔品厂7 瞄6 73 0 盈l 酝暂 2 恕o i压g eq3 1q 冱q9 4豫晤 q 3 lq 罚q 诵 供蝴2 7 唿5 眈冱培n5 强3 cl 位开 m 圈 l c_ 79 口8 8 1 a- q6 1 q4 735 第删3 绣岱昆明1 7 魄鄹肌冱 叫熬西氆疆屯图忽街 1 1 6 羽1 2 团q 受 q4 8 第删4 1 衙盛她明鲤6 7融3 5锄鼠 8 4_ 56 c哂1 9阻8 5 _ 5 爱q7 clg 巳 淘馘拐颤麓6 l l 衢巍鬻a 鹭瑚翻 也笺- l 翻 - 4 躅茁n_ 3 1 5q 镬q3 4 复缓1 凹裳1 & 鲴瓢5 12 l o 巨6 q 固q 1 aq 9 8鼹訇 q6 6l0 9q 弼 佣蚣氙观嗣凰i 1m 】2 4 绣- 2 4 粥m 衙- 晒_ 6 捌啦圈 _ 8s 7_ 2 锄l6 i 桥务实l l = 1 强制扎翻墨四 1 q 盛讥授_ 1 住9 c啦堰m 1 皿2 7丑诬q 堑 q 茁 长江7 n 2o j1 4 1 7 1 7 l 笛盟西- 1 4 58 7 _ 盈弼- 2 舶1 q 研而弱啦7 8 l 衙q 1 7 本嘲| | | j :僦8 c2 1 醴蠲蚴7 c1 隐理- l 跚&电3 7 _ 1 0 0_ 24 e 融0 5q0 。q q0 0 去锕磁e 口嘶8 2 1 6 4 圈l 盈2 z 和 1 7 | 诅盈一i 融- 33 7一l0 口- z 4 6 国0 52 4 0l 瞪q 刚 总公亏弱7 触蹬2 1 嫩g 巨龇4 11 6 恐9 吼翻 l 倒q 翻 l 】2m l 1 8 工o iq6 l 表2 5 1 9 9 9 槲( ,鳞翱) 总缂孵孺企l 吐圈蟛碳嬲r 觐表 累计捌去用i 咧本年买魄 去昭哪羽企业胤兵甲: 年:1 ! 企业流动面2其中: 单位 短撇 利润累计币口闰销告投销献 余款余额借燃余额存货 远洋蒯p撇7 5靓8 31 7 雌5 61 7 魄显 4 0 9 l _ 髓3 8 ( 0 02 3 3 1 5 61 6 吼9 9 3 7 4 t 1 0 藉尔i 壶洋1 2 m 0 91 嘶7 81 0 吆9 5 1 田1 4 5 鲫& 5 l 住0 08 嫩0 01 6 5 鼬艏啦0 6 淘洋渔业一1 围9 0僦舶 1 滩1 2 3 5 & 2 l6 茁1 7 03 雠0 07 勉0 03 b & 2 5 2 9 1 46 2 带辅公蟊锄8 z谧5 9巍镐 3 弧0 5l e 阻1 01 3 0 no o 1 6 6 1 01 怒3 046 4 渔轮厂 _ 8 五四 一l 圈o 8 11 旒0 6 4 7 啦6 53 0 1 95 03 0 1 95 03 1 7 0 03 3 圄8 3 l 阻晒 渔品厂 2 a g b _ 75 77 姒孵慨珂4 3 鼹9 0 3 坞0 03 5 田0 b5 2 4 l - 0 0 1 6 3 & 3 2 麒发河一1 6 37 7 46 6勰昕3 2 鹅1 58 1 仡筮 4 5 觚0 01 1 1 0 4 64 3 l 4 2 2 6 1 26 5 篇供销戗晒- 7 0 7 1 8 3 & 2 6 1 晰4 23 7 1 屯0 0融0 0 3 酊10 02 4 1 9 0 75 黾3 7 第:洪蛸_ 2 1 吼5 0- 4 l 吼5 4溉g4 2 4 & 鹤撇0 0 2 6 吡0 0撇o o 2 4 6 1 8 01 1 9 7 4 0 淘社公司啦2 6 一l l 艘1 1 8 王2 41 3 5 7 1 0 1 1 7 2 6 43 l & o o1 2 9 1 6 4m 8 43 20 5 爱兴公司 9 3 2 t 21 1 叽1 31 2 0 6 1 6 蝣1 5 33 9 8 1 _ 3 2 i 蝴也g b 飘3 5 2 勉1 11 叭9 0, 2 骶7 5 轿目淘到k吼褐 一1 5 置1 9他2 51 2 1 o l1 9 q 1 01 3 20 02 6 77 0 2 田3 12 五6 8 长江口- 1 4 5 8 7咖 3 65 1 44 6 7 规4 6龇0 0能0 0黝0 02 侃4 3 5 1 & 6 7 总公司6 乩2 41 啪跎4 4 0 6 z 弱蝈瓶0 05 3 鹤q9 5 3 4 3 1 2 印5 2 1 9 i 7 77 0 3 鳃6 21 8 2 8 8 7 5 从上列各表可以看出,“上水”集团基层亏损面较大,从底层梳理, 有关数字也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