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五灯会元》祈使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己:“!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口 本学位论文属在年_ 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非涉密论文团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e l 期:型至:! : e l 期:乡h 五灯会元祈使句研究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祈使句是汉语句类中的重要类别之一,它语用功能丰富,表达形式多样。对 于祈使句的研究,现代汉语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关的历时研究尤其是 古代的专书研究还显得不足。 本文首先从形式角度出发考察五灯会元中的祈使旬,以祈使句的形式标 记特征为切入点,详细描写了以副词、能愿动词、动词和语气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在此基础上,归结五灯会元祈使句的使用特点,揭示其演变规律和时代特征。 在注重把握祈使句语境的前提下,本文还着重从句法形式、语义特征和语用 功能三方面对五灯会元祈使旬进行了综合考察。论文的最后结论是:五灯会 元祈使句凝聚着较多的时代特征;其句法形式上既有对前代的继承,更有新的 发展;其语义模式基本奠定了现代祈使句的语义框架;其语用功能在特定语境中 往往呈现出多样性。 关键词:五灯会元;祈使句;形式标记;时代特征 作者:龚峰 指导老师:王建军 a s t u d yo f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 a b s t r a c t 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i so fo n ei m p o r t a n tc a t e g o r yi nc h i n e s es t a t e m e n tt y p e i ti s r i c hi np r a g m a t i cf u n c t i o n sa n dh a sav a r i e t yo fe x p r e s s i o nf o r m s i nt h ef i e l do fm o d e m c h i n e s e ,t h e r ea r es u b s t a n t i a l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s t u d i e so n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b u t r e l a t e dd i a c h r o n i cs t u d i e s ,e s p e c i a l l ys t u d i e so f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i na n c i e n tb o o k sa re i n a d e q u a t e t h i st h e s i se x p l o r e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w u d e n g h u i y u a nf r o mt h ep o i n to f v i e wo ff o r m s u s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f o r m m a r k sa sa p r o p e ra c c e s st ot h es t u d yo f 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 ,t h et h e s i sc a r e f u l l yd e s c r i b e s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m a r k e db y a d v e r b s ,m o d a lv e r b s ,v e r b sa n dm o d a lp a r t i c l e si nw u d e n g h u i y u a n a n di tc o n c l u d e s f r o mt h ea b o v es t u d i e su s a g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w u d e n g h u i y u a n a n dr e v e a l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i m e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l a wo f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 w i t ht h ea p p r e h e n s i o no ft h ec o n t e x to f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a sap r e m i s e ,t h e t h e s i sm a k e s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u r v e yo f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w u d e n g h u i y u a nf r o m a s p e c t so fs y n t a c t i cf o r m s ,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sa n dp r a g m a t i cf u n c t i o n s f i n a l l y , t h et h e s i s c o m e st o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w u d e n g h u i y u a nc o m b i n e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m a n yd i f f e r e n tt i m e s ,t h a tt h es y n t a c t i cf o r mo ft h o s ei m p e r a t i v e s e n t e n c e si sb o t has u c c e s s i o no fp r e v i o u st i m e sa n da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a tt h e s e m a n t i cp a t t e mo ft h o s e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h a sb a s i c a l l ye s t a b l i s h e das e m a n t i c f r a m ef o rm o d e m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 ,a n dt h a ti ns p e c i f i cc o n t e x tt h ei m p e r a t i v e s e n t e n c e sh a v eav a r i e t yo fp r a g m a t i cf u n c t i o n s k e yw o r d s :w u d e n g h u i y u a n ;i m p e r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f o r mm a r k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t i m e s l i w r i t t e n b yg o n gf e n g s u p e r v i s e db yw a n gj i a n j u n 口且 i = 1 - n 引言”1 第一章五灯会元中以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8 第一节以否定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8 第二节以语气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1 2 第三节“副词+ v p ”祈使句1 4 第二章五灯会元中以能愿动词为标记的祈使句2 0 第一节以能愿动词为标记的肯定性祈使句2 0 第二节以能愿动词为标记的否定性祈使句2 6 第三节能愿动词的语义强度、使用语境与祈使句的语用类型3 0 第三章五灯会元中以特定动词和语气词为标记的祈使句3 2 第一节以特定动词为标记的祈使句3 2 第二节以语气词为标记的祈使句3 5 第四章五灯会元祈使句的基本特征4 l 第一节五灯会元祈使句的句类标记特征4 l 第二节五灯会元祈使旬的语义模式特征4 3 第三节五灯会元祈使旬的语用功能特征4 6 结语4 9 参考文献5 0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5 3 附录5 4 致i 射6 4 五灯会元祈使匀研究引言 芦i 已= jl商 祈使句是句类中的重要类别之一,它的语用功能丰富,表达形式多样。前人 在祈使句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祈使句的性质、类别、句法结构、 语义模式、语用功能以及与其他句类的关系等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总体看 来,绝大部分的成果都是囿于祈使句某一方面的单篇论文,专门对祈使旬进行全 面研究的论文还很少见。就历史语法研究来说,专书研究、断代研究是其中最基 本、最迫切的工作。在这方面,祈使句研究做得还十分不够。本文试图对南宋禅 宗语录集五灯会元作专书研究,在详细描写五灯会元祈使句概貌的基础 上,考察其基本特点,揭示其演变规律,归纳其时代特征。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五灯会元( 以下简称五灯) 中的祈使句。祈使句属 于句类的一种。关于句类的内涵或性质,语法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存在 以下观点: ( 1 ) 句类属于句子的语气类。这是目前影响最大,最为语法学界推崇的一种 观点。黄伯荣、廖序东( 2 0 0 3 ) 和胡裕树( 1 9 8 1 ) 等都持此观点。 ( 2 ) 句类属于句子的( 表达) 功能类。又或称作“语用功能”。这一观点近 年来越来越受到推崇。以朱德熙( 1 9 8 2 ) 、吕冀平( 1 9 8 3 ) 为代表。 ( 3 ) 句类既属句子的语气类又属句子的功能类,以功能为依据,以语气为标 准。这是对以上两种观点的折中,以张斌( 1 9 9 8 ) 为代表。 本文采纳第二种观点,这就意味着祈使句的语用功能将是本文的关注重点。 关于祈使句,目前语法学界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是祈使句是语气类还是 功能类的问题;二是祈使句范围大小的问题。由于本文认为句类属于句子的功能 类,那么祈使句无疑当属于句子的功能类。至于祈使句的范围大小,学界的主要 分歧是:祈使义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还是根据语境推测出来的,祈使旬是否把这 几种情形都包括进去。 袁毓林( 1 9 9 3 ) 认为判别祈使句应考虑以下因素:是形式上具备祈使句的 特点;二是功能上表达祈使义,包括语境中的功能和脱离语境的功能。据此,袁 氏区分出以下四种情况:( 1 ) 形式上不具备祈使句特点,语境中表达祈使义,而 0 i言 五灯会元祈使句研究 脱离语境不表达祈使义的不是祈使句;( 2 ) 形式上具备祈使句特点,脱离语境表 达祈使义,而语境中不表达祈使义的是祈使句;( 3 ) 形式上具备祈使句特点,语 境中和脱离语境都表达祈使义的是“核心祈使句;( 4 ) 形式上不具备祈使句特 点,语境中和脱离语境都表达祈使义的是“边缘祈使句”。 本文在认定祈使句时遵循语用标准,即不管其形式上是否具备祈使句特点, 只要句子表达祈使义即可,并且这一标准不受语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上述情况 ( 1 ) ( 2 ) 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关于祈使句的分类,不同学者也不尽相同。黄伯荣、廖序东( 2 0 0 3 ) 分为四 类:命令、禁止和请求、劝阻。范晓( 1 9 9 8 ) 分为十三类:命令、请求、禁止、 劝说、催促、商议、许可、祝愿、号召、提醒、警告、威胁、戏谑。袁毓林( 1 9 9 3 ) 从表意功能将祈使句分为三类六种:命令句和禁止句、建议句和劝阻句、请求句 和乞免句。鉴于祈使句的类与类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连续性,客观上难以分得泾渭 分明,本文采取先大类后小类的做法,将祈使句作如下分类:表命令的祈使句( 包 括命令、禁止) ,表劝诫的祈使句( 包括告诫、嘱咐、劝止、劝诫) ,表建议的祈 使句( 包括建议、尝试) ,表请求的祈使句( 包括请求、希望) 。 二、本课题的研究回顾 ( 一) 关于祈使句的历时研究 1 语法草创时期的祈使句研究 最早对祈使句加以研究的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建忠的- 6 氏文通。 马氏文通在虚字卷之九谈传信助字“也 时,总结了“也 表论断的四种情 况,其中之一是“断其将然”,包括“谕之使然 与“禁其不然 。“谕之使然 即今之命令祈使句,“禁其不然”即今之禁止祈使句。马氏文通论述了古汉语 祈使旬的形态特征,认为祈使句的主语可以省略。马氏从语气角度对祈使句进行 研究的路子影响深远。 最先提出“祈使句说法的是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黎氏按语气将句子归 为决定句、商榷句、疑问句、惊叹句、祈使句五类。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则最早对“祈使进行定义,指出祈使是“支配我 们的行为为目的”圆的语气。他将与行动有关的语气归为两种:祈使和商量。祈使 。邵霭吉 的“祈使句”研究,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 0 0 3 年第2 期。 西日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品叔湘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 9 9 0 年,3 0 1 页 2 五灯会元祈使旬研究 引百 又分为肯定性的祈请和否定性的禁止,因刚柔缓急之异又分命令、请求、敦促、 劝说等。商量语气介于祈使和疑问之间,语气坚决则趋向祈使,弱而不定则趋向 疑问。吕氏虽然还是从语气出发来研究祈使旬,但已摆脱了附庸于语气词的路线, 而从语气类的高度划分祈使,对祈使句的具体研究也最为细致全面。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将祈使句称作“命令命题”,即“把说话人心中所要 他人作某种动作的意思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命令命题又分权威的命令( 包 括谕令和禁令) 和客气的命令( 包括请求和劝告) 。高氏对祈使句研究的贡献在于 他从句型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是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点。高氏批评了将祈使句作 为词法或语气的附庸的做法,他说:“一向研究汉语语法的人都只注意到理性的 语法,遇到否定、命令、询问、传疑、反诘、感叹等例时,他们并没有了解这 些是整个句子的另一种型,而只是把这些放在词类的范畴中来叙述。在他们看来, 否定是副词,询问是副词或是代词,命令是动词的一格 他主张对祈使旬“要 特别开辟一块园地来研究它 留。 2 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 现代汉语祈使句的专门研究起步很晚,大概到2 0 世纪8 0 年代才陆续有学者 给予关注。此后,大量学者纷纷投入这一研究领地,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理论 进行开掘,使得现代汉语祈使旬研究蔚为壮观。这种盛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 一是出现了大批专门研究祈使句的文章。如李宇明( 1 9 8 5 ) 、蒋平( 1 9 8 4 ) 、 刘月华( 1 9 8 5 ) 、袁毓林( 1 9 9 1 a ,1 9 9 1 b ) 、马清华( 1 9 9 5 ) 、张谊生( 1 9 9 7 ) 、周 元琳( 1 9 9 8 ) 、方霁( 1 9 9 9 ,2 0 0 0 ) 、徐阳春( 2 0 0 4 ) 、朱敏( 2 0 0 5 a ,2 0 0 5 b ) 、傅 惠钧( 2 0 0 7 ) 、宛新政( 2 0 0 8 ) 等。 二是出现了一批以祈使句为选题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如马清华( 1 9 8 8 ,硕士论 文) 、袁毓林( 1 9 9 3 ,博士论文) 、方霁( 1 9 9 5 ,硕士论文) 、高增霞( 2 0 0 0 ,硕士论 文) 、高淑敏( 2 0 0 1 ,博士论文) 、黄均风( 2 0 0 5 ,硕士论文) 、焦蕊( 2 0 0 5 ,硕士 论文) 、赵微( 2 0 0 5 ,博士论文) 、陈艳丽( 2 0 0 7 ,硕士论文) 。 下面重点介绍几篇代表性的文章。 刘月华( 1 9 8 5 ) 对祈使句作了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内容涉及祈使旬的基本结 构类型和特点、祈使句的委婉表示方式、构成祈使句的动词和形容词、祈使句的 由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4 9 8 页 瞄同上,4 2 9 页。 3 引育 c e 灯会元祈使句研究 主语和语调。论文指出,祈使句的委婉程度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关。论文认为主 语的出现对祈使句的表达功能有影响:要求主语同现的动词,主语不可缺;交谈 对象不止一人,用主语是使祈使对象明确的方式;用“您及对长辈、上级的称 呼作主语,可使祈使更为客气。 袁毓林( 1 9 9 3 ) 运用当代语言学的分析手段,对现代汉语中十来种比较典型 的祈使句式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写。论文着重揭示了肯定式祈使旬、否定式祈 使句和强调式祈使句各自的句法形式特点、语义结构特点及其语境和预设特点, 详细讨论了动词、形容词、动结式、动趋式和“谓词+ 状态补语等谓词性成分进 入祈使句所受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约束情况。这种研究路子贴合了现代语言学的 走向,使得祈使句的研究更趋精细和科学。 朱敏( 2 0 0 5 a ) 对祈使句中主语“你你们”的选择制约因素作了探讨,指出 主语“你你们 的出现与诸多因素有关:语用方面指别听者、加重语气;篇章方 面保证话题参与者因素的明晰;句子的构成则是更重要的动因。朱敏( 2 0 0 5 b ) 对祈使句“您主语的种种语法表现进行了考察,指出:“您 主语对肯定式祈使 的影响表现为祈请事象常具有听者 + 受惠 特征,排斥有损听者的事象;不能与强 调标记“给我 共现,对意志语气强度有制约;与“别 、“不必 等共现自由度 较高,与“甭 、“少、“不能 共现频率相当低,不能与“不许”、“不准”共 现。 3 古代汉语祈使句研究 。 ( 1 ) 上中古汉语的祈使旬研究 管燮初( 1 9 8 1 ) 专门论及了金文中的祈使句,指出:副词“勿、毋、隹、其 和助动词“敢 可以表示祈使语气;句首语助词“毅”、“有与助动词“敢 连 用,“亦 与副词“其”连用,也表示祈使语气。 董治国( 1 9 8 8 ) 对古汉语的请求句、命令句、禁止句所涉及的1 3 种句式从内 部结构出发探讨它的意义,材料具体,分析详细。 柳士镇( 1 9 9 2 ) 根据表达的意思将祈使句分为请求句、命令句、劝止句,并 分别举例说明,但没有深入研究。 杨伯峻、何乐士( 2 0 0 1 ) 从表祈使的成分如副词、助动词、动词、语气词等 入手分析了祈使句的结构特点,较为系统和全面。 参见管燮初两岗金义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 9 8 1 年,1 7 0 页 4 五灯会元祈使f i j 研究 引育 王建军( 2 0 0 8 ) 从句类标记的调整、句法结构的扩充、语义模式的更新、语 用效能的转换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古祈使句的时代特征,论证了其历史地位,指 出中古的祈使旬在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为后世祈使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 ) 近代汉语的祈使句研究 a 专书研究及专门研究 张美兰( 2 0 0 3 ) 曾专门讨论了祖堂集中的祈使旬。作者引入言语行为理 论,从听说双方的社会关系、指令行为的语力差别等方面对祖堂集中祈使句 的用法特征作了十分精到的分析。 王建军( 2 0 0 7 ) 从祈使句的各形式标记出发,详细描写、穷尽统计了老乞 大和朴通事中的显性祈使句,并以此为参数比勘二书的口语性差异,得出: 老乞大以口语性见长,朴通事以文学性取胜,二者的语料价值不可等量齐 观。另外,王建军( 2 0 0 8 ,2 0 0 9 ) 还重点考察了唐宋以来“着。 祈使句语义结构 和语用功能的变迁,并对以语气词“去来 为标记的祈使句进行了历史追踪。 于涛( 2 0 0 8 ) 对祖堂集祈使句进行了全面研究。她从形式出发把祖堂 集中的祈使句分为有标记祈使句、无标记祈使句和特殊形式祈使句。并从三个 平面角度分析了祈使句的主语、谓语及句中的动态助词和词缀,祈使句的肯定否 定式对动词语义的选择以及祖堂集祈使句在信息反馈上的特色。同时,她还 对祈使句中的一些禁止副词、语气副词和语气助词作了历时分析。 b 随机性研究 袁宾( 1 9 9 2 ) 注意到祈使句往往在形式上有一定标志,还介绍了近代汉语里 几种值得注意的祈使句句型:以“者、着( 著) 、咱、则、着者、则个 等语 气词结尾;以语气词“好 结尾;以语气词“是、是的、不是 等结尾; 以“可 开头的句子等。袁氏还着重从语气、旬式以及意义等方面对近代祈使句 作了研究。 还有许多学者是在研究语气词时触及了祈使句,如祝敏彻( 1 9 9 6 ) 揭示了元 代几个祈使语气词“则、筒、咱、者 的源流关系;孙锡信( 1 9 9 9 ) 对近代汉语 的祈使语气词“者、着、著、罢、波、则个、咱 的源流做了详细考察。 ( 二) 关于五灯的语言研究 一直以来,语言学界对五灯的研究较为欠缺,相关成果也不多,且多集 中于词汇和校勘方面,涉及语法的则很少。具体情况如下。 引言五灯会元祈使f , jt o f 究 1 五灯的词语研究 五灯是部口语成分较高的禅宗语录,近代汉语很多口语词都能在其中找 到用例,因此一向被视为研究近代( 尤其是唐宋) 汉语词汇的重要材料,备受重 视。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就征引了其中的5 个词条,胡竹安水浒词典 则征引了6 8 个词条。 五灯词语考释的研究较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袁宾先生就发表了考释 五灯词语的系列文章。此后董志翘、蒋冀骋、张美兰等也陆续参与其中,发 表了十多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2 五灯的校勘研究 中华书局1 9 8 4 年版五灯由著名佛典研究专家苏渊雷先生点校,筚路蓝缕, 功不可没,但仍不免一些错讹现象。项楚( 1 9 8 7 、1 9 9 1 ) 、黄灵庚( 1 9 9 8 ) 分别做 了不少后续工作。董志翘中华书局版古籍标点献疑也有部分条目涉及五灯 的点校问题。 3 五灯的语法研究 目前共检索到1 2 篇五灯语法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3 篇是2 0 世纪九十 年代中后期之作,9 篇是2 0 0 1 年以后发表的( 包括5 篇硕士、博士论文) 。这些论 文大致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词类研究,论及的词类有动量词、副词、量词、程 度副词、动态助词、虚词、语气词;其二是句类研究,论及的旬类有是非问句、 选择问句、反复问句。 。 总的说来,汉语学界对五灯的语言研究还很薄弱,五灯的语言价值还 远远没有得到发掘。 三、本文的研究材料、方法和思路 五灯是南宋淳祜十二年( 1 2 5 2 ) 杭州灵隐寺僧普济编集的一部禅宗灯录 体史书,凡二十卷。“五灯”系指五部禅宗灯录: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 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 灯录,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 成书时间上自北宋景德元年( 1 0 0 2 i ) 下迄南宋嘉泰二年( 1 2 0 2 ) 。“五灯 各部3 0 卷,合计1 5 0 卷,内容层见叠出,诸多重复。五灯撮其要旨,约为2 0 卷。该 书汇辑了禅宗从传说的七佛到唐、宋时期各派禅僧的行状、问答机缘和语录,是 。参阚绪良 虚词研究,浙江大学博j :学位论文,2 0 0 3 年,2 3 页 6 五灯会元祈使f u 研究 引言 研究禅宗思想及其历史的重要资料,在禅宗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由于五灯收编的内容历时近2 0 0 年,其语言来源不够纯正,内中既有浅 近的文言,又有纯粹的白话,但仍不失为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言资料。该书记 录了全国各地两千多位禅师的言语,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的语言面貌。其中大部 分是禅师与僧人之间的对话,口语性极强。书的内容多是禅师教导学人如何领悟 禅机,因而祈使句数量众多,是一部研究祈使句的绝佳文献。 本文所引语料以1 9 8 4 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苏渊雷点校本为依据,同时适当参照 他人的校勘成果。为便于读者查找并核对原文,文中所引用例均注明页码。 本文主要采用描写与解释、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以共时的描写分析为 主,辅以历时的追溯和总结。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并尽可能对某些语言事 实作出合理的解释。 本文所遵循的研究思路是:从考察句法形式入手,逐步过渡到对语义模式和 语用功能的揭示。 7 第一章五灯中以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幻五灯会元祈使f l j 研究 第一章五灯中以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汉语中有一些词或短语,它们经常出现在表示命令、禁止、建议、劝诫的祈 使句中,辅助祈使语气的表达,语法学者将其称作“祈使标记”。自古及今,副词 是一种常用的祈使标记。五灯祈使句中表达祈使语气的副词有否定副词、语气 副词、时间副词等。 第一节以否定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否定性命令句主要以否定副词为标记特征。五灯中表示禁止的副词有 “勿 、“无 、“莫”、“休 。其中,“勿”、“无”来自上古。“无”原 本通“毋 ,后来逐渐分化,前者否定存在,后者表示禁止。“莫最初作无定 代词,西汉开始变为表禁止的副词,此后一直使用。圆“休”是早期白话中用得很 多的表禁止的词,大约始于唐代。 下面来看这些祈使标记在五灯中的使用情 况。 1 1 “无( 勿) ”类句 五灯中无“毋”,而用“无 表禁止、存在以及句末语气词。上古可用 “勿 的地方也可用“无( 毋) ,反之则不行。“无( 毋) 与“勿”的区别, 据吕叔湘先生推测,在辞气的强弱:“勿”较强,“无( 毋) 较弱。 1 1 1“无”字句( 1 3 ) ,“无令”句( 8 ) 五灯的“无 字句多表劝诫,仅1 例表禁止。例如: ( 1 ) 师谓众日:“垂监2 垂:睦! 神与我契矣。”( 嵩岳元琏禅师,7 9 ) ( 2 ) 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 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师日:“无为是,无为是。”( 嵩岳元琏禅师,7 9 ) ( 3 ) 欲益无所益,欲为无所为宜作舟航,垂冬垡些”( 药山惟俨禅师,2 5 7 ) 太i 】1 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吕华译,北京火学版午f :,2 0 0 3 年,2 7 7 页。 国蒋绍愚、曹广顺主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1 3 2 页 国同注1 ,2 7 9 页。 吕叔湘论毋与勿 ,见汉语语法论文集( 增订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8 3 页 8 五灯会元祈使f u 研究第一章五灯中以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达釜垂丝焦。”( 法明上座,1 0 5 3 )( 4 ) 一日谓寺众日:“吾明旦当行, 例2 是委婉禁止,其余表劝诫。 五灯中,“无”能与使令动词“令”组合。“无令 旬共8 句,其中7 例 为“无令断绝 句,内容多是禅师临灭授命,告诫弟子传续灯火,不使断绝。这 成为禅师示灭时的一句程式性的话。另一例则为“无令外知 句。例如: ( 5 ) 并敕阿难:“副贰传化,垂全堑丝。”( 释迦牟尼佛,4 ) ( 6 ) 师谓其徒曰:“量婆焦垂全皇e 堑,若为口实,人将妖我。”( 嵩岳元硅禅 师,7 9 ) 1 1 2 “勿”字句( 2 8 ) 、“勿令 句( 8 ) 、“慎勿”句( 4 ) 、“切勿”句( 2 ) “勿”可单用,还能同其他词如“令”、“慎”、“切 等结合使用来构成祈使 句。例如: ( 7 ) 汝至时,南方勿住(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3 8 3 9 ) ( 8 ) 同学诃日:“庸流何知,塑垒堑童! ”( 五祖弘忍大满禅师,5 2 ) ( 9 ) 乃告之曰:“正法眼藏,今付於汝,堑仝堑丝”( 六祖弥遮伽尊者,1 6 1 7 ) ( 1 0 ) 待吾灭後六十七载, - 3 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根:甚堑逵堑,衰於 日下。(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3 8 ) ( 1 1 ) 仍戒之曰:“文示子者,皆正知正见然子离文太早,不能尽其妙。吾今 为子点破,使子受用得大自在丝旦塑塑塑墨鱼。”( 兜率从悦禅师,1 1 4 7 ) “无 与“勿 类句中,都有“无( 勿) 令 句,所表祈使义大致相同。用 作禁止之辞的“无”与“勿”,从西汉开始逐渐退出口语,后被新兴的“莫 字 取代。后代虽时有沿用,但已经僵化为一个文言词。 1 2 “莫 字句 “莫”本是无定代词,西汉开始可以用作表祈使的副词。五灯中表祈使的 “莫”有4 2 8 例,根据情况又可分为表禁止和表劝诫两类。“禁 在当前是禁止, “禁在未然则可称作劝诫。如: ( 1 2 ) 迦叶起作舞,王问:“迦叶岂不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何更有馀习? 竹佛 曰:“塞垂垒翌:墓遮鎏垫。”( 释迦牟尼佛,6 ) ( 13 ) 亮便礼拜。师曰:“墓叠l ! 墓弛! ”( 北兰让禅师,1 6 1 ) ( 1 4 ) 师曰:卧底是,坐底是? 吾曰:“不在这两处。”师日:“争奈盖覆何? ” 吾日:“墓童选。 ( 裨树和尚,1 8 2 ) q 第一币 五灯中以剐词为标记的祈使f u 五灯会j e 祈使句研究 ( 1 5 ) - t - 4 戽水,泼师二掬。师日:“墓鱼麈2 墓墨麈。”( 丹霞天然禅师,2 63 ) 五灯中“莫 字句主要用来表示劝诫,内容包括对参究学人言语和行为 方面的劝诫。劝诫学人言语的语句有“莫道( 好) 、莫谤、莫乱道、莫掠虚、 莫鬼语、莫谩语、莫寐语、莫闲言语 等。例如: ( 1 6 ) 又僧辞,师日:“汝诸方去,莫谤老僧在这里。”( 五峰常观禅师,1 9 4 ) ( 17 ) 还有人委悉麽,出来验看。若无人委悉,旦墓监虐竺堑! ( 龙山文义禅师, 4 7 9 ) ( 18 ) 问:“如何是吹毛剑? ”师曰:“瞥落也。”日:“还用也无? ”师日:“墓 鬼语。”( 保福可俦禅师,4 6 9 ) ( 1 9 ) 僧问:“百年暗室,一灯能破时如何? ”师曰:“莫谩语。”( 章义道钦禅 师,5 8 9 ) ( 2 0 ) 僧问:“如何是佛? ”师曰:“墓盎适。”( 龙牙宗密禅师,1 1 9 2 ) ( 2 1 )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日:“一切处见成。”曰:“恁麽则亘古亘 今也。”师曰:“莫闲言语”( 报恩绍安禅师,6 0 8 ) “莫 后面一般接否定性、消极性的成分,表示劝诫某人不要做某些不好的 事情。对学人行为的劝诫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a 对学人参禅的方向、方法、态度及悟解佛法的劝诫。例如: ( 2 2 ) 祖曰:“更无别法,汝但任心t l 在,墓笠盟堡,亦莫澄心,墓蕉盒嗑, 墓: 玉鳌虔,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 总是佛之妙用。”( 牛头山法融禅师,6 0 ) ( 2 3 ) 曰:“忽遇客来,如何只待? ”师日:“墓竖垒达。”( 定山惟素山主,6 3 7 - 6 3 8 ) ( 2 4 ) 上堂:“但参活句,墓垒堡鱼活句下荐得,永劫无滞。”( 德山缘 密禅师,9 3 5 ) 通常情况下,禅师对学人的提问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劝告学人不要做什么, 使学人能够从事物的对立面去寻找答案。 b 对超常出格行为的劝诫、规箴。“莫”后面多用“乱 、“谩 、“妄 等词语。例如: ( 2 5 ) 上堂,举临济示众曰:“恁麽来者,恰似失却。不恁麽来者,无绳自缚。 三吐主:墓至l 盟煎。会与不会。都卢是错。分明与麽道,一任天下人贬剥。井( 德 。掠虚,意为虚安、妄言。参见袁宾禅宗著作词语汇释) ,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1 1 9 页 l o 五灯会冗祈使彳| j 研究第一荦五灯中以副词为标i i 2 0 9 祈便伺 山缘密禅师,93 5 ) ( 2 6 ) 上堂:“心本无心,知心如幻;了法非法,知法如梦。:兰溘丕塞! 墓 谩追求”( 善胜真悟禅师,10 7 4 ) c 劝诫学人珍惜时光,努力参学,显示禅师对学人的殷切期望。例如: ( 2 7 ) 努力向前,须猛究取,墓堡墨垄! 垦噎:亟丝塞鱼! 耋釜盈盘:踅塞缠绽: 哒主速i 里:釜呈堡蝗:二垂堑握:丕堑圭丛。到恁麽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 百 丈怀海禅师,13 5 ) ( 2 8 ) 父母放汝出家,十方施主供汝衣食,土地龙神荷护汝,也须具惭愧知恩 始得。墓墼塞厶堑! ( 玄沙师备禅师,3 9 4 3 9 6 ) ( 2 9 ) 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俱非活路。直饶透脱,犹在沉沦。墓 教孤负生,虚度此世。( 金山昙颖禅师,7 1 9 ) 有时,“莫”字前加上语气副词“切 ,更显出禅师的谆谆告诫之意。如: ( 3 0 ) 僧问:“四众云臻,如何举唱? ”师曰:“羞垩遮壅! 塑墓鳢鲞。”( 报恩 永安禅师,6 0 9 ) 1 3 “休 字句 禁止副词“休 是从“休”的动词义“休息、停息 发展来的。晚唐五代后, 使用渐趋普遍。五灯中,“休 字句有5 2 例。如: ( 3 1 ) 光庭泣拜。师日:“堡叠b 盆董天使为求佛邪? 问道邪? ”( 司空本净禅 师,9 4 ) ( 3 2 ) 药山看经次,师曰:“垒凼堡堡厶堑! ( 百岩明哲禅师,2 7 7 ) ( 3 3 ) 上堂召大众日:“眷将至,岁已暮。思量古往今来,只是个般调度。凝眸 昔日家风,下足旧时岐路。塾蕉堡墓叠卤,眨上眉毛须荐取。东村王老笑呵呵, 此道今人弃如土。”( 天章枢禅师,9 1 0 ) ( 3 4 ) 一人脑後露腮,一人当门无齿,更有数人鼻孔没半边。不劳再勘,丛监 人休向这里立地瞌睡。( 龟峰慧光禅师,13 7 7 ) “休 与“莫关系密切,训诂学家常用“莫”训“休 。刘淇助字辨略 说:“休,方言莫也。五灯中有“休 和“莫 并列连用的例子( 见例3 3 ) , 也有二者对文互举的例子。如: ( 3 5 ) 堡於天上觅,墓向水中寻。( 法云惟白禅师,1 0 6 5 10 6 6 ) m 蒋绍愚、曹广顺主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1 3 2 页。 l l 第一荦五灯中以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五灯会元祈使f u 研究 ( 3 6 ) 禅墓参,道生学,歇意忘机常廓落。( 宝华显禅师,1 2 9 6 ) ( 3 7 ) 墓懊恼,直下承当堡更讨。( 道场明辩禅师,13 1 9 ) 到元明时期,“休在北方话中逐渐取代“莫。哪我们对五灯“休 字 祈使句和“莫 字祈使句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休字后面的动词性成分约 6 4 与“莫 相同。这应该是“休”能够取代“莫”的一个原因所在。 五灯中另有2 例“休要 旬表劝诫。如: ( 3 8 ) 日:“未审意旨如何? ”师曰:“堡璺垫遣鲎坐。 ( 子陵自瑜禅师,11 6 4 ) ( 3 9 ) 鲨堡羞:堡垩堡鲞亟塾,不用安渠名字,亦莫觅渠所在。( 荐福道英禅师, 1 1 6 8 ) 第二节以语气副词为标记的祈使句 五灯中表达祈使的语气副词有:必、其、切,“必”和“切”表示强调语 气,“其 表示劝勉语气。 2 1 “必”字句( 4 ) “必上古就用作表态副词。词诠释作“决也。今言必定”圆。“必 可用于祈使句,表示说话者对祈使行为的一种强调,可解作“一定要”。“必” 作为语气副词主要修饰v p ,表示深切的告诫或叮嘱,语气很强。例如: ( 4 0 ) 以开元四年丙辰岁嘱f i a e l :“吾始居寺东岭,吾灭,汝必置吾骸于彼。 ( 嵩岳元琏禅师,7 9 ) ( 4 1 ) 公自掴口曰:“某甲罪过。”曰: ( 4 2 ) 师开宝七年六月示疾,告众曰: “盘垫鳖丝。”( 刺史陈操尚书,2 5 1 ) “鑫查遣丝:整整壹出盘堑夔盘堂生 查鱼二垫盈。升沈皎然,不沦化也。努力,珍重! ”( 清凉泰钦禅师,5 7 7 ) ( 4 3 ) 参雪峰悦禅师,三年无所得,辞去。悦曰:“竺焦堡董鐾壶叠盟。 师至 黄檗,四年不大发明。( 黄龙祖心禅师,1 10 9 ) 2 2 “其”字句( 2 ) “其 作语气副词早见于甲骨卜辞,表示揣测或询问之意。n t n 集,“其” 。蒋绍愚、曾广顺主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1 3 2 页 。杨树达词诠,上海:上海古籍i j :版社,2 0 0 6 年,7 页。 1 2 五灯会元祈使句研究第一章五灯中以副词为枥i 记的祈便句 的用法扩大,可以表示反诘或祈使语气。“其 用于祈使,表示劝勉,语气不强。 五灯中的用例属于仿古现象。例如: “4 ) 於寂默中倏见一神人谓日:“将欲受果,何滞此邪? 盘重廷堡! 鎏甚壹塞! ” (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4 7 ) ( 4 5 ) 忽一日告门人日:“达甚丝查。”( 佛窟惟则禅师,6 8 ) 2 3 “切”字句( 7 4 ) “切 作为语气副词,主要用在能愿动词、否定副词以及请求动词等祈使标 记之前,用来加强语气,有“务必 、“一定要”之意。若加细分,“切”字又 有两种情形: 一是用于肯定句中,“切 往往置于“须”( 1 1 ) 、“宜 ( 3 ) 、“希 ( 1 ) 、 “请 ( 1 ) 、“忌圆( 4 5 ) 之前。如: ( 4 6 ) 祖师只教保护,若贪嗔痴起来,纽筮堕釜,莫教振触。( 药山惟俨禅师, 2 5 9 ) ( 4 7 ) 圆日:“子虽得入,未至当也,塑窒羞墼。”( 南峰云辩禅师,1 2 8 6 ) ( 4 8 ) 月圆,伏惟三世诸佛,狸奴白牯,各各起居万福。时中淡薄,无可相延, 塑益宽垫。( 宝华普鉴禅师,1 15 8 ) ( 4 9 ) 如有,切盗丞示全文,欲添入此一节。( 育王怀琏禅师,1 0 0 6 ) 二是用于否定句中,“切 往往置于“不得”( 5 ) 、“勿”( 2 ) 、“莫 ( 6 ) 之前。如: ( 5 0 ) 问:“如何是松门第一句? 一师日:“塑丕堡堡叠”( 妙济师浩禅师,4 8 7 ) ( 5 1 ) 仍戒之日:“文示子者,皆正知正见。然子离文太早,不能尽其妙。吾今 为子点破,使子受用得大自在垡旦塑堑塑墨垫。”( 兜率从悦禅师,1 1 4 7 ) ( 5 2 ) 僧问:“四众云臻,如何举唱? ”师曰:“羞至造左! 塑墓堡鳌。”( 报恩 永安禅师,6 0 9 ) 必须指出,“切 加强语气的作用很明显,有“切 无“切”,句子祈使语 气的强弱大有差异。 “切忌”由语气副词“切和动词“忌 组成,由于二者经常在一起使用, 逐渐凝固为一个词。“切忌语气十分强烈,一般用于禁止,其前通常不出现主 田向熹简明汉语史( 下) ,北京:高等教育j l j 版社,1 9 9 3 年,8 4 页 岱“切忌”虽用于肯定句,但表意足禁止,因此将在否定句中论述。 1 3 五灯会冗祈使匀研究 语,后面多接动词性结构,少有名词性结构,有时还可出现主谓结构。如: ( 53 ) 泉曰:“智不到处,作麽生宗? 师曰:“切忌道着。”泉曰:“灼然,道 著即头角生”( 道吾宗智禅师,2 7 0 ) ( 5 4 ) 日:“未审今时人,如何凑得古人机? ”师日:“堑:兰鱼至奠2 边! 垦盎生 时。”( 仙宗契符禅师,4 5 1 ) ( 5 5 ) 日:“不起一念时如何? 师曰:“没用处汉。”问:“此事如何保任? ” 师曰:“切忌。”( 淄州水陆和尚,6 6 8 ) ( 5 6 ) 上堂:“今朝正月半,有事为君断。切忌两眼睛,被他灯火换。”( 黄龙法 忠禅师,13 1 2 ) 例5 3 的“切忌 后接动词性结构,例5 4 的“切忌 后接名词性结构,例5 5 的“切忌 则独立成句,例5 6 的“切忌 后接主谓结构。 第三节“副词+ v p ”祈使句 五灯中“副词+ v p 祈使句包括“且+ v p 句、“但+ v p ”句、“速+ v p 句、“快+ v p ”句。副词对“v p 有时间、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3 1 “且+ v p ”祈使句( 4 0 2 ) “且+ v p 祈使句,由时间副词“且 后接动词性结构组成。“且 在句中一 般作“姑且、暂且 解,表示对听话人行为或状态的暂时要求,只修饰v p 。例如: ( 5 7 ) 祖遂与金日:“丛旦圭! 恐徒众翻害於汝,汝可他e l 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 江西志彻禅师,8 8 ) ( 5 8 ) 王曰:“今在何处? ”者日:“旦缱堑基。一( 宾头卢尊者,1 1 5 ) “且 还能与副词、请求动词、能愿动词等连用,与语气词搭配使用来构成 祈使句,如“但且 句( 2 例) 、“且请 句( 3 例) 、“且须 句( 3 例) “且要” 句( 2 例) 、“且著”句( 1 例) 、“且好 句( 3 例) 、“且看 句( 8 例) 。下面我们着重讨论五灯中的“且道”句、“且止 句。 3 1 1“且道”句 “且道”引起的祈使句最早出现于唐代禅宗语录,南宋时的五灯、古尊 宿语录用例最为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地面建设施工方案
- 余热利用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药油肩颈套盒培训课件
- 房地产营销方案名称高级
- 推广渠道效果评估报告
- 线上教学论坛活动方案策划
- 迪庆法律咨询方案
- 儿童摄影活动引流方案策划
- 线上粉丝群营销方案设计
- 双十一睡衣营销方案策划
- 医院2025年度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 个人成长经历课件
- 计算机网络基础IP地址TFTP协议NAT配置等知识试卷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学生版)
- T/CAQI 96-2019产品质量鉴定程序规范总则
- 机动车检测工资格证考试题(附答案)
- 护士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护理课件
- 2025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模具开发技术协议书
- 冷色暖色美术课件
- 拆除安全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