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教学要求: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4-0 学习指南及预备知识了解本章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一、学习内容:首先讲明两个概念,即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机械加工 工艺过程,从而引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然后介绍制订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重点讨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包括定位基准的选择,加工路线的拟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等;再 后对工艺过程经济性进行讨论,包括时间定额与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工 艺方案比较与经济技术分析等。二、学习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牢牢把握机械加 工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实践(生 产实习、课程设计等),
2、初步掌握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 法。§41 概述§410新概念定义及老概念回顾一、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它既包括毛坯的制造, 零件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机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和涂装等主要劳动过程, 还包括专用工具、夹具、量具和辅具的制造、机器的包装、工件和成品的储 存和运输、加工设备的维修,以及动力供应等辅助劳动过程。图4- 1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图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概念;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其 原意是指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 寸、表面
3、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由于制造技术 的不断发展,现在所说的加工方法除切削和磨削外,还包括其他加工方法, 如电加工、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以及化学加 工等几乎所有的加工方法。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由机械厂 品的生产过程 引出机械加工 工艺过程的概 念,再到机械 加工工艺规 程。械工艺程机加工过安装1工序1安装2工位1 工序2工位2* * * * * *工位M工位1工步1走刀1工步1 海刀1工步2J工位2 1 用刀21工步P.正确理解工序、安
4、装、工 位、工步、走刀的概念;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图42工艺过程、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之间的关系五、回顾如下几个概念以方便本章的学习1、工序理解要点:三定一连续(四要素)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 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以及操作者和 加工对象是否改变,共四个要素。在加工过程中,只要有其中一个要素发生 变化,即换了一个工序。2、安装在同一个工序中,工件每定位和夹紧一次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3、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
5、于机床床 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容称为工位。4、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 内容,称为一个工步。按照工步的定义,带回转刀架的机床(转塔车床等)其回转刀架的一次 转位所完成的工位内容应属一个工步, 此时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参与切削,该 工步称为复合工步。5、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 称为一次走刀。一 个工步可包括一次或数次走刀。当需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不能在一次走刀 下切完,则需分几次走刀,走刀次数又称行程次数。§4-1-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一、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了解工艺 规程的三个
6、主 要作用。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 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常以工 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二、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车间生产新零件,需要根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如:关键工序的分 析研究;准备所需刀、夹、量具;原材料及毛坯采购或制造;新设备购置或 旧设备改装等,均需根据工艺规程来进行。三、工艺规程是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新建(扩建)批量或大批量机械加工车间(工段)时,应根据工艺规程 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车间的布置,再由此确定车间的面积大 小、动力和吊装设备配置以及所需工人的工种、技术等
7、级、数量等。§4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知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卡片形式,我国未作统一的规定,但各机械制造厂使用表格的基本内容 是相同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详细程度与生产类型、零件的设计精度和 工艺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有关。对应形式见表 41。具体格式见图43、4 一 4 及 4一 5。表4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格式特点对比生产类型详细程度备注机械加工工2过程卡片单件小批(普通 加工方法)简单对于数控工序, 则需作出详细规 定,填写数控加 工工序卡、刀具 卡等必要的与编 程有关的工艺文 件,以利于编程。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中批生产较详细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单件小批中技 术要求高的关
8、键 零件的关键工序)详细(+调整卡、 检验卡)5(1r机械加工 工艺J1程 带片产品多种属 型守零件客酬零件网号村名擀毛 任和器事杵庭生毛鼠弟贝牌号尺寸”更共用慢程,台件敷祖枇件救工序号工序内容m工鼓卷客魅 盘编导工兽:鬟备名称欣潴号&M电籁(miaYA具刀艮1具单传域曼逝内 等次制抄亨申根1 It 淮 1图4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单件小批(普 通加工方法)图4 4 机械加工工艺卡(XT箱凯椅m工工庠卡片产鼻名棉质以号零神阳号工序名称工序号弟 虹持 E1面工洋牌的蚣)主 i*i工段捐同名林材料理号力学性雁同时m工 件敝爆瘫触粒求善融争件时相 (min)准备T/时 网(min)设名名称设名
9、雷号夹具名称夷女演弓工作植I号工计算勤抠E)切部用鼠工B1尾顿(min)刀只,量兵或单助工R肯电 77S 凰!* 量 ffWl 或 nWm » r/mn 戋惠齐 也触 /hu切刖««*v3酎工步号名柞福号前量承制核号i«图4 5 机械加工工序卡中批生产大批大量(单件小 批中技术 要求高的 关键零件 的关键工 序)要求能够 正确填写 几种卡片 的内容22§41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一、设计原则掌握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2、满足生产纲领要求;3、工艺过程有较高的
10、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4、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做到平衡生产;5、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的劳动条件;6、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通过装配 图,了解零 件在机器 中的地位、 作用及受 载荷情况 等信息。重要!二、制订机加工规程所需原始资料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2、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3、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4、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5、本厂(车间)的生产条件;6、各种相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7、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和内容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了解产品的
11、用途,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2、工艺审查;审查图纸上的尺寸、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分析主要技术 要求是否合理、适当,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零件结构工艺性正误举例,见图 46:正确项:b)d)f)h)j)1)n)P)r)t)图46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v)能正确分 析常见的 零件结构 的工艺性 优劣;3、熟悉或确定毛坯主要依据: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和生产纲领,零件的结构特征与外形尺寸, 零件材料工艺特性等。常见的毛坯种类见表 4 2。表4-2 各类毛坯的种类及适用范围毛坯种类制造精度<rr)加工余量原材料工件尺寸件状 工形力学性能适用生产 类型型 M大各种材料小型简单较好备种类型型材焊
12、接件一般钢材大、中型较复杂fl两威力单件砂型铸造。殿以下大铸铁,铸钢,青铜各种尺寸复柒差单件小批自由锻造1魂以下大各种尺寸较简单8单件小批'、普通模锻1115一般钢,锻相,桐等中、小型-般S中、大批量钢模跖造较小铸将为主中、小型较复杂较好中、大批量精密搬造£11较小钢材,锻将等小型较复杂较好大批量压力铸造271小铸铁,铸铜,青铜中、小型复杂较好中、大批量熔模铸造-10很小耨铁,铸钢,青铜小型为主复杂较好中、大批量冲压件810小钢各种尺寸复杂好大批量粉末冶金件了9很小铁,铜,铝基材料中、小尺寸较复杂一般中、大批量工程契料件911较小工程塑料中、小尺寸复杂一般中、大批量4、选择定
13、位基准(见§ 4- 21);5、拟定加工路线(见§ 4- 23);6、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等;应与生产批量和生产节拍相适应,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降低生产准备费用;要求:熟悉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 设计的步 骤和内容。对需要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工艺装备应提出具体设计任务书。7、确定各主要工序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8、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9、确定切削用量;10、确定时间定额;11、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于数控加工);12、评价工艺路线;对工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优方案。13、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42 工
14、艺路线的制订思考并解 决提出的 问题;制订工艺路线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1、如何选择定位基准;2、怎样确定加工方法;3、怎样安排加工顺序以及热处理、检验等工序;§ 4-2- 1定位基准的选择一、基本概念回忆各基 准的定义(上学期 教学内 容),明确 定位机械 化在整个 基准体系 中的地位。1、基准的定义及分类1 )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 基准。基准分类见下图:图47 基准分类图2)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叫定位基准。分:粗基准、精 基准和辅助基准。粗基准使用未经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精基准使用经过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定
15、位基准,称为精基准。辅助基准零件上根据机械加工工艺需要而专门设计的定位基准。如用作轴类零件定位 的顶尖孔,用作壳体类零件定位的工艺孔或工艺凸台等。二、定位基准选择的一般原则1、选最大尺寸的表面为安装面(限3个自由度),选最长距离的表面为导向 面(2个自由度),选最小尺寸的表面为支撑面(限1个自由度)。2、首先考虑保证零件的空间位置精度,再考虑保证尺寸精度。因为在加工中保证空间位置精度有时比保证尺寸精度困难的多。3、应尽量选择零件的主要表面为定位基准,因为主要表面是决定该零件其 他表面的设计基准,也就是主要设计基准。4、定位基准应有利于火紧,在加工过程中稳定可靠。三、粗基准的选择补充内容: 方便
16、学生 的理解!适用于粗 基准及精 基准,具有 通用性!如何做到 以内孔3为 定位 基 准?四爪单动 卡盘/划线 找正1、粗基准选择的出发点(见图4 8)分析为什 么得到这 样的结 论?图4 - 8两种粗基准选择对比左a)以外圆1为粗基准:孔的余量不均,加工后壁厚均匀右b)以内孔3为粗基准:孔的余量均匀,但加工后壁厚不均匀1外圆2加工面3孔由此得出结论:粗基准的选择将影响到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 (不 同轴/偏心),或影响到加工余量的分配(均匀否?)。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如果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除了图4-8
17、例子外,图49例子同理。图49粗基准的选择(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某分析图中 两种方案 哪种好,为 什么?A工序U工序Ib)图4- 10床身加工粗基准选择正误对比a)正确b)不正确说明:在车床床身加工中,导轨面是最重要的表面,它不仅精度要求高,而 且要求导轨面有均匀的金相组织和较高的耐磨性,因此希望加工时导轨面去除余量要小而且均匀。此时应以导轨面为粗基准,先加工底面,然后再以底面为精基 准,加工导轨面(见图410a)。导轨面如 磨损,最好 能够等速 磨损!3)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要求选用的粗基准面尽可能平整、光洁,且有足 够大的尺寸,不允许有锻造飞边、
18、铸造浇、冒口或其它缺陷。也不宜选用铸造分型面作粗基准。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图4 11不重复使用粗基准举例8 国WXE99-aMH£1昱图412利用粗基准补充定位的例子a)工件简图b)加工简图注意:两个 零件图的 区别。第二个零 件的两个 小孔第二 个零件的 两个小有 对称性要 求,必须限 定绕大孔 转动的自 由度,而第 一个零件 不需要限 定绕大孔 转动的自 由度。说明:此例中,是利用粗基准进行补充定位,并不属于粗基准的重复使用。总结:上述四条原则,每一原则都只是说明一个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 划线装夹有时可以兼顾这四条原则,而夹具装夹则不能同时兼顾,这就要根据实在
19、实际应 用中要根 据实际情 况,抓主要 矛盾,解决 主要问题。际情况,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四、精基准的选择1、基准重合原则:选用被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说明:在对加工面位置尺寸有决定作用的工序中,特别是当位置公差要求很 小的时候,一般不应违反此原则,否则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增大加工难度。2、统一基准原则:当工件以某一表面作精基准定位,可以方便地加工大多 数(或全部)其余表面时,应尽早将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 后大多数(或全部)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进行加工。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统一基准形式有:1 )轴类零件常使用两顶尖孔作统一基准;2 )箱体类零件常使用一面两孔(一
20、个较大的平面和两个距离较远的销孔) 作统一基准;实际生产 中经常使 用统一基 准3 )盘套类零件常使用止口面(大端面和一短圆孔)作统一基准;4 )套类零件用一长孔和一止推面(小平面)作统一基准;优点: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可以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缺点:会带来基准不重合误差解决办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满足设计技术要求为前提。4、 互为基准原则:某些位置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常采用互为基准,反主轴为机 床的主要 零部件,其 精度直接 影响加工 零件的精 度。复加工的办法来达到位置度要求。图4 13主轴加工互为基准示例【例】主轴零件精基准选择说明:以保证车床主轴前后支承轴颈与前锥孔(含后锥孔)的同轴度
21、要求为 例,说明互为基准。4、自为基准原则:旨在减小表面粗糙度,减小加工余量和保证加工余量均 匀的工序,常以加工面本身为基准进行加工。俗称:自干自图4 14床身导轨面自为基准定位1工件2 调整用楔铁 3 找正用百分表5、便于装夹的原则:所选择的精基准,应保证定位准确、可靠、夹紧机构 简单,操作方便。要求掌握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说明:此条始终不可违背,因在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上已经给出了。图415加工误差与成本的关系图416加工精度发展趋势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的概念在发展,其指标在不断提高。90年代的一般加工精 度,相当于 50年代的精 密加工水 平,相当于 30年代的超 精密加工。要求能
22、够正确地选用加工方法§4 2 2加工方法的选择一、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工艺装备,使用标准技术 等级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一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图中AB段)。图415说明:6 加工误差;S加工成本。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一种 加工方法来说,加工误差小到一定程度后(如曲线中 A点的左侧),加工成本提 高很多,加工误差却降低很少;加工误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如曲线中 B点的右 侧),即使加工误差增大很多,加工成本却降低很少。说明一种加工方法在AB段的外侧应该都是不经济的。图416说明:20世纪40年代的精密加工精度大约只相当于 80年代的
23、一 般加工精度。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的概念在发展,其指标在不断提高。二、加工方法的选择1、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1)所选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范围要与加工表面精度、粗糙度要求相 适应;2)保证加工面的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的要求;3)与零件材料的可加工性相适应。如淬火钢宜采用磨削加工;4)与生产类型相适应,大批量生产时,应采用高效的机床设备和先进的 加工方法;单件小批生产时,多采用通用机床和常规的加工方法。2、外圆表面、孔及平面加工方案参见表 4-3, 4-4, 4-5 (20世纪90年代):表4-3外圆加工中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熟悉每种加工方法加工情况加工经济
24、精度 (IT)表面粗糙度Ra / pm加工方法能达车粗车精车金刚石车(锚卸车)12 1310 11785610 802.5 101.25 50.02 1.25到的加工经济 精度和表面粗 糙度。铳粗铳 半精铳 精铳12 1311 128910 802.5 101.25 5车槽一次行程二次行程11 1210 1110 202.5 10外磨粗磨半精磨精磨精密磨(精修整砂轮)镜面磨8978675651.25 100.63 2.50.16 1.250.08 0.320.008 0.08抛光0.008 1.25研磨粗研 精研 精密研56550.16 0.630.04 0.320.008 0.08超精加工精
25、精密550.08 0.320.01 0.16砂带磨精磨 精密磨5650.02 0.160.01 0.04滚压670.16 1.25注:加工有色金属时,表面粗糙度 Ra取小值。表4-4孔加工中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加工方法加工情况加工经济精度(IT)表面粗糙度Ra /仙m钻小15mmz下小15mnmZ上111310125802080粗扩1213520扩一次扩孔(铸孔或冲孔)11131040精扩9111.2510半精钱891.2510钱精钱670.32 5手饺50.08 1.25粗拉9101.25 5拉一次拉孔(铸孔或冲孔)10110.32 -2.5精拉790.16 0.63粗链1
26、213520锋半精锋精锋(浮动锋)1011792.5 100.63 5金刚镇570.16 1.25粗磨9111.2510内磨半精磨精磨910780.32 1.250.08 0.63精密磨(精修整砂轮)670.04 0.16粗研560.16 0.63研磨精研50.04 0.32精密研50.008 -0.08挤滚珠、滚柱扩孔器,挤压头680.01 1.25注:加工有色金属时,表面粗糙度 Ra取小值加工方法加工情况加工经济精度(IT)表面粗糙度Ra /世m粗铳11 13520端铳半精铳8112.5 10精铳680.63 58112.5 10车精车681.25 5细车(金刚石车)60.02 1.25粗
27、拉(铸造或冲压表面)10 11520拉精 拉690.32 2.5粗磨8101.25 10磨890.63 2.5平磨精磨680.16 1.25精密磨60.04 0.3210 130.32 0.6325X25mm2 13 160.16 0.32刮内点数16200.08 0.1620 250.04 0.08粗研60.16 0.63研磨精研50.04 0.32精密研50.008 0.08精磨560.04 0.32砂带磨精密磨50.01 0.04滚压7100.16 2.5注:加工有色金属时,表面粗糙度 Ra取小值24三、机床的选择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各有什么特点?1、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产品变换周期短一数控
28、机床;形状复杂、普通机床加工困难一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重要零件一数控机床;产品基本不变、大批大量生产一组合机床;2、零件加工表面形状与机床类型相适应3、零件加工表面尺寸、精度与机床规格相适应§ 4 2-3 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外圆、内孔和平面加工量大而面广,习惯上把机器零件的这些表面称作 典型表面。根据这些表面的精度要求选择一个最终的加工方法,然后辅以先 导工序的预加工方法,就组成一条加工路线。以下是一些比较成熟的加工路 线,供编制工艺规程时参考使用:一、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10图417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根据上图,下列方案可供选用:1、粗车除淬硬钢以外,各种零件上精度要求低,表面
29、粗度值较大的外圆表面都适用粗车。2、粗车一半精车对于中等精度和中等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未淬硬工件的外圆面,均可采用此方案。3、粗车一半精车(粗磨和半精磨)此方案最适合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较 小,且淬硬的钢件外圆面;也广泛用于加工未淬硬的 钢件和铸铁件。4-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当钢件或铸件的外圆面要求的精度更高, 表面粗糙度更 小时,需将磨削分为粗磨和精磨才能达到要求,可采用 此方案。5-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一超精磨(研磨或超级光磨)此方案可达到很高的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要求。6粗车一精车一精细车此方案主要适用于有色金属零件的加工。7-粗铳一(半精铳一精铳)此方案主要适用于除淬
30、硬钢零件的各种精度的加工。孔的加工路线图418孔的加工路线根据上图,下列方案可供选用:1、对于IT10以下精度的孔,一般小孔可钻孔,直径较大的孔,可采用钻孔后 扩孔。2、对于IT9精度的孔,孔径小于20mm可采用钻模钻孔,或钻孔后扩孔; 孔径大于3的孔一般采用钻后链孔。3、对于IT8精度的孔,孔径小于20mm可采用钻一钱方案;孔径大于20mm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述方案:扩较;钻一粗锋一精锋;钻一拉。4、对于IT7精度的孔,孔径小于12mm 一般采用钻一粗银一精较方案;孔 径大于12mm寸,可选用下述方案:钻一扩一粗钱一精较;钻一拉一精拉;钻一扩(或链)一粗磨一精磨;钻一粗锋一半精锋一精锋。
31、5、对于IT6精度的孔,可在加工IT7精度孔的顺序后进行精加工,如精细镇、研磨、琦磨、超精磨等。对于已铸出或锻出的孔可用扩孔和粗链代替钻孔粗 加工。三、平面的加工路线图419平面的加工路线根据上图,下列方案可供选用:1、粗刨(或粗铳)用于加工精度低的非结合面。2、粗刨(铳)一精刨(铳)用于加工有一定精度要求的表面,如箱体盖与箱体的固定联接表面 等。3-粗刨(铳)一精刨(铳)一磨用于加工精度要求高且淬硬的表面,对于不淬硬的钢件或铸铁件上 较大平面的精加工,也广泛采用此方案。但不宜加工塑性大的有色 金属工件。4-粗铳一半精铳一高速精铳最适宜加工高精度的有色金属工件。5、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主要用于加
32、工轴、套、盘等回转类工件上的端面。淬硬的端面,通常还需要在万能外圆磨床或端面磨床上进行磨削。6-粗刨一精刨一刮研(宽刃精刨)主要用于精度要求较高有平面间贴合度要求的配合表面,如车床 导轨面等,批量较大时,可以采用宽刃精刨代替刮研,但不适于 淬硬的工件表面。7、拉削 大批量生产时,加工技术要求较高、面积不大的平面或内平 面常用拉削的方法,以保证高的生产率。§ 4 2 4 工艺顺序的安排及加工阶段的划分一、工艺顺序的安排零件上的全部加工表面应安排在一个合理的加工顺序中加工,这对保证 零件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都至关重要。1、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1)先基准后其他一一先加工基准面,再
33、加工其他表面(2)先面后孔有两层含义:当零件上有较大的平面可以作定位基准时,先将其加工出来,再以面定位,加工孔,可以保证定位准确、稳定;在毛坯面上钻孔或链孔,容易使钻头引偏或打刀,先将此面加工好,再加工孔,则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3)先主后次也有两层含义:先考虑主要表面加工,再安排次要表面加工,次要表面加工常常从加 工方便与经济角度出发进行安排;次要表面和主要表面之间往往有相互位置要求,常常要求在主要表面 加工后,以主要表面定位进行加工;(4)先粗后精对于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具粗精加工应该分开。2、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合理的加工工 艺顺序对保证 零件质量、提 高生产率和降 低
34、加工成本都 至关重要;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先基准后其他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先粗后精(1)为改善工件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 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进行;(2)为消除内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人工时效等),最好安 排在粗加工之后,也可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3)为了改善工件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质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调质、淬火等)通常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进行。其中渗碳淬火一般安排在切 削加工后,磨削加工前。而表面淬火和渗氮等变形小的热处理工序,允许安 排在精加工后进行;(4)为了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或耐蚀性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以及以装饰 为目的的热处理工序或表面处理工序(如
35、镀铭、镀锌、氧化、煮黑等)一般 放在工艺过程的最后。3、检验工序的安排除操作工人自检外,下列情况应安排检验工序:(1) 零件加工完毕后;(2) 从一个车间转到另一个车间前后;(3) 重要工序前后;5、其他工序的安排(1) 去毛刺工序 通常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后;(2) 清洗工序 在零件加工后装配之前,研磨、琦磨等光整加工工序 之后,以及采用磁力夹紧加工去磁后,应对工件进行认真地清洗;二、工序的集中与分散了解工序的集中与分散的特点和应用同一个工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安排两种不同形式的工艺规程:一 种是工序集中,另一种是工序分散。1、工序集中的概念与特点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从而使总的
36、工序数目减少,夹 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地减少。优点:有利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有利于采用高效机床,可节省工件装夹时间,减少工件搬运次数; 可减小生产面积,并有利于管理。2、工序分散的概念与特点使每个工序的工步内容相对较少,从而使总的工序数目较多,工艺路线长。优点: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相对简单;调整、对刀比较容易;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3、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的应用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多采用工序分散的组织形式(个别工序 亦有相对集中的情况);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为便于转换和管理,多采用工序集中方式;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对生产过程的柔性要求越来越高,加之
37、加工 中心等先进设备的采用,工序集中将越来越成为生产的主流方式。三、加工阶段的划分1、加工阶段划分的意义: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利于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精密机床的精度保持;有利于人员的合理安排;可及早发现毛坯缺陷,以减少损失。2、加工阶段的划分粗加工阶段一一主要任务是去除加工面多余的材料;精加工阶段一一使加工面达到一定的加工精度,为精加工作好准备;粗加工阶段一一使加工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粗整加工阶段一一对于特别精密的零件, 安排此阶段,以确保零件的 精度要求。§43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 3-1 加工余量的概念一、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与工序余量1
38、-加工余量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切去材料层厚度。2-工序(工步)余量一一某一表面在某一工序(工步)中所切去的材料 层厚度;或定义为相邻两工序基本尺寸之差。看图理解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的含义分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见图 42:37牢记并能应用公式计算余量和余量公差图4 20单边余量与双边余量a)零件非对称结构的非对称表面,具加工余量为单边余量,则有:Zi = ly - li式中 乙本工序余量;li前工序尺寸;li本工序尺寸;b)零件对称结构的对称表面,具加工余量为双边余量,则有:2Zi = l- Lc)回转体外圆表面,具加工余量为双边余量,则有:2Zi = di,- dd)回转体内圆表面,具加工余量为
39、双边余量,则有:2Zi = Di - Di i3、余量公差Tz =Zmax ZinTa式中:Tz 一工序余量公差;Zmax -工序最大余量; Zmin -工序最小余量; Tb -本道工序尺寸公差; Ta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图4-21被包容件的加工余量及公差ZiTl&X4、工序余量尺寸图422工序余量示意图a)被包容件粗、半精、精加工的工序余量; b)包容件粗、半精、精加工的工序余量;d坯(D坯)一毛坯工序尺寸; d1(D1卜粗加工工序尺寸; d2(D2厂半精加工工序尺寸; d3(D3户精加工工序尺寸; T坯/2毛坯工序尺寸公差; T1粗加工工序尺寸公差; T2半精加工工序尺寸公 差;
40、 T3精加工工序尺寸公差; 乙粗加工工序标称余量; Z2半精加工工序标称余 量; Z3精加工工序标称余量; Z0一毛坯余量;、工序余量的影响因素图423最小加工余量构成工序余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2、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 Ry (轮廓最大高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 H a ; (参考机制工艺学王先逵第二版 P168表410)3、上工序留下的空间误差ea,包括形状误差na (为圆柱度形状误差)和位 置误差Pa (轴线歪斜所形成的位置误差);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会灵活运用 单边余量和 双边余量的 计算公式。结论: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公式(组成):对于单边余量:Zmin =Ta
41、 + Ry + Ha +R + %|COSG <4 - - 1 )对于双边余量:Zmin =Ta/2 Ry Haeab cos:4- -2上式中a为ea、b的矢量和与Zmin之间的夹角。§4 3-2加工余量的确定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法。确定加工余 量的方法有 三种:计算 法、查表法 和经验法。一、计算法在影响因素清楚的情况下,计算法比较准确。必须具备一定的测量手段和 必要的统计分析资料,才能进行余量的计算。在应用式(41)和式(4 2)时,要针对具体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化:1、采用浮动链刀块链孔或采用浮动较刀钱孔或采用拉刀拉削孔,这些加工 方法不能纠正孔的
42、位置误差,所以式 4 2简化为:Zm.= Ta/2 Ry Ha计算法不能 离开具体的 加工方法和 条件。2、无心外圆磨床磨外圆无装夹误差,故:Zm. =Ta/2 + Ry + Ha + |ea|cOSS3、研磨、琦磨、超精加工、抛光等光整加工工序,其主要任务是去掉前 一工序所留下的表面痕迹,故:Zm. = Ry总之,计算法不能离开具体的加工方法和条件。不准确的计算会使加工余 量过大或过小。余量大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增加加工时间,增大机床和刀具的 负荷。余量过小则不能纠正上工序的误差,造成局部加工不到的情况,影响加 工质量,甚至会造成废品。、查表法此法主要以工厂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积累的经验所制成的
43、表格为基础,并结合实际加工情况加以修正,确定加工余量。这种方法方便、迅速,生产上应用广泛。三、经验法由一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根据经验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由于主观上怕出废品,所以此法确定的加工余量往往偏大。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 4 3 3 工序尺寸与公差确定思考若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应 怎样计算?一、确定工序尺寸一般方法(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的前提下)1、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2、从最终加工工序开始,即从设计尺寸开始,逐次加上(对于被包容面) 或减去(对于包容面)每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可分别得到各工序的基本尺寸;3、除最终加工工序取设计尺寸公差外,其余各工序按各自采用的加
44、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确定工序尺寸公差;4、除最终工序外,其余各工序按“入体原则”标注工序尺寸公差;5、毛坯余量通常由毛坯图给出。在工艺基准无法同设计基准重合的情况下,确定了工序余量之后,需要通过工艺尺寸链进行工序尺寸和公差的换算。二、实例1、轴径加工,要求直径4 50mm精度IT5,表面粗糙度Ra0.04 m,高频淬 火,毛坯锻件。加工过程:粗车一半精车一高频淬火一粗磨一精磨一研磨。轴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单位:mm)工序 名称加工余量工序基本 尺寸加工经济 精度(IT)工序尺寸 及公差面 粗糙度研磨0.015050-0.011& 0.04 R m精磨0.150 + 0.01=
45、50.0164>50.01,g,oi6& 06 P in粗磨0350.01+ 0 1=50.118-11-0.039R& 1.25 P m半精车1.150.11 + 0.3=50.4111#5041411fs& 5 H ill*ZL粗车4.4950.41 + 1 1=51.51134 16 « m毛坯孔55.51 + 4.49 =56士2<>56 ±2 r§44工艺尺寸链§4 4-0 尺寸链内容补充一、概述(问题的提出)在设计机器时,除了需要进行运动、强度和刚度等计算外,还需要进行几何 量分析计算,以确定机器零件
46、的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等。其目的是保证机 器能顺利地进行装配,并能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为此,提出尺寸链的问题。二、尺寸链的分类1、按应用场合分:工艺尺寸链了解尺寸链的分类及概念装配尺寸链2、按尺寸链之间的联系方式分:并联尺寸链串联尺寸链混合尺寸链3-按尺寸链在空间的位置分:线性尺寸链一一各环平行直线分布平面尺寸链一一不是平行线,但在同一平面空间尺寸链不在同一平面4、按尺寸链的不同计量单位分:长度尺寸链角度尺寸链三、计算尺寸链的基本内容1、尺寸链的概念在零件的加工或产品的装配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相互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 列着的,封闭的尺寸组合,就形象地,把这些相互联系又按一定顺序排列着的,封闭
47、 的尺寸组合,称为尺寸链。如图4-23所示:Az Az b)2、尺寸链的组成会判断封闭环和组成环以及增环和减环为简便起见,把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简称为尺寸链中的一个环。“环” 又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1)封闭环在零件的加工或产品的装配过程中,间接形成的,其精度是被间接保证 的环,称为封闭环。(2)组成环直接影响封闭环精度的各环,称为组成环。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组成 环又可分为增环和减环。1)增环组成环中,某环的变动会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环,称为增环。2)减环组成环中,某环的变动会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环,称为减环。尺寸链的画法(封闭性规律)从封闭环两端任一相连的组成环开始,依次查找相互联系而又影响
48、封闭环大小的尺寸,直至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掌握封闭环基本尺寸的计算1、封闭环基本尺寸的计算(线性尺寸链)mn -1 -Ao - x Ai .二 A i 1i =m 12、计算尺寸链的基本任务为了正确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分三种:(1)正计算一一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求封闭环。要求掌握三种计算方法及其用途用途:用于尺寸链的验算。(2)反计算一一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和各组成环的基本 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用途:用于设计机器时,合理地给定各零件的极限偏差。(3)中间计算一一已知封闭环和其他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求 尺寸链中某一环的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用途
49、:常用于正确解决工艺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如加工中基准的换算等。5、解尺寸链的方法(五种)(1)完全互换法一一极值法;(2)概率法 概率算法;一般常用完全互换一一极值法解尺寸链(3)分组互换法一一将按封闭环公差确定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平均公差 扩大N倍,达到经济加工精度要求,然后根据零件完工后的实际偏差,按一 定尺寸间隔分成N组,根据大配大,小配小的原则,按对应组进行互换装配 来达到封闭环的精度要求。(4)修配法 分一修配余量放在某一组成环上,不可为公共环;切除 少量金属。(5)调整法 一一不是采用切除少量金属层来补偿,而是采取调整补偿 环的尺寸或位置来补偿。采用完全互换法时,只要尺寸链中各组成环
50、零件为合格品,则无需 进行挑选或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且能达到封闭环的精度要求。按 极限尺寸来计算尺寸链。概率法:完全互换法是按各环的极限尺寸来计算的,但由概率论原 理和生产实践可知,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大多数零件的实际尺寸 分布于公差带的中间区域(如果调整中心接近于公差带中心的话) 靠近极限值的是少数,在成批产品装配中,尺寸链的各组成环恰好 是极限尺寸相结合的情况就更少了。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将组成环 公差放大,不但使零件易于加工,而且又不改变技术条件规定的封 闭环公差,从而获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56工艺尺寸 链中封闭 环的随零 件的加工 方案而改 变解题的步骤:1、画尺寸链图;2、判断封闭环、增减环3、计算§4 41 工艺尺寸链一、概念1-工艺尺寸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店经营协议合同
- 解除保姆中介合同协议
- 营业执照责任合同协议
- 营业家具采购合同协议
- 茶叶饮料代理合同协议
- 装修合同定做协议书范本
- 营销服务销售合同协议
- 背车吊车租赁合同协议
- 线路维修合同协议版
- 耕作田转换协议合同
- 语文跨学科学习成功案例分析:语文与艺术学科的融合
- 苏教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 欧洲新能源双向差价合约机制研究
-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圆的切线问题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合同5篇
- 高标准农田跟踪审计、工程中间计量、变更价格调整及竣工结算审核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人教版 七上 数学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 分段计费问题与方案选择问题》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财务管理》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 地砖空鼓修复合同(2篇)
- 虚拟商业创新创业实训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工业大学
- 阀门产品质量证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