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开密级:公开 学科分类号:学科分类号: 论 文 编 号论 文 编 号 : 1045620080118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 作者姓名 邵春晖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毕秀玲 职 称 教授 学科专业 会计学 研究方向 审计理论与实务 学习时间 自 2008 年 9 月 1 日 起 至 2011 年 7 月 1 日 止 论文提交日期 2011 年 3 月 25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1 年 月 日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 学位授予日期 2011 年 月 日 study on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shao chun-hui supervisor:prof. bi xiu- -ling school of accounting 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jinan, china 山东经济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经济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经济学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山东经济学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经济学院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 (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 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 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 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政府投资额逐年增加。政府投资的管理 和使用效果如何,不但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政府的形象。但在现 实中,我国的政府投资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而开展政府投资 绩效审计是强化政府投资控制,提高政府投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开展政府投资绩效审计。 本文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对现有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归 纳, 搭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现有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模式的分析比较, 探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设计了一套包括内容、方法、程序、指标体系等内容的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运行模式; 在对我国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 础上提出了解决措施。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构建了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框架,指出框架内各要素之 间不仅存在着主导关系,还存在反馈关系,实现理论的系统化;从独特的角度对政府 投资绩效审计运行模式系统介绍,如指标体系设计是将政府投资项目分为前期、中期 和后期三部分,并分定性、定量指标分别进行介绍等;创造性地从审计主体、审计客 体和审计环境三方面提出了全方位的政府投资绩效审计运行保障等。 本文研究表明,开展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可以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符合 历史发展的潮流。我国应该在继续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政府 投资绩效审计的全面纵深发展。 关键词:政府投资 绩效审计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government investment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and use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not only affe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but also the governments image. but in reality, chinas government investment has many problems, which have to arouse our vigilance.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econom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refore, china should carry out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ctively. by read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summing up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views of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build a more syste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existing models of performance auditing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 explore a suitable model which suit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design a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operation mode which concludes content, methods, procedures, and indicator system; propose solutions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 main innovations are: buil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oint out the elements within framework not only have dominant relations between, but also feedback relations. achieve a systematic theory; introduce the operation mode of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from a unique perspective, such as the index system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design is divided into early, middle and late three parts, sub-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re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and so on; propose 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erformance audit run protection from the audit subject, audit object and audit environment creatively. this study shows that carry out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can regulate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improve investment returns, which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develop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systems,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depth. key words: government investment performance auditing performance auditing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ii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2 国内外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评述.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4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 . 4 1.4 创新之处. 5 第 2 章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基本理论 . 6 2.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概念 . 6 2.1.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涵义 . 6 2.1.2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 2.2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12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12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2 2.2.3 资源有效配置理论 . 14 2.3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 . 14 2.3.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框架要素 . 14 2.3.2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框架结构 . 17 2.4 本章小结. 18 第 3 章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运行模式 . 19 3.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 . 19 3.1.1 前期审计的源头控制 . 19 3.1.2 中期审计的实时监控 . 23 3.1.3 后期审计的查错纠弊 . 26 3.2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方法 . 27 3.2.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模式 . 28 3.2.2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技术方法 . 29 3.3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程序 . 31 3.3.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一般程序 . 32 3.3.2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重点程序 . 33 3.4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 34 3.4.1 指标体系设计 . 34 3.4.2 评价标准选择 . 38 iv 3.5 本章小结. 38 第 4 章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问题及运行保障 . 39 4.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39 4.1.1 审计主体方面的问题 . 39 4.1.2 审计客体方面的问题 . 40 4.1.3 审计环境方面的问题 . 41 4.2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运行保障 . 41 4.2.1 审计主体方面的保障 . 41 4.2.2 审计客体方面的保障 . 42 4.2.3 审计环境方面的保障 . 43 4.3 本章小结 . 44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 45 5.1 研究结论. 45 5.2 不足与展望 . 45 参考文献 . 4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9 致谢 . 50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绩效审计出现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美国,目前,包括美、英、印、日、澳等几十 个国家都广泛开展了绩效审计,政府绩效审计占政府审计的比重不断加大,尤其是市 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政府绩效审计的工作量占政府审计总工作量的比重达到 50% 以上, 美国这一数字更是达到 90%, 出具的绩效审计报告占全部绩效审计报告的比重 为 84%。 我国绩效审计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过 20 多年的推进,取得了长足发展, 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审计长刘家义 在 2008 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和有效性,这都要求我们将绩效理念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要创新审计方式,全力 推进绩效审计” 。来自审计署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 年,我国大部分审计项目已经包 括绩效审计内容,全国审计机关涉及绩效审计的工作量已经占到全部审计工作量的 50%左右。在审计署 2008 至 2012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 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到 2012 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 “基 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进 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就政府投资来说,由于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和系统方法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等,使得我国对其开展绩效审计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然而对政府投资进行绩效审计 却又非常的重要,因为目前我国在政府投资过程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 成为一股屡禁不止的恶流,不但损害了政府的廉正形象,而且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 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当前在我国开展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已是势在必行,只有 这样才能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提高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相关理 论框架和运行体系仍不完善的情况下, 加强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研究以用于 有效实践就显得尤为必要。 1.2 国内外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研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948 年 3 月,美国人阿瑟肯特(arther h.kent)在内部审计人员杂志中正 第 1 章 绪论 2 式提出“audit of operation”也即经营审计,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绩效审 计”概念的专家;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些与绩效审计有关的著作,如美国 管理咨询师威廉伦纳德于 1962 年撰写的管理审计 (williamp. leonard,1962) 、 1966 年美国学者 neil cchurchill and richard m cyber 发表的“an experiment management auditing” (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february,1966)及 1972 年美国 管理协会出版的经营审计 。这期间美国会计总署率先把对政府工作的审计重心从 经济性转向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重(即 3e 审计) ;1986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 际组织在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提出了绩效审计的 权威定义;英国在 1982 年颁布了地方政府法 ,规定绩效审计是审计委员会的工作 范畴;1983 年英国又颁布了政府审计法 ,该法授权审计长可以检查任何部门使用 资源的经济、 效率及效果性。 这两部法律的颁布为英国开展绩效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有力地促进了政府绩效审计在英国的发展;1997 年颁布的地方政府法也规定, 地方政府必须实行最佳绩效评价制度,各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绩效评估工作,要有专门 的机构和人员及固定的程序;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美国审计总署广泛开展了财务和 绩效审计与项目评估和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公布了政府绩效和受托责任报告,以帮助 议会对政府的工作成果进行监督指导,促进政府工作做得更好和更值得信赖;加拿大 在 2002 年对 1995 年颁布的绩效审计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将绩效审计的研究重 点放在对绩效审计评价方面。 从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来看,赫伯特西蒙等行政学者对政府财政投资的效率改进 和评估方面提出了非常有益的建议,这些思想在克拉伦斯里德利和赫伯特西蒙 1938 年合作出版的市政活动的评价以及西蒙本人 1947 年出版的管理行为 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的著作中得到了集中体现;1972 年,美国审计署发表政 府组织、计划项目、活动与职责的审计评价标准 ,要求政府对公共支出进行绩效审 计,并对绩效审计的程序及目的做了规定,意义重大。美国各州大多通过法律的形式 规定了对州政府机关每年执行一次绩效审计,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其中就包括对政府 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1997 年,澳大利亚在财政管理与责任法案中进一步规定, 审计署是对政府财政资金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主要机构, 审计长应对政府各部门提 交的年度财政报告和财政部提交的年度财政报告书进行审计,并向国会提交审计报 告;英国国会 2003 年指出,国家审计署“要对议会(从而对纳税人)负责,通过开 展政府绩效审计, 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 提高效益, 确保公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从 1983 年成立之初,对绩效的注重就有所体现。1991 年,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首次提出: “在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逐步向检 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效益审计(亦即绩效审计)方面延伸” 。这是我国政府机关首 次提出绩效审计概念。此后,一些专家学者对绩效审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近几 年来,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在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方面,李德志(2006)认为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应 把握六个重点:投资决策情况审计,项目负债和偿还情况审计,资金管理情况审计, 项目造价情况审计,项目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情况的审计,宏观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 的审计;张林军、刘西林(2010)提出从五个环节入手进行国家建设项目绩效评价, 即计划编制阶段审计(包括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发包阶段、施工阶段、施 工验收阶段、竣工决算阶段。 方法方面,时现(2003)提出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应采用跟踪审计方法、制度基础 审计方法、战略协作审计方法、财务收支审计与技术经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微观审 计与宏观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刘波(2007)列举了公共工程效益审计的审计证据收集 方法和审计分析评价方法,前者包括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后者包括投资 决策审计评价法和概预算投资额差异分析法。 评价指标方面,陈学安(2003)认为,在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时,应在 财政支出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库;欧阳春花(2007)对公共工 程投资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经济效 益指标包括净现值、收益费用率、内含报酬率;社会效益指标包括政治建设方面、经 济建设方面和文化建设方面。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方面,吕培俭、罗进新(2005)指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无论 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比较肤浅,在目标范围的确定、计划的制订以及程序、方法等 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绩效审计的模式, 基本上还是比照着财务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去做;董晓燕、刘慧(2008)提出改进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三个措施:一是确立工程 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有效结合起来的工作思路,适当利用有关部门的工作成果;二是 引用工程建设项目舞弊审计的多种常用方法,如观察法、计算法、追踪法、审查复核 法和对比分析法; 三是在合理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计需要的科学、 规范、 第 1 章 绪论 4 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等。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时间相对较长, 而且其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 审计体制都为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因此,他们在政府投资绩效 审计方面的研究要比我国成熟的多。国外既有的研究成果能否全盘为我所用,需要研 究其赖以存在的环境基础,国内的研究成果总体上来看还处于简单引进和介绍的阶 段,相关研究成果和观点比较零乱,没有构建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以 及评价体系,理论的系统化不强,对实务的指导性较差,某些理论观点值得商榷。因 此,加快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的系统化和对实践的指导性建设刻不容缓。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并从我国实 际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归纳、系统分析以及图表结合的方法,来搭建政府投资 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构建运行模式,总结政府投资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改进措施。 论文研究框架如图 1 所示: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和理论 框架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运行模式: 内容、 方法、程序和评价指标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在审计主体、审计 客体和审计环境三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运行保障 系统分析法 归纳法 比较归纳法 图示法 案例分析法 归纳法 图图 1 研究框架图研究框架图 图示法 归纳法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本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 分析和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概述, 介绍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涵义以及政府投资 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委托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资源有效配置理 论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提供的理论支持作用; 探究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要素和理论 框架。 第三章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运行模式,首先,通过前期审计、中期审计和后期审 计三个阶段来分别阐述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 然后介绍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技术 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最后设计了政府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我国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问题及运行保障,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 环境三方面总结我国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并从三方面分别提出了完善我国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措施。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不足之处,并确定未来的研究方 向。 1.4 创新之处 1构建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框架,实现理论的系统化。设计了一套包括内容、 方法、程序、指标体系等在内的完整的政府投资绩效审计运行模式。 2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三方面总结了我国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第 2 章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概述 6 第 2 章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基本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政府投 资资金量愈来愈大,政府投资形成的产值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而且在 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投资绩效审计逐 渐取代财务审计和造价审计成为主要的审计方式, 在提升政府投资绩效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对其开展全方面的研究。 2.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概念 2.1.1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涵义 绩效审计开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兴起,并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 “3e”)进行检查、评价和分析的活动。有学者提出增加环境性 (environment) 和公平性 (equity) , 形成“5e”要素, 还有人提出 “7e” 说法。 1995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指出,绩效审计主要还是包含经济、效率与效果的“3e”审 计。 因此本文仍然按照传统的绩效审计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并对 “公平性审计” 和 “环 保性审计”作简要介绍。 经济性(economy)是“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 ,即强 调资金支出的节约程度,追求成本最小化。与之对应,经济性审计就是评价资源的占 用和耗费是否节约。 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投入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 务等成果之间的关系” ,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力争以适当的人、财、物及信息资源 投入取得最大化的产量或者确保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一定数量的产出, 即用正确的 方法做事。 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指“政策、项目实施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 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 ,强调预期目标和实际实施结果之间的关系,通常以实际产出 比计划产出的增加量来表达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即要少花钱多办事,更要办好事。 公平性(equity)是指“服务、产出和结果分配的过程要体现平等性” ,主要关 注资源分配问题和社会发展中的差异问题。 公平性审计主要审查政府投入资源的应用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7 是否体现了公平原则,确认接受公共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 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 环保性(environment)是指“追求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 护” ,主要关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环保性审计主要审查政府投资项目的环境 管理活动,以确认投入资源的应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以及环境监管状态等。 “5e” 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第一, 经济性与效率性相互制约。 单纯追求经济性, 考虑成本节约,会影响管理效率的提高。片面追求效率性,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 制约经济性的提高;第二,经济性和效率性共同作用于效果性。通常当效果性呈现出 一种良好态势时,相关的经济性、效率性也相应呈现出一种良好态势;第三,环保性 和公平性是效果性的补充。环保性和公平性实质上是效果性在非经济领域的体现,二 者寓于效果性之中。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 2 所示。 图图 2 绩效审计内容及关系结构图绩效审计内容及关系结构图 本文结合以上内容,给出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定义:审计机关对政府使用财政性 资金、 国内外借款及其他政府资源进行的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的投资行为过程和结 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所进行的独立评价与监督的活动。 定义中,审计机关是审计主体,并且只能审计政府投资项目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 建设项目;对政府投资不占主体,且政府投资者对项目建设和运营不具有控制权的项 目,审计机关不进行全面审计,只开展审计调查。 绩效审计 效率性 经济性 效果性 环境性 公平性 第 2 章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理论概述 8 审计对象是政府投资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其中“过程”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 期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涉及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控制环节, 并形成审计的具体内容;“结 果”分为自身结果和社会结果等,自身结果和社会结果有机结合,才能得出对投资项 目结果的恰当评价。 2.1.2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我国政府投资管理状况 (1)总体分析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投资的规模不断增加,但政府投资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例如,由审计署的资料得知,在对京沪高速铁路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段等项目的审 计中,共发现超进度计价和多计工程款 8.15 亿元,建设成本中列支其他费用和用虚 假发票报账等问题 17.94 亿元;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工程 2008 年底已完成投资 96.36 亿元,但至审计时尚未编制完成项目执行概算;截至 2010 年 8 月底,全国纪检监察 机关共立案查办中央 4 万亿元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纪违法案件 314 件、结案 291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430 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7 人,等等。具体来说,我国政 府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投资项目缺乏科学论证。致使“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的“三边”现象以 及“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二超”情况经常出现。而且由于建设前论证不足 或设计不合理导致部分项目投产后运营效果很差。 如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河南省煤气化 工程,投资 22.79 亿元,历时 16 年竣工,投产当年就亏损 2 亿多元。 挤占挪用建设资金。审计署 2007 年发布的审计公告指出,政府投资的 26 个高 等级公路项目所涉及的交通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挤占挪用或套取建设资金 21.58 亿 元,用于其他项目建设、招待和发放奖金等。 部分投资项目存在质量隐患。由于政府投资过程中存在项目管理混乱、工程监 理制度不健全以及腐败问题等原因,导致“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如湖南省湘西自 治州凤凰县的堤溪沱江大桥在建设过程中便发生坍塌事故, 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3974.7 万元。 投资项目招投标行为不规范。主要原因有:推行招投标力度不够,不少单位进 行招投标的愿意不足甚至抵制招投标活动;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统一;招投标存在腐败 现象或不正当交易;政府对招投标活动的行政干预过多等。 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9 投资项目责任主体虚化。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涉及多个行政主管部门,如 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管理、质量监督、环保、交通、税务等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各 自不同的职责。从严格意义上讲,责权划分符合权力制衡的原则,但是在部门利益分 割不明、信息沟通交流不畅的情况下,各部门都负责等于都不负责,权力制衡的效应 无法发挥,从而导致各部门监管越位、缺位等情况的发生。 (2)案例分析 2000 年以来,国家先后投资 892 亿元用于全国 7887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其中 中央投资 484 亿元。 审计署于 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3 月对河北、 山西等 18 个省 (自 治区)554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截至 2008 年底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现场查勘了这些水库的工程质量情况,核实了 549 座水库的资金到位情况,分析了 371 座水库的概算,检查了 220 座水库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情况。但是在绩效审计 过程中却发现了很多问题: 部分已开工项目进度滞后,未开工项目工期紧迫。18 个省(自治区)合计有 844 个项目拖延了工期,平均拖期达 18 个月。14 个省(自治区)未开工水库中的 330 座水库,必须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才能确保按期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确保中央提出 的 3 年内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少数工程存在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审计重点抽查并现场查勘了 554 座水库, 发现有 168 座水库在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后,仍存在局部质量缺陷。92 座水库擅 自减少或变更部分主体工程,38 座水库施工不规范或存在偷工减料现象,32 座水库 设计漏项或初步设计不到位,6 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漏项或不准确。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