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腑,2,六腑的生理特性1、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六腑主司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传化物而不藏。六腑传化水谷、糟粕,不贮藏精气,只能被水谷充实,而不被精气充满。2、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中每一腑必经适时排空,宜动不宜滞,功在走而不守,若腑气不通,气机不得下降,则导致水谷,糟粕停滞或积聚,故有“腑病多实”之说。,3,3、治腑病“以通为补”:攻下派张从正认为:“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即“邪去则正安”。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六腑传化不藏,实而不能满,故以通为补焉”。,4,六腑的传化过程七冲门:饮食物自进入人体至变成糟粕排出体外,要通过的七道关隘。1.唇为飞门飞通扉。2.齿为户门户,把守。3.会厌为吸门食管与气管会接处。4.胃为贲门贲通奔,胃脘上口,连食管。5.太仓下口为幽门幽为屈曲幽隐之意。医学入门:“胃号太仓、俗名曰肚”。6.大肠小肠会为阑门阑有栅栏之意。7.下极为魄门魄通“粕”,又称“谷通”。唐孙思邈指出“谷道宜常撮”。,5,六腑的生理功能,6,胆(中精之府,中正之官)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府),位于右胁之内,与肝相连,形如囊状,内藏胆汁又称精汁、清汁,故胆又称“中精之府”,“中清之府”。胆的经脉与肝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7,胆的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消化。(1)贮藏胆汁:胆汁有消化饮食水谷的作用。胆汁来源于肝,由肝之精气化生,经肝的疏泄而分泌汇聚于胆。胆汁又称“精汁”。晋王叔和脉经:“肝之余气溢于胆,聚而成精汁”。24小时内肝可分泌1000ml胆汁,贮藏于胆中。(2)排泄胆汁:通过肝的疏泄作用,排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的消化。肝气郁结胆汁分泌、排泄不利胁肋胀满疼痛,腹胀,食欲不振肝气上逆胆汁上溢口苦胆汁外溢黄疸,8,2主决断: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决断”: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足判断正确,当机立断,勇敢胆大。胆气虚弱易惊善恐,胆怯怕事,失眠多梦。胆热痰扰惊悸而烦、急躁易怒。(温胆汤:理气解郁,清胆和胃。茯苓半夏甘草),9,胆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府。胆形态中空,有贮藏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消化的作用,且与肝有经脉相互络属,故胆属六腑之一;但胆并不直接传化水谷,而藏精汁,这又类似五脏贮藏精气的功能而异于其它的六腑,故胆又属奇恒之府。,10,(一)贮存与排泄胆汁、助消化,(二)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小结:胆的生理功能,11,胃(水谷之海、仓廩之官)胃位于膈下,腹腔左上部,呈横屈状,上接食道为贲门,下通小肠为幽门,有大弯、小弯,总称胃脘。胃的经脉与脾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胃脘分为:上脘贲门、胃上口中脘胃体下脘幽门、胃下部,12,胃的生理功能,(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水谷:胃能接受由口腔经食道下传的饮食物。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受纳是腐熟消化的前提。腐熟水谷:饮食物经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状态,经胃的通降作用输入小肠。生理:胃气盛受纳、腐熟水谷正常气血化源充足。病理:胃气虚纳少、胃脘饱胀、厌食、呕吐、嗳腐、矢臭。,13,(2)胃主通降:含义:胃将食糜下输至小肠、大肠、并促使糟粕排泄的作用。通,通畅;降,下降。“胃宜降则和”,指胃气贵于通降,以下行为顺。表现形式:将食糜下传小肠。经小肠的分清别浊,将食物残渣下传至大肠。经大肠的变化传导,将糟粕排出体外。灵枢平人绝谷篇:“水谷入胃,胃满则肠虚,食下,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14,临床意义:胃主通降消化,传导正常。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恶心、呃逆、嗳气、呕吐、便秘、腹胀满疼痛。“浊气在上,则生chen胀”胃主通降与胃主受纳的关系:胃的通降是受纳的前提,不能降浊便无以受纳。受纳、腐熟、降浊是胃对饮食物消化作用的三个连续阶段。胃主通降与脾主升清的关系:胃主降浊与脾主升清,升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15,胃的生理特性:胃喜润恶燥,胃气宜降:胃为阳明燥土,胃之功能不仅依赖胃阳推动,亦赖胃阴的濡润。胃之病变,常因燥热为害,灼伤胃阴,故临床上应注意顾护胃阴。叶天士说:“胃喜柔润”、“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胃气”的含义:(1)胃中阳气:腐熟水谷动力。(2)脾胃之气:泛指脾胃消化功能。(3)水谷精气:常以脉象、舌象判断疾病顺逆的依据。(4)一身之气或正气。如张介宾说:“胃者,正气也。”,16,(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二)主通降、以降为和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保胃气”为养生治疗的重要原则。,小结:胃的生理功能,17,小肠(受盛之官)小肠是一个中空狭长的管道器官,盘曲于腹腔中下部,包括十二指肠与空肠。是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难经四十二难:“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小肠的经脉与心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18,小肠的生理功能1、主受盛化物:小肠具有接受由胃下传的食糜,使之停留一定时间,以进行进一步消化的作用。受盛接受,以器盛物化物消化接受由胃下移而来的饮食物;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19,2、主泌别清浊食糜在小肠进一步消化后,分别为“清”(水谷精微)和“浊”(食物残渣)两部分;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亦吸收大量水液,经脾转输全身;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将代谢后的水液(浊水)归于膀胱。食物消化吸收泌别清浊水液代谢(“小肠主液”)。,20,21,消化、吸收功能良好小便通利小肠功能正常水液、糟粕各走其道大便通畅小肠功能失常便溏、泄泻、腹胀、腹痛、呕吐、小便短少。临床上常采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小肠,大肠,膀胱,前,后,水,分,残,渣,又称“前后分利法”,22,(一)主受盛和化物,(二)泌别清浊、主液,。,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结:小肠的生理功能,23,大肠(传导之官)大肠也是管腔器官,居于腹中,呈回环迭积状,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是传化糟粕的器官。其上端(古称“回肠”)在“阑门”与小肠相接,下端(古称“广肠”)通“魄门”。大肠的经脉与肺的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24,大肠的功能1、主传导槽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多余水分,形成粪便。经魄门,即肛门排出体外。2、大肠主津:大肠有再吸收食物残渣中部分水液,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的作用,故有“大肠主津”之说,亦称“大肠燥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25,“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启闭依赖,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胃气的通降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语出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王冰注“谓肛之门也。内通于肺,故曰魄门。”一说,“魄”通“粕”。肛门为糟粕所出之处,故称“粕门”。,3、病理表现:大肠实热大便秘结大肠传导失常大肠湿热里急后重、下利脓血大肠虚寒大便稀溏,26,传导糟粕排泄大便、主津,大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结:大肠的生理功能,27,膀胱(州都之官)膀胱位于小腹中央,广肠之前,上口通于肾,下口接尿道,通前阴溺窍,其大小形态随尿液的充盈度的变化而改变。膀胱的经脉与肾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28,膀胱的生理功能(1)贮存尿液:尿液由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输膀胱而形成,又赖肾气的固摄作用而贮存于膀胱。(2)排泄尿液:贮存于膀胱的尿液,经肾的气化作用的推动而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肾的气化作用尿液的排泄尿液的贮存肾的固摄作用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实际上是肾的气化作用的延续。“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29,临床意义:(1)生理:肾气充足膀胱气化有权小便排泄正常(2)病理:肾气亏虚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常遗尿、尿失禁;尿少、小便不利。湿热下注膀胱湿热小便赤涩疼痛,尿急、尿频。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30,小结: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31,三焦(决渎之官)三焦是藏象学说中特有的名称,其具体概念在内经中论述不够明确,难经又提出“有名无形”之说。因而对三焦的形质,致今尚无定论。而对三焦功能的认识比较一致。对三焦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三焦就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总体的一个重要侧面”。不必囿于三焦之形态的有形与无形之争。1、六腑之三焦;2、部位之三焦;3、辨证之三焦;,32,1、六腑之三焦(1)涵义:分布于躯体中的一个大腑,因其不与五脏相匹配,又称之为“孤腑”。三焦之经脉与心包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2)生理功能: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全身之气通过三焦运行于上下。三焦通行元气。元气由肾中精气化生,通过三焦为通道,布散全身。故难经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运行水液。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全身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三焦运行水液与通行元气是相互关联的。因气行则水行,气又依附津液而升降运行。,33,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如张景岳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流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34,2、部位之三焦,(1)涵义:将三焦人之躯干上、中、下三部分段,包括人的整体,超出六腑的概念。上焦:横膈以上,包括心、肺。中焦:横膈以下,脐以上,脾、胃、肝、胆。下焦:脐以下的下腹部,肾、膀胱、大、小肠。(2)部位三焦各自的功能特点: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宣发布散水谷精微,通达营卫的功能,犹如自然界之雾露,以营养全身脏腑组织。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腐熟运化水谷的功能,犹如以水沤物的状态。下焦如渎:形容下焦,分清别浊,排泄二便的功能,犹如疏通的水道,畅通无阻的状态。,35,3、辨证之三焦:,辨证之三焦,是清代温病学家吴瑭提出的温热病三焦辨证纲领。上焦、中焦、下焦病变,分别代表温热病不同的证候类型,标志着温病传变的三个不同阶段。三焦是温热病变导致相关脏腑病理变化的代名词。,36,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小结:三焦的生理功能,37,六腑知识点综述及学习指导,本节重点讲述了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六腑的共同功能为传化物,生理特性为泻而不藏,以通降为用。,在学习中,既要抓住各个腑的知识点,又要将它们联系起来,如:对胃、小肠、大肠和膀胱的生理功能,应从饮食水谷的代谢过程来理解,这样有利于知识点的连贯性。胆主决断的功能,可从病理上,特别是联系温胆汤的治疗作用,来体会其含义。对于三焦,应通过其所在脏腑的功能来理解其生理特点,不必囿于三焦形态之有形无形之中。,38,六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的密切配合与相互联系。如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39,(一)生理关系化物传导六腑以通为用,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糟粕的排泄。具体表现:1消化功能:胃初步消化;胆协助消化;小肠进一步消化2吸收功能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小肠主液”。大肠吸收多余水分,“大肠主津”。3排泄功能大肠粪便膀胱小便三焦参与了消化、吸收、排泄的全过程。,40,41,(二)病理关系:相互影响1、胃热炽盛灼伤津液肠液枯涸传导不利便秘。大肠燥结腑气不通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脘腹胀痛。2胆火犯胃胃失和降胁痛、呕恶、甚至黄疸。,42,脏与腑之间的关系,43,脏与腑之间,就其主要关系而言,是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互为表里的关系,即“脏腑相合”:脏属阴,腑属阳;阴主里,阳主表;即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灵枢本输:“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44,每一对相合的脏腑之间:在结构上:经脉相互络属。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属腑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脏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脏行气于腑:如肝之精化化生胆汁。腑输精于脏:如小肠布散精微于脾。病理方面:相互影响。五脏不平,六腑闭塞:肺热壅盛,肺失清肃大肠传导失职大便秘结。六腑不通,五脏亦病:大肠热结,腑气不通肺失清肃胸闷、喘促。,45,一、心与小肠1、结构上: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2、生理关系:心火温煦小肠,心血滋养小肠小肠吸收水谷精微,经脾转输以养心之气血。,46,3、病理关系:尿频、尿急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尿灼热心烦、尿赤心烦失眠小肠实热上熏于心口舌生疮。诸病源候论:“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千金要方:“口中生疮,名曰小肠实热也”。,47,二、肺与大肠1、结构上: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2、生理关系:肺气肃降呼吸调匀肺与大肠气机调畅大肠传导大便通畅医经精义:“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48,3、病理关系:(1)肺病及肠肺气虚弱无力推动大肠传导便秘肺失清肃津不下达,传导失常大便困难(2)肠病及肺:大肠燥热内结腑气不通肺失肃降胸满、气短、呼吸不利。,49,三、脾与胃1、结构上: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2、生理关系:(1)纳运相合胃主受纳为脾的运化提供了物质脾主运化适应胃继续受纳的需要一运一纳,化生转输精微,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50,(2)升降相因脾主升清水谷精微得以上输胃主降浊水谷、糟粕得以下行相反相成,清浊各走其道,以保证纳运功能正常进行。(3)燥湿相济脾为脏属阴、喜燥恶湿得胃阳使其燥而不湿。胃为腑属阳、喜润恶燥赖脾阴使其润而不燥。相互制约、相互为用,以保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51,3、病理关系胃失受纳、脾失健运消化功能紊乱。头晕目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脾为湿困、胃为燥扰运化功能失常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chen胀”。,52,四、肝与胆1、结构上:经脉络属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2、生理关系:同主疏泄。肝主疏泄胆汁分泌,排泄正常以助饮食物消化。胆藏泄胆汁有利肝之疏泄。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共同参与精神思维活动。类经:“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53,3病理关系:肝胆同病。肝失疏泄胆汁排泄失常肝胆火旺口苦、胁痛、急躁易怒。肝胆湿热胁肋胀痛,食欲不振、口苦、黄疸。从临床治病用药来看,疏肝之药亦有利胆作用,如柴胡、郁金等;清肝经湿热之药,同样具有清胆利湿之功,如龙胆草、菌陈、金钱草等。,54,五、肾与膀胱1、结构上:经脉相互络属。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2、生理关系:肾中精气充足气化正常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排尿正常。膀胱贮尿排尿正常助肾主水之功能。,55,3、病理关系:肾中精气不足:肾气不足,气化失常,膀胱开合失度小便不利、尿少、水肿。肾失封藏,固摄无权尿频、遗尿、尿失禁。湿热蕴结膀胱肾的气化失常尿频、尿急、尿痛。诸病源候论:“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也”。,56,“脏腑相合”的关系,为临床上脏病治腑,或腑病治脏提供了理论依据。如:用“釜底抽薪”法,治疗肺热炽盛、腑气不通之鼻衄,腑气通畅,肺热从大便而清除,热清而衄止。,57,奇恒之腑,58,一、奇恒之腑的概念功似脏,形似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统称奇恒之腑。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59,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1、形态中空似腑,多贮藏精气似脏。2、除胆之外,均无表里配合及五行配属关系。3、其生理功能多隶属于五脏,与五脏同盛同衰,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60,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藏精肾心肝脾,61,三、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一)脑,62,脑的生理功能1、汇聚诸髓脑居头颅内,由髓汇聚而成。故灵枢海论称“脑为髓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髓海充盈脏腑功能协调形体运动灵活有力先天不足髓海失充五软、五迟后天失养髓海不足眩晕耳鸣、体倦乏力,63,2、脑与精神思维活动有关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元神本自先天,有了元神,就有生命,就会有思维意识活动。清汪昂本草备要:“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64,精神饱满、反应敏锐脑髓充盈意识清晰、记忆力强思维迟钝混乱脑髓空虚精神萎顿、甚至呆傻,65,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五神脏脾藏意肾藏志,保证脑主精神思维等功能的正常发挥,66,3、脑主管感觉运动功能脑与人的视、听、嗅及语言功能有关。髓海不足可导致耳鸣,目眩。如灵枢口问篇所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医林改错:“两耳通脑,所闻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1221-2025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
- 2025甘肃定西市陇西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广东云浮市郁南县林业局招聘生态管护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湖南长沙市一中青竹湖湘一教育集团公开招聘教师5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合作协议书
- 安全培训教室必要性课件
- 小学安全员培训材料课件
- 2025贵州金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可穿戴运动手环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第二批次公开招聘(秦皇岛有岗)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家装方案汇报讲解
- 小学数学命题培训课件
- 重点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
- 安全工作三管三必须是什么
- 国企运营资产管理办法
- 中国手机美容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Google】2025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市场数据、渠道打法、ROI全盘点)
- 校园导向标识设计
- 2025垂直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落地现状及潜力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 大班徒步秋游活动方案
- 成人高考计算机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